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浙江省近十年高考文言文阅读
浙江高考语文总复习: (文言文阅读)最近五年浙江卷高考真题剖析(精品备考资料)

文言文阅读最近五年浙江卷高考真题剖析一.考纲解读浙江省《考试说明》对本部分的总体要求是:能阅读浅显的古代诗文。
《考试说明》还对考试内容作了如下规定:1.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含义的理解2.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意义和用法的理解常见文言虚词(18个):而、何、乎、乃、其、且、若、所、为、焉、也、以、因、于、与、则、者、之。
3.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的理解不同的句式和用法:判断句、被动句、宾语前置、成分省略和词类活用。
4.文中句子的理解和翻译5.文中信息的筛选6.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的概括7.作者在文中观点态度的分析概括8.文学作品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的鉴赏9.文章思想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评价二.考查内容和能力要求:(1)是侧重于常见的文言实词和虚词,以考查对文言词语的掌握情况;(2)是侧重于文言句子的翻译,以考查对文言句意的理解和表述能力;(3)是侧重于文中相关信息的筛选,文章内容要点的归纳、中心意思和作者观点态度的概括,以考查对全文的理解和分析综合的能力。
浙江卷高考真题剖析(一)(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20分)《宗子相①集》序(明)王世贞呜呼!此广陵宗臣子相之诗若文。
武昌吴国伦传之,而吴郡王世贞为之序,曰:昔在建安,二曹龙奋,公转角立。
爱至潘陆衍藻,太冲修质,沈宋丽尔,必简岳岳,李杜并驱,龙标脱衔。
古之豪杰于辞者,往往志有所相合而不相下,气有所不相入而.相为用,则岂尽人力哉?盖亦有造物微旨矣。
日,余与李攀龙于鳞燕中游也,子相抉吴生暨天目徐生来。
子相才高而气雄,自喜甚,尝从吴一再论诗,不胜,覆酒盂,啮之裂,归而淫思竟日夕,至喀喀呕血也。
当其所极意,神与才傅,天窍自发,叩之泠然中.五声,而诵之爽然风露袭于腋而投于咽,然当其所极意而尤不已,则理不必天地有,而语不必千古道者,亦间离得之。
夫以于鳞之.材,然不敢尽斥矩镬②而创其好,即何论世贞哉?子相独时时不屑也,曰宁瑕无碔③。
浙江高考文言文阅读原创试题4篇(附译文和解析)

其后求治太切,用意过当,奸臣缘隙得进邪说,始议开边以中上 旨。于是延安有横山之谋,保安有招诱之计。陛下饶之以金帛假 之以干戈小人贪功虑害不远轻发深入攘夺尺寸无用之土空竭内府 累世之积。大者疲弊秦、雍,小者身死寇仇,西鄙骚然不宁,而 陛下始一悔矣。 后来陛下求治的心太急切,用意过当,奸臣钻空子得以进邪说, 才建议开拓边疆来迎合皇上的心意。于是延安就有了谋取横山一 带的计谋,保安军就有了招降诱骗的计策。陛下给予丰厚的财物, 赋予他们攻取的权力。小人贪图立功,考虑祸害不长远,轻易发 兵深入敌境,强夺一点点没有用处的土地,却用光了几代积累下 来的内库的积蓄。大的方面是秦、雍一带疲劳破败,小的方面是 让士兵丧身于敌国,西边骚动不宁,而陛下方才第一次后悔了。
陛下自今视之,当日之政,其可悔恨者凡有几?以臣视之,非独 陛下无所悔恨,虽天下之人,亦未有以为失当者也。何者?政令 简易而人情之所安耳。《易》曰:“易则易知,简则易从。易知 则有亲,易从则有功。有亲则可久,有功则可大。”向使陛下推 行此道始终不变,则臣以为久大之功可得而致矣。 陛下从今天的情况来看那个时候的政事,需要后悔的总共有几件 呢?照臣看来,不单单陛下没有什么值得悔恨的,即使是天下的 人,也没有认为有做得不恰当的。为什么呢?是因为政令简易, 人情安定。《周易》说:“平易就容易使人明了,简约就容易使 人顺从;容易明了则有人亲近,容易顺从则可建功绩;有人亲近 处世就能长久,可建功绩立身就能弘大。”假使陛下推行这样的 政策始终不变,那臣认为长久弘大的功业是可以达到的。
自惟受恩累圣,邦之休戚,身实同之,志力虽衰,于义不可嘿 ①已。然臣之所欲言者,非敢远引前古,逆探未然,以惑陛下 之聪明也。凡皆陛下之所尝试,而臣愚之所与闻者耳。 臣伏见陛下即位之始,计虑深远,凡有所建,动合天心。始议 山陵②,深恤费用之广,推明先帝薄葬之命,以诏有司。
浙江省文言文阅读历年高考题

2010-2011年浙江省文言文阅读历年高考题【总22】(06年)蚊对(明)方孝孺天台生困暑,夜卧絺帷中,童子持翣①飏于前,适甚就睡。
