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治疗地震骨伤康复患者关节粘连的临床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关节粘连传统松懈术的治疗方法

关节粘连传统松懈术的治疗方法

关节粘连传统松懈术的治疗方法我们可能都出现关节粘连传统松懈术的情况吧,但是大家对于关节粘连传统松懈术还不是了解吧,关节粘连传统松懈术给我们的身体带来了非常大的疼痛,让我们很多人饱受着身体上的折磨,关节问题必须到骨科医院已经治疗,自己是不能康复的,所以我们出现这种情况一定要及时到附近医院就诊,不可产生逃避心里,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关节粘连传统松懈术的治疗方法吧!治疗方法:1.患者教育使患者正确认识疾病,树立信心和耐心,能够与医生配合治疗。

2.一般治疗关节肿痛明显者应强调休息及关节制动,而在关节肿痛缓解后应注意早期开始关节的功能锻炼僵直。

此外,理疗、外用药等辅助治疗可快速缓解关节症状。

3.药物治疗方案应个体化,药物治疗主要包括非甾类抗炎药、慢作用抗风湿药、免疫抑制剂、免疫和生物制剂及植物药等。

(1)非甾类抗炎药有抗炎、止痛、解热作用,是类风湿关节炎治疗中最为常用的药物,适用于活动期等各个时期的患者。

常用的药物包括双氯芬酸、萘丁美酮、美洛昔康、塞来昔布等。

(2)抗风湿药(DMARDs)又被称为二线药物或慢作用抗风湿药物。

常用的有甲氨蝶呤,口服或静注;柳氮磺吡啶,从小剂量开始,逐渐递增,以及羟氯喹、来氟米特、环孢素、金诺芬、白芍总苷等。

(3)云克即锝[99Tc]亚甲基二磷酸盐注射液,是一种非激发状态的同位素,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缓解症状的起效快,不良反应较小。

静脉用药,10天为一疗程。

(4)糖皮质激素激素不作为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首选药物。

但在下述四种情况可选用激素:①伴随类风湿血管炎包括多发性单神经炎、类风湿肺及浆膜炎、虹膜炎等。

②过渡治疗在重症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可用小量激素快速缓解病情,一旦病情控制,应首先减少或缓慢停用激素。

③经正规慢作用抗风湿药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加用小剂量激素。

④局部应用如关节腔内注射可有效缓解关节的炎症。

总原则为短期小剂量(10mg/d以下)应用。

(5)生物制剂目前在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上,已经有几种生物制剂被批准上市,并且取得了一定的疗效,尤其在难治性类风湿关节炎的治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中医骨伤科治疗方法

中医骨伤科治疗方法

中医骨伤科作为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治疗经验。

其独特的治疗方法在骨伤疾病的治疗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不仅具有显著的疗效,而且在康复过程中注重整体调理与患者的自身修复能力的激发。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医骨伤科的多种治疗方法,展现其博大精深的医学智慧与独特魅力。

一、手法治疗手法治疗是中医骨伤科的核心治疗方法之一。

它通过医者熟练的手法技巧,对患者的骨骼、关节、肌肉等进行特定的操作和调理。

这种治疗方法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特点。

手法治疗能够起到整复骨折、脱位的作用。

在骨折发生后,通过准确的手法复位,可以使骨折断端恢复到正常的解剖位置,为骨折的愈合创造良好的条件。

医者凭借丰富的临床经验和精湛的手法技巧,能够巧妙地运用各种手法,如拔伸、牵引、旋转、屈伸等,使骨折断端对位对线良好,达到复位的目的。

这一过程不仅需要医者对人体骨骼结构有深入的了解,还需要具备高度的精准性和稳定性,以确保复位的效果。

手法治疗能够缓解疼痛、改善关节活动功能。

骨伤患者常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疼痛和关节活动受限,手法治疗可以通过对患处的按摩、揉捏、推拿等手法,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加速炎症物质的代谢和吸收,从而缓解疼痛。

手法还可以松解粘连的软组织,恢复关节的活动度,使患者的关节功能得到逐步改善。

对于肩周炎患者,通过手法的弹拨、摇肩等操作,可以有效地松解肩部的粘连,恢复肩关节的正常活动范围。

手法治疗具有安全、无创的优点。

相比于手术治疗,手法治疗无需进行切开等创伤性操作,避免了手术带来的感染、出血等风险。

而且,手法治疗可以在患者身体较为舒适的状态下进行,患者的痛苦较小,易于接受。

在临床应用中,手法治疗常常作为骨伤疾病治疗的首选方法之一,尤其是对于一些轻度和中度的骨伤患者,能够取得较好的治疗效果。

二、中药治疗中药治疗在中医骨伤科中占据着重要地位。

中医认为,骨伤疾病的发生与气血瘀滞、经络不通等因素有关,因此通过中药的内服和外用,可以达到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接骨续筋等治疗目的。

