分段燃烧、低氮燃烧器的研究

合集下载

低no燃烧技术

低no燃烧技术

燃煤锅炉的低NO燃烧技术NO是对NQ NO、NO NQ以及PAN?氮氧化物的统称。

在煤的燃烧过程中,NO生成物主要是NOW NO,其中尤以NO是最为重要。

实验表明,常规燃煤锅炉中NO生成量占NO总量的90%Z上,NO只是在高温烟气在急速冷却时由部分NO转化生成的。

N2O 之所以引起关注,是由于其在低温燃烧的流化床锅炉中有较高的排放量,同是与地球变暖现象有关,对于NO的生成和抑制的内容我们将结合流化床燃烧技术进行介绍。

因此在本章的讨论中,NO即可以理解为NOW NO。

一、燃煤锅炉NO的生成机理根据NO中氮的来源及生成途径,燃煤锅炉中NO的生成机理可以分为三类:即热力型、燃料型和快速型,在这三者中,又以燃料型为主。

它们各自的生成量和炉膛温度的关系如图3-1所示。

试验表明,4煤过程生成的NO中NO占总量的90% NO只占於% 10%退狂热力型NO#燃料型NOx(UI/SS/XON1000 1400 1800炉膛温度?C炉膜内不同类型NO,的生成量与炉瞠温度的关系1、热力型NO热力型NO是参与燃烧的空气中的氮在高温下氧化产生的,其生成过程是个不分支的链式反应,又称为捷里多维奇( Zeldovich )机理。

2 —■2O (3-1)O N2 > NO N (3-2)N O2 > NO O (3-3)如考虑下列反应N OH >NO H(3-4)则称为扩大的捷里多维奇机理。

由于N^N三键键能很高,因此空气中的氮非常稳定,在室温下,几乎没有NO生成。

但随着温度的升高,根据阿仑尼乌斯(Arrhenius )定律,化学反应速率按指数规律迅速增加。

实验表明,当温度超过1200c时,已经有少量的NO生成,在超过1500c后,温度每增加100C,反应速率将增加6〜7倍,NO的生成量也有明显的增加,如图3-1所示。

但总体上来说,热力型NO的反应速度要比燃烧反应慢,而且温度对其生成起着决定性的影响。

对于煤的燃烧过程,通常热力型NO不是主要的,可以不予考虑。

低氮燃烧器的应用及燃烧调整研究

低氮燃烧器的应用及燃烧调整研究

低氮燃烧器的应用及燃烧调整研究摘要:本文从NOx的生成机理等角度综合说明应用低氮燃烧器,通过对磨煤机的不同运行组合方式、不同配方方式、不同运行氧量等主要指标进行正交试验,找出机组的最佳运行调整方式优化燃烧操作,降低NOx生成,提高燃烧效率,响应国家煤电节能减排和改造计划非常有效的举措。

关键词:低氮燃烧器;配风方式;运行氧量;磨煤机组合方式1.概述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提出,国家2014年发布了《煤电节能减排升级与改造行动计划》,文中要求加强新建机组准入控制,中部地区新建机组原则上接近或达到燃气轮机组排放限制(该排放限值的标准是烟尘,二氧碳及氮化物排放物小于10mg/m3,35mg/m3,50mg/m3)。

煤的燃烧又是NOx污染的主要来源,做好大型燃煤火电机组的氮氧化物排放控制迫在眉睫。

目前控制大型燃煤火电机组的氮氧化物排放的技术措施很多,但主要倡导合理使用燃料与污染控制技术相结合,燃烧控制技术和烟气脱硝技术相结合的综合防治措施,以减少燃煤电厂的氮氧化物的排放。

而低氮燃烧技术作为燃煤电厂氮氧化物控制的首选技术,也是有其研究的必要性。

NOx包括NO、NO2、N2O、N2O4、N2O5。

研究表明,在燃料的燃烧过程中,NOx生成的途径主要有3类:一是燃料中的氮元素以含氮的小分子或游离氮原子的形式析出后被氧化而成的NOx,它包括挥发份均相生成和残碳中异相反应两部分,称为燃料型NOx,燃料型NOx约占NOx生成总量的80%左右;二是热力型NOx是空气中氮分子高温条件下形成的产物,热力型NOx约占15%左右;热力型NOx的生成率主要与燃烧温度有很大关系,在燃烧温度低于1300℃时生成量很少,当燃烧温度升至1500℃时,NOx生成量随燃烧温度呈指数上升趋势。

