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代几综合复习

合集下载

2024中考二次函数代几综合题变式训练大全

2024中考二次函数代几综合题变式训练大全

2024中考二次函数代几综合题变式训练大全一、概述在中学数学教学中,二次函数是一个重要的数学知识点。

在中考中,二次函数常常作为考查的重点内容。

而对于学生来说,掌握二次函数的各种变式训练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就收集整理了2024中考二次函数代几综合题变式训练大全,希望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备战中考。

二、二次函数基础知识复习我们先来复习一下二次函数的基础知识。

二次函数一般的标准形式为:f(x)=ax^2+bx+c,其中a、b、c为常数且a≠0。

这是一个抛物线的标准方程,其中a决定了抛物线的开口方向,b决定了抛物线在x轴上的位置,c决定了抛物线在y轴上的位置。

除了标准形式以外,二次函数还有其他几种重要的变式形式,比如顶点形式、交点形式等。

在解题时,需要根据具体的题目情况选择合适的形式进行运算。

三、二次函数代几综合题变式训练接下来,我们将列举一些2024中考二次函数代几综合题的变式训练。

这些题目包括了二次函数的各种形式,涵盖了中考可能会考查的各种情况。

希望同学们可以认真对待这些训练题,加强对二次函数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1.简单题目已知二次函数f(x)=2x^2+3x-5,求f(1)的值。

2.顶点形式已知二次函数f(x)=a(x-h)^2+k的顶点为V(2,3),且经过点P(1,4),求a的值。

3.交点形式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的图象与x轴交于A(-2,0)、B(3,0),且经过点P(1,6),求a、b的值。

4.与直线交点已知二次函数f(x)=x^2-3x+2与直线y=2x-5有交点C,求C的坐标。

5.二次函数图象已知二次函数f(x)=ax^2+bx+c的图象过点A(1,4)、B(2,3)、C(3,0),求a、b、c的值。

6.利用二次函数解实际问题某商品售价为x元,销量为f(x)=200-2x,求最高售价及对应的销量,求销售收入的最大值。

以上就是一些简单的二次函数综合题的变式训练,希望同学们通过这些题目的练习,能够更熟练地掌握二次函数的相关知识。

2023年中考备考工作方案

2023年中考备考工作方案

2023年中考备考工作方案2023年中考备考工作方案1中考英语复习在初中阶段非常重要。

它是中考成功的关键。

复习课要达到复习巩同并进一步深化所学知识的目的。

对已学过的内容进行综合、归类、转化和辨别。

挖掘知识的内在联系。

把所学的知识融会贯通起来,使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更加准确,从而提高运用语言的能力。

复习时间紧、任务重,要抓住重点,讲求方法技巧,才能有效地提高英语复习效果。

一、了解学情,研究近年来中考的方向,制定有效的工作措施学生存在的问题有:(一)对新教材中,尤其是刚接触的新词汇,学生掌握得不够灵活,词形词性的变化模糊不清;(二)完形填空、阅读理解中有些题目错误率较高,反应出考生基础不扎实,对学过的句型,短语或固定句式含糊不清。

缺乏应有的归纳、分析、推断、捕捉信息和处理信息的基本能力;(三)书面表达题,考生的字迹模糊、潦草、书写极不规范,基本词汇,简单句型表达不能准确自如,优秀不扣分的作文非常少。

