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1.2 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解析版)
2024年新高一物理初升高衔接《运动的描述》含答案解析

.比赛过程中的位移就是路程.以编队中某一飞机为参考系,其他飞机是静止的.以飞行员为参考系,广场上的观众是静止的.以某飞行员为参考系,其他飞行员是运动的.以广场上的观众为参考系,飞机是竖直向上运动的点时,位移大小和路程都是2R点和运动到E点位移相同点时,位移大小是10R,路程是2.5R点时,位移大小和路程都是4R.在一次滑冰中,某人以大小为v的速度冲上一斜坡,经过时间t后返回原处,返回原处时的速度.烟花弹从地面由静止开始运动时的速度为0,加速度不为0.烟花弹在最高点时速度为0,加速度也一定为0.烟花弹的速度增大时,加速度可能减小.烟花弹某段时间内的速度变化量方向可能与加速度方向相反一种速度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图如图甲所示。
在这个系统中K为一个能发射超声波的固定小盒子,.超声波的速度大小为2x t ' '')使用打点计时器来分析物体运动情况的实验中,有如下基本步骤:.松开纸带让物体带着纸带运动.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桌子上的高铁列车,以v0的速度匀速通过一座长平直的轨道要前方有一隧道(隧道背景为比较陡峭的高山)保持车速不变并第一次鸣笛示意,经过t1=6s后听到回声,经过后听到了第二次鸣笛的回声。
已知声音的传播速度v=340m/s。
求:)列车第一、二次鸣笛时距离隧道的距离及列车的速度?.比赛过程中的位移就是路程.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是运动的.研究龙舟冲过终点线时,可将龙舟看成质点指的是龙舟走过500m所用的时间,是一段时间间隔,故C.以龙舟为参考系,岸上站立的观众与龙舟之间的相对位置发生了变化,所以观众是运动的,故C 正确;D.在龙舟冲过终点线时,需要观察是龙舟的哪个部位先越过终点,不能忽略龙舟的形状大小,因此不能将龙舟看成质点,故D错误。
故选C。
4.在某次比赛中,乒乓球运动员马龙在关键时刻拉了一个侧旋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研究乒乓球侧旋时,可以把乒乓球看做质点B.在研究乒乓球击出点到落地点之间距离时,可以把球看做质点C.球从一侧台面飞行到另一侧台面,位移的大小小于路程D.球从一侧台面飞行到另一侧台面,位移的大小等于路程【答案】B【详解】A.为了打出侧旋球,需要考虑到乒乓球形状和大小,则不能把乒乓球看做质点,故A错误;B.研究乒乓球击出点到落地点之间距离时,可以忽略乒乓球形状和大小,则可以球看做质点,故B 正确;CD.乒乓球在空中是做曲线运动,球从一侧台面飞行到另一侧台面的过程中,路程是大于位移的,故CD错误。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试题:1.2运动的描述(包含答案)

《运动的描述》测试评价1.在平直轨道上行驶的火车中,放在车厢内的小桌上苹果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这列火车的机车B.坐在车厢椅子上的乘客C.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D.关着的车门答案:C解析:判断物体是否运动需要选择参照物,物体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发生改变,这个物体就是运动的,如果相对于参照物位置不变,则静止。
本题中的研究对象是桌上的苹果,相对于从旁边走过的列车员位置发生了改变,而相对于其他选项中的物体位置没有发生改变。
2.放学了,甲、乙两同学并肩漫步在校园里。
甲说乙是静止的,应该选择什么为参照物()A.甲 B.乙 C.树 D.路面答案:A解析:在判断是否运动时要选择参照物,不能选择研究对象自身为参照物。
甲说乙是静止的,研究对象是乙,不能先乙自身为参照物。
乙相对于甲的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所以乙相对于甲是静止的。
3.某人乘游艇在黄河上逆流而上,若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A.黄河水B.岸边的高楼C.他乘坐的游艇D.迎面驶来的游艇答案:C4.“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成功对接后,遨游太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神舟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是运动的B.“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地球是静止的C.“神舟飞船”和“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D.“神舟飞船”相对于地球是运动的,“天宫一号”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解析: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对接后,飞船相对于天宫一号的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以天宫一号为参照物,飞船静止。
神舟飞船与天宫一号绕地球运转,以地面为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
