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版输血科血库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

合集下载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

精心整理宾阳县中医医院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规范 为规范我院各临床科室输血治疗病程记录,根据《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临床输血技术规范》以及《病历书写基本规范》的有关规定,结合我院实际情况,血型和(四)不同输血方式的选择与记录(自体输血或异体输血)。

(五)输血后输血记录应在病程记录中单独书写,输血记录应有输注成分、输血量、血型、输血起止时间、输注过程观察情况,有无不良反应等记录。

(六)麻醉记录、手术护理记录、术后病程记录中应有出血量、输血量记录且出入血量记录应一致。

(七)输血后如发生输血反应,应将反应及处理过程记录于病程中,并同时填写《输血不良反应登记表》回报输血科。

(八)输血后病程记录中要对输血效果进行评价。

(九)输血记录单应及时粘贴于病历中不得丢失。

三、存档输血病历相关质控规定1.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临床医师应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区分紧急输血和择期输血的情况,确保输血的治疗作用(1)对慢性病患者血红蛋白≥10克,或红细胞压积≥30%不予输血:急性失血量在600ml以下,红细胞压积≥35%的患者原则上不输血。

(2)对慢性病患者血红蛋白<10克,可小量分次输血,应采用成份输血。

2.履行治疗同意程序(1)决定输血治疗前,责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血的用途、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后存入病历。

(2)无家属在场、患者无自主意识需紧急输血进行救治,应由责任医生将《输血治疗同意书》报总值班或医务科签字批准,并置人病历。

3.用血申请任何情况下输血,均需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责任医师逐项填写,由主治医师以上人员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送交输血科进行备血。

二、临床用血量审批及权限1,预计单次用血量在800ml以内,由中级以上医师提出申请,报请上级医师核准审签;2.单次用血量在800-1600ml的,由中级以上医师提出申请,报请上级医师审核,科室主任核准审签;3准。

医院临床输血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临床输血技术标准操作规程

输血申请标准操作规程1. 申请输血应由经治医师逐项填写《临床输血申请单》,由主治医师核准签字,连同受血者血样于预定输血日期前送交输血科(血库)备血。

2. 决定输血治疗前,经治医师应向患者或其家属说明输同种异体血的不良反应和经血传播疾病的可能性,征得患者或家属的同意,并在《输血治疗同意书》上签字。

《输血治疗同意书》入病历。

无家属签字的无自主意识患者的紧急输血,应报医院职能部门或主管领导同意、备案,并记入病历。

3. 术前自身贮血由输血科(血库)负责采血和贮血,经治医师负责输血过程的医疗监护。

手术室内的自身输血包括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术野自身血回输及术中控制性低血压等医疗技术由麻醉科医师负责实施。

4.亲友互相献血由经治医师等对患者家属进行动员,在输血科(血库)填写登记表,到血站或卫生行政部门批准的采血点(室)无偿献血,由血站进行血液的初、复检,并负责调配合格血液。

5. 患者治疗性血液成分去除、血浆置换等,由经治医师申请,输血科(血库)或有关科室参加制定治疗方案并负责实施,由输血科(血库)和经治医师负责患者治疗过程和监护。

6. 对于Rh(D)阴性和其他稀有血型患者,应采用自身输血、同型输血或配合型输血。

7. 新生儿溶血病如需要换血疗法的,由经治医师申请,经主治医师核准,并经患儿家属或监护人签字同意,由血站和医院输血科(血库)人员共同实施。

8. 临床医务人员有义务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献血法》有关规定。

9. 确定输血的申请医师交代患者家属到输血科缴纳互助金。

互助金为血液成本费的2倍(420.00元)。

受血者血样采集与送检标准操作规程1. 确定输血后,医护人员持输血申请单和贴好标签的试管,当面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案号、病室/门急诊、床号、血型和诊断,采集血样。

