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筑词汇

合集下载

我国古建筑术语

我国古建筑术语

我国古建筑术语[一顺一丁] 古建筑路体砌筑方法之一,又称“梅花丁”。

每层砖以一横1纵交替垒砌,明代建筑墙体多用此种砌造方法。

[一品书散水] 古建筑砖作术语,亦称“ 一封出散水”。

一种简单的散水做法,常用于台基周缘。

砌墁时先用条转沿基底铺设一周,其外边在载以一圈立柱,借以起到疏导雨水、保护基础的作用,散水的宽窄,—服视建筑物的体量和上出檐的长短而定,[一斗二升交麻叶斗拱]清式大木作斗拱名称点用于廊子、亭子檐枋之上或宫殿、宫门脊枋之上。

斗拱不出踩,主要起隔架和装饰作用[十八斗] 在斗拱翘头或昂头上承托翅昂与单材瓜供或厢拱相交的斗,斗的顺身开口,放单材瓜拱、单材万拱、厢拱,横向做袖口.袖口宽0.8斗口,深o.1斗口;十八斗1.8斗口定长,1.46斗口定深.1.0斗口定高。

明代早期斗底常做银锭榫,明末清初多做暗销,还有一种即没有榫也没有暗销。

[丁袱] 宋式大木作构件名称。

位于四阿殿顶和九脊殿顶山面.是承托山面与前后瓦坡相汇处的必需构件,在结构上起承托山面屋架荷载的作用。

梁的一头搭在山面铺作或檐住之上,而另一头则搭在横梁之上.并与横梁垂直成“丁”字形,故名。

《清式营造则例》中称顺爬梁。

[七踩斗拱I 清式大木作斗供形式.即里外各出三拽架的斗供。

如果翘重昂七踩斗拱有头翘一件,头昂后带翘头一件,:2昂后带六分头一件.蚂蚱头后带菊花头一件,撑头木后带麻叶头一件.正心瓜供、正心万供各一件,外拽单材瓜拱、单材万拱各两件,厢供一件。

此外,还有正心仿、里外拽枋、桃檐枋、机枋、井口仿、垫拱板、桃尖梁等斗供构件。

[三砖五瓦I 布瓦屋面正脊做法术语。

正脊“三砖”一般指通天板上下各一层混砖和通工板。

“五瓦”即五层瓦条子。

一般指当沟与混砖之间的二屋瓦条,通天板上下各一层,瓦条及眉子沟与混砖之间又一层瓦条。

正脊则要由“三砖”和“五瓦”八层组成。

庆殿、硬山正脊常用此种做法。

[三踩斗拱I 清式斗拱名称。

即里外各出一拽架的斗拱。

作法上可用单翘或单昂、蚂蚱头后带麻叶头,设有六分头、菊花头、里外厢供各一个。

描写古建筑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古建筑的词语有哪些

描写古建筑的词语有哪些描写古建筑的词语有:雕梁画栋,琼楼玉宇,亭台楼阁,雕栏玉砌,古色古香,美轮美奂等。

1、雕梁画栋【diāo liáng huà dòng】解释:指有彩绘装饰的十分华丽的房屋。

2、琼楼玉宇【qióng lóu yù yǔ】解释:琼:美玉;宇:房屋。

指月中宫殿,仙界楼台。

也形容富丽堂皇的建筑物。

3、亭台楼阁【tíng tái lóu gé】解释:泛指多种供游赏、休息的建筑物。

4、雕栏玉砌【diāo lán yù qì 】解释:雕:雕绘;栏:栏杆;砌:石阶。

形容富丽的建筑物。

5、古色古香【gǔ sè gǔ xiāng】解释:形容器物书画等富有古雅的色彩和情调。

6、金碧辉煌【jīn bì huī huáng】解释:碧:翠绿色。

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7、美轮美奂【měi lún měi huàn】解释:轮:高大;奂:众多。

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8、富丽堂皇【fù lì táng huáng】解释:富丽:华丽;堂皇:盛大,雄伟。

形容房屋宏伟豪华。

也形容诗文词藻华丽。

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古色古香别有洞天鳞次栉比金碧辉煌不同凡响重峦叠嶂举世闻名盖世无双高楼大厦摩天大厦青瓦白墙海市蜃楼高屋建瓴亭台楼阁城门失火精美绝伦巧夺天工固若金汤铜墙铁壁坚如磐石美轮美奂:形容房屋高大华丽。

