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大革命》 教学设计1

合集下载

初中历史【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教学设计

初中历史【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案教学设计

二、拿破仑帝国
引导阅读课本,初步了解以下问题:
1、拿破仑在什么背景下上台?
2、你对拿破仑的认识?
3、拿破仑的事迹?对内对外政策?
4、了解拿破仑对外战争,认识对外战争的影响?
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引导总结拿破仑的对内对外政策:
对内:颁布《法典》阅读课本87页自由阅读卡,进一步认识文件的重要性(近代欧洲各国资产阶级法典的范本)
对外战争:认识对外战争后期的侵略性。

并从正反两面认识对外战争影响(打击了欧洲的封建势力;损害了被侵略国家人民的利益,激起了当地人民的反抗。


三、知识网络设计。

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

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

法国大革命【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

2.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学会评价资产阶级政治家的历史作用。

【教学重难点】对《人权宣言》内容及历史意义的理解。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1789年7月14日这天是改写法国历史的一天,这一天到底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二、讲授新课。

(一)旧制度的危机。

1.法国大革命的原因。

教师讲述:简单介绍法国大革命前的社会情况。

提出问题:通过老师的讲解,请同学们分析,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

师生归纳: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这是大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

在反封建斗争中,法国还涌现了一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著名的有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

他们的思想起着动摇封建统治的作用,为资本主义社会描绘了政治蓝图。

2.革命的导火线。

教师讲解:国王路易十六统治时期,铺张挥霍,财政危机十分严重,社会矛盾加剧。

1789年5月,路易十六在凡尔赛召开已经停止了175年的三级会议,面对已经停开了多年的三级会议的重新召开,所有人都充满期待。

提出问题:大家想一想各个等级都是怎么想的?会提出什么要求?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国王在三级会议中对第三等级提出了增税的要求,但拒绝第三等级代表提出的政治改革要求。

这次三级会议成为法国大革命的导火线。

革命如疾风骤雨般袭来。

(二)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1.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提出问题:什么事件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爆发?为什么巴黎人民要攻占巴士底狱?革命后,哪个阶级掌握政权?学生回答问题。

教师归纳:1789年7月14日,巴黎人民攻占象征封建专制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7月14日这一天后来成为法国的国庆节。

革命后,大资产阶级掌握政权,为维护资产阶级利益,他们颁布了《人权宣言》。

2.《人权宣言》。

提出问题:《人权宣言》宣扬了什么理念?核心内容是什么?反映了哪个阶级的愿望?学生回答。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3课《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3课《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3课《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法国大革命》是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3课的内容。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发展过程,以及其对法国和欧洲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材通过生动的插图和详细的历史资料,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历史事件有一定的认知能力。

但针对法国大革命这一复杂的历史事件,学生可能对其中的一些细节和人物关系尚不清楚。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发展过程,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法国大革命对法国和欧洲历史产生的深远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的发生、发展过程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法国大革命中的人物关系、政治派别及其主张。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增强学习兴趣。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合作学习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探讨法国大革命的相关问题。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查阅相关历史资料,了解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2.学生准备:预习教材,对法国大革命有一定的了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播放法国大革命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回顾已学过的历史知识,如英国的工业革命、美国的独立战争等,从而引出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

接着,教师详细讲解法国大革命的过程,如巴士底狱事件、国民公约的制定等。

3.操练(10分钟)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教学设计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19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是本学期的重点内容。

本课主要围绕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程展开,包括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罗伯斯庇尔的领导、拿破仑的上台以及拿破仑法典等内容。

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但对于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认识可能还较为片面。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和层面去理解和分析问题,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程,掌握相关的历史知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认识,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的爆发、罗伯斯庇尔的领导、拿破仑的上台以及拿破仑法典。

2.教学难点:对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评价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相关的历史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氛围。

2.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并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解决问题。

3.案例分析法:以拿破仑法典为例,让学生了解其对后世的影响。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

2.辅助材料:相关的历史图片、视频、文章等。

3.教学工具:多媒体设备、黑板、粉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通过播放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相关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历史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5分钟)教师通过讲述、展示图片等方式,呈现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的历史背景、发展过程及其重要事件。