中考的复习计划和步骤应该在充分了解学生具体情况下进行。

这样,复习才能正真达到实效。

从这几年的中考试题来看,其试题容量大、覆盖面广,要求也愈来愈高,不仅加强了对英语基础知识的考查,更突出了对运用知识的能力的考查。

根据近几年中考试题特点,英语的学习规律及学生的实际英语学习情况,我们决定采用"三轮复习法"作为总复习计划。

二、奋斗目标1、通过第一阶段复习提高及格率,达到30%;优秀率15%。

2、通过第二阶段复习突破优秀率,达到20%,及格率35%。

3、通过第三阶段复习后,中考优秀率25%;及格率40%;低分率低于40%。

4、特别关注英语偏科生,尽可能地提高他们的英语,不让英语拖后腿,过好平衡关。

三、复习资料的选取依据《课程标准》,以教材为主,选取一份报纸、《考点突破》、《达标指导》、《海南省英语中考词汇表》以及六套模拟试卷作为复习资料。

复习主要抓基础,基础更多地体现在七年级上,因此,对于七年级的练习更要充分。

中考压轴题代几综合题

中考压轴题代几综合题
❖ 当函数与几何图形相结合时,关键是要做好点的 坐标与线段长的互相转化,同时还要考虑分类讨 论.
❖ 分类讨论是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对问题分类、求 解,要特别注意分类原则是不重不漏、最简.
分类常见的依据是:
❖ 一是依概念分类,如判断直角三角形时明确哪个角 可以是直角,两个三角形相似时分清谁与谁可以是 对应角;
在中考试卷中,代成.
► 热考一 坐标系中的几何问题
❖ 本类题通常先给定函数解析式和几何图形,由几何 图形的性质或解析法确定待定系数所需的条件,求 出函数解析式,然后根据所求的函数关系进行探索 研究.探索研究的一般类型有:①在什么条件下三 角形是等腰三角形、直角三角形;②四边形是菱形、 梯形等;③探索两个三角形满足什么条件相似;④ 探究线段之间的位置关系等.
❖ 二是依运动变化的图形中的分界点进行分类,如一 个图形在运动过程中,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部分可以 是三角形,也可以是四边形、五边形等;
❖ 三是依据图形间的位置关系,如点在线段上(不与端 点重合)、点与端点重合、点在线段延长线上等.
► 热考二 动点问题
❖ 解决动态几何问题我们需要用运动与变化的 眼光去观察和研究图形,把握图形运动与变 化的全过程,抓住其中的等量关系和变量关 系,并特别关注一些不变量和不变关系或特 殊关系;在求有关图形的变量之间关系时, 通常建立函数模型或不等式模型来求解;求 图形之间的特殊数量关系和一些特殊值时, 通常建立方程模型求解
二、应用举例 [2012·北京]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 xOy 中,抛物线 y=-m-4 1x2+54mx+m2-3m +2 与 x 轴的交点分别为原点 O 和点 A,点 B(2,n)在这条抛物线上.
(1) 求 B 点的坐标;(2) 点 P 在线段 OA 上,从 O 点出发向 A 点 运动,过 P 点作 x 轴的垂线,与直线 OB 交于点 E,延长 PE 到点 D,

【复习专题】中考数学复习:代几综合题—以代数为主的综合

【复习专题】中考数学复习:代几综合题—以代数为主的综合

代几综合题(以代数为主的综合)知识梳理教学重、难点作业完成情况典题探究例1 已知抛物线c bx ax y ++=2与y 轴交于点A (0,3),与x 轴分别交于B (1,0)、C (5,0)两点.(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若点D 为线段OA 的一个三等分点, 求直线DC 的解析式;(3)若一个动点P 自OA 的中点M 出发,先到达x 轴上的某点(设为点E ),再到达抛物线的对称轴上某点(设为点F ),最后运动到点A ,求使点P 运动的总路径最短的点E 、点F 的坐标,并求出这个最短总路径的长.例2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y mx n =++经过(02)P A ,两点. (1)求此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B ,将直线AB 沿y 轴向下平移两个单位得到直线,直线与抛物线的对称轴交于C 点,求直线的解析式;(3)在(2)的条件下,求到直线OB OC BC ,,距离相等的点的坐标.例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y x bx c =++与x 轴交于A 、B 两点(点A 在点B的左侧..),与y 轴交于点C ,点B 的坐标为(3,0),将直线y kx =沿y 轴向上平移 3个单位长度后恰好经过B 、C 两点.(1) 求直线BC 及抛物线的解析式;(2)设抛物线的顶点为D ,点P 在抛物线的对称轴上,且∠APD =∠ACB ,求点P的坐标;(3)连结CD ,求∠OCA 与∠OCD 两角和的度数.例4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 中,抛物线23454122+-++--=m m x m x m y 与x 轴的交点分别为原点O 和点A ,点B(2,n)在这条抛物线上.(1) 求点B 的坐标;(2) 点P 在线段OA 上,从O 点出发向点运动,过P 点作x 轴的垂线,与直线OB 交于点E 。

