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分析实验思考题
糖精的制备实验报告思考题

糖精的制备实验报告思考题糖精的制备实验报告思考题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了解糖精的制备方法以及其化学反应式,掌握糖精的制备技术,提高实验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糖精的制备原理是将安息香酸与亚硝酸钠反应,生成2-羟基-5-硝基苯甲酸钠,再与氨反应生成糖精钠,经酸化后得到糖精。
三、实验步骤1.取一定量的安息香酸加入适量的水中,搅拌均匀至溶解。
2.将亚硝酸钠加入安息香酸溶液中,搅拌均匀。
3.将溶液加热至沸腾,保持沸腾状态20分钟,搅拌均匀。
4.将2-羟基-5-硝基苯甲酸钠加入氨水中,搅拌均匀。
5.将生成的糖精钠加入酸中,搅拌均匀。
6.将沉淀洗净,过滤,干燥,得到糖精。
四、实验结果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成功制备了糖精。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反应原理和实验步骤,成功地制备出了糖精,并得到了较好的实验结果。
五、实验分析糖精是一种合成的有机化合物,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等领域。
糖精的制备方法也是比较成熟的,但是糖精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和风险。
因此,在使用糖精的过程中需要谨慎,对于食品、饮料等领域的使用也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定和标准。
六、思考题1.糖精是一种有机合成物,使用范围广泛。
你认为,糖精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最多的地方是哪里2.糖精的制备方法和反应原理比较成熟,但是糖精也存在一定的争议和风险。
你认为,糖精的使用存在哪些风险和问题你有哪些建议来避免这些问题3.糖精的制备方法和反应原理与其他有机合成物的制备方法和反应原理有什么区别它们的应用领域和价值有何不同答:1.糖精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最多的地方是食品和饮料领域,因为糖精可以作为一种替代糖的甜味剂,可以减少糖分摄入量,适合于糖尿病患者和想要控制体重的人群。
2.糖精的使用存在的风险和问题包括:长期食用可能会对身体健康造成一定影响;糖精也可能会引起过敏反应;使用过多可能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如头痛、恶心等等。
为了避免这些问题,我们应该适量使用糖精,不要过度依赖甜味剂,保持均衡饮食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食品分析思考题.

食品分析思考题第一章绪论1.作为食品分析工作者应具备哪些方面的知识?2.要想得到正确的分析结果,需要正确实施哪些步骤?3.选用合适的分析方法需要考虑哪些因素?比较国家标准、国际标准和国际先进标准之间的关系与有效性。
第二章食品样品的采集与处理1.采样之前应做哪些准备?如何才能做到正确采样?2.了解样品的分类及采样时应注意的问题。