输血申请单上必须注明标本采集时间及采集人。

特急输血用血常规管(盖紫色)采集,非急输血用普通管采集(盖红色)。

2. 用药者注明用药情况。

3. 由医护人员或专门人员(其他人员禁止送血)将受血者血样与输血申请单送交输血科,双方进行逐项核对,并签字。

输血科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

输血科标准操作规程SOP文件

血库标准操作规程(SOP)2013-01修订目录第一章血库仪器标准操作规程第一节Dianafuge标准操作规程 (3)第二节 80-2离心机标准操作规程 (3)第三节 CU600型电热恒温水箱标准操作程序 (4)第四节 SANYO MBR-107D(H)贮血冰箱标准操作程序 (4)第五节 Haier 低温冰箱标准操作程序 (4)第六节海尔冰箱标准操作程序 (5)第七节医院血库管理软件应用标准操作规程 (5)第八节 SJW系列数码恒温血小板振荡保存箱标准操作规程 (6)第九节 WGH-I型数码恒温解冻箱标准操 (6)第二章血库项目标准操作规程第一节血样采集和送检、血型复查及血源组织标准操作程序 (7)第二节 ABO&Rh(D)血型复检标准操作规程 (8)第三节 Rh血型鉴定标准操作程序 (9)第四节红细胞血型抗体筛查标准操作规程 (11)第五节抗人球蛋白试验 (14)第六节血液交叉配血试验标准操作规程 (15)第七节血液出库(发血)标准操作规程 (17)第八节数据记录及费用收取标准操作规程 (17)第九节血液申领、入库、核对、贮存标准操作规程 (19)第十节血液报废(失效)标准操作规程 (19)第十一节输血反应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20)第十二节实验室消毒和污物处理标准操作规程 (21)第十三节血库交接班标准操作规程 (21)第十四节血液质量管理标准操作规程 (22)第十五节血库夜班操作规范 (23)第十六节应急预案操作规程 (24)第十七节贮存式自身输血(PABD)标准操作规程 (26)第十八节临床医师用血申请操作规程 (28)第十九节临床护士输血操作规程 (28)血库标准操作规程第一章血库仪器标准操作规程第一节 Dianafuge标准操作规程一、Dianafuge标准操作规程(一)Dianafuge 开/关机程序1.开机把仪器电源开关拨到“Ⅰ”(开)的位置,开始正确运行。

2.关机把仪器电源开关拨到“0”(关)的位置。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版)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版)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令第85号《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3月1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部长陈竺二〇一二年六月七日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护血液资源,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将其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完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并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各级各类医疗机构的临床用血管理工作。

第二章组织与职责第五条卫生部成立临床用血专家委员会,其主要职责是:(一)协助制订国家临床用血相关制度、技术规范和标准;(二)协助指导全国临床用血管理和质量评价工作,促进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三)协助临床用血重大安全事件的调查分析,提出处理意见;(四)承担卫生部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管理的其他任务。

卫生部建立协调机制,做好临床用血管理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保证输血治疗质量。

第六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成立省级临床用血质量控制中心,负责辖区内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指导、评价和培训等工作。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组织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健全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为临床用血管理第一责任人。

第八条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本机构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工作。

主任委员由院长或者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医务部门、输血科、麻醉科、开展输血治疗的主要临床科室、护理部门、手术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医务、输血部门共同负责临床合理用血日常管理工作。

其他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工作组,并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2012最新版输血科(血库)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