金碧辉煌:形容建筑物装饰华丽,光彩夺目。

富丽堂皇:形容房屋宏伟豪华。

冠冕堂皇:形容外表庄严或正大的样子。

勾心斗角:指宫室建筑结构的交错和精巧。

炉火纯青:比喻功夫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

精雕细刻:比喻认真细致地加工。

家徒四壁:家里只有四面的墙壁。

形容十分贫困,一无所有。

八面玲珑:指窗户明亮轩敞。

空前绝后:夸张性地形容独一无二。

形容古建筑的四字词

形容古建筑的四字词

形容古建筑的四字词
古建筑有着独特的韵味和特点,可以用一些四字词汇来形容它们的美感和特色:
1. 气韵生动:古建筑往往融合了自然、人文和艺术元素,展现出生动而有韵味的气息。

2. 古意盎然:这表示古建筑弥漫着浓厚的古风和历史意蕴,令人沉醉其中。

3. 典雅古朴:形容古建筑既典雅又朴实,不张扬但令人心驰神往。

4. 博大精深:这个词汇强调古建筑背后的文化内涵和历史积淀,展现出其深厚的底蕴。

这些词语都能描述古建筑那种别具一格、历史悠久、文化积淀丰厚的特质。

古建基本术语

古建基本术语

古建基本术语1、官式建筑(official style architecture):按宋代《营造法式》或清代《工程做法则例》规定建造的古建筑。

2、驳岸(stone bank):沿河叠石而成的,用于挡泥土的墙。

3、锁口石(capstone):驳岸顶砌筑的一层石材。

也叫压顶石。

4、挑筋石(projecting stone beam):挑出驳岸的石挑梁,可在其上建造房屋或作台阶。

5、须弥座(high base with decorated mouldings):台基的一种。

其露出地面部分叫做台明。

台明做法讲究,有束腰和上下枭、上下枋等线脚及雕饰等。

6、露台(terrace):在建筑物的前面凸出一块矩形平台。

上边无屋顶,庙宇中放香炉、经幢等物,低于房屋台基。

有的地方也称月台、平台等。

7、柱础(column base):在柱的下端,支撑柱子的石墩。

8、箍头榫(tenon of intersectant part of column beam):用于柱梁相交处或箍头枋与柱相交处的榫。

9、敲交榫(tenon of intersectant component of same height):用于断面高度相同,方向不同的两根构件相交处的榫。

10、砚台榫(inkstone tenon):江浙地区的古建筑中,用于子角梁与老角梁相交处的榫。

11、桩榫(picket shaped tenon):用于平板枋与坐斗相联接的榫。

12、勒望(le wang,horizontal batten nailed on rafter):为防止望砖下滑,钉在檩()的上方椽背上的横木条。

每隔一根檩条钉一根。

横木条的厚度与望砖相同。

13、里口木:在出檐椽顶端上不钉的刻有安装飞椽缺口的方木。

14、雀替(que ti,sparrow brace):位于额枋之下与柱相交用以加强额枋与柱的联接之木。

15、山界梁(shan jie liang,the highest beam):又名二界梁(北方称三架梁),位于木构架山尖处最高的梁。

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

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

中国古建筑术语辞典》”一“字词条【一进门】古建筑瓦作部位名称,亦作“一进门儿”,北京地区工匠口头俗语。

特指屋面檐端的第一排瓦件,如筒瓦屋面的勾滴等。

【一块玉】古建筑瓦作术语。

比喻工程质量可嘉。

口语中亦谓之“一块玉儿”、“一块玉交活”等。

【一马三枪】古建筑小木作装修术语。

特指直棂窗棂身上下各置腰串三条的做法。

【一布四灰】古建筑油作术语,地仗做法的一种。

包括一层布、四层灰。

操作过程依次为捉缝灰、通灰(扫荡灰)、糊布、中灰、细灰、磨细灰、钻生油。

【一平两切】裱糊作术语。

纸顶棚的一种形式,多用于较矮小的房屋。

从断面看成梯形,中间部分形成一个较高的平面,两侧从平面两端作八字形向下延伸,底边部位与檩子上皮相接,这种作法可增加室内空间的高度。

【一字枋心】古建筑彩画作术语。

又称“一统天下”。

常见于清代旋子彩画枋心内的构图,指彩画大、小额枋枋心内绘于青、绿地之上的“一”字横线纹样。

通常有一字贴金线和一字墨线两种做法。

其中贴金线者谓之枋心金老,墨线则谓之枋心黑老,适用于墨线大点金、墨线小点金及雅伍墨旋子彩画。

【一顺一丁】古建筑墙体砌筑方法之一,又称“梅花丁”。

每层砖以一横一纵交替垒砌,明代建筑墙体多用此种砌造方法。

【一麻五灰】古建筑油作术语。

对上下架木、隔扇装修等部位的地仗处理方法。

其中包括一层麻五层灰。

具体工序依次为:捉缝灰、通灰(扫荡灰)、使麻、磨麻、压麻灰、闸线、中灰、细灰、磨细灰、钻生油。

一麻五灰地仗在古建地仗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施工中常以此为本增减工序,灵活应变,以适应不同的木面需要。

