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届高考语文诗歌鉴赏专题复习古代诗歌常见的思想情感(课件9张)
合集下载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类别ppt

鲁山山行 梅尧臣 适与野情惬,千山高复低。 好峰随处改 ,幽径独行迷。 霜落熊升树,林空鹿饮溪。 人家在何许,云外一声鸡。 野情:喜爱山野之情
诗歌表达的情感第二讲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 诗人从视觉角度写静。 “青苔满阶砌,白鸟故迟留。”台阶长 满青苔,则行人罕至;“满”字写出了台阶 上青苔之密,间接的写出了来人稀少,渲染 了环境的空寂凄清。寺内白鸟徘徊,不愿离 去,则又暗示寺的空寂人稀。青苔、白鸟, 似乎是所见之物,信手拈来,却使人倍觉孤 单冷落。
古代诗歌的思想情感类别
1、送别抒怀
2、羁旅思乡 3、表达自己的人生感悟或生活理念 4、山水田园诗歌 5、怀古咏史 6、咏物言志 7、边塞征战诗 8、抑郁失意诗 9、民生疾苦诗歌 10、思妇闺情
重庆市兼善中学 范贤群
1、送别抒怀
古代士大夫送别,备酒饯行,折柳相送, 写诗送给行者(送别),或留给居者(留别), 这类诗歌大都缠满凄切,充满感伤, 偶有旷达 乐观的安慰(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 君。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 儿女共沾襟。) 送刘帅归蜀 万水朝东弱水西,先生归去老峨眉。人间那得 楼千尺,望得峨眉山见时。
首联明写贾谊,暗喻自身贬谪。 颔联写古宅萧条冷落的景色,一派黯然景象。 借景寄予自己悲苦的心境 颈联写贾谊见疏,当年凭吊屈原,隐约联系 自己而今凭吊贾谊。 尾联感叹贾谊放逐天涯,抒发自己被贬天涯 的哀婉喟叹 全诗借古讽今,表达自己被贬谪的愤恨和 悲苦
颔联中的独、空二字用得十分传神,请简 要赏析 独,独自,在萧条冷落的氛围中诗人还要 去独寻,表现出其对贾谊的景仰和难掩的孤 独落寞。空,形象地写出了物是人非的 黯然 气氛,表现了斯人已去的痛苦、怅惘。两字 共同创造出悲凉感伤的意境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思想感情课件

如月亮代表思念,柳树象征离别,长亭寓意送别等。掌握 这些常见意象的象征意义,有助于快速把握诗歌的主题和 情感。
意象的组合与排列
诗歌中的意象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一定的组合 和排列,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分析意象的组合和排列方 式,可以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情感表达与传递方式
01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然的热爱。
04
高考真题演练与解析
历年高考真题回顾
(2019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题目。(真题内容略)
(2020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题目。(真题内容略)
(2021年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元曲 ,完成题目。(真题内容略)
解题思路与方法指导
解题思路 审读标题和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 分析意象特点,把握诗歌情感。
《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 泉石上流”描绘了山水田园的清 新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隐居
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诗歌表现
山水田园之乐是古代诗歌中的重 要主题之一,诗人通过描绘自然 风光、田园生活来表达对宁静安
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常见意象
山水、田园、茅屋、炊烟等常被 用来表现诗人的隐逸情怀和对自
直接抒情是诗人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喜怒哀乐等;间接抒情则是通
过描写景物、叙述事件等方式来抒发情感。掌握这两种抒情方式,有助
于全面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
02
情感的深化与升华
诗人在表达情感时,往往会通过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情感进行深
化和升华,使其更加真挚、动人。分析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深入
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思 想感情课件
汇报人:XX
意象的组合与排列
诗歌中的意象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通过一定的组合 和排列,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分析意象的组合和排列方 式,可以进一步理解诗歌的意境和情感。
情感表达与传递方式
01
直接抒情与间接抒情
然的热爱。
04
高考真题演练与解析
历年高考真题回顾