骨与关节损伤康复的基本问题

骨与关节损伤康复的基本问题

· 科普与经验交流 ·1642020年 第29期现代的女性因为忙碌的生活及工作,经常会忽视自身的身体健康,导致自己患上了宫颈疾病:例如宫颈糜烂、宫颈息肉、宫颈肥大等,严重也会导致宫颈癌的发生,这些会给女性的健康带来严重危害。

临床专家提示,一旦女性身体出现不适症状,就要及时到专业的医院进行检查,以免耽误病情的治疗,影响健康。

有很多女性听到自己宫颈出了问题,就担忧不已,茶饭不思,实际上女性朋友也不用过多的担心,即使患上了宫颈炎也不用焦虑,经过临床研究显示,从宫颈炎发展到宫颈癌也需要几年的时间,在这段时间内积极的预防、治疗,大多数患者都是可以治愈的。

其实宫颈疾病在日常生活中是可以预防的,那么女性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护理自己的宫颈?这已经成为了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今天就跟着文章了解下:宫颈炎症的种类、发生原因以及生活中的护理方法吧!你知道宫颈炎是什么吗?宫颈炎在临床上也有急性与慢性之分,其治疗方式也有着明显的差异,所以,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接受治疗,来确保身体的健康,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宫颈炎的区分:(1)急性宫颈炎:一般急性宫颈炎会与急性阴道炎及急性子宫内膜炎共同存在,经常是在感染性流产、产褥期感染、宫颈损伤等后发生的一种疾病。

有大多数患者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有症状的患者一般都是以阴道分泌物增加,呈粘液状、脓性分泌物为主,由于炎性分泌物的刺激导致外阴出现瘙痒或者烧灼感,并伴有腰酸以及下腹坠胀痛等症状,也有部分患者会出现非经期出血或性交后出血等症状,除此之外,还可伴有尿路刺激情况的发生。

(2)慢性宫颈炎:此类疾病大多是因为急性宫颈炎所致,通常都是因为急性宫颈炎治疗的不够彻底,导致炎症长期刺激,继而转变为慢性宫颈炎。

慢性宫颈炎一般以阴道分泌物增加为主要临床症状,分泌物会呈乳白色粘液状,也可能是淡黄色脓性分泌物,如果同时存在宫颈息肉的话,也会有血性白带或者性交后出血等情况。

在临床上慢性宫颈炎也分好几种,主要有:①宫颈糜烂:是慢性宫颈炎当中最常见的一种宫颈疾病,在做妇科阴道镜检查的时候,可以看见宫颈表面呈红色改变,在临床上将宫颈糜烂分为单纯型、乳头型与颗粒型,又根据宫颈糜烂的面积分成轻度、中度与重度。

中医骨伤科学中药熏洗恢复关节活动能力

中医骨伤科学中药熏洗恢复关节活动能力

中医骨伤科学中药熏洗恢复关节活动能力在中医骨伤科学领域,中药熏洗作为一种传统的治疗方法,对于恢复关节活动能力具有独特的疗效。

当关节遭受损伤或疾病困扰时,活动能力往往会受到限制,给患者的生活带来诸多不便和痛苦。

而中药熏洗这一古老的疗法,正为许多关节疾病患者带来了新的希望。

中药熏洗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它是中医外治法的重要组成部分。

其原理是通过温热的药液蒸汽和直接接触皮肤,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透过皮肤进入人体,从而达到疏通经络、活血化瘀、消肿止痛、松解粘连等作用。

对于关节损伤的患者来说,中药熏洗能够有效地促进局部血液循环。

当关节受伤后,周围的血管可能会受到损伤,导致血液循环不畅。

而温热的药液能够扩张血管,增加血液流量,为受伤的组织提供更多的营养物质和氧气,加速损伤的修复。

同时,药物中的活血化瘀成分能够帮助消除淤血,减轻肿胀,进一步改善血液循环。

除了促进血液循环,中药熏洗还具有消肿止痛的功效。

在关节损伤或疾病的过程中,炎症反应常常导致关节肿胀和疼痛。

中药熏洗所用的药物中往往含有具有抗炎、消肿、止痛作用的成分,如红花、川芎、赤芍等。

这些药物能够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使患者能够更轻松地进行关节活动。

在松解粘连方面,中药熏洗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当关节长期固定或活动受限后,周围的肌肉、韧带等组织可能会发生粘连,影响关节的活动范围。

中药熏洗能够软化粘连的组织,使其更容易被拉伸和松解。

通过配合适当的康复训练,能够逐步恢复关节的正常活动能力。

此外,中药熏洗还有助于改善关节的代谢功能。

关节的正常活动需要良好的代谢环境,而损伤或疾病可能会干扰代谢过程。

药物中的有效成分可以调节关节内的代谢平衡,促进代谢废物的排出,为关节的恢复创造有利条件。

在实际应用中,中药熏洗的配方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调配。

例如,对于风寒湿痹型的关节疾病,可能会选用祛风散寒、除湿通络的药物,如独活、防风、秦艽等;对于气滞血瘀型的患者,则会侧重于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的药物,如桃仁、红花、乳香等。