降低炉膛的燃烧温度水平可以抑制热力型NOx的生成。

三是瞬时型NOx只有在富燃料的烃类火焰中才发生,在煤粉炉中,一般其生成量很小,一般<5%。

科技成果——深度分级结合烟气再循环超低氮燃气燃烧技术

科技成果——深度分级结合烟气再循环超低氮燃气燃烧技术

科技成果——深度分级结合烟气再循环超低氮燃气燃烧技术适用范围民用锅炉、(石油化工、钢铁、有色、建材、水泥、玻璃)等行业工业动力锅炉技术原理该技术针对分级燃烧器进行低氮燃烧设计,采用中心稳燃和周界分级燃烧实现燃料-空气分级燃烧,降低NOx排放;采用周界气枪周围增加耐火料的方式提高分级燃烧稳定性;采用烟气再循环,引入部分烟气进入燃烧器,降低火焰温度和区域氧浓度,进一步降低NOx 排放。

工艺流程1、中心一级燃料到达一级燃料喷嘴;2、助燃空气经过围绕在一级燃料气枪的旋流稳燃盘后与一级燃料混合;3、点火装置引燃中心燃料气体,中心稳燃区域贫燃预混燃烧;4、二级燃料经过周界气枪周围耐火料时瞬间被加热;5、二级燃料到达周界燃料气枪与FGR烟气混合;6、中心稳燃区高氧量的烟气作为二级燃料区的助燃空气,同步参与二级燃料燃烧,实现烟气自循环。

关键技术通过超稳燃技术解决分级燃烧不稳定特点;通过智能控制系统,实现燃料燃烧分级控制及烟气再循环的控制;通过烟气再循环降低火焰温度和区域氧浓度。

典型规模该技术应用于容量大于20t/h锅炉,可达到NOx<30mg/Nm3,锅炉效率不降低。

应用情况该技术成果即将应用于北京热力集团双榆树6台116MW燃气热水锅炉低氮改造项目和华润协鑫(北京)热电有限公司35t燃气锅炉低氮改造项目,改造后烟气中氮氧化物排放指标<30mg/Nm3。

典型案例(一)项目概况北京热力集团双榆树6台116MW燃气热水锅炉(北区和南区各3台116MW燃气热水锅炉),现有的NOx排放量为180mg/Nm3,于2016年9月首先进行北区#3锅炉低氮改造项目,优化改造后的NOx 排放浓度<30mg/Nm3,预计于2016年11月完成,其他5台炉于16-17年采暖季结束后进行改造。

(二)技术指标采用该技术,预计北区#3锅炉在完成低氮项目改造后,采暖季(11月15日至3月15日)NOx排放量累积减少量约为16吨,NOx 减排效果显著,环保效益和社会效益突出。

低氮燃烧器优化研究

低氮燃烧器优化研究

备注 使用温度 1 200 ħ 使用温度 1 100 ħ 硬度 HRC>55
6%O 2 ) 之间, 采用最新的低氮燃烧技术后, 将炉 干基㊁ 6%O 2 ) 以下㊂ 本文主要采用空气分级燃烧 和低氧燃烧技术来降低烟气中 NO x 的排放量, 在 煤粉着火初期阶段将浓淡分离燃烧, 在挥发分燃烧 阶段将二次风大角度射入炉膛, 形成空气分级燃 烧㊂ 如果保证燃烧过程中炉膛内的氧气浓度控制在 1������ 2㊀ 空气分级燃烧 高煤粉着火初期的火焰温度, 改善燃烧效果 [1-2] ㊂ 最佳值, 可以大幅度减少 NO x 的生成量, 同时提
喷燃式燃烧方式㊂ 每一角燃烧器从上到下布置有上
㊀ 24
东北电力技术
表 1㊀ 主要设备及附件材料
设备名称 燃烧器一次风火嘴主体 燃烧器周界风喷口 浓缩器叶片 浓缩器壳体内衬板 燃烧器其它附件 材料 ZG35Cr25Ni12SiNRe 耐热铸钢