3.操练(20分钟)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和合作探讨,解决问题。

《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新部编版

教师学科教案[ 20 – 20 学年度第__学期]任教学科:_____________任教年级:_____________任教老师:_____________xx市实验学校第12课法国大革命教学目标1、识记与理解知道1789年7月4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揭开了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序幕;简述《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了解法兰西共和国、雾月政变和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理解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爆发和历史背景和意义;讲述拿破仑的主要活动;正确评价拿破仑。

2、能力与方法分析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原因作用,培养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理解《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认识它是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

自主学习,概述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和综合表述能力;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归纳拿破仑的主要革命活动,评价拿破仑作为资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的作用。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法国资产阶级革命进程中人民革命的史实,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推动了法国大革命的发展,让学生树立“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的正确思想。

通过对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史实的分析,使学生认识到侵略战争必然失败,树立学生热爱和平,反对侵略战争的思想。

欣赏课文中的彩色插图,从图画中支寻找历史。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人权宣言》的基本内容;拿破仑的主要是活动;正确评价拿破仑。

2、难点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

教学过程一个国家一年的许多节日,比如元旦、春节、劳动节等,但是一个节日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显得特别重要。

大家知道是什么节日吗?(生答)那么大家知道法国的国庆节是什么时候吗?为什么要把国庆节定在这一天,它有什么意义吗?请大家浏览一下课文。

生(看书)法国大革命(板书)师:请一位同学来将本课内容概述一下。

(生答)师:请大家仔细阅读第一部分内容,思考:法国大革命是怎样爆发的?爆发的标志是什么?(生看书上,回答)一、攻占巴士底狱:革命的爆发。

1、革命爆发的根本原因(板书)师:(提问)18世纪的法国发生了怎样的社会变化?(生答)师(归纳)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有所发展,而封建专制制度依然存在,二者的矛盾不可调和,从而引发了革命。

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教学设计(一).doc

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教学设计(一).doc

法国大革命和法兰西第一帝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要求:了解或掌握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三级会议的召开;攻占巴士底狱;君主立宪派掌权;《人权宣言》;吉伦特派统治;瓦尔密大捷;法兰西第一共和国成立;雅各宾专政;热月政变;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热月党人和督政府;拿破仑及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拿破仑的对内政策;拿破仑的对外战争及其评价。

2.能力要求:(1)分析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启蒙思想的传播与法国封建专制制度的危机的关系,培养学生运用生产力对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对上层建筑的决定作用的观点,分析历史发展进程的能力。

(2)分析巴黎人民三次武装起义的作用,以及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和雅各宾派分别在革命中的历史贡献。

(3)比较教材中关于制宪会议的法令、《人权宣言》的有关内容和《1791年宪法》有关规定的异同。

(4)正确、客观评价罗伯斯比尔、拿破仑等历史人物的功过。

3.情感目标:巴黎人民三次武装起义,为完成资产阶级革命的任务、打退国内外封建势力的进攻作除了积极贡献,是人民的力量在革命关键时刻挽救了革命,把革命不断推向高潮。

课时安排 3课时重点、难点分析1.重点分析:(1)法国大革命爆发的原因是重点。

教材从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受阻碍,第三等级反对特权等级,启蒙思想作了思想动员和理论准备,政府财政危机等方面说明法国的专制统治陷入危机,必然爆发革命。

(2)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当权时采取的主要措施是重点。

君主立宪派统治时最大成果是发布了《人权宣言》,用法律的形式否定了王权和等级制度,吉伦特派掌权时成立共和国、处死国王,雅各宾派专政摧毁封建制度赖以存在的基础——封建土地所有制,以上不难看出法国革命是怎样一步步走向高潮的。

(3)拿破仑的对内措施和对外战争又是一个重点。

拿破仑的对内措施使法国摆脱困境,巩固并发展了大革命的成果。

早期对外战争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阻止了专制制度在法国的复辟,捍卫了大革命的成果;后期战争的侵略性、争霸性是帝国覆灭的重要原因。

《法国大革命》 教学设计

《法国大革命》 教学设计

《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学生能够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背景、原因、主要过程和重要事件。