3.为什么要对样品进行预处理?选择预处理方法的原则是什么?4.常用的样品预处理方法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第三章食品的感官检验1.说明感官检验的特点,感官检验有哪些类型?2.简述感官检验实验室应有哪些功能和要求?3.如何选择、培训和考核感官检验评价员?感官检验评价员应具备哪些基本条件?4.常用的感官检验方法有哪几大类?各类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是什么?5.举例说明各类感官检验方法的应用和数据处理方法。
第四章食品的物理检测法1.简述密度瓶法测定样液相对密度的基本原理?试说明密度瓶上的小帽起什么作用?2.密度计的表面如果有油污会给密度的测定带来怎样的影响?试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原理进行分析。
3.简述阿贝折光仪利用反射光测定样液浓度的基本原理,试用其光路图表示之。
4.简述旋光法测定样液浓度的基本原理。
5.测定水及样液色度的意义。
6.黏度的测定方法有几种?各有什么特点?7.食品的物理性能主要包括哪些方面?举例说明食品物性的量化与食品分析的关系。
第五章水分和水分活度的测定1. 根据学习本章所掌握的测定水分的知识,指出下列各类食品水分测定的操作方法及要点:乳粉、淀粉、香料、谷类、干酪、肉类、果酱、糖果、笋、南瓜、面包和油脂。
2.为什么要采用标准化的方法测定水分含量?3.在水分含量的分析中,采用真空干燥法比强制对流干燥法具有哪些优势。
4.在下列情况下,水分测定的结果是偏高还是偏低?为什么?烘箱干燥法:样品粉碎不充分;样品中含有较多的挥发性成分;脂肪的氧化;样品的吸湿性较强;美拉德反应;样品表面结了硬皮;装有样品的干燥器未密封好;干燥器中硅胶已受潮。
食品工程原理思考题与习题

食品工程原理思考题与习题思考题与习题绪论一、填空1 同一台设备的设计可能有多种方案,通常要用来确定最终的方案。
2 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包括、、、和。
3 奶粉的生产主要包括、、、、等单元操作。
二、简答1 什么是单元操作?食品加工中常用的单元操作有哪些?2 “三传理论”是指什么?与单元操作有什么关系?3 如何理解单元操作中常用的五个基本概念?4 举例说明三传理论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
5 简述食品工程原理在食品工业中的作用、地位。
三、计算1 将5kg得蔗糖溶解在20kg的水中,试计算溶液的浓度,分别用质量分数、摩尔分数、摩尔浓度表示。
已知20%蔗糖溶液的密度为1070kg/m3。
2 在含盐黄油生产过程中,将60%(质量分数)的食盐溶液添加到黄油中。
最终产品的水分含量为%,含盐量%,试计算原料黄油中含水量。
3 将固形物含量为%的鲜橘汁引入真空蒸发器进行浓缩,得固形物含量为58%得浓橘汁。
若鲜橘汁进料流量为1000kg/h,计算生产浓橘汁和蒸出水的量。
4 在空气预热器中用蒸气将流量1000kg/h,30℃的空气预热至66℃,所用加热蒸气温度℃,离开预热器的温度为℃。
求蒸气消耗量。
5 在碳酸饮料的生产过程中,已知在0℃和1atm下,1体积的水可以溶解3体积的二氧化碳。
试计算该饮料中CO2的(1)质量分数;(2)摩尔分数。
忽略CO2和水以外的任何组分。
6 采用发酵罐连续发酵生产酵母。
20m3发酵灌内发酵液流体发酵时间为16h。
初始接种物中含有%的酵母细胞,将其稀释成2%菌悬液接种到发酵灌中。
在发酵罐内,酵母以每增长一倍的生长速度稳定增长。
从发酵罐中流出的发酵液进入连续离心分离器中,生产出来的酵母悬浮液含有7%的酵母,占发酵液中总酵母的97%。
试计算从离心机中分离出来的酵母悬浮液的流量F以及残留发酵液的流量W(假设发酵液的密度为1000kg/m3)。
1第一章流体流动一、名词解释 1 流体的黏性 2 牛顿流体3 流体的稳定流动4 层流边界层二、填空1 通常把( )流体称为理想流体。
