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氏杆菌脊柱炎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诊治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诊断方法和综合治疗。
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又称地中海弛张热、马耳他热、波浪热或波状热,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人畜共患性传染病,其临床特点为长期发热、多汗、关节痛及肝脾肿大等。
1814年Burnet首先描述“地中海弛张热”,并与疟疾作了鉴别。
1860年Marston对本病作了系统描述,且把伤寒与地中海弛张热区别开。
1886年英国军医Bruce在马耳他岛从死于“马耳他热”的士兵脾脏中分离出“布鲁氏菌”,首次明确了该病的病原体。
1897年Hughes 根据本病的热型特征,建议称“波浪热”。
后来,为纪念Bruce,学者们建议将该病取名为“布鲁氏菌病”。
1897年Wright与其同事发现病人血清与布鲁氏菌的培养物可发生凝集反应,称为Wright凝集反应,从而建立了迄今仍用的血清学诊断方法。
我国古代医籍中对本病虽有描述,但直到1905年才由Boone于重庆对本病作正式报道。
国际上将布鲁氏菌分为羊、牛、猪、犬、森林鼠及绵羊6个物种,19个生物型。
我国感染的菌种主要为羊种,其次为牛种,猪种仅为少数地区。
由于该病可引起腰背痛,故在牧区对腰背痛病人应考虑到本病。
国内主要传染源为羊,其次为牛和猪。
国内受传染者为牧民,他们为羊、牛接生时,被其阴道分泌物传染。
其他为接触病畜的皮毛、粪便、奶、肉、尿液而被传染。
男多于女,好发于40~50岁,患病后有一定免疫力,但再感染者也不少见。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的流行病学特点: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氏杆菌引起人畜共患的传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是布鲁氏菌病的骨关节系统表现之一,是一种非常少见的脊柱炎。
对该病的诊断和治疗目前缺乏统一的认识。
布鲁氏菌病是一种人畜共患的传染病,是布氏杆菌感染引起的系统性感染性及变态反应性疾病。
布鲁氏菌性脊柱炎是布鲁氏菌性骨关节炎的一种,其在布氏菌病中的发生率为2%~53%,由Kulowski 和Vinke在1932年首次描述。
布病性脊柱炎的康复指南重建脊柱健康

增加富含蛋白质、钙、维生素 D等营养物质的食物
保持饮食均衡,避免偏食
适量饮水,保持体内水分平衡
康复过程中的生活调整
保持良好的生 活习惯,如规 律作息、合理 饮食等
避免长时间保 持同一姿势, 适当进行伸展 运动
注意保暖,避 免受凉
保持良好的心 态,避免焦虑 和抑郁
0
0
0
0
1
PART 04
康复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康复锻炼的方法
保持正确的姿势:避 免长时间保持一个姿
势,避免弯腰驼背
避免剧烈运动:避免 进行剧烈的运动,以
免加重病情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 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 方式,如游泳、瑜伽、
慢跑等
坚持锻炼:康复锻炼 需要长期坚持,不能
半途而废
康复锻炼的频率与强度
频率:根据个人情况,每周进行3-5次康 复锻炼
适量运动:增强体质,提 高免疫力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充 足的睡眠,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良好的心态:保持乐 观积极的心态,避免焦虑
和抑郁
注意环境卫生
添加 标题
保持室内清洁,定期打扫
添加 标题
避免接触病畜和病禽
添加 标题
处理病畜和病禽时,佩戴防护设备
添加 标题
加强个人卫生,勤洗手,勤换衣物
预防性治疗与疫苗接种
2
3
4
PART 05
康复后的日常保健
定期复查
复查时间:康复后每3-6个月进 行一次
复查项目:血常规、尿常规、 肝肾功能、心电图等
注意事项:避免剧烈运动,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医生建议:根据复查结果,调 整治疗方案和用药情况
坚持锻炼
布氏菌病脊柱炎护理

护理过程中的注意事 项
心理关怀与支持
01
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
及时进行心理疏导
02
鼓励患者积极面对疾
病,增强信心
03
提供患者家属的支持,
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
家庭关系
04
提供患者社会支持,
帮助患者融入社会,
增强社会适应能力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01
保持关节活动度:进 行关节活动度的训练, 避免关节僵硬
03
02