久之,童子亦睡,投翣倚床,其音如雷。
生惊寤,以为风雨且至也。
抱膝而坐,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拂肱刺肉,扑股[撍]面。
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
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
大愕,不知所为。
蹴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起索烛照。
”烛至,絺帷尽张。
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蚁如蝇,利嘴饫腹,充赤圆红。
生骂童子曰:“此非吾血者耶?尔不谨,蹇帷而放之入。
且彼异类也,防之苟至,乌能为人害?”童子拔蒿束之,臵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产此微物而毒人乎?”童子闻之,哑而笑曰:“子何待己之太厚,而尤天之太固也!夫覆载之间,二气絪緼,赋形受质,人物是分。
大之为犀象,怪之为蛟龙,暴之为虎豹,驯之为麋鹿与庸狨,羽毛而为禽为兽,裸身而为人为虫,莫不皆有所养。
虽巨细修短之不同,然寓形于其中则一也。
自我而观之,则人贵而物贱,自天地而观之,果孰贵而孰贱耶?今人乃自贵其贵,号为长雄。
水陆之物,有生之类,莫不高罗而卑网,山贡而海供,蛙黾莫逃其命,鸿雁莫匿其踪,其食乎物者,可谓泰矣,而物独不可食于人耶?兹夕,蚊一举喙,即号天而诉之;使物为人所食者,亦皆呼号告于天,则天之罚人,又当何如耶?且物之食于人,人之食于物,异类也,犹可言也。
而蚊且犹畏谨恐惧,白昼不敢露其形,瞰人之不见,乘人之困怠,而后有求焉。
今有同类者,啜栗而饮汤,同也;畜妻而育子,同也;衣冠仪貌,无不同者。
白昼俨然,乘其同类之间而陵之,吮其膏而盬其脑,使其饿踣于草野,流离于道路,呼天之声相接也,而且无恤之者。
今子一为蚊所,而寝辄不安;闻同类之相而若无闻,岂君子先人后身之道耶?”天台生于是投枕于地,叩心太息,披衣出户,坐以终夕。
浙江高考语文卷近五年文言文阅读汇总及答案(优选.)

最新文件---------------- 仅供参考--------------------已改成-----------word文本 --------------------- 方便更改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浙江高考语文近五年文言文阅读及答案一,2014浙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6-20题。
(19分)欧阳行周文集序(唐)李贻孙欧阳君生于闽之里,幼为儿孩时,即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自处。
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每见河滨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归于其间。
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窅不能释,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也。
未甚识文字,随人而.问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长吟高啸,不知其所止也。
父母不识其志,每尝谓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要恐不为汨没之饥氓也。
未知其为吉凶邪?”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此若家之宝也。
奈何虑之过欤?自此遂日日知书,伏圣人之教,慕恺悌之化,达君臣父子之节,忠孝之际,惟恐不及。
操笔属词,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君道之容易,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
建中、贞元时,文词崛兴,遂大振耀,瓯闽之乡,不知有他人也。
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文章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後生,推拔于寒素中,惟恐不及。