食品分析思考题答案

09级粮院《食品分析》复习题01.评价食品的因素?P1食品分析的过程?P4答:1视频照片所含营养物质的种类、含量及分布——内部组成。
2 食品的色、香、味、形、质地及口感——外部形态。
3食品的卫生指标——卫生状况分析过程1样品的采集与处理(特色部分)2成分的含量或特性指标的测定(化学法、仪器法)3数据处理及分析结果的表达(统计法)02.食品分析研究内容和分析方法种类?P1-4食品分析是研究分析检测食品的方法,并采用这些方法研究与评定食品品质及其变化的一门学科。
分析研究内容:1食品分析理论和技术的研究。
2食品中营养物质的分析。
3食品的感官评价4食品中有毒物质的分析。
5食品辅助材料及添加剂的分析分析方法种类:1理论分析方法(1)物理分析法(2)化学分析法(3)仪器分析法a光线分析法b电化学分析法c色谱分析法2生物学分析法a酶法b微生物法3感官评定方法03.食品分析的现状与发展方向?P4-5现状:食品分析的方法逐步由经典的化学分析转变为仪器分析法,如重量法、容量法逐步被一些大型仪器分析的方法所取代,仪器分析中应用最广泛的分光光度法在食品分析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食品感官品质和物理特性指标的测定仪器已经进入实验室。
仪器分析是理化分析发展的方向,而经典物理,化学分析仍是基础。
由于电子计算机的应用,使仪器分析发展到一个更高的阶段。
发展趋势:1、进一步利用最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及电子计算机技术2、开发更多更好的前处理方法及灵敏、准确、简便、快速的分析检测手段,以及与其想配套的实验仪器3、引入更多的生物技术4、食品的动态检测将是一个待开发的领域04.样品种类和所代表的含义是什么?采样的类型和用途?样品种类:1检样:由整批被检对象的各部分,或生产线上的不同时间,使用适当工具,按规定的方法采取的小量被检对象。
检样的多少,按该产品中检验规则所规定的抽样方法和数量执行2原始样品:将许多份质量相同的检样混在一起,叫做原始样品。
原始样品的数量是根据受检物品的特点、数量和满足检验的要求而定。
12本科《食品分析》考试题型及思考题完整答案

12本科《⾷品分析》考试题型及思考题完整答案《⾷品分析》考试题型⼀、填空题(20空×1分=20分)⼆、单项选择题(10题×1分=10分)三、判断题(10题×1分=10分)四、名词解释(5题×2分=10分)五、简答题(5题×5分=25分)六、详答题(8分+7分=15分)七、综合题(10分)设计⼀实验,以某法测定某样品中某成分的含量(要求:写出原理、操作概要及计算公式)名词解释1.国际标准:由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制定的,在国际间通⽤的标准。
每年10⽉14⽇为国际标准⽇。
2.国际先进标准:是指国际上有权威的区域标准,世界上主要经济发达国家的国家标准和通⾏的团体标准,包括知名跨国企业标准在内的其他国际上公认先进的标准。
3.⾷品分析的性质:专门研究各种⾷品组成成分的检测⽅法及有关理论,进⽽评价⾷品品质的⼀门技术性学科。
2.采样:从⼤量的分析对象中抽取有代表性的⼀部分作为分析材料(分析样品),这项⼯作称为样品的采集,简称采样。
3.有效酸度:指被测液中H+的浓度,准确的说应是溶液中H+的活度,所反映的是已离解的那部分酸的浓度,常⽤pH值表⽰。
其⼤⼩可借酸度计(pH计)来测定。
4.总酸度:⾷品中所有酸性成分的总量。
它包括未离解的酸的浓度和已离解的酸的浓度,其⼤⼩可借碱滴定来测定,⼜可称为“可滴定酸度”。
5.挥发酸:⾷品中易挥的有机酸,如甲酸,醋酸及丁酸等低碳链的直链脂肪酸。
其⼤⼩可通过蒸馏发分离,再借标准碱滴定来测定。
