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龙水库坝基渗漏及灌浆处理分析

合集下载

水库大坝灌浆施工技术及其防渗加固策略

水库大坝灌浆施工技术及其防渗加固策略

水库大坝灌浆施工技术及其防渗加固策略一、引言水库大坝是存储、调度水资源的人工构筑物,具有防洪、发电和灌溉等重要功能。

由于大坝长期受到水压、地下水位等因素的影响,会导致大坝结构的裂隙和渗漏问题,进而危及大坝的安全性和正常运行。

进行大坝灌浆加固成为必要的手段。

灌浆技术通过将浆液注入到裂隙和渗漏点,用于填塞和堵漏,以提高大坝结构的密封性和稳定性。

(一)灌浆材料的选择在大坝灌浆施工中,常用的灌浆材料有水泥浆、膨润土浆和聚合物浆等。

水泥浆由于其具有较高的强度和耐久性,是最常用的灌浆材料。

膨润土浆则在一些高渗透性土层中应用广泛,它能够提供较好的渗流控制效果。

聚合物浆则适用于一些需要耐化学侵蚀的特殊环境。

(二)灌浆施工工艺大坝灌浆施工工艺通常包括以下几个步骤:准备工作、裂缝处理、灌浆施工和固结养护。

1. 准备工作准备工作包括选址、测量、勘探等。

需要根据大坝结构的具体情况确定灌浆点位和灌浆剂的用量。

2. 裂缝处理裂缝处理是为了清除裂隙中的杂物和松动表面,以便提高灌浆效果。

常用的处理方法有清理、扩宽和混凝土修复等。

3. 灌浆施工灌浆施工是将浆液注入到裂隙和渗漏点的过程。

施工过程中需要控制浆液的流动速度和施工压力,以及注浆的密度和浆液的浓度。

4. 固结养护固结养护是为了提高灌浆效果和保证其工作性能。

通常采用湿喷、包覆或覆土养护等方式进行固结养护。

为了保证水库大坝的安全稳定性和正常运行,除了灌浆施工技术外,还需要采取一些防渗加固策略。

1. 地质调查与评估水库大坝在选址之前,需要进行详细的地质调查与评估工作。

主要包括地质勘探、岩土力学参数测试和地质灾害评估等,以确定大坝建设的可行性和安全性。

2. 地下水位控制地下水位对大坝渗漏和结构稳定性有重要影响。

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地下水位控制,例如建设压力砂井和加设防渗帷幕等。

3. 土体加固和抗渗措施在大坝的土体结构中,经常会存在较大的渗透性土层,容易导致大坝渗漏问题。

为了加固土体,可以采取土工合成材料衬砌、土钉加固等工程措施。

水库渗漏原因分析及灌浆防渗处理

水库渗漏原因分析及灌浆防渗处理

水库渗漏原因分析及灌浆防渗处理作者:孟国栋来源:《装饰装修天地》2017年第20期摘要:近年来,水库渗漏问题及灌浆防渗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相关课题有着重要意义。

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水库渗漏产生的多方面原因,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分别从多个角度与方面就水库渗漏问题的灌浆防渗处理问题展开了研究,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水库;渗漏;原因;灌浆防渗1 概述水利工程在施工中出现渗漏的问题已经是常见的现象,在进行施工的时候,施工的工人都会根据具体的施工环境和现场的环境来选用合适的灌浆技术,为的就是能减少渗漏的发生概率。

灌浆的技术有不同的种类,主要还是根据水利工程具体发生的现象来决定。

对土坝坝体的进行劈裂的灌浆技术主要原理就是利用了应力分布,施工人员根据土坝的轴线方向开始进行劈裂,然后开始灌浆,使土坝形成一个防渗层,避免发生渗漏的现象。

这种灌浆技术主要是对土坝内部发生的渗漏现象进行修复,要是渗漏严重的话,可以找出各个渗漏的地方,然后对这些地方分别用土坝劈裂的灌浆方法进行修复,到最后,整个坝体会形成很多防渗层,对防渗的抑制力度更好。