至之日,比君为芝英,每有一作,屡加赏进。
游娱燕飨,必召同席。
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文章,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
常与君同道而相上下者,有韩侍郎愈、李校书观。
洎君并数百岁杰出,人到于今伏之。
君之文新无所袭,才未尝困。
精于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
一命而卒,天其绝邪!君于.贻孙言故旧之分,于外氏为一家。
故其属文之内多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皆可征.于集。
故予冲幼之岁,即拜君于外家之门。
大和中,予为福建团练副使日,其子价自南安抵福州,进君之旧文共十编,首尾凡若干首,泣拜请序。
浙江省文言文阅读历年高考题[答案]
![浙江省文言文阅读历年高考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4607ce9998fcc22bcd10d40.png)
2010-2011年浙江省文言文阅读历年高考题【总22】(06年)蚊对(明)方孝孺天台生(天台县的书生,作者自称)困暑,夜卧絺(读音chi一声,细葛布)帷中,童子持翣(读音sha 四声,大扇子)飏(读音yang二声,同扬)于前,适甚,就睡。
久之,童子亦睡,投翣于床,其音如雷。
生惊寤(读音wu四声,醒),以为风雨且至也,抱膝而坐。
俄而耳旁闻有飞鸣声,如歌如诉,如怨如慕。
拂肱(读音gong一声,肘到肩的部分,泛指胳膊)刺肉,扑骨噆(读音can三声,蚊虫叮咬)面,毛发尽竖,肌肉欲颤,两手交拍,掌湿如汗,引而嗅之,赤血腥然也。
大愕,不知所为,蹴(读音cu四声,踢)童子呼曰:“吾为物所苦,亟(读音ji二声,赶紧)起索烛照。
”翻译:天台书生(我)被暑热所苦,夜晚睡在葛布帐子中,童仆拿着大扇子在我面前扇扇,非常舒适,(我)睡着了。
时间长了,童仆也睡着了,把大扇子丢在床上,他的鼾声如雷。
我惊醒了,以为风雨将要来了,(就)抱膝而坐。
一会儿听到耳旁有(什么东西的)飞鸣声,如歌唱如倾诉,好象很哀怨很仰慕。
拂过胳膊刺痛肉,扑腾过来叮脸,(我的)毛发全都竖起,肌肉都在颤抖,两只手互相拍打,手掌湿得好象出了汗,拿过来一闻,鲜血的腥味。
非常惊愕,不知怎么回事,踢(醒)童仆叫道:“我被什么东西弄得很难过,赶紧找蜡烛来照。
”烛至,絺帷尽张,蚊数千,皆集帷旁,见烛乱散,如螘(读音yi 三声,同蚁)如蝇,利嘴饫(读音yu四声,饱)腹,光赤圆红。
生骂童子曰:“此非噆吾血者耶?皆尔不谨,褰(读音qian一声,撩起)帷而放之入。
且彼异类也,防之苟(如果)至(周到),乌能为人害?”童子拨蒿(读音hao一声,蒿子,其烟能驱蚊)束之,置火于端,其烟勃郁,左麾右旋,绕床数匝,逐蚊出门,复于生曰:“可以寝矣,蚊已去矣。
”生乃拂席,将寝,呼天而叹曰:“天胡(为什么)产此微物而毒人乎?”翻译:蜡烛到了,(才看见)葛布帐子全开着,有蚊子数千,都集在帐子上,见到烛光便乱逃,如同蚂蚁就象苍蝇,尖利的嘴巴饱涨的肚子,光溜圆红。
浙江卷语文高考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带翻译

浙江卷语文高考文言文练习及答案带翻译浙江卷语文高考文言文原文欧阳行周文集序(唐)李贻孙欧阳君生于闽之里,幼为儿孩时,即不与众童亲狎,行止多自处。
年十许岁,里中无爱者;每见河滨山畔有片景可采,心独娱之,常执卷一编,忘归于其间。
逮风月清晖,或暮而尚留,窅不能释,不自知所由,盖其性所多也。
未甚识文字,随人而问章句,忽有一言契于心,移日自得,长吟高啸,不知其所止也。
父母不识其志,每尝谓里人曰:“此男子未知其指何如,要恐不为汨没之饥氓也。
未知其为吉凶邪?”乡人有览事多而熟于闻见者,皆贺之曰:此若家之宝也。
奈何虑之过欤?自此遂日日知书,伏圣人之教,慕恺悌之化,达君臣父子之节,忠孝之际,惟恐不及。
操笔属词,其言秀而多思,率人所未言者,君道之容易,由是振发于乡里之间。
建中、贞元时,文词崛兴,遂大振耀,瓯闽之乡,不知有他人也。
会故相常衮来为福之观察使,有*高名,又性颇嗜诱进後生,推拔于寒素中,惟恐不及。
至之日,比君为芝英,每有一作,屡加赏进。
游娱燕飨,必召同席。
君加以谦德动不逾节常公之知日又加深矣君之声渐腾于江淮且达于京师矣时人谓常公能识真。
寻而陆相贽知贡举,搜罗天下*,得士之盛,前无伦比,故君名在榜中。
常与君同道而相上下者,有韩侍郎愈、李校书观。
洎君并数百岁杰出,人到于今伏之。
君之文新无所袭,才未尝困。
精于理,故言多周详;切于情,故叙事重复:宜其司当代文柄,以变风雅。
一命而卒,天其绝邪!君于贻孙言故旧之分,于外氏为一家。