【一整两破】古建筑彩画作术语。

旋子彩画中最常见的图案。

它是由一个整旋花和两个半旋花所组成的彩画图案,故名。

【一品书散水】古建筑砖作术语,亦称“一封出散水”。

一种简单的散水做法。

常用于台基周缘。

砌墁时先用条砖沿基底纵向铺设一周,其外边再栽以一圈立砖(俗称“金边”),借以起到疏导雨水、保护基础的作用。

散水的宽窄,一般视建筑物的体量和上出檐的长短而定。

古建术语

古建术语

古建筑术语名词一.名词及条目1、L 中国木构架体系形成于汉代,成熟于唐代,宋代在成熟化的基础上精致化,明清则达到高度成熟阶段.2、J 副阶:宋称,殿阁等个体建筑周围环绕的廊子(形成重檐屋顶),称为副阶.3、L 间:四柱之间的空间或两榀梁架之间的空间(一般指第二种), 若两排柱子很近则其中间部分称之为出廊(周围廊,前后廊,前出廊,不出廊四种).4、J 卷杀:对木构件曲线轮廓的一种加工方法.5、L 在官式建筑的构筑形制上,区分为大木大式建筑和大木小式建筑.大式建筑主要用于坛庙,宫殿,苑囿,陵墓,城楼,府第,衙署和官修寺庙等组群的主要,次要殿屋,属于高等级建筑.小式建筑主要用于民宅,店肆等民间建筑和重要组群中的辅助用房,属于低等次建筑.其区别为:①间架,大式建筑开间可到九间,特例用到11间,通进深可到11架,特例到13架.小式建筑开间只能做到三五间,通进深不多于7架,一般以3,4,5架居多.②出廊,大式建筑可用各种出廊方式,而小式建筑只能用到前后廊,不许做周围廊.③屋顶,大式建筑可以用各种屋顶形式和琉璃瓦件.小式建筑只能用硬山,悬山及其卷棚做法-,不许用庑殿,歇山,不许做重檐,不许用筒瓦和琉璃瓦件.④大木构件,大式建筑可以用斗拱,也可以不用.小式建筑不许用斗拱.在梁架构件中,大式建筑增添了飞椽,随梁枋,角脊,伏脊木等构件.6,J伏脊木;被脊固定于脊桁上,截面为六角形,在伏脊木两侧朝下的斜面上开椽窝以插脑椽. 伏脊木仅在明清才出现的(唐宋时期没有),且仅用于大式建筑中.7,L合角吻:重檐建筑的下檐槫(音团tuan)脊或屋顶转角处的装饰兽.8 ,J 螭首:①传说中的怪兽,用于建筑屋顶的装饰,是套兽采用的主要形式②:古代彝器,碑额,庭柱,殿阶上及印章上的螭龙头像.9 ,L<<考工记>>(战国):”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一般解释为:都城九里见方,每边辟三门,纵横各九条道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坛,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和居民区.朝廷宫室市场占地一百亩.(涂,道路.一夫,一百亩)(注意,这是<<考工记>>中记载的都城制度,左祖右社,人面朝南时,左东右西.)10,J经幢:①刻有佛的名字或经咒的石柱子,柱身多为六角形或圆形.(现代汉语词典)②在八角形的石柱上刻经文(陀罗尼经),用以宣扬佛法的纪念性建筑物.始见于唐,到宋辽时颇有发展,以后又少见.一般由基座,幢身,幢顶三部分组成.