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

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

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治疗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的临床效果【摘要】目的:探究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采取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74例,入院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与研究组37例,对照组采取Maitland关节松动术治疗,研究组采取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治疗,对比两组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2组患者膝关节活动范围、屈曲角度对比,研究组明显较对照组高,差异显著(P<0.05),2组伸直角度对比,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两组ADL与VAS评分对比,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结论: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实施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治疗可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减轻术后疼痛感,促进日常生活能力提升。

【关键词】膝关节僵硬;胫骨平台骨折;中医;粘连松解程序临床常见的一种骨折类型为胫骨平台骨折,一旦出现骨折后给患者膝关节结构带来严重损伤,引发膝关节功能障碍,给患者日常生活带来严重影响。

临床治疗胫骨平台骨折以手术治疗为主,手术治疗后多数患者出现膝关节僵硬并发症,给患者正常步行带来不良影响[1]。

本研究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采取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程序治疗,探究其应用效果,现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于我院接受治疗的胫骨平台骨折术后膝关节僵硬患者74例,入院时间2021年1月至2022年1月,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37例与研究组37例。

对照组男23例,女14例,年龄37~64岁,平均年龄(46.31±5.47)岁。

研究组男24例,女13例,年龄37~67岁,平均年龄(46.52±5.63)岁。

纳入标准:(1)满足膝关节僵硬相关诊断标准;(2)病程低于90d;(3)患者签署知情书,知晓此次研究。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关节僵硬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关节僵硬

中医骨伤科学如何治疗关节僵硬关节僵硬是骨伤科常见的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中医骨伤科学在治疗关节僵硬方面有着独特的理论和方法,且疗效显著。

中医认为,关节僵硬的发生多与气血凝滞、经络闭阻、筋骨失养等因素有关。

外伤、劳损、风寒湿邪侵袭等都可能导致关节气血运行不畅,筋骨关节失去濡养,从而出现关节活动受限、僵硬等症状。

在治疗关节僵硬时,中医骨伤科学首先注重的是手法治疗。

通过专业的推拿按摩手法,可以松解关节周围的粘连组织,促进气血流通,缓解肌肉紧张。

比如,运用揉法、滚法、拿捏法等手法,作用于关节周围的肌肉、肌腱,能够有效地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增加组织的营养供应,减轻疼痛和僵硬感。

中药熏洗也是中医治疗关节僵硬的常用方法之一。

选用具有活血化瘀、舒筋活络、祛风除湿功效的中药,如红花、桃仁、当归、伸筋草、透骨草等,将其煎煮后,利用蒸汽和药液对关节进行熏洗。

这样可以使药物直接作用于病变部位,通过温热的刺激,扩张血管,促进药物吸收,从而达到消肿止痛、松解粘连、改善关节活动度的目的。

针灸治疗在关节僵硬的康复中也发挥着重要作用。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选取相应的穴位进行针刺。

比如,选取阿是穴、足三里、阳陵泉、阴陵泉等穴位,通过针刺调节经络气血的运行,激发机体自身的调节机制,促进关节功能的恢复。

同时,艾灸的温热作用还能够温通经络、散寒除湿,对于因寒湿凝滞导致的关节僵硬有较好的疗效。

中医骨伤科学还强调患者的自主锻炼。

根据关节僵硬的程度和部位,制定个性化的康复锻炼方案。

例如,对于膝关节僵硬的患者,可以指导其进行屈伸练习、直腿抬高练习等;对于肩关节僵硬的患者,则可以进行爬墙练习、环转运动等。

适当的锻炼能够增强关节周围肌肉的力量,改善关节的灵活性和稳定性。

除了上述治疗方法外,中医骨伤科学还注重整体调理。

根据患者的体质和病情,辨证论治,开具中药方剂进行内服。

如果是气血亏虚型,常用八珍汤加减,以益气养血;如果是肝肾不足型,多选用六味地黄丸合独活寄生汤,以滋补肝肾、强筋壮骨。

浮针疗法联合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浮针疗法联合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观察