加强肌肉锻炼:进行 适当的肌肉锻炼,增 强肌肉力量和耐力
04
康复治疗:进行物理 治疗、按摩等康复治 疗,促进康复进程
药物与治疗配合
药物治疗:使用非甾体抗炎药、糖皮质激素 等药物进行治疗
物理治疗:进行热敷、按摩、牵引等物理治 疗
康复训练:进行康复训练,增强肌肉力量和 关节活动度
03
避免直接接触患者血液、体液等
04
定期进行健康检查,确保自身健康
THANK YOU
Reporter Name:刀客特万
05
布氏杆菌在体内 繁殖并产生毒素, 导致炎症反应和 组织损伤
临床表现与诊断
01 临床表现:发热、乏力、肌 肉疼痛、关节疼痛等
02 诊断方法:血液培养、血清 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等
03 诊断标准:符合布氏菌病脊 柱炎的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 查结果
04 鉴别诊断:与其他脊柱炎疾 病进行鉴别诊断,如强直性 脊柱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等
1
预防感染:注 意个人卫生, 避免交叉感染
2
预防骨折:避 免剧烈运动, 注意保护脊柱
3
预防血栓: 定期检查,
布氏菌病脊柱炎护理

布氏菌病脊柱炎护理布氏菌病脊柱炎,又称为布鲁氏菌脊柱炎,是由布鲁氏菌引起的一种罕见的感染性疾病。
该病主要通过摄入受污染的食物或饮水而传播。
脊柱炎是这种疾病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可以导致脊柱骨骼的破坏和变形,给患者带来持久性的疼痛和运动障碍。
下面将介绍布氏菌病脊柱炎的护理措施。
1.患者隔离:由于布氏菌病脊柱炎是一种传染病,患者应该被隔离以防止病菌传播给他人。
在患者的房间门口张贴警示标志,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可以接近患者。
2.患者卧床休息: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严格卧床休息,以减轻对脊柱的压力和负担。
卧床休息可以帮助减少疼痛和促进伤口的愈合。
床铺应该保持干燥和清洁,定期更换床单和床垫。
3.高蛋白质饮食:患者需要摄入高蛋白质的饮食,以帮助组织修复和康复。
食物应易于消化和吸收,如鱼、禽肉、豆类和低脂乳制品等。
此外,还应增加维生素和矿物质的摄入,以提高免疫力。
4.抗生素治疗:抗生素是治疗布氏菌病脊柱炎的主要方法之一、根据药敏试验的结果,医生会选择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患者应按时服用抗生素,并完成整个疗程,以避免耐药性的产生。
5.物理治疗:物理治疗是布氏菌病脊柱炎的重要组成部分,可以帮助恢复患者的脊柱功能和活动能力。
物理治疗包括热敷、冷敷、理疗和康复训练等。
通过适当的物理治疗,可以减轻疼痛、改善血液循环和增强肌肉力量。
6.心理支持:布氏菌病脊柱炎给患者带来病痛和生活困扰,容易引发情绪上的波动和心理压力。
为了帮助患者度过困难时期,提供心理支持是必不可少的。
家人和医护人员应尽可能多地与患者交流,并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康复活动和社交聚会。
7.定期复查和病情监测:布氏菌病脊柱炎是一种慢性疾病,需要长期的治疗和监测。
患者应定期进行复查,包括X光片、磁共振成像等检查,以了解病情的变化和治疗的疗效。
医生会根据监测结果进行相应的调整和治疗。
总之,对于布氏菌病脊柱炎患者的护理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
除了药物治疗,患者还需要合理的饮食、卧床休息、物理治疗和心理支持等。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

微创 治疗
• 适应症选择:①单纯药物治疗,临床症状无效,疼痛不缓解;②椎 间盘周围出现了脓肿。 • 微创的方法:透视引导下病灶内穿刺、置管、引流、灌注冲洗。 • 微创合并内固定的方法:对于单纯微创治疗后,脊柱不稳定的患者, 可以施行经皮椎弓根钉内固定方法治疗。
病例1 患者,男 ,42岁,症状:腰痛,全身 肌肉酸痛。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概述及影像学表现
The imaging findings of Brucellas pondylitis
脊柱微创骨科 李昭成
一、概况
1.布氏杆菌病又称布鲁氏菌病或波浪热。 2.布氏杆菌病是由布氏杆菌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病。 3.我国流行的主要是羊种菌,次为牛种菌。 4.布氏杆菌主要通过体表粘膜接触进入人体。 5.有接触牛、羊等家畜、从事皮毛加工、饮用过未经消 毒灭菌的乳品等对诊断有重要意义。 6.该病最易侵犯脊柱。
病例3 患者,男,42岁,腰痛伴腰部活动受限4 月余,近2月高烧,最高39℃,大汗及寒战; 养羊3-4年,血清凝集试验:1:200。
↘
L4、5
病例4
患者,男,63岁,无养羊史,自述经常
吃羊肉串,颈部疼痛1月余,2周前曾发烧。
↙
↙
C3、4
2012-5-18
2012-6-12
鉴别诊断—脊柱结核
病例 患者,男,28岁。腰痛伴下肢疼痛1个月, 体温38℃。
鉴别诊断—脊柱淋巴瘤
