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应力张拉工艺操作细则
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标准

预应力张拉施工工艺标准引言预应力张拉施工是一种常用的工艺方法,在现代建筑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本文将介绍预应力张拉施工的工艺标准及相关注意事项,以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性和质量。
一、施工前准备1. 工程准备在进行预应力张拉施工之前,需要确保建筑结构的设计和预应力张拉方案的合理性。
同时,要事先筹备好所需的设备、工具和材料。
2. 检查与清理在施工前,需检查施工区域内是否有障碍物和影响施工的因素。
如有需要,要及时清理并保持施工区域的整洁。
二、材料准备1. 预应力钢筋选择合适的预应力钢筋,确保其质量符合国家标准。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方案的要求进行剪断和弯曲操作。
2. 预应力锚具预应力锚具是固定预应力钢筋的关键部件。
要选择质量可靠的预应力锚具,并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进行安装。
3. 预应力导向管道预应力导向管道起到引导预应力钢筋施加张拉力的作用。
选择合适的导向管道,并按照设计方案进行布置和安装。
三、施工过程1. 预应力张拉按照设计要求,在适当的位置安装预应力锚具和导向管道。
然后,通过张拉设备施加适当的张拉力,将预应力钢筋张拉到设计要求的张拉值。
注意应保持张拉过程的平稳性和均匀性。
2. 张拉固定在预应力钢筋达到设计张拉值后,将预应力锚具密封固定,确保预应力效果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同时,要做好记录,记录张拉力值和张拉时间等关键信息。
3. 后张拉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有些情况下需要进行后张拉操作。
在后张拉过程中,要保持张拉力的平稳增加,且不得超过设计要求的后张拉值。
四、施工质量控制1. 张拉力控制在预应力张拉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张拉力的大小,并及时记录张拉力的数值。
如发现异常情况或偏差超出规定的范围,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修正。
2. 锚固质量预应力锚具的质量对于施工效果和结构安全性有着重要的影响。
要确保预应力锚具的安装质量,密封性和可靠性。
3. 张拉设备检测定期检测和维护张拉设备,保证其工作状态的正常性和可靠性。
4. 施工记录在施工过程中,要及时、准确地记录关键数据和工艺参数,以备后续的质量评估和数据分析。
预应力张拉操作规程

预应力张拉操作规程
《预应力张拉操作规程》
一、设备准备
1. 检查预应力设备的工作状态,确保设备正常使用。
2. 检查张拉杆件和张拉座的状况,确保无损坏和变形。
二、张拉杆件安装准备
1. 清洁张拉孔口和张拉孔内部,确保无杂物和水泥渣。
2. 安装张拉座,并确保紧固牢固。
3. 安装张拉杆件,注意调整垂直度和留置长度。
三、张拉操作
1. 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张拉次序和张拉力大小的确定。
2. 在张拉之前进行预张拉,用于调整张拉杆件的长度。
3. 进行张拉操作,确保操作人员安全和设备稳定。
四、锚固
1. 在张拉结束后,进行锚固操作,确保锚固牢固。
2. 检查锚固后的张拉杆件和张拉座,确保无松动和脱落现象。
五、收尾工作
1. 清洁张拉孔口和周围环境,确保无杂物和水泥渣。
2. 对预应力设备进行保养和维护,确保设备的长久使用。
六、安全注意事项
1. 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操作人员的安全。
