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下册数学书习题答案
初一数学下册(人教版)第五章5.3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及答案

描述:初一数学下册(人教版)知识点总结含同步练习题及答案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 5.3 平行线的性质一、学习任务1. 能够熟练的运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解题.2. 发展空间观念、逻辑推理能力和有条理的表达能力.二、知识清单平行线的性质三、知识讲解1.平行线的性质平行线性质①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位角相等;②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相等;③ 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同旁内角互补.平行线间的拐点问题① 已知 ,如图,当点 处于以下位置时, 与 , 的关系是:② 已知 ,如图,当存在 个 点时, 的值.③ 已知 ,如图,当存在 个 点时,, 与 的关系.AB ∥CD E ∠E ∠B ∠D AB ∥CD n E ∠B +∠D +∠+∠+∠+⋯+∠E 1E 2E 3E n AB ∥CD n E ∠B ∠D ∠+∠+∠+⋯+∠E 1E 2E 3E n例题:四、课后作业(查看更多本章节同步练习题,请到快乐学)AB ∥CD如图所示,已知直线 ,,则 _______.解:.AB ∥CD ∠1=50∘∠2=50∘答案:1. 如图,直线 ,直线 与 , 相交,,则 .A .B .C .D .Ba ∥bc a b ∠1=65∘∠2=()115∘65∘35∘25∘答案:2. 一辆汽车在公路上行驶,两次拐弯后,仍在原来的方向上平行行驶,那么两个拐弯的角度可能为 A .先向左转 ,再向左转 B .先向左转 ,再向右转 C .先向左转 ,再向右转 D .先向左转 ,再向左转 B()130∘50∘50∘50∘50∘40∘50∘40∘答案:3. 如图,,直线 分别交 、 于点 、 ,若 ,则 的度数为 .A .B .C .D .DAB ∥CD BC AB CD B C ∠1=50∘∠2()40∘50∘120∘130∘4. 如图,直线 ,, 交直线 于点,,则 的度数是 a ∥b AC ⊥AB AC b C ∠1=60∘∠2()高考不提分,赔付1万元,关注快乐学了解详情。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课后习题与答案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课后习题与答案分析:本文涉及数学和物理知识,需要注意符号的使用和单位的转换。
1、判断正负数:根据数轴上的规则,大于0的数为正数,小于0的数为负数。
因此,正数为5和0.56,负数为-5、-3、-25.8、-0.0001和-600.7.2、蓄水池高度表示:标准水位为m,高于标准水位0.08m表示为0.08m,低于标准水位0.2m表示为-0.2m。
低于标准水位0.1m表示为-0.1m,高于标准水位0.23m表示为0.23m。
3、正负数的关系:不是正数的数不一定是负数,不是负数的数不一定是正数。
因为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4、物体移动表示:向后移动5m表示为-5m,又向前移动5m表示为+5m,物体回到起点,距离为0m。
5、平均值计算:七次测量的平均值为80m。
超出部分分别为+0.6m、+0.8m和+0.5m,不足部分分别为-0.6m、-0.9m和-0.4m。
6、氢原子电荷表示:原子核所带电荷为+1,电子所带电荷为-1.7、气温变化计算:中午12时气温为7℃,过5h气温下降4℃,过7h再下降4℃,第二天气温为-1℃。
8、增长率计算:需要给出具体数据才能进行计算。
13.1°C。
3.8°C。
2.4°C。
-4.6°C。
-19.4°C.P14.8.检测了5个排球,超过标准的克数记为正数,不足的克数记为负数。
从轻重的角度看,哪个球最接近标准?解:与标准的克数误差最小的球最接近标准。
因为|-0.6|<|+0.7|<|-2.5|<|-3.5|<|+5|,所以最右边的球最接近标准。
P15.9.某年我国人均水资源比上年的增幅是-5.6%。
后续三年各年比上年的增幅分别是-4.0%。
13.0%。
-9.6%。
这些增幅中哪个最小?增幅是负数说明什么?解:因为-9.6%<-5.6%<-4.0%<13.0%,所以在这些增幅中,-9.6%最小。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上下学期)(上下册).doc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补充习题答案( 上下学期 )( 上下册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上下学期 )(上下册 )2015 详细版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版次:2012.6( 2015.6 重印)每天更新,请您关注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1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2 页七上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3 页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4 页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5 页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6 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7 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 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 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 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1 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12 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13 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4 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5 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6 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7 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8 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19 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0 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1 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2 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3 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4 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5 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6 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7 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8 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9 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30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31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2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3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4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35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6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7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8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39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0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1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2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43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4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5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6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第 