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健康:可爱的小脚丫

合集下载

可爱的小脚丫中班综合教案

可爱的小脚丫中班综合教案

可爱的小脚丫——中班综合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小脚丫,了解脚的结构和功能。

2. 培养幼儿自我保护意识,学会正确穿鞋袜和鞋子。

3. 激发幼儿对脚丫的喜爱之情,培养他们关爱自己身体的意识。

二、教学内容:1. 认识脚丫:学习脚的结构,了解脚的功能。

2. 穿鞋袜和鞋子:学习正确的穿鞋袜和鞋子方法,培养生活自理能力。

3. 脚丫创意画:通过绘画活动,激发幼儿对脚丫的喜爱。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认识自己的脚丫,学会正确的穿鞋袜和鞋子方法。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提高他们关爱自己身体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 图片、视频等教学资源;2. 鞋袜、鞋子等实物;3. 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邀请幼儿观察自己的脚丫,引导他们发现脚的结构和特点。

2. 认识脚丫: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源,讲解脚的结构和功能,让幼儿了解脚的重要性。

3. 学习穿鞋袜和鞋子:教师示范正确的穿鞋袜和鞋子方法,引导幼儿动手实践,学会独立完成。

4. 脚丫创意画:发给幼儿画纸和绘画材料,让他们发挥想象力,画出自己喜欢的脚丫图案。

5. 总结与反思:让幼儿谈谈自己在活动中的收获,引导他们关爱自己的身体。

教学评价:通过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对于脚丫的认识、穿鞋袜和鞋子方法的掌握以及绘画能力的提升。

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和兴趣,以提高教学效果。

六、教学延伸活动:1. 家园共育:家长协助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练习正确的穿鞋袜和鞋子方法,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

2. 社会实践:组织幼儿参观鞋厂或超市,让他们了解鞋子的制作过程和选购方法。

3. 脚丫运动会:举办脚丫运动会,设置相关比赛项目,如跳绳、踢毽子等,锻炼幼儿的脚部肌肉。

七、教学评价方法:1. 观察法:教师在活动中观察幼儿对脚丫的认识、穿鞋袜和鞋子方法的掌握以及绘画能力的提升。

2. 家园联系册:通过家园联系册了解家长对活动的反馈以及幼儿在家的表现。

中班健康教案:可爱的小脚丫

中班健康教案:可爱的小脚丫

中班健康教案:可爱的小脚丫中班健康教案:可爱的小脚丫(通用14篇)中班健康教案:可爱的小脚丫篇1教学目标:1、认识脚,知道脚各部位名称;2、通过幼儿用脚做游戏发展脚部肌肉的灵活性和协调性,鼓励幼儿勇于尝试和挑战,树立自信心,体验成功的快乐;3、培养幼儿良好的行为习惯、生活习惯、自己的事情自己做;4、在生活中学会友爱、学会关心、互相帮助、团结合作。

下面活动开始:1、律动入室————(1、放音乐:“稍息立正站好”)2、师:小朋友,平时在家里面,你们是不是自己脱鞋子、脱袜子呢?(是)小朋友可真乖!!下面老师就来考一考大家,看看你们会不会自己脱鞋子、脱袜好吗?(好)开始——————将脱好的袜子放在鞋子里面,然后呢,把你的鞋子放在小椅子下面。

小朋友真能干!!来,起立,到老师这里来。

咱们用小脚丫来跳舞好不好?(好)——————(1、放音乐:跳一段热身健身操“健康歌”)师:累不累呀?(累)来,休息休息;坐到老师身边来。

把小脚伸出来,很累是不是啊?(是)是不是感觉脚丫有点发热呢?(是)来,活动活动脚趾,我们有10个手指,那么我们有多少个脚趾呢?我们一起来数数(1、2、3、4、5、10)几个?(10个)谁能告诉老师,我们小脚丫各部分都叫什么名字呢?幼:脚心师:哪儿是脚心?来摸摸脚心,是不是有点发软?(是)幼:脚趾师:哪儿是脚趾?拉拉脚趾幼:脚背师:哪儿是脚背?拍拍脚背——————拍拍这一只幼:脚趾甲师:哪儿是脚指甲?点点脚趾甲幼:脚跟儿师:哪儿是脚跟儿?捏捏脚跟儿,脚跟儿也叫足跟,小朋友跟老师说一遍,(足跟)小朋友真聪明!!师:来————————和老师比比谁的脚大?谁的脚大?(老师的脚大)小伙伴之间比比看谁的脚大?找找你的好朋友(同样大,我的大)师:请小朋友动脑筋想一想,我们的小脚丫它可以干什么?都有什么本领呢?(走路、爬山、跑步、跳绳、开车、骑车、上楼梯、跳舞)小朋友真聪明,知道的可真多!!可是呀!老师知道小脚丫还可以做一件事情,可是你们谁也没有说,你们想不想知道啊?(想)想知道的小朋友马上回到自己的位置坐好。