2. 对预应力设备进行定期的安全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使用。
以上就是预应力张拉操作规程的相关内容,希望能够对预应力张拉的施工工作有所帮助。
预应力张拉安全操作规程(三篇)

预应力张拉安全操作规程第一章总则1.1 目的和依据为了确保预应力张拉工作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保护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制定本安全操作规程。
本操作规程依据国家法律法规,相关标准和技术规范制定。
1.2 适用范围本操作规程适用于所有进行预应力张拉工作的工作人员。
1.3 术语和定义1) 预应力:通过张拉预应力钢束,使混凝土中产生压应力,提高结构承载能力的一种技术。
2) 预应力张拉:将预应力钢束张拉至设计要求的张拉力。
3) 预应力张拉工作:进行预应力张拉的过程,包括张拉前的准备工作、张拉中的操作及张拉后的处理。
4) 预应力张拉设备:包括张拉机、回转镜、张拉桥座等用于预应力张拉的专用设备。
第二章人员与装备2.1 人员要求1) 进行预应力张拉操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专门的培训,持有合格的作业证书。
2) 必须了解预应力理论和相关知识,并具备一定的工程实践经验。
3) 操作人员必须清楚了解预应力设备的性能和使用方法,并能够熟练操作、维护和保养设备。
2.2 装备要求1) 预应力设备必须符合国家相关标准,具有合格的检测合格证书。
2) 预应力设备必须定期进行检查和维修,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3) 操作人员必须配备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尘口罩、耳塞、眼镜、防滑鞋等,并佩戴安全带。
4) 使用钢板和垫片等辅助工具时,必须选择合适的规格和材质,并进行定期检查。
第三章操作流程3.1 前期准备1) 在预应力张拉前,必须对预应力钢束和张拉设备进行检查,确保设备完好,无任何故障。
2) 检查预应力节段的数量和位置,确保与设计要求一致。
3) 准备好预应力钢束、套管、垫片等材料,确保质量合格,数量足够。
3.2 张拉操作1) 在张拉前,必须对预应力钢束进行张拉试验,确认其张拉性能符合设计要求。
2) 在张拉过程中,操作人员必须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严禁超负荷使用设备。
3) 张拉力必须逐步增加,同时不得超过预应力钢束和设备的承载能力。
4) 张拉过程中,必须确保张拉速度稳定,避免快速或突然停止张拉。
预应力张拉操作规范

预应力张拉操作规范预应力张拉是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关键工序,其操作的规范性直接关系到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为确保预应力张拉施工的质量和安全,特制定以下操作规范。
一、施工准备1、技术准备熟悉施工图纸和设计要求,明确预应力筋的布置、张拉顺序、张拉力和伸长值等参数。
编制施工方案,包括施工工艺、质量控制措施、安全保障措施等,并经审批通过。
2、材料和设备准备预应力筋:应符合设计要求,具有质量证明书和检验报告,其规格、型号、数量应满足施工需要。
锚具、夹具和连接器:应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具有质量证明书和检验报告,并进行外观检查和硬度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千斤顶和油压表:应配套使用,并在使用前进行校验和标定,确保其精度符合要求。
其他辅助材料:如灌浆材料、排气管等,应符合设计要求和施工规范。
3、施工现场准备清理施工现场,保证场地平整、坚实,无障碍物。
搭建施工平台和防护设施,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
