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教学设计(一).doc
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本课讲述的是法国进入资本主义的过程,前两课讲过了英国和美国的过程,两个国家都是经过战争才进入到资本主义时代的,法国也不例外,在前两个国家的影响下,再加上法国的资产阶级法自身发展的要求,在法国也就爆发了一场更大的资产阶级革命——法国大革命。
本课讲的就是大革命的背景、经过以及它的结果、意义。
法国大革命比前两个国家的革命有更曲折、更反复的过程,学生记忆方面会有一定的困难,所以教师应该在讲课方面,注重一定的顺序,而且要及时帮助学生进行总结。
在课堂上要组织学生多讨论一些复杂的历史问题,培养学生对问题的多角度的分析。
指导学生对历史人物的评价,结合对罗伯斯庇尔、拿破仑的评价,让学生明确评价历史人物应结合他们各自的活动和时代的需要。
评价要有阶级性、全面性,发展性。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影响;了解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
【过程与方法目标】将阅读、听讲、识记三方面综合起来,培养学生独创、灵敏的思维品质;从多种角度来培养学生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方法的初步运用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具有重大意义和历史作用;通过对拿破仑帝国败亡原因的分析,使学生明确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教学重点】《人权宣言》的颁布,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教学难点】对雅各宾派和拿破仑的评价。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一、导入新课材料:我们提“法国革命”前面往往冠以“大”,称为“大革命”,是因为相对于英国和美国革命,偏居海外一隅,法国革命席卷整个欧洲大陆乃至美洲,乃至于拿破仑被打败之后,俄国沙皇不敢让自己的军队在法国长期驻扎,担心受法国革命的感染。
以致整个19 世纪,即给予全人类以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都是在法国革命的标志下渡过的。
九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二、教学目标1.通过课堂教学,让学生知道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的意义,《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了解法兰西第一共和国,讲述拿破仑主要活动。
2.在感知、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基本史实过程中,掌握对历史现象进行比较归纳的方法;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的异同点。
3.通过对《人权宣言》的内容探讨与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社会从专制和人治向民主与法制社会过渡的又一次胜利,培养学生树立历史的进步意识,增强民主与法制意识,增强尊重人权维护人权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一)重点:掌握《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及影响;拿破仑的主要活动及评价。
依据:《人权宣言》是法国资产阶级以启蒙运动理念来设计国家的方向,从根本上否定旧时代的王权、皇权和特权,并确立以人权和法制作为新的社会秩序的奠基石,具有世界性反封建意义。
拿破仑一生的主要活动是评价拿破仑的重要载体,正确把握有利于主要活动的开展,拿破仑的内外政策深刻影响着法国和欧洲历史发展并对世界历史产生重要影响。
因此,将《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及影响,拿破仑主要活动及评价作为本课教学重点。
(二)难点:理解对雅各宾派和拿破仑主要活动的评价。
雅各宾派在革命危急关头掌握政权,采取一系列果断措施,打击国内外反动势力,稳定法国局势,把法国大革命推向高潮,但它的政策也存在着负面作用。
如使用单一的行政手段来解决问题,“恐怖政策打击面太宽,处决的太多,特别是危机过后的恐怖政策消除异己”容易使学生对雅各宾派专政的评价有失偏颇。
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具有双重性,拿破仑称帝,实行军事独裁等活动容易导致学生对其全面否定,需要引导学生用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对拿破仑的活动进行正确分析与评价,因此将其作为教学重点又作为教学难点。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播放电影《双城记》中有关片段,然后向学生介绍《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情节感人肺腑,是世界文学经典名著之一,故事中将巴黎和伦敦两个大城市连接起来,围绕马内特医生一家与法国大革命之间的故事,从而引入新课的学习。
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人权宣言》的内容和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认识历史事件之间的内在联系,培养在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分析、比较和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能力。
2.识读《人权宣言》等材料,获取有效历史信息;说明法国大革命的历史作用和影响。
3.认识法国大革命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的,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认识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
【教学重难点】重点: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开始标志;《人权宣言》的内容与意义。
难点:法国大革命的世界意义;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教师提问:本课讲述的是法国的历史,同学们还记得法国的发展历程吗?提示:395年,罗马帝国分裂为东西两个帝国→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日耳曼人在西欧建立“蛮族王国”,其中最强大的就是481年建立的法兰克王国→800年,法兰克王国发展为查理曼帝国→843年,查理曼帝国分裂→987年,西法兰克王国的卡洛林王朝绝嗣,法兰西岛公爵雨果·卡佩被贵族推举为法兰克人的国王,建立卡佩王朝,历史学家视之为法兰西王国的开端。
2.教师讲解:整个王国共经历了四个王朝,分别是卡佩王朝、瓦卢瓦王朝、波旁王朝及奥尔良王朝。
法兰西王国是欧洲最早发展封建制度的国家。
其中,波旁王朝路易十四统治时期,法国的君主专制达到高峰,法兰西王国达到全盛时代。
3.材料展示:法国王(路易十四)不但右文,亦且黩武。
而其好大喜功之心远胜其修明内政之志。
