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血科血液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程序
输血科疑难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科疑难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1.目的为规范疑难交叉配血试验操作,保证临床输血安全有效,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4.1.7(2)条款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机构输血科对临床疑难交叉配血受血者,主要是对红细胞ABO血型鉴定困难、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及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AlHA)患者的交叉配血试验。
3.职责医疗机构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疑难交叉配血试验。
4.原理本规程中疑难交叉配血是指受血者ABO血型鉴定困难、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或受血者是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患者等情况下的交叉配血试验。
配血前需确定受血者的ABO血型或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的特异性,选择ABO血型相容的红细胞或红细胞不规则抗体对应抗原阴性的红细胞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5.所需设备和试剂普通离心机,血型血清学专用离心机,水浴震荡仪,普通显微镜等。
6.检测环境条件室温应控制在18-27°C,湿度应保持30%-70%°7.步骤与方法7.1交叉配血前受血者ABO血型鉴定不确定者执行《ABO疑难血型鉴定标准操作规程》,确定ABO血型后,再选择ABO血型相同或相容的献血者血液进行交叉配血试验。
7.2红细胞不规则抗体筛选阳性时7.2.1随机与库存血中多袋血液进行交叉配血试验,选择交叉配血相合的血液输注。
7.2.2我院库存血中无相合的血液时,应立即联系临床医生说明情况:①上述实际情况;②应送市血液中心进行“疑难配血”,会产生费用,存在配血不成功的可能:③详细告知家属,决定是否送市血液中心。
7.2.3家属同意后,由医生填写“免疫学申请单”,并抽取血样EDTA抗凝血5-10ml,送输血科。
7.2.4输血科联系血液中心,并送血样。
7.3冷型自身抗体或冷型AIHA患者交叉配血试验:执行7.2.2-7.2.4程序8.交叉配血结果判定主侧、次侧交叉配血均无溶血、无凝集,表示配血相合。
对于AlHA患者,已经排除同种抗体的存在,而所有交叉配血又都不相和时,可选择凝集强度弱于自身凝集的血液输注。
交叉配血操作规范(凝聚胺法)

交叉配血操作规范(凝聚胺法)【操作人员】经批准人授权的同志【部门主管】【质量控制员】【目的】保证测试结果的准确性。
【适用仪器范围】双目显微镜、普通离心机。
【该SOP变动程序】该标准操作程序的更改,可由任一使用本程序的操作人员提出并报请专业主管及科主任签字后生效。
【应用范围】交叉配血(凝聚胺法)的手工操作。
【标本采集和处理】1.由临床科室采用真空负压EDTA K2抗凝管采集3ml-5ml,作好标记,立即送检。
备血使用的受血者标本必须是输血前三天之内的血样。
采血时要防止溶血及多量组织液混入(多发生在静脉穿刺不顺利勉强抽血时),在病人输液时采集标本,必须从未输液的一侧肢体抽取,绝不允许在输液管接头处采集。
2.非急症病人输血前,应事先采取血标本作血型鉴定,填写申请单配血单上,以便核对。
急症抢救输血,未能事先采血检测血型,则要求由专人核对、贴标签、采取血标本送检。
3. 检验人员认真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床号、检验目的以及标本是否与申请单一致。
确认无误后用专用记号笔在试管与申请单上编写对应数字序号。
并按日期索引进行登记。
4. 将标本置于台式离心机内,放置保证平衡,以1500转/min离心10分钟。
保证血浆于血球有效分离。
溶血标本应重采取、乳糜血及标本量不足应加以登记,溶血性疾病应注明。
【方法学原理】凝聚胺试验是利用低离子溶液促进红细胞抗原与血清(浆)中的抗体反应,再利用凝聚胺引起红细胞间非免疫性的凝集,让已有抗体(IgG)反应的红细胞间的距离缩短。
距离缩短后更能引起已反应的抗体和别的红细胞产生反应形成免疫性的凝集。
而由凝聚胺所引起的非免疫性红细胞凝集反应可被后来加入的复悬液所中和而散开,如有免疫反应,凝集就不会散开,为阳性反应。
如没有免疫反应,凝集就会散开,为阴性反应。
交叉配血试验是在盐水介质的基础上加入凝聚胺,检测供患之间是否相合,患者血清(浆)中是否含有具临床意义的红细胞异体抗体。
【试剂和材料】1.供血者血清(血浆);2.受血者血清(血浆);3.BASO凝聚胺(Polybrene)试剂盒。
医院输血科交叉配血(盐水法)标准操作程序