此外,在施工人员进行灌浆的时候,会存在一些应力,使灌浆的液体和坝体紧紧地粘合在一起,时间久了就会在坝体和浆液之间形成平衡的应力保护层,使坝体更牢固。

2 水库渗漏产生的原因2.1 设计上的原因许多小型水利工程采取“边勘测、边设计、边施工”的方法,致使许多工程缺乏规范的图纸,即仓促上马;在设计思想上片面追求“多快好省”,并盲目照搬经验,大量采用了坝下涵管、经济管径和经济边坡而未认真考虑放水、检修、泄洪和电站扩容等需求,致使溢洪道和放水涵管尺寸偏小,坝身过于单薄或坝坡偏陡,部分水库防渗体断面偏小。

少数小二型水库甚至未在坝后设置反滤措施,从而导致出逸点偏高和大面积散浸及漏水。

2.2 地质上的缺陷由于受开工期限制约和其他原因,一部分小型水库及重要山塘在营建前未作充分地质勘探,部分水库由于建于溶岩或覆盖层很深的地区,施工时又未很好开挖或无法挖到新鲜基岩;发现问题后也未修筑防渗铺盖或实施帷幕灌浆,最后导致坝基渗漏和坝后沼泽化,还有些水库堤防为了减少填筑方量和节约投资,常将严重风化或节理发育破碎的部分山包,岗垅未作处理或略作处理后,即作为坝体的一部分,从而造成坝体渗漏。

关于水库大坝灌浆的分析

关于水库大坝灌浆的分析

关于水库大坝灌浆的分析水库大坝的灌浆是指通过钻孔将浆液注入地下岩体中,以加固地基、控制地下水流,增强大坝结构的抗渗、抗冲刷和抗震能力。

在水库大坝建设过程中,灌浆工程是关键的一环,对大坝的稳定性和安全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下面将从水库大坝的灌浆目的、灌浆材料、灌浆方法以及灌浆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分析。

水库大坝灌浆的目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 抗渗效果:通过灌浆可以充实地基,填充岩体裂缝,减小岩体孔隙度,提高地基的密实程度,从而防止水库大坝的渗漏现象。

2. 加固地基:灌浆可以有效地填充地下岩体的空隙,增加地下岩体的强度和稳定性,提高大坝的承载能力和抗震能力。

3. 控制地下水流:通过灌浆可以封堵地下水渗流路径,减少地下水流量,避免渗流对大坝产生不利影响。

4. 抗冲刷效果:灌浆能够减小地下水流速度和流量,减弱巨大水压的冲刷作用,增强大坝的抗冲刷能力。

一般常用的灌浆材料有水泥浆、膨润土浆和聚合物浆等。

水泥浆是最常用的一种材料,它由水泥、混合料和水等组成。

水泥浆在地下岩体中注入后,形成固化的胶结体,填充裂缝,增加地下岩体的整体强度和接触面积,提高大坝的力学性能。

膨润土浆是一种能够吸附水分并膨胀成胶状物质的天然矿物质,可以用于填充地下岩体的细小裂缝和空隙,增加地下岩体的密实程度。

聚合物浆是一种由有机物质组成的浆液,可以形成柔性胶体体系,填充地下岩体的空隙,增加地下岩体的柔韧性,提高大坝的抗震能力。

灌浆方法主要有钻孔式灌浆和挤浆式灌浆两种。

钻孔式灌浆是通过钻孔将浆液注入地下岩体中,一般在岩体的裂隙表面构成防渗吸附带,减少岩体渗透能力。

挤浆式灌浆是在地下岩体表面注入浆液,通过压力将浆液压入裂缝中,填充裂缝空隙,增强地基的稳定性。

灌浆工程的质量监控非常重要,主要包括材料质量控制、灌浆工艺控制和施工质量检测等方面。

材料质量控制是指对灌浆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和监控,确保材料符合工程要求。

灌浆工艺控制是指对灌浆过程中各项参数进行监控和调整,确保灌浆效果良好。

大坝方案水库大坝坝体渗漏处理工程技术施工方案

大坝方案水库大坝坝体渗漏处理工程技术施工方案

大坝方案水库大坝坝体渗漏处理工程技术施工方案1.大坝基础处理不彻底,导致坝基渗透系数较大;2.坝体施工过程中,混凝土浇筑质量不达标,存在裂缝和空洞;3.坝体排水系统不畅,导致积水严重,增加了渗漏风险;4.长期运行导致坝体老化,材料性能降低,抗渗性能减弱。

