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物理化学

合集下载

物化实验报告 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

物化实验报告  电池电动势的测定及其应用

实验结果
原始数据记录如下:
电极 Cu-Ag 电极 Ag-参比电极
室温 14.3℃ 温度 25.00℃ 25.00℃ 30.00℃ 35.00℃ 40.00℃
恒温水浴温度 25.00℃ 示数1 mV 示数2 mV 451.91 452.41 505.41 505.46 503.77 503.70 501.00 500.83 498.28 498.22

实验试剂
琼脂、KCl、KNO3(分析纯) ,0.1mol·dm-3 AgNO3 溶液,0.1000mAgNO3+0.1 HNO3 溶 液,0.1 mol·dm-3 CuSO4 溶液,0.1000mCuSO4 溶液,饱和 Hg2(NO3)2 溶液
实验步骤
1、银电极的制备:将铂丝电极放在浓 HNO3 中浸泡 15 分钟,取出用蒸馏水冲洗,如表面 仍不干净, 用细晶相砂纸打磨光亮, 再用蒸馏水冲洗干净插入盛 0.1 mol·dm-3AgNO3 溶液的 小烧杯中,按图 7-(1)接好线路,调节可变电阻,使电流在 3mA、直流稳压源电压控制在 6V 镀 20 分钟。取出后用 0.1 mol·dm-3 的 HNO3 溶液冲洗,用滤纸吸干,并迅速放入盛有 0.1000mAgNO3+0.1 mHNO3 溶液的半电池管中(如图 7-2)
图 7-3
对消法原理线路图
过回路的电流为某一定值。 在电位差计的滑线电阻上产生确定的电位降, 其数值由己知电动 计组成。稳压电源为工作电源,其输出电压必须大于待测电池的电动势。调节可变电阻使流 势的标准电池s 校准。另一回路 abGa 由待测电池x(或s)检流计 G 和电位差计组成,移 动 b 点,当回路中无电流时,电池的电势等于 a、b 二点的电位降。 - (1) 组装电池:将上述制备的银电极与实验室提供的 Ag-AgCl|Cl (1.000mKCl)参比 - 电极组成电池,Ag-AgCl|Cl (1.000m)║AgNO3(0.1000m)|Ag。根据理论计算确定电极电 位的高低与电极的正负,将其置于恒温槽中,将自制的 KNO3 盐桥横插在两半电池管的小口 上,注意两半电池管中溶液一定要与盐桥底端相接,将恒温槽置于 25℃,恒温 10-15 分钟 后测量。 (2) 电池电动势测量:用 UJ-24 型电位差计测量电池的电动势,该仪器最大测量范围 为 1.91110V。 a、将标准电池,工作电源,待测电池以及检流计分别与 UJ-24 型电位差计的各指示

第九章 可逆电池电动势及其应用讲解

第九章 可逆电池电动势及其应用讲解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
第三类电极
惰性金属|某种离子的不同氧化态溶液构成.
Pt(s) | Fe 3 (a1 ), Fe 2 (a2 ) Pt(s) | Sn4 (a1 ), Sn2 (a2 )
Fe 3 (a1 ) e Fe 2 (a2 )
Sn4 (a1 ) 2e Sn2 (a2 )
2PbSO 4(s) 2H2O(l)
第七章 电化学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
② 对电解池: 电解池中, 与外电源正极相连 的电极为阳极, 负极相连的电极为阴极.
电极反应: 如铅酸电池充电过程.
阳极: PbSO 4(s) 2H2O(l) PbO 2(s) SO42 (m) 4H (2m) 2e
第七章 电化学
Hale Waihona Puke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1.标准氢电极
如图, 把镀有铂黑的铂片插入 aH+ = 1的溶液中, 并用 1pθ下干燥 的氢气流不断拍击铂片, 就构成标 准氢电极.
电极符号: (Pt)H2( pθ ) | H (aH 1)
电极反应:
1 2
H
2
(
p
θ
)