盖其军队精良,军官效命,久存思逞之心。
而祸结兵连,卒召国库空虚之祸。
诚法国之大不幸也。
——何炳松《欧洲大历史》教师讲解:路易十四因为他使法国强大而受到尊敬,但他的无计量的战争使法国的国家经济破产,他不得不逐渐加强对农民的税收要求。
这又会为法国带来怎样的命运呢?这节课我们一起回眸法国历史上那段风云激荡的年代。
【新课讲授】一、旧制度的危机——大革命爆发的原因1.材料展示:材料一:法国在一些工业较为发达的城市和地区,如里昂、奥尔良、阿尔萨斯—洛林等,出现了大量的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
第13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

学科历史课题第13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课型新授教学目标知识能力使学生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影响;了解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
提高学生从史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 分析历史现象、抓住现象所反映的本质的能力及综合比较能力过程方法通过课件演示使学生清楚脉络, 理解重难点;通过分组讨论, 引导学生一分为二的看问题, 全面公正的评价历史人物。
情感态度通过对法国大革命历史的分析, 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 具有重大意义和历史作用;通过对拿破仑帝国败亡原因的分析, 使学生明确战争的性质是决定战争胜负的关键。
教学重点《人权宣言》的颁布,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和拿破仑的内外政策。
教学难点对雅各宾派和拿破仑的评价。
教学媒体多媒体教学过程设计教学内容及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一、导入新课先出示一张凯旋门的图片, 然后讲述美国独立战争的枪声刚停, 仅仅隔了几年, 欧洲大陆上的法国又响起了反抗封建统治的隆隆炮声。
这就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
法国是欧洲大国, 也是当时的强国, 同时还是欧洲最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
那么, 这场革命是怎样发生的?雅各宾派专政又是怎么一回事?拿破仑是如何崛起的?这些问题将是我们本课要学习研究的问题。
二、讲授新课(一)法国大革命1、原因指导学生快速阅读教材, 思考: 法国大革命为什么会发生?多媒体出示:生回答后总结: 第三等级对封建统治者的普遍不满是革命爆发的原因, 根源在于封建专制统治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革命进程从图片获取信息速读教材,结合图片讨论问题。
体现文科综合特色,开阔学生眼界。
培养学生从图片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要求学生带问题阅读教材按照时间线索制作历史台历。
整理后解决以下问题:①为什么巴黎人民要攻占巴士地狱呢? (讲清巴士底狱是封建势力的象征)出示《人权宣言》的有关内容, 可以得出那些结论?进步性——人生而平等, 否定封建制度阶级性——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②建立共和国, 处死国王——法国革命是一个前进的过程③罗伯斯庇尔掌权教师说明雅各宾派统治被推翻, 这只是代表法国资产阶级革命高潮过去3.革命的意义多媒体出示列宁的话:“它被称为大革命不是没有道理的。
高二历史2.5《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教案 人教版

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本节重点知识】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特别是根本原因、等级制度、导火线);2、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标志;3、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的统治机构、阶级基础、贡献;4、《人权宣言》颁布的时间、内容和评价;5、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的时间和结果;6、吉伦特派统治时期的统治机构、阶级基础、主要措施(特别是瓦尔密战役、废除君主制、成立共和国、处死将路易十六);7、第一次反法同盟的组成;8、巴黎人民第三次起义的时间和结果;9、雅各宾派统治时期的统治机构、阶级基础、革命措施及其评价;10、热月政变的时间、标志;11、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12、热月党人统治的阶级基础、统治机构、统治政策及其目的;13、雾月政变的时间、发动者及其结果;14、法兰西第一帝国的起讫时间及性质;15、拿破仑的对内政策(特别是《民法典》)及其影响;16、欧洲的民族之战和法兰西第一帝国开始瓦解的标志;17、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
【知识结构图解】一、革命背景1、法国资本主义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受到封建专制制度的严重阻碍(根本原因)2、封建等级森严:法国社会被分成三个等级,第一等级是教士,第二等级是贵族,他们是特权等级;第三等级包括农民、工人、城市平民和资产阶级,他们特别是资产阶级迫切要求改变现状。
3、启蒙运动为大革命的爆发作了思想和理论准备4、、财政危机——封建统治者的挥霍无度5、北美独立战争的影响(1775—1783)6、导火线:三级会议的召开①目的:为解决财政危机②经过:路易十六企图对第三等级增税;第三等级要求制订宪法,限制王权,实行改革,还要求改变陈旧的开会方式和表决方式;第三等级将三级会议改为国民议会,后又正式改为制宪议会。
二、爆发标志: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封建专制统治的象征三、革命进程1、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期:1789年7月——1792年8月①统治机构:制宪会议,是最高行政和立法机关;1791年宪法颁布后改为立法议会②阶级基础:代表大资产阶级和自由派贵族的利益③贡献:改造旧制度,创立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原则。
教学设计2:法国大革命

说明拿破仑绝对不仅仅是一介武夫,而是一个受到法国大革命思想熏陶的军事家。他用法国大革命的思想去建设军大,并将法国大革命的思想传播到欧洲其他地方,帮助其他国家和地区人民获得解放,这是拿破仑早期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巩固练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648年革命和1789年的革命,并不是英国的革命和法国的革命,这是欧洲范围的革命。它们不是社会中某一阶级对旧政治制度的胜利,它们宣告了欧洲新社会的政治制度。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6卷
请回答:
①结合所学知识,说说材料中又是什么?在英国、法国各表现为什么形式?英国为确立“新政治制度”颁布了一部文件,其名称是什么?
