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二十一ds区金属

合集下载

ds区元素

ds区元素

1ds区元素1.1 本章学习要求(1)掌握铜和银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Cu(Ⅰ)和Cu(Ⅱ)的相互转化。

(2)掌握锌和汞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Hg(Ⅰ)和Hg(Ⅱ)的相互转化。

(3)了解镉的重要化合物性质。

(4)了解含汞、镉废水的处理。

ds区元素包括铜族元素(铜、银、金)和锌族元素(锌、镉、汞)。

这两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与其它过渡元素有所不同,为(n-1)d10n s1~2。

由于它们的次外层d能级有10个电子(全满结构),而最外层的电子构型又和s区相同,所以称为ds区。

1.2 铜族元素通性和单质1.2.1概述ⅠB族元素包括铜(Cu)、银(Ag)、金(Au)三种元素,通常称为铜族元素。

铜族元素原子的价电子构型为(n-1)d10n s1。

最外层与碱金属相似,只有1个电子,而次外层却有18个电子(碱金属有8个电子)。

因此与同周期的ⅠA族元素相比,铜族元素原子作用在最外层电子上的有效核电荷较多,最外层的s电子受原子核的吸引比碱金属元素原子要强得多,所以铜族元素的电离能比同周期碱金属元素显著增大,原子半径也显著减小,铜族元素单质都是不活泼的重金属,而相应的碱金属元素的单质都是活泼的轻金属。

表 1.2-1 碱金属与铜族元素比较自然界的铜、银主要以硫化矿存在,如辉铜矿(Cu2S),黄铜矿(CuFe S2),孔雀石[Cu2(OH)2C O3]等;银有闪银矿(Ag2S);金主要以单质形式分散在岩石或沙砾中,我国江南、甘肃、云南、新疆、山东和黑龙江等省都蕴藏着丰富的铜矿和金矿。

铜族元素密度较大,熔点和沸点较高,硬度较小,导电性好,延展性好,尤其是金。

1克金可抽3公里长的金丝,可压成0.1微米的金箔,500张的总厚度比头发的直径还薄些。

金易生成合金,尤其是生成汞齐。

铜是宝贵的工业材料,它的导电能力虽然次于银,但比银便宜得多。

目前世界上一半以上的铜用在电器、电机和电讯工业上。

铜的合金如黄铜(Cu-Zn)、青铜(Cu-Sn)等在精密仪器、航天工业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D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D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DS区元素实验11 ds 区元素(铜、银、锌、镉、汞)的性质一、实验目的1、掌握铜、锌氢氧化物的酸碱性;2、掌握铜、银、锌、汞的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6、掌握铜、银、锌、汞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IB IIBCu Zn Cu (+2,+1) Zn(+2) Ag Cd Ag (+1) Cd(+2) Au Hg Au (+1,+3) Hg(+2,+1) 蓝色的Cu(OH)2呈现两性,在加热时易脱水而分解为黑色的CuO 。

AgOH 在常温下极易脱水而转化为棕色的Ag 2O 。

Zn(OH)2呈两性,Cd(OH)2显碱性,Hg(I, II)的氢氧化物极易脱水而转变为黄色的HgO(II)和黑色的Hg 2O(I)。

易形成配合物是这两副族的特性,Cu 2+、Ag +、Zn 2+、Cd 2+与过量的氨水反应时分别生成[Cu(NH 3)4]2+、[Ag(NH 3)2]+、[Zn(NH 3)4]2+、[Cd(NH 3)4]2+。

但是Hg 2+和Hg 22+与过量氨水反应时,如果没有大量的NH 4+存在,并不生成氨配离子。

如:HgCl 2 + 2NH 3 = Hg(NH 2)Cl↓白+ 2 NH 4Cl Hg 2Cl 2 + 2NH 3 = Hg(NH 2)Cl↓白+ Hg↓黑+NH 4Cl(观察为灰色)Cu 2+具有氧化性,与I -反应,产物不是CuI 2,而是白色的CuI :Cu2++ I - = 2CuI↓白 + I 2将CuCl 2溶液与铜屑混合,加入浓盐酸,加热可得黄褐色[CuCl 2]-的溶液。

将溶液稀释,得白色CuCl 沉淀:Cu + Cu2++ 4Cl - = 2[CuCl 2]-[CuCl 2]-←稀释→CuCl↓白 + Cl -卤化银难溶于水,但可利用形成配合物而使之溶解。

