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度机场鸟击风险评估
《扎兰屯成吉思汗机场鸟类生态学及鸟击风险评估》范文

《扎兰屯成吉思汗机场鸟类生态学及鸟击风险评估》篇一一、引言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机场的运营和管理日益受到重视。
其中,鸟类与机场运行的安全问题,即鸟击事件,已成为全球航空业关注的焦点。
扎兰屯成吉思汗机场作为我国北方的重要航空枢纽,其鸟类生态学研究及鸟击风险评估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分析扎兰屯成吉思汗机场的鸟类生态学特征,评估鸟击风险,并提出相应的防控措施。
二、扎兰屯成吉思汗机场的鸟类生态学特征1. 鸟类种类与分布扎兰屯成吉思汗机场位于北方地区,该地区气候适宜,生态环境良好,吸引了众多鸟类栖息。
根据近年来的调查,该机场周边的鸟类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燕子、喜鹊、大雁、鸵鸟等。
这些鸟类在机场附近活动频繁,主要集中在跑道两侧的草坪和树木等区域。
2. 鸟类行为与活动习性鸟类具有飞翔迁徙和领地习性等特性。
在扎兰屯成吉思汗机场周边,鸟类多以迁徙为特征,春、秋两季迁徙高峰期对机场的飞行安全带来较大挑战。
此外,部分鸟类如喜鹊等具有较强的攻击性,若其与飞行器发生碰撞可能对飞机造成损坏。
三、鸟击风险评估1. 鸟击事件的危害性鸟击事件是指飞机与鸟类发生碰撞导致的事故。
这种事故可能导致飞机受损、发动机失效等严重后果,甚至威胁乘客的生命安全。
因此,对扎兰屯成吉思汗机场的鸟击风险进行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2. 风险评估方法与结果为了准确评估扎兰屯成吉思汗机场的鸟击风险,需采取科学的风险评估方法。
包括实地考察、生态环境监测、鸟群分布调查等手段,同时结合历史鸟击数据和天气条件等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经过综合评估,可确定机场周边各区域的鸟击风险等级和潜在高风险时段。
其中,春季迁徙期和夏季高峰期的跑道及附近草坪为高风险区域。
四、防控措施建议针对扎兰屯成吉思汗机场的鸟类生态学特征及鸟击风险评估结果,提出以下防控措施建议:1. 实施科学的管理策略:加强与当地环保部门的合作,共同制定和实施机场周边的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减少对鸟类的干扰和影响。
2. 建立鸟击预警系统:通过安装雷达和监控设备实时监测鸟群活动情况,及时预警并采取措施避免鸟击事件的发生。
国际机场年度鸟击防范工作评估报告

一、引言鸟击事件是国际机场运营中常见的安全隐患之一、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航空器数量增多,鸟击事件的频率和影响也在逐渐增加。
为做好鸟击防范工作,保障航空安全,本报告将对我国国际机场年度鸟击防范工作进行评估,并提出改进措施。
二、鸟击情况统计通过对去年国际机场发生的鸟击事件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以下数据:1.共发生鸟击事件100起,占所有安全事件的15%。
2.鸟击事件造成三起重大事故,15起轻微影响事故,占全部事故的30%。
3.机场为此进行了70起紧急迫降或备降,不仅对乘客产生影响,也给机场运营带来了损失。
三、鸟类环境研究1.对机场周边鸟类种类、数量进行了调查研究。
2.根据研究结果,评估了各种鸟类对飞行器安全的威胁程度。
四、鸟击事件原因分析1.缺乏有效的鸟类监测器材和鸟击事件预警系统。
2.机场周边环境存在大量吸引鸟类滞留的垃圾堆放、绿地管理不善等问题。
3.机场运行过程中缺乏对鸟类的有效驱逐措施。
4.人员培训不足,缺乏鸟击事件的处理经验和应急处置能力。
五、改进措施1.投资购买先进的鸟类监测器材和鸟击事件预警系统,提高对鸟击事件的监测和预警能力。
2.加强机场周边环境的管理,清理废弃物、垃圾堆放点,建设绿化带,减少吸引鸟类滞留的条件。
3.制订完善的对鸟类的驱逐措施,如利用声音、光线等手段有效驱逐鸟类远离机场。
4.加强员工培训,提高员工对鸟击事件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做到及时、有效的应对。
5.与相关单位合作,加强对鸟类迁徙规律的研究和预测,做好针对性的防范措施。
六、成果评估1.通过引入先进的鸟类监测器材和鸟击事件预警系统,我国国际机场鸟击事件的发现和处理能力得到大幅提升。
2.机场周边环境的管理得到改善,鸟类滞留情况明显减少。
3.应急处置能力得到提高,鸟击事件的处理更加迅速、有效。
4.鸟击事件数量和对机场运营的影响明显减少,保证了航空安全和顺畅运营。
七、结论与建议通过对我国国际机场年度鸟击防范工作的评估,我们可以看到在改进措施的实施下,鸟击事件数量和影响得到了有效控制。
机场鸟撞风险评估与研究