第装电动二次风门, 可 以实现远方调控, 通过调节二次风门的开度来调节 1������ 1㊀ 燃烧器技术选择 燃烧器各喷口的配风量, 以便更好地调整燃烧㊂
大唐长春第二热电有限责任公司 1 号锅炉本体
1㊀ 原燃烧系统
乏气送粉系统, 燃烧方式采用四角㊁ 双切圆㊁ 直流 上二次风喷口㊁ 一次风喷口㊁ 上中二次风喷口㊁ 一 次风喷口㊁ 上下二次风喷口㊁ 二层油喷口㊁ 上下二 次风喷口㊁ 一次风喷口㊁ 下中二次风喷口㊁ 一次风 喷口㊁ 下下二次风喷口及一层油喷口㊂ 器与水冷壁喷口管屏焊接在一起, 每角燃烧器由恒 力弹簧吊架吊挂在锅炉钢结构上, 运行期间燃烧器 与水冷壁一起膨胀, 由吊架承受, 燃烧器不承受煤 粉管道等所施加的外力㊂ 每层一次风喷口配备周界 风, 防止喷口附近结焦㊂ 1㊁ 4 层为低阻力直流式 燃烧器, 2㊁ 3 层为双通道㊁ 自稳式通用煤粉燃烧 燃烧器与水冷壁的连接方式为固定连接, 燃烧 1 号锅炉配备 4 台钢球磨煤机, 采用中储仓㊁

浅析燃煤锅炉低氮燃烧技术

浅析燃煤锅炉低氮燃烧技术

浅析燃煤锅炉低氮燃烧技术燃煤锅炉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热能设备,其主要燃料为煤炭,但传统的燃煤锅炉存在着严重的污染问题,如大量的氮氧化物的排放。

为了减少能源消耗和污染物的排放,燃煤锅炉低氮燃烧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研究。

燃煤锅炉低氮燃烧技术是在燃煤锅炉燃烧的过程中控制燃烧过程,减少生成的氮氧化物排放的技术。

其主要原理是通过改变燃烧过程的氧气量、燃料的分布等参数,使得燃烧反应的温度和气氛达到一定的条件,从而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

低氮燃烧技术的发展主要经历了分层燃烧、风分层燃烧、气体再循环等阶段。

分层燃烧技术是通过分层燃烧器将燃料分成几个不同的燃烧层,从而控制燃料的燃烧速度和温度,减少氮氧化物排放。

风分层燃烧技术通过风口分层、燃烧分层、混合分层等措施,控制燃料和空气的分布比例,进一步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量。

气体再循环技术是通过将部分燃烧后的废气再次送回锅炉内部燃烧,降低燃烧温度和氮氧化物的生成。

低氮燃烧技术的应用可以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一方面,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符合国家的环保要求,也有助于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另一方面,低氮燃烧技术可以提高燃煤锅炉的热效率,降低企业和个人的能源消耗,节约能源和成本。

然而,低氮燃烧技术在实践中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低氮燃烧技术的成本相对较高,需要增加相关的设备和控制系统,对企业的投资也较为庞大;其次,低氮燃烧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有待进一步提高,需要结合具体的燃煤锅炉进行优化和调整;此外,低氮燃烧技术的应用范围和规模较为有限,更多的研究和推广仍需进行。

因此,燃煤锅炉低氮燃烧技术是实现清洁能源和环保产业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其应用仍需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我们需要不断地进行技术创新和优化,提高低氮燃烧技术的效率和稳定性,使其更好地适用于实际生产和社会需求。

低NOx燃烧器

低NOx燃烧器

低NOx燃烧器1、工业用低氮燃烧器(1)促进混合型低氮燃烧器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它是美国为阿波罗登月号着陆用发动机而设计的,由于燃料呈细流与空气垂直混合,故混合快而均匀,燃烧温度也均匀。

若干小火焰组成很薄的钟形火焰,很快被冷却,燃烧温度低。

火焰薄,烟气在高温区停留时间也短。

该燃烧器的特点是负荷变化50%~100%以内,火焰长度基本不变。

氮氧化物随过剩空气系数减少,降低不多。

在低过剩空气量下燃烧稳定,CO排量小。

适合中小型工业锅炉。

(2)分割火焰型低氮燃烧器最简单的形式是在喷嘴处开数道沟槽将火焰分割成若干个小火焰,如下图所示:由于火焰小,散热面积大,燃烧温度降低和烟气在火焰高温区的停留时间缩短,故抑制了氮氧化物的生成,一般可降低40%。