一、基础处理1.对大坝基础进行加固,采用注浆法、搅拌桩等方法,提高基础渗透系数;2.对基础表面进行清理,确保基础与混凝土接触良好;3.在基础表面铺设防渗层,降低基础渗透系数。

二、混凝土浇筑1.严格把控混凝土原材料质量,确保原材料合格;2.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提高混凝土的抗渗性能;3.加强混凝土浇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减少裂缝和空洞的产生;4.对混凝土进行后期养护,保证混凝土强度和抗渗性能。

三、排水系统改造1.对现有排水系统进行改造,增加排水管道,提高排水效率;2.在坝体内部设置排水井,定期清理,确保排水畅通;3.对排水管道进行检查,修复破损部分,确保管道畅通。

四、坝体修复1.对坝体表面进行清理,清除垃圾和杂物;2.对坝体裂缝进行修补,采用粘贴碳纤维布、注浆等方法;3.对坝体空洞进行填充,采用混凝土或泡沫材料;4.对坝体进行喷浆处理,提高抗渗性能。

五、施工保障措施1.建立健全施工管理制度,明确责任分工;2.对施工现场进行严格监控,确保施工安全;3.加强施工人员培训,提高施工技能;4.采用先进的施工设备,提高施工效率。

六、施工进度安排1.基础处理:预计耗时3个月;2.混凝土浇筑:预计耗时6个月;3.排水系统改造:预计耗时2个月;4.坝体修复:预计耗时3个月;5.施工保障措施:贯穿整个施工过程。

1.施工前,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勘察,了解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等;2.施工过程中,对混凝土浇筑、裂缝修补等关键环节进行严格监控;3.施工结束后,对大坝进行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4.加强与当地政府和相关部门的沟通,确保施工顺利进行。

注意事项:1.施工安全:大坝施工过程中,安全可是头等大事,一点都马虎不得。

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的灌浆施工技术分析

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的灌浆施工技术分析

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的灌浆施工技术分析水利工程是国家重要的基础设施工程,水利工程中的防渗处理至关重要。

在水利工程中,灌浆施工技术是一种常用的防渗处理方法。

本文将对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的灌浆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并探讨其优势和应用前景。

一、灌浆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灌浆施工技术是通过在渗漏的地方注入特定的材料,填满渗漏裂缝或孔隙,形成一个坚固、紧密的封闭体系,从而防止水或其他液体渗透。

灌浆施工技术的基本原理是利用灌浆材料的流动性和硬化性,将其注入渗漏区域,填满渗漏孔隙,并在一定时间内形成坚固的封闭体系,达到防渗的目的。

根据灌浆材料的不同,灌浆施工技术可以分为水泥浆灌浆、树脂浆灌浆、聚氨酯浆灌浆等。

水泥浆灌浆是指利用水泥浆填充渗漏裂缝或孔隙,形成坚固的封闭体系。

树脂浆灌浆是指利用含有环氧树脂的浆料填充渗漏裂缝或孔隙,形成耐腐蚀、耐渗透的封闭体系。

聚氨酯浆灌浆是指利用聚氨酯浆料填充渗漏裂缝或孔隙,形成柔韧、耐水性好的封闭体系。

1. 高效性:灌浆施工快速有效,能够迅速填充渗漏孔隙,防止水的继续渗漏。

2. 灵活性:灌浆施工技术适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渗漏问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不同的灌浆材料和施工方法。

3. 经济性:与传统的堵漏方法相比,灌浆施工技术成本相对较低,施工成本和时间都较为可控。

4. 耐久性:灌浆施工后的封闭体系坚固耐用,能够长期有效地防止渗漏问题的再次出现。

1. 水利水电工程:水库大坝、渠道、水泵站等水利水电工程中常常会遇到渗漏问题,灌浆施工技术能够有效地解决这些问题,确保水利水电工程的安全运行。

2. 地下综合管廊工程:地下综合管廊常常会因为地下水、雨水渗漏而造成严重问题,灌浆施工技术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