中班健康可爱的小脚丫教案(精选13篇)

中班健康可爱的小脚丫教案(精选13篇)

中班健康可爱的小脚丫教案中班健康可爱的小脚丫教案(精选13篇)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就不得不需要编写教案,借助教案可以更好地组织教学活动。

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健康可爱的小脚丫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班健康可爱的小脚丫教案篇1活动目标1、初步了解脚有脚心、脚背和五个脚趾2、在观察和比较中感受脚有大小、黑白、胖瘦的不同3、知道脚有很多用处,乐意用自己的小脚做力所能及的事情4、培养幼儿勇敢、活泼的个性。

5、愿意与同伴、老师互动,喜欢表达自己的想法。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脚有脚心、脚背和五个脚趾教学难点:比较脚的不同、脚丫的作用。

活动准备每个幼儿一个坐垫并围成一圈、音乐磁带、彩笔画纸若干、幼儿操作材料、图片若干活动过程一、激发兴趣播放《小脚丫哪里去了》音乐磁带,鼓励幼儿随音乐大胆地进行表演,并围坐在坐垫上。

二、观察讨论1、教师引导幼儿找一找自己的小脚丫去了哪里,找到后动一动小脚。

2、组织幼儿将鞋子、袜子脱掉,看一看小脚丫长得什么样。

提问:你知道哪一面是脚心?哪一面是脚背?数一数每人有几只小脚丫,每只脚丫上有几个脚趾?3、鼓励幼儿找同伴或老师,比较两人的脚丫有什么不一样?鼓励幼儿大胆说出有的.脚丫大、有的脚丫小、有的脚丫胖、有的脚丫瘦、有的脚丫白、有的脚丫黑。

4、请幼儿比一比十个脚趾的长短(可以比较自己的脚趾,也可以与同伴、老师互相比较)三、经验分享:1、组织幼儿讨论:脚丫有什么作用?你会用小脚做什么事情?请幼儿在坐垫上踩踩、走走、跳跳,说说有什么感受。

2、教师与幼儿一起观看幼儿操作材料中的图片,了解脚丫的多种功能活动延伸:1、请幼儿用画笔在纸上画出脚丫的外轮廓,再加以创意造型。

2、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并展示作品3、教育幼儿要保护脚丫勤剪脚趾甲、勤洗脚、穿大小合适的鞋子、秋天来了,天气渐渐凉爽了,屋里面也比较阴凉,小朋友在家时候一定要穿拖鞋、穿袜子注意脚丫的保暖。

课后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我更加感受到孩子更能接受老师说的话,家长很肯定我们的教育工作,有个家长告诉我孩子不仅仅知道保护自己的脚丫,还告诉妈妈以后不要穿高跟鞋,对脚丫不好。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小脚丫》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小脚丫》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小脚丫》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知道本身的脚是身体的一部分。

2.感受到脚底和裸着的脚步行时的感觉。

3.了解脚可以充足身体的需要,需要好好保护小脚。

4.培育小伙伴珍惜本身的身体,懂得自我保护本领。

5.学习团队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材料:1.幼儿园体育室。

2.贴有“步行方式”以及“脚底图片”等的大型海报。

3.凳子、绳子、水泥地(带些细砂)。

4.幼儿园画室。

三、教学内容:1.老师告知同学本身的脚是身体的一部分,而且脚在我们生活中特别紧要。

假如没有脚我们就不能走路,不能去学校和幼儿园和爸妈一起出去玩乐。

我们可要珍惜小脚,好好保护它们。

2.老师向同学呈现“步行方式”和“脚底图片”等相关信息的海报,并让同学分组察看、描述和绘制。

老师依据同学的描述进行讲解和更正,让同学知道正确的步行方式和足部贴地方式,强化脚底感觉。

3.老师带领同学进行足部活动,在水泥地上摩擦双脚并感受脚心的冷热、软硬等感觉,并激励同学相互握手,有意识地拉紧脚筋、腿肌肉,加强协调本领和感觉体验。

4.老师领同学进行体育操,练习和强化脚踝和脚趾的肌肉,加强小腿的支撑力和脚部的快捷性,把体验带入实践中。

5.老师引导同学玩“加油站”游戏。

老师用彩带或绳子围出一个圈,并以这个圈为“油站”,要求同学轮番在圈里进行“补给”,每个孩子携带一个球或者绸带或者碟子,从一个点走到另外一个点,把本身手中的东西放好,然后在圈内找到“油枪”(带有标识的三根木棒),每个人找到“油枪”顺手拿起来“给本身的脚打油”,并完成接下来的再走、取物、打油的操作。

