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共41页文档

合集下载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诊治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诊治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

1814年Burnet首先描述“地中海弛张热”,并与疟疾作了鉴别。

1860年Marston对本病作了系统描述,且把伤寒与地中海弛张热区别开。

1886年英国军医Bruce在马耳他岛从死于“马耳他热”的士兵脾脏中分离出“布鲁氏菌”,首次明确了该病的病原体。

1897年Hughes 根据本病的热型特征,建议称“波浪热”。

后来,为纪念Bruce,学者们建议将该病取名为“布鲁氏菌病”。

1897年Wright与其同事发现病人血清与布鲁氏菌的培养物可发生凝集反应,称为Wright凝集反应,从而建立了迄今仍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我国古代医籍中对本病虽有描述,但直到1905年才由Boone于重庆对本病作正式报道。

国际上将布鲁氏菌分为羊、牛、猪、犬、森林鼠及绵羊6个物种,19个生物型。

我国感染的菌种主要为羊种,其次为牛种,猪种仅为少数地区。

由于该病可引起腰背痛,故在牧区对腰背痛病人应考虑到本病。

国内主要传染源为羊,其次为牛和猪。

国内受传染者为牧民,他们为羊、牛接生时,被其阴道分泌物传染。

其他为接触病畜的皮毛、粪便、奶、肉、尿液而被传染。

男多于女,好发于40~50岁,患病后有一定免疫力,但再感染者也不少见。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是布鲁氏菌病的骨关节系统表现之一,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脊柱炎。

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目前缺乏统一的认识。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是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系统性感染性及变态反应性疾病。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是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的一种,其在布氏菌病中的发生率为2%~53%,由Kulowski 和Vinke在1932年首次描述。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影像及病理学表现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影像及病理学表现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影像及病理学表现发表时间:2016-05-10T15:17:38.743Z 来源:《医药前沿》2015年12月第34期作者:袁雁[导读]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影像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83000)根据布氏杆菌性脊椎炎影像学及病理学的特征性表现,可以与其他脊柱病作出鉴别诊断。

袁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中医医院影像中心新疆乌鲁木齐 83000)【摘要】目的:由于布氏杆菌病与其他脊柱疾病在临床表现上具有相似性,于是总结本院近一年确诊的由布氏杆菌性引起的脊椎炎的影像学及病理学特点,通过归纳总结来提升临床对本病的诊断及鉴别诊断的水平。

方法:对比分析18例经手术后病理证实的布氏杆菌脊椎炎的CT、MRI影像学资料及相关病理学资料的整理与已确诊的脊椎病变的影像表现比较。

结果:布氏杆菌病多见于腰椎,病变椎体骨质破坏一般较轻,且表现为骨质破坏区域小且多,一般都是破坏只局限于椎体边缘的单个椎体破坏最为明显,不累及椎弓根,一般椎体无压缩改变,脓肿区域较为局限且相邻椎体周围也可出现脓肿,椎间盘破坏程度也相对较轻。

结论:根据布氏杆菌性脊椎炎影像学及病理学的特征性表现,可以与其他脊柱病作出鉴别诊断。

【关键词】布鲁氏杆菌病;计算机断层扫描;磁共振成像;病理学【中图分类号】R4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1752(2015)34-0053-02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是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严重威胁人类健康的人畜共患传染病[1],病患临床常出现腰背痛、间断发热、椎间隙及椎体感染,给患者正常生活造成诸多不便。

该病易感染,多发于牧区,主要传染由于接触了带有病菌的牛羊的阴道分泌物、皮毛、粪便等。

近些年,由于新疆畜牧业高速发展,在新疆牧区传播速度十分迅速,影响了牧民的正常生活。

由于该病在临床表现上无明显的特别之处,一般来说,仅是椎体病变部位的叩压疼痛,并伴有一定程度的脊椎活动受限无法在临床上给予确诊。

通过长期实践发现,由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脊柱炎在影像学显示上有一定特点,熟悉并掌握其在影像学的特点,能为该病的快速确诊提供重要依据,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布病性脊柱炎的康复指南重建脊柱健康