3. 地下工程:地铁隧道、地下停车场等地下工程中常常会遇到地下水渗漏问题,灌浆施工技术能够确保地下工程的安全运行。

4. 基础设施工程:桥梁、隧道、渡槽等基础设施工程中也常常会用到灌浆施工技术,以防止渗漏问题对基础设施的影响。

水库大坝灌浆施工技术及其防渗加固策略

水库大坝灌浆施工技术及其防渗加固策略

水库大坝灌浆施工技术及其防渗加固策略引言:水库大坝是我国重要的水利工程,对于安全运行和水资源的保护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由于水库大坝的长期使用和自然环境的影响,大坝的一些部位可能出现渗漏问题,危及大坝的安全稳定。

采取灌浆施工技术和防渗加固策略对水库大坝进行维修和加固是十分必要的。

一、水库大坝灌浆施工技术1. 灌浆材料的选择:灌浆材料选择应综合考虑渗漏情况、工程类型、温度等因素。

一般常用的灌浆材料有水泥浆、聚氨酯浆、膨润土浆等。

根据渗漏情况和材料的特性,选择合适的灌浆材料进行施工。

2. 灌浆施工方式:根据具体情况,可以采用多种灌浆施工方式,如插管灌浆、穿孔灌浆、裂缝灌浆等。

插管灌浆是指在渗漏点周围钻孔,插入灌浆管,通过灌浆材料的注入来实现密封效果。

穿孔灌浆是指对渗漏部位进行钻孔处理,然后使用灌浆材料进行注浆。

裂缝灌浆是指针对裂缝部位进行孔洞开凿,并通过灌浆材料填充裂缝,达到防渗的效果。

3. 灌浆设备的选择:灌浆设备的选择应根据工程规模和技术要求来确定。

常用的灌浆设备有注浆泵、搅拌车、压力计等。

注浆泵是灌浆施工中最为重要的设备之一,可以选择单液自流式注浆泵、双液混合式注浆泵等。

4. 施工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灌浆施工前,需要对施工区域进行充分的清理和准备工作。

清除渗漏点周围的杂物、积水等,并进行必要的加固处理,以确保灌浆效果和施工质量。

二、水库大坝防渗加固策略1. 表面加固:对于表面渗漏问题,可以采用刷涂防水材料的方法进行加固。

常用的防水材料有水泥凝胶剂、聚氨酯防水涂料等。

在进行表面加固时,需要确保表面的平整和光滑,以提高防渗效果。

2. 地基加固:地基加固是指对水库大坝的基础部分进行处理,以增强地基的稳定性和抗渗能力。

常用的地基加固方法有加固灌浆、钢筋网加固等。

在进行地基加固时,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加固方法,例如在灌浆施工时选择适当的灌浆材料和施工方式。

3. 空隙加固:对于大坝内部存在的空隙和裂缝问题,可以采用填充材料进行加固。

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的灌浆施工技术分析

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的灌浆施工技术分析

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的灌浆施工技术分析灌浆施工技术是水利工程防渗处理中常用的一种技术,它通过对工程结构中漏水点或漏水缝进行灌浆修补的方式,达到防水目的。

在防渗工程中,灌浆施工技术的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如大坝、水库、隧洞、地铁等各类水利和建筑工程中都有着广泛的应用。

灌浆是一种常用的防渗处理方式,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灌浆技术也得到了不断的提高和推广。

目前在灌浆施工技术中,主要采用了机械灌浆、压力灌浆、管道灌浆、注浆灌浆等多种不同的灌浆方式。

这些灌浆方式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工程的需求进行选择和应用。

1. 机械灌浆机械灌浆是指使用机械设备对灌浆材料进行混合与搅拌,然后将灌浆材料通过压力管道注入结构体内。

这种灌浆方式可以保证浆体的均匀性和稠度,从而具有较好的施工效果。

此外,机械灌浆的施工速度非常快,适用于大面积、大体积结构的灌浆。

2. 压力灌浆压力灌浆是指在施工现场通过压力泵将灌浆材料注入结构体内的一种灌浆方式。

这种方法具有施工方便、成本较低等优点,因此在一些小型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缺点是灌浆材料均匀性和稠度难以保证,有时会出现灌浆不达标的问题。