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S e pt .2023,V o l .31N o .17:许电,E -m a i l :2308546737@q q.c o m 第一作者:林波,E -m a i l :284488267@q q .c o m 浮针疗法联合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观察林 波陈慧珍,蒋 励,许 电(海南省琼海市中医院,海南琼海571400)ʌ摘要ɔ 目的:探讨浮针疗法联合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㊂方法:选取70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㊂对照组采用功能锻炼干预,治疗组采用浮针疗法联合功能锻炼治疗㊂6d 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个疗程㊂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M c G i l l 疼痛量表评分与肩关节活动度㊂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32/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25/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治疗后,两组患者的现有疼痛状况(P P I )㊁视觉模拟评分法(V A S )与疼痛分级指数(P R I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P <0.05),治疗组P P I ㊁V A S ㊁P R I 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 <0.05)㊂治疗后,两组患者肩关节前屈㊁后伸㊁外展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大(P <0.05),治疗组肩关节前屈㊁后伸㊁外展角度均大于对照组(P <0.05)㊂结论:浮针疗法联合功能锻炼可以缓解粘连期肩周炎患者的临床症状,改善肩关节活动度㊂ʌ关键词ɔ 肩周炎;粘连期;浮针疗法;功能锻炼;疼痛程度;肩关节活动度;五十肩;老年肩;痹证中图分类号:R 684.3 文献标识码:A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3.1710肩周炎是一种排除器质性损伤,以肩关节疼痛及活动受限并逐渐加重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该病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确㊂研究显示,肩周炎的发病率在肩关节疾病中占50%以上,超过50岁的女性为本病的好发群体[1]㊂肩周炎引起的疼痛及活动受限给患者的生活造成了极大的不便,甚至使其产生焦虑不安的情绪,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㊂肩周炎分为急性疼痛期(早期)㊁粘连僵硬期(中期)及缓解恢复期(恢复期)㊂粘连期肩周炎患者起病时间多超过3个月,由于肩关节及肩部的肌肉㊁肌腱㊁韧带等慢性劳损产生无菌性慢性炎症,导致肌肉组织发生粘连㊁瘢痕㊁挛缩等病变,在此期,患者的疼痛感大多较急性期减轻,但肩关节活动范围较急性期缩小[2]㊂肩周炎归属中医 痹证范畴㊂中医认为,本病发病与感受风㊁寒㊁湿邪阻滞于经络,或气血亏虚,不能濡养经络有关,故治疗上注重补益气血㊁舒经活络㊂目前,西医治疗肩周炎常用的方式包括口服药物㊁局部注射类固醇㊁理疗㊁麻醉下手法松解㊁关节镜下松解及神经阻滞等,但上述方法长期使用存在不良反应大㊁费用高㊁远期疗效欠佳等缺点[3]㊂中医药治疗肩周炎具有明显优势,常见的疗法有中药内服㊁针刺㊁艾灸㊁针刀㊁推拿等㊂功能锻炼是一种常用的康复训练方式,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粘连,缓解疼痛,较好地改善关节功能,但肩周炎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单纯使用功能锻炼治疗对部分患者疗效欠佳㊂本研究探讨浮针疗法联合功能锻炼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㊂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1 12月在琼海市中医院康复科门诊就诊的70例粘连期肩周炎患者㊂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㊂对照组男13例,女22例;年龄29~73岁,平均(55.64ʃ7.43)岁;病程3.9~7.1个月,平均病程(5.84ʃ0.96)个月;单侧患病25例,双侧患病10例㊂治疗组男11例,女24例;年龄25~71岁,平均(52.31ʃ8.23)岁;病程4.1~7.5个月,平均(6.27ʃ1.09)个月;单侧患病29例,双侧患病6例㊂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㊂本研究经琼海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审批号:202012021)㊂1.2 诊断标准 ①参考‘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肩周炎的诊断标准[4]㊂患侧肩关节的前侧㊁后侧㊁外侧均存在明显压痛,肩关节外展活动受限,肩关节外形有 扛肩 现象;存在肩周部位肌肉慢性劳损或外伤病史;发病近1个月肩关节X 