H

(a H

1) e
电极规电定势,就指是定相温对度标下准: 氢Hθ电/H2极 而0.0得000到, 的其.它电极的
Zn(s)|ZnSO4(m1)|CuSO4(m2)| Cu(s)
其二, 若电池工作时(有电流通过), 必然电池 因内阻而使环境留下热量.
第七章 电化学
物理化学电子教案
5. 可逆电极
第一类电极
金属+该金属离子的溶液构成 (包括气体电极, 汞齐电极), 用 M|Mz+表示.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1 1 Zn (s) → Zn 2+ + e − 2 2
正极(Ag+AgC1 极, 阴极) : AgCl (s) + e − → Ag (s) + Cl− 总反应为
1 1 Zn (s ) + AgC1(s ) → Zn 2 + C1− + Ag(s ) 2 2
( 8–1 )
(2) 若E外>E,且E外-E=δE,电池内的反应恰(s) + Cl− → AgCl (s) + e − 阳极(Ag+AgC1 极) : 总反应为
1 2+ 1 Zn + Ag ( s ) + C1− → Zn ( s ) + AgC1( s ) 2 2
( 8–2 )
1 1 Zn 2+ + e − → Zn ( s ) 2 2
由于以上两个总反应互为逆反应,且在充放电时电流均很小,所以为一可逆电池。 又如,丹尼尔电池 正极:Cu电极(电解液:CuSO4) 负极:Zn电极(电解液:ZnSO4) 作为原电池 E>E外(电池放电)
△GT, p<-nFE′。
研究可逆电池十分重要,因为从热力学来看,可逆电池所作的最大有用功是化学能转 变为电能的最高极限,这就为我们改善电池性能提供了一个理伦依据,另一方面在研究可 逆电池电动势的同时,也为解决热力学问题提供了电化学的手段和方法。 例如,某一电化学装置 电极:Zn (s) 和 Ag (s)+AgCl (s)
6
陕西师范大学物理化学精品课程
图 8.2 韦斯顿标准电池简图 电极反应为 负极(Cd极) :Cd(汞齐)→ Cd2++2e正极(Hg极) :Hg2SO4(s)+2e- → 2Hg(l)+SO42− 电池反应