故其属文之内多为予伯舅所著者,有《南阳孝子传》,《有韩城县尉厅壁记》,有《与郑居方书》,皆可征于集。
故予冲幼之岁,即拜君于外家之门。
大和中,予为福建团练副使日,其子价自南安抵福州,进君之旧文共十编,首尾凡若干首,泣拜请序。
已诺其命矣,而词竟未就。
价微有文,又早死。
大中六年,予又为观察使,令访其裔,因获其孙曰澥?。
不可使欧阳氏之文遂绝其所传也,为题其序,亦以卒后嗣之愿云。
【注】①窅(yǎo):怅惘。
2023浙江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真题及答案

2023浙江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真题及答案古诗文是语文考试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浙江高考语文科目中,古诗文阅读一直是考察学生阅读理解和文字表达能力的关键部分。
为了帮助同学们更好地备考,本文将提供2023年浙江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真题及答案,并分析解答。
请大家仔细阅读,参考答案并理解解题思路。
【真题】文学家王圃在《论诗肆考》中提到:“花虽孤丽,世间岂无芳菲。
”出自宋朝文学家赵师秀的哪首《诗》,作者借花比喻什么?【答案及解析】答案:《燕石隐》解析:这是一道考查学生对古诗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的题目。
该句出自宋代文学家赵师秀的《燕石隐》一诗。
这首诗写了花开花落的过程,通过花的生命短暂、美丽而孤独的特点,抒发了人生的短暂、无常以及美好瞬间的珍贵。
作者通过花的形象,寓意了人生的无常和短暂,并表达了人生应该追求美好,珍惜当下的主题。
在这道题目中,学生需要读懂句子的意思,理解花被用来比喻的对象是什么,答案是比喻人生。
这道题目考察了学生对于古诗文的理解和判断能力,需要学生能够抓住关键词并联系上下文进行分析。
【展望未来】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浙江高考语文科目对于古诗文的考查也将更加注重学生的综合运用能力。
学生需要通过多方面的学习和训练,提高对古诗文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此外,广泛阅读古代文学作品,培养对古诗文的兴趣和理解,也是提高语文学习成绩的重要途径。
希望本文所提供的2023年浙江高考语文古诗文阅读真题及答案能够帮助到各位同学,带给你们备考的信心和指导。
在备考期间,多进行模拟考试和真题训练,提高自己的应试能力。
相信大家努力学习,取得优异成绩!。
浙江高考2012-2019文言文真题详解及译文

浙江高考2012-2019文言文真题汇编(2019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18题。
(20分)《宗子相①集》序(明)王世贞鸣呼!此广陵宗臣子相之诗若文。
武昌吴国伦传之,而吴郡王世贞为之序,曰:昔在建安,二曹龙奋,公幹角立。
爰至潘陆衍藻,太冲修质,沈宋丽尔,必简岳岳,李杜并驱,龙标脱衔。
古之豪杰于辞者,往往志有所相合而不相下,气有所不相入而.相为用,则岂尽人力哉?盖亦有造物微旨矣。
日,余与李攀龙于鳞燕中游也,子相挟吴生暨天目徐生来。
子相才高而气雄,自喜甚,尝从吴一再论诗,不胜,覆酒盂,啮之裂,归而淫思竟日夕,至喀喀呕血也。
当其所极意,神与才傅,天窍自发,叩之泠然中.五声,而诵之爽然风露袭于腋而投于咽,然当其所极意而尤不已,则理不必天地有,而语不必千古道者,亦间离得之。
夫以于鳞之.材,然不敢尽斥矩镬②而创其好,即何论世贞哉?子相独时时不屑也,曰宁取无碔③。
余则无以难.子相也。
诸善子相者,谓子相超津筏而上之;少年间是非子相者,谓子相欲逾津而弃其筏。
然雅非子相指也。
充吾结撰之思,际吾才之界,以.与物境会。
境合则吾收其全瑜,不合则吾姑取其瑜而任瑕。
字不得累.句,句不得累篇,吾时时上驷,以次驰天下之中下者,有一不胜,而无再不胜,如是耳。
今其篇章具在,即使公幹、太冲、必简、龙标小自贬损,而附于诸贤之骥,子相甘之哉。
子相于文笔尤奇,第其力足以破冗腐,成一家言,夺今之耳观者,而大趣乃在北地李先生。
以子相之诗足无憾于法乃往往屈法而伸其才其文足尽于才乃往往屈才而就法而又不假年以没悲去然具是不朽矣。
世之立功名、尚通显者,日讥簿文士无毛发之用。
子相独不然。
为考功郎④有声,以不能附会..,非久出参⑤闽藩。
属有岛寇事⑥,衽席吏民,调兵食,规摹为.一方冠。
既又佐其臬为儒生师帅。
比死,家祀而人哭之,则子相居恒不怪,谓:“麒麟风皇,宁能并鸡犬用乎?不得之,不能为圣世。