预留预应力筋的孔道,孔道应畅通、无杂物,并进行必要的清理和检查。
二、预应力筋的安装1、下料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确定预应力筋的下料长度。
采用砂轮切割机切断预应力筋,严禁采用电弧切割。
2、穿束将预应力筋逐根穿入预留孔道,穿束时应避免预应力筋与孔道壁摩擦,防止损伤预应力筋。
对于较长的预应力筋,可采用牵引法穿束,即在预应力筋的一端安装牵引头,通过卷扬机或其他牵引设备将预应力筋拉入孔道。
3、固定穿束完成后,应对预应力筋进行固定,防止其在孔道内移动。
固定方式可采用定位钢筋或其他可靠的固定方法。
三、千斤顶和油压表的安装1、千斤顶的安装将千斤顶安装在预应力筋的端部,使其轴线与预应力筋的轴线重合。
千斤顶的支承面应平整、坚实,防止千斤顶在张拉过程中倾斜或滑移。
2、油压表的安装将油压表安装在千斤顶的油压系统上,使其与千斤顶的油路连接紧密,无泄漏。
油压表的量程应满足张拉力的要求,精度不应低于 15 级。
四、预应力张拉1、张拉顺序应按照设计要求的张拉顺序进行张拉,一般先张拉纵向预应力筋,再张拉横向预应力筋;先张拉直线预应力筋,再张拉曲线预应力筋。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工艺细则

后张法预应力张拉工艺细则1.施工前的准备工作:1.1组织编制预应力张拉方案,包括预应力钢筋的布置、数量、直径、材质等。
1.2检查和调整预应力钢筋抗拉预应力装置,确保其工作正常。
1.3清理混凝土构件内部的灰尘和杂物,并确保表面光洁。
1.4准确测量混凝土构件的尺寸,确定张拉钢筋的长度。
1.5根据预应力设计要求,安装杆件支撑和锚固装置。
2.钢筋布置和预应力张拉:2.1按照预应力方案布置预应力钢筋。
2.2保证预应力钢筋的张拉长度不超过规定的极限值。
2.3将预应力钢筋固定在锚固装置上,根据设计要求分段张拉。
2.4在张拉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应力,避免过载或不足。
2.5张拉过程中,未张拉的预应力钢筋应通过连接装置或其他方式暂时固定,以保证钢筋力的平衡。
3.张拉完成后的处理:3.1张拉完成后,检查和记录每个钢筋的张拉力及变形情况,并与设计要求进行比较。
3.2进行超长预应力钢筋的切断和焊接,确保连接的牢固性和稳定性。
3.3清理施工现场,清除杂物和建筑垃圾,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3.4对张拉后的构件进行缓慢卸载,保证预应力钢筋充分锚固。
4.完成验收和记录:4.1对张拉完成后的构件进行全面检查,检查是否存在裂缝、变形或其他质量问题。
4.2编制并提交预应力张拉工艺细则,包括工艺控制过程、检验记录、问题处理等内容。
4.3进行相关试验和检测,包括预应力钢筋的抗拉性能、锚固性能等。
4.4编制和归档完整的施工图纸、工艺记录和相关资料,为后续的质保工作提供参考。
以上就是后张法预应力张拉工艺细则的内容,该工艺细则的正确执行可以确保预应力构件的质量和使用性能,提高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灵活调整,并遵守相关安全操作规程。
预应力钢筋张拉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

预应力钢筋张拉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引言预应力钢筋张拉工作是建筑施工中一项重要的工序,也是一项具有风险的工作。
为了保障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确保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制定本《预应力钢筋张拉工安全操作规程》。
二、工作前准备1. 准备工具和设备:在进行预应力钢筋张拉工作前,要确保所使用的工具和设备完好无损,并经过检查和维修,确保其正常运行。