(3)烟气自身再循环型低氮燃烧器其结构如下图所示:利用燃气和空气的喷射作用将烟气吸入,使烟气在燃烧器内循环。

由于烟气混入,降低燃烧过程氧的浓度,降低燃烧温度,防止局部高温产生和缩短了烟气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

(4)阶段燃烧型低氮燃烧器最简单阶段型低氮燃烧如下图所示:是空气进行分段供给。

也有燃料进行分段供给的,其效果比空气分段供给更好些。

(5)组合型低氮燃烧器组合型就是将上述方式进行组合,一般结构比较复杂。

下图是SNT型低氮燃烧器:其特征是:燃气从中心供入,空气以强旋转气流在燃气流周围供入。

在强空气旋转气流作用下,加速了燃气与空气的混合,增加了混合均匀性,促进了燃烧反应,防止局部高温的产生,使火焰具有均匀的较低的温度水平。

强烈的混合还可降低过剩空气,可在低过剩空气系数下实现完全燃烧。

空气的旋流,在火道出口产生回流区,形成烟气的自身循环,不仅起到稳定火焰和加速燃烧反应作用,同时降低燃烧区温度和氧气浓度的作用。

比较狭窄的圆柱形火道,可以防止燃气在高温火道内燃烧。

大量燃气流出火道后在火道出口处及炉膛内燃烧,火焰处于炉膛内,散热条件好,燃烧温度有所降低。

氮氧化物的生成实现了多种方法的抑制。

分级燃烧降低煤粉炉NOx排放的化学机理及影响因素

分级燃烧降低煤粉炉NOx排放的化学机理及影响因素

分级燃烧降低煤粉炉NOx排放的化学机理及影响因素煤燃烧对中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所释放的SO2、CO2、NOx和粉尘量分别占到其总排放量的87%、71%、67%和60%。

燃煤产生的环境污染严重制约了中国能源工业乃至整个国民经济的更加快速发展。

在这之中,电厂排出的氮氧化物(NOx)对人类及整个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危害。

为此,国家环保总局于1996年3月7日颁布了《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GB13223-96),明确规定了1997年1月1日起新、扩、改建300 MW及以上火电机组中固态排渣煤粉炉NOx排放量不得超过650 mg/Nm3[1]。

降低燃煤锅炉NOx排放的燃烧技术包括采用低NOx燃烧器、炉内低过量空气系数运行、组织沿炉膛高度和水平方向的空气分级、燃料分级燃烧,及尾部烟气再循环等技术。

根据西安热工研究院对中国21个电厂的51台锅炉NOx排放量的调查[2],采用空气分级燃烧等传统成熟技术后,锅炉燃用烟煤、褐煤时基本可以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但燃用低挥发分的无烟煤、贫煤和劣质烟煤时还远不能达到国家排放标准,因此针对降低燃用无烟煤、贫煤和劣质烟煤电站锅炉NOx 排放的各类燃烧技术的深入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燃料分级燃烧作为降低燃煤锅炉NOx排放的最为有效的炉内措施之一,在国外已经在电站锅炉中成功应用。

如日本的Nakoso电厂采用燃料分级燃烧后,NOx排放量降为120 mg/Nm 3;在美国的示范工程也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NOx的还原率为58%~77%。

主要探讨燃料分级燃烧降低NOx的化学反应机理,并对影响燃料分级燃烧降低NOx排放的各因素进行初步对比分析,以有利于进一步利用燃料分级燃烧降低中国燃煤锅炉的NOx排放水平,使大气质量得到改善。

1燃料分级燃烧对降低NOx的化学反应机理1.1燃料分级燃烧降低NOx的基本原理NOx在遇到烃根CHi、未完全燃烧产物CO、C和未完全燃烧中间产物HCN基团、NHi基团时,会被还原为N2。

低氮燃烧器原理

低氮燃烧器原理

低氮燃烧器原理
低氮燃烧器是一种能够有效降低燃烧产生的氮氧化物排放的设备,其原理主要
包括燃烧过程控制、燃烧空气预热和燃烧器结构优化等方面。

首先,低氮燃烧器通过控制燃烧过程来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在传统燃烧过程中,燃料与空气混合后在燃烧室中燃烧,产生大量的氮氧化物。