例如:AgCl + 2NH 3 = [Ag(NH 3)2]++ Cl -红色HgI 2难溶于水,但易溶于过量KI 中,形成四碘合汞(II)配离子:HgI 2 + 2I -= [HgI 4]2-黄绿色Hg 2I 2与过量KI 反应时,发生歧化反应,生成[HgI 4]2-和Hg :Hg 2I 2+ 2I - = [HgI 4]2-+ Hg↓黑三、实验内容 1、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1) C u 2O 的生成和性质Cu 2+ + 2OH - =Cu(OH)2↓ 蓝色 Cu(OH)2 + 2OH - = [Cu(OH)4]-2- 蓝色2[Cu(OH)4]2-+ C 6H 12O 6 (葡萄糖) =Cu 2O↓(红) + 4OH -+C 16H 12O 7+2H 2O或:2Cu 2+ + 5OH - +C 6H 12O 6 = Cu 2O↓+ C 6H 11O 7- + 3H 2O (须加热)分析化学上利用此反应测定醛,医学上利用此反应检查糖尿病。

ds区金属

ds区金属

黄铜矿
蓝铜矿
孔 雀 石
银矿石
金矿石
二、冶炼 1、火法炼铜 、 富集-----------焙烧 焙烧-----------制冰铜 制冰铜-----------制泡铜 制泡铜--------制精铜 富集 焙烧 制冰铜 制泡铜 制精铜 15-20% Cu2S,FeO,FeS mCu2S.nFeS Cu 98% Cu99.5-99.7% 石胆能化铁为铜
1-2、单质 、
一、存在:铜主要以金属、硫化物、砷化物、氯化物和碳 存在:铜主要以金属、硫化物、砷化物、 酸盐的形式广泛分布。 酸盐的形式广泛分布。 辉铜矿( 辉铜矿(Cu2S)黄铜矿(CuFeS2) )黄铜矿( 蓝铜矿2CuCO3.Cu(OH)2 蓝铜矿 孔雀石CuCO3.Cu(OH)2 孔雀石 银主要以金属、硫化物、砷化物、 银主要以金属、硫化物、砷化物、氯化物的形式广泛 分布,常由铅矿、铜矿的加工过程中来回收。 分布,常由铅矿、铜矿的加工过程中来回收。 金以单质形式存在。 金以单质形式存在。 它们都可形成许多合金。 它们都可形成许多合金。
三种金属不溶于稀盐酸及稀硫酸中。 三种金属不溶于稀盐酸及稀硫酸中。但当有空气或 配位剂存在时,铜能溶于稀酸和浓盐酸: 配位剂存在时,铜能溶于稀酸和浓盐酸: 2Cu+2H2SO4+O2→2CuSO4+2H2O 2Cu+8HCl(浓)→2H3[CuCl4]+H2↑ (
铜与银很容易溶解在硝酸或热的浓硫酸中: 铜与银很容易溶解在硝酸或热的浓硫酸中: Cu+2H2SO4(浓)= CuSO4+SO2↑+2H2O 3Ag+4HNO3 (稀)= 3AgNO3+NO↑+2H2O 金只能溶于王水中: 金只能溶于王水中: Au+4HCl+HNO3 = HAuCl4+NO↑+2H2O