5.一千多年前,唐朝的大诗人李白曾感叹长江的壮美景观:“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从物理学的角度看,“两岸青山相对出”和“孤帆一片日边来”所选的参照物分别是和。
答案:行船太阳解析:“两岸青山相对出”中的研究对象是山,表达的意思是山在运动,山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要发生改变,参照物可以选船。
“孤帆一片日边来”中研究对象中船,表达的意思是船在运动,船相对于参照物的位置要改变,参照物可以山或太阳。
1.2 《运动的描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解析版)一、单选题()1.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B. 只能选择那些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C. 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而言的D.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2.国产歼−15舰载机从航空母舰“辽宁号”上起飞,如图所示,若说该飞机上的飞行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 航空母舰B. 海岸C. 该飞行员驾驶的飞机D. 航空母舰上的工作人员3.下列诗句中描述划线部分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正确的是()A. 轻舟已过万重山——万重山B. 孤帆一片日边来——日C. 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牛D. 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船上乘客4.三地人民期盼已久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一辆观光车正在高架桥上行驶,则()A. 以该汽车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B. 以高架桥为参照物,该汽车是静止的C. 以乘客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D. 以该司机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运动的5.如图所示,小明体验模拟驾驶汽车时,感觉屏幕上汽车风驰电掣,但实际上汽车始终处在屏幕内,这是因为()A. 汽车相对于屏幕是运动的,道路相对于屏幕也是运动的B. 汽车相对于屏幕是运动的,道路相对于屏幕是静止的C. 汽车相对于屏幕是静止的,道路相对于屏幕也是静止的D. 汽车相对于屏幕是静止的,道路相对于屏幕是运动的6.某时刻和谐号与西子号两列高铁的位置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B. 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C. 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D. 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7.下面几种运动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 科学家研究发现,中、日两国陆地距离平均每年靠近2.9cmB. 月球围绕地球转动C. 幼苗两个月长高了15cmD. 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8.一位在中国旅行的瑞典人,在行驶的高铁中将一枚硬币立在高铁的窗台上,这枚硬币竟然坚持了8分钟不倒。在这一过程中这枚硬币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 这列高铁的车厢B. 窗外直立的电线杆C. 高铁的车窗玻璃D. 坐在车厢座椅上的乘客9.北京时间8月26日晚,在雅加达亚运会的男子百米决赛中,苏炳添一路领先,最终以9秒92的成绩第一个冲过终点。
2022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答案版)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2节运动的描述1.以下运动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答案】D【解析】桂花飘香是分子做永不停息的无规那么运动的结果,不是机械运动,选D。
2.以下运动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答案】C【解析】A.钢铁生锈是化学变化,A错。
B.氢弹爆炸是原子核内部的运动变化结果,B错。
C.飞机飞行,飞机的位置发生了改变,是机械运动,C正确。
D.植物生长是化学变化,D错。
选C。
3.关于参照物的说法,正确的选项是〔〕C.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情况一定不同D.研究地面上的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选地面为参照物【答案】D【解析】AB.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不能选研究对象自身,所以A、B错。