布病性脊柱炎的康复指南重建脊柱健康
避免辛辣、油腻、刺激性食物
增加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 D等营养物质的食物
保持饮食均衡,避免偏食
适量饮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康复过程中的生活调整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如规 律作息、合理 饮食等
避免长时间保 持同一姿势, 适当进行伸展 运动
注意保暖,避 免受凉
保持良好的心 态,避免焦虑 和抑郁
0
0
0
0
1
PART 04
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康复锻炼的方法
保持正确的姿势:避 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
势,避免弯腰驼背
避免剧烈运动:避免 进行剧烈的运动,以
免加重病情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 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 方式,如游泳、瑜伽、
慢跑等
坚持锻炼:康复锻炼 需要长期坚持,不能
半途而废
康复锻炼的频率与强度
频率:根据个人情况,每周进行3-5次康 复锻炼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提 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充 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 观积极的心态,避免焦虑
和抑郁
注意环境卫生
添加 标题
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打扫
添加 标题
避免接触病畜和病禽
添加 标题
处理病畜和病禽时,佩戴防护设备
添加 标题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物
预防性治疗与疫苗接种
2
3
4
PART 05
康复后的日常保健
定期复查
复查时间:康复后每3-6个月进 行一次
复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肝肾功能、心电图等
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医生建议:根据复查结果,调 整治疗方案和用药情况
坚持锻炼

布氏杆菌病 ppt课件

布氏杆菌病 ppt课件
结核菌素试验阳性 X线:骨质疏松和破坏为主,后期常后突畸形
ppt课件 26
脊柱结核:

治 疗
treatment
ppt课件
27
急性/亚急性感染:
1. 一般治疗和对症治疗
2. 病原治疗:联合用药和多疗程用药
WHO推荐:
① 多西环素 200mg/d
利福平 600-900mg/d,疗程6周
② 多西环素 200mg/d, 6周
ppt课件 11
布氏杆菌
菌血症 败血症 毒血症
局部淋巴结繁殖
吞噬细胞
血液循环
反复出现菌血症
单核巨噬细胞系统
发热 TLC释放细胞因子
定位实质脏器
关节炎,睾丸炎 肉芽肿
趋化和激活巨噬细胞
变态反应性组织损伤
ppt课件
12
病 理 特征
ppt课件
13
由急性期到慢性期包括三种改变

渗出、变性、坏死:浆液性渗出,间有少 许坏死性细胞。主要见于肝、脾、淋巴结、 心、肾等 增生性改变:早期弥漫性淋巴、单核-巨噬 细胞增生,后期伴有纤维细胞增殖; 肉芽肿形成:病灶中含有上皮细胞、巨噬 细胞、淋巴细胞和浆细胞,进一步纤维化 而致组织器官硬化
5. 泌尿生殖系统症状
6. 肝、脾、淋巴结肿大
ppt课件 18
三、慢性感染:病程>1年,两种表现
1. 全身性的非特异性症状:
类似神经官能症,多汗、头痛、疲乏、 低热、抑郁、烦躁、失眠、肌肉和关节 酸痛等。 2. 器质性损害: 可侵犯几乎所有的器官和系统,以骨骼 - 肌肉系统病变为常见,表现为顽固而 固定的关节或肌肉疼痛以及骨、关节的 器质性病变,以大关节受累居多。
ppt课件 8