输血科交叉配血(盐水法)标准操作程序
(原理)交叉配血主要是检查受血者血清中有无破坏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故受血者血清加供血者红细胞相配的一管称为“主侧”,供血者血清加受血者红细胞相配的一管称为“次侧”,两者合称交叉配血。
交叉配血试验又称不配合性试验,是确保患者安全输血必不可少的试验,完整的操作规程应包括:①查阅受血者以前的血型检查记录,如与这次检查结果有所不同,应及时分析原因;②对收到的受血者血样应作ABO正反定型,RH(1)定型及血型抗体检测和鉴定;③选择预先进行血型检查的合格供血者作交叉配血试验。
交叉配血方法:
(一)盐水介质配血法
本法是目前最常用的配血方法,可以发现临床上最重要的ABO不配合性,当受血者和供血者细胞经混合并离心后,如有ABO不配合问题,就会很快显示出来,所以常称为“立即离心”配血试验。
[操作]
1、抽取受血者静脉血3-4ml,待凝固后分离血清,并配制2%-5%台红细胞盐水悬液。
2、将供血者血样以同样方法分离血清,并配制2%-5%红细胞悬液。
3、取洁净水试管2支,1支标明受血者血清(PS)+供血者细胞(DC)作“主侧”,另1支标明供血者血清(DS)+受血者细胞(PC)作“次侧”。
4、按标记“主侧”管如受血者血清2滴和供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
“次侧”管如供血者血清2滴和受血者红细胞悬液1滴混匀,以1000r/min离心1min,轻轻侧动试管,观察结果,冬季气温较低,应将试管保温,以防
冷凝集素引起的凝集反应影响结果判断。
ABO同型配血,“主侧”和“次侧”均无溶血及凝集表示无输血禁忌可以输血。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微柱凝胶)

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1. 目的为规范微柱凝胶抗人球蛋白法在交叉配血试验中的应用,保证检测结果准确及临床输血安全有效,依据《输血实验室管理程序》的要求制定本规程。
2. 适用范围适用于医疗机构输血科作交叉配血试验。
3. 职责医疗机构输血科技术人员负责对交叉配血的试验。
4. 原理红细胞血型抗原与不完全抗体(IgG),在抗人球蛋白的桥梁作用下,经一定的离心力,产生特异性免疫凝集复合物或红细胞血型抗原与完全抗体(IgM)直接产生的特异性免疫凝集复合物,被排阻在具有三维空间网状结构的凝胶表层或凝胶颗粒间隙之中,判为阳性结果,表示待检血标本中含有相应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红细胞全部沉积于凝胶孔腔底部,即判断为阴性反应,表示待检血标本中无相应的红细胞血型抗原抗体。
5. 所需设备和试剂普通离心机、微注凝胶卡专用离心机、微柱凝胶卡专用孵育器、微量移液器、抗人球蛋白微柱凝胶卡6. 检测环境条件室湿应控制在18~27℃,湿度应保持30%~70%。
7. 操作步骤7.1先将供(受)血标本制备0.5%红细胞低离子介质(LIM)悬液。
7.2撕开卡的封膜,于反应胶中主(次)侧管加供(受)者 0.5% 红细胞LIM 悬液100μl,加入受(供)血者血浆或血清25μl(或50μl)。
7.3将检测卡37℃孵育15min取出,置离心机1800r/min离心1min,2500r/min离心1min。
7.4取出,判定结果,结果判定标准按下表:(可参照结果判定示图)检验结果的解释:阳性结果,表示受(供)血者血浆或血清中含供(受)血者红细胞血型抗原相应的抗体(不完全抗体IgG或完全抗体IgM),供受血者血液不相容。
阴性结果,表示供受血者血液相容。
8. 质量控制8.1微柱凝胶试剂卡在有效期内使用,每批试剂卡在使用前用已知阴、阳性对照确认其有效性。
8.1试剂质量控制方法8.1.1即作阴、阳性对照试验:撕开检测卡的封膜,于2个反应腔中分别加入已致敏IgG抗D的1%O型RhD(+)红细胞LIM悬液50μl、健康者1%O型RhD(+)红细胞LIM悬液50μl。
输血科输血前血液样本的配血与交叉试验规定