ds区金属(铜、银、锌、镉、汞).ppt

ds区金属(铜、银、锌、镉、汞).ppt

0.5 mL 0.1 mol ·L-1 AgNO3+2 mol ·L-1NaOH 棕↓
2 mol ·L-1HNO3 棕↓溶解
2 AgNO3 +2 NaOH→Ag2O(s)+ 2Na NO3 +H2O
Ag2O(s)+2 HNO3→2AgNO3+ H2O
2 mol ·L-1氨水 棕↓溶
Hale Waihona Puke Ag2O(s)+ 4NH3+ H2O →2[Ag(NH3)2]+ +2 OH-
❖ 在所得的溶液中,滴入几滴40%KOH溶液, 再与氨水反应,观察沉淀的颜色。
0.5 mL 0.2 mol·L1Hg(NO3)2滴加0.2 mol·L-1KI溶液
金红↓ Hg2++2I-→Hg I 2(s)
之后溶 解
Hg I 2(s) +2I- → [Hg I 4]2-
滴入几滴40%KOH溶 液再与氨水反应
无色 CuCl (s) + 2NH3 →[ Cu (NH3)2]+ 溶液
3 mL浓盐酸
?溶 液
CuCl (s) + HCl(浓) → [CuCl2]-+H-
3. 碘化亚铜的生成和性质
❖ 在盛有0.5 mL 0.2 mol ·L-1CuSO4溶液的试管中,边滴加0.2 mol ·L-1 KI溶液边振荡,溶液变为棕黄色(CuI为白色沉淀、 I2溶于KI呈黄色)。再滴加适量0.5 mol ·L-1 Na2S2O3溶液,以 除去反应中生成的碘。观察产物的颜色和状态,写出反应式。
在0.5mL 0.2 mol ·L-1 Hg(NO3)2溶液, 滴入1滴金属汞
Hg2+ +Hg → Hg22+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Ds区元素(铜、银、锌、镉、汞)

无机化学实验报告:Ds区元素(铜、银、锌、镉、汞)

Hg2++4SCN =Hg (SCN) 42
- -

Zn2++Hg (SCN) 42 =Zn[Hg (SCN) 4]↓
) (反应速度相当缓慢,如有Zn2+存在时,Co2+与试剂的反应加快。
四、铜、银、汞的氧化还原性。 内容 操作 现象 解释
0.5 mL 0.2 mol·L-1 CuSO4 →过量 6 mol·L-1 NaOH→ → 1mL 10% 葡 萄糖溶液△→ ↓→ 两份 (黄↓→红↓) 2 mol·L-1 H2SO4 →静置→△ 1mL 浓氨水→静 置
[问题讨论] 1、使用汞应注意什么?为什么要用水封存?
1、 选用什么试剂溶解? 物质 试剂 Cu(OH)2 稀 HCl CuS 热稀HNO3 CuBr2 氨水 AgI Na2S2O3
4、区别:Hg(NO3)2 、Hg2(NO3)2、AgNO3 物质 KI 液 过量氨水 Hg(NO3)2 红色↓ 白色↓ Hg2(NO3)2 灰色↓ 灰黑色↓ AgNO3 黄色↓ 先产生白色↓后溶解
2、Hg2+ 转化为Hg22+ 0.2 mol·L-1 Hg2+ →1 滴金属汞 清夜→0.2 mol·L-1NaCl 清夜→0.2 mol·L-1NH3·H2O
金属汞溶解 白色↓ 灰色↓
Hg2+ + Hg=Hg22+ Hg22+ +2Cl =Hg2Cl2↓白色

Hg22++2NH3+NO3-=[ NH2 Hg] NO3↓+2Hg↓+NH4+
Ag+
Ag2O 褐↓
HNO3 溶 溶 无色
氨水 溶 NaOH 不溶
Ag2O+ 4NH3 + H2O =2Ag(NH3)2+ +2OH

实验二十一ds区金属

实验二十一ds区金属

实验二十一ds区金属一、实验目的1、掌握铜、银、锌、镉、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2、掌握Cu (Ⅰ)、Cu (Ⅱ)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条件;3、试验铜、银、锌、镉、汞的配位能力以及亚汞离子和汞离子的转化。

二、实验内容(一)、铜、银、锌、镉、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1 、铜、锌、镉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1)Ag2O的生成和性质:Ag++OH-===AgOH↓白色→Ag2O+H2OAg2O+2HNO3===2AgNO3+H2OAg2O+2NH3.H2O==2[Ag(NH3)2]++2OH-+H2OAg2O微溶于水,溶液呈微碱性。

它的△f H m﹩很小,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具有氧化性。

(2)HgO的生成和性质Hg2++2OH-==Hg(OH)2==HgO↓+H2OHgO+2HNO3==Hg(NO3)2+H2OHgO+NaOH(40℅)-----不溶HgO 有黄色和红色变体,结构相同,颜色差别完全是由于其颗粒的大小不同所致,黄色HgO晶粒较细小,红色颗粒较大。

(二)、铜、银、锌、镉、汞硫化物的生成和溶解说明:1.生成的CdS中,个别学生得到的沉淀是黄色中夹有白色沉淀,有可能是CdS晶形不一样,或有可能是生成Cd(OH)2白色沉淀。

补充:CdS沉淀颜色变化与溶液的酸度及温度有很大关系。

在冷氨性、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其沉淀为淡黄;若H+浓度增大,则沉淀将加变为深黄色。