(2019年全国卷Ⅰ)阅读下面这首唐诗 ,完成题目。(真题内容略)
(2020年全国卷Ⅱ)阅读下面这首宋诗 ,完成题目。(真题内容略)
(2021年全国卷Ⅲ)阅读下面这首元曲 ,完成题目。(真题内容略)
解题思路与方法指导
解题思路 审读标题和注释,理解诗歌大意 。 分析意象特点,把握诗歌情感。
《山居秋暝》中的“空山新雨后 ,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 泉石上流”描绘了山水田园的清 新自然之美,表达了诗人对隐居
生活的向往和喜爱。
诗歌表现
山水田园之乐是古代诗歌中的重 要主题之一,诗人通过描绘自然 风光、田园生活来表达对宁静安
逸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常见意象
山水、田园、茅屋、炊烟等常被 用来表现诗人的隐逸情怀和对自
直接抒情是诗人直接表达自己的情感,如喜怒哀乐等;间接抒情则是通
过描写景物、叙述事件等方式来抒发情感。掌握这两种抒情方式,有助
于全面理解诗歌的情感表达。
02
情感的深化与升华
诗人在表达情感时,往往会通过比喻、夸张等修辞手法,将情感进行深
化和升华,使其更加真挚、动人。分析这些修辞手法的运用,可以深入
体会诗人的情感世界。
高考语文复习鉴赏古代诗歌思 想感情课件
汇报人:XX
高考诗歌之思想情感篇 PPT精品课件(共10个文件)

【写景诗的鉴赏】
自然景物一经诗人摄入笔端,就必然带上诗人的感情 色彩,为表达诗的特定情感服务。意境鉴赏可分三步去答: 一看写了哪些景物,找出景象、物象;二看用了哪些技巧, 展开联想、想象再现画面;三要点明景物所营造的氛围特 点,指明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写景诗的鉴赏】
具体答题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考生应该用自己 的语言把诗歌所营造的意境描摹出来。这里有两个要点, 一是用自己的语言,切忌直接引用;二是要描摹出主要的 景物,不必每句、每个景物都写到,但要写到主要的景物, 语言力求优美。第二部分,应在描摹出图景后,用一句简 练的话语概括这些景物所营造的情境的氛围特点,或幽静, 或萧瑟,或生机勃勃,或孤寂凄清,或雄浑壮丽,或沉郁 忧愁,或和谐静谧,或开阔苍凉,或高远辽阔等等。第三 部分,根据这首诗情境氛围的特点再来谈诗人的思想感情。
【高考真题·11年湖北卷】 登城 刘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望湖楼晚景 苏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3)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 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 答:刘诗用“雨映寒空半有无”作为背景,用“浅深山色 高低树”作为主景,虚实结合,浓淡配置,相互映衬,描 绘出“一片江南水墨图”的优美画面。 苏诗描绘的是由疾风、骤雨、雷电所构成的壮美景观, “横风吹雨”“电光时掣”先后出现,中间插入“雨过潮 平”的短暂平静,跌宕起伏,更凸显其壮观。
【写景诗的鉴赏】
抓诗眼,领会诗人写景所表现的情感。写景诗,字里 行间透出的情感都是比较容易把握的,但一些表面上纯粹 是写景的山水小诗,就不那么好理解了。这就要求我们对 作者的身世、当时的时代背景有一定的了解(这在试题的 注释中),即知人论诗,才可能准确地领会诗人写景所表 现出的情感。
2021届高考语文古典诗歌“思想感情题”训练 课件(31张PPT)

七.阅读下面的诗,回答问题。
浣溪沙·和无咎韵[注] 陆 游
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 关情。
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 君行。
[注] 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闰十一月至次年正 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那时,陆游是在 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是来镇江省亲暂住。两 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 多首。
九、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题目。
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
女王城东禅庄院[注]
苏轼
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
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
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
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
[注] 本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二年,潘、古、 郭三人是作者在黄州结识的好友。岐亭,在今湖 北麻城西南,苏轼在黄州期间时常往游。
八.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水调歌头·和马叔度游月波楼 辛弃疾
客子久不到,好景为君留。西楼着意吟赏,何必 问更筹?唤起一天明月,照我满怀冰雪,浩荡百 川流。鲸饮未吞海,剑气已横秋。 野光浮,天宇迥,物华幽。中州遗恨,不知今夜 几人愁?谁念英雄老矣?不道功名蕞尔,决策尚 悠悠。此事费分说,来日且扶头!