线检查未发现明显器质性病变㊂②参考‘中医骨伤科学“确定分期为粘连期[5]㊂粘连期判定标准:肩周炎发病时间3~6个月以上;未经治疗肩部肌肉疼痛情况较前减轻,肩关节肌骨超声检查可见肩峰下滑膜增厚㊁肩关节积液等肩关节粘连92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9月第31卷第17期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S e p t.2023,V o l.31N o.17期病理表现;患者日常肩部肌肉活动受限,活动度明显缩小;双上肢外展活动及向前活动时出现一侧或双侧上肢上抬现象,肩关节会不受控制出现 耸肩 表现㊂1.3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年龄18~75岁;可以耐受浮针治疗;既往血常规㊁凝血功能等相关检查未发现出血倾向及凝血功能障碍㊂1.4排除标准合并锁骨外侧骨折㊁肩关节肿瘤及结核等肩部肌肉严重器质性病变导致疼痛的疾病者;有颈椎病㊁胸廓出口综合征等其他引起肩部肌肉损伤的疾病者;合并严重心㊁肝㊁肾功能不全等疾病者;合并艾滋病等传染性疾病者;有精神类疾病,或不能配合治疗者;参与本研究前3个月因参加其他临床类研究导致无法评估本研究疗效者;参与本研究前1个月内采取过其他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并且该方法可能对本研究结果产生影响者㊂2治疗方法2.1对照组进行功能锻炼㊂①爬墙:患者面对墙壁站立,手指沿墙壁向上摸高爬行,标记患者能触及的最高点,次日从标记点再次尝试向上爬,切忌用力过度㊂②后划臂:患者功能位站立,微微前屈身体后双手自然下垂,双手做向后划水动作,反复多次㊂③旋转:患者正常站立,双上肢由前向后㊁由后向前做旋转运动,范围由小到大㊂④双手背伸:患者双手向后,让健侧手拉住患侧腕部,向上提拉直至轻度疼痛为止㊂每日1次,上午约10时进行功能锻炼,每次20~30m i n,6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㊂2.2治疗组在对照组功能锻炼基础上加用浮针治疗㊂针刺取穴方法参考‘浮针医学纲要“[6]㊂针刺用具选用南京派福医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中号一次性浮针㊂医者采用食指㊁中指㊁无名指触摸患者肩关节肌肉周围,确定患者的病变肌肉及病变范围,在肌肉中对应3个肌筋膜触发点,分别设定为P1㊁P2㊁P3㊂P1点为肩关节前方结节间沟;P2点为肩峰下,肩髃与肩髎之间;P3点为肩胛骨外侧角外上方,肩贞周围㊂针刺方法:患者取正坐位,针刺部位采用碘伏消毒两遍后于进针点下5c m处进针㊂针体与皮肤成15ʎ角刺入,进针深度约30mm,刺入后将针身倾倒,使针身刺入皮下疏松结缔组织,留针30m i n,沿皮下持续刺入后退出,放置在针座上的卡槽内㊂医者在针刺部位周围做水平扫散,扫散后左手配合患者进行肩部抬臂㊁水平后伸及肩关节内旋后伸的抗阻力活动,每组两次,每次持续15s㊂每日1次,上午约9时进行浮针治疗,每日治疗1次,6d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3个疗程㊂3疗效观察3.1观察指标及疗效评定标准 ①临床疗效㊂治愈:肩部疼痛感完全消失,肩关节无活动障碍;显效:肩部休息时无疼痛感,过度劳累时肩部肌肉出现酸胀感,休息后肩部肌肉酸胀感消失,肩关节活动度检查正常;有效:肩部疼痛较治疗前稍有减轻,肩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稍有增加;无效:肩部疼痛感与肩关节活动度较治疗前无明显减轻,或较治疗前加重[7]㊂总有效率=(治愈例数+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ˑ100%㊂②M c G i l l疼痛量表评分㊂治疗前后采用M c G i l l疼痛量表分别对患者的现有疼痛状况(P P I)㊁视觉模拟评分法(V A S)与疼痛分级指数(P R I)进行评估㊂P P I评分采取5分满分制原则,V A S评分采取10分满分制原则,P R I评分采取45分满分制原则,分数越低表示疼痛越轻㊂③肩关节活动度㊂治疗前后使用角度尺测量患侧上肢前屈㊁后伸㊁外展角度㊂3.2统计学方法采用S P S S25.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㊂计量资料以均数ʃ标准差(xʃs)表示,组内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采用χ2检验㊂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㊂3.3结果(1)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1.43% (32/35),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1.43%(25/35),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1㊂表1两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组别例数治愈显效有效无效总有效率(%)治疗组3541612391.43һ对照组35210131071.43注:与对照组比较,һP<0.05㊂(2)M c G i l l疼痛量表评分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P P I㊁V A S㊁P R I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治疗后,两组患者P P I㊁V A S㊁P R I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治疗组P P I㊁V A S㊁P R 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2㊂03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9月第31卷第17期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S