2.在Hg(NO3)2中加入Na2S,开始生成白色沉淀,再加Na2S后变黑。

对白色沉淀再加热也不会再变化。

个别学生得到白中带有黄色的沉淀。

在中性或酸性汞盐溶液中加入S2-,即首先形成一个白色的复合物(HgCl2·2HgS):3Hg2++2Cl-+2S2-====HgCl2·2HgS若再加S2-,则白色沉淀→ 黄色→ 棕色→ 黑色:2HgCl·2HgS+S2-====3HgS+2Cl-此沉淀不溶与其它,只溶于王水、Na2S。

ds区金属

ds区金属

ds区金属:铜 银 锌 镉 汞一、实验目的l.熟悉铜、银、锌、镉、汞氢氧化物的酸碱性质和热稳定性;2.熟悉铜、银、锌、镉、汞配合物的性质和应用;3.掌握Cu(I)、Cu(II)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相互转化条件;4.熟悉Hg22+、Hg2+的转化,了解锌、镉、汞离子的鉴定反应。

二、实验原理铜、银、锌、镉、汞,分别属于ds区IB和ⅡB簇,常见水合离子有Cu2+、Ag+、Zn2+、Cd2+、Hg2+、Hg22+。

Cu(I)在高温或干态时表现稳定,在水溶液中只以一些配离子形式存在。

室温下,Cu2+、Ag+、Zn2+、Cd2+、Hg2+与适量NaOH反应,分别形成Cu(OH)2、Ag2O、Zn(OH)2、Cd(OH)2、HgO,Cu(OH)2在加热时分解生成黑色的CuO。

这些(氢)氧化物中,Zn(OH)2为典型的两性;Cu(OH)2也呈两性,但其碱性大于酸性;Cd(OH)2则主要呈碱性反应,仅缓慢溶于热的浓强碱液中;Ag2O与HgO基本上呈碱性。

Cu2+、Ag+、Zn2+、Cd2+与适量氨水反应时,Cu2+生成相应的碱式盐沉淀。

Ag+生成AgO沉淀,Zn2+、Cd2+生成Zn(OH)2、Cd(OH)2,它们与过量的NH3·H2O 反应都生成氨配合物。

与此不同,在氨水作用下,氯化汞生成氯化氨基汞盐沉淀物,硝酸汞则生成硝酸氨基氧汞。

在有大量铵盐存在时硝酸氨基氧汞可溶于过量NH3·H2O形成氨配合物,但HgNH2Cl不溶于过量NH3·H2O。

HgCl2+2NH3 =Hg(NH2)Cl↓(白色)+NH4Cl2Hg(NO3)2+4NH3+ H2O = HgO·Hg(NH2)NO3↓(白色)+3NH4NO3 Hg22+与过量氨水反应时,同时发生歧化反应,生成氨基汞化合物和汞。

2Hg2(NO3)2+4NH3+H2O = HgO·Hg(NH2)NO3↓+2 Hg↓+ 3NH4NO3Cu2+与I-反应即生成CuI白色沉淀。

无机化学实验二十一 ds区元素(铜银锌镉汞)的性质

无机化学实验二十一 ds区元素(铜银锌镉汞)的性质

实验11 ds区元素(铜、银、锌、镉、汞)的性质一、实验目的1、掌握铜、锌氢氧化物的酸碱性;2、掌握铜、银、锌、汞的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6、掌握铜、银、锌、汞离子的分离与鉴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IB IIBCu Zn Cu(+2,+1)Zn(+2)Ag Cd Ag(+1)Cd(+2)Au Hg Au(+1,+3)Hg(+2,+1)蓝色的Cu(OH)2呈现两性,在加热时易脱水而分解为黑色的CuO。

AgOH在常温下极易脱水而转化为棕色的Ag2O。

Zn(OH)2呈两性,Cd(OH)2显碱性,Hg(I, II)的氢氧化物极易脱水而转变为黄色的HgO(II)和黑色的Hg2O(I)。

易形成配合物是这两副族的特性,Cu2+、Ag+、Zn2+、Cd2+与过量的氨水反应时分别生成[Cu(NH3)4]2+、[Ag(NH3)2]+、[Zn(NH3)4]2+、[Cd(NH3)4]2+。