延长PE 到点D 。

使得ED=PE. 以PD 为斜边在PD 右侧作等腰直角三角形PCD(当P 点运动时,C 点、D 点也随之运动)当等腰直角三角形PCD 的顶点C 落在此抛物线上时,求OP 的长;若P 点从O 点出发向A 点作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1个单位,同时线段OA 上另一点Q 从A 点出发向O 点作匀速运动,速度为每秒2个单位(当Q 点到达O 点时停止运动,P 点也同时停止运动)。

专题10 代几综合题中的新定义-2023年中考数学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解析版)

专题10 代几综合题中的新定义-2023年中考数学毕业班二轮热点题型归纳与变式演练 (解析版)

专题10 代几综合题中的新定义目录【题型一】 二次函数中的新定义【典例分析】﹣x,其顶点(2023青浦区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如图),已知抛物线y=x22为A.(1)写出这条抛物线的开口方向、顶点A的坐标;(2)我们把一条抛物线上横坐标与纵坐标相等的点叫做这条抛物线的“不动点”.①试求抛物线y=x22﹣x的“不动点”的坐标;②向左或向右平移抛物线y=x22﹣x,使所得新抛物线的顶点B是该抛物线的“不动点”,其对称轴与x轴交于点C,且四边形OABC是梯形,求新抛物线的表达式.【分析】(1)∵a=1>0,故该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A的坐标为(1,﹣1);﹣t,即可求解;(2)①设抛物线“不动点”坐标为(t,t),则t=t22②新抛物线顶点B为“不动点”,则设点B(m,m),则新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m,与x轴的交点C(m,0),四边形OABC是梯形,则直线x=m在y轴左侧,而点A (1,﹣1),点B (m ,m ),则m =﹣1,即可求解.【解答】解:(1)∵a =1>0,y =x 22﹣x =(x 1﹣)21﹣故该抛物线开口向上,顶点A 的坐标为(1,﹣1),(2)①设抛物线“不动点”坐标为(t ,t ),则t =t 22﹣t ,解得:t =0或3,故“不动点”坐标为(0,0)或(3,3);②当OC ∥AB 时,∵新抛物线顶点B 为“不动点”,则设点B (m ,m ),∴新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 =m ,与x 轴的交点C (m ,0),∵四边形OABC 是梯形,∴直线x =m 在y 轴左侧,∵BC 与OA 不平行,∴OC ∥AB ,又∵点A (1,﹣1),点B (m m ),∴m =﹣1,故新抛物线是由抛物线y =x 22﹣x 向左平移2个单位得到的;当OB ∥AC 时,同理可得: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x 2﹣)2+2=x 24﹣x +6,当四边形OABC 是梯形,字母顺序不对,故舍去,综上,新抛物线的表达式为:y =(x +1)21﹣.【点评】本题为二次函数综合运用题,正确利用二次函数基本知识、梯形基本性质进行分析是解题关键.【提分秘籍】所谓“新定义”型问题,主要是指在问题中定义了初中数学中没有学过的一些概念、新运算、新符号,要求同学们读懂题意并结合已有知识、能力进行理解,根据新定义进行运算、推理、迁移的一种题型。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备考方案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备考方案

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备考方案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备考方案1数学中考复习,将围绕数学考纲要求,大致分三轮进行:第一轮复习:系统复习。

时间:3月至4月中旬。

复习内容:按代数、几何、统计与概率三个版块进行。

巩固基础知识,理顺知识点、考点,强化选择填空题的准确率。

系统复习期间,交叉进行系统测试,培养学生知识的系统性,构建初中数学的知识体系。

第二轮复习:专题复习。

时间4月中旬至5月底。

复习内容:根据黄石中考考点,按有理数计算、化简求值、解方程组、概率计算、圆的证明与计算、解直角三角形、函数应用题、直线型综合、二次函数综合九个专题进行,巩固提高学生解答题得分率。

专题复习期间,交叉进行系统知识测试,检测学生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准确率。

第三轮复习;中考模拟训练。

时间:6月前三周。

复习内容:模拟测试为主,对学生掌握的知识查缺补漏。

训练学生考试的适应能力。

主要复习资料:1、系统复习教辅资料2、往年全国各地中考试卷3、自编专题练习、测试试卷初中数学中考复习备考方案2一、复习措施1.认真钻研教材、课标要求、吃透考试大纲,确定复习重点。