掌握《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理解法国大革命对法国及世界历史的深远影响。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文献、分析图片和资料,培养学生获取有效信息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开展小组讨论,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是追求自由、平等和民主的伟大斗争。

培养学生对历史发展的客观认识和对人类社会进步的坚定信念。

二、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法国大革命的爆发原因。

法国大革命的主要过程和重要事件,如攻占巴士底狱、《人权宣言》的颁布、雅各宾派专政等。

2、教学难点理解法国大革命的深远影响及其在世界历史中的地位。

分析法国大革命期间不同政治派别之间的斗争和政策。

三、教学方法1、讲授法讲解法国大革命的基本史实和重要概念。

2、讨论法组织学生讨论相关问题,激发学生的思维。

3、资料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图片、文献等资料,培养其分析能力。

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法国的著名建筑埃菲尔铁塔、卢浮宫等图片,引出法国这个充满浪漫和艺术气息的国家。

然后提问学生:“你们知道法国在历史上曾经经历过一场震撼世界的革命吗?”从而导入新课。

2、讲授新课(1)法国大革命的背景经济方面:介绍 18 世纪法国封建专制统治下的经济状况,如封建土地所有制、苛捐杂税等对农民和新兴资产阶级的压迫。

政治方面:强调封建等级制度的不平等,国王的专制统治和贵族的特权。

思想方面:提及启蒙运动对法国民众思想的解放作用,如伏尔泰、孟德斯鸠、卢梭等思想家的主张。

(2)法国大革命的爆发讲述 1789 年 7 月 14 日,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这一标志性事件,解释其原因和意义。

(3)《人权宣言》展示《人权宣言》的原文片段,讲解其主要内容,如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等思想。

分析《人权宣言》的意义和影响。

(4)法国大革命的发展进程简述君主立宪派、吉伦特派、雅各宾派等执政时期的主要政策和措施。

法国大革命教案

法国大革命教案

《法国大革命》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九年级上册世界历史第四单元“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第13课内容,本课从大革命的爆发、《人权宣言》的发表、拿破仑帝国的兴亡三个子目讲述了法国大革命。

波澜壮阔的法国大革命不仅摧毁了本国的封建统治,也涤荡了欧洲大陆的封建势力,是早期资产阶级革命中最彻底的一次资产阶级革命。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法国大革命的过程,了解《人权宣言》的内容,知道“热月政变”,掌握法国大革命的历史影响,了解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基本情况。

【过程与方法目标】1.比较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美国独立战争与法国大革命的异同,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是一场真正的政治大革命,从而培养学生的史实比较能力。

2.通过阅读与讨论,使学生大体了解《人权宣言》的思想内涵。

3.通过分析拿破仑帝国兴亡的原因,提高学生透过历史现象看本质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顺应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影响深远。

2.通过对《人权宣言》内容的探讨和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法国大革命是人类社会从专制和人治社会向民主与法制社会过渡的一个重大事件,培养学生树立历史的进步意识、民主与法制意识和人权意识。

让学生感受法国巴黎人民在革命中所起的推动作用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人权宣言》的发表,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

【教学难点】拿破仑战争。

课前准备:【教师准备】研读课标、教材,撰写教学设计,制作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本课内容,收集有关资料(含文字和图片资料)。

教学过程:新课导入:埃菲尔铁塔矗立在法国巴黎的战神广场,是世界著名建筑和法国文化的象征之一,也是巴黎最高建筑物,得名于设计它的著名建筑师结构工程师古斯塔夫˙埃菲尔。

铁塔设计新颖独特,是世界建筑史上的技术杰作,是法国巴黎的重要景点和突出标志。

这座铁塔建成于1889年,正值法国大革命爆发一百周年。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法国大革命。

【设计意图】通过课件展示埃菲尔铁塔图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1课法国大革命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
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制宪会议《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及进步意义;拿破仑帝国的建立;拿破仑的对内政策和对外战争;法国大革命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感知法国大革命进程中巴黎人民的表现和作用,使学生认识到人民群众是历史前进的动力和推动者。