6.油脂的皂化价:中和1 g 油脂中的全部脂肪酸(游离+ 结合的)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mg)7.油脂的碘值:100 g 油脂所吸收的氯化碘或溴化碘换算成碘的质量(g)8.油脂的酸价:中和1 g 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所需氢氧化钾的质量(mg)。
9.油脂的过氧化物值:过氧化值滴定1 g 油脂所需⽤( 0.002 mol/L ) Na2S2O3标准溶液的体积(mL)。
食品分析报告实验内容

实验一仪器的认识、清点、洗涤、干燥和使用一、实验目的1.牢记和遵守化学实验室规则、要求和安全守则。
2.认领、熟悉实验常用仪器。
3.掌握常用玻璃仪器的洗涤和干燥方法。
4. 掌握容量瓶和移液管等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及溶液的配制方法。
二、实验步骤1.认领仪器按学生“实验仪器配备清单”逐一认识并检查、清点所领仪器,要求熟悉其名称、规格、主要用途和使用注意事项。
2.仪器的洗涤和干燥(1)将一些常规仪器(试管、烧杯、锥形瓶、量筒等)先用自来水刷洗,然后用洗衣粉(去污粉)或肥皂液刷洗洁净。
用去污粉或洗衣粉刷洗仪器时,应先用水将仪器内外浸湿后倒出水,再蘸取少量去污粉或洗衣粉直接刷洗,再用水冲洗。
其效果比用相应的水溶液刷洗要好得多,容易达到清洁透明,不挂水珠的要求。
(2)将洗净的试管、烧杯、锥形瓶等在气流烘干器上烘干。
3.仪器的正确使用及溶液的配制(1)用水反复练习估量液体体积的方法直到熟练掌握为止。
取1 mL自来水,用小滴管滴入试管中,记录滴数并计算一滴大约是多少毫升,记下1 mL 在试管的大约位置。
(2)用量筒从试剂瓶中取出5、10、20 mL溶液至50 mL烧杯中。
反复练习,直至熟练。
(3)粗配0.02mol·L-1 NaCl溶液计算粗配500mL 0.02mol·L-1NaCl溶液所需NaCl固体的质量,粗称所需质量的NaCl固体于250mL烧杯中,加入100mL水,用玻璃棒搅拌使其溶解,将其转入500mL试剂瓶中,再加入400mL水,摇匀即可。
(4)将(2)配制溶液准确稀释10倍使用移液管移取25mL(2)配制的溶液于250mL容量瓶中,加水稀释摇匀即可。
反复练习,直至熟练掌握容量瓶、移液管的使用。
三、思考题1.常用玻璃仪器可采用哪些方法洗涤?选择洗涤方法的原则是什么?怎样判断玻璃仪器是否已洗涤干净?2.有哪些方法用于常用玻璃仪器的干燥?烤干试管时为什么要始终保持管口略向下倾斜?带有刻度的计量仪器为什么不能用加热的方法干燥?3.取用固体和液体时,要注意什么?实验二分析天平称量练习一、实验目的1.学习分析天平的基本操作和常用称量方法,为以后的分析实验打好基础。
食品工艺学真题及思考题

历年全真试题集一、填空1.食品的变质包括品质下降、营养价值下降和安全性下降、审美感觉下降。
2.在干燥操作中,要提高干燥速率,可对食品作如下处理:升温、加快空气流速、降低空气相对湿度。
3.辐射类型主要有电离辐射(低频辐射线)和非电离辐射(高频辐射线)两类。
食品保藏主要应用电离辐射,在商业上,经常采用人工制备放射性同位素Co60作为辐射源。
4."5.烟熏成分中,酚类物质和羰基化合物是与烟熏风味最相关的两类化合物。
6.在腌渍保藏中,要使腌制速率加快,可选用下列方法选择合适腌制剂、降低体系的粘度、提高温度、提高溶质浓度和降低被腌制物的厚度。
醇类和烃类是与风味无关的物质。
在烟熏成分烃类中,苯并芘、二苯并蒽是致癌物质。
7.表示金属罐封口质量的三个50%分别是指叠接率、紧密度和接缝盖钩完整率。
8.决定罐藏食品是否需要高压杀菌的两个基本因素是PH、Aw,原因是低酸性食品的抑菌能力差,需高温高压杀菌,而酸性食品的抑菌能力强,所以可以常温常压杀菌。
9.食品冷藏温度一般是-2℃~15℃,冻藏温度一般是-18℃。