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断和治疗

布鲁氏杆菌性脊柱炎的诊断和治疗

共 收治 1 6例 布 鲁 氏 杆 菌 性 脊 柱 炎 患 者 , 回顾 性 分 析 其 临 床 表 现 、 影像 学 及 实 验 室 检 查 特 点 , 其 中 2例 在 利 福平 和 多 西
环 素 联 合 药 物 治疗 的基 础 上 给予 手 术 治疗 , 剩余 1 4例 行 单 纯 药 物 治 疗 。1 6例 患 者 临 床 表 现 均 为 高 热 , 剧 烈 腰 背 痛 及 出汗 乏力 等症 状 ; 其 中 2例 存 在 明 确 的脊 髓 神 经 受 损 体 征 , 余 主 要 体 征 为 深 叩 击 痛 及 脊 柱 活 动 受 限 。影 像 学 表 现 主 要 为椎 间 隙信 号 异 常及 相 邻 椎 体 信 号 异 常或 骨 质 破 坏 及 破 坏 区周 周 围硬 化 等 , 少 见 腰 大 肌 脓 肿 及椎 管 内脓 肿 。 实 验
段腰椎病变多节段固定术后腰部僵硬影响生活工作, 这些因 素都严重影响患者的选择 。椎弓根螺钉固定能够增强病变 节段的稳定性, 但也导致融合后椎间活动丧失, 应力集 中于
造 影 在 椎 问盘 源 性 腰 痛 诊 断 中 的 相 关 性 研 究 [ J ] . 中
华外科杂志 , 2 0 0 8 , 4 6 ( 1 3 ) : 9 7 3 - 9 7 5 .
关键词 : 布 鲁 氏杆 菌 ; 脊 柱炎 ; 诊断 ; 治 疗 中图分类号 : R 6 8 1 . 5 5 文 献标 识码 : B
李兵. 椎 间盘 造 影 在 手 术 治 疗 盘 源 性 腰 痛 中 的应 用 E J ] . 微创 医学, 2 0 0 8 , 3 ( 6 ) : 5 9 8 — 6 0 0 . 吴 叶, 侯树勋, 吴 闻文 , 等. 射 频 消 融 髓 核 成 型 术 治 疗

布鲁氏杆菌病-PPT课件

布鲁氏杆菌病-PPT课件


1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3)椎旁软组织肿块:椎旁软组织影与椎体破坏区相连,形态不 规则,界限清楚,推压邻近的腰大肌。 (4)腰大肌脓肿:少数患者椎体破坏平面的两侧腰大肌增宽,其 内有脓肿形成。 (5)骨膜改变:椎体骨膜肥厚,由中间向两侧膨出,使椎体呈斑 驳状不均匀密度增高,梭状变形,椎体边缘骨膜增生肥厚钙化,形成 “唇状”骨赘,新生骨赘加上其间的破坏灶构成“花边椎”之特征性 表现,但钙化的骨膜和椎体间仍清晰可辨。相邻椎体骨赘连结形成椎 体侧方融合。有时横突的骨膜表现为横突顶部帽状增厚。 (6)韧带改变:主要表现在前纵韧带和棘间韧带钙化。 3、MRI表现 除CT表现特征外,可以早期发现骨和周围累及的软 组织有信号异常,在T1 加权像呈低信号,T2 加权像呈高信号。炎性 病变显示为壁厚、不规则强化,与周围正常组织界限不清。
7
发病原因 1985年WHO布鲁氏菌病专家季员会把布鲁氏菌属 分为6个种19个生物型,即羊种(生物型1~3),牛种 (生物型1~7.9)。猪种(生物型1~5)及绵羊型副 睾种,沙林鼠种,犬种(各1个生物型)。我国已分离 到15个生物型,即羊种(1~3型),牛种(1~7.9型 ),猪种(1.3型),绵羊副睾种和犬种各1个型。临床 上以羊、牛、猪三种意义最大,羊种致病力最强。布氏 杆菌病系地方病,较少见,多发生在东北和西北牧区, 以牛型、羊型及猪型布氏杆菌通过直接接触破溃皮肤、 黏膜或摄入被污染的食物传播给人。主要为3类人群感 染,即在农牧区有病畜接触史人员;饮用过未经消毒灭 菌乳品人群;与含菌培养标本接触的实验室工作人员。 上述人群占感染者绝大多数。
当病灶内释放出来的细菌超过了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时则在细胞外血流中生长繁殖临床呈现明显的败在机体各因素的作用下有些遭破坏死亡释放出内毒素及菌体其它成份造成临床上不仅有菌血症败血症而且还有毒血症的表现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