淋巴瘤侵犯脊柱并不少见,多数脊柱淋巴瘤是全 身淋巴瘤的一部分,但部分病例以脊柱为首发部 位。 脊柱淋巴瘤以男性较为多见,好发于胸椎。 MRI表现: 椎体骨质破坏:受累椎体呈弥漫性或灶状稍长 T1、 稍长T2信号,椎体形态多正常,可单椎体亦可多 椎体受累;相邻椎间盘亦未见受累,椎弓可受累, 少见。 椎管内肿块位于硬膜外,围绕脊膜生长,矢状面 肿块上下径范围较大,可达2个椎体节段以上; 椎旁软组织肿块可经椎间孔与椎管内肿块相连;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课件

↙
C3、4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160以上有诊断价值,有较高特异性 补体结合试验:1:16以上阳性对慢性
布病有较高特异性 抗人球蛋白试验:比凝集法灵敏100倍,
特异性也好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四)卫生部地方病防治司颁布的布氏杆菌病 诊断标准: (1)明确的流行病学接触史; (2)相关临床症状和体征 (3)实验室检查:病原体分离、血清凝集试 验、补体结合试验和抗人球蛋白试验阳性。
病例1 患者,男 ,42岁,症状:腰痛,全身
肌肉酸痛。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
↘
2012 1-6 L3、4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
L4、5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病例4 患者,男,63岁,无养羊史,自述经常
吃羊肉串,颈部疼痛1月余,2周前曾发烧。
一旦我单位在贵局承办的“海峡两岸 渔业资 源增殖 放流活 动”放 流苗种 招标中 中标, 我单位 将严格 按照招 标方案 的要求 和合同 的约定 执行
布氏杆菌脊柱炎的治疗

布氏杆菌脊柱炎的治疗布氏杆菌在一般情况下回再家禽或者家畜的身上感染,如果人食用了或者是接触了患病的乳制品或者是其肉,都有可能会被感染布氏杆菌的。
当人患上布氏杆菌的时候,身体会出现一些病变反应,布氏杆菌脊柱炎主要是病菌感染到骨关节后的一种局部的表现,是最为常见的一种反应。
★心理治疗:病人及家属对本病不认识,长期发热、病痛等致病人恐惧、焦虑、抑郁、悲观等负面情绪严重,对治疗影响极大。
因此我们应多关心、帮病人,减轻其心理压力,鼓励其下棋、听音乐等转移注意力。
对患者及家属进行健康宣教,告知本病主要传染源为病畜及污染的肉类、奶制品等,人群普遍易感,应加强个人防护;同时切断传播途径,工作时带手套,穿防护服,不食用未煮熟的肉类及奶制品。
本病在人与人之间极少传染,可以放心交往,但与患者应避免亲密接触。
★基础治疗。
1.有条件者应单独病房隔离,病房向阳、通风好。
室温20--22℃左右,湿度50--60%[1]。
勤更换衣裤及被褥,并单独消毒处理。
2.发热时卧床休息,因热退时大汗淋漓,尽量予温水浴、酒精浴等物理降温,多饮水,热退汗出后更换衣裤。
3.疼痛管理。
患者脊柱、四肢关节痛,可服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物;同时局部按摩,每日1--2次,每次30分钟;热敷;短波红外线热疗,每日1--2次,每次15--30分钟等;轴向翻身,被动活动四肢关节等。
如果疼痛不缓解,可予局部封闭或镇痛泵治疗。
疼痛减轻后弹力围腰保护下下床适当活动。
4.饮食管理,鼓励患者多食用牛奶、鸡蛋、鱼、鸡汤、蔬菜等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忌辛辣,可少食多餐。
水分丢失多,应多饮水,每天饮水至少3000ml。
★药物治疗:予抗布氏杆菌治疗,多西环素0.1日二次口服,利福平0.45,日一次口服。
维生素B60.2日三次口服,缓解恶心症状,如果食欲差,可以口服多酶片、吗丁啉等。
益肝灵3片,日三次口服,保护肝功能。
如果无多西环素,可以用链霉素、复方新诺明等。
4周为一疗程,应用3--5个疗程,致RBPT阴性或SAT1:40以下,每个疗程间停用1周。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诊断和治疗研究进展作者:常斌马斌祥关永林孙乐伟张洋邓梦姚鹏程来源:《中国医学创新》2023年第28期【摘要】由布鲁氏菌感染所引起的布鲁氏菌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人畜共患病。
由布鲁氏菌侵犯脊柱所导致的感染性脊柱炎是布鲁氏菌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
布氏杆菌性脊柱炎(brucellosis spondylitis,BS)典型临床表现为全身乏力、高热和出汗等全身症状,同时可伴有脊柱骨结构破坏的专科表现,发展严重时可导致脊柱畸形或肢体瘫痪等。
其目前主要依靠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来辅助诊断,但需与具有相似性临床症状的多种脊柱疾病相鉴别,所以正确的诊断和治疗对患者来说至关重要。
现以BS相关诊疗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以便了解目前BS相关的诊断与治疗。