确定复习重点可从以下几方面考虑:⑴根据教材的教学要求提出四层次的基本要求:了解、理解、掌握和熟练掌握。

这是确定复习重点的依据和标准。

⑴熟识每一个知识点在初中数学教材中的地位、作用;⑴熟悉近年来试题型类型,以及考试改革的情况。

2.正确分析学生的知识状况、和近期的思想状况。

(1)是对平时教学中掌握的情况进行定性分析;(2)每天对学生的作业及时批改,复习过程侧重评讲(3)是对每周所复习的知识进行测试,及时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4),将学生很好的分类,牢牢的抓在手中。

(5)备课组成员每人出好两套模拟试题,优化及共享资源。

3.根据知识重点、学生的知识状况及总复习时间制定比较具体详细可行的复习计划。

二、切实抓好“双基”的训练。

初中数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是学生进行数学运算、数学推理的基本材料,是形成数学能力的基石。

中考数学的复习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中考数学的复习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

中考数学的复习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一、复习时间规划中考数学的复习大致可划分为三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从十一月底到本学期的期末考试,跟进学校的教学进度,集中强化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二次函数、圆的相关知识点。

第二阶段:寒假。

主要复习初三所学知识点并做模拟测验(根据期末考试成绩以及知识掌握情况做计划)第三阶段:开学以后。

根据学校的进度进行中考复习(一轮、二轮、模拟考试)二、中考数学重难点分析初中数学知识当中,学生掌握情况比较欠缺的主要是列方程组解应用题,函数特别是二次函数,四边形以及相似,还有圆。

这些知识点如果分块学习学生还易接受,关键在于知识的综合。

中考知识的综合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线段、角的计算与证明问题中考的解答题一般是分两到三部分的。

第一部分基本上都是一些简单题或者中档题,目的在于考察基础。

第二部分往往就是开始拉分的中难题了。

对这些题轻松掌握的意义不仅仅在于获得分数,更重要的是对于整个做题过程中士气,军心的影响。

(2)图形位置关系中学数学当中,图形位置关系主要包括点、线、三角形、矩形/正方形以及圆这么几类图形之间的关系。

在中考中会包含在函数,坐标系以及几何问题当中,但主要还是通过圆与其他图形的关系来考察,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圆与三角形的各种问题。