07章_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07章_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8 8 2Cd( 汞齐) SO 4 H 2O(l) CdSO 4 H 2O(s) 2e 3 3
阴极:
8 8 电池反应 : Cd( 汞齐) Hg 2SO 4 (s) H 2O(l) 2Hg(l) CdSO 4 H 2O(s) 3 3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 r , max
当可逆电池的反应进度=1mol时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6/1/6
化学反应设计成电池做功和热机做功区别
根据热力学原理,恒温恒压下,1mol反应进度放热化学反应对外能 放出的热是Qm为反应的摩尔反应焓变 r Hm 。
这一热量通过热机对外做 功或发电
目前最高能量转化 率40 %
上一内容 下一内容 回主目录
返回
2016/1/6
可逆电池可逆电池的必备条件
实际上并不是所有的电池都是可逆的 当电池电动势E >E外 ,电池对外放电, 其反应为: 正极反应: 2H+ +2e → H2 负极反应: Zn -2e → Zn2+ 电池反应: Zn +2H+ → Zn2+ + H2 当E < E外 ,对电池充电,其反应为: 正极反应: Cu-2e → Cu2+ 负极反应: 2H+ +2e → H2 电池反应: Cu+2H+ → Cu2++ H2
由 rGm和rSm 两个量,就可以容易地求得:
E Δr H m ΔrGm TΔr Sm zFE zFT T p (7.6.5)
E
这个rHm 是在没有非体积功的情况下,恒温恒压反应热。 因为电动势容易精确测定,所以按上式求
Zn
Cu
HCl 不满足充、放 电反应互为可逆 反应,因此,这 个电池不是可逆 电池。 P-319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考试 第八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南京大学《物理化学》考试 第八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第八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物化试卷(一)1.下列电池中,哪个电池的电动势与 Cl-离子的活度无关?(A) Zn│ZnCl2(aq)│Cl2(g)│Pt(B) Zn│ZnCl2(aq)‖KCl(aq)│AgCl(s)│Ag(C) Ag│AgCl(s)│KCl(aq)│Cl2(g)│Pt(D) Hg│Hg2Cl2(s)│KCl(aq)‖AgNO3(aq)│Ag2.下列对原电池的描述哪个是不准确的:(A) 在阳极上发生氧化反应(B) 电池内部由离子输送电荷(C) 在电池外线路上电子从阴极流向阳极(D) 当电动势为正值时电池反应是自发的3.用补偿法(对消法)测定可逆电池的电动势时,主要为了:(A) 消除电极上的副反应(B) 减少标准电池的损耗(C) 在可逆情况下测定电池电动势(D) 简便易行4.用对消法测定由电极Ag(s)│AgNO3(aq) 与电极Ag,AgCl(s)│KCl(aq) 组成的电池的电动势,下列哪一项是不能采用的?(A) 标准电池(B) 电位计(C) 直流检流计(D) 饱和KCl盐桥5.若算得电池反应的电池电动势为负值时,表示此电池反应是:(A) 正向进行(B) 逆向进行(C) 不可能进行(D) 反应方向不确定6.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为:298 K 时,电池可逆放电,则:(A) Q > 0 (B) Q < 0(C) Q = 0 (D) 不能确定7.25℃时,φ(Fe3+,Fe2+) = 0.771 V,φ (Sn4+,Sn2+) = 0.150 V,反应的为:(A) -268.7 kJ/mol (B) -177.8 kJ/mol(C) -119.9 kJ/mol (D) 119.9 kJ/mol8.某燃料电池的反应为: H2(g)+ O2(g) ---> H2O(g) 在 400 K 时的Δr H m和Δr S m分别为 -251.6 kJ/mol和 -50 J/(K·mol),则该电池的电动势为:(A) 1.2 V (B) 2.4 V(C) 1.4 V (D) 2.8 V9.某电池在等温、等压、可逆情况下放电,其热效应为Q R, 则:(A) Q R=0 (B) Q R=ΔH(C) Q R=TΔS (D) Q R=ΔU10.金属与溶液间电势差的大小和符号主要取决于:(A) 金属的表面性质(B) 溶液中金属离子的浓度(C) 金属与溶液的接触面积(D) 金属的本性和溶液中原有的金属离子浓度11.Li - Cl2电池结构如下:Li│LiCl((饱和液)有机溶剂)│Cl2(p)│Pt 已知[LiCl(s)] = -384 kJ/mol,则该电池的电动势值 E 为:(A) 1 V (B) 2 V (C) 3 V (D) 4 V12.有两个电池,电动势分别为E1和E2:H2(p)│KOH(0.1 mol/kg)│O2(p) E1H2(p)│H2SO4(0.0l mol/kg)│O2(p) E2比较其电动势大小:(A) E1< E2 (B) E1> E2(C) E1= E2 (D) 不能确定13.已知:(1) Cu│Cu2+(a2)‖Cu2+(a1)│Cu 电动势为 E1 (2) Pt│Cu2+(a2),Cu+(a')‖Cu2+(a1),Cu+(a')│Pt 电动势为 E2,则:(A) E1=E2 (B) E1= 2 E2(C) E1= E2 (D) E1≥ E214.在298 K将两个 Zn(s)极分别浸入 Zn2+ 离子活度为0.02和0.2的溶液中, 这样组成的浓差电池的电动势为:(A) 0.059 V (B) 0.0295 V(C) -0.059 V (D) (0.059lg0.004) V15.电池Pb(Hg)(a1)│Pb2+(aq)│Pb(Hg)(a2) 要使电动势E>0, 则两个汞齐活度关系为:(A) a1>a2 (B) a1=a2(C) a1<a2 (D)a1与a2可取任意值16.关于液体接界电势 Ej, 正确的说法是:(A) 只有电流通过时才有Ej存在(B) 只有无电流通过电池时才有 Ej(C) 只有种类不同的电解质溶液接界时才有Ej(D) 无论电池中有无电流通过, 只要有液体接界存在, Ej总是存在17.测定溶液的 pH 值的最常用的指示电极为玻璃电极, 它是:(A) 第一类电极(B) 第二类电极(C) 氧化还原电极(D) 氢离子选择性电极18.已知 298 K 时,φ (Ag+,Ag)=0.799 V, 下列电池的 E为0.627 V . Pt, H2│H2SO4(aq)│Ag2SO4(s)│Ag(s) 则 Ag2SO4的活度积为:(A) 3.8×(B) 1.2×(C) 2.98×(D) 1.52×19.通过电动势的测定,可以求难溶盐的活度积,今欲求 AgCl 的活度积,则应设计的电池为:(A) Ag│AgCl│HCl(aq)‖Cl2(p)│Pt(B) Pt│Cl2│HCl(aq)‖AgNO3(aq)│Ag(C) Ag│AgNO3(aq)‖HCl(aq)│AgCl│Ag(D) Ag│AgCl│HCl(aq)‖AgCl│Ag20.电池(1) Ag(s)│AgNO3(a1)‖AgNO3(a2)│Ag(s) 电动势为 E1 电池(2) Ag(s)│AgNO3(a1)┆AgNO3(a2)│Ag(s) 电动势为 E2,其液接电势为 EJ。