【关键词】布鲁氏菌布鲁氏菌病布氏杆菌性脊柱炎Research Progress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rucellosis Spondylitis/CHANG Bin, MA Binxiang, GUAN Yonglin, SUN Lewei, ZHANG Yang, DENG Meng, YAO Pengcheng.//Medical Innovation of China, 2023, 20(28): -164[Abstract] Brucellosis caused by Brucella infection is an infectious zoonotic disease Infective spondylitis caused by Brucella invasion of the spine is one of the common complications of brucellosis. The typical clinical manifestations of Brucella spondylitis (BS) are systemic symptoms such as general fatigue, high fever and sweating. At the same time, it can be accompanied by specialized manifestations of spinal bone structure destruction. When it develops seriously, it can lead to spinal deformity or limb paralysis. At present, it mainly depends on laboratory examination and imaging examination to assist diagnosis, but it needs to be distinguished from a variety of spinal diseases with similar clinical symptoms, so correc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re very important for patient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research progress of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S, in order to understand the current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of BS.[Key words] Brucella Brucellosis Brucellosis spondylitisFirst-author's address: Gansu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Lanzhou 730000, Chinadoi:10.3969/j.issn.1674-4985.2023.28.037布魯氏菌病是一种具有传染性的变态反应性人畜共患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实验室检查:血及骨髓细菌培养、血清布
氏杆菌凝集试验(滴度>1:100)
影像学表现
• CT
– 骨质破坏、增生硬化:骨质破坏多为1-2个椎体, 直径2-5mm,边缘增生硬化,甚至整个椎体密 度增高(结核邻近椎体骨质疏松); 多位于椎体边缘,椎小关节可受累骨性强直 无死骨(可于结核鉴别)
– 椎间盘改变:椎间盘破坏,骨关节面增生、硬 化, – 椎旁脓肿:与椎体破坏区相连,边界清晰 腰大肌脓肿少见 – 骨膜增生肥厚钙化:与椎体分界清晰,新生骨 赘加上其间骨质破坏,“花边椎”; 有时,横突骨膜呈帽状增厚 – 韧带钙化:见于前纵韧带、棘间韧带
• MR
– 早期发现骨髓、周围软组织内异常信号 – 椎管内硬膜外脓肿、椎间盘破坏、炎性肉芽组 织突入椎管 – 椎旁脓肿壁厚而不规则强化(结核冷脓肿壁薄 而光滑)
• 化脓性骨髓炎
– 发病急,骨质破坏进展迅速,骨质增生出现早, 动态观察变化大 – 易形成窦道或发生截瘫 – 椎间盘完全破坏,椎体骨性融合
鉴别诊断:
• 脊柱结核:
– 结核感染临床特征,腰腿痛不如布氏杆菌病明显,多 有肺结核 – 2个及以上椎体受累,以破坏和骨质疏松为主,病灶跳 跃分布(布氏杆菌病破坏与硬化为主,多见于椎体边 缘,“花边椎”) – 常见椎体塌陷,脊柱向后成角畸形 – 死骨 – 寒性脓肿(腰大肌脓肿),脓肿内多见钙化(布氏杆 菌病椎旁脓肿与腰大肌分界清晰)
布氏杆菌脊柱炎
陈七一 2015-2-18
概述
• 布氏杆菌 多形球杆菌,G• 分牛、羊、猪三型,猪型常发生化脓性骨
髓炎,特别是椎体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传播途径:与病畜接触时皮肤受伤,食用 含杆菌的奶或肉 • 淋巴结、骨髓 关节囊韧带附着处、关节 软骨下 • 病理上:渗出、增生、肉芽肿形成
• 急性、慢性 • 急性期 波状热,四肢大关节肿痛,睾丸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