C.同一物体选择不同的参照物,运动情况可能不同,也可能相同,所以C错。
D.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情况时,人们习惯以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D正确。
选D。
4.座在火车上的张凤看到站台上站立的人在向东运动,那么以地面为参照物火车〔〕【答案】C【解析】站台上站立的人,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座在火车上的张凤看到他向东运动,说明火车在向着与其相反的方向运动,即向西运动,C正确。
5.站在电梯里人在运动,所选的参照物是〔〕【答案】C【解析】站在电梯里人在运动,他与电梯和电梯中的人一起运动,他们之间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不能选电梯、身边的人,A、B错。
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不能选研究对象自身,所以D错。
选C。
6.以下物体不是处于相对静止的是〔〕【答案】D【解析】处于相对静止的物体,一是对于同一参照物,均处于静止状态;二是运动的物体,运动速度和方向一致;即是两个物体间始终没有位置改变。
A.飞机上的乘客与飞机之间没有位置改变,处于相对静止,A错。
B.联合收割机作业时与它傍边的装载汽车之间也必须同步运动,不然无法装载粮食,无位置改变,处于相对静止,B错。
C.运行中的电梯与电梯中的人与电梯一起运动,物位置改变,处于相对运动,C错。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1.2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卷(6)

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 1.2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卷(6)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8 小题,共 54.0 分)1. 下列几种运动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 )A. 科学家研究发现,中日两国陆地距离平均每年靠近 2.9????B.月球绕地球转动C.菊花幼苗两个月长高了 15cmD.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地地面2.下列关于运动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宇宙里一切物质的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B.宇宙里绝对不动的物体是没有的C.我们日常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的,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D.我们把一切机械的各种运动总称为机械运动3.坐在平直公路上行驶的公共汽车中的乘客,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 )A. 这辆公共汽车的车厢B. 坐在车内椅子上的乘客C. 在旁边走过的售票员D. 关着的车门4.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里,常常能见到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
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飘动的白云,以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
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白云中穿行,在这里,观众所选的参照物是 ( )A. 孙悟空B. 平台C. 飘动的白云D. 烟雾5.第一次世界大战时,一法国飞行员在 2000m 高空飞行的时候,发现脸旁有一只小昆虫在游动,他顺手抓过来一看,竟然是一颗子弹,你认为这可能的原因是( )A.子弹是静止在空中的B.子弹前进的方向与飞机飞行的方向相反,但子弹运动得很慢C.子弹飞行的方向与飞机相同,并且子弹运动的速度与飞机一样D.这件事情根本不可能发生6.太阳、站在地面上的人和同步地球卫星,如果以地球为参照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人静止,太阳和卫星运动B. 人、同步卫星和太阳都运动C. 人、太阳和同步卫星都静止D. 人和同步卫星静止、太阳运动7.以下几种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汽车经过一座桥,汽车是运动的而桥是绝对不动的B.宇宙是由运动着的物体组成的,绝对不动的物体是不存在的C.地球和行星都绕太阳运动,太阳在宇宙中是绝对不动的D.一座房屋造好后,它就固定在原来的位置上不会移动,所以固定在地球上的物体是绝对不动的8.一天某城市天气格外晴朗,风吹着白云在蓝天中飞渡,某人走近一高高的商业大厦时,抬头一望,惊呼大厦在摇晃要倒塌,以致造成千人狂逃,过后经查证,纯属虚惊一场,该大厦仍牢牢地耸立在一片空旷的地上,造成这些人错觉是因为他们选择了以下哪个物体作参照物?( )A. 地面B. 商业大厦C. 蓝天D. 飞渡的白云9.蹦极是一种极具挑战的活动,蹦极者在上升过程中,看到地面越来越远,所选的参照物是( )A. 他自己B. 地面C. 正在下落的另一个蹦极者D. 跳台10.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同步测试1.2《运动的描述》(含答案和例析)