输血科输血前血液样本的配血与交叉试验规定输血科作为医院内重要的科室之一,负责进行输血相关的工作。
为了确保输血过程的安全性和有效性,配血与交叉试验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介绍输血科输血前血液样本的配血与交叉试验规定。
一、血液样本的采集与保存在进行输血前,首先需要采集患者的血液样本进行配血与交叉试验。
血液样本的采集应遵循以下规定:1. 采用无菌技术和一次性采血器材。
确保采集过程无菌,以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
2. 采集的血液样本应足够量,一般建议采集2ml以上的全血。
3. 采样应使用专用的采样管,如EDTA抗凝管或干式无抗凝管等,以保证血细胞的完整性。
4. 采集的血液样本需要标明患者的姓名、住院号以及采样日期和时间等信息。
5. 采集完成后,应立即送至输血科的实验室进行配血与交叉试验。
二、配血试验的进行配血试验是通过血型鉴定和配血试剂的反应来确定患者的血型,以便选择适合的供血者,确保输血的安全性。
配血试验的进行应符合以下规定:1. 配血试验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保证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 配血试验的顺序应按照 Rh 血型系统、 ABO 血型系统的先后顺序进行。
3. 配血试剂的选择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在使用前进行校验。
4. 在进行配血试验时,必须使用患者血液样本和所选供血者的血液样本进行反应。
不得使用样本的复制品或者其他方法。
5. 配血试验反应的结果应详细记录,包括如何判断配血结果的准确性以及出现的问题和异常情况。
三、交叉试验的进行交叉试验是为了检测供血者与受血者之间是否存在抗体和抗原之间的不相容性。
在进行输血前,必须进行交叉试验来确保受血者对供血者的血液没有不良反应。
交叉试验的进行应符合以下规定:1. 交叉试验应在无菌条件下进行,以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2. 一般情况下,交叉试验是在适合的温度下进行的,例如在37摄氏度常温下。
3. 交叉试验的血液样本必须是新鲜的血液样本,不能使用过期或保存时间过长的血液。
4. 在交叉试验中,首先需要将受血者的血浆与供血者的红细胞进行混合,观察是否产生凝集和溶血等异常反应。
输血科交叉配血工作流程

输血科交叉配血工作流程一、血型鉴定(一)、正定型【检验方法】1.平板法(玻片法):(1) 加1滴抗A或抗B试剂于玻片上。
(2) 再加1滴10%的被检红细胞悬液。
该红细胞悬液可以是盐水悬液,也可以是悬浮自身血浆或血清中的红细胞。
(3) 在圆形的玻片区域中混匀, (直径约为20mm大小),前后缓慢摇晃玻片.2分钟左右肉眼判读结果,并记录。
2.试管法:(1) 加一滴抗A或抗B试剂于二支预先标记好的试管中(75x12mm或75x10m)。
(2) 再加一滴2% -5%的被检红细胞悬液于试管中。
混匀。
(3) 离心,速度和时间可选择以下二种之一:a)转速1000rpm,时间1分钟;b)转速3400rpm,时间15秒。
(4) 检查是否有溶血(溶血可能是阳性结果,或者是细菌污染),然后轻轻摇晃,使细胞再悬浮。
(5) 观察凝集状况,并立即记录结果.必要时可借助显微镜。
(6) 许多红细胞亚型(如Ax)能在抗AB试剂的盐水中凝集,但与抗A不凝,在室温(23+3℃)中放置几分钟,可以增强反应,但放置时间不宜超过30分钟,(二)、反定型【检验方法】1.试管法:(1) 取被检者血清(或血浆)各1滴(50ul) 分别加于3支标记好的小试管中;(2) 分别各加1滴(50ul) A1、 B、0试剂红细胞;(3) 摇动试管,离心,速度和时间可选以下二种之一^:a)转速1000rpm,时间1分钟;b)转速3400rpm,时间15秒;(4) 先观察是否溶血( 溶血可能是阳性结果,或者是细菌污染),然后轻轻摇晃,使细胞再悬浮起来;(5) 观察凝集状况,并立即记录结果。
(三)、RhD(IgM)血型定型【检验方法】1.平板法(玻片法):(1) 加1滴抗D试剂于玻片上。
(2) 再加1滴35-45%的被检红细胞悬液。
该红细胞悬液可以是盐水悬液,也可以是悬浮于自身血浆或血清中的红细胞。
(3) 在圆形的玻片区域中混匀,(直径约为20m 大小),前后缓慢摇晃玻片.2分钟左右肉眼判读结果。
输血科交叉配血操作规程