3. 管道灌浆管道灌浆是指在结构体内部预留好管道,然后再通过管道将灌浆材料注入结构体内的一种施工方式。

这种灌浆方式适用于需要精确灌浆位置的工程,如隧道、地铁等工程中的灌浆处理。

管道灌浆施工时间较短,经济实惠,但是在管道设置不当或施工过程中管道出现堵塞等问题时,灌浆质量会受到影响。

4. 注浆灌浆注浆灌浆是指将硬化后的灌浆材料再次加入到注射泵中,在不断的注射中将硬化的灌浆材料重新搅拌均匀。

这种注浆方式可以保证灌浆材料均匀性和稠度,适用于结构体内部空洞较多、深层次灌浆等较为特殊的施工需求。

综上所述,灌浆施工技术是一种十分重要的水利工程防渗处理方式,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

灌浆施工技术在各种不同灌浆方式中具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具体工程的要求进行选择和应用。

在实际施工过程中,需要根据工程条件、灌浆目的等因素进行充分的施工策划和施工管理,从而保证灌浆施工的质量和效果。

水库大坝渗漏原因及处理方案分析

水库大坝渗漏原因及处理方案分析

水库大坝渗漏原因及处理方案分析[摘要] 本文介绍某水库基本情况,对其渗漏险情及成因进行分析,最后提出了渗漏处理方法措施。

[关键词] 水库大坝渗漏治理措施1.工程概况本水库大坝坝顶高程为307.5 m,水库正常水位304.5 m,正常库容115.0 万m3,总库容143.0 万m3。

水库位于山区,大坝为土坝,最大坝高16.82 m。

根据《防洪标准》(GB 50201-94)规定,该工程为四等工程,小(I)型水库,其主要水工建筑物为四级,次要建筑物为五级。

2.渗漏险情及成因分析2.1 渗漏险情该工程1962 年 4 月开始蓄水投入运行,当年蓄水后,左坝脚出现30 m2散浸,1966 年7 月,洪水急剧上涨,坝涵出水口有明显土粒溢出,坝内坡严重变形,1975 年6月,洪水水位离坝顶 1.0 m 时,右坝脚出现约8 L/s 渗流量,在300.734 m 高程处,外坡发生沉陷,形成 6 个塌坑,最大塌坑直径2.5 m;1984 年汛期,洪水位离坝顶0.8 m,坝涵渗漏量加大为14 L/s,在坝内坡299.867 m 高程处,内坡出现沉陷,大坝出现险情;1998 年7 月,洪水上升较猛,而因库内输水隧洞阻塞,坝涵的放水卧管早已毁坏,坝涵侧墙断裂,在坝内坡298.00m 高程处出现漩涡水,当时采用抛石、棉被临时堵塞,坝外坡冲淘变形较大,其冲沟长20 m,宽1.5 m,右坝顶土料往下跨塌,严重危及大坝安全。

2.2 病险成因分析该大坝为均质土坝。

因周边均为白垩系下统洞下场组(K1d)紫红色泥质粉砂岩、粉砂岩,粉砂质泥岩及细砂岩风化而成的泥质红砂壤土,没有粘土,泥质红砂壤土土料质量差,而大坝填筑土料基本上均是红砂壤土。

根据原施工记载,当时上大坝群众每天约300 多人,是“大兵团”作战,质量难保证。

土层填筑厚度达1 m 多厚,每次夯压次数,土料填筑层,都未按设计要求操作,少压、漏夯严重。

又因大坝在1977 年10 月加高 4.5m 时,未作接缝处理,从而造成大坝土质不均匀,加高所用的土料基本上杂乱土石,土料杂物多,孔隙率较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福龙水库坝基渗漏及灌浆处理分析
【摘要】本文论述大坝基础渗漏原因,进行坝基帷幕灌浆处理后效果分析
【关键词】渗漏分析;灌浆处理效果;福龙水库
1 工程概况
福龙水库位于牟定县新甸乡境内碾房河右岸支流上,规模为小(一)型工程,距县城距离14.0km。

