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副作用及在肝移植-新(1)

糖皮质激素的作用、副作用及在肝移植-新(1)
糖皮质激素是一种能够抑制炎症反应的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炎症性
疾病的治疗中。
但同时,其也存在着一些副作用,因此需要合理使用,并根据患者情况做好预防措施。
一、糖皮质激素的作用
1.抑制炎症反应
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炎症反应,减轻炎症相关的各种疾病症状。
2.免疫抑制
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人体免疫系统,减少排斥反应以及自身免疫性疾病。
3.抗过敏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以抑制过敏反应,减轻过敏症状。
二、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1.影响骨骼生长发育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可能影响儿童青少年骨骼的生长发育。
2.易感染
糖皮质激素会抑制人体的免疫反应,减少机体对病原体的抵抗力。
因
此易导致感染。
3.增加血糖、血压
长期应用可导致血糖、血压升高,增加糖尿病和高血压的风险。
三、糖皮质激素在肝移植中的应用
在肝移植中,糖皮质激素可以起到免疫抑制作用,预防排斥反应。
但
同时,它也存在着一些副作用,需要严格的应用控制和管理。
1.肝移植后受者需要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以预防移植物排斥反应。
2.对于肝移植术后出现难以控制的排斥反应,可以考虑加大糖皮质激
素的剂量。
3.需要针对患者个体情况,合理控制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和使用时间,
以免出现副作用。
总结:糖皮质激素的作用主要是通过抑制炎症反应和免疫系统来实现,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副作用。
在肝移植中,糖皮质激素可以起到很好
的免疫抑制作用,但必须结合患者具体情况来控制使用,以免出现不
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那么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哪些呢?下面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有哪些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用!糖皮质激素的主要不良反应1、长期大量应用引起的不良反应。
1) 皮质功能亢进综合征。
满月脸、水牛背、高血压、多毛、糖尿、皮肤变薄等。
为GCS使代谢紊乱所致。
2) 诱发或加重感染。
主要原因为激素降低机体对病原微生物的抵抗力。
3) 诱发或加重溃疡病。
4) 诱发高血压和动脉硬化。
5) 骨质疏松、肌肉萎缩、伤口愈合延缓。
6)诱发精神病和癫痫。
7)抑制儿童生长发育。
8)其他:负氮平衡,食欲增加,低血钙,高血糖倾向,消化性溃烂,欣快。
9)股骨头坏死(在非典治疗中,北京登记在案的有300名患者,因在非典治疗中大量使用糖皮质激素而从此丧失劳动能力)。
2、停药反应1) 肾上腺皮质萎缩或功能不全。
长期用药者减量过快或突然停药,可引起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当久用GCS后,可致皮质萎缩。
突然停药后,如遇到应激状态,可因体内缺乏GCS而引发肾上腺危象发生。
2) 反跳现象与停药症状。
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糖皮质激素是由肾上腺皮质分泌的一类甾体激素,具有调节糖、脂肪、和蛋白质的生物合成和代谢的作用,还具有抗炎作用,称其为“糖皮质激素”是因为其调节糖类代谢的活性最早为人们所认识。