2012最新版输血科(血库)实验室标准操作规程

医院 logo
xxx 医院血库
编号:XK-SOP 版次:1 生效日期:2012-8-1 第2页 共3页
实验 SOP 文件
6.2.1、取 2 只试管,分区标注-A、-B 及被检者编号、血型。 6.2.2、在-A、-B 试管内分别加入 1 滴(-50 微升)相应-A、-B 标准血清及 1 滴(-50 微 升)2%-4%被检红细胞。 6.2.3、离心,1000rcf/15s。 6.2.4、肉眼观察并记录结果。 6.3、微板法 6.3.1、取一准备完毕的微板,取合适的两孔分别标注-A、-B 及被检者编号、血型。 6.3.2、在-A、-B 区域分别加入 1 滴(-50 微升)相应-A、-B 标准血清及 1 滴(-50 微升) 2%-4%被检红细胞。 6.3.3、轻摇微孔板,混匀孔中液体。 6.3.4、400g 离心 30s。 6.3.5、用震荡仪震荡微量板,震动能使阳性反应出现凝集细胞扣,而若是阴性反应细胞扣 则很快消除。 6.3.6、判读并记录结果。 7、结果判定 正定型 抗A + – – + 抗B – + – + A1 细胞 – + + – 反定型 B 细胞 + – + – O 细胞 – – – – 血型 A B O AB
医院 logo
xxx 医院血库
编号:XK-SOP 版次:1 生效日期:2012-8-1 第页
实验 SOP 文件
ABO 血型反定型
1、 实验目的 用盐水介质法进行 ABO 血型系统反定型的鉴定。 2、 实验原理 红细胞作为一种颗粒性抗原,在液体介质中和电解质的参与下,可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 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用已知标准反定型细胞与被检血清反应,若被检血清与已知型别的 标准红细胞出现凝集,则证明被检血清中存在与该红细胞抗原相对应的抗体。反之,若被检血 清与已知型别的标准红细胞不出现凝集, 则证明被检血清中不存在与该红细胞抗原相对应的抗 体,以此反证被检者红细胞上抗原的型别。 3、 标本采集 3.1、采血管:应采用 EDTA 抗凝的采血管采集血标本,标本中不可有血凝块。 3.2、标本接收:接收标本时应该对标本标签信息与申请单信息是否相符,填写是否完整;所 采用血管是否正确;标本是否符合要求(无溶血,无乳糜,无杂物) 。 3.3、标本处理:接收标本后尽快分离血浆或血清立即进行检测,如暂时不用可放 1-10℃范围 的标本冰箱保存 3 天。 4、试剂及被检血清 4.1、A1 型、B 型、O 型试剂红细胞:北京金豪制药有限公司产品。 4.2、被检血清(供、患者血清) 5、器材 5.1、血型血清学试验离心机:久保田公司、Diana 公司产品。 5.2、eppendorf 多功能离心机。 5.3、振荡器。 5.4、显微镜载玻片,5×7 透明硬塑试管。 6、试验操作 6.1、玻片法 6.1.1、取一张破片,分区标注 Ac、Bc、Oc 及被检者编号、血型。 6.1.2、载玻片上 Ac、Bc、Oc 区域分别加入 1 滴(-50 微升)相应 A1 型、B 型、O 型试剂 红细胞及同一被检血清 2 滴(100 微升) 。 6.1.3、摇动玻片放置约 2-4 分钟。 6.1.4、肉眼观察并记录结果。

输血科室内质控

输血科室内质控

一、室内质控管理体系的建立
■室内质量控制管理程序 ■标准操作规程 ■相关记录表单
体系文件要约定需要进行室内质量控制的检测项目、 检测方法、相关试剂或反应体系
室内质控管理体系的建立
• 质控体系文控品的配伍原则 ■质控的频次 ■质控数据的分析、处理保存 ■质控人员职责 ■失控处理原则
第23条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使用的仪器、试剂和 耗材应当符合国家有关规定。
第24条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保证检测系统 的完整性和有效性,对需要校准的检验仪器、 检验项目和对临床检验结果有影响的辅助设备 定期进行校准。
第25条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对开展的临 床检验项目进行室内质量控制,绘制质量控制 图。出现质量失控现象时,应当及时查找原因, 采取纠正措施,并详细记录。
质量管理
实验室技术要求 实验室技术要求
医学特殊要求
ISO 17025《检测和校准实验室能力的通用要求》 ISO 15189《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的专用要求》
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实验室管理的一般规定 第三章 实验室质量管理 第四章 实验室安全管理 第五章 监督管理 第六章 附则
第三章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质量管理(重 点)
第22条 SOP 第23条 仪器、试剂和耗材 第24条 检测系统和校准 第25条 室内质控 第26条 室内质控管理要求 第28条 室间质评 第29条 强调检测系统在EQA和IQC的一致性 第30条 方法比对或评价 第32条 质量管理记录
第22条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实验室质量控制和 管理。 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应当制定并严格执行 临床检验项目标准操作规程和检验仪器的标准操 作、维护规程
行政管理
质量管理
安全管理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版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版