e p t.2023,V o l.31N o.17表2两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治疗前后M c G i l l疼痛量表评分比较(分,xʃs)组别例数时间疼痛分级指数评分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现有疼痛状况评分治疗组30治疗前28.72ʃ3.117.08ʃ0.292.51ʃ0.76治疗后5.71ʃ1.46әһ1.75ʃ0.33әһ0.48ʃ0.17әһ对照组30治疗前27.54ʃ2.777.12ʃ0.412.43ʃ0.26治疗后14.89ʃ1.38ә1.03ʃ0.12ә1.16ʃ0.09ә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ә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һP<0.05㊂(3)肩关节活动度比较治疗前,两组患者肩关节前屈㊁后伸㊁外展角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 0.05)㊂治疗后,两组患者肩关节前屈㊁后伸㊁外展角度均较治疗前增大,治疗组肩关节前屈㊁后伸㊁外展角度均大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㊂见表3㊂表3两组粘连期肩周炎患者治疗前后肩关节活动度比较(ʎ,xʃs)组别例数时间前屈后伸外展治疗组30治疗前39.05ʃ7.8613.79ʃ2.6751.15ʃ3.74治疗后136.52ʃ8.69әһ41.89ʃ4.62әһ145.48ʃ5.28әһ对照组30治疗前37.54ʃ5.7514.65ʃ1.1755.33ʃ7.90治疗后97.64ʃ7.78ә35.18ʃ2.52ә97.26ʃ8.78ә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ә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һP<0.05㊂4讨论肩周炎又称为 五十肩 老年肩 ,归属中医 痹证 范畴㊂‘素问㊃痹论“曰: 风㊁寒㊁湿三气杂至,合而为痹㊂ 风㊁寒㊁湿邪侵袭肩部,阻滞经络,导致局部气血瘀滞,不通则痛㊂此外,肩周炎好发于50岁以上人群㊂中老年患者年老体衰,气血亏虚,不荣则痛㊂故肩周炎患者可见肩部疼痛㊁重着㊁麻木及活动不利等症状㊂治疗上需注重行气活血㊁补益气血㊁舒经活络㊂肩关节的组成结构复杂,肩关节中的肌肉㊁韧带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发生退行性改变㊂肩关节的频繁活动会使肩关节周围的组织受到摩擦㊁挤压,造成磨损,发生局部无菌性炎性反应,形成粘连㊂肩部的急性损伤㊁骨折等需长期固定肩关节,亦会使关节囊发生粘连㊂颈椎病及心㊁肝㊁肾等脏器疾病影响血液循环,使肩关节局部血液循环障碍㊁肌肉痉挛,日久局部发生炎性反应,导致肩周炎发生[8]㊂粘连期肩周炎患者疼痛较急性期有所缓解,但此时炎性渗出明显,肩关节周围肌肉及组织粘连加重,呈 冻结 状态,使患者肩关节活动范围缩小,活动受限[9]㊂肩周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肩部疼痛及肩关节活动障碍在一般情况下可自愈,但如果不及时干预,患肩关节活动范围能够完全恢复的可能性较小[10]㊂功能锻炼需患者主动进行肩关节活动,可有效减轻肩部肌肉粘连,促进渗出液吸收及局部血液循环,缓解肩部疼痛㊂然而,因功能锻炼是主动活动,患者常因锻炼过程中出现的疼痛㊁劳累或因生活㊁工作等难以坚持,影响治疗效果㊂因此,在功能锻炼的同时需联合其他方法治疗㊂浮针疗法是运用浮针在肌筋膜触发点或病变周围皮下组织进行扫散及再灌注活动的针刺疗法,常用于治疗软组织疼痛性疾病,具有操作方便㊁留针时间长㊁痛感低的优势㊂浮针疗法将 患肌 作为治疗靶点,在皮下疏松结缔组织进行扫散活动,疏松结缔组织具有传导生物电的功能,浮针扫散时具有压电和反压电效应,疏松结缔组织将生物电传导至病变组织,改变细胞的离子通道,调整人体的抗病机制㊂浮针扫散的作用是松解紧张的肌肉,使血液流通至缺血部位,恢复肌肉的功能[11]㊂再灌注活动以牵拉肌肉为主,通过肌肉的收缩与舒展,使血管舒张,加大血流动力,加快血流速度,促进血液循环,使血液灌注到缺血的部位,有效改善患肌的缺血状态[12]㊂有研究认为,疼痛是肌肉一定程度缺血㊁缺氧产生能量危机,神经末梢捕捉到信号后传输至大脑而产生的一种感觉,肩周炎的发生与肌肉缺血㊁缺氧有关[13]㊂浮针疗法可以改善患肌缺血㊁缺氧状态㊂王瑞安等[14]通过M e t a分析得出,浮针疗法是有效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其对肩周炎的治疗效果优于传统针灸治疗㊂本研究中,两组患者均在每日上午进行功能锻炼,治疗组患者在上午约9时进行浮针治疗㊂昼为阳,夜为阴,上午为阳中之阳,下午为阳中之阴㊂上午阳气升发,万物舒展,人体也应进行适当运动,使形体舒缓㊂在上午进行功能锻炼符合中医养生理念,两组患者依从性较高,均积极配合完成治疗㊂治疗后,两组患者M c G i l l疼痛量表评分㊁肩关节活动度均较治疗前改善㊂其原因可能是功能锻炼可松解肌肉粘连,改善患肌及附近的血运状态,进而改善肩关节疼痛和活动度㊂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且治疗组M c G i l l疼痛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肩关节活动度大于对照组㊂其原因为浮针作用于肩关节周围患肌疏松结缔组织,刺激肌筋膜触发点,促进局部血液循环,解除肌肉痉挛,进一步缓解肩关节疼痛,改善肩关节活动度[15]㊂13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9月第31卷第17期特色疗法中国民间疗法C H I N A S N A T U R O P A T H Y ,S e pt .2023,V o l .31N o .17 综上所述,浮针疗法联合功能锻炼可有效减轻粘连期肩周炎患者肩关节疼痛,扩大肩关节活动度,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㊂本研究存在病例数少㊁缺乏客观指标及观察时间短等不足,今后的研究中将加大样本量㊁增加客观指标㊁延长观察时间等,以期探明浮针疗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的作用机制,为该疗法治疗粘连期肩周炎提供有利的理论依据㊂参考文献[1]玲花.