物理化学第九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物理化学第九章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rHm
=
Δ
r Gm
+TΔ
r Sm
=
− zEF
+
zFT
⎛ ⎝⎜
∂E ∂T
⎞ ⎟⎠ p
QR
= TΔ
r Sm
=
zFT
⎛ ⎜⎝
∂E ∂T
⎞ ⎟⎠ p
(1) 求298K时,下列电池的温度系数:
Pt H(2 pθ)H2SO(4 0.01mol ⋅ kg-1) O2(pθ ) Pt
已知该电池的电动势E = 1.228V , H2O(l )的标准摩尔
Δ
G(\ 1)=
rm
1 2
Δ
G(\ 2)
rm
E1\
=
E
\ 2
,
E 1
=
E2
ΔrG(m\ 1)=-RTlnK\a (1)
Δ
r
G(\ 2)=-RTlnK m
\ a
(
2)
K\a (1) = K\a (2)
三、由电动势E及其温度系数求反应的ΔrHm和ΔrSm
Δ
r Sm
=
zF
⎛ ⎜⎝
∂E ∂T
⎞ ⎟⎠ p
Δ
Hg(l )
电池反应:
(阳极, -) Cd(Hg) -2e- →Cd2++Hg(l)
(阴极, +) Hg2SO4(s)+2e-→2Hg(l)+SO42-
净反应:
Hg2SO4(s)+Cd(Hg)(a)+8/3H2O→CdSO4·8/3H2O(s)+3Hg(l)
或 Hg2SO4(s)+Cd(Hg)(a) →Cd2++ SO42- +3Hg(l)

物理化学——第9章-可逆电池

物理化学——第9章-可逆电池
2

3

2
4

2

§ 9.2 电动势的测定
Cell
Cell
V 不可逆电池的端电压
电位 差计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
§ 9.2 电动势的测定
对消法测定可逆 电池电动势 (P65)
§ 9.3 可逆电池的书写方法
规定: 负极|电解质溶液|正极 负极|负极溶液| |正极溶液|正极
1. “|” 表示相界面,有电势差存在。 2.“||”表示盐桥,使液接电势降到可以忽略不计。 3. 要注明温度,不注明就是298.15 K; 要注明物态;气体要注明压力;溶液要注明浓度。
p77
1/2H2 (p ) H (aH =1) e
规定:

θ
H / H2 g

=0
氢电极
用途
测其它电极的相对电势 方法:
标准氢电极 || 任意电极x ( =?)
p78
标准氢电极做负极 待测电极做正极
θ E电池 = +– - = +– H

/ H2 g
= +
2、可逆电极
第二类电极(the second-class electrode)
金属表面覆盖一层该金属的难溶盐,然 后再浸入含有该盐的相同阴离子溶液中组成 的电极。
甘汞电极(calomel electrode) 电极符号: Hg, Hg2Cl 2 (s) KCl (a)
电极反应: Hg2Cl2 2e 2Hg Cl
1和3可消除或忽略,E只与2和4有关
即: E只和2个电极电势有关 E电池 = 2 + 4
§ 9.6 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
(1) 标准氢电极