吾厌吾鸡犬,行去矣!”于鳞大赏之,为诗曰:“一为麟风言,三叹加飨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近十年高考文言文阅读一.(17分)(2008•浙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居易字乐天,太原下邽人。
弱冠,名未振,观光上国,谒顾况。
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因谑之曰:“长安百物皆贵,居大不易。
“及览诗卷,至“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乃叹曰:“有句如此,居天下亦不难。
老夫前言戏之耳。
“贞元十六年,中书舍人高郢下进士、拔萃,皆中,补校书郎。
元和元年,作乐府及诗百余篇,规讽时事,流闻禁中。
上悦之召拜翰林学士,历左拾遗。
时盗杀宰相,就师汹汹。
居易首上疏,请亟捕贼。
权贵有嫌其出位,怒。
俄有言:“居易母堕井死,而贼《新井篇》,言既浮华,行不可用。
“贬江州司马。
初以勋庸①暴露不宜,实无他肠,怫怒奸党,遂失志。
亦能顺适所遇,托浮屠死生说忘形骸者。
久之,转中书舍人,知制诰。
河朔乱,兵出无功,又言事,不,多听,乞外,除为杭州刺史。
文宗立,召迁刑部侍郎。
会昌初致仕,卒。
居易累以忠鲠遭摈,乃放纵诗酒。
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
卜居履道里,与香山僧如满等结净社。
疏沼种树,构石楼,凿八节滩,为游赏之乐,茶铛酒杓不相离。
尝科头②箕踞,谈禅咏古,晏如也。
自号醉吟先生,作传。
酷好佛,亦经月不荤,称香山居士。
与胡杲、吉皎、郑据、刘真、卢贞、张浑、如满、李文爽燕集,皆高年不仕,日相招致,时人慕之,绘《九老图》。
公诗以六义为主,不赏艰难。
每成篇,必令其家老妪读之,问解则录。
后人评白诗如山东父老课农桑,言言皆实者也。
鸡林国③行贾售于其国相,率篇百金,伪者即能辨之。
与元稹极善胶漆,音韵亦同,天下曰“元白”。
元卒,与刘宾客齐名,曰“刘白”云。
公好神仙,自制飞云履,焚香振足,如拔烟雾,冉冉生云。
初来九江,居庐阜峰下,作草堂,烧丹。
今尚存。
(本文有删节)注:①勋庸:这里指被刺杀的宰相武元衡。
②科头:不戴帽子,裸露发髻。
③鸡林国:朝鲜半岛古国名。
(1)对下列句子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会昌初致仕致仕:做官。
B.居易累以忠鲠遭摈累:屡次。
C.与胡杲……李文爽燕集燕:通“宴“,宴饮。
D.不赏艰难艰难:艰涩。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权贵有嫌其出位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B.乃放纵诗酒今其智乃反不能及C.鸡林国行贾售于其国相今是溪独见辱于愚D.与刘宾客齐名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3)下列各句括号中补出的省略成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及览(其)诗卷B.流闻(于)禁中C.(老妪)问解则录D.伪者(国相)即能辨之(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开篇以顾况对白居易的前“谑“后“叹“,侧面表现了白居易在诗歌创作上的非凡才华。
B.白居易性格耿直,常上书直言论事,触怒了权贵奸党,这给他的仕途蒙上了阴影,也是他“放纵诗酒“的重要原因之一。
C.白居易的诗歌内容真实,辞句晓畅,风格平易,在当时流传甚广。
内至宫廷,外达异邦,诗名远播。
D.白居易居庙堂之上,则“兼济天下“;处江湖之远,则“独善其身“.儒、释两家思想的影响,并存于他人生的各个阶段。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况,吴人,恃才少所推可。
②既复用,又皆幼君,仕情顿而索寞。
9.(3分)(2008•浙江)用斜线(/)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政姊荣闻人有刺杀韩相者贼不得国不知其名姓暴其尸县之千金乃於邑曰其是吾弟与嗟乎严仲子知吾弟立起如韩之巿而死者果政也《史记•刺客列传》二.(18分)(2009•浙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各题。
宝绘堂记(宋)苏轼君子可以寓意于物,而不可以留意于物。
寓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乐,虽尤物不足以为病。