目前糖皮质激素这个概念不仅包括具有上述特征和活性的内源性物质,还包括很多经过结构优化的具有类似结构和活性的人工合成药物,目前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是临床应用较多的一类药物。
糖皮质激素类药物根据其血浆半衰期分短、中、长效三类。
血浆半衰期是指药物的血浆浓度下降一半的时间,其长短在多数情况下与血浆浓度无关,它反映药物在体内的排泄、生物转化及储存的速度。
生物半衰期是指药物下降一半的时间。
一般讲血浆半衰期和生物半衰期呈正相关关系。
短效激素包括:氢化可的松、可的松。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糖皮质激素为维持生命所必需,对人体的生理作用是多方面的。
超生理量的糖皮质激素具有抗感染、抗过敏和抑制免疫反应等多种药理作用,常被运用于治疗各类应激反应、免疫性疾病和炎症状态。
其临床应用非常广泛,但是不适当的使用或长期大剂量使用可导致多种不良反应和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
本文将已知的糖皮质激素的副作用做一总结。
1 糖皮质激素常见的不良反应1.1 库欣综合征长期超生理剂量应用可引起水、盐、糖、蛋白质及脂肪的代谢紊乱,表现为向心性肥胖(俗称满月脸、水牛背)、痤疮、多毛、无力、低血钾、浮肿、高血压、糖尿等。
一般无需特殊处理,在停药后可自行消失,必要时可对症治疗。
凡有高血压、动脉硬化、心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应慎用糖皮质激素。
对同时应用强心甙和利尿剂的患者应注意补充钾盐。
1.2 诱发或加重感染糖皮质激素的抗感染作用,其主要机制是抑制炎症促进因子;抑制抗原抗体反应;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轻毒素对机体的损害,从而减轻炎症反应的症状。
但激素无抗菌能力,而且抑制抗体形成,干扰体液和细胞免疫功能,使感染扩散。
由于糖皮质激素有强大的抗细菌内毒素作用,可减少内源性致热源的释放,并能抑制下丘脑对致热源的反应,有较好的退热作用。
在临床实践中,人们往往求效心切,把激素当成“退热药”,结果患者表面上解除了发热,但感染却扩散,病情进一步发展或在病毒感染的基础上并发细菌感染、真菌感染等。
曾有报道4例分别为“急性化脓性中耳炎”、“左颌下急性蜂窝织炎”、“上呼吸道感染”、“结核性脑膜炎”患者,因治疗中滥用激素而死亡。
所以一般感染性疾病应用激素必须严格掌握用药指征,且剂量宜小,疗程宜短;仅重危细菌感染出现严重毒血症者可短期应用大剂量激素,且必须同时应用足量有效的抗感染药物。
糖皮质激素适应症不良反应禁忌症

糖皮质激素适应症不良反应禁忌症一、适用范围1.内分泌系统疾病:用于原发性与继发性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症、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症的替代治疗;肾上腺危象、垂体危象、甲状腺危象等紧急情况的抢救;重症亚急性甲状腺炎、Graves眼病、激素类生物制品【如胰岛素及其类似物、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等】药物过敏的治疗等。
大、小剂量地塞米松抑制试验可推断肾上腺皮质分泌状况,诊断与病因鉴别诊断库欣综合征(皮质醇增多症)。
2.风湿性疾病与自身免疫病:此类疾病种类繁多,达200余种,多与自身免疫有关,特别是弥漫性结缔组织疾病皆有自身免疫参与,常见的如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原发性干燥综合征、多发性肌病/皮肌炎、系统性硬化症与系统性血管炎等。
糖皮质激素是最基本的治疗药物之一。
3.呼吸系统疾病: 要紧用于支气管哮喘、外源性过敏性肺泡炎、放射性肺炎、结节病、特发性间质性肺炎、嗜酸粒细胞性支气管炎等。
4.血液系统疾病:多种血液系统疾病常需糖皮质激素治疗,要紧为两种情况:一是治疗自身免疫病,如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等。