48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9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0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51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52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3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4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55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56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7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8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9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60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1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2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3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64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5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6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7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68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9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0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1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72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73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4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5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案第 77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8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9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80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81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2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3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4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85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6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7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8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89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0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1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2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93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4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5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6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97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98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9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0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101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102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3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4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题答案第106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7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8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9 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10 页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版次:2012.12( 2015.12 重印)每天更新,请您关注七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1 页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2 页七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3 页七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4 页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5 页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 页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 页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8 页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9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10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11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2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3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14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5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6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7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8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19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20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21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22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23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24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25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6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27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8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9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0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1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2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3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4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35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36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37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38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39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0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1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2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43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44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45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46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47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48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49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0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51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2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3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4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5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6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7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8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59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60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61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62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63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4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5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6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67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68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69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70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71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72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73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4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75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6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7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8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9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0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1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2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83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84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85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86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87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8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9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0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91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92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93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94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95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96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97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8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 99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0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1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2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3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4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5 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6 页。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第2节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练习题(附答案)

北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第一章第2节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练习题(附答案)班级________姓名________学号________评价等次________一、选择题1. 计算(23)2015×(32)2016的结果是( )A. 23B. −23C. 32D. −322. (−a 5)2+(−a 2)5的结果是( )A. 0B. −2a 7C. 2a 10D. −2a 10 3. 如果a =355,b =444,c =533,那么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A. a >b >cB. c >b >aC. b >a >cD. b >c >a4. 已知2a =5,2b =10,2c =50,那么a 、b 、c 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不成立的是( ) A. c =2b −1 B. c =a +bC. b =a +1D. c =ab5. 下列运算错误的是( )A.B. (x 2y 4)3=x 6y 12C. (−x)2·(x 3y)2=x 8y 2D.6. 下列各式中:(1)−(−a 3)4=a 12;(2)(−a n )2=(−a 2)n ;(3)(−a −b)3=(a −b)3;(4)(a −b)4=(−a +b)4正确的个数是( )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7.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a 2⋅a 3=a 6B. (−a 2)3=−a 5C. a 10÷a 9=a(a ≠0)D. (−bc)4÷(−bc)2=−b 2c 2 8.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x 2+x 3=x 5B. (−2a 2)3=−8a 6C. x 2⋅x 3=x 6D. x 6÷x 2=x 39. 计算(x 2y)3的结果是( )A. x 6y 3B. x 5y 3C. x 5yD. x 2y 310. 已知a =96,b =314,c =275,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 )A. a >b >cB. a >c >bC. c >b >aD. b >c >a 11. 下列运算中,正确的是( )A. 3x 3⋅2x 2=6x 6B. (−x 2y)2=x 4yC. (2x 2)3=6x 6D. x 5÷12x =2x 4 12. 下列运算正确的是( )A. a 3⋅a 3=2a 6B. a 3+a 3=2a 6C. (a 3)2=a 6D. a 6⋅a 2=a 3 13. 已知32m =8n ,则m 、n 满足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4m =n B. 5m =3n C. 3m =5n D. m =4n 14. 化简(2x)2的结果是( )A. x 4B. 2x 2C. 4x 2D. 4x 15. 已知5x =3,5y =2,则52x−3y =( )A. 34 B. 1 C. 23 D. 98 16. 计算3y 3⋅(−y 2)2⋅(−2y)3的结果是( )17.计算:(−2)2015⋅(12)2016等于()A. −2B. 2C. −12D. 1218.计算(−513)3×(−135)2所得结果为()A. 1B. −1C. −513D. −13519.计算(−x3y)2的结果是()A. −x5yB. x6yC. −x3y2D. x6y220.下列运算错误的是()A. −m2⋅m3=−m5B. −x2+2x2=x2C. (−a3b)2=a6b2D. −2x(x−y)=−2x2−2xy二、计算题21.计算: (1)(−a3)4⋅(−a)3(2)(−x6)−(−3x3)2+8[−(−x)3]2(3)(m2n)3⋅(−m4n)+(−mn)2三、解答题22.已知272=a6=9b,求2a2+2ab的值.23.若x=2m+1,y=3+4m.(1)请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2)如果x=4,求此时y的值.答案和解析1.【答案】C【解析】【分析】将原式拆成(23)2015×(32)2015×32=(23×32)2015×32即可得出答案. 【解答】解:原式=(23)2015×(32)2015×32=(23×32)2015×32=32.故选C . 2.【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运算和合并同类项,幂的乘方法则是:底数不变,指数相乘. 直接利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出结果,然后再合并同类项即可. 【解答】解:(−a 5)2+(−a 2)5 =a 10−a 10 =0. 故选A . 3.【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关键是掌握a mn =(a n )m .根据幂的乘方得出指数都是11的幂,再根据底数的大小比较即可. 【解答】解:a =355=(35)11=24311, b =444=(44)11=25611, c =533=(53)11=12511, ∵256>243>125, ∴b >a >c . 故选C . 4.【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的乘法,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掌握各知识点的运算法则.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法则:同底数幂相乘,底数不变,指数相加,依此即可得到a 、b 、c 之间的关系. 【解答】解:∵22b−1=102÷2=50=2c , ∴2b −1=c ,故A 正确; ∵2a =5,2b =10,∴2a ×2b =2a+b =5×10=50, ∵2c =50,∴a +b =c ,故B 正确; ∵2a+1=5×2=10=2b , ∴a +1=b ,故C 正确; ∴错误的为D . 故选D . 5.【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积的乘方与幂的乘方运算法则以及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的法则,掌握这些法则是解决问题的关键.