2. 穿戴个人防护装备:所有参与预应力钢筋张拉工作的人员需佩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鞋、防护手套等,并检查其是否合格并处于良好状态。
3. 安全培训:工作人员必须参加相关的安全培训,并取得相应的上岗证书,确保具备必要的安全操作知识和技能。
三、现场准备1. 施工区域划定: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警示标志牌,并划定施工区域,确保只有有关人员进入施工区域。
2. 清理工地:清理施工区域内的杂物、障碍物,确保施工区域整洁。
3. 检查材料:检查预应力钢筋、预应力锚具、油脂等材料,确保其质量符合要求。
四、操作步骤1. 准备工作:工作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前,必须在施工现场门口签到,并接受施工现场负责人的指导和安排。
2. 架设张拉设备:根据构造要求,正确安装预应力钢筋张拉设备,并进行必要的固定,确保设备的稳定和安全。
3. 检查设备:在使用张拉设备前,必须对其进行检查,确认各个部件都处于良好状态,无松动和损坏。
4. 安装预应力钢筋:将预应力钢筋按照设计要求正确安装,并进行必要的检查和调整,确保其安装正确。
5. 张拉预应力钢筋:根据施工图纸上的要求和规范进行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工作,确保张拉力的准确控制。
6. 监测张拉力:在张拉过程中,要进行张拉力的实时监测,并记录下相关数据,用于施工后的质量评估和安全分析。
7. 张拉完成后处理:在完成预应力钢筋的张拉后,应及时进行锚固处理,确保预应力锚具的稳定和可靠。
五、操作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进行预应力钢筋张拉工作的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技术能力和经验,且持有相应的上岗证书。
预应力张拉操作规范

预应力张拉操作规范
1. 引言
本操作规范旨在确保预应力张拉工作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以下
是预应力张拉操作的一般规范和步骤。
2. 准备工作
- 进行必要的安全检查,确保工作区域没有危险物品和障碍物。
- 确认张拉设备的完好性和合理性,包括液压泵、钢束、承力
器等。
3. 张拉操作
- 根据设计要求,在适当的位置安装承力器,并确保其正确对
准和紧固。
- 确保张拉设备和承力器与结构的连接牢固可靠。
- 使用正确的张拉方法,如手动张拉或液压张拉。
根据需要施
加的预应力力量进行相应的张拉操作。
- 监测张拉力的应变值,确保其在允许范围内。
- 持续监测松弛,必要时进行重新张拉。
4. 结束工作
- 完成张拉操作后,检查承力器是否稳定,钢束是否正常。
- 清理工作区域,并确保没有遗留零件或工具。
- 将张拉操作的详细记录进行归档,包括张拉力的数值和监测数据。
5. 安全措施
- 在进行预应力张拉操作时,工作人员必须佩戴合适的个人防护装备,如安全帽、护目镜和耳塞。
- 预应力张拉设备必须由经过培训和授权的操作人员操作。
- 遵守相关的安全规范和操作手册,如使用液压泵时应注意液压系统的安全性。
- 对于可能存在的风险和危险,采取适当的措施,如设置警示标志、阻止无关人员进入作业区域。
以上为预应力张拉操作规范的主要内容。
为了确保操作的安全性和高效性,操作人员必须遵守这些规范,并随时保持警惕。
请按照这些步骤进行预应力张拉工作,以确保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预应力张拉施工安全操作规程

预应力张拉施工安全操作规程预应力张拉施工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预应力张拉施工是一项重要的建筑施工工艺,为保证施工安全和质量,制定本操作规程,明确预应力张拉施工的安全要求和操作步骤。
二、施工准备1. 施工前技术交底:对参与预应力张拉施工的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明确施工要求,包括预应力设计要求、工艺要求等。