肩关节周围炎的蒙医外治法概况[J ].中国民族医药杂志,2019,25(4):46-48.[2]张安桢,武春发.中医骨伤科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8:73.[3]钟红霞.肩周炎的治疗进展[J ].基层医学论坛,2021,25(14):2047-2049.[4]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90-191.[5]黄桂成,王拥军.中医骨伤科学[M ].4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246-247.[6]符仲华.浮针医学纲要[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231-235.[7]李远峰,姜益常,杨雪.浮针扫散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急症,2023,32(7):1219-1222.[8]崔丽君,孙海友,张亚兰,等.肩周炎的解剖学发生机制[J ].饮食保健,2015,2(22):31.[9]涂敏芳.热敏灸结合经筋松解手法治疗粘连期肩关节周围炎的临床疗效观察[D ].南昌:江西中医药大学,2019.[10]贝剑宏,杨雪梅,钟娟,等.电针结合贾氏点穴治疗肩周炎的临床观察[J ].中国民间疗法,2020,28(21):36-38.[11]卫其华,许淑颖,王伟伟,等.浮针结合甲钴胺治疗轻中度腕管综合征临床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2022,38(1):40-42.[12]盘晓颖,谢泓智,何新芳.浮针联合再灌注活动治疗前斜角肌综合征的临床观察[J ].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报,2022,39(8):1808-1813.[13]孙玉波,仲梅,赵金秋.浮针联合磁振热治疗海勤人员颈肩部肌筋膜疼痛效果及其对不良情绪的影响[J ].中国疗养医学,2022,31(9):954-957.[14]王瑞安,蒋学余.浮针与传统针灸治疗肩周炎疗效比较的M e t a 分析[J ].中医药临床杂志,2022,34(2):305-309.[15]范曼琪,孙健,许能贵,等.浮针治疗肩周炎的临床思维及作用机制[J ].世界中医药,2021,16(5):835-839.(收稿日期:2022-07-04)作者:殷英,E -m a i l :q156********@163.c o m 温针灸结合B o b a t h 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中的应用殷 英(山东省济宁市微山县中医院,山东济宁277600)ʌ摘要ɔ 目的:观察温针灸结合B o b a t h 技术在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中的应用㊂方法:将72例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6例㊂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和B o b a t h 技术治疗,观察组予以常规治疗联合温针灸㊁B o b a t h 技术治疗㊂治疗4周后,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以及治疗前后肢体痉挛情况㊁表面肌电图(s E MG )的均方根值(R M S )㊁肢体运动功能㊁日常生活能力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4.44%(34/36),高于对照组的77.78%(28/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㊂治疗后,两组患者痉挛指数(C S I )㊁改良A s h w o r t h 量表评分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肱二头肌和股四头肌s E M G 的R M S 均较治疗前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 <0.05);两组患者F u g l -M e y e r ㊁改良巴氏指数(M B I )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 <0.05)㊂结论:温针灸结合B o b a t h 技术对改善缺血性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有明显的作用㊂ʌ关键词ɔ 缺血性脑卒中;中风;肢体痉挛;温针灸;B o b a t h 技术中图分类号:R 246 文献标识码:AD O I :10.19621/j.c n k i .11-3555/r .2023.1711缺血性脑卒中是脑卒中的主要类型,多数脑卒中患者会出现肢体痉挛,表现为刻板运动模式㊁肌张力升高㊁运动协调性降低等,可致肌肉萎缩,阻碍患者康复㊂现代医学多采用药物治疗㊁热疗㊁B X T -A 注射㊁B o b a t h 技术等,其中B o b a t h 技术是目前常用的治疗方案,虽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肢体痉挛状态,但单一使用B o b a t h 技术无法满足临床预期㊂近年来,随着中医药的推广和普及,以温针灸为代表的中医特色疗法在治23 中国民间疗法2023年9月第31卷第17期。