运用这些法则逐一判断即可.解:A.(−2a2b)3=−8a6b3,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B.(x2y4)3=x6y12,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C.(−x)2⋅(x3y)2=x2⋅x6y2=x8y2,本选项正确,不符合题意;D.(−ab)7=−a7b7,本选项错误,符合题意.故选D.6.【答案】A【解析】解:(1)−(−a3)4=−a12,故本选项错误;(2)(−a n)2=(a2)n,故本选项错误;(3)(−a−b)3=−(a+b)3,故本选项错误;(4)(a−b)4=(−a+b)4,正确.所以只有(4)一个正确.故选A.根据幂的运算性质对各选项进行逐一计算即可判断.本题主要利用: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以及幂的乘方的性质,需要熟练掌握并灵活运用.7.【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除法、积的乘方和幂的乘方,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的关键.根据同底数幂的乘法、除法、积的乘方和幂的乘方进行计算即可.【解答】解:A、a2⋅a3=a5,故A错误;B、(−a2)3=−a6,故B错误;C、a10÷a9=a(a≠0),故C正确;D、(−bc)4÷(−bc)2=b2c2,故D错误;故选C.8.【答案】B【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除法,合并同类项,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很容易混淆,一定要记准法则才能做题.根据同类项的定义,幂的乘方以及积的乘方,同底数的幂的乘法与除法法则即可作出判断.【解答】解:A.不是同类项,不能合并,故选项错误;B.正确;C.x2⋅x3=x5,故选项错误;D.x6÷x2=x4,故选项错误.故选B.9.【答案】A【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积的乘方和幂的乘方,属于基础题.积的乘方等于积中各个因式分别乘方,然后再将所得的幂相乘,解答此题根据积的乘方的法则计算即可.解:(x2y)3=(x2)3y3=x6y3.故选A.10.【答案】C【解析】解:∵a=96=(32)6=312,b=314,c=275=(33)5=315,∴a<b<c,故选:C.根据幂的乘方法则:底数不变,指数相乘.(a m)n=a mn(m,n是正整数)分别计算得出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计算,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1.【答案】D【解析】解:A、3x3⋅2x2=6x5,故选项错误;B、(−x2y)2=x4y2,故选项错误;C、(2x2)3=8x6,故选项错误;x=2x4,故选项正确.D、x5÷12故选:D.根据整式的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以及单项式乘单项式的方法,逐项判定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整式的除法,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以及单项式乘单项式,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整式的除法法则:(1)单项式除以单项式,把系数,同底数幂分别相除后,作为商的因式;对于只在被除式里含有的字母,则连同它的指数一起作为商的一个因式.(2)多项式除以单项式,先把这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分别除以单项式,再把所得的商相加.12.【答案】C【解析】【分析】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乘法,幂的乘方,合并同类项等知识,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分别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合并同类项法则对各选项进行运算,即可判断结果.【解答】解:A.a3·a3=a3+3=a6,故此选项错误;B.a3+a3=2a3,故此选项错误;C.(a3)2=a 2×3=a6,故此选项正确;D.a6·a2=a6+2=a8,故此选项错误.故选C.13.【答案】B【解析】解:∵32m=8n,∴(25)m=(23)n,∴25m=23n,∴5m=3n.故选:B.直接利用幂的乘方运算法则将原式变形,进而得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4.【答案】C【解析】解:(2x)2=4x2,故选:C.利用积的乘方法则:把每一个因式分别乘方,再把所得的幂相乘.此题主要考查了积的乘方,关键是掌握计算法则.15.【答案】D【解析】解:∵5x=3,5y=2,∴52x=32=9,53y=23=8,∴52x−3y=52x53y =98.故选:D.首先根据幂的乘方的运算方法,求出52x、53y的值;然后根据同底数幂的除法的运算方法,求出52x−3y的值为多少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同底数幂的除法法则,以及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同底数幂相除,底数不变,指数相减,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底数a≠0,因为0不能做除数;②单独的一个字母,其指数是1,而不是0;③应用同底数幂除法的法则时,底数a可是单项式,也可以是多项式,但必须明确底数是什么,指数是什么.16.【答案】A【解析】【分析】此题考查了积的乘方和幂的乘方以及单项式乘以单项式,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原式先利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再利用单项式乘以单项式法则计算即可得到结果.【解答】解:原式=3y3×y4×(−8y3)=−24y10.故选A.17.【答案】C【解析】解:(−2)2015⋅(12)2016=[(−2)2015⋅(12)2015]×12=−12.故选:C.直接利用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法则将原式变形进而求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积的乘方运算以及同底数幂的乘法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18.【答案】C【解析】解:(−513)3×(−135)2=[(−513)×(−135)]2×(−513)=1×(−5 13 )5故选:C .首先根据积的乘方的运算方法:(ab)n =a n b n ,求出[(−513)×(−135)]2的值是多少;然后用它乘−513,求出计算(−513)3×(−135)2所得结果为多少即可.此题主要考查了幂的乘方和积的乘方,要熟练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明确:①(a m )n =a mn (m,n 是正整数);②(ab)n =a n b n (n 是正整数). 19.【答案】D【解析】解:(−x 3y)2=x 6y 2. 故选:D .首先利用积的乘方运算法则化简求出答案.此题主要考查了积的乘方运算,正确掌握运算法则是解题关键. 20.【答案】D【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同底数幂的乘法、合并同类项、积的乘方、单项式乘以多项式,解题的关键是明确它们各自的计算方法.计算出各个选项中式子的正确结果,然后对照,即可解答本题. 【解答】解:∵−m 2⋅m 3=−m 5,故选项A 正确, ∵−x 2+2x 2=x 2,故选项B 正确, ∵(−a 3b)2=a 6b 2,故选项C 正确,∵−2x(x −y)=−2x 2+2xy ,故选项D 错误, 故选D .21.【答案】解:(1)原式=a 12⋅(−a 3)=−a 15; (2)原式=−x 6−9x 6+8x 6=−2x 6; (3)原式=−m 10n 4+m 2n 2.【解析】(1)原式利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即可求出值; (2)原式利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合并即可求出值; (3)原式利用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运算法则计算即可求出值.此题考查了单项式乘单项式,以及幂的乘方与积的乘方,熟练掌握运算法则是解本题的关键.22.【答案】解:由272=a 6, 得36=a 6, ∴a =±3; 由272=9b , 得36=32b , ∴2b =6, 解得b =3;(1)当a =3,b =3时,2a 2+2ab =2×32+2×3×3=36. (2)当a =−3,b =3时,2a 2+2ab =2×(−3)2+2×(−3)×3=18−18=0. 所以2a 2+2ab 的值为36或0.【解析】先把已知条件转化成以3为底数的幂,求出a、b的值,再代入代数式计算即可.根据幂的乘方的性质把已知条件转化为以3为底数的幂求出a、b的值是解题的关键;需要注意,a=−3容易被同学们漏掉而导致求解不完全.23.【答案】解:(1)∵4m=22m=(2m)2,x=2m+1,∴2m=x−1,∵y=4m+3,∴y=(x−1)2+3,即y=x2−2x+4;(2)把x=4代入y=x2−2x+4=12.【解析】(1)将4m变形,转化为关于2m的形式,然后再代入整理即可;(2)把x=4代入解得即可.本题考查幂的乘方的性质,解决本题的关键是利用幂的乘方的逆运算,把含m的项代换掉.。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上下学期)(上下册)

苏教版七年级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上下学期)(上下册)苏教版七年级数学补充习题答案(上下学期)(上下册)2015详细版七年级上册七年级下册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版次:2012.6(2015.6重印)每天更新,请您关注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页七上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页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页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页苏科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1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2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3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4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5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6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7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8页苏科版初一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第48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9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