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2012版第85号《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办法》已于2012年3月19日经卫生部部务会议审议通过,现予以公布,自2012年8月1日起施行。

部长陈竺二〇一二年六月七日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推进临床科学合理用血,保护血液资源,保障临床用血安全和医疗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卫生部负责全国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医疗机构临床用血的监督管理。

第三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临床用血管理,将其作为医疗质量管理的重要内容,完善组织建设,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制定并落实相关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规程。

第七条医疗机构应当加强组织管理,明确岗位职责,健全管理制度。

医疗机构法定代表人为临床用血管理第一责任人。

第八条二级以上医院和妇幼保健院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负责本机构临床合理用血管理工作。

主任委员由院长或者分管医疗的副院长担任,成员由医务部门、输血科、麻醉科、开展输血治疗的主要临床科室、护理部门、手术室等部门负责人组成。

医务、输血部门共同负责临床合理用血日常管理工作。

其他医疗机构应当设立临床用血管理工作组,并指定专(兼)职人员负责日常管理工作。

第九条临床用血管理委员会或者临床用血管理工作组应当履行以下职责:(一)认真贯彻临床用血管理相关法律、法规、规章、技术规范和标准,制订本机构临床用血管理的规章制度并监督实施;(二)评估确定临床用血的重点科室、关键环节和流程;(三)定期监测、分析和评估临床用血情况,开展临床用血质量评价工作,提高临床合理用血水平;(四)分析临床用血不良事件,提出处理和改进措施;(五)指导并推动开展自体输血等血液保护及输血新技术;(六)承担医疗机构交办的有关临床用血的其他任务。

第十条医疗机构应当根据有关规定和临床用血需求设置输血科或者血库,并根据自身功能、任务、规模,配备与输血工作相适应的专业技术人员、设施、设备。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

全院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

批准页为规范曲靖市第二人民医院全体医务人员输血管理及操作技术,保持全院输血各项工作的有序进行,特制定《输血管理制度及操作技术规范》,并于批准之日起生效,请全院全体医务人员自觉执行。