关节粘连松解术

关节粘连松解术

关节粘连传统松解术简称肩周炎,俗称五十肩,又称凝肩。

是肩周肌、肌腱、滑囊及关节囊的慢性损伤性炎症。

因关节内、外粘连,而以活动时疼痛、功能受限为其临床特点。

[病因]1.肩部原因①本病大多发生在40岁以上中老年人,激素波动,软组织退行性变,对各种外力的承受能力减弱是基本因素;②长期过度活动,姿势不良等所产生的慢性致伤力是主要的激发因素;③上肢外伤后肩部固定过久,肩周组织继发萎缩、粘连。

④肩部急性挫伤、牵拉伤后因治疗不当等。

2.肩外因素颈椎病、心、肺、胆道疾病发生的肩部牵扯痛,因原发病长期不愈使肩部肌持续性痉挛、缺血而形成炎性病灶,转变为真正的肩周炎。

[病理]肩关节周围炎的病变主要发生在盂肱关节周围,其中包括:①肌和肌腱。

如三角肌,冈上肌、冈下肌、肩胛下肌和小园肌等及其联合肌腱。

是肩关节活动时受力最大结构之一,易于损伤。

还有肱二头肌长腱经肱骨关节间沟的骨纤维隧道,此段是炎症好发之处;短头起于喙突,经盂肱关节内前方到上臂,受炎症影响后肌痉挛,影响肩外展、后伸。

②滑囊。

有三角肌下滑囊、肩峰下滑囊及喙突下滑囊。

其炎症可与相邻的三角肌、冈上肌腱、肱二头肌短腱相互影响。

③关节囊。

盂肱关节囊大而松弛,肩活动范围很大故易受损伤。

上述结构的慢性损伤主要表现为增生、粗糙及关节内、外粘连,从而产生疼痛和功能受限。

后期粘连变得非常紧密,甚至与骨膜粘连,此时疼痛消失,但功能障碍却难以恢复。

[临床表现]1.本病女性多于男性,左侧多于右侧,亦可两侧先后发病。

多为50岁之中、老年患病。

2.逐渐出现肩部某一处痛,与动作、姿势有明显关系。

随病程延长,疼痛范围扩大,并牵扯到上中段,同时伴肩关节活动受限。

如欲增大活动范围,则有剧烈锐痛发生。

严重时患肢不能梳头、洗面和扣腰带。

夜间因翻身移动肩部而痛醒。

病人初期尚能指出疼痛点,后期范围扩大,感觉疼痛来于肱骨。

3.体检,三角肌有轻度萎缩,斜方肌痉挛。

冈上肌腱、肱二头肌长、短头肌腱及三角肌前、后缘均可有明显压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ea y . n ec nc uai i c e v la d rn eo t n R M)a d at i f a yl igsoea o sra o d xs h rp ” A dt l ia c rt ee ) t w r e au t , g f i ( O h i l v t s e e a mo o n c vt o i v c r s b e t n i e e. i y d l in v i n
p dcp t ns i y atrp y i i ue a h u k . t o s 4 a e t w t ji yfn t nat a t ea doto a dcsre e i a e t w t sn r o h s j rdi e r q a e Meh d :8 p t n i n d s ci f r rc r n r p e i ug r i h h sn n t i s hot u o ef u h y
Reu t : s ls ROM n cii fd i iigweesg ic nl mpo e o ae t h s eoetet ame tP <0. 5 . n l s n: r a d at t o al l n r inf a t i rv dc mp rdwi toeb fr h r t n ( vy y v i y h e 0 ) Co cu i A - o
o to e i p t n sw t y at rp yi ij rd i a tq a e Z A G Xn LU B , G Z uz,t 1 r p dc ai t i sn rh o h s nu e n erh u k H N i , I o |Ⅳ h — e a. h e h s , i

604 ) 10 1
要 目的: 观察 中医传统关节粘连松解术对地震骨伤 患者关节粘连 的临床 治疗效果。方 法 : 用我们 总结 的中医传统关节粘 应
连 松 解 程 序 “ 疗一 手 法一 冷 疗 ” 热 ,对 4 8例 骨 折 及 骨 折 术 后 遗 留 关节 功 能 障碍 患者 进 行 康 复 治 疗 , 以关 节 活 动度 和 日常 生 活 能 并
关键 词
关节疾 病
薰洗
关 节松 解术
冷 敷
C ii l b ev t no ec r t eefc f rh oyi sr ai nt u ai f t t rls f h s s it o gta io a Chn s n s n ao o h v e oa s a o oj a i i o
tr yi o h s n f on a n a i o a C ieef e a ne a t ua v f c o r o e i p t nsw t s n r rp yi h o s f d e i so ji l gt d i l hn s i sh sa x c c rt ee e t n ot p dc a e t i y at o h s . l s a o t o r tn n i f h i h h s Ke o d J i s i ae ;T A I G WA H N H R P A trl i o a h s n f on ; odc m r s yw r s o t D s ss S E M N S I G T E A Y; r o s f d ei s itC l o pe n e h ys o oj s
A S R T Obet e T bev ec ncl ua v f c o trl i o ahs n fon a n aioa C ieel e not — B T AC jci :oosret l ia crt e f t f r o s f d ei s it l gt d i l hns ns r o v h i i ee ah y s o oj o r t n i o h
w r et i r r yi o hs n fo t ln aioa C ieepoeueo “h r l teay bn eigm npltn cl e t ae wt at o s f d ei s i ogt dt nl hns rcd r f te rp- o e tn aiua o- o er d h h l s a o oj n a r i ma h st i d
E r q aeR h b i t nC ne o r oadc H si l i u nP oic, hn d 0 ,i u n C i at u k ea it i et O t p ei o t Sc a rv e C eg u6 4 Sc a , hn h la o rf h s pa o h f n 1 1 h 0 a
力评分为观察指标评价 临床 疗效。结 果 : 有 患者 的 关 节活 动 度及 日常 生 活能 力均 较 治 疗前 明显 改 善 , 异有 统计 学意 义 所 差
( 0 0 ) 结论 : 医传 统 关 节 粘 连 松 解 术 对 骨伤 康 复 患 者 关 节 粘连 有 确 切 的 治 疗 效 果 。 P< .5 。 中
中医正 骨 2 1 0 0年 3月第 2 2卷 第 3期
中 医传 统 关 节粘 连 松 解 术 治疗地 震 骨伤 康 复 患者 关 节粘 连 的 临床 疗 效观 察
张 鑫 , 波 , 竹 子 , 晓 芳 , 卫侠 , 晓 惠 , 志 刚 , 浩 刘 敬 张 赵 吴 刘 蔚
( 四川省 骨科 医院地 震康复 中心 , 1 成都 9) 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