0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1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2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3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4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5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6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7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8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9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0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1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2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3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4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5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6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7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8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9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0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1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2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3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4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5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案第77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8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9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0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1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2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3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4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5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6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7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8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9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0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1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2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3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4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5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6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7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8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9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0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1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2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3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4页苏教版七年级上题答案第106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7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8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9页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10页出版社:江苏凤凰科学技术版次:2012.12(2015.12重印)每天更新,请您关注七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页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页七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页七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页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页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页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页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页苏科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1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2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3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4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5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6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7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8页苏科版七(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0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1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2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3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4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5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6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7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8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29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0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1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2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3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4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5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6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7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8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39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0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1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2页苏科版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4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5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6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7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8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49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0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1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2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3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4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5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6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7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8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59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0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1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2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3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4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5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6页苏科版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8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69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0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1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2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3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4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5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6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7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8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79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0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1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2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3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4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5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6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7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8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89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0页苏科版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2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3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4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5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6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7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8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99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0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1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2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3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4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5页苏科版七年级(初一)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106页。
2019-2020人教版新教材七年级数学下全册同步练习答案.doc

同步练习参考答案第五章相交线与平行线11.公共,反向延长线.2.公共,反向延长线.3.对顶角相等.4.略.5.(1)∠BOC,∠AOD;(2)∠AOE;(3)∠AOC,∠BOD;(4)137°43′,90°,47°43′.6.A.7.D.8.B.9.D.10.×,11.×,12.×,13.√,14.√,15.×.16.∠2=60°.17.∠4=43°.18.120°.提示:设∠DOE=x°,由∠AOB=∠AOD+∠DOB=6x=180°,可得x=30°,∠AOF =4x=120°.19.只要延长BO(或AO)至C,测出∠AOB的邻补角∠AOC(或∠BOC)的大小后,就可知道∠AOB的度数.20.∠AOC与∠BOD是对顶角,说理提示:只要说明A,O,B三点共线.证明:∵射线OA的端点在直线CD上,∴∠AOC与∠AOD互为邻补角,即∠AOC+∠AOD=180°,又∵∠BOD=∠AOC,从而∠BOD+∠AOD=180°,∴∠AOB是平角,从而A,O,B三点共线.∴∠AOC与∠BOD是对顶角.21.(1)有6对对顶角,12对邻补角.(2)有12对对顶角,24对邻补角.(3)有m(m-1)对对顶角,2m(m-1)对邻补角.21.互相垂直,垂,垂足.2.有且只有一条直线,所有线段,垂线段.3.垂线段的长度.4.AB⊥CD;AB⊥CD,垂足是O(或简写成AB⊥CD于O);P;CD;线段MO的长度.5~8.略.9.√,10.√,11.×,12.√,13.√,14.√,15.×,16.√.17.B.18.B.19.D.20.C.21.D.22.30°或150°.23.55°.24.如图所示,不同的垂足为三个或两个或一个.这是因为:(1)当A,B,C三点中任何两点的连线都不与直线m垂直时,则分别过A,B,C三点作直线m的垂线时,有三个不同的垂足.(2)当A,B,C三点中有且只有两点的连线与直线m垂直时,则分别过A,B,C三点作直线m的垂线时,有两个不同的垂足.(3)当A,B,C三点共线,且该线与直线m垂直时,则只有一个垂足.25.以点M为圆心,以R=1.5cm长为半径画圆M,在圆M上任取四点A,B,C,D,依次连接AM,BM,CM,DM,再分别过A,B,C,D点作半径AM,BM,CM,DM的垂线l1,l2,l3,l4,则这四条直线为所求.26.相等或互补.27.提示:如图,,9073,9075 ⨯=∠⨯=∠FOC AOE.90710,9072 ⨯=∠⨯=∠∴BOC AOB .90712⨯=∠+∠∴BOC AOB∴是712倍. 31.(1)邻补角,(2)对顶角,(3)同位角,(4)内错角, (5)同旁内角,(6)同位角,(7)内错角,(8)同旁内角, (9)同位角,(10)同位角.2.同位角有:∠3与∠7、∠4与∠6、∠2与∠8;内错角有:∠1与∠4、∠3与∠5、∠2与∠6、∠4与∠8; 同旁内角有:∠2与∠4、∠2与∠5、∠4与∠5、∠3与∠6. 3.(1)BD ,同位. (2)AB ,CE ,AC ,内错.4.(1)ED ,BC ,AB ,同位;(2)ED ,BC ,BD ,内错;(3)ED ,BC ,AC ,同旁内. 5.C . 6.D . 7.B . 8.D .9.6对对顶角,12对邻补角,12对同位角,6对内错角,6对同旁内角.41.不相交,a ∥b . 2.相交、平行.3.经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这条直线平行. 4.第三条直线平行,互相平行,a ∥c . 5.略.6.(1)EF ∥D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2)AB ∥EF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3)AD ∥B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4)AB ∥DC ,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5)AB ∥DC ,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 (6)AD ∥B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7.(1)AB ,EC ,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AC,ED,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B,EC,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AB,E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8.略.9.略.10.略.1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12.略.13.略.14.略.51.(1)两条平行线,相等,平行,相等.(2)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内错角,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互补.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2.垂直于,线段的长度.3.(1)∠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4)120°,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4.(1)已知,∠5,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2)已知,∠B,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3)已知,∠2,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5~12.略.13.30°.14.(1)(2)均是相等或互补.15.95°.16.提示:这是一道结论开放的探究性问题,由于E点位置的不确定性,可引起对E点不同位置的分类讨论.本题可分为AB,CD之间或之外.