鸟击已连续多年成为我国第一大事故征候类型,给我国民 航安全带来较大威胁,给民航运输企业也带来了巨大经济损 失,已经弓I起了民航从业与研究人士的广泛关注。
近年来,鸟撞研究的面向也从单纯的鸟情调查、减少鸟撞 及所带来的损失转向以风险评价指标为基础,运用各种数学模 型,对鸟类进行定性、定量分析方面。国内外很多专家与研究 机构也都进行基于历史鸟击事件的统计数据的鸟击风险评估研 究。Allan皿提出一种基于过去5年鸟击事件的鸟击概率与严重程 度相乘的鸟击风险评估方法。澳大利亚学者Shaw12」根据多个机场 统计数据归纳了不同鸟种的撞机频次。广西大学在长期调查的 基础上,给出了一种定量度量鸟击风险的简单方法也美国建立 的避鸟模型(USBAM)基于过去30年的鸟情统计数据,给出不 同季节、不同区域的鸟类分布情况,并将鸟击风险划分为吟等 级%中国民航科学技术研究院建立的“民航鸟击信息网”在数 据积累的基础上提供建议措施,为我国民航鸟情数据的共享搭 建了平台网。
累计贡献率(%)
40.18 60.4 75.42 82.94 89. 67 93. 38 96. 46 98. 71 100
表2主成分餡特征值、贡献值和累计贡献值
主成分 遇见频次 集群数量
体型 平均活动高度
移动频率 飞行灵敏度
活动时间 活动区域 防治难度
1
0. 3838 0. 3999 -0. 2586 0.2584 0.4578 -0. 3801 0.1036 0. 4235 0.1229
主成分
1 2 3 4 5 6 7 8 9
表1鸟撞风险因子定性指标评分标准
特征值
3. 6164 1. 8292 1. 3520 0. 6765 0. 6053 0. 3338 0.2772 0. 2024 0.1074
机场雷达数据的鸟击风险评估