而低氮燃烧器采用先进的燃烧控制技术,可以有效控制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和氧气浓度,从而降低氮氧化物的生成。

其次,低氮燃烧器通过预热燃烧空气来降低燃烧温度,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

燃烧过程中,空气中的氮气会与氧气在高温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氮氧化物。

而通过预热燃烧空气,可以降低空气的温度,减少氮氧化物的生成。

另外,低氮燃烧器还通过优化燃烧器结构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燃烧器的结构设计会影响燃料与空气的混合程度和燃烧稳定性,进而影响氮氧化物的生成。

通过优化燃烧器的结构,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

总的来说,低氮燃烧器通过控制燃烧过程、预热燃烧空气和优化燃烧器结构等
方式来降低氮氧化物的排放。

这不仅符合环保要求,也能提高燃烧效率,降低能耗,对于工业生产和环保治理具有重要意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段燃烧、低氮燃烧器的研究
西北电力建设调试施工研究所西安市长乐西路3号邮编 710032 王万海
[摘要] 降低煤燃烧中污染物的排放,减少大气环境的污染日益成为人们所关注;本文介绍英国巴布克公司(MBEL)制造的采用分段燃烧的低氮燃烧器,以供今
后燃烧系统的设计及老厂改造中借鉴。

[关键词]分段燃烧低NOX 燃烧
前言
燃料燃烧是人类利用能源的主要方法之一,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化石燃料的消耗量随之今后几十年内化石燃料将仍是我国的主要能源,锅炉是将燃料是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的主要设备,是目前最大的固体污染物排放源;煤燃烧所引起的环境问题日益引起人们的关注,对煤燃烧污染排放的控制要求也越来越严格,煤燃烧生成的的污染物主要包括氮氧化学物(NOX)硫氧化物(SOX)碳氧化物(CO和CO2)碳氢化合物(CXHY)和粉尘;减少这些污染的方法主要分三类:燃料前对燃料进行净化,提纯等处理;其次是在燃料中采取措施,如采用循环硫化床锅炉、炉顶喷钙、低氮燃烧等方法;还有在燃烧后对燃料产物的处理,如烟气脱硫、脱硝等。

本文将介绍燃料中减少NOX生成的燃烧器
1.低氮燃烧的结构及燃烧系统
如图所示是MBEL制造的低氮旋流燃烧器,中心为点火油枪及油枪提供辅燃风的中心风,其外层为携带煤粉的一次风,其余辅燃二次风分两部分进入喷燃器,为煤粉燃烧提供不足的燃烧空气,空气过剩系数约0.95-1.05。

燃烧器分别布置在锅炉的前后墙,如图2所示,具有较大的燃烧器间距,燃烧器放热效率低,有助于限制NOX的形成。

制粉系统采用动态旋转分离器,得到转细的煤粉,煤粉细度为:通过80筛子为99.5%通过200目筛子为88%。

2.使用效果及分析
在运行中,由于使用了旋流分离器和较细的煤粉,着火稳定性好和断油负
荷率低,最低断油稳燃负荷低于30%,锅炉效率大于90%,烟气中NOX含量为350MG/NM3。

之所以能得到较低的NOX含量,是因为使用了低氮燃烧器及分级燃烧。

具体分析如下:
2.1氮氧化物的生成机理
锅炉燃烧生成的NOX的机理有三种;1燃料型:由于煤中含有氮的化合物,燃烧中氧化而成NOX;2热力型:由于空气中含氮,在燃烧高温区氧化而生成NOX;3快速型:是热力型的一种特殊形式,碳氢化合物燃烧火焰中,空气不足生成NO,氮也是来自空气,在CO或H2与空气预热混燃烧中没有这种现象。

2.1.1燃料型NOX(FUEL NOX)
煤炭含氮量不同品质变化很大,含氮量0.5%-2.5%,研究结果表明,在一般燃烧条件下煤粉锅炉燃料中氮形成NO的转化率为20%-30%,另一些实验表明,燃料氮有20%-80%转化为NOX。

一般地,燃料含氮量高,则NO转化率低,固体燃料燃烧生成的NOX主要是燃料型,当温度为1600度,热力型NOX占20%-30%,当温度低于1400度,则全部是燃料型NOX。