类另小操作规程部n :输血科名称:输血科交叉配血试验标准作规程 新 增:交叉配血标准操作规程【目的】检测供血者与受血者之间的输血相容性,包括主侧配血与次侧配 血,确保受血者输血安全。
【范围】所有输血前需要进行交叉配血的血制品。
【职责】配血岗位负责交叉配血试验。
【原理】交叉配血试验是指受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及受血者红细胞 与供血者血清之间的混合凝集试验,分为主管(或称主侧)及次管(或称次侧)。
主管是受血者血清与供血者红细胞,次管是受血者红细胞 与供血者血清。
凝聚胺法利用多聚季胺盐类一一凝聚胺携带很多正电荷,中和 红细胞表面的负电荷,使红细胞之间距离减少,引起正常红细胞可逆 性凝集。
无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被凝聚胺凝集,当加入中和液后,则凝 集消散,而抗体致敏的红细胞被凝聚胺凝集,则不能消散,以此来判 断供、受者间血液的相容性。
生效日期:2014. 10 修改日期:2014. 09【标本采集和处理】1、标本采集:EDTA抗凝静脉血2ml。
2、标本保存:室温放置不超过6小时,4℃保存不超过72小时,无溶血及明显乳糜。
【设备与试剂】1、凝胶胺介质试剂盒①包装规格:150Tests∕盒。
②试剂组成:低离子溶液,凝聚胺溶液,悬浮液。
③储存条件及有效期:未开封试剂应贮存于2℃-25℃、相对湿度不大于80%;已开封试剂应贮存于相对湿度不大于80%室温环境,试剂用后应及时拧紧瓶盖保存;未开封试剂有效期为二年,在有效期内的已开封试剂应在开封后6个月内使用完。
2、红细胞悬液:取标本离心后压积红细胞与生理盐水配制3%-5%红细胞悬液。
3、BaSo2005-2> BaSo2002-2型医用低速离心机:珠海贝索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方法】1、盐水介质法a)取小试管(内径10 mm×60 mπι)2支,分别标明“Ps+Dc”和“Pc+Ds”,前者为主管,后者为次管。
其中Ps=受血者血清,Pc=受血者红细胞,Ds=供血者血清,De二供血者红细胞。
输血科盐水交叉配血试验SOP

[目的]保证血型鉴定的准确无误[适用范围]输含红细胞的血制品及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需进行交叉配血。
[标准操作]1原理根据相应的抗原、抗体能发生反应,交叉配血试验的主要目的是在输血前检查受血者血清中有无能破坏献血者红细胞的抗体(称主侧交叉),及献血者血清中有无能彼坏受血者红细胞的抗体(称次侧交叉)。
如受血者(或献血者)血清中不能检到能使献血者(或受血者)红细胞破坏的抗体称为“交叉配血相合”,反之,称为“交叉配血不合”。
2试剂与材料1.1、受检者血清及2-4%红细胞盐水悬液。
2.2、献血者血清及2-4%红细胞盐水悬液。
3操作3.1、取试管2支,标明“主”侧、“次”侧字样;3. 2、于主侧管加受血者血清2滴和献血者2-4%红细胞悬液2滴,次侧管加受血者2-4%红细胞悬液2滴和献血者血清2滴;3.3、混匀后,用1000r∕min离心1分钟,轻轻侧动试管,用肉眼和显微镜观察结果。
4结果判定;如主、次侧配血均无溶血及凝集,表示配血相合,无配血禁忌,可以输血。
如主侧凝集绝不可输用此血,必须另选血源,并追查原因。
如主侧不凝集,次侧发生凝集或异型输血(指0型输给A、B、AB型或A或B型输给AB型)时、如献血者血清中的抗体是免疫性抗体也不可输入,如是天然抗体,其效价高、凝集力强时,也不宜输入,以免破坏受血者的红细胞。
5注意事项5.1、配血时,如受血者或献血者为新鲜血清,因补体尚有活性与不相合红细胞相遇容易发生溶血,故观察结果时必须在意切勿将溶血当作不凝集。
溶血与凝集含有同样意义,均表示配血不合。
5.2、冬季室温较低,应将试管保温或提高室温。
以防冷凝集干扰。
5.3、盐水介质配血结果阴性,可将原标本再做酶法或抗人球蛋白法配血。
6参考资料《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3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输血科血液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程序
交叉配血主要是检查受血者血清中有无破坏供血者红细胞的抗体,故受血者血清加供
血者红细胞相配的一管称为“主侧”;供血者血清加受血者红细胞相配的一管称为“次侧”,两者合称交叉配血。
交叉配血试验又称不配合性试验,是确保患者安全输血必不可少的试验,完整的操作
规程应包括:①查阅受血者以前的血型检查记录,如与这次检查结果有所不同,应及时分析原因;②对收到的受血者血样应作ABO正反定型,Rh血型和其他血型检查以及血型抗体检测和鉴定;③选择预先进行血型检查的合格供血者作交叉配血试验。
一、配血要求
1.受血者配血试验的血样(血型复查)必须是输血前三天之内的;
2.核对病人资料:核对输血申请单、受血者血样、病历三者,其内容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科室床号、住院号、血型(原始血常规血型和血型复查中血型)、用血品种、用血量等,必须正确无误;
3.核对血液:血液完整性、血液标签、血液质量;
4.核对取血凭证:按临床(取血凭证)实际用血品种、量进行配发血;
5.配血前,先复查受血者和供血者ABO血型(正、反定型)、Rh(D)血型和抗筛,并报告其结果;
6.在电子病历或急诊医生工作站中,检查临床输血五项的执行情况;
7.输注全血、浓缩红细胞、洗涤红细胞、浓缩白细胞等患者应进行交叉配血试验,其方法:采用盐水配血试验、凝聚胺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