参考答案 1.高度赞扬刘禹锡的诗情,对刘禹锡诗 歌艺术的钦佩之情; 2.对刘禹锡无人赏识,目前境况的同情 之感; 3.对自己能感知对方心意的知音之许。
六.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下题。 临江仙 登凌歊台感怀 李之仪① 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 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 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 应②台下草,不解忆王孙? [注] ①李之仪:宋徽宗崇宁初,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 京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本词应作于 李之仪居太平州期间的某年春天。②却应:即“岂应”, 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么”。
高考语文古代诗歌鉴赏鉴赏诗歌思想感情复习精品PPT课件

(6)生活与杂人感酬:唱、出游感悟、生活喜悦、归隐 闲居等如。李白《独坐静亭山》、陶渊明 《归园田居》、孟浩然《过故人庄》等
全国卷二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 (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 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 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 方。 ⑵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 分析。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 答题要领:
• 一是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 句具体写了什么。二是揭示主旨,揭示情 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 (表达、寄寓、揭露)了……”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① 在诗中作者写了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 [景物]落月、啼乌、满天白霜、江边的枫树、渔火、 寒山寺。 • [特征]秋夜幽寂清冷。 • ② 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明确:写出作者落榜后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3) 写景抒赞情江:山之美、边塞之美、爱好自然、 感身世时事、叹节如物王变维迁等。 《山居秋瞑》、杜甫《登高》等。
(4)咏史怀叹古世:事变迁、昔盛今衰、讽喻现实、 仰慕英雄、自比自况、怀才不遇等。
如杜甫《蜀相》、刘禹锡《石头 城》、杜牧《赤壁》、苏轼《念奴 娇·赤壁怀古》等
(5)建功报保国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渴望、报 国无门的忧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壮志 难酬的悲叹如等陆。游《书愤》、辛弃 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岳飞《满江红》
全国卷二
春日即事 李弥逊 ① 小雨丝丝欲网春,落花狼藉近黄昏。 车尘不到张罗地②,宿鸟声中自掩门。 [注]①李弥逊(1085-1153),字似之,吴县 (今属江苏省苏州市)人,历任中书舍人、户 部侍郎等职。因竭力反对秦桧的投降政策而被 免职。②张罗地:指门可罗雀、十分冷落的地 方。 ⑵这首诗表现作者什么样的情绪?请进行简要 分析。
When You Do Your Best, Failure Is Great, So Don'T Give Up, Stick To The End
演讲人:XXXXXX 时 间:XX年XX月XX日
• 答题要领:
• 一是根据诗句描述内容,分析所涉及的诗 句具体写了什么。二是揭示主旨,揭示情 感。采用的作答形式是“描写了……抒发 (表达、寄寓、揭露)了……”
枫桥夜泊 张继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 ① 在诗中作者写了哪几种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征? • [景物]落月、啼乌、满天白霜、江边的枫树、渔火、 寒山寺。 • [特征]秋夜幽寂清冷。 • ② 通过景物的描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明确:写出作者落榜后孤孑清寥、愁绪满怀的情感。