在游戏过程中,老师要察看每个孩子的步态,帮忙同学调整有效的走路姿势,有针对性地帮忙中班同学理解脚步行的机理,如何调整本身的步态等学问点,并重视团队合作的精神的培育。

6.老师带领同学在画室内进行画画活动,肆意发挥想象画出可爱的小脚。

老师可以利用丙烯颜料和茶壶通过烧沸水的方式来卡洛、滴答式涂色,形成阶层感。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可爱的小脚丫(2篇)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可爱的小脚丫(2篇)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可爱的小脚丫活动目标:1、认识脚的主要部位,培养幼儿关注自我的意识。

2、通过脚的游戏,发展锻炼脚部各关节的感知力和灵活性。

3、建立良好的师幼、同伴关系。

活动准备:1、录音机,磁带。

2、鹅卵石、独木桥、体操垫、沙包。

活动过程:一、引出课题小朋友把鞋和袜子脱下来,露出小脚。

二、认识小脚1、脚趾头2、脚背3、脚底4、脚后跟三、脚的游戏(一)、感知游戏1、部位感知教师和幼儿随音乐用脚的不同部位做热身运动。

2、材料感知教师和幼儿用脚感知独木桥、鹅卵石、地板、体操垫等。

(二)、脚和脚的游戏1、搭桥2、踩车3、摇摇船(三)、器械游戏教师和幼儿用脚用各种方式玩沙包。

四、结束活动教师和幼儿做脚的放松运动。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可爱的小脚丫(2)教学目标:1.了解良好的卫生习惯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

2.认识并了解自己的身体,并了解各个身体部位的名称。

3.培养幼儿对自己身体的关注和爱护意识。

4.培养幼儿良好的脚部保健习惯。

教学准备:1.图片或绘本:描绘脚部的形象,例如可爱的小脚丫。

2.大型画纸和彩色笔:用于绘制幼儿的脚画。

3.眼罩:用于盲拧游戏。

4.音乐:轻松愉快的音乐。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播放一首欢快的儿歌,引起幼儿的注意。

2.教师举起自己的脚,问幼儿这是什么。

3.鼓励幼儿说出脚的名称,并大声说一说脚的重要性。

二、讲授脚的保健知识(10分钟)1.教师用图片或绘本,向幼儿展示各种可爱的小脚丫,并鼓励幼儿描述它们的形状、大小和颜色。

2.讲解幼儿脚的功能:走路、跑步、跳跃等。

3.向幼儿介绍脚的保健知识,如洗脚、保持脚干燥、穿透气的鞋子等。

三、认识自己的脚(10分钟)1.给每个幼儿准备一张大型画纸和彩色笔。

2.请幼儿坐下,让幼儿依次用彩色笔画出自己的脚,可以询问幼儿画画的过程中有什么感觉。

3.学生完成后,鼓励他们互相展示自己画的脚,并介绍自己的画。

四、盲拧游戏(15分钟)1.老师给每个幼儿戴上眼罩。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小脚丫》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小脚丫》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案《可爱的小脚丫》含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中班科学教材第四章《身体的秘密》,详细内容为第三节《可爱的小脚丫》。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了解自己的脚丫,知道脚丫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培养幼儿对身体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认识脚丫的基本结构,了解脚丫的功能。

2. 培养幼儿观察、表达和思考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脚丫的结构和功能。

教学重点:让幼儿通过观察、实践,了解脚丫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培养幼儿对脚丫的保护意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脚丫模型、图片、视频。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

五、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幼儿关注脚丫,如:“小朋友们,你们知道我们的脚丫是什么样子的吗?”“脚丫有什么作用呢?”2. 实践情景引入(10分钟)组织幼儿脱下鞋子,观察自己的脚丫,与同伴比较脚丫的大小、形状。

3. 新课内容展示(10分钟)(1)展示脚丫模型,讲解脚丫的结构。

(2)播放脚丫功能视频,让幼儿了解脚丫的作用。

4. 例题讲解(5分钟)出示图片,让幼儿指出脚丫的各个部分,并说出它们的作用。

5. 随堂练习(10分钟)让幼儿用自己的脚丫作画,培养幼儿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强调脚丫的重要性,教育幼儿保护脚丫,避免受伤。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可爱的小脚丫》2. 内容:(1)脚丫的结构:脚掌、脚趾、脚跟等。

(2)脚丫的功能:走路、跑步、跳跃等。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出自己的小脚丫,并标注各个部分。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