主要解决新甸乡6个村委会1950亩农田灌溉及4万人、8000头大牲畜的饮水问题。

水库本区径流面积4.9km2,引水区径流面积5.25km2,多年平均降雨量863.09mm。

水库总库容103.97万m3,兴利库容76.7万m3。

工程于2000年4月动工, 2002年4月大坝封顶, 2002年5月下闸蓄水。

蓄水后坝基及两岸岩体出现严重漏水现象,致使水库不能充分蓄水,发挥不了效益。

为此,针对水库的渗漏情况,经多方研究,于2003年6月对大坝进行灌浆防渗处理。

福龙水库灌浆处理工程于2003年6月开工,2004年2月完工,工程总投资为112.12万元。

2 坝基渗漏分析
2.1 工程地质条件
2.1.1 地质构造
福龙水库位于会基关旋圈构造(穹隆构造)北翼,为一单斜构造。

岩层走向80°,倾向350°,倾角为20~25°,向库外倾斜。

坝基及坝肩岩体主要为白垩系下统高峰寺组(k1g)的中厚层状细~中粒石英砂岩夹薄层壮泥岩,岩性单一,岩体裂隙发育,风化严重,
较破碎,且大型斜层理发育呈透镜体分布,层位不稳定。

坝址区有一逆断层顺河通过,破碎带宽度约为10m,倾向左岸,倾角70度,断层带经钻孔压水,透水率为25.2lu~36.5lu。

在左右两岸也发育规模较小断层,无明显断层破碎带,但造成两侧岩体产状变化,使岩层不连续。

整个坝址区,岩石风化破碎,节理裂隙发育,岩层倾向库外,对水库蓄水不利。

2.1.2 地层岩性
枢纽区出露的基岩主要为白垩系下统高峰寺组(k1g):分布于整个坝址区。

下部为浅灰色,局部灰紫色,厚层状中粒石英砂岩,含砾石,脆性,夹薄层状泥岩,分布于坝基及右坝肩下部。

中部为紫红色厚层状粉砂质泥岩,厚度约10~18m,斜层理发育,层位不稳定,厚薄不均,分布于左坝肩中部及右坝肩上部。

上部为浅灰色、灰白色石英砂岩,含砾石,夹薄层状泥岩,该岩层风化强烈,较破碎,砂岩占95%以上,特别是紫灰色细粒长石石英砂岩风化后十分松软,手捏即成粉砂状,主要分布于两坝肩上部。

故坝基、坝肩均存在渗漏问题。

2.2 水文地质条件
该区地处会基关穹隆构造北翼,山体富厚,岩性以中生界碎屑岩为主,故地下水补给及富存都十分有利,因此区内地下水十分丰富,水库四周泉眼密布。

区内主要的是白垩系下统高峰寺组(k1g)砂岩承压含水层广泛分布于穹隆构造北翼大尖山下部盆地边缘地带,整个库区皆为此层
出露。

岩性为浅灰色细至中粒长石石英砂岩为主,上部为粉砂岩及粉砂质泥岩,中下部为细至粗粒紫灰色长石石英砂岩,底部为2~4m的底砾岩,砾、砂岩占70~90%。

岩性稳定,矿物分选程度高,化学成分单一,具孔洞构造,裂隙发育,含丰富的裂隙、孔隙承压水,降深40m,单井计算涌水量可达500~2000t/昼夜,地下径流模数为1~5l/s.km2。