二是利用糖皮质激素溶解淋巴细胞的作用,将其作为联合化疗方案的组分之一,用于淋巴系统恶性肿瘤如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淋巴瘤、多发性骨髓瘤等的治疗。
5.肾脏系统疾病:要紧包含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多种肾小球肾炎与部分间质性肾炎等。
6.严重感染或者炎性反应:严重细菌性疾病如中毒型细菌性痢疾、暴发型流行性脑脊髓膜炎、重症肺炎,若伴有休克、脑病或者其他与感染有关的器质性损伤等,在有效抗感染的同时,可加用糖皮质激素以缓解中毒症状与器质性损伤;严重病毒性疾病如急性重型肝炎等,也可用糖皮质激素辅助治疗。
7.重症患者(休克):可用于治疗各类原因所致的休克,但须结合病因治疗与抗休克治疗;急性肺损伤,急性脑水肿等。
8.异体器官移植:用于异体组织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的预防及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后的移植物抗宿主病的预防及治疗。
一文搞定13种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

2.肌病
发生原因:激素对骨骼肌的直接分解代谢作用。
防治措施:
(1)不用氟化激素;
(2)减少激素用量;
(3)适当运动和高蛋白饮食。
3.股骨头坏死
发生原因:激素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瘀滞、骨内压力增加、动脉灌注不足而引起梗塞,或激素对骨细胞的毒性作用,增加骨细胞的凋亡。
ﻫ身体的一切活动都需要消耗热量,准确地说是需要保持一定的血糖浓度。身体对于葡萄糖的依赖恐怕不亚于美国政府对石油的需要。当身体这部机器开始运转,大脑这个中央司令部立即签发了一道道指令。在人体内,氢化可的松是一个勤劳的快递员。它带着这些指令来到肌细胞,来到肝细胞和免疫细胞,随着血液来到身体的每个角落。中央的指令很明确,就是要调动一切可以利用的物质,像糖原、蛋白质、脂肪什么的,千方百计转化成葡萄糖。在肝脏,肝细胞们马上忙开了。有的忙着将蛋白质啊、脂肪啊什么的转化为葡萄糖,这个过程叫糖原异生。有的忙着促进肝糖原合成。除了开源,还要节流。减慢葡萄糖的氧化分解也是行之有效的办法。肌肉细胞们是最具奉献精神的年度感动人物。它们不惜牺牲自己,停止蛋白质的合成。肌细胞停止转运一切有关蛋白质的东西,肽类、氨基酸等物质被排除在细胞外面。总之,要优先保证糖原异生原材料的供应。当免疫细胞们接到命令后,马上开展了轰轰烈烈地裁军。T 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嗜酸性细胞,海陆空三军中一切臃肿的细胞部门立即裁撤。这样它们不但不需要中央提供军费,还能集中精力为合成葡萄糖这个中心任务提供服务。ﻫﻫ生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是维持生命所必须的。当给予身体更多的激素,即药理剂量时,糖皮质激素将承担更重要的使命。在免疫部门,更多的免疫细胞接到命令而被裁撤。这样做的结果是:缓解了过敏反应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症状,可对抗异体器官移植的排斥反应。免疫细胞阵亡的越多,它们和外界抗原的战斗自然也减少了。反应的副产物――炎症随之减轻。毛细血管收缩,停止分泌炎性物质,肿胀消退,疼痛减轻。药理剂量的糖皮质激素在做完本职工作后,并没有停下自己奔忙的脚步。它们还可以扩张痉挛收缩的血管,增强心肌收缩力,改善休克状态;提高肌体对细菌内毒素的耐受力。看到这儿,读者们不由地会由衷地赞叹:“糖皮质激素,你简直就是漂落在人间的天使。”更有甚者,几十年前,糖皮质激素一度被誉为“美国仙丹”。ﻫ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

艾迪生病
水牛背 高血压
还有:停药反应
上下肢消瘦
长期应用糖皮质激素后的不良反应
满月脸
向心性肥胖 易于感染 骨质疏松
THANK YOU!