2. 实践情景引入的环节设计。

3. 新课内容展示中的脚丫结构和功能讲解。

4. 例题讲解与随堂练习的互动性。

5.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实际操作。

6.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践应用。

详细补充和说明:一、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设定教学难点和重点是课程设计的核心,对于《可爱的小脚丫》这节课来说,脚丫的结构和功能是知识点中的关键。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可爱的小脚丫》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可爱的小脚丫》含反思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可爱的小脚丫》一、教学目标•让孩子们认识和了解自己的双脚•培养孩子们保护自己双脚的意识•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孩子们团队合作意识和社交能力二、教学内容1.身体部位认识活动2.制作并画上小脚丫图案的手链活动3.小组合作游戏“传递小鞋”活动4.玩具清洗与保护的认识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重点:让孩子们了解和认识自己的双脚,并以此培养保护自己双脚的意识。

2.难点: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尚未充分发展,如何引导孩子们完成手链的制作。

四、教学过程1. 身体部位认识活动1.教师介绍身体部位,包括眼睛、耳朵、鼻子、嘴巴、手、脚等。

2.结合身体模型进行示范,并请幼儿模仿。

3.单独把注意力放在脚上,并询问孩子们,“你们知道自己的脚是怎么用的吗?脚穿的鞋是为了保护自己的脚吗?”2. 制作并画上小脚丫图案的手链活动1.教师向孩子们简单介绍手链的制作过程。

2.准备好全部所需物品,并根据孩子们的实际情况,适当地辅助和指导孩子们操作。

3.让孩子们在手链上画上自己的小脚丫,讨论画完脚丫的颜色和形状。

3. 小组合作游戏“传递小鞋”活动1.将孩子分成小组,每个小组有五名孩子,把每个孩子安排在相隔较远的位置。

2.一个小组的起点孩子拿住一双小鞋,依次将鞋交给队友,队友收到鞋后快速传递到下一个小伙伴手中。

3.如果小鞋没传递好,就重新传递。

4.每个小组依次进行,计时速度最快的小组赢得胜利。

4. 玩具清洗与保护的认识1.要求孩子们将自己带来的一个玩具拿出来进行检查,并观察清洗玩具后的变化,强调清洗的重要性。

2.另外给孩子们演示怎样正确保护玩具,避免磨损。

五、教学反思1.教师应当注意孩子们个体差异,对于一些动手能力稍弱的孩子,应当辅助一下。

2.对于小组合作游戏活动,在规则确定前,最好先跟孩子们倡议总的目标以及各个角色的分工职责,再协商确定规则,这样可以有效地避免矛盾和争执。

3.最好能够在制作手链前,提前准备好一些简易的示范图,让孩子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制作流程。

中班健康教案《可爱的小脚丫》

中班健康教案《可爱的小脚丫》

中班健康教案《可爱的小脚丫》一、教学目标:1. 认知目标:让幼儿认识自己的小脚丫,了解脚丫的结构和功能。

2. 技能目标:培养幼儿正确的站立、行走姿势,提高平衡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幼儿热爱自己的身体,树立自信。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认识自己的脚丫,了解脚丫的结构和功能。

难点:培养幼儿正确的站立、行走姿势,提高平衡能力。

三、教学准备:1. 物质准备:画有小脚丫的图片、脚丫模型、脚印图案等。

2. 环境准备:宽敞的活动场地,无障碍物。

四、教学过程:1. 热身活动(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做脚丫伸展运动,如:脚丫踢踢、脚丫跳跳等。

b.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脚丫的特点和感觉。

2. 主题活动(10分钟):a. 教师向幼儿展示画有小脚丫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脚丫的形状、颜色和图案。

b. 教师介绍脚丫的结构和功能,如:脚趾、脚掌、脚跟等,引导幼儿认识脚丫各部分的作用。

c. 教师展示脚丫模型,让幼儿触摸和观察,加深对脚丫的认识。

d. 教师组织幼儿进行脚印游戏,让幼儿在脚印图案上行走,培养正确的站立、行走姿势。

3. 实践环节(5分钟):a. 教师带领幼儿进行脚丫运动会,如:脚丫踢毽子、脚丫跳绳等。

b. 邀请幼儿分享自己在实践环节中的感受和收获。

4. 总结与反思(5分钟):a. 教师引导幼儿总结本次活动的收获,如:认识脚丫的结构和功能,学会正确的站立、行走姿势。

b. 教师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注意保护自己的脚丫,树立自信。

五、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脚丫的认识程度。

2. 关注幼儿在实践环节中的表现,评估他们的站立、行走姿势是否正确。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分析他们的创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本次活动的内容,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幼儿的站立、行走姿势,共同培养幼儿正确的姿势。

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脚丫主题墙,展示幼儿的画作、手工作品等,营造关爱脚丫的氛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