通过对法国人民三次武装起义、热月政变、雾月政变、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及帝国的覆亡这些内容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资本主义制度是在不断同封建势力的斗争中建立的。

2、通过对课中题“你如何看待《人权宣言》关于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的规定”以及课后畅想天地关于对拿破仑对外战争的评价,掌握一分为二地看待历史现象和历史人物的学习方法。

通过评价拿破仑,掌握史论结合、论从史出、一分为二地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对法国大革命过程和结果的学习,感知早期资产阶级革命所受到的极大阻力,从而使学生认识到任何革命和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从而对我国目前进行的改革充满信心。

2、通过对《人权宣言》的学习,使学生理解资产阶级民主法制的进步意义,从而体会当前我国民主化进程的重要性。

3、拿破仑所实施的措施巩固和发展了大革命的成果,冲击了欧洲的封建统治,但他迷信武力、穷兵黩武,最终导致了帝国的灭亡。

由此证明任何非正义的战争必将以失败而告终。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拿破仑帝国的统治。

难点:正确评价拿破仑。

教学过程
一、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板书)
1、法国大革命的历史背景(板书)
(1)封建制度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的发展。

教师讲述:18世纪的法国,资本主义工商业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资产阶级的力量也随之壮大,但政治上处于无权地位。

在封建等级制度森严的法国,资产阶级属于第三等级,处于被统治地位,财产常常受到教士和贵族侵占。

(2)三级会议的召开成为了导火线。

教师讲述:1789年5月,法国国王路易十六为解决财政苦难,在凡尔赛宫召开三级会议。

7月,第三等级召开制宪会议,希望制定宪法限制王权。

路易十六则阴谋用武力驱散制宪会议。

这样,第三等级与封建势力发生了正面冲突,成为革命的导火线。

2、攻占巴士底狱(板书)
教师讲述:1789年7月,巴黎人民起义,攻占象征封建专制的巴士底狱,法国大革命爆发。

二、《人权宣言》的颁布(板书)
1、颁布(板书)
提问:《人权宣言》是什么时候?哪个机构颁布的?
学生回答:1789年,制宪会议颁布了《人权宣言》。

2、主要内容(板书)
提问:《人权宣言》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学生回答:(1)人生来是自由的,在权利上是平等的。

(2)法律是公共意志的表现,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3)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3、意义(板书)
提问:《人权宣言》的颁布有何意义?
学生回答:(1)《人权宣言》是法国大革命的纲领性文件,核心内容是人权与法治。

否定了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2)《人权宣言》以主权在民代替主权在君,极大地提高了公民在国家中的主体意识。

(3)《人权宣言》确立的原则是改造封建社会、引导法国走向近代资本主义社会的指针。

三、拿破仑帝国(板书)
1、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1804年)(板书)
教师指导学生阅读课文,让学生自主学习了解法国大革命的进程,掌握拿破仑夺取政权的历史背景。

教师强调:是时势造英雄,而不是英雄造时势。

当时的形势需要一个独裁者,假如当时不曾有拿破仑这个人,那么他的角色一定会有另外一个人来扮演。

2、拿破仑的对内政策和对外战争(板书)
提问:拿破仑称帝后实施了怎样的内外政策?
内外政策:(1)颁布《法典》,确立资本主义社会的立法规范;(2)采取措施,发展资本主义工商业;多次发动对外战争。

提问:法兰西第一帝国为什么会迅速走向灭亡?
指导学生从拿破仑对外战争的侵略性方面及法国与反法同盟势力对比等方面考虑。

3、法国大革命的历史意义(板书)
提问:法国大革命有何伟大意义?
学生回答:在国内,法国大革命推翻了法国的封建统治,为资本主义发展开辟了道路。

在国际上,它沉重打击了欧洲封建势力,有力地推动了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及格拉丁美洲民族解放运动,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四、小结
1、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标志着法国大革命的爆发。

2、《人权宣言》否定了封建专制和封建等级制度,具有重大的进步意义。

3、拿破仑发动政变建立资产阶级军事独裁帝国,最终因奴役和掠夺占领区而导致帝国覆没。

4、法国大革命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