(3) 写景抒赞情江:山之美、边塞之美、爱好自然、 感身世时事、叹节如物王变维迁等。 《山居秋瞑》、杜甫《登高》等。
(4)咏史怀叹古世:事变迁、昔盛今衰、讽喻现实、 仰慕英雄、自比自况、怀才不遇等。
如杜甫《蜀相》、刘禹锡《石头 城》、杜牧《赤壁》、苏轼《念奴 娇·赤壁怀古》等
(5)建功报保国家:卫国的决心、建功立业的渴望、报 国无门的忧伤、山河沦丧的痛苦、壮志 难酬的悲叹如等陆。游《书愤》、辛弃 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岳飞《满江红》
高三语文高考备考课件诗歌鉴赏之情感思想内容(共58张精美课件)

勿使燕然上,惟留汉将功。 答案:反衬;哀景衬壮情。体现了诗人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乐观豁达的胸怀,对友人的真诚情谊。
对朋友美好的祝愿,感情豪放激昂, 充满了奋发向上的精神。
离别诗中常见的时空背景:
1、离别诗中多出现傍晚和月夜等时间 意象。 《山中送别》 王维
离别诗中常出现“日暮”、“斜阳”、 山中相送罢,日暮掩柴扉。 “暮雪”、“暮钟”等表明傍晚时分的词 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 语。并非唐人喜欢傍晚时分送别,而是别 送灵澈 刘长卿 离这种忧伤的情感与暮色朦胧中的苍茫感 苍苍竹林寺,杳杳钟声晚。 相协调(情景交融)。并且,傍晚时候会 荷笠带斜阳,青山独归远。 伴随着飞鸟归林、鱼沉潭底,对于远离家 乡的游子征夫来说,更能勾起漂泊之人的 离情别绪(反衬)。
诗歌鉴赏
___情感、思想内容
评价思想内容
思想内容主要是指诗歌的立意;
古人云:诗言志。“志”是指志向、
报负、愿望、情怀等。
一般地说,唐诗重情,宋诗重理。
诗歌思想内容鉴赏之步骤
一、确定诗歌类型。通过读题目(对熟悉的
作者还要知人论世)和诗歌的题材,看出这 是一首什么类型的诗。 二、抓关键句,体味情感。从五七言律诗的 一般规律来看,艺术中心在中间两联,思想 中心在首尾两联。 (注重绝句的三四句,律 诗的首尾联) 三、抓意象和重点词语,深悟情感。 四、品艺术特色和抒情方式。在艺术特色上 主要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收到了怎样的表 达效果。运用什么样的抒情方式表达出来的。
或表现作者自己与众不同、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高 尚品质或远大报负。如屈原《离骚》。 或表达自己报国无门、怀才不遇,壮志未酬的伤感。 如辛弃疾《京口北固亭怀古》 《丑奴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古代诗歌的情感-2021年高考语文(共41张PPT)

题型二 整体情感题
高考要求对古代诗歌中流露出来的复杂感情,能站在一 定的高度进行客观具体的分析评价。整体情感类题目是面向 整篇的考查,覆盖面广,综合性强。要求理解诗歌所表现的 生活内容,把握其情感基调,分析其社会意义,评价其深层 内涵。需要整体把握,结合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综 合分析。
(一)整体情感题概括的4大关注点:
2021一轮知识点复习
古代诗歌的情感
考点
内容
说明
考 纲 解 读
两种题型
评价古代诗歌的思
客观题
想 内 容 和 观 点 态 度 ,理 解 诗 歌 所 表 现 的 生 活 内 能力等级E。 容,把握诗人融入其中的
主观题
。
思想感情,分析其社会意 义及其深层内涵,并对主 重点把握诗歌“写了什么
观和客观两方面的元素加 内容”“表现了什么思
霜华重迫驼裘冷,心共马蹄轻。十里青山,一
溪流水,都做许多情情感。的把握:
词的下阕表现了诗(人5怎)样紧的扣心“境景?语” 关注“情语”
情感
诗人的心情是轻松愉悦的。
⑹关注情感对象,全面把握情感
情感 对象
主要对象
相关的人与事 自己
赞美、热爱、 惋惜、悲叹、 批判、讽刺。
踌躇满志、 怅惘哀伤
实战演练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复杂的感情? 幽居初夏 陆游
3.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下面小题。
鹧鸪天•赠驭说高秀英①
[元]王恽
短短罗袿淡淡妆,拂开红袖便当场。掩翻歌扇珠成串,吹 落谈霏玉有香。由汉魏,到隋唐。谁教若辈管兴亡。百年 总是逢场戏,拍板门锤②未易当③。
[注] ①驭说,即说书。高秀英,当时著名女说书艺人。②拍板门锤:说书时 使用的道具。③未易当:没有改换。
高考复习探究中国古诗的思想感情PPT[优秀课件资料]
![高考复习探究中国古诗的思想感情PPT[优秀课件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7c98fdaa76eeaeaad1f330db.png)
到了作者的 思想情感?