初中物理同步测试 1.2《运动的描述》八年班姓名组号一、填空题:(每小格 2.5 分,共 25 分)1.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总是相对于某一而言的,选择的参照物不同,判断的结果就会不同,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2.长征三号火箭运载同步卫星升空,此时,以地球为参照物,卫星是的,以火箭为参照物,卫星是的。
3.我们每天背着书包上学。
如果说书包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
放学走出教室时,若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是的。
(选填“运动”或“静上”)4.诗句“枯藤老树昏鸦”中,以老树为参照物,枯藤是, 诗句“小桥流水人家”中,以小桥为参照物, 是运动的。
5.小明在火车站坐火车时,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他看看站台,发现原来是对面的火车在向南行驶,而自己坐的火车并8.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地球同步卫星绕地球飞行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卫星是运动的B.滑雪运动员空中自由式滑雪,以滑板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C.飞机在空中加油时,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是静止的D.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沙岸为参照物,小船是静止的9.在十字路口遇红灯等候通行的小华突然发现乘坐的小汽车往后退, 他提醒驾驶车的爸爸是不是溜车了,爸爸却说我还踩着刹车呢.小华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A.小华把路旁的树木作为参照物B.小华把乘坐的小汽车作为参照物C.小华把旁边平行的向前行驶的车作为参照物D.小华把旁边平行的向后行驶的车作为参照物10.“满眼风光多闪烁,看山恰似走来迎;仔细看山山不动,是船行”,诗词中前后两次对山的运动的描述,所选择的参照物分别是()A.风和水B. 船和地面C. 山和船D. 风和地面没有开动.“小明感觉自己坐的火车开始向北行驶”是以为参照物,“自己坐的火车并没有开动”是以为参照物.二、选择题(每小题 5 分,共 50 分)6. 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11.妈妈用电动自行车送小明上学.途中妈妈提醒小明“: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A.电动自行车上的座位B. 路旁的树木C. 迎面走来的行人D. 从身旁超越的汽车坐好,别动!”A. 星光闪闪B. 旭日东升C. 海水奔腾D. 春风拂面7.2017 年 4 月, 货运飞船天舟一号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射,并与“天宫二号”顺利完成自动交会对接,如右图,对接完成后,若认为天舟一号处于静止状态,则选取的参照物是()A.长征七号B. 天宫二号C. 文昌航天发射场D. 地球11 / 612.在北京奥运圣火传递活动中,现场某记者同时拍下了固定在地面上随风飘动的旗帜和附近的甲、乙两火炬照片,如图所示.根据它们的飘动方向,可以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火炬一定静止B.甲火炬一定向右运动C.乙火炬一定静止D.乙火炬一定向左运动2 / 613.我国研制的“亿航”自动驾驶载人飞行器具有垂直起降、定速巡航、空中悬停等功能.在一次试飞中,试飞员感觉地面“迎”他而来,这时飞机的运动状态是()A. 垂直起飞B. 垂直降落C. 定速巡航D. 空中悬停14.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其中“桥流水不流”之句应理解成其选择的参照物是()A.水B.桥C.人D.地面15.歌词“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中,判断竹排“游” 和青山“走”所选的参照物可能分别是()A.竹排和青山B.青山和竹排C.江水和竹排D.江岸和青山三、综合能力题(共 25 分)16.为了锻炼阳阳同学的独立能力,今年五一节,妈妈让她独自乘火车去合肥看望姥姥.(1)她妈妈上车送行,正谈着,忽然听到一声长鸣,阳阳看见并列的另一辆列车徐徐向后离去,于是催促妈妈快下车. 阳阳妈妈朝窗外站台看了一眼,又看了看表说:“别着急,我们的车还没有开动呢.”想一想,他们为什么会得出不同的结论?(7 分)(2)在行驶的列车上,阳阳同学看见邻座一位细心的妈妈叫几岁的小孩“别动”,这个“别动”的参照物是.(4 分)A.铁路边的树木B. 小孩子的座位C. 车厢里的流动服务车D. 铁轨(3)因为火车在开动时不断的颠簸,在开动的火车上写字就成了一件很难的事情.阳阳同学看到有人用皮带把写字板固定在手臂上,这样就能在写字板写上漂亮的字了,如图所示.你能帮她解释其中的原理吗?(7 分)17.“刻舟求剑”中郑人之所以没有通过“刻舟”而求到剑,是为什么?(7 分)3 / 62 我的问题反馈:4 / 6同步测试 1.2《运动的描述》参考答案:1. 参照物相对性2. 运动静止3. 自己运动4. 静止流水5. 对面的火车站台6-10. ABBCB 11-15. ADBAB10.