2. 施工组织:按照施工计划组织施工,制定工序控制表、施工书等。
3. 施工设备准备:保证预应力设备状态良好,包括液压张拉机、张拉锚具、压力表等。
三、施工步骤1. 预张拉施工前准备:按照设计要求确定直径、长度、张拉力等参数,并进行预张拉计算。
2. 预张拉设备安装调试:设置张拉锚具和压力表,进行设备的安装和调试工作。
3. 预应力钢束制作:对预应力钢束进行清洗、防锈处理,并进行张拉之前的检查(断丝、卷曲等)。
4. 钢束穿线:根据设计要求,将预应力钢束穿入张拉锚具,并进行正确的固定。
5. 张拉过程:采用液压张拉机进行张拉,记录张拉压力和张拉长度等数据,并进行张拉控制。
6. 张拉锚固:在达到设计要求的张拉力后,进行锚固操作,并对锚固进行检查。
7. 张拉锚具卸载:在锚固完成后,将液压张拉机卸载,卸除张拉锚具。
8. 张拉锚固验收:对张拉锚固后的预应力构件进行检查和验收,包括预应力钢束的张力检测、锚固的完整性等。
四、安全措施1. 员工安全培训:对参与预应力张拉施工的人员进行专业技术培训和安全操作培训。
2. 设备维护保养:定期对预应力设备进行维护保养,保证设备的正常工作状态。
3. 施工现场管理:建立和完善安全管理制度,保证施工现场的安全环境。
四、附件本文档涉及附件:1. 预应力张拉施工计划 2. 预应力张拉工序控制表 3. 预应力设备检查记录表五、法律名词及注释1. 预应力:指通过提前对构件进行一定的张拉或压力荷载,使构件在使用荷载状态下始终保持压缩应力,提高结构的承载能力。
2. 张拉锚具:用于将预应力钢束固定在构件上,传递张拉力的装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预应力拉工艺操作细则AK6+410.485京杭运桥预应力施工,采用VSL预应力拉锚固体系,预应力筋采用φj15.20钢绞线。
波纹管成孔。
一、材料(一)波纹管预应力孔道成孔,采用预应力技术研究所生产的金属波纹管。
波纹管规格为60×19mm、Φ50mm、Φ70mm、Φ90mm,由厚0.25±0.02mm,宽36mm的镀锌钢带卷制而成,长度根据现场要求而定。
(二)钢绞线钢绞线选用φj15.20钢绞线,由威胜利工程,为高强度低松弛预应力钢绞线。
按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GB/T5224—1995)。
按国标规定取样试验。
试验不合格材料不得使用。
(三)锚具钢绞线选用VSL系列锚具,锚具有锚垫板、锚环、夹片、螺旋筋组成,由威胜利工程生产。
二、材料的检验(一)波纹管的检验1、首先检查有无合格证。
2、取样进行试验,试验要满足二个基本要求。
一是在外力作用下有抵抗变形的能力,二是在混凝土浇注过程中水泥浆不会渗入管。
3、波纹管要逐根进行外观检查,表面不得有砂眼、咬口必须牢固,不得有松散现象。
现场简便的方法是两人用手将波纹管提起,上下晃动,不松散也没有咔咔的响声,说明波纹管咬口牢固。
4、波纹管表面要清洁,不得有杂质,不得有锈蚀现象。
(二)钢绞线的检验1、首先检查有无合格证。
2、进行外观检查,钢绞线的表面不得带有润滑剂、油渍等降低钢绞线与混凝土粘结力的物质。
钢绞线面不得锈蚀严重,有肉眼可见的麻坑。
3、外观检查合格后,对其进行取样试验。
具体试验项目及方法按中华人民国国家标准(GB/T5224—1995)执行。
(三)锚具的检验1、首先检查有无合格证。
2、夹片的质量是否符合要关键的一环,夹片的表面应无砂眼、裂缝和小坑等现象。
可抽取0.5%的样品(或每批取3个试样)进行硬度检验。
检验结果应符合HRC61-63d要求。
3、对锚环进行几何尺寸检验,并仔细查看。
锚环的锥孔面是否光滑、有无毛刺及小坑等不平的现象,若发现此现象应进行处理或不得使用。
三、拉机具拉机具采用YCD-200、250型专用液压千斤顶。
油泵选用ZB4-500型电动油泵,额定油压为50Mpa(500kg/cm2)。
油泵两路供油,既对拉油路、回程油路供油。
每油路额定流量为2公升/分。
四、拉机具的检验五、千斤顶、油泵、压力表系统的配套校验六、施工操作(一)波纹管的铺设与锚垫板的安装1、波纹管加工后,要妥善保管,要有防雨措施,不得放在有水或潮湿的地方,防止管道生锈。