(3)动态几何从历年中考来看,动态问题经常作为压轴题目出现,得分率也是最低的。

动态问题一般分两类,一类是代数综合方面,在坐标系中有动点,动直线,一般是利用多种函数交叉求解。

另一类就是几何综合题,在梯形,矩形,三角形中设立动点、线以及整体平移翻转,对考生的综合分析能力进行考察。

所以说,动态问题是中考数学当中的重中之重,只有完全掌握,才有机会拼高分。

(4)一元二次方程与二次函数在这一类问题当中,尤以涉及的动态几何问题最为艰难。

几何问题的难点在于想象,构造,往往有时候一条辅助线没有想到,整个一道题就卡壳了。

相比几何综合题来说,代数综合题倒不需要太多巧妙的方法,但是对考生的计算能力以及代数功底有了比较高的要求。

中考代几综合题解题策略的交流与分享

中考代几综合题解题策略的交流与分享

2015北京
点P的存在范围: 半径为2与半径为1之间的圆环 P’在⊙C内部 外实内虚
2015北京
点P既在线段AB上,又在圆环上
线段AB与圆环有交点
2015北京
怎么能又快又好地让学生理解圆环C是 如何运动,并观察相交情况呢? 怎么求出点C的坐标呢? 题目中说的是点C在x轴上运动,圆环的 移动如何体现呢?
2015北京
根据“曲定直动”
将圆环C固定下来, 让线段AB进行左右平移运动.
2015北京
我们可以观察出线段AB的临界位置
2015北京
既然是相对运动,无论怎么对线段AB进行平移,点A的横坐标永远为6.
线段A1B1与⊙C相切,发现点C位于点A1左侧4个单位,
此时点C横坐标为2;
线段A2B2与⊙C相交,发现点C位于点A2右侧2个单位,
方法1:以点N为研究重心
问:直线l究竟会扫过哪里呢? 答:直线l过点N,点N在⊙O上,因此直线l和⊙O一定有交点.
因此临界情况就是直线l为⊙O切线.
方法1:以点N为研究重心
问:最后这道题怎么做? 答:点M既在红色区域内,又符合坐标(m,3)
方法2:以点M为研究重心
M,N为“相关矩形”的对角线顶点,说明两个点地位一样; 问:点M在哪里? 答:坐标为(m,3),点M在直线y=3上.
①理解问题阶段: 将问题转化成“充气膨胀,何时接触”问题; ②分析探究问题阶段: 2. 找规律;6. 画图(视觉表达); 7.聪明地猜想或测试; ③解答问题阶段: 完成直线的联立; ④检验问题阶段: 怎么算又快又好?
①理解问题阶段: 一个动点→“找两个点看看规律”; ②分析探究问题阶段: 将“非常距离”与“点到直线的距离”联系,发现相关性; ③解答问题阶段: 找到最短距离;解直角三角形;完成直线的联立; ④检验问题阶段: 怎么算又快又好?(参数比例,待定系数法)(曲定直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考代几综合复习
一.解答题
1.如图,△ABC中,AB=AC,∠BAC=90°,D、E是BC上的两点,且∠DAE=45°.将△AEC绕着点A顺时针旋转90°后,得到△AFB,连接DF.
(1)请猜想DF与DE之间有何数量关系?
(2)证明你猜想的结论.
2.已知:如图,△ABC内接于⊙O,AB为直径,弦CF⊥AB于E,C是的中点,连接BD,连接AD,分别交CE、
BC于点P、Q.
(1)求证:P是AQ的中点;
(2)若tan∠ABC=,CF=8,求CQ的长.
3.已知:如图,△ABC中,AB=AC,以AB为直径的⊙O交BC于点D,过点D作DF⊥AC于点F,交BA的延长线于点E.求证:
(1)BD=CD;
(2)DE是⊙O的切线.
5.如图,在△ABC中,D是BC边的中点,E、F分别在AD及其延长线上,CE∥BF,连接BE、CF.
(1)求证:△BDF≌△CDE;
(2)若AB=AC,求证:四边形BFCE是菱形.
7.已知AB是⊙O的直径,C是⊙O上一点(不与A、B重合),过点C作⊙O的切线CD,过A作CD的垂线,垂足是M点.
(1)如图1,若CD∥AB,求证:AM是⊙O的切线.
(2)如图2,若AB=6,AM=4,求AC的长.
8.如图,抛物线经过A(4,0),B(1,0),C(0,﹣2)三点.
(1)求出抛物线的解析式;
(2)P是抛物线上一动点,过P作PM⊥x轴,垂足为M,是否存在P点,使得以A,P,M为顶点的三角形与△OAC 相似?若存在,请求出符合条件的点P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3)在直线AC上方的抛物线上有一点D,使得△DCA的面积最大,求出点D的坐标.
二.选择题(共5小题)
9.如图,菱形ABCD的周长为20cm,sin∠BAD=,DE⊥AB于点E,下列结论中:①S ABCD=15cm2;②BE=1cm;
③AC=3BD.正确的个数为()
A.0个B.1个C.2个D.3个
10.如图,∠AOB=90°,∠B=30°,△A′OB′可以看作是由△AOB绕点O顺时针旋转α角度得到的.若点A′在AB上,则旋转角α的大小可以是()
A.30°B.45°C.60°D.90°
11.如图,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折叠后,点D、C分别落在D′、C′的位置,若∠EFB=65°,则∠AED′等于()
A.50°B.55°C.60°D.65°
12.如图所示的半圆中,AD是直径,且AD=3,AC=2,则cos∠B的值是()
A.B.C.D.