干扰体液免疫,使抗体生成减少
消除免疫反应所致的炎症反应
向心性肥胖
脂肪重新分布,
形成向心性肥 胖
骨质疏松
高血压
停药反应
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 原因:由于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反馈性抑制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致肾上腺皮质萎缩所致
2.反跳现象
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而致,原病复发或恶化。有些病 人出现一些原来疾病没有的症状,如肌痛、肌强直、关 节痛、发热等
下丘脑-垂体前叶-肾上腺皮质轴
停药反应
1.医源性肾上腺皮质功能不全
• 原因:由于长期大剂量使用糖皮质激素,反馈性抑制
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致肾上腺皮质萎缩所致
2.反跳现象
突然停药或减量过快而致,原病复发或恶化。有些病 人出现一些原来疾病没有的症状,如肌痛、肌强直、关 节痛、发热等
长期连续用药, 通过负反馈,可 使垂体分泌 ACTH减少,肾 上腺皮质废用性 萎缩。
糖皮质激素
glucocorticosteroid. GCS
的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类药 glucocorticosteroid. GCS
不良反应
诱发和加重感染 向心性肥胖 骨质疏松 高血压 停药反应
诱发和加重感染
诱发和加重感染
免疫抑制作用
抑制巨噬细胞对抗原的吞噬和处理,干 扰淋巴细胞的识别及阻断原淋巴细胞的 增殖 加速敏感动物淋巴细胞的破坏和解体, 使血中淋巴细胞迅速减少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概述北医院(一)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概述北医院(一)
糖皮质激素是一种常用的药物,在治疗许多疾病时都被广泛应用,例
如炎症、过敏和自体免疫性疾病等。
不过,这种药物也会有一些不良
反应。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概述于以下几点:
1. 激素依赖性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有可能造成激素依赖性,这意味着当患者停止使
用药物时,会出现激素减退症状。
激素依赖性会使症状复发,同时也
会导致许多不良反应,例如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和糖尿病等。
2. 免疫抑制作用
糖皮质激素会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导致身体对感染和疾病的抵抗力
降低。
长期服用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增加感染的风险,这些感染包括细菌、真菌和病毒等。
3. 消化系统副作用
糖皮质激素可能会影响消化系统,导致胃肠道问题,例如胃肠道溃疡、胃食管反流和胰腺炎等。
此外,这种药物也可能使患者食欲增加,导
致大量食物摄入,而这也会引发消化系统问题。
4. 神经系统和心理状况不良反应
糖皮质激素可能会造成神经系统和心理状况问题,例如焦虑、抑郁和
失眠等。
此外,还可以出现头痛、头晕和中枢神经系统症状。
5. 眼部问题
长时间的糖皮质激素使用可能会引发眼部问题,例如白内障、青光眼
和视网膜病变等。
以上是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的主要内容,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剂量和
应用方式会造成不同的不良反应程度。
因此,在使用糖皮质激素时,
应该注意剂量和使用时间,以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问题。
同时,在服用
药物期间,也应该注意观察身体状况,及时就医,避免不必要的损伤。
北医院将会秉承专业精神,全力保障每一位病患。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应急预案
一、感染
冲击治疗的病人,一旦出现发热,必须立即做血培养,然后给予广谱抗生素。
对于没有感染迹象的病人,不要预防性使用抗生素,因为抗生素不能预防免疫抑制者的感染。
二、消化道溃疡
多数情况下,小剂量激素对胃肠粘膜影响不大。
中等剂量以上者需要注意胃肠粘膜病变。