但是Hg2+和Hg22+与过量氨水反应时,如果没有大量的NH4+存在,并不生成氨配离子。

如:HgCl2 +2NH3=Hg(NH2)Cl↓白+2 NH4ClHg2Cl2+2NH3=Hg(NH2)Cl↓白+Hg↓黑+NH4Cl (观察为灰色)Cu2+具有氧化性,与I-反应,产物不是CuI2,而是白色的CuI:Cu2+ +I- =2CuI↓白+I2将CuCl2溶液与铜屑混合,加入浓盐酸,加热可得黄褐色[CuCl2]-的溶液。

将溶液稀释,得白色CuCl沉淀:Cu +Cu2+ +4Cl-=2[CuCl2]-[CuCl2]-←稀释→CuCl↓白+Cl-卤化银难溶于水,但可利用形成配合物而使之溶解。

例如:AgCl +2NH3 =[Ag(NH3)2]+ +Cl-红色HgI2难溶于水,但易溶于过量KI中,形成四碘合汞(II)配离子:HgI2 +2I- =[HgI4]2-黄绿色Hg2I2与过量KI反应时,发生歧化反应,生成[HgI4]2-和Hg:Hg2I2+2I- =[HgI4]2-+Hg↓黑三、实验内容1、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1)Cu2O的生成和性质Cu2++2OH-=Cu(OH)2↓ 蓝色Cu(OH)2+2OH- = [Cu(OH)4]-2-蓝色2[Cu(OH)4]2-+C6H12O6 (葡萄糖) =Cu2O↓(红) +4OH-+C16H12O7+2H2O或:2Cu2+ + 5OH- +C6H12O6 = Cu2O↓+ C6H11O7- + 3H2O (须加热)分析化学上利用此反应测定醛,医学上利用此反应检查糖尿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二十一ds区金属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铜、银、锌、镉、汞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酸碱性,硫化物的溶解性;
2、掌握Cu (Ⅰ)、Cu (Ⅱ)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及相互转化条件;
3、试验铜、银、锌、镉、汞的配位能力以及亚汞离子和汞离子的转化。

二、实验内容
(一)、铜、银、锌、镉、汞氢氧化物或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1 、铜、锌、镉氢氧化物的生成和性质
(1)Ag2O的生成和性质:
Ag++OH-===AgOH↓白色→Ag2O+H2O
Ag2O+2HNO3===2AgNO3+H2O
Ag2O+2NH3.H2O==2[Ag(NH3)2]++2OH-+H2O
Ag2O微溶于水,溶液呈微碱性。

它的△f H m﹩很小,不稳定,加热易分解,具有氧化性。

(2)HgO的生成和性质
Hg2++2OH-==Hg(OH)2==HgO↓+H2O
HgO+2HNO3==Hg(NO3)2+H2O
HgO+NaOH(40℅)-----不溶
HgO 有黄色和红色变体,结构相同,颜色差别完全是由于其颗粒的大小不同所致,黄色HgO晶粒较细小,红色颗粒较大。

(二)、铜、银、锌、镉、汞硫化物的生成和溶解
说明:
1.生成的CdS中,个别学生得到的沉淀是黄色中夹有白色沉淀,有可能是CdS晶形不一样,或有可能是生成Cd(OH)2白色沉淀。

补充:CdS沉淀颜色变化与溶液的酸度及温度有很大关系。

在冷氨性、中性或弱酸性溶液中,其沉淀为淡黄;若H+浓度增大,则沉淀将加变为深黄色。

2.在Hg(NO3)2中加入Na2S,开始生成白色沉淀,再加Na2S后变黑。

对白色沉淀再加热也不会再变化。

个别学生得到白中带有黄色的沉淀。

在中性或酸性汞盐溶液中加入S2-,即首先形成一个白色的复合物(HgCl2·2HgS):3Hg2++2Cl-+2S2-====HgCl2·2HgS
若再加S2-,则白色沉淀→ 黄色→ 棕色→ 黑色:
2HgCl·2HgS+S2-====3HgS+2Cl-
此沉淀不溶与其它,只溶于王水、Na2S。