留意于物,虽微物足以为病,虽尤物不足以为乐。
老子曰:“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
”然圣人未尝废此四者,亦聊以寓意焉耳。
刘备之雄才也,而好结髦。
嵇康之达也,而好锻炼①.阮孚之放也,而好蜡屐。
此岂有声色臭味也哉,而乐之终身不厌。
凡物之可喜,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莫若书与画。
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
钟繇至以此呕血发冢,宋孝武、王僧虔至以此相忌,……皆以儿戏害其国,凶其身。
此留意之祸也。
始吾少时,尝好此二者,家之所有,惟恐其失之;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既而自笑曰:吾薄富贵而厚于书,轻死生而重于画,岂不颠倒错缪失其本心也哉?自是不复好。
见可喜者虽时复蓄之,然为人取去,亦不复惜也。
譬之烟云之过眼,百鸟之感耳,岂不欣然接之,然去而不复念也。
于是乎二物者常为吾乐,而不能为吾病。
驸马都尉王君晋卿虽在戚里,而其被服礼义,学问诗书,常与寒士角。
平居攘去膏粱,屏远声色,而从事于书画。
作宝绘堂于私第之东,以蓄其所有,而求文以为记。
恐其不幸而类吾少时之所好,故以是告之,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
熙宁十年七月二十二日记。
(本文有删节)[注]①锻炼:打铁。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虽尤物不足以为病病:祸害。
B.然去而不复念也去:归去。
C.常与寒士角角:较量。
D.以蓄其所有蓄:收藏。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不同的一组是A.皆以儿戏害其国几以捕系死B.轻死生而重于画不患贫而患不安C.然为人取去君为我呼入D.譬之烟云之过眼不知东方之既白(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用法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A.足以悦人而不足以移人者B.凶其身C.吾薄富贵而厚于书D.庶几全其乐而远其病也(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本文构思极具特色。
作为记文,作者不从宝绘堂的建筑、景物着眼,而先以论点开篇,直到文末交代为宝绘堂作记之事,可谓别开生面。
B.本文层次清晰,论证严密。
先讲道理,再引历史人物正反论证,后又以个人经历佐证,紧扣可“寓意于物”而不可“留意于物”这个中心展开论述。
C.本文以散句为主,兼用对偶、排比句式,整散交错,颇具气势;而比喻、用典等方法的运用,使文章言简意丰,文采斐然。
D.本文用老子之言,说明五色、五音、五味、田猎等可使人得到感官上的享受,但不能沉溺其中。
圣人并未废此四者,也未“发狂”,就是这个道理。
(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至其留意而不释,则其祸有不可胜言者。
②人之所有,惟恐其不吾予也。
三.(18分)(2010•浙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胡叟,字伦许,安定临泾人也。
世有冠冕,为西夏著姓。
叟少聪敏,年十三,辨疑释理,知名乡国。
其意之所悟,与成人交论,鲜有屈焉。
学不师受,友人劝之,叟曰:“先圣之言,精义入神者,其唯《易》乎?犹谓可思而过半。
末世腐儒,粗别刚柔之位,宁有探赜①未兆者哉?就道之义,非在今矣。
”及披读群籍,再阅于目,皆诵于口。
好属文,既善为典雅之词,又工为鄙俗之句。
以姚政将衰,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时京兆韦祖思,少阅典坟,多蔑时辈,知叟至,召而见之。
祖思习常,待叟不足。
叟聊与叙温凉,拂衣而出。
祖思固留之,曰:“当与君论天人之际,何遽而反乎?”叟对曰:“论天人者,其亡久矣。
与君相知,何夸言若是也。
”遂不坐而去。
至主人家,赋韦、杜二族,一宿而成,时年十有八矣。
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②人皆奇其才畏其笔。
世犹传诵之,以为笑狎。
叟孤飘坎壈,未有仕路,遂入汉中。
刘义隆梁、秦二州刺史冯翊吉翰,以叟才士,颇相礼接。
授叟末佐,不称其怀。
未几,翰迁益州,叟随入蜀,多为豪俊所尚。