教师小结:《人权宣言》提出自由和平等两大原则,它是反封建专制的旗帜,是法国革命纲领性文件,最能体现资产阶级革命的要求,所以《人权宣言》的颁布标志着法国资本主义制度的诞生。它虽然主要代表资产阶级机的利益,但与此同时它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的追求。因此,《人权宣言》才能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才能超越时空影响未来和异域。从这种意义上讲,《人权宣言》是新社会的出生证明。
学习新课:
一、攻占巴士底狱
1.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分析《法国社会等级制度》
法国腐朽的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法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2.三级会议的召开:了解三级会议召开时间、当时的国王,国王召开会议的目的及其结果。
3.革命爆发的标志——攻占巴士底狱
教师指导学生看小字,让学生有感情讲述攻占巴士底狱情景。问:谁是革命的主力军?进一步渲染革命气氛。了解法国国庆节的来历。
2.拿破仑的对内对外政策
对内:介绍《拿破仑法典》
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

《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一、课标要求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初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二、教学目标1、识记法国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导火线;开始的时间及标志。
2、掌握《人权宣言》颁布的时间、机构、主要内容和历史意义。
3、了解巴黎人民的三次起义。
4、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掌握《拿破仑法典》颁布的时间、历史作用、能从正反两个方面评价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5、掌握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及性质。
6、通过对本节课内容探讨与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是人类社会从专制和人治向民主与法制社会过渡的又一次胜利,培养学生树立历史的进步意识,增强民主与法制意识,增强尊重人权维护人权意识。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掌握《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及影响;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意义;拿破仑帝国的建立。
2、难点:正确认识拿破仑的对外战争。
四、教学过程导入新课教师:当美国独立战争硝烟未尽时,又一场革命风暴在英、美资产阶级革命之后狂卷欧洲大地,并以排山倒海之势,继续给欧洲封建专政以致命的打击。
列宁说“这次革命,给资产阶级做了很多事情,以至19世纪是给予全人类文明和文化的世纪”,那么列宁说的“这场革命”就是法国大革命。
(板书)从而引入新课的学习。
新课讲授(一)、自主学习(自信是成功的奠基石,试一试,你一定行!)教师:请同学们边看边思考:法国是欧洲大陆典型的封建专制国家,为什么会发生一场大革命风暴?请同学们阅读“攻克巴士底狱”一目,完成:法国大革命1、爆发的根本原因:封建等级制度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2、导火线(直接原因):1789年三级会议的召开3、开始的时间和标志:1789年7月14巴黎人民攻克巴士底狱,为纪念这一历史事件,把7.14定为法国的国庆日。
教师:为什么巴黎人民第一次武装起义的目标是攻克巴士底狱。
(学生结合小字部分理解)学生:巴士底狱是专门关押政治犯的国家监狱,是法国封建专制暴政的象征。
11课法国大革命教案

11课法国大革命教案11课法国大革命教案1教学目标1、封建专制制度对经济发展的阻碍;三级会议的召开;攻占巴士底;君主立宪派掌权;《人权宣言》;巴黎人民第二次起义;吉伦特派统治;瓦尔密大捷;共和国的建立和处死路易十六;巴黎人民的第三次武装起义;雅各宾专政和罗伯斯比尔;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的意义;拿破仑和雾月政变;第一帝国对内统治措施和对外战争;第一帝国的覆亡。
2、通过分析法国的革命发生的原因、发生、发展和结束,使学生掌握法国大革命的基本脉络,理解在革命的不同阶段执政者所实施的各项措施及作用,认识到是法国人民在革命的危机关头挽救了革命并推动革命继续发展达到高潮。
通过分析拿破仑的内外政策和对外战争,使学生认识到拿破仑代表的是资产阶级的利益,拿破仑战争在客观上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进程。
3、通过学分析法国大革命的背景,使学生认识:法国大革命是封建社会内部成长起来的资本主义生产力与封建生产关系、上层建筑之间矛盾的必然结果;通过学习法国大革命的经过,使学生认识:人民是推动社会前进的基本动力,历史是人民创造的,英雄人物只能加速历史的发展进程,而不能改变历史发展方向。
通过学习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和结果,使学生认识:历史的发展是曲折的,是螺旋式前进的。
教学建议教材地位分析法国大革命在世界历史舞台上较英国革命或美国革命更为突出。
它比那些较早的大变革引起更多的经济变化和社会变化,并对世界产生了更为广泛的影响。
法国革命不仅标志着资产阶级的胜利,而且标志着民众的充分觉醒。
不仅中产阶级的自由主义已引人注意,而且对各阶层人们都有号召力的民族主义也已出现。