第九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第九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电池总反应: 1/2Zn2+(aq) + Ag(s)+Cl-(aq) 1/2Zn(s) + AgCl(s)
2013-7-26
Shenming
12
第九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
从以上分析可见 ,当Zn电极、Ag+AgCl电极和 ZnCl2溶液组成的电池在作为原电池和电解池时,其电 极上的反应或者说电池总反应正好相反,即电池反应 是可逆的。具备了可逆电池的必要条件,所以上述电 池是一个可逆电池,该电池由两电极加一种电解质组 成的故称为单液电池,但是假如上述电池在充放电时 通过的电流不是很小,则电池就成为不可逆电池了。 严格地讲凡是具有两个不同电解质溶液接界的电 池都是热力学不可逆电池,所以在设计热力学上的可 逆电池时,均应设计类似于上面讨论的单液电池,或 用一些串联的单液电池来解决一些电化学中的问题。
2013-7-26
Shenming
23
第九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
2013-7-26
Shenming
24
第九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
标准电池电动势与温度的关系 ET/V=1.018454.05×10-5(T/K293.15) 9.5×10-7(T/K293.15)2 +1×10-8(T/K293.15)3 我国在1975年提出的公式为:
25
第九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
§9.3 可逆电池的书写方法及电动势的取号
一、可逆电池的书写方法 规定: 1. 左边为负极,起氧化作用; 右边为正极,起还原作用。 2.“|”表示相界面,有电势差存在(有时也用逗号)。 3.“||”表示盐桥,使液接电势降到可以忽略不计。 4. 要注明温度,不注明时就是指 298.15 K;要注明物态, 气体要注明压力;溶液要注明浓度。 5. 气体电极和氧化还原电极要写出导电的惰性电极, 通常是铂电极。 6.在书写电极和电池反应时必须遵守物料平衡和电荷平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5
9.7、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电解质平均活度系数的计算、微
溶盐的活度积、溶液 PH 值的测定、电势滴定、电势-pH 图的
2
绘制及应用
重点 难点
重点:1.可逆电池的条件;2.电极反应、电池反应与电池表示式 的互译 3.电极电势、电池电动势的数值、符号的规定,标准电极电势、 标准电池电动势的意义;4.能斯特方程;5.电动势测定的应用 难点:1.电池电动势和电极电势的符号;2.双电层理论
7、了解电动势产生的原因及电动势测定的一些应用。
3
§9.1 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极
一、可逆电池和不可逆电池
热力学指出,体系经过某一变化后,当沿着相反方向回到原来到状态,环境也同时恢复到原态,则原
过程是热力学和不可逆电池两种。如
电池:是与一个外电源并联。
能量变化可逆
Zn(s)|ZnSO4||HCl|AgCl(s) | Ag(s)
作原电池 (−) Zn(s) ⎯⎯→ Zn2+ + 2e−
(+) 2AgCl(s) + 2e− ⎯⎯→ 2Ag(s) + 2Cl−
净反应
Zn(s) + 2AgCl(s) ⎯⎯→ 2Ag(s) + 2Cl− + Zn2+
作电解池 阴极: Zn2+ + 2e− ⎯⎯→ Zn(s)
阳极 2Ag(s) + 2Cl− ⎯⎯→ 2AgCl(s) + 2e−
净反应: 2Ag(s) + ZnCl2 ⎯⎯→ Zn(s) + 2AgCl(s)
4
可见,该电池在充放电时的化学反应恰好相反,即电池反应重物质变化是可逆的,同时内外电压只相 差无限小的值,说明电池反应是在十分接近于平衡态下进行的,因此当电池恢复原状时,在环境中也不会 留下任何痕迹,这样的电池就符合热力学可逆的条件,故称为可逆电池。
面表示方法,
2、了解对消法测电动势的基本原理和标准电池的作用
3、学会所给电池、电极写出有关的化学反应方程,以及根据所
给化学反应设计原电池。
4、掌握热力学与电化学之间的联系,了解电动势产生的原因。
5、熟悉电极电势的一套惯用符号和掌握标准电极电势表的应用。
6、掌握能斯特方程及其应用.熟悉电动势测定的主要应用