(中建史)11,L覆盆:柱础的露明部分加工成外凸的束线线脚,如盆覆盖.12,J垂带踏跺:高等级建筑的台阶做法,其正面轴线上称正阶踏跺,两旁称垂手踏跺,侧面称抄手踏跺.13,L角柱石:立在台基角部,其间砌陡板石与角柱齐平,上盖阶条石,下部为土衬石.14,J柱顶石:下衬磉墩,上附柱础,长为两倍的柱径,厚为柱径.15,L垂带石:在垂带踏跺两旁,其中线与明间檐柱中线重合,尺寸同阶条石,清代不砌象眼.16,J象眼石:清代用三角石砌成的垂带石侧面.17,L砚窝石:埋在台阶底下,用以抵抗台阶推力.18,J须弥座:高级建筑的台基.源于佛座,由多层砖石构件叠埋而成,一般多用于宫殿,庙宇等重要建筑物上.19,L抱鼓石:用于石栏结束处,阻住栏杆不使它掉下来.另为优美形象,作为栏杆尽端处理.20,J步架:檩与檩之间的距离称为步架,一般情况下一步架为22斗口.21,L檐不过步:指从挑檐檩到檐端的距离小于一步架(22斗口).22,J举折法:宋代建筑屋顶构架的做法,求得的屋面由若干折线构成.23,L举架法:清代大屋顶的构架做法,其举高通过步架求得.殿.有单檐,重檐两种,单檐又称五脊殿.24,L歇山:中国古代建筑中等级仅次于庑殿的屋顶样式,形式上看是两坡顶加周围廊的结果.宋称九脊殿,有单檐,重檐,卷棚等形式.25,J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形式比较自由.26,L叉柱造:将上层檐柱底部十字开口,插在平座柱上的斗拱内,而平座柱又插在下檐柱斗拱上,但向内退半柱径.27,J缠柱造:它是在下层柱端增加一根斜梁,将上层柱立于此梁上.在结构上和外观上都比较妥善.但需增加梁,角部每面还要增加一组斗拱――附斛(音胡hu).28,L圭角:清式须弥座的最下层部分,整个高度分51份,圭角高度为10份.29,J墀(音池chi)头:山墙的侧面(即建筑的正立面方向)在连檐与拔檐砖之间嵌放一块雕刻花纹或人物的戗脊砖.称为墀头.30,L霸王拳:额枋在角柱处出头的一种艺术处理式样.清代老角梁头也作成霸王拳式样.31,J雀台:飞檐椽头钉连檐及瓦口,钉时连檐需距椽头半斗口,称为雀台.32,L槅扇:用以隔断,带槅扇门的可做建筑的外门,槅扇由边梃和抹头组成,大致划分为花心(槅心)和裙版两部.花心是透光通气的部分,用细木棂子,裙版雕刻图案文字等.大多用于宫殿,庙宇,高级住宅.33,J借景:借――充分利用周围环境中有利的条件,如"因高筑山,就低造水","俗则屏之,嘉则收之"都是借的体现,属于私家园林的设计手法中扩大空间的手法中"不尽尽之"的一种手法.(外景被看到,借鉴到园中)34,L平身科:柱与柱之间的斗拱,清代称平身科,既为宋代的补间铺作.没有梁架在其上,没有受力.35,J角科:角柱上的斗拱,清代称角科,宋代称转角铺作.36,L柱头科:一般柱子上的斗拱,清称柱头科.宋称柱头铺作.承托梁,受力斗拱.37,J间的名称:建筑中因位置不同而异,正中的一间称明间(宋称当心间),其左右称次间,再外的称梢间,最外的称尽间,九间以上的建筑则增加次间数.39,L四椽栿:相当于明清的五架梁,承传五个檩的力,长(四步架)四架椽.40,J明栿:平闇(音暗an)(室内吊顶或天花板的一种)以下,或砌上明造,即设有吊顶的室内中,露明可见的栿(梁).其做工精致细腻,力求美观.41,L草栿:在平闇,平棊(音其qi)上看不见的栿,由于看不见,所以制造粗略,未经任何艺术加工,制作潦草,故称之为草栿.42,J平闇:为了不露出建筑梁架,常在梁下用天花枋组成木框,框内放置密且小的方格。