10.》11.目前食品工业中有哪三类浓缩方法:膜浓缩、蒸发浓缩及冷冻浓缩。
12.影响冻藏食品中冰晶体大小的主要因素有冻结时间和冻结速率。
13.罐藏食品的排气方法:加热、真空、热罐袋。
14.食品保藏的实质是通过物理化学和生物等手段,控制和抑制微生物和酶的活性并尽量减少营养成分损失,使食品的贮藏期提高。
15.当食品处在某一空气相对湿度ψ下达到平衡时某食品的水分活度aw是食品有效水分含量,且在数值上与用百分率表示的相对湿度相等,若aw>ψ,则食品将会有水分蒸发,当aw<ψ,则食品会吸湿。
16.,17.新鲜的果蔬的冷藏温度范围常控制在0~5℃,原因是抑制酶的活动和呼吸作用,延缓储备物质的分解,任何冰点相近的食品,当以不同冻结速度降至冻藏温度时,它们的冷耗量应相同,食品冻结过程中冻结层分解面速度和溶质扩散速度决定了冻结食品内溶质几何分布的程度。
食品分析实验

⾷品分析实验实验⼀酒度计糖度计的使⽤⼀、实验⽬的1、学会使⽤酒度计、婆美计、折光仪2、学会测定蒸馏酒和酿造酒(啤酒,⽶酒,葡萄酒等)的酒度3、了解酒度和糖度的测定值与温度的关系⼆、实验原理不同浓度的糖、不同浓度的⼄醇含量的饮料均有明显差异的⽐重,因此,可根据其⽐重制成酒度计、糖度计、盐度计等,⽅便快捷测定其物质的浓度三、实验原料蒸馏酒,黄酒,⽩酒,雪碧四、实验仪器酒度计,婆美计,⼿持式旋光仪,量筒,蒸馏装置等五、实验⽅法1、测量酿造酒黄酒的酒度,连接好蒸馏装置,取400ml黄酒,待馏出液⾄200ml时停⽌蒸馏,⽤酒度计测量其酒度。
(每个台⼦共⽤⼀套蒸馏装置,每⼩组测定⼀下蒸馏酒度)2、⽤酒度计分别测量蒸馏酒在20℃以下(温度在10℃以下较好),20℃,20℃以上(温度在30℃以上较好)三个不同区域温度的酒度,得出酒度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3、⽤婆美计分别测量雪碧20℃以下(温度在10℃以下较好),20℃,20℃以上(温度在30℃以上较好)三个不同区域温度的婆美度,得出婆美度4、随温度变化的规律。
5、⽤⼿持式旋光仪测量雪碧的糖度五、思考题1、总结出酒度的测量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2、总结出糖度的测量值随温度的变化规律。
实验⼆⽔分和灰分的的测定(⼀)⽔分测定⼀、实验⽬的学会使⽤常压⼲燥法(重量法)测量物质的⽔分⼆、实验原理在空⽓⼲燥箱内将试样⼲燥⾄恒重,称量两次重量之差即为所含⽔分的量三、实验原料麸⽪四、实验仪器与试剂称量瓶,⼲燥器,烘箱等五、实验⽅法1、将洗净的称量瓶和盖⼦放于烘箱内烘15分钟,然后转⼊⼲燥器中,待冷却10-20分钟后称其重量,再烘⼀次,冷却,恒重,两次重量之差<0.002g,记下重量W2、充分混匀准备好的样品,取约2g置于称量瓶内。
快速称量好称量瓶和样品,记下重量为W1。
3、移⼊100-105℃的烘箱中开盖烘2-3⼩时后,加盖,置于⼲燥器中冷却,称重4、再烘⼀⼩时,称重,重复此操作,直⾄前后两次重量之差不超0.002g,即恒重,记为W25、计算:⽔分含量(%)=(W1- W2)/(W1- W)ⅹ100六、思考题1、实验中应注意哪些事项?2、常压⼲燥法测定样品⽔分满⾜的条件?(⼆)灰分测定⼀、实验⽬的学会测定⾷品中的总灰分⼆、实验原理⾼温灼烧(550℃)将有机物除去,称量剩下的残留物即为总灰分三、实验原料⾯粉四、实验仪器与试剂坩埚,⼲燥器,烘箱,H2O2或浓HNO3等五、实验⽅法1、坩埚处理:⽤1:4的HCl将坩埚煮沸半个⼩时(1体积⽔⽐4体积的浓HCl)后再洗净,再放于马福炉中550℃灼烧半个⼩时,降温⾄200℃后取出,置⼲燥器中冷却,称量,再恒重,记为重量为W2、称量:称取约1 g样品于坩埚中,记下重量为W1。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面粉中水分含量的测定