但因含水层渗透性能好,沟谷密度大,泉水流量一般1l/s左右。

根据水文地质条件分析,水库坝址区地下水十分丰富,四周泉眼密布,且含水层渗透性能好。

3 坝基灌浆处理
针对坝基及两岸岩体严重渗漏现象,根据地质勘探资料分析,采用帷幕灌浆进行坝基防渗处理。

防渗帷幕为悬挂式,单排孔,孔距为2m,采用42.5级普通硅酸盐纯水泥浆灌注,灌后检查标准:透水率q≤5lu。

3.1 灌浆施工方法
按设计要求,坝基帷幕灌浆采用悬挂式自上而下分段循环灌浆,灌浆帷幕线沿坝轴线布置,防渗长度为220.0m,单排孔布置,灌浆孔距为2.0m。

灌浆段长:砼盖板下第一段为2~3m,其它段为4.0m~5.0m。

灌浆压力按1.5~2倍坝前水头计算。

所使用的钻机为xy-100、xy-150型钻机,灌浆为100/20型灌浆机。

3.2 灌浆质量控制
(1)造孔:采用地质回转钻机,校平钻机,正对孔位,铅直钻
进,孔位偏差不大于10cm,孔深不超过设计孔深的±20cm。

灌浆段孔径为91mm。

(2)灌前仪表检测:对记录流量计、压力表、测斜仪检测合格后才使用,确保栓塞胶球完好、射浆灌管通畅。

(3)灌浆材料及制浆:采用普通硅酸盐(42.5)水泥,验收合格后才使用,保证水泥质量。

水泥浆采用直接法制浆,所制成的浆液经规定网目(36)的筛子过滤后才进行使用。

(4)灌浆方法及灌浆序次:灌浆采用循环式自上而下分段灌浆法,分三序孔依次进行施工(先一序、次二序、后三序),遵循逐渐加密的原则。

(5)灌浆压力及浆液浓度变换:依据设计和灌浆先导孔,接触带灌浆压力为0.20~0.30pa,其它段灌浆压力为0.40~0.60mpa,施工过程中采用一次升压法或逐级升压法。

浆液浓度变换采用由稀到浓逐渐变换的原则进行。

灌浆开始后,当灌浆压力保持不变,单位注入量持续减小,或当单位注入量不变,而压力持续上升时,不改变浆液浓度。

若当某一级浆液注入量已达到300l以上,灌注时间已达到30min以上,而灌浆压力及单位注入量均无改变或改变不显著时,即转换下一级浓度灌注。

当注入率大于30l/min时,可越级变浓。

福龙水库在灌浆过程中严格遵循灌浆原则施工。

(6)浆液配合比:灌浆水灰比为5:1、3:1、2:1、1:1、0.8:1、0.6:1六个比级进行灌注。

灌浆过程中最优水灰比为2:1和1:1。

(7)灌浆结束标准:各孔段灌浆压力在达到规定压力值的情况下,单位吸浆量不大于0.4l/min时,续灌40min结束。

(8)封孔:采用0.6:1的浓水泥浆进行自下而上分段封孔,封孔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

(9)孔斜测量:造孔时严格控制孔位、倾斜角,经测斜仪对帷幕灌浆孔测量,垂直孔顶角均小于2°,孔位偏差值符合设计要求。

3.3 灌浆后质量检查
主要进行检查孔压水试验,帷幕灌浆结束14d后,按灌浆孔数的10%布置检查孔,共布置检查孔12个(灌浆孔111个)。

检查孔压水试验采用五点法,各段检查压力为灌浆压力的80%,经检查透水率最小值为0.8lu、最大值为8.7lu、平均3.8lu,合格率85%。

4 灌浆效果分析
福龙水库灌浆工程按设计要求,完成灌浆孔111个,钻孔总进尺4378.49m,帷幕灌浆总进尺2046.76m,水泥总耗量485.6t。

检查孔12个,压水试验55段,合格率85%。

2004年2月灌浆结束后,水库进行蓄水,坝基仍然存在渗漏现象。

经对帷幕灌浆过程和成果分析:(1)坝基为强风化细砂岩,钻孔取芯困难,岩芯呈砂粒状或碎块状(终孔段),透水性强,采用水泥灌浆可灌性差;(2)设计灌浆孔距偏大,难以形成帷幕;(3)按设计采用悬挂式帷幕灌浆,防渗帷幕深度不够,起不到隔水作用;(4)坝址区地下水十分丰富,泉眼密布,含水层渗透性能好,从而导致地下水外涌现象。

建议:根据福龙水库的地质条件和前期灌浆情况
看,可采用上堵下排方式进行坝基渗漏处理。

上堵:主要处理坝基岩石渗漏问题,仍采用帷幕灌浆防渗,采取双排孔,排距为2.0m,孔距为1.0m,帷幕采用接地式,选取其它材料(如化学浆液等)作为灌浆材料。

下排:主要排泄坝基外地下水溢出问题,可采取从排水棱体处沿河道顺流方向开挖深沟,降低河床,并在沟内回填粗砂、碎石和块石,使库外排水畅通,确保大坝稳定、安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