冲击治疗需要常规用胃肠粘膜保护性药物,如H2受体阻滞剂或质子泵抑制剂。
三、无菌性骨坏死
在病情许可的前提下,尽快减少激素剂量,争取早日停用激素;必要时运用免疫抑制剂。
四、行为与精神异常
在病情许可的前提下,尽快减少激素剂量;镇静、抗精神病治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皮质激素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利的一面固然是好,不利的一面也不能束手无策,下面对一些常见的糖皮质激素不良反应处理对策进行整理。
1. 骨质疏松
发生原因:(1)糖皮质激素通过抑制小肠对钙、磷的吸收及增加肾脏尿钙排泄,引起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进而促使破骨细胞的活化、导致骨丢失;(2)抑制骨形成: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可刺激破骨细胞活化、抑制成骨细胞增殖、I 型胶原和非胶原蛋白质合成,促进成骨细胞和骨细胞凋亡;(3)对性激素的影响:糖皮质激素通过减少雌激素及睾酮的合成引起骨质疏松;(4)糖皮质激素引起的肌萎缩及肌力下降是导致患者骨折的危险因素。
防治措施:(1)钙剂+ 维生素D/ 骨化三醇/ 阿法骨化醇+ 阿仑膦酸、唑来膦酸;(2)阿仑膦酸、唑来膦酸;(3)甲状旁腺素;(4)降钙素;(5)性激素;(6)噻嗪类利尿剂和限盐(伴高钙血症者),防钾丢失;(7)避免吸烟、酗酒、饮咖啡、负重,适当运动。
防治时机:预计激素使用>3 个月或高风险患者。
2. 肌病
发生原因:激素对骨骼肌的直接分解代谢作用。
防治措施:(1)不用氟化激素;(2)减少激素用量;(3)适当运动和高蛋白饮食。
3. 股骨头坏死
发生原因:激素可引起血管内皮细胞损伤,血流瘀滞、骨内压力增加、动脉灌注不足而引起梗塞,或激素对骨细胞的毒性作用,增加骨细胞的凋亡。
防治措施:(1)早期诊断和干预;(2)危险因素评估;(3)预防外伤,NSAIDs 止痛;(4)关节置换或切骨术。
4. 血脂升高
发生原因:部分原因是激素导致ACTH 减少所致。
防治措施:(1)使用他汀类药物;(2)补充叶酸和B 族维生素;(3)合理膳食。
5. 血糖升高
发生原因:激素可减少机体对葡萄糖的利用,促进肝糖原异生。
防治措施:(1)减少激素剂量;(2)饮食控制;(3)优先选择二甲双胍,噻唑烷二酮类药物,严重高血糖者可注射胰岛素。
6. 心血管疾病
发生原因:动脉硬化,心肌损害,血液粘度增加,血小板生成等。
防治措施:(1)服用ARB、ACEI、CCB、β受体阻滞剂、利尿剂;(2)延长输注时间(冲击疗法时);(3)冠心病、心衰患者应专科治疗。
7. 中枢神经系统反应
发生原因:激素治疗可出现情绪改变,记忆力减退,假性脑瘤,神经质,失眠及精神病。
防治措施:(1)精神病史避免使用;(2)早上服用激素,晚用催眠药(如:艾司唑仑、地西泮);(3)硫酸锂(躁狂者);(4)换用其它激素(如地塞米松易引起精神症状,可换其它)。
8. 消化系统反应
发生原因:激素可增加胃蛋白酶分泌,抑制成纤维细胞活动和粘液分泌。
防治措施:(1)预防性治疗(有消化道溃疡或总量大于1000 mg 者),可用铝碳酸镁、H2 受体拮抗剂、PPI;(2)勿与NSAIDs 合用。
9. 白内障/ 青光眼
发生原因:激素影响后囊膜下白内障形成,通过增加小梁网房水流出阻力导致眼压升高。
防治措施:(1)长期使用应每6~12 月行眼科检查,视力下降至0.3,可至眼科行超声雾化治疗;(2)降眼压药物治疗。
10. 生长发育迟缓
发生原因:激素干扰了机体对氮和矿物质的保存,抑制了胶原和蛋白质的合成并减弱了生长激素的效能。
防治措施:(1)改用激素替代疗法;(2)隔晨疗法;(3)应用生长激素。
11. 肾上腺皮质功能受抑
发生原因:HPA 轴受抑制。
防治措施:(1)逐渐减量;(2)时辰给药;(3)补充激素防止危象;(4)泼尼松量减为隔日用5 mg 时,应检测晨8 时血浆皮质醇水平,当达到>10 μg/dL 时,中止激素治疗。
12. 并发感染
发生原因:免疫抑制
防治措施:(1)吸入制剂,使用后应漱口;(2)有高危因素者应预防使用抗菌药;(3)提高免疫中药治疗。
13. 其它
色素沉着:待皮肤屏障功能恢复后,加用3% 氢醌、熊果苷、壬二酸等脱色剂。
血栓形成:与硼替佐米合用时血栓风险增高,可使用阿司匹林、低分子肝素、华法林预防。
参考资料
[1] 中华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 糖皮质激素诱导的骨质疏松诊治的专家共识。
[2] 顾有守. 全身应用糖皮质激素的不良反应及防治对策[J]. 皮肤病与性病,2016,38(1):16-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