13.(潍坊)如图,边长为1的正方形ABCD绕着点A逆时针旋转30°到正方形AB′C′D′,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A.B.C.1﹣D.1﹣
三.填空题(共3小题)
14.二次函数y=ax2+bx+c的图象如图所示,给出下列说法:
①ab<0;②方程ax2+bx+c=0的根为x1=﹣1,x2=3;
③a+b+c>0;④当x>1时,y随x值的增大而增大;
⑤当y>0时,﹣1<x<3.其中,正确的说法有_________(请写出所有正确说法的序号).
图(1)
B
H
F
A (D )
G
C E
C (E ) B F
A (D )
图(2)
15.如图,半圆直径AB=2,P 为AB 上一点,点C 、D 为半圆的三等分点.则阴影部分的面积为 _________ .
16.如图,等边△ABC 的边长为1cm ,
D 、
E 分别是AB 、AC 上的点,将△ADE 沿直线DE 折叠,点A 落在点A′处,且点A′在△ABC 外部,则阴影部分图形的周长为 _________ cm .
综合解答题
1.如下数表是由从1开始的连续自然数组成,观察规律并完成各题的解答.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
(1)表中第8行的最后一个数是______________,它是自然数_____________的平方,第8行共有____________个数; (2)用含n 的代数式表示:第n 行的第一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___,最后一个数是________________,第n 行共
有_______________个数; (3)求第n 行各数之和.
2.如图(1),△ABC 与△EFD 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C 与DE 重合,AB =AC =EF =9,∠BAC =∠DEF =90º,固定△ABC ,将△DEF 绕点A 顺时针旋转,当DF 边与AB 边重合时,旋转中止.现不考虑旋转开始和结束时重合的情况,设DE ,DF (或它们的延长线)分别交BC (或它的延长线) 于G ,H 点,如图(2)
(1)问:始终与△AGC 相似的三角形有 及 ;
(2)设CG =x ,BH =y ,求y 关于x 的函数关系式(只要求根据图(2)的情形说明理由) (3)问:当x 为何值时,△AGH 是等腰三角形.
图2
x
C O
y
A
B
D 1 1
B
C
铅垂高
水平宽 h a 图1
1、(益阳)、阅读材料: 如图1,过△ABC 的三个顶点分别作出与水平线垂直的三条直线,外侧两条直线之间的距离
叫△ABC 的“水平宽”(a ),中间的这条直线在△ABC 内部线段的长度叫△ABC 的“铅垂高(h )”.我们可得出一
种计算三角形面积的新方法:ah S ABC 2
1
=
∆,即三角形面积等于水平宽与铅垂高乘积的一半. 解答下列问题:如图2,抛物线顶点坐标为C(1,4),交x 轴于点A(3,0),交y 轴于点B.
(1)求抛物线和直线AB 的解析式;
(2)点P 是抛物线(在第一象限内)上的一个动点,连结PA ,PB ,当P 点运动到顶点C 时,求△CAB 的铅垂高CD 及CAB S ∆;
(3)是否存在一点P ,使S △PAB=8
9
S △CAB ,若存在,求出P 点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2.(本题9分)如图1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圆D 与y 轴相切于点C(0,4),与x 轴相交于A 、B 两点,且AB=6. (1)则D 点的坐标是( , ),圆的半径为 ;
(2)sin ∠ACB= ;经过C 、A 、B 三点的抛物线的解析式 ; (3)设抛物线的顶点为F,证明直线FA 与圆D 相切;
(4)在x 轴下方的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N ,使CBN ∆面积最大,最大值是多少,并求出N 点坐标.
3如图,圆B 切y 轴于原点O ,过定点(230)A -,作圆B 切线交圆于点P . 已知3
tan 3
PAB =
∠,抛物线C 经过A P ,两点. (1)求圆B 的半径;
(2)若抛物线C 经过点B ,求其解析式;
(3)投抛物线C 交y 轴于点M ,若三角形APM 为直角三角形,求点M 的坐标.
4.已知抛物线y =ax 2
+bx +c 的顶点A 在x 轴上,与y 轴的交点为B (0,1),且b =-4ac . (1) 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 在抛物线上是否存在一点C ,使以BC 为直径的圆经过抛物线的顶点A ?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若存在,求出点C
的坐标,并求出此时圆的圆心点P 的坐标;
(3) 根据(2)小题的结论,你发现B 、P 、C 三点的横坐标之间、纵坐标之间分别有何关系?
y y C
B
O
A P M
x
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