时蜀沙门法成,鸠率僧旅,几于千人,铸丈六金像。
刘义隆恶其聚众,将加大辟。
叟闻之,即赴丹阳,启申其美,遂得免焉。
复还于蜀。
法成感之,遗其珍物,价直千余匹。
叟谓法成曰:“纬萧何人,能弃明珠?吾为德请,财何为也?”一无所受。
【注】①探赜:探索深奥的道理。
②鄙黩:轻蔑傲慢。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是A.鲜有屈焉屈:屈辱。
B.鸠率僧旅鸠:聚合。
C.将加大辟大辟:死刑D.遗其珍物遗:赠送(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A. B.C. D.(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胡叟与友人的交谈,显示出他对经典的独特见解,以及对当时那些缺乏真才实学的读书人的不屑。
B.文中叙述了胡叟在京城受人召见的过程,刻画出他言辞犀利,不能容忍他人怠慢自己的性格特征。
C.文章通过对胡叟为僧人解难一事的叙述,赞美胡叟敢为他人仗义执言但又不求回报的高尚品德。
D.胡叟聪明过人,少年成名,但因恃才傲物,言行偏激,得罪了京兆韦祖思,以致仕途受阻,一生坎坷。
(4)用“/”给文中划线的部分断句。
其述前载无违旧美叙中世有协时事而末及鄙黩人皆奇其才畏其笔(5)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①遂入长安观风化,隐匿名行,惧人见知。
②吾为德请,财何为也?四、(19分)(2011•浙江)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问题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
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
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
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
时李勣为长史,尝叹曰:“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
”勣入朝,文瓘与属僚二人皆饯,勣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瓘。
文瓘以疑请,勣曰:“子无为嫌。
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
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因极推引。
再迁水部员外郎。
时兄文琮为户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
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
乾封二年,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遂与勣同为宰相。
俄知左史事。
张文瓘,字稚圭,贝州武城人。
隋大业末,徙家魏州之昌乐。
幼孤,事母、兄以孝友闻。
贞观初,第明经,补并州参军。
时李勣为长史,尝叹曰:“稚圭,今之管、萧,吾所不及。
”勣入朝,文瓘与属僚二人皆饯,勣赠二人以佩刀、玉带,而不及文瓘。
文瓘以疑请,勣曰:“子无为嫌。
若某,冘豫少决,故赠以刀,欲其果于断;某放诞少检,故赠以带,俾其守约束。
若子才,无施不可,焉用赠?”因极推引。
再迁水部员外郎。
时兄文琮为户部侍郎,于制,兄弟不并台阁,出为云阳令。
累授东西台舍人,参知政事。
乾封二年,迁东台侍郎、同东西台三品,遂与勣同为宰相。
俄知左史事。
时高宗造蓬莱、上阳、合璧等宫,复征讨四夷,京师养厩马万匹,帑瓘浸虚。
文瓘谏曰:“王者养民,逸则富以康,劳则怨以叛。
秦、汉广事四夷,造宫室,至二世土崩,武帝末年户口减半。
夫制治于未乱,保邦于未危。
人罔常怀,怀于有仁。
臣愿抚之,无使劳而生怨。
隋监未远,不可不察。
”帝善其言,赐缯锦百段,为减厩马数千。
改黄门侍郎,兼太子右庶子,又兼大理卿。
不旬日,断疑狱四百,抵罪者无怨言。
尝有小疾,囚相与斋祷,愿亟视事。
时以执法平恕方戴胄①后拜侍中,兼太子宾客。
诸囚闻其迁,皆垂泣,其得人心如此。
性严正,未尝回容,【诸司奏议悉心纠驳故帝委之或时移疾他宰相奏事帝必问与文瓘议未若不者曰往共筹之。
】曰:“已议。
”即皆报可。
(节选自《新唐书•张文瓘传》)【注】①戴胄:唐初大臣,曾任大理寺少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