2、波纹管的铺设一定要严格按照设计给定孔道坐标位置固定。
固定管道的钢筋网间距直线段不大于100cm,曲线段不大于50cm。
钢筋网要与梁体钢筋焊牢,管道与定位钢筋绑扎结实,防止管道上下左右移动。
孔道位移偏差按《省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工程施工质量检验标准》执行。
3、管道铺设中,要确保管道无杂物。
管道敞口处,可用塑料泡沫或塑料胶布封堵,严防不慎或其他原因使杂物进入孔道。
4、波纹管与喇叭口相接处,波纹管插入喇叭口的长度不应大于喇叭口的直线段长度(8cm),以防影响钢绞线扩展而增大摩阻。
5、为防止波纹管接口松散拉脱,切口不要切斜口,要切直口,切口周边不要产生毛刺(如有毛刺要用磨光机打磨),接口处对头要严,用长为20cm左右直径大一级的波纹管为套管,并用塑料胶布将接口缠裹严密,防止漏浆。
6、管道的波峰处要留排气孔(见下图-1),其做法如下:(1) 在波纹管波峰处打一直径为Ф16mm的小孔。
(2) 在波纹管的小孔处垫上一块带孔的塑料泡沫或浸环氧树脂棉纱。
(3) 取一段长为10cm的硬塑料管(其直径略大于波纹管直径)纵向劈开,取其一半,在中部打一Ф16mm的小孔,而将一塑料软管穿入孔,把塑料软管的穿入部分劈开向四周弯折。
(4) 将穿好塑料软管的半圆硬塑料管扣在塑料泡沫上,并使塑料软管的孔及塑料泡沫上的孔与波纹管的孔对准。
(5) 用细铅丝将半圆硬塑料管与波纹管绑扎牢固,并用塑料胶布缠裹严密。
塑料软管的长度以伸出梁顶或箱为宜。
7、施工中要重点保护波纹管,施工人员不得对其进行踩蹋或用工具敲击波纹管。
若发现波纹管局部被砸扁,要及时对其进行更换处理,用砂轮锯将该处割掉,换大一级波纹管进行套接,并用塑料胶布缠裹严密,防止漏浆。
8、梁端预留准备与下跨梁连接的波纹管,可在接口处用大一级的波纹管预埋在梁端(与梁端平齐,不露在外边),待与上跨波纹管进行套接。
防止波纹管留出梁端部分被踩坏而造成连接困难。
9、波纹管在安装中,与普通构造钢筋发生矛盾时,普通构造钢筋要给波纹管让路,可做适当的移动,确保预应力孔道位置准确。
10、施工中,波纹管要远离电焊,切忌将波纹管当做接地导线,以防将波纹管损坏或造成孔洞,若发现有孔洞,应及时用塑料胶布缠裹严密。
11、锚垫板安装前,要检查锚垫板的几何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12、锚垫板要牢固地安装在模板上,锚垫板定位孔的螺栓要拧紧,垫板要与孔道严格对中,并与孔道端部垂直,不得错位。
13、锚垫板上的灌浆孔要采取封堵措施,可采用棉纱塞堵。
在锚垫板与模板之间加一层双面胶,严防混凝土浇注时,混凝土浆漏入孔道或将灌浆孔堵死,给施工造成困难。
14、喇叭口与波纹管相接处,要用塑料胶布缠裹严密,防止混凝土浆流入孔道。
15、在混凝土浇注前一定要将所有排气孔的管口用塑料胶布缠裹,确保排气孔畅通无阻。
16、混凝土浇注时,要注意锚垫板后部混凝土一定要振捣密实,绝对不许有不实现象。
锚垫板后部钢筋很密,可用小直径振捣棒进行振捣。
17、混凝土浇注过程中,要注意保护波纹管,施工人员不得随意踩蹋,不得用振捣棒碰、撞、捌、撬波纹管,防止管道发生位移或将波纹管砸扁及孔道漏浆堵孔。
波纹管位置的准确与否,直接影响孔道摩阻力的大小、关系到预应力拉是否能顺利进行。
(二) 钢绞线下料、编束及穿束1、钢绞线的存放应有防雨措施,不要直接放在泥地上或露天堆放,以防生锈。
2、钢绞线下料时,两端拉每端伸出孔道外110cm为宜,如果设计图有工作长度的按图纸设计的下料。
一端拉,锚固端留出20cm,拉端可留出孔道外110cm。
若考虑到有可能两端卸锚或满足孔道摩阻测定时的要求,可根据所需串联千斤顶的个数,适当增加钢绞线的孔道外露长度。
3、钢绞线下料采用砂轮锯切割,在切口的两侧5cm处预先用绑丝扎牢,防止切割后切口松散。
下好料的钢绞线下面必须垫木板或方木,防止泥土弄脏钢绞线。
4、钢绞线编束时,钢束要顺直,不得扭结,其头部要适当前后错位,参差不齐,形成一圆顺的尖端(为穿波纹管提供方便),并用塑料胶布缠裹严密、结实。
钢束要每隔1-1.5m绑一道低碳钢丝或用塑料胶布缠裹,钢束的两段各2m区段要加密至50cm,以增加钢束的整体性。