1.干燥器的作用:冷却称量器皿及试样、药品用。
(或答称量瓶、坩埚等都可以)(3分)正确使用和维护干燥器
(1)搬移干燥器时,要用双手拿着,用大拇指紧紧按住盖子。
(2)打开干燥器时,不能往上掀盖,应用手轻轻推开干燥器盖子。
(3)磨口涂凡士林,使之能与盖子密合。
(4)硅胶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吸湿变色,需进行烘干后再用135℃,烘干2~3h后再重新使用。
(每小条3分)
2.防止干燥后的样品在空气中吸收水分。
(4分)
冷却称量的原因:(1)水分吸附与蒸发平衡需要时间,同时在不同温度下也不相同,相同温度最佳。
(3分)
(2)不冷却,引起局部对流,使局部空气浮力变小,使称量值偏高,测定结果偏低,使称量值不准。
(3分)
(3)不冷却,热的东西将损坏天平。
(5分)
实验二乳与乳制品酸度的测定
1. 先配成氢氧化钠饱和溶液,再稀释成要配制的浓度氢氧化钠溶液,然后再用基准的邻苯二甲酸氢钾来标定氢氧化钠溶液。
(10分)
2. 按总酸度计算公式计算(10分)解释各字母的含义
总酸度=[(C*V*K)/M]*100
其中:C—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摩尔浓度,mol/L;
V—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体积,mL;
K—换算系数,即1mmol氢氧化钠相当于乳酸的质量(g),0.090;
M—牛乳样品质量,g 。
3.外表酸度:又叫固有酸度(潜在酸度)是指刚挤出来的新鲜牛乳本身所具有的酸度,是由磷酸、酪蛋白、白蛋白、柠檬酸和二氧化碳等所引起的。
真是酸度:也叫发酵酸度,是指牛乳放置过程中,在乳酸菌作用下乳糖发酵产生了乳酸而升高的那部分酸度。
(5分)
灰分含量的测定
1.(1)评判食品的加工精度和食品品质。
(2)判断食品受污染的程度
(3)测植物原料的灰分,了解植物生长的成熟度和自然条件对其的影响,测定动物原料的灰分,反映动物品种饲料组分对其影响。
(每小条5分,共15分)
2.(1)防止在高温灼烧时,因温度高试样的水分急剧蒸发使试样飞扬。
(2)防止糖、蛋白质、淀粉等易发泡膨胀的物质在高温下发泡膨胀而溢出坩埚。
(3)防止碳粒被包住,灰化不完全。
(每小条5分,共15分)
3.(1)改变操作方法
(2)添加灰化助剂,硝酸、过氧化氢等,不需要做空白实验。
(3)硫酸灰化法
(4)加入乙酸镁、硝酸镁等助灰化剂,需要做空白试验。
(每条3分,共12分)
4.观察残灰颜色,浅灰色或白色。
但含铁高,灰分呈褐色,铜含量高呈蓝绿色,根据样品的组成、状态注意观察残灰颜色,正确判断灰化程度;灰化至恒重。
(3分,基本意思对就给3
分或只答灰化至恒重也给3分)。
饼干中脂肪含量的测定
1.酸水解法测定的是总脂肪,包括游离脂肪和结合态脂肪。
因用盐酸加热水解,使结合态脂肪游离,所以所测的脂肪是总脂肪。
(15分)
2.乙醇沉淀蛋白质,促进脂肪球聚合,同时溶解一些碳水化合物、有机酸等。
(8分)加石油醚作用之一提取脂肪(2分),之二可降低乙醇在乙醚中的溶解度,使乙醇溶解物残留在水层,并使分层清楚。
(5分)
食品中亚硝酸盐含量的测定
1.减少取样量,或将样液稀释,或增加标准样品量。
答对任何一方面都给(5分)。
2.回归方程计算复杂,但结果准确;标准曲线直观,误差大。
(10分)
3.消除试剂误差
食品中还原糖的测定
2、滴定必须在沸腾条件下进行:(1)可以加快还原糖与二价铜离子的反应速度;(2)次甲基蓝变色是可逆的,还原型次甲基蓝遇空气中氧时又会被氧化为氧化型;(3)氧化亚铜也极不稳定,易被空气中的氧所氧化。
保持反应液沸腾可防止空气进入,避免次甲基蓝和氧化亚铜被氧化而增加耗糖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