注:此诗写于安史之乱时,诗人经过“一岁四行役”
的奔波流离之后,暂时定居成都草堂时关。注“注释”
此诗用什么手法抒情方式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请简要分析
答:此诗用动静结合的手法描绘了一派美丽的初春景象: 春天阳光普照,四野青绿,江水映日,春风送来花草的馨 香,泥融土湿,燕子正繁忙地衔泥筑巢,日丽沙暖,鸳鸯 在沙洲上静 睡不动。这是一幅明净绚丽的春景图。表现了 诗人结束奔波流离生活安定后愉悦闲适的心境。
这首诗描写了边地雨雪交加、荒凉苦寒的环境。表现了戍 卒身处辽远而艰苦的边塞的思乡之情。
下课,再见!
当你的才华还撑不起你的野心时,你就该努力。心有猛虎,细嗅蔷薇。我TM竟然以为我竭尽全力了。能力是练出来的,潜能是逼出来的,习惯是养成的,我的 成功是一步步走出来的。不要因为希望去坚持,要坚持的看到希望。最怕自己平庸碌碌还安慰自己平凡可贵。
•
——《孟子·万章下》
• 诗歌本来是抒发自己热情的。
•
——鲁迅
• 诗人的任务是用“火样的激情把人们心灵 照亮” (普希金)。
• 继续探究
• 还有哪些途径可帮助我们探 究诗人的思想感情?
分析诗
•这首诗前六句写景,后
• 倦眼 夜
•杜 甫
关注标 题
两句抒情。写景通过对 秋夜里的绿竹、庭院、 野月、重露、稀星、暗
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复习了把握诗歌的思想情感 部分,明白了:
关注“注释”,理解感情; 捕捉意象,体会感情;
知人论世,感受感情; 分析诗眼,体悟感情; 关注标题,感受感情。
练习
• 阅读下面的诗歌,然后回答问题。 •月 • 杜甫 • 万里瞿唐①月,春来六上弦②。 • 时时开暗室,故故③满青天。 • 爽和风襟静,高当泪满悬。 • 南飞有乌鹊,夜久落江边。 • 【注】①瞿唐:瞿塘峡,位于长江三峡奉节至巫山段,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案三
学案四
学案五
二、建功报国 1.建功立业的渴望 如:曹操《龟虽寿》、陆游《书愤》 2.保家卫国的决心 如:王昌龄《从军行》 3.报国无门的悲伤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丑奴 儿(少年不识愁滋味)》 4.山河沦丧的痛苦 如:陆游《示儿》、文天祥《过零丁洋》 5.年华消逝、壮志难酬的悲叹 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6.揭露统治者穷兵黩武 如:杜甫《兵车行》 7.理想不为人知的愁苦心情 如:屈原《涉江》
古代诗歌常见的思想情感
-2-
学案一
学案二
学案三
学案四
学案五
一、忧国伤时 1.揭露统治者的昏庸腐朽 如:杜牧《过华清宫绝句三首》 2.反映离乱的痛苦 如:杜甫《春望》 3.同情人民的疾苦 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白居易《卖炭 翁》 4.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担忧 如:杜甫《登楼》
-3-
学案一
学案二
-7-
学案一
学案二
学案三
学案四
学案五
3.许多古代诗词的前面都有一个不长的“序”,有的交代了创作的年 代,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缘由,有的交代了创作的经过,有的交代了创作的背 景,有的又为整个作品奠定了情感基调,它对理解作品的思想内容也是至关 重要的,因而不能忽视。
4.大多数作品的思想感情不是单一的,其中可能交织着许许多多非常 复杂的情感,这一点要特别注意。当然,读者有时也可以在原作的基础之上 发挥想象,进行二度创作。另外,一个作家的整体创作趣向和风格一般是固 定的,但也不排除个别作品的特例存在。如李清照、辛弃疾等,都有其固有 风格之外的创作。
答案
-9-
学案一
学案二
学案三
学案四
学案五
2.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 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一水①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一水:亦作“二水”。 问:“总为浮云能蔽日”一句用了何种修辞方法?尾联表达了诗人 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8-