批准人:2012年5月1日目录名称页码1、临床用血管理制度--———-—-—————-—--—-52、临床合理安全输血管理制度-—-——-———---—-83、输血管理委员会职责-——-——-—————-—--——104、临床用血审批制度—--—-—————-----—-—115、临床用血申请分级管理制度-—-———————-——-----———136、临床科室及医师用血评价及公示制度———-———-—-——-157、用血计划(年、月、周)上报制度—————-—---——-——-—178、输血前告知制度——-————--—-—--—--——-——189、输血治疗同意书制度—-------————-——-—-—-——-—1910、输血前检查和交叉配血制度——--—---—-——--- 2011、输血申请及会诊制度————-————————-—--2212、输血申请及会诊制度———-——---——--———2213、输血标本采集规范-—————--—————--———--—-——2314、输血查对制度—-—-———--——————————-—-—--—2515、血液储存、运输、发放制度————-—-————--2716、临床输血监护制度—---—-—————--——-----—---2917、临床退血制度—-————-—————--—-———--—3118、紧急抢救配合性输血管理制度--————--—--3219、急诊用血管理制度-—--———-----——-—--——-—--3520、临床应急用血预案--—--—-—————————-—--—---3721、稀有血型及应急用血管理预案————————--—4022、输血科关键设备发生故障应急预案—————————4323、输血前评估及输血后评价暂行规定——-—-———-4624、临床输血指针参考标准————————-——————4825、血液输注无效管理—-——--—————-—-——-——-5226、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措施—-—-———-—--—--——--5327、常见输血不良反应—-—————-—---—--—-—-—5528、输血不良反应的预防------————————-—--—---6129、输血传染疾病的管理措施和上报制度—-——————6330、输血不良反应应急预案——-———----——-——--—6531、输血不良反应处理流程-———----——-————-——--—-6632、自体输血及适应证---—--——-———-——-—--—-—-—6733、输血治疗病程记录管理规定———---———-——---———7233、一次性采供血及输血器材管理规定——-——-—--—-73 附表一、临床输血技术标准操作流程------———-—--—--—-—-74附表二、输血反应应急预案及流程—----———-—---———--—--—75附表三、急救用血申请单--—-—-—-——-—--————-———-————-—-76附表四、临床用血审批表---—-—————-——---—————---—-—-—-77附表五、输血不良反应处理回报表--——-—-—-—-—----——-—--78附表六、临床输血疗效评估表—--——--—-——--—--—-—-----——79附表七、输血病人检查考核表——--——---------————-----—-80附表八、输血培训记录表—------——————-—---——-————----—81临床用血管理制度为进一步规范、指导医院科学合理用血,指导临床医师和输血医技人员严格掌握输血适应症、正确合理应用临床输血技术的血液保护技术,特制定临床用血管理制度.一、医院及输血科管理1、医院成立临床输血管理委员会负责临床用血的规范管理、监督和技术指导,开展临床合理用血、科学用血的教育和培训,制定年度输血计划,具体执行工作由输血科负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5 分钟。
9.6、新生儿红细胞和弱的表现型个体,可能会出现假阴性或比正常反应弱的凝集。
9.7、溶血(排除物理溶血) 和凝血都是血型抗原抗体反应阳性; 首先观察溶血, 然后观察凝血。
9.8、微板法中振荡器震荡的调整要严格遵守一定标准,以便保证细胞沉淀悬浮条件的抑制。
9.9、微板法若用读板机判读结果, 重要的是红细胞悬液浓度和加入孔中液体的体积标准化,
医院 logo
大通县第二人民医院医院血库
实验 SOP 文件
编号: XK-SOP 版次: 1 生效日期: 2012-8-1 第 3页 共 3页
8.3 、用于器官移植:受者和供者的 ABO血型必须相符,否则极易引起排斥反应造成移植失败。
8.4 、在法医学上还可用于亲子鉴定等。
9、注意事项 9.1、试验应在室温( 18-25℃)内进行。 9.2、玻片法边缘易干涸,易造成假阳性结果,所以应在
采用血管是否正确;标本是否符合要求(无溶血,无乳糜,无杂物)

3.3 、标本处理:接收标本后尽快分离血浆或血清立即进行检测,如暂时不用可放
1-10 ℃范围
的标本冰箱保存 3 天。
4、试剂及被检细胞
4.1 、抗 A、抗 B标准血清。
4.2 、 35%-45%被检红细胞。
4.3 、 2%-4%被检红细胞。
医院 logo
大通县第二人民医院医院血库
实验 SOP 文件
实验 SOP 文件目录
编号: XK-SOP
版次: 1
生效日期: 2012-8-1
第 1页
共 1页
编号
XK-SOP-01 XK-SOP-02 XK-SOP-03 XK-SOP-04 XK-SOP-05 XK-SOP-06 XK-SOP-07 XK-SOP-08 XK-SOP-09 XK-SOP-10
5、设备
5.1 、血型血清学试验离心机:久保田公司、 Diana 公司产品。
5.2 、 eppendorf 多功能离心机。
5.3 、振荡器。
6、实验操作
6.1 、玻片法
6.1.1 、取一张破片,分区标注 -A 、 -B 及被检者编号、血型。
6.1.2 、载玻片上 -A、-B 区域分别加入 1 滴( -50 微升)相应 -A 、-B 标准血清及 1 滴( -50
6.2.2 、在 -A、 -B 试管内分别加入 1 滴( -50 微升)相应 -A 、 -B 标准血清及 1 滴( -50 微
升) 2%-4%被检红细胞。
6.2.3 、离心, 1000rcf/15s 。
6.2.4 、肉眼观察并记录结果。
6.3 、微板法
6.3.1 、取一准备完毕的微板,取合适的两孔分别标注
则很快消除。
6.3.6、判读并记录结果。 7、结果判定
正定型
反定型
血型
抗A
抗B
A1 细胞
B 细胞
O 细胞
+