将HgS与稀HNO3长时煮沸使之转变为一白色化合物,浓HNO3也有相同作用。

HgS在浓HNO3中长时煮沸才溶:
5HgS+8NO3-+8H+=====3Hg(NO3)2·2HgS+3S+2NO+4H2O
(三)、铜、银、锌、汞的配合物
1、氨合物的生成
1)CuSO4+NH3•H2O====Cu2(OH)2SO4(浅蓝色)+(NH4)2SO4
Cu2(OH)2SO4+8NH3====2[Cu(NH3)4]2++SO42-+2OH-
2)2Ag++2NH3.H2O====Ag2O+2NH4++H2O
Ag2O+2NH3.H2O====2Ag(NH3)2++2OH-+H2O
3)Zn2++NH3H2O====Zn(OH)2+2NH4+
Zn(OH)2+4NH3H2O====[Zn(NH3)4]2++2OH-+4H2O
2、汞配合物的生成和性质
(1)、Hg(NO3)2+2I-====HgI2↓(红色)+2NO3-
HgI2+2I-====[HgI4]2-(无色)
奈斯勒试剂-----K2[HgI4]+KOH
NH4++2K2[HgI4]+4KOH====Hg2NI·H2O↓(红棕色)+7KI+K++3H2O
(2)、Hg(NO3)2+2SCN-====Hg(SCN)2↓(白色)+2NO3-
Hg(SCN)2+2SCN-====[Hg(SCN)4]2-(无色)
Zn2++[Hg(SCN)4]2-=====Zn[Hg(SCN)4] ↓(白色,在中性或微酸性溶液中稳定)
(四)、铜、银、汞的氧化还原性
1、Cu2O的生成和性质:
2[Cu(OH)4]2-+CH2OH(CHOH)4CHO=====Cu2O↓+CH2OH(CHOH)4COOH+4OH-+2H2O Cu2O晶粒大小不同而呈现多种颜色,例如黄色、红色、深棕色,Cu2O为共价化合物,呈弱碱性,对热十分稳定。

在实验中大多数学生得到“铜镜”。

加稀HCl溶解。

(1)、Cu2O+H2SO4====Cu2SO4+H2O
Cu2SO4====CuSO4+Cu
(2)、Cu2O+4NH3·H2O===2[Cu(NH3)2]+(无色)+2OH-+3H2O
2[Cu(NH3)2]++4NH3·H2O+1/2 O2====2[Cu(NH3)4]2++2OH-+3H2O
2、CuCl的生成和性质
Cu2++Cu+2Cl-====CuCl↓(白色)
CuCl+HCl====H[CuCl2]
当Cu作还原剂时,由于难溶的CuCl附着在Cu的表面,影响了反应的继续进行。

因此需加入浓HCl使CuCl溶解生成配离子[CuCl2]-,使溶液中的Cu2+浓度降低到非常小,可使反应进行到完全程度。

再者,浓HCl还抑制CuCl的水解。

加水后稀释了溶液,[CuCl2]-被破坏而析出大量CuCl。

CuCl+2NH3·H2O====Cu(NH3)2+(无色)+Cl-+2H2O
↓ →蓝色[Cu(NH3)4]2+
CuCl+HCl====H[CuCl2]
3、CuI的生成和性质
2Cu2++4I-====2CuI+I2
I-即是还原剂又是沉淀剂,因为CuI是沉淀剂,所以在I-存在时Cu2+的氧化性大大增
强:
Cu2++I-+e=====CuI Φө==0.86V
I2+2e =====2I- Φө==0.536V
加Na2S2O3溶液应适量,将I2还原。

若Na2S2O3加过量:
2CuI+2S2O32-(过量)====[Cu(S2O3)2]2-+2I-
有的学生加Na2S2O3后,上部溶液显黄绿色,是因为CuSO4加过量。

4、Hg(Ⅰ)与Hg(Ⅱ)的相互转化
(1)、Hg2+的氧化性
Hg(NO3)2+SnCl2(适量)=====Hg2Cl2 ↓(白色)+Sn(NO3)4
Hg2Cl2+SnCl2(过量)====2Hg↓(黑色)+H2SnCl6
在酸性溶液中Hg(Ⅱ)是一个较强的氧化剂。

(2)、Hg2+转化为Hg2+2和Hg2+2的歧化分解
Hg(NO3)2+Hg====Hg2(NO3)2
Hg2(NO3)2+2NaCl====Hg2Cl2↓(白色)+2NaNO3
Hg2(NO3)2+2NH3=====HgNH2NO3↓(白色)+Hg↓(黑色)+NH4NO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