7、理解浓差电池产生的机理及盐桥的作用。
教学内容提要
时间分配
9.1、可逆电池和可逆电极
9.2、电动势的测定: 对消法测电动势、标准电池
1
9.3、可逆电池的书写方法及电动势的取号
1.5
9.4、可逆电池的热力学:能斯特方程、可逆电池热力学
2
9.5、电动势产生的机理
2
9.6、电极电势和电池的电动势
1
标准氢电极与参比电极 可逆电池电动势的计算
讨论 思考 作业
讨论题目:1、可逆电池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可逆电池 来讨论? 2、电池反应与电池表示式之间的互相转化? 3、可逆电池的设 计方法? 思考题目:为什么不能用伏特计直接测量电池的电动势? 练习作业:习题:1(2、4、6、8)、2(2、4、6、8、10)、5、 6、8(1、3、5)、9、11、13、14、16、21、(2、4、6)、25、 26、28、29、32、34、37、38
重要公式: (Δ r G)T , p,R = Wf,max = −nEF
如何把化学反应转变成电能? 1、该化学反应是氧化还原反应,或包含有氧化还原的过程; 2、有适当的装置,使化学反应分别通过在电极上的反应来完成; 3、有两个电极和与电极建立电化学平衡的相应电解质; 4、有其他附属设备,组成一个完整的电路。
当电池中的反应为不可逆过程(热力学不可逆)时 (Δ r Gm )T , p < −zEF 电化学与热力学的联系
虽然实际工作的电池并不可能是可逆的,但是只有可逆时 E 与△G 有直接相等的关系,因此,研究可 逆电池和可逆电极是很重要的,为了从理论上弄清楚它的重要性,必须了解可逆电池,可逆电极、电动势 及产生的原理、理论计算方法和他们在实际中的应用。
当外加电势 V 比电池的电动势 E 小δV 时,电池放电,反应为:
A
在 Zn 极上: Zn − 2e → Zn2+ 在 AgCl-Ag 极上: 2 AgCl(s) + 2e → 2Ag(s) + 2Cl−
Zn
Ag
AgCl
总反应: 2 AgCl(s) + Zn → 2 Ag(s) + 2Cl− + Zn2+
当外加电势 V 比电池的电动势 E 大δV 时,电池充电,反应为:
在 Zn 极上: Zn2+ + 2e → Zn
ZnCl2
在 AgCl-Ag 极上: 2 Ag(s) + 2Cl− − 2e → 2 AgCl(s)
总反应: 2 Ag(s) + 2Cl− + Zn2+ → 2AgCl(s) + Zn
化学反应可逆
本章基本要求
1、明确掌电动势与△rGm的关系,掌握电极电势、电池的书面表示的一套符号;
2、熟悉标准电极电势表的应用; 3、掌握写出所给电池的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能根据所给化学反应设计原电池; 4、熟悉热力学与电化学之间的联系; 5、熟练掌握能斯特方程及其应用以及电动势的计算;
6、明确温度对电动势的影响,了解△rHm和△rSm的计算;
(Δ r G)T , p,R ≤ Wf,max
< 表示自发过程 = 表示自发性可逆 > 表示不可能发生的过程
如果该非体积功只有电功的情况下,有: (Δ r G)T , p ≤ Wf,max = −nEF
当反应进度为 1 摩尔时: (Δ r Gm )T , p ≤ − zEF
z= n ξ
可见:当电池中的反应为可逆过程(热力学可逆)时 (Δ r Gm )T , p = −zEF
物理化学讲稿
第九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12 学时)
物理化学教研室
1
第九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教学方案)
章节名称 第九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备注
授课方式
教 学 目 的 及 要 求
理论课(√);实验课( ()
);实习
教学时数
12
1、掌握形成可逆电池的必要条件、可逆电极的类型和电池的书
教学手段
课堂讲授
参考 文献
1.王绪。物理化学学习指导。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2 2.物理化学——概念辨析解题方法。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 社.2002
2
第九章 可逆电池的电动势及其应用
引言:
在这一章中的电池指的是原电池,使电解质和电极自发的反应向外放电,如果是在等温,等压时,该 体系的吉布斯自由能的减少等于体系对外作的最大非体积功: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