如:结论:①∠AEC=∠A+∠C②∠AEC+∠A+∠C=360°③∠AEC=∠C-∠A④∠AEC=∠A-∠C⑤∠AEC=∠A-∠C⑥∠AEC=∠C-∠A.61.判断、语句.2.题设,结论,已知事项,由已知事项推出的事项.3.题设,结论.4.一定成立,总是成立.5.题设是两条直线垂直于同一条直线;结论是这两条直线平行.6.题设是同位角相等;结论是两条直线平行.7.题设是两条直线平行;结论是同位角相等.8.题设是两个角是对顶角;结论是这两个角相等.9.如果一个角是90°,那么这个角是直角.10.如果一个整数的末位数字是零,那么这个整数能被5整除.11.如果有几个角相等,那么它们的余角相等.12.两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截得的同旁内角互补,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13.是,14.是,15.不是,16.不是,17.不是,18.是.19.√,20.√,21.×,22.×,23.√,24.√,25.×,26.×,27.√,28.√,29.×,30.×.31.正确的命题例如:(1)在四边形ABCD中,如果AB∥CD,BC∥AD,那么∠A=∠C.(2)在四边形ABCD中,如果AB∥CD,BC∥AD,那么AD=BC(3)在四边形ABCD中,如果AD∥BC,∠A=∠C,那么AB∥DC.32.已知:如图,AB∥CD,EF与AB、CD分别交于M,N,MQ平分∠AMN,NH平分∠END.求证:MQ∥NH.证明:略.71.LM,KJ,HI.2.(1)某一方向,相等,AB∥A1B1∥A2B2∥A3B3或在一条直线上,AB=A1B1=A2B2=A3B3.(2)平行或共线,相等.3.(1)某一方向,形状、大小.(2)相等,平行或共线.4~7.略.8.B9.利用图形平移的性质及连接两点的线中,线段最短,可知:AC+CD+DB=(ED+DB)+CD=EB+CD.而CD的长度又是平行线PQ与MN之间的距离,所以AC+CD+DB最短.10.提示:正方形③的面积=正方形①的面积+正方形②的面积.AB2=AC2+BC2.第六章实数6.11、算术平方根a根号a被开方数2、2.23613、0.54、0或15、B6、两个,互为相反数,0,没有平方根7、±0.6,平方根8、算术,负的 9、±2 10、C11、312、0.25 413、x=2.14、∵4=16,∴15 < 4∵25>22>1,∴215-=2125->1-0.5>0.5 , ∴215->0.5 15、22.361500071.750 2361.25 7071.05.0====(2)被开方数扩大或缩小100倍,算术平方根扩大或缩小10倍 16、90.424≈ 60.19490.4=⨯ 周长大约是19.60厘米 17、(1)12 (2)410 (3)6 (4)151118、B 19、计算;①=±=±91697134±②=-=--81404122-9 ③0.4220、解方程:① x=±43 ② x=217-± ③()25142=+x ④()()223324-=+x125251425)1(2-±=±=+=+x x x 3232233249)32(2-±=±=+=+x x x X=-3.5或1.5 2x=-1.5或-4.5 X=-0.75或-2.2521、解:x=±11,因为被开方数大于等于零,算术平方根大于等于零,所以y-2=0,y=2 故xy=±2222、解;因为一个数的两个平方根互为相反数,所以(2a-3)+(4-a )=0,得a=-1,即2a-3=-5故这个数的负的平方根是-523、解:由题意得⎩⎨⎧=-+=-1613912b a a ,解得⎩⎨⎧==25b a ,所以392252==⨯+=+b a24、①25x 052-≥≥+即x ②3-2x ≥0且2x-3≥0,解得x=1.5③5+x ≥0且x+2≠0,解得x ≥-5且x ≠-2 6.21.D 2.D 3.C 4.C1. B 6. B 7. B 8.D 9.C 10. A11.8± 4 12.27 9 13.3m 14.-6 -0.008 15.-3 133 16. ±517.-1. 518. ⑴ -2 ⑵ 0.4 ⑶ 25- ⑷ 9⑴0.01 0.1 1 10 100⑵被开方数小数点向左(或右)移动三位,它的立方根的小数点向左(或右)移动一位. ⑶ ① 14.42 0.144221、解析:正方体 113=, 球体1 4313433<⇒=⇒=R R R ππ,所以甲不符合要求,乙符合要求。
2020年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后练习(11)【附答案】

2020年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后练习(11)一、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0分)1.写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1)能被2整除的数一定是偶数.(2)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2.请你举反例说明下列命题是假命题:(1)相等的角是直角.(2)如果a+b=0,那么a=0,b=0.(3)如果∠1>∠2,那么∠1是钝角.3.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4.如图,AB⊥CD,∠1=30°.求∠2的度数.5.在各图中,分别过点P画AB的垂线,6.如图,已知a∥b,c∥d,∠1=70°,求∠2、∠3的度数.7.如图,∠1=55°,∠2=55°,∠3=85°.求∠4的度数.8.如图,填空:(1)∵∠A=∠3(已知),∴∥(),(2)∵∠2=∠E(已知),∴∥().(3)∵∠A+=180°(已知),∴AD∥BE().9.完成下列说理过程,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依据.(1)如图1,∵∠ADE=∠DEF(已知),∴AD∥()又∵∠EFC+∠C=180°(已知),∴EF∥()∴∥().(2)如图2:∵DE∥AB(已知)∴∠B=,∠A=()∴∠=∠(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180°∠+=180°∠+=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10.已知:如图,AB∥CD,∠1═70°,∠2=55°.对EG平分∠BEF说明理由.理由:∵AB∥CD(已知),∴∠1+=180°()∴∠=180°﹣∠1=180°﹣70°=110°∵∠2=55°=∠()∴EG是∠BEF的平分线11.已知:如图,∠1=∠2,∠C=∠D,点B,E分别在线段AC,DF上,对∠A=∠F说明理由.理由:∵∠1=∠2(已知),∠3=∠2 (),∴∠1=∠3 (),∴∥().∴∠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C=∠D(已知).∴=∠D(等量代换).∴AC∥(),∴∠A=∠F().2020年冀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课后练习(11)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解答题(共11小题,满分0分)1.写出下列命题的条件和结论:(1)能被2整除的数一定是偶数.(2)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3)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条直线平行.【解答】解:(1)条件:能被2整除的数,结论是这样的数一定是偶数;(2)条件:两直线平行,结论是同旁内角互补;(3)条件:如果两条直线都与同一条直线平行,结论是那么两条直线平行.2.请你举反例说明下列命题是假命题:(1)相等的角是直角.(2)如果a+b=0,那么a=0,b=0.(3)如果∠1>∠2,那么∠1是钝角.【解答】解:(1)当∠1=∠2=30°时,满足相等的角,但∠1和∠2不是直角,故原命题是假命题;(2)当a=2,b=﹣2时,满足a+b=0,当a≠0,b≠0,故原命题是假命题;(3)当∠1=45°,∠2=30°时,∠1>∠2,但∠1不是钝角,故原命题是假命题.3.如图,直线a,b相交,∠1=40°,求∠2、∠3、∠4的度数.【解答】解:∵∠1=40°,∴∠3=∠1=40°,∴∠2=∠4=180°﹣∠1=180°﹣40°=140°.4.如图,AB⊥CD,∠1=30°.求∠2的度数.【解答】解:∵AB⊥CD,∴∠ABD=90°,∵∠1=30°,∴∠2=90°﹣30°=60°.5.在各图中,分别过点P画AB的垂线,【解答】解:如图所示:6.如图,已知a∥b,c∥d,∠1=70°,求∠2、∠3的度数.【解答】解:∵a∥b,c∥d,∠1=70°,∴∠2=∠1=70°,∠1=∠4=70°,∴∠3=180°﹣∠4=110°.7.如图,∠1=55°,∠2=55°,∠3=85°.求∠4的度数.【解答】解:∵∠1=55°,∠2=55°,∴∠1=∠2.∵a∥b.∴∠3+∠4=180°.∴∠4=95°8.如图,填空:(1)∵∠A=∠3(已知),∴AD∥D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2=∠E(已知),∴BD∥C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ABE=180°(已知),∴AD∥BE(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解答】解:(1)∵∠A=∠3(已知),∴AD∥D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AD;D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2=∠E(已知),∴BD∥C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BD;CE;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A+∠ABE=180°(已知),∴AD∥BE(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故答案为:∠ABE;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9.完成下列说理过程,并在括号内填上相应的依据.(1)如图1,∵∠ADE=∠DEF(已知),∴AD∥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又∵∠EFC+∠C=180°(已知),∴EF∥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D∥B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2)如图2:∵DE∥AB(已知)∴∠B=∠EDC,∠A=∠DE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FD=∠FD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FD+∠FDE=180°∠A+∠AED=180°∠+∠BD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解答】解:(1)如图1,∵∠ADE=∠DEF(已知),∴AD∥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又∵∠EFC+∠C=180°(已知),∴EF∥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D∥B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2)如图2:∵DE∥AB(已知)∴∠B=∠EDC,∠A=∠DE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FD=∠∠FDE(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AFD+∠FDE=180°∠A+∠AED=180°∠B+∠BDE=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故答案为:(1)E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BC,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AD、BC,平行于同一条直线的两直线平行;(2)∠EDC,∠DEC,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BFD,FDE,AFD,∠FDE,A,∠AED,B,∠BDE.10.