5、穿束前要对孔道进行清孔,可用空压机向孔道吹气,将杂物吹出,确保穿束顺利进行。
6、穿束采用顶推为主,人工绞磨为辅。
采用薄钢板或铁皮加工锥形套管,套在钢绞线端部。
7、在焊接其他构件时,切勿将预应力钢束作为地线使用。
(三) 拉工艺0 σ0 1.03σk持荷5分钟锚固σ0——拉控制应力σk——初始应力,一般可取10%—20%σ0(四) 预应力钢束伸长值的计算预应力钢束伸长值的计算公式为:其中:P—预应力钢筋拉端的拉力(N)L—预应力筋的长度(mm)A—预应力筋的截面面积(mm2)E—预应力筋的弹性模量(N/mm2)x—从拉端至计算截面的孔道长度(m)θ—从拉端至计算截面孔道部分切线的夹角之和(rad)K—孔道每米局部偏差对摩擦的影响系数μ—预应力筋与孔道壁的摩擦系数(五) 拉设备的安装1、安装顺序安装工作锚环——安装工作锚夹片——安装限位板——安装千斤顶——安装工具锚——安装工具锚夹片。
2、锚环及夹片使用前用煤油或柴油逐件清洗干净,不得有油污、铁屑、泥砂等杂物。
3、钢绞线外伸部分要保持干净,施工人员不得随意进行踩蹋,以免带上赃物。
4、工作锚必须准确放在锚垫板的定位槽,并与孔道对中,每个锚孔中各装入二个夹片,用胶圈套好。
穿入工作锚的钢绞线要顺直,对号入座,位置在上边的钢绞线要穿入锚环的上孔,一一对应,不得使钢绞线扭结交叉。
先安装中心或圈锚孔的楔片,然后安装外圈锚的楔片,最后用径稍大于钢绞线直径长约50cm的铁管套入钢绞线,向前轻击夹片顶齐。
击打时不得用力过猛,以免将夹片打碎。
夹片安装完后,其外露长度一般为4-5mm,并均匀一致。
若外露太大,要对所用夹片及锚环孔的尺寸及锥度进行检查,不合格者要进行更换。
5、限位板凹槽要与锚环对中,不得错开。
6、安装千斤顶于孔道中线对位,注意不要接混大、小油缸、油管。
安装千斤顶时,不要推拉油管及接头,油管要顺畅,不得扭结成团,以延长使用寿命。
7、工具锚安装前,应将千斤顶活塞伸出3-5cm,钢绞线穿入工具锚时,要对号入座,钢绞线的位置要与工具锚孔的位置一一对应,千斤顶钢绞线要相互平行,不得使其交叉、扭结。
8、为了保证卸顶时,工具锚能顺利退下,必须在工具锚的夹片光滑面均匀地涂一层厚约1mm 的润滑剂,也可在工具锚的锚孔中涂润滑剂,也可采用塑料布包裹工具夹片。
润滑剂可用石蜡,也可用机油石墨。
采用石蜡时,可将固体石蜡放入小浆桶,将其融化,用小刷将蜡液均匀涂在夹片上,待其凝固便可使用。
采用石墨时,其重量比是:石墨粉:黄油:机油=6:4:1。
石墨润滑剂也可用小刷进行均匀涂抹。
注意夹片带刻痕面不得有润滑剂。
采用塑料布包裹工具夹片时必须包裹严密,可用两层塑料布,使用的塑料布最好有一定的硬度,塑料布使用前必须剪成小条,每条以包裹住工具夹片为宜,不宜过大。
9、工具锚的夹片要与工作锚的夹片分开放置,不得混淆。
每次安装前,要对夹片进行检查,看是否有裂纹及齿尖损坏等现象,若发现此现象,应及时更换夹片,以防拉中滑丝、飞片。
(六) 拉施工1、初拉仔细检查千斤顶、油路等安装正确无误后,开动油泵进入初拉,注意要有2-3人扶正千斤顶使工作锚环进入锚垫板的限位槽,待油表读数达到初拉应力时,测量大缸行程和锚具楔片外露量。
每次量的缸体伸长量都要从千斤顶上同一固定点量起。
测量伸长值用钢板尺,读数要准确,记录用表格的形式进行记录,记录一定要认真,并要有记录人签名,作为原始记录保存。
2、超拉进一步检查千斤顶和油路,然后两端千斤顶同时加载,每次互相通报油压表读数,使两端读数在拉过程中随时保持一致,直到两端达到超拉应力,这时测量大缸行程和楔片外露量。
二次伸长量之差即为缸体的总伸长量,但其中包含了梁两端锚具夹片的回缩值。
一端拉时,要扣除锚固端锚环夹片回缩值和拉端工具锚的夹片回缩值。
两端拉时,要扣除两端工具锚的夹片回缩值。
这样便得到钢束的拉伸长值。
每一束拉完毕,及时进行伸长值复核,即将实测伸长值及其与理论值之差是否符合规要求。
3、锚固当达到设计控制应力后,持荷5分钟,当拉的钢束为一端拉时锚固时可直接缓慢释放油缸压力至零,钢绞线整齐地锚固在锚具;当两端拉钢束锚固时必须分端锚固,即先将一端拉锚固后,再将另一端补足控制应力值后进行锚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