解析:本题考查运动的相对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 运动的描述》-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2 运动的描述》-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下列描述中,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 五四运动B. 火箭升上天空C. 心情激动D. 小明长高了2.小明同学在乘坐过山车时,感觉地面上的人和建筑物都在旋转,这时他选取的参照物是( )A. 过山车B. 轨道C. 地面上的树D. 地面上的建筑物3.北京时间2022年4月16日9时,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返回舱返回地球,借助降落伞安全着陆,返回舱在下降过程中,以下列哪个物体为参照物,返回舱是静止的( )A. 地面上的灌木丛B. 返回舱的降落伞C. 太空中的空间站D. 地面上跑动的小动物4.清晨的天安门广场,五星红旗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冉冉升起。
其中,“五星红旗冉冉升起”所选取的参照物不恰当的是( )A. 旗杆B. 天安门C. 升旗手D. 五星红旗5.下列关于运动和静止的说法正确的是( ) ①月亮在云中穿行,以月亮为参照物,云是运动的 ②人站立在上升的电梯中,以地面为参照物,人是静止的 ③飞机在空中加油,以地面为参照物,受油机静止 ④漂流而下的小船,以河岸为参照物,小船是运动的A. ① ②B. ② ③C. ① ④D. ③ ④6.我国自主研制的大飞机C919试飞期间,一伴飞飞机与C919朝同一方向沿直线匀速飞行.如图所示伴飞飞机上的科研人员某时刻通过舷窗所看到的C919图景.已知伴飞飞机的速度比C919的大.则过一段时间后科研人员看到的图景可能是( )A. B.C. D.二、填空题7.我国古书《套买曜》上记载有:“人在舟中闭牖(门窗)而坐,舟行而人不觉.”这是运动的相对性的生动描述,其中“舟行”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人不觉”是以________为参照物的.8.如图所示,在综艺节目“奔跑吧!兄弟”中,参赛嘉宾运动时会带着智能运动手环,以测量记录人的运动情况.以佩戴者手腕为参照物,智能运动手环是______ 的,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手环是______ 的.(选填“运动”或“静止”)9.两个小球沿着东西方向做水平直线运动,整个过程没有发生碰撞。
1.2 《运动的描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同步练习(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运动的描述》同步练习(解析版)一、单选题()1.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判断一个物体是静止还是运动,与参照物的选择有关B. 只能选择那些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C. 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是相对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而言的D. 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不动的物体为参照物2.国产歼−15舰载机从航空母舰“辽宁号”上起飞,如图所示,若说该飞机上的飞行员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A. 航空母舰B. 海岸C. 该飞行员驾驶的飞机D. 航空母舰上的工作人员3.下列诗句中描述划线部分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不正确的是()A. 轻舟已过万重山——万重山B. 孤帆一片日边来——日C. 牛从桥上过,桥流水不流——牛D. 不疑行舫动,唯看远树来——船上乘客4.三地人民期盼已久的港珠澳大桥于2018年10月24日上午9时正式通车!一辆观光车正在高架桥上行驶,则()A. 以该汽车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B. 以高架桥为参照物,该汽车是静止的C. 以乘客为参照物,司机是运动的D. 以该司机为参照物,桥上路灯是运动的5.如图所示,小明体验模拟驾驶汽车时,感觉屏幕上汽车风驰电掣,但实际上汽车始终处在屏幕内,这是因为()A. 汽车相对于屏幕是运动的,道路相对于屏幕也是运动的B. 汽车相对于屏幕是运动的,道路相对于屏幕是静止的C. 汽车相对于屏幕是静止的,道路相对于屏幕也是静止的D. 汽车相对于屏幕是静止的,道路相对于屏幕是运动的6.某时刻和谐号与西子号两列高铁的位置如图所示,西子号列车上的乘客看到和谐号列车正在向东行驶,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若西子号静止,则和谐号可能向西行驶B. 若两车都向西行驶,则西子号行驶得较慢C. 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静止D. 若西子号向东行驶,则和谐号一定也向东行驶7.下面几种运动现象中,不是机械运动的是()A. 科学家研究发现,中、日两国陆地距离平均每年靠近2.9cmB. 月球围绕地球转动C. 幼苗两个月长高了15cmD. 成熟的苹果从树上落到地面8.一位在中国旅行的瑞典人,在行驶的高铁中将一枚硬币立在高铁的窗台上,这枚硬币竟然坚持了8分钟不倒。在这一过程中这枚硬币相对于下列哪个物体是运动的()A. 这列高铁的车厢B. 窗外直立的电线杆C. 高铁的车窗玻璃D. 坐在车厢座椅上的乘客9.北京时间8月26日晚,在雅加达亚运会的男子百米决赛中,苏炳添一路领先,最终以9秒92的成绩第一个冲过终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2节运动的描述