燃料氮形成NOX的极力尚不十分清楚。

燃料中氮以原子态存在于氮的有机化合物中,结合键能量小;空气中氮的结合键能高的多。

已提出的理论认为,燃料氮在燃烧前期受热分解,划分为挥发物中的氨和焦碳中的氮,挥发物的中间产物主要是NH2、HCN等。

中间产物可能和含氧化合物(O、O2、OH)反应生成NO,也可能还原N2,实验表明,中间产物多,且在燃烧区停留时间长,则有较多的NH2、HCN还原成N2,从而NO生产量减少。

在过量空气系数1.0-2.0,氧气越充分,NO生成量越高。

残留在焦碳燃烧过程中生成NO。

这部分NO在总量中占比例很小。

2.1.2热力型NOX(THENMAL)
热力型NOX的生成与温度关系密切。

在燃烧温度低欲1500度,热力型NO 生成量极少,当温度超过1500度,NO生成量随温度升高急剧增加。

如图3所示。

热力型NOX生成与火焰面之后,在燃烧火焰内,原子氧与氮分子反应活化能大,原子氧与可燃成分子反应活化能小,因而火焰不会大量生成NO。

在燃烧完成之后才进行上呢过程的反应。

在一般锅炉的燃烧条件下,热力型NOX生成量只占燃烧生成量的百分之几。

2.1.3快速型NO(PROMPT NO)
快速型NO出现在火焰内部:其生成量受温度影响,而与压力的0.5次方成比例,碳氢化合物在过量空气系数为0.7-0.8的预混火焰中,出现NO,其生成极力尚不清楚。

BOWMAN认为由于火焰中原子态氧浓度超过氧分子离解平衡浓度的缘故。

FENIMOCE认为是碳、碳氢化物与N2反应生成中间物N、CN、HCN等,再于氧反应NO,快速型NO在燃烧NO的总量中比例很小。

低氮燃烧器就是根据NOX的生成机理,在燃烧中未尽量减少NOX的生成。

2.2低氮燃烧器、分段燃烧的工作
根据氮氧化物生成的机理,对于在燃烧中NOX生成的控制,大致方向如下,控制热力型NOX降低燃烧温度,使之低于1300度,减少锅炉日热负荷;减少过量空气,从而降低高温区的氧原子浓度;缩短在高温区的停留时间。

控制燃料型NOX,把燃烧温度降的更低(燃料型NOX形成与680度-1400度)降低氧的分压。

低NOX燃烧控制技术有:二段燃烧法、浓度燃烧法、烟气再循环法和各种NOX燃烧器等。

本文能提及的MBEL制造的燃烧器既采用空气二段燃烧法、而且其系统布置也为空气二段燃烧法布置。

如图4所示,燃烧器本身的结构实现空气的分段燃烧;在炉膛的高度方向也形成空气分段燃烧,通过布置在上层的燃后风进入第二段燃烧所需的空气。

燃烧器为圆形旋流燃烧器,空气分两层在燃烧器的外层进入,其空气总量为过剩空气系数0.95-0.05,这样可以推迟空气混入,以降低NOX形成区的氧浓度并减少最高温度区燃料燃烧量,空气分段使煤在低于化学当量比的情况下挥发,促使燃料氮转化为分子氮。

如图1所示,在燃烧器上部布置有燃后风,补充燃料所有的空气,使空气过剩系数为.1-1.2,这样使整个炉壁形成空气二段燃烧。

第一段燃烧为燃烧器布置区。

此段燃烧空气不充补,形成富燃料燃烧,氧量不足,燃料型NOX难以形成;同时第一段燃烧比常规燃烧温度降低热力型NOX也很少形成。

燃后风为第二段燃烧,补充不足的空气,使燃烧完全,此时燃烧温度已经降低,虽然有氧,NO也生成缓慢。

采用这样的系统应注意二段燃烧对效率的影响,减少飞灰中的含碳量,通
常可使用较细煤粉,并延长燃尽停留时间。

3.结束语
随着人们对大气排放污染物的控制,洁净煤的各种技术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所介绍的空气分段燃烧低NOX技术也将被大量使用,它可大量降低锅炉烟气中的NOX含量,采取措施可以使效率不至于降低,切同时具有系统简单,易于老厂改造,着火稳定,断油稳燃负荷低等优点。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