古建筑的赞美词

古建筑的赞美词

古建筑的赞美词古建筑是人类的文明遗产,也是人类智慧和创造力的结晶。

无论是古代宫殿、寺庙、园林,还是古城墙、古塔、古桥等,都展示了人类对于艺术、建筑、工程和文化等方面的极高造诣和丰富才华。

下面我们来看古建筑的赞美词。

1、华丽壮观古建筑的古朴、精致、华丽和壮观无处不在,如故宫的黄色琉璃瓦、红色宫殿和金碧辉煌的屋顶;长城的崇山峻岭、建筑精良、威武雄伟的风貌;颐和园的大片湖山、亭台楼阁、曲水流觞、精美壮丽的园林;泰山的险峻、雄奇、斗拱式的天门和朱雀桥;五台山的雄浑、悬崖陡峭、佛教法器、仙人洞府、风景秀丽的山水画卷等等,都表现出古建筑华丽壮观的特点。

2、精巧细腻古建筑不仅外观宏伟,内部结构和装饰也同样精巧细腻。

例如故宫的琉璃瓦屋顶、雕刻门窗、石阶和石桥;颐和园的雕花石窗、夜明珠瓦、翠柏和凤凰木、琉璃、瓷砖等建筑材料;五台山的万佛殿、宝塔、岩洞、石窟、壁画等等,都体现了古建筑精巧细腻的魅力。

3、文化内涵古建筑不仅反映了古代人民的生活方式、文化艺术和审美观念,而且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历史意义。

例如紫禁城中的宫廷建筑和文物,展示了中国丰富多彩的封建王朝文化和皇家典礼;杭州的西湖、灵隐寺、雷峰塔和断桥残雪,凝聚了中国古代文学名篇和诗词佳句的内涵;敦煌石窟、龙门石窟、云冈石窟等,则是中国佛教艺术的杰出代表,表现了佛教中的禅宗思想和艺术风格;另外还有中国的皇城、皇陵、古城墙、庙宇、园林、商铺、灯塔、码头、桥梁、城楼、城门等等,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无数珍贵见证。

4、历史沉淀古建筑具有强烈的历史沉淀感,是我们了解历史和文化的重要窗口。

通过古建筑,我们可以了解到古代的建筑和工程技术、工艺技能、艺术形式、文化价值和社会经济状况等等。

例如北京的故宫、皇家园林和庙宇等,都承载了无数中国历史和皇家纪念;厦门的鼓浪屿、南普陀寺、胡里山炮台等地,就是中国近现代的重要历史遗迹;不同国家和文化历史中的古建筑也都有其独特的历史沉淀和价值,如罗马的斗兽场、梵蒂冈等文化艺术瑰宝,都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断面。

中国古建筑名词释义

中国古建筑名词释义

中国古建筑名词释义1.须弥座:由佛座演变而来,形体复杂。

一般用于高级建筑。

开始形式简单,由数道直线叠涩与较高束腰组成,没有多少装饰,且对称布置。

后来逐渐出现了莲瓣,卷纹饰,力神。

角柱,间柱等,造型日益复杂。

2.阶级踏步:在踏的两旁置垂带石的踏道。

3.如意踏步:是不用垂带石只用踏跺的做法,一般用于住宅或园林。

形式自由,有的将踏面自下而上逐层缩小,或用天然石堆砌成规则形状。

4.礓蹉(慢道):是在斜道上用砖石露棱堆砌,可以防滑,一般用作室外。

5.斜道(辇道或御路):是倾度平缓用以行车的坡道,常与踏跺组合在一起。

6.土戚:阶级形踏跺7.勾阑:栏杆,由望柱,寻杖,阑版构成。

一层阑版为“单勾阑”二层为“重台勾阑”。

8.寻杖绞角造:木寻杖在转角处不用望板,相互搭交而又伸出者。

9.寻杖合角造:寻杖止在转角处望而不伸出。

10.坐栏:石栏形体往往低而宽,眼沿桥侧或月台边布置。

11.鹅颈椅:近水的厅,轩,亭等常在临水方面设置木质曲栏的座椅。

12.开间(面阔):木构建筑正面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各开间之和为“通面阔”中间一间为“明间”左右侧为“次间”再外为“梢间”,最外的称为“尽间”,九间以上增加次间的间数。