1、(2019·铜仁)“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诗句中描述“轻舟”在运动,所选择的参照物是()A.轻舟B.万重山C.坐在轻舟上的人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B
【解析】选研究对象本身为参照物没有意义,A错误;以万重山为参照物,轻舟相对于万重山发生了位置的改变,轻舟是运动的,B符合题意;以轻舟上的人为参照物时,轻舟和轻舟上的人没有发生位置的改变,轻舟是静止的,C不符合题意;综上,D不符合题意。
故故选B。
2、(2018·福建)下图是穿行在餐厅的机器人端着托盘送餐的情景。
若认为机器人是静止的,则选择的参照物是()
A.地面B.托盘C.餐桌D.墙壁
【答案】B
【解析】在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要先选择一个物体,假定该物体不动,这个物体是参照物;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变,则物体是静止的,如果物体的位置相对于参照物不断变化,则物体是运动的。
以地面、餐桌、墙壁为参照物,机器人与地面、餐桌、墙壁的位置在不断的变化,故机器人是运动的,ACD 不符合题意;以托盘为参照物,机器人与托盘的位置没有变化故机器人是静止的,B符合题意。
故选B。
3、(2019·杭州)下列现象能支持“地壳是在不断变动”这一观点的是()
A.(1)(2)(3)B.(1)(2)(4)C.(1)(3)(4)D.(2)(3)(4)
【答案】A
【解析】高山上的岩层中发现海洋生物化石、峭壁上岩层断裂的痕迹、采石场上弯曲的岩层都是一种地壳运动造成的,是机械运动;风蚀指地表松散物质被风吹扬或搬运的过程,以及地表受到风吹起颗粒的磨蚀作用,风蚀的岩石不是地壳运动造成的。
据上分析,(1)(2)(3)符合题意,故选A。
4、(2019·北京)2019年1月3日,“玉兔二号”从停稳在月球表面的“嫦娥四号”上沿轨道缓缓下行,到达月球表面,如图所示。
关于“玉兔二号”下行的过程,下到说中正确的是()
A.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是运动的
B.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C.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运动的
D.若以“嫦娥四号”为参照物,“玉兔二号”是静止的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机械运动中对参照物的理解。
若以月球表面为参照物,“嫦娥四号”相对于月球表面没有位置的变化,“嫦娥四号”是静止的,“玉兔二号”相对于月球表面有位置的变化,“玉兔二号”是运动的,A、B错误;若以轨道为参照物,“玉兔二号”相对于轨道有位置的变化,“玉兔二号”是运动的,C正确;若以为参照物,“玉兔二号”相对于“嫦娥四号”有位置的变化,“玉兔二号”是运动的,D错误。
故选C。
5、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机械运动的是()
A.一江春水向东流 B.蜡烛燃烧 C.海水奔腾 D.春风拂面
【答案】B
【解析】判定物体是否做机械运动,要看被研究的物体相对于其他物体位置是否发生变化。
东流的春水相对于江岸、奔腾的海水相对于海岸、春风相对于地面,位置时刻都在发生变化,所以都属于机械运动。
蜡烛燃烧是一种化学变化,不是物理学中的机械运动。
故选B。
6、关于参照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参照物就是静止不动的物体
B.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其结果一定相同
C.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可以不选择参照物
D.任何物体都可以被选作参照物,但被研究者本身不能选作参照物
【答案】D
【解析】参照物是研究物体的机械运动时选定的假定不动的物体。
一般来说,参照物的选择是任意的,但被研究者本身作参照物没有意义,A错误、D正确;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来描述,主要看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位置变化的情况,其结果是可能不同的,B错误;因为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所以,不事先选定参照物,就无法对某个物体的运动状态作出肯定的回答,说这个物体是运动或静止是毫无意义的,C错误。
故选D。
7、汉乐府《江南》云:“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间,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在此情景中参照物应选择()
A.池塘B.田野C.鱼 D.莲叶
【答案】D
【解析】参照物与常见古诗词的整合。
解此类题要注意理解诗句的含义,“鱼戏莲叶”说明鱼相对于莲叶来说,鱼与荷叶之间的距离发生了变化,是运动的,因此参照物是莲叶。
故选D。