学案一
学案二
学案三
学案四
学案五
对应训练: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喜雨 杨万里
欲知一雨惬群情,听取溪流动地声。
风乱万畴青锦褥,云摩千嶂翠瑶屏。 行人隔水遥相语,立鹭摧枝忽自惊。 岁岁只愁炊与酿,今愁无甑更无瓶。 问:诗题为“喜雨”,尾联却写“愁”情,这是为什么?请简要分析。
参考答案:尾联之愁,正是反衬出对雨的喜爱。尾联写了两种愁,往年愁没有粮食和酒, 关闭 是真愁;这场雨带来丰年,今年将愁没有储粮储酒之器,是“假愁”,是以愁反写喜。因此, 尾联先以真愁衬假愁,再以假愁衬喜悦,从而更突出对雨能带来丰收、丰年的喜爱。
-4-
学案一
学案二
学案三
学案四
学案五
三、思乡怀人 1.羁旅愁思 如:孟浩然《宿建德江》、温庭筠《商山早行》 2.思亲念友 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苏轼《江城子(十 年生死两茫茫)》 3.边关思乡 如:范仲淹《渔家傲(塞下秋来风景异)》 4.闺中怀人 如:王昌龄《闺怨》、欧阳修《踏莎行(候馆梅残)》、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四、别离赠酬 1.依依不舍的留念 如:柳永《雨霖铃》、王维《送元二使安西》、 李白《金陵酒肆留别》 2.情深意长的勉励 如: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坦陈心志的告白 如: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
-5-
学案一
学案二
学案三
学案四
学案五
五、生活杂感 1.寄情山水、田园的悠闲 如:王维《山居秋暝》、孟浩然《过故人 庄》 2.昔盛今衰的感慨 如:姜夔《扬州慢》、刘禹锡《乌衣巷》 3.借古讽今的情怀 如: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4.青春易逝的伤感 如:李清照《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 5.仕途失意的苦闷 如:白居易《琵琶行》、苏轼《水调歌头(明月 几时有)》 6.告慰平生的喜悦 如:杜甫《春夜喜雨》《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辛弃疾《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
参解考析答:结案合:比作喻者。经①历忧及君诗王歌为内奸容邪,可所以蒙推蔽知,忧是奸比邪喻为的非修作辞歹方;法②,忧“浮贤云者”包比括喻自那己些不蒙得蔽任君 关关闭闭 用王,忧的国奸忧邪君小忧人民,遮。住了自己望长安,自己不得见长安,自然不会被统治者所重用。
解析 答案
-6-
学案一
学案二
学案三
学案四
学案五
评价作品思想内容应注意的问题
1.了解作家的生平、思想、创作风格,有助于对其作品内容的理解和 把握。如辛弃疾曾经在抗金斗争的最前线出生入死,南归之后又遭到投降 派的排挤和打击,所以其词多为回忆过去如火如荼的战斗生活,或者表达报 国无门的愤懑情绪,风格豪放悲慨。
2.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特点,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学,适当了 解某个时代的风貌,同样有助于准确把握这个时代的文学作品。比如,唐代 国力强盛,投笔从戎的知识分子大多精神昂扬,情感豪迈,在他们的诗,尤其 是边塞诗中,虽有塞外环境的恶劣,也有对故乡、亲人的深切的思念,但更 多的是同仇敌忾的愤慨,保家卫国的决心,因而格调高亢,情绪激荡。而宋 代则大不相同,积贫积弱、国力衰微的宋朝,已没有了大唐的气象,在知识 分子的笔下,豪迈之气少了,悲凉之气多了,雄伟气魄少了,家国之愁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