微创 治疗
• 适应症选择:①单纯药物治疗,临床症状无效,疼痛不缓解;②椎 间盘周围出现了脓肿。 • 微创的方法:透视引导下病灶内穿刺、置管、引流、灌注冲洗。 • 微创合并内固定的方法:对于单纯微创治疗后,脊柱不稳定的患者, 可以施行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治疗。
病例1 患者,男 ,42岁,症状:腰痛,全身 肌肉酸痛。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概述及影像学表现
The imaging findings of Brucellas pondylitis
脊柱微创骨科 李昭成
一、概况
1.布氏杆菌病又称布鲁氏菌病或波浪热。 2.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3.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羊种菌,次为牛种菌。 4.布氏杆菌主要通过体表粘膜接触进入人体。 5.有接触牛、羊等家畜、从事皮毛加工、饮用过未经消 毒灭菌的乳品等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6.该病最易侵犯脊柱。
病例3 患者,男,42岁,腰痛伴腰部活动受限4 月余,近2月高烧,最高39℃,大汗及寒战; 养羊3-4年,血清凝集试验:1:200。

L4、5
病例4
患者,男,63岁,无养羊史,自述经常
吃羊肉串,颈部疼痛1月余,2周前曾发烧。


C3、4
2012-5-18
2012-6-12
鉴别诊断—脊柱结核
病例 患者,男,28岁。腰痛伴下肢疼痛1个月, 体温38℃。
鉴别诊断—脊柱淋巴瘤



淋巴瘤侵犯脊柱并不少见,多数脊柱淋巴瘤是全 身淋巴瘤的一部分,但部分病例以脊柱为首发部 位。 脊柱淋巴瘤以男性较为多见,好发于胸椎。 MRI表现: 椎体骨质破坏:受累椎体呈弥漫性或灶状稍长 T1、 稍长T2信号,椎体形态多正常,可单椎体亦可多 椎体受累;相邻椎间盘亦未见受累,椎弓可受累, 少见。 椎管内肿块位于硬膜外,围绕脊膜生长,矢状面 肿块上下径范围较大,可达2个椎体节段以上; 椎旁软组织肿块可经椎间孔与椎管内肿块相连;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1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菌病 (brucellosis,布病 ),又称马耳他热、波状热,是 一种由布氏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人畜共患变态反应性传染病 [1], 其临床表现多样,可导致骨关节、肌肉、神经及脾脏等多组织 器官受累。布氏杆菌性脊柱炎为布鲁菌侵袭椎体或椎间盘 时 所 引 起 的 并 发 症,该 病 在 我 国 发 病 率 较 低,国 内 外 文 献 也 较 少 报 道,其 临 床 表 现 和 影 像 学 结 果 与 脊 柱 结 核 颇 为 相 似。 现将笔者科室收治的腰椎布氏杆菌性脊柱炎 1 例报道如下。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 年第 18 卷第 18 期
191
·病例报告·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 1 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刘政 1,李宏伟 2*
(1. 中国医科大学,辽宁 沈阳 110003;2.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 202 医院骨科,辽宁 沈阳 110003)
摘要:布鲁菌病是由布鲁杆菌感染所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变态反应性传染病,病菌主要由羊、牛等携带。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是其骨 关节系统并发症之一,为布氏杆菌侵袭椎体或椎间盘引起感染所造成的脊椎炎症性疾病。目前国内外文献对此病报道均较少,极易误 诊为脊柱结核或强直性脊柱炎,从而导致病情延误,严重者出现脓肿压迫脊髓、神经造成瘫痪,本文报告作者所在骨科 1 例腰椎布氏 杆菌性脊柱炎误诊为腰椎结核的患者,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布氏杆菌病;脊柱炎;布鲁菌病;腰椎;误诊;马耳他热 中图分类号:r593.23 文献标识码:B doi: 10.19613/ki.1671-3141.2018.18.101 本文引用格式:刘政 , 李宏伟 .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 1 例报告并文献复习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18):191,194.
1 病例资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