8、我们每天背着书包上学。
如果说书包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放学走出校门时,若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是(选填“运动”或“静上”)的。
【答案】人运动
【解析】背着书包上学,书包相对于人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是静止的,所以说书包是静止的,选择的参照物可能是人;若以教室为参照物,书包的位置发生变化,是运动的。
9、如图所示,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
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下列关于它们运动情况的判断,不可能的是()
A.甲火车停在轨道上,乙火车向前运动B.两列火车均向前运动,但甲火车运动较慢
C.两列火车均向后倒车,但甲火车运动较慢D.甲火车向后倒车,乙火车停在轨道上
【答案】C
【解析】运用运动与静止的相对性解决实际问题。
坐在甲火车中的小华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头,过一会儿,她又在车窗里看到乙火车的车尾。
若两火车车头朝向一致,说明以甲车为参照物,乙车向前运动,所以A、B、D都可能,只有C不可能。
故选C。
10、关于运动和静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甲图中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是静止的
B.乙图中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
C.丙图中站在地球上的人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是因为他以自己为参照物
D.丁图中飞机在空中加油时若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是运动的
【答案】D
【解析】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以同样的速度前进时,以拖拉机为参照物,联合收割机相对于拖拉机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站在正在上升的观光电梯上的乘客认为电梯是静止的,是因为他以身边的乘客为参照物,两者之间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是相对静止的;站在地球上的人如果以自己为参照物,因为自己与地球同步通信卫星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变化,所以觉得地球同步通信卫星在空中静止不动;加油机在空中给受油机加油时,以受油机为参照物,加油机相对于受油机的位置没有变化,所以它们是相对静止的。
故选D。
11、(2019中考试题改编)歼20以编队飞行亮相航展,完成各种高难度战术机动,体现优越气动特性。
在飞行中,飞行员相对于他驾驶的飞机是(填“运动”或“静止”)的;人造地球卫星在大气层外环绕地
球运行,它的速度很快,其中有一种卫星相对于地球是静止的,称为地球“同步”卫星,此“同步”卫星是相对于地球(选填“自转”或“公转”)而言的。
【答案】静止自转
【解析】飞机虽然在飞行中,但以飞行员驾驶的飞机为参照物,飞行员与飞机没有位置的变化,是静止的。
同步卫星是指运动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一致的卫星,相对于地球而言是静止的;而以太阳为参照物,则卫星和地球一样作绕太阳公转的运动,是运动的。
故“同步”卫星是相对于地球自转而言的。
12、平直的公路上甲、乙、丙三个人骑自行车同时向同一方向行驶,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丙感觉无风,由此可以判断三个人骑车速度最快的是。
【答案】乙
【解析】以风(流动的空气)做参照物,向一个方向行驶的三个物体,甲感觉顺风,乙感觉逆风,丙感觉无风,则说明甲的速度小于风速,乙的速度大于风速,丙的速度等于风速;即骑车速度最快的是乙。
13、小明喜欢打篮球,更喜欢观看电视转播的CBA比赛。
他发现:运动员始终处于电视屏幕上,但我们却感觉运动员在球场上来回不停地跑动。
这是为什么呢?对此,小明设计了一个实验:在桌面上安装一条滑轨,上面放着一幅带轮子的背景画,前面放一个小卡通人物画。
请你按照实验自己试一试。
(1)当推动背景画向左运动时,会感觉到卡通小人向________(填“左”或“右”)跑。
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
(2)篮球运动员始终处于屏幕上,我们为什么会感觉他们在跑动呢?
【答案】(1)右我们是以背景画为参照物
(2)因为我们在观看时是以电视画面中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了参照物
【解析】在桌面上安装一滑轨,上面放着一幅带轮子的背景画,前面放一个小卡通人物画。
当推动背景画向左运动时,小卡通人相对于背景画向右运动,因此会感觉到小卡通人向右跑;产生这种感觉的原因是把背景画当做静止的物体即参照系,小卡通人相对背景画向右移动了。
篮球运动员始终处于屏幕上,我们选择了电视画面中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了参照物,此时篮球运动员相对于电视画面中静止不动的物体即参照物发生了位置变化,会感觉他们在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