13.步:屋架上的“檩”与檩中心线面的水平距离为步,各步的距离的总和与侧面各开间宽度总和为“通进深”,若有斗拱,则按照前后挑檐檩中心线间水平距离计算。

14.举势:屋面坡度。

15.举架(举折):举,是屋架的高度,常按建筑的进深与屋面材料而定。

折,是计算屋架举高时,由于各檩升高的幅度不一致,求得的屋面横断面的坡度不是一根直线,而是若干折线组成。

15.1举折(宋):先按照房屋进深,定屋面坡度,将脊傅“举”到额定的高度,然后从上而下,逐架“折”下来,求得各架傅的高度,形成曲线和曲面。

15.2举架(清):从最下一架起,先用比较缓和的坡度,向上逐架增加斜坡的陡峭度。

因此,最后“举”到多高,仿佛是“偶然”的结果。

16升起: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因此檐口呈一条缓和的曲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宫palace殿hall亭 pavilion台platform tower楼building tower阁tower attic刹temple坛the temple of the heaven 龛 shrine庙 taoist temple寺temple庵 nunnery观taoist temple河 moat斋study庄store /shop /village馆mansion /guesthouse /museum 坞shelter轩 veranda/pavilion水榭pavilion on the water角楼 watchtower鼓楼drum tower钟楼clock tower古代钟楼bell tower牌楼memorial arch屏风screen壁画 murals塔(舍利塔式的)dagoba塔(宝塔式的)pagoda寺院 monastery中国古建史名词中英文对照中国古建史名词中英文对照(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1996年公布)1、中国古代建筑及构造宫palace,temple殿hall厅hall又称“堂”室room房house亭pavilion台platform坛altar楼storied building阁pavilion廊colonnade榭pavilion on terrace水榭waterside pavilion轩windowed veranda民居folk house四合院courtyard house寨stockaded village舫boat house阙que, watchtower牌楼pailou, decorated gatewayhuabiao, ornamental pillar塔pagoda硬山flush gable roof悬山overhanging gable roof歇山gable and hip roof庑殿hip roof四阿hip roof卷棚round ridge roof重檐double eave roof攒尖pyramidal roof园攒尖round pavilion roof大木wooden structure大式wooden frame with dougong小式wooden frame without dougong大木作carpentry work小木作joinery work抬梁式构架post and lintel construction穿斗式构架column and tie construction井干式构架log cabin construction檐柱eave column金柱hypostyle column内槽柱hypostyle column唐代术语内柱hypostyle column 宋代术语山柱center column角柱corner column 唐、宋术语瓜柱short column脊瓜柱king post蜀柱king post宋代术语雷公柱suspended column帐杆suspended column宋代术语侧脚cejiao宋代术语卷杀entasis梭柱shuttle-shaped column 宋代术语角背bracket由戗inverted V-shaped brace*手chashou, inverted V-shaped brace 宋代术语柁墩wooden pier驼峰tuofeng, camel-hump shaped suport 宋代术语梁beam袱beam宋代术语月梁crescent beam三架梁3-purlin beam平梁3-purlin beam 宋代术语四架梁4-purlin beam五架梁5-purlin beam四椽袱5-purlin beam 宋代术语六架梁6-purlin beam 七架梁7-purlin beam六椽袱7-purlin beam宋代术语九架梁9-purlin beam八椽袱9-purlin beam宋代术语单步梁one-step cross beam双步梁two-step cross beam挑尖梁main aisle exposed tiebeamrufu, beam tie宋代术语抱头梁baotou beam穿插枋penetrating tie角梁hip rafer(木行)purlin (used with dougong)大式檩purlin (used without dougong) 小式抟宋代术语脊(木行)ridged purlin大式脊檩ridged purlin小式脊抟ridged purlin宋代术语金(木行)intermediate purlin 大式金檩intermediate purlin 小式上中平抟intermediate purlin 宋代术语老檐(木行)purlin on hypostyle 大、小式,宋代术语正心(木行)eave purlin大式檐檩eave purlin小式下平抟eave purlin宋代术语额枋architrave(used with dougong) 大式檐枋architrave(used with dougong) 小式阑额architrave宋代术语由额垫板cushion board大式檐垫板cushion board小式枋tiebeam脊枋ridge tiebeam上金枋upper purlin tiebeam下金枋lower purlin tiebeam老檐枋eave tiebeam大式,指檐口构造檐枋eave tiebeam小式,指檐口构造顶椽top rafter脑椽upper rafter花架椽intermediate rafter檐椽eave rafter飞檐椽flying rafter飞子flying