已知:如图,AB∥CD,∠1═70°,∠2=55°.对EG平分∠BEF说明理由.理由:∵AB∥CD(已知),∴∠1+∠BEF=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EF=180°﹣∠1=180°﹣70°=110°∵∠2=55°=∠BEF(等量关系)∴EG是∠BEF的平分线【解答】解:∵AB∥CD(已知),∴∠1+∠BEF=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EF=180°﹣∠1=180°﹣70°=110°,∵∠2=55°=∠BEF(等量关系),∴EG是∠BEF的平分线.故答案为:∠BEF,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BEF,BEF,等量关系.11.已知:如图,∠1=∠2,∠C=∠D,点B,E分别在线段AC,DF上,对∠A=∠F说明理由.理由:∵∠1=∠2(已知),∠3=∠2 (对顶角相等),∴∠1=∠3 (等量代换),∴BD∥C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AB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C=∠D(已知).∴∠ABD=∠D(等量代换).∴AC∥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解答】解:∵∠1=∠2(已知),∠3=∠2 (对顶角相等),∴∠1=∠3 (等量代换),∴BD∥C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C=∠ABD(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又∵∠C=∠D(已知),∴∠ABD=∠D(等量代换),∴AC∥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F(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故答案为:对顶角相等;等量代换;BD;CE;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ABD;DF;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初一下册数学书习题答案

初一下册数学书习题答案一、选择题1、以下各组长度的线段为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B )A 、7cm ,5cm ,12cmB 、4cm ,5cm ,6cmC 、6cm ,8cm ,15cmD 、8cm ,4cm ,3cm2、学校的篮球数比足球数的2倍少3个,篮球数与足球数的比是3∶2,求两种球各是多少。
若设篮球有x 个,足球有y 个,则依题意得到的方程组是( C )A 、⎩⎨⎧=-=y x y x 2332B 、⎩⎨⎧=+=y x y x 2332C 、⎩⎨⎧=-=y x y x 3232D 、⎩⎨⎧=+=y x y x 32323、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那么这个多边形是( A )A 、四边形B 、五边形C 、六边形D 、七边形4、下列事件中,是确定的事件为( C )A 、掷一枚骰子6点朝上B 、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偶数C 、黑龙江冬天会下雪D 、从装有3个红球和2个白球的口袋中,摸出一个球是红球5、由下列所给边长相同的正多边形的结合中,不能铺满地面的是( C )A 、正三角形与正方形结合B 、正三角形与正方边形结合C 、正方形与正六边形结合D 、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三者结合6、如图,在AB=AC 的△ABC 中,D 是BC 边上任意一点,DF⊥AC于F,E在AB边上,使ED⊥BC于D,∠AED=155°,则∠EDF等( B )A、50°B、65°C、70°D、75°7、某商场一天中售出李宁牌运动鞋11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鞋的销量如下表所示,则这11双鞋的尺码组成的一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D )A、24,25B、26,25C、25,24.5D、25,258、下列图形中,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C )A、线段B、角C、直角三角形D、等腰三角形9、路旁有一个鱼塘,旁边竖的牌子上写明此塘的平均水深为1.50米,小明身高为1.70米,不会游泳,小明跳入鱼塘后的结果是( C )A、一定不会淹死B、一定会淹死C、可能淹死也可能不淹死D、以上答案都不对10、有位顾客到商店购鞋,仅知道自己的老尺码是43码,而不知道自己应穿多大的新鞋号,他记得老尺码加上一个数后折半计算即为新鞋号,由于他儿子鞋号的新老尺码都是整数且容易记住,因而他知道儿子穿鞋的老尺码是40码,新鞋号是25号,现在请你帮助这位顾客计算一下他的新鞋号是( B )A、27号B、26.5号C、26号D、25.5号二、填空题11.在方程13=+y x 中,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为 Y=1-3X12.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D (千件)和单价P (元/件)服从需求关系:031731=-+P D ,当单价为4元时,则市场需求量为5 (千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一下册数学书习题答案
一、选择题
1、以下各组长度的线段为边,能构成三角形的是( B )
A 、7cm ,5cm ,12cm
B 、4cm ,5cm ,6cm
C 、6cm ,8cm ,15cm
D 、8cm ,4cm ,3cm
2、学校的篮球数比足球数的2倍少3个,篮球数与足球数的比是3∶2,求两种球各是多少。
若设篮球有x 个,足球有y 个,则依题意得到的方程组是( C )
A 、⎩⎨⎧=-=y x y x 2332
B 、⎩⎨⎧=+=y x y x 2332
C 、⎩⎨⎧=-=y x y x 3232
D 、⎩⎨⎧=+=y x y x 3232
3、如果一个多边形的内角和与外角和相等,那么这个多边形是( A )
A 、四边形
B 、五边形
C 、六边形
D 、七边形
4、下列事件中,是确定的事件为( C )
A 、掷一枚骰子6点朝上
B 、买一张电影票,座位号是偶数
C 、黑龙江冬天会下雪
D 、从装有3个红球和2个白球的口袋中,摸出一个球是红球
5、由下列所给边长相同的正多边形的结合中,不能铺满地面的是( C )
A 、正三角形与正方形结合
B 、正三角形与正方边形结合
C 、正方形与正六边形结合
D 、正三角形、正方形、正六边形三者结合
6、如图,在AB=AC 的△ABC 中,D 是BC 边上任意
一点,DF⊥AC于F,E在AB边上,使ED⊥BC于D,
∠AED=155°,则∠EDF等( B )
A、50°
B、65°
C、70°
D、75°
7、某商场一天中售出李宁牌运动鞋11双,其中各种尺码的鞋的销量如下表所示,则这11双鞋的尺码组成的一组数据中,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D )
A、24,25
B、26,25
C、25,24.5
D、25,25
8、下列图形中,不一定是轴对称图形的是( C )
A、线段
B、角
C、直角三角形
D、等腰三角形
9、路旁有一个鱼塘,旁边竖的牌子上写明此塘的平均水深为1.50米,小明身高为1.70米,不会游泳,小明跳入鱼塘后的结果是( C )A、一定不会淹死B、一定会淹死C、可能淹死也可能不淹死D、以上答案都不对
10、有位顾客到商店购鞋,仅知道自己的老尺码是43码,而不知道自己应穿多大的新鞋号,他记得老尺码加上一个数后折半计算即为新鞋号,由于他儿子鞋号的新老尺码都是整数且容易记住,因而他知道儿子穿鞋的老尺码是40码,新鞋号是25号,现在请你帮助这位顾客计算一下他的新鞋号是( B )
A、27号
B、26.5号
C、26号
D、25.5号
二、填空题
11.在方程13=+y x 中,用含x 的代数式表示y 为 Y=1-3X
12.某种商品的市场需求量D (千件)和单价P (元/件)服从需求关系:031731=-+P D ,当单价为4元时,则市场需求量为5 (千件)。
13.二元一次方程组⎩⎨⎧=+=+021y x y x 的解为 { Y=-三分之一 X=三分之
四 。
14.四边形ABCD 中,若∠A 、∠B 、∠C 、∠D 中,每个角均比后一个角小30°,∠D 最大,则∠B 的度数为75度 。
15.某公司有9个雇员和一个经理,经理月薪2万元,
而9个雇员的工资如下(单位:元):2000,2050,2100, 2100,2150,2200,2200,2250,2300,其平均收入应用 平均数和中位数中的中位数 数表示较好。
16.如图,D 为等边△ABC 边AC 的中点,E 是
BC 延长线上一点,且CE 21
=BC ,则△DBE 是一
个 等腰 三角形。
三、解答题
17、解方程:825=-x X=2 142312-+=-x x X=-五分之二
18、若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是8cm ,周长是18 cm ,求此等腰三角形的腰长。
8CM或2CM
19、解方程组:⎪
⎩⎪⎨⎧=+=+283223
2y x y x X=-4 Y=12 20、已知:△ABC 的周长为18cm ,且c b a 2=+,
2c b a =-求三边a 、b 、
c 的长。
a=7.5 b=4.5 c=6 21、如图,DE 是等腰△ABC 的腰AB 的垂直平分线,交AB 于D ,交AC
于E ,
若∠C=70°,求∠AEB 的大小。
100度
22、一天,小李和小王玩一个游戏,游戏规则是:将分别写有数字1、
2、3、4、5的五张卡片先放在一个盒子里搅匀,然后随机抽取两张,把这两张卡片上的数字相加,如果其和为奇数,则小李获胜;如果其和为偶数,则小王获胜。
你认为这个游戏公平吗?如果不公平,谁容易获胜?请说明理由。
23、有一些分别标有6,12,18,24,…的卡片,小明拿了3张卡片,
它们的数码相邻,且数码之和为342。
⑴请问小明拿到了哪3张卡片?108 114 120
⑵你能拿到数码相邻的3张卡片,使其数码之和是86吗?为什么?不能 因为86不是3的倍数
24、据《新华日报》消息,巴西医生马廷恩经过10年苦心研究后得
出结论:卷入腐败行为的人容易得癌症、心肌梗塞、过敏症、脑溢血、心脏病等,如果将犯有贪污、受贿罪的580名官员与600名廉洁官员进行比较,可发现,后者的健康人数比前者的健康人
数多272人,两者患病(致死)者共444人,试问犯有贪污、受贿罪的官员与廉洁官员的健康人数各占百分之几?百分之40和百分之84
25、用一条长为20cm的细绳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1)如果腰长是底边长的2倍,那么各边的长是多少?4 8 8CM(2)能围成有一边长为5cm的等腰三角形吗?说明理由有可能
答案
一、选择题
1、B
2、C
3、A
4、C
5、C
6、B
7、D
8、C
9、C 10、B
二、填空题 11、x y 31-= 12、5千件 13、2=x ,1-=y 14、75° 15、中位数 16、等腰三角形
三、解答题
17、2=x 52-=x 18、8或5 19、⎩⎨⎧=-=124y x 20、a 长7.5cm ,b 长4.5cm ,c
长6cm
21、∠AEB=100°
22、不公平,小李容易获胜。
1、2、3、4、5这五个数两两相加的和有10个,它们分别是3、4、5(两个)、6(两个)、7(两个)、8、9,而这10个和中有6个奇数,4个偶数。
因此,小李容易获胜。
23、⑴三张是108、114、120 ⑵不可能。
因为86不是6的倍数
24、分别是40%和84%
25.解:
(1)设底边长为x ,则腰长为2x ,
2220x x x ++=
解得:4x =
∴各边的长分别是4cm ,8cm ,8cm .
(2)当底边长为5cm 时,腰长为(205)27.5-÷=(cm )
当腰长为5cm 时,底边长为202510-⨯=(cm )
∵5+5=10,∴不能围成腰长为5cm 的等腰三角形
能围成有底边长为5 cm 的等腰三角形.这时,三边为5cm 、7.5cm 、7.5c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