在某种意义上,19世纪的历史实际上是在法国大革命的影响下开始的。
重点分析本课重点是: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巴黎人民的三次武装起义;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当权时的革命措施;拿破仑内外政策的评价。
法国大革命的背景:法国大革命是世界最彻底、最典型、影响最广泛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之所以会是这样,是因为在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客观条件中已经具备了这些条件:资本主义经济较英、美有了更长足的发展;资产阶级力量更壮大,经历了较为彻底的思想解放运动,思想更成熟,已经不再打着宗教旗帜进行革命,而是以理性主义为核心,提出较完整的_封建专制统治的理由和将建立的资本主义国家的雏形;在革命过程中,始终坚持民主、自由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三级会议的召开;攻占巴士底狱;君主立宪派掌权;《人权宣言》;吉伦特派统治;瓦尔密大捷;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雅各宾专政;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热月党人和督政府;拿破仑及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拿破仑的对内政策;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及其评价。
2.能力要求:(1)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启蒙思想的传播与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危机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的观点,分析历史发展进程的能力。
(2)分析巴黎人民三次武装起义的作用,以及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分别在革命中的历史贡献。
(3)比较教材中关于制宪会议的法令、《人权宣言》的有关内容和《1791年宪法》有关规定的异同。
(4)正确、客观评价罗伯斯比尔、拿破仑等历史人物的功过。
3.情感目标:巴黎人民三次武装起义,为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打退国内外封建势力的进攻作除了积极贡献,是人民的力量在革命关键时刻挽救了革命,把革命不断推向高潮。
课时安排 3课时
重点、难点分析
1.重点分析:(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重点。
教材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阻碍,第三等级反对特权等级,启蒙思想作了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
政府财政危机等方面说明法国的专制统治陷入危机,必然爆发革命。
(2)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当权时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重点。
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最大成果是发布了《人权宣言》,用法律的形式否定了王权和等级制度,吉伦特派掌权时成立共和国、处死国王,雅各宾派专政摧毁封建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以上不难看出法国革命是怎样一步步走向高潮的。
(3)拿破仑的对内措施和对外战争又是一个重点。
拿破仑的对内措施使法国摆脱困境,巩固并发展了大革命的成果。
早期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阻止了专制制度在法国的复辟,捍卫了大革命的成果;后期战争的侵略性、争霸性是帝国覆灭的重要原因。
2.难点分析:(1)大革命过程中三个派别都颁布过土地法令,这些法令之间有什么区别与联系,是一个难点。
宜深入分析,前后联系,同时说明三个派别都反封建,其政策有连续性,步步深入,最终完成摧毁封建土地所有制的任务,也起到了动员人民的作用。
(2)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也是一个难点。
战争的性质、作用、影响因时间、对象的不同有很大变化,应正确分析,从而得出正确结论。
课堂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师:同学们还记得英同资产阶级革命何时爆发?有何影响?
生:(回忆并作答)
师: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标志着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从封建制度过渡到资本主义制度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而法国大革命则是资产阶级革命时代最大最彻底的一次革命。
(板书第五节课题)
一、大革命的爆发
1.大革命爆发的原因
师:(指导学生阅读教材内容,分析概括革命前夕法国的经济、阶级关系、意识形态、财政状况)
生:(阅读、分析并概括)
师:(结合学生意见,板书)
(1)封建专制统治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根本原因)(2)社会等级严重对立
(3)启蒙思想对封建专制的冲击
(4)财政危机的加剧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