rafter宋代术语连檐eave edging瓦口tile edging颔版tile edging宋代术语举架raising the purlin举析raising the purlin宋代术语步架horizontal spacing between purlins材cai栔qi分fen斗口doukou,mortise of cap block斗拱dougong,bracket set斗dou, bracket set升block with cross mortise大斗cap block栌斗cap block宋代术语拱gong,bracketarm翘flower arm, petal华拱flower arm宋代术语昂ang,lever槽升子center block齐心斗center block宋代术语三才升small block十八斗connection block交互斗connection block 宋代术语正心拱axial bracket arm泥道拱axial bracket arm 宋代术语瓜拱oval arm瓜子拱oval arm宋代术语万拱long arm慢拱long arm宋代术语厢拱regular arm令拱regular arm宋代术语单材拱outer-side bracket arm撑头small tie-beam枋small tie-beam宋代术语耍头nose攒set of bracket柱头科bracket set on columns柱头铺作bracket set on columns宋代术语平身科bracket sets between columns补间铺作bracket sets between columns 宋代术语角科bracket set on corner转角铺作bracket set on corner 宋代术语出extension of bracket出跳extension of bracket 宋代术语cai跳tiao宋代术语雀替sparrow brace搏缝板gable eave boardgable eave board宋代术语木装修joiner's work外檐装修exterior finish work内檐装修interior finish work框槛door frame槛stud抱框jamb on door or windowpartition door抹头window stool棂子grill裙板panel槛窗sill wall window榻板window sill支摘窗removable window 门枕door bearing门簪decorative cylinder门跋door knocker门钉decorative nails on door leaf门枕石bearing stone抱鼓石drum-shaped bearing stone天花ceiling帽儿梁lattice framing支条lattice framing井口天花compartment ceiling海墁天花flat ceiling藻井caisson ceiling罩shelf龛niche博古架antique shelf瓦石作masonry檐墙eave wall廊墙partition wall扇面墙horizontal partition wall隔断墙vertical partition wall槛墙sill wall樨头gable wall head挑檐石cantilever stone on eave五花山墙stepped gable wall拔磉corbel, hanging over叠涩corbel, hanging over宋代术语角柱石corner pier阶条石rectangular stone slab压阑石rectangular stone slab 宋代术语台阶steps踏道steps宋代术语踏垛step踏step宋代术语斗板石intermediate pier垂带drooping belt stone副子drooping belt stone宋代术语象眼triangular space御路yulu, imperial path羌差ramp须弥座xumizuo圭角guijiao上枋upper fillet and fascia下枋lower fillet and fascia上袅upper cyma, recta下袅lower cyma, reversa束腰suyao钩栏balustrade宋代术语单钩栏single frieze balustrade 宋代术语垂台钩栏double frieze balustrade 望柱baluster望柱头baluster capital栏版frieze panel华版frieze panel地伏plinth stone寻杖handrail宋代术语柱顶石capital stone柱础column base踬zhi碑碣stone tablet*** 屃bixi, stone turtle宋及宋前术语趺fu, stone turtle清代术语石像生stone animal石人stone human statue 筒瓦round tile板瓦flat tile青瓦black tile脊瓦ridge tile琉璃瓦glazed roof tile勾头eave tile滴水drip tile瓦当tile end, eave tile with pattern正吻zhengwen鸱尾chiwei宋及宋前术语正脊main ridge垂脊diagonal ridge for hip roof, vertical ridge for gable roof戗脊diagonal ridge for gable and hip roof博脊horizontal ridge for gable and hip roof仙人celestial being走兽animal砖雕brick carving彩画colored pattern, colored drawing苏式彩画Suzhou style pattern旋子彩画tangent circle pattern和玺彩画dragons pattern天花彩画ceiling pattern箍头end portion of painted beam藻头intermediate portion of painted beam枋心central portion of painted beam点金gold pointing退晕color change沥粉embossed painting贴金gold foil painting。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