+

A

+
+


B


+
+

O
+
+



AB
-A 侧凝集, -B 侧不凝集,为 A 型。
-A 侧不凝集、 -B 侧凝集,为 B 型。
-A 、 -B 侧均凝集,为 AB型。
-A 、 -B 侧均不凝集,为 O型。 8、临床意义
出现肉眼可见的凝集现象,用已知 IgM 类特异性标准抗血清与被检红细胞在盐水介质中反应,
若出现凝集现象, 表明被检红细胞膜上有与血型抗体所对应的抗原,
从而判断和鉴定被检者的
ABO血型。
3、 标本采集
3.1 、采血管:应采用 EDTA抗凝的采血管采集血标本,标本中不可有血凝块。
3.2 、标本接收:接收标本时应该对标本标签信息与申请单信息是否相符,填写是否完整;所
程序文件名称
ABO 血型正定型 ABO 血型反定型 RH D 血型鉴定
RH 血型定型 聚凝胺试验 盐水配血试验 抗体筛查试验(聚凝胺 ABO 血型定型试剂质量控制(标准血清) ABO 血型反定型用红细胞质量控制(国产试剂) 配血、血型试验标记规定
页码
1-3 4-6 7-9 10-11 12-14 15-16 17-19 19-20 21-22 23-26
微升) 35%-45%被检红细胞。
6.1.3 、摇动玻片放置约 2 分钟。
6.1.4 、观察并记录结果。
6.2 、试管法
医院 logo
大通县第二人民医院医院血库
实验 SOP 文件
编号: XK-SOP 版次: 1 生效日期: 2012-8-1
第2页 共3页
6.2.1 、取 2 只试管,分区标注 -A 、 -B 及被检者编号、血型。

以使用自动加样器。
Hale Waihona Puke 9.10、新微板使用前每孔加入一滴 20%-30% 牛血清白蛋白( BSA ),轻轻摇动微板混匀后室温 放置 10-15 分钟,然后弃去孔中的 BSA ,用水龙头水洗涤微板至少 10 次,再用蒸馏水或
去离子水洗涤微板 2 次,用力甩去版中的液体,自然晾干,备用。
-A 、 -B 及被检者编号、血型。
6.3.2 、在 -A 、-B 区域分别加入 1 滴( -50 微升)相应 -A 、-B 标准血清及 1 滴( -50 微升)
2%-4%被检红细胞。
6.3.3、轻摇微孔板,混匀孔中液体。
6.3.4、 400g 离心 30s。 6.3.5、用震荡仪震荡微量板,震动能使阳性反应出现凝集细胞扣,而若是阴性反应细胞扣
2 分钟内判读结果。
9.3、自身抗体可干扰正常结果判读,造成假阳性,应充分洗涤细胞,减少干扰。
9.4、对含有较多自身冷凝集素的受检者,在鉴定血型时往往被误定为
AB 型,遇此情况,需要
37℃生理盐水洗涤受检者红细胞 血型。
2-3 次,以去除吸附在红细胞上的冷凝集素,然后再鉴定
9.5、当用立即试管法不能显示出正常凝集时,对于弱的反应,需室温延长作用时间
医院 logo
大通县第二人民医院医院血库
实验 SOP 文件
ABO血型正定型
编号: XK-SOP 版次: 1 生效日期: 2012-8-1
第1页 共3页
1、 实验目的
用盐水介质法进行 ABO血型系统正定型的鉴定。
2、 实验原理
红细胞作为一种颗粒性抗原,在液体介质中和电解质的参与下,可直接与相应抗体结合,
8.1 、用于临床输血:严重贫血,各种急慢性失血的患者,以及手术前需要备的病人,都必须 提前检查血型和交叉配血。因血型不符的输血会造成严重的溶血性输血反应,所以必须 要坚持同型输血。
8.2 、新生儿溶血症:当母亲与胎儿血型不合时,可能会引起胎儿或新生儿的免疫溶血性疾病, 多发生于 O型母亲孕育 A 型或 B 型胎儿时。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