机场雷达数据的鸟击风险评估鸟击风险评估模型以鸟击概率(P)和严重程度(S)为自变量,建立鸟击风险(R)评估模型,如式(1)所示。
式中,P代表了某飞鸟侵入某跑道的概率,S 代表了该飞鸟与飞行器撞击的严重程度,二者的值划分为非常高(VH)、高(H)、中等(M)、低(L)、非常低(VL)五个等级。
表1给出了一个5×5的风险评估矩阵,建立了R与(P,S)之间的函数关系。
风险值划分为3个等级,要求机场管理人员分别采取不同的应对策略,表2提出了分级应对策略建议。
鸟击概率估计鸟击概率估计模型综合考虑了飞鸟与跑道的相对位置,估计某飞鸟目标侵入某跑道的概率,如图1所示。
点A和B为跑道的两端,飞鸟目标(C)与跑道中点(O)之间的距离为L,OC与跑道之间的夹角为θ(0°≤θ≤90°)。
严重程度估计本部分首先介绍了科学获取专家知识的德尔菲法,进而提出一种双层结构的DAHP模型,基于专家知识进行鸟击严重程度估计。
1德尔菲法德尔菲法是为了克服专家会议法的缺点而产生的一种专家预测方法。
在预测过程中,专家彼此互不相识、互不往来,这就克服了在专家会议法中经常发生的专家们不能充分发表意见、权威人物的意见左右其他人的意见等弊病。
各位专家能真正充分地发表自己的预测意见。
德尔菲法依据系统的程序,采用匿名发表意见的方式,即专家之间不得互相讨论,不发生横向联系,只能与调查人员发生关系,通过多轮次调查专家对问卷所提问题的看法,经过反复征询、归纳、修改,最后汇总成专家基本一致的看法,作为预测的结果。
这种方法具有广泛的代表性,较为可靠。
本文基于德尔菲法设计了专家调查问卷。
问卷中首先简要介绍了鸟击风险评估和AHP方法的基础知识,然后列出了需要专家填写的DAHP模型中不同层次上的比较矩阵,最后提出了开放性问题,请专家对影响鸟击风险的因素提出增减与合并建议。
专家选择是德尔菲法中一个重要问题,需要兼顾权威性和普遍性。
因此,我们选择的专家包括高等院校的鸟类学家、民航科研院所的航空安全专家以及机场一线的驱鸟人员。
《2024年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生物多样性及鸟击风险评估》范文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生物多样性及鸟击风险评估》篇一一、引言随着航空业的高速发展,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已经成为重要的国际航空枢纽之一。
而作为国际机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机场生态环境与鸟击风险的管控是关系到机场安全运营的重要环节。
本文旨在评估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的生物多样性以及鸟击风险,为机场的生态保护和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生物多样性分析(一)生态环境背景呼和浩特位于我国北部,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环境复杂多样。
白塔国际机场所在的地区,不仅有着广阔的农田、草原和湿地等自然环境,还毗邻城市,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
(二)生物多样性特点1. 植物种类:机场周边拥有多种植物种类,包括草原植被、湿地植被等,为各类生物提供了丰富的食物来源和栖息地。
2. 动物种类:机场周边的生态环境吸引了众多鸟类、哺乳动物等野生动物。
其中,鸟类种类繁多,包括候鸟和留鸟等。
3. 昆虫种类:昆虫作为生态系统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其种类和数量也相当丰富。
三、鸟击风险评估(一)鸟击风险因素1. 鸟类活动区域:机场周边广泛的自然环境为鸟类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栖息地,增加了鸟类的活动范围和频率。
2. 鸟类迁徙路径:呼和浩特地区是众多候鸟的迁徙路径之一,候鸟在迁徙过程中可能误入机场飞行区域。
3. 机场运营特点:机场的灯光、声音等人类活动也可能吸引或干扰鸟类。
(二)鸟击风险评估方法为评估鸟击风险,可采用实地调查、历史数据分析和遥感技术等方法。
实地调查可了解机场周边的生态环境和鸟类活动情况;历史数据分析可了解过去一段时间内鸟击事件的发生频率和原因;遥感技术则可用于监测鸟类活动区域的变化。
(三)鸟击风险等级划分根据评估结果,可将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的鸟击风险划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
其中,低风险区域主要为机场周边的人类活动较少、生态环境相对单一的地区;中风险区域主要为机场周边生态环境较为复杂、人类活动适中的地区;高风险区域则为机场附近的活动区域或迁徙路径等关键区域。
《2024年巴彦淖尔民航机场鸟类多样性及鸟击风险评估》范文

《巴彦淖尔民航机场鸟类多样性及鸟击风险评估》篇一一、引言巴彦淖尔民航机场作为重要的交通枢纽,其安全运营对地区经济发展和人民出行具有重要影响。
然而,机场运营中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是鸟类活动带来的潜在威胁。
本报告将对巴彦淖尔民航机场的鸟类多样性及鸟击风险进行全面的评估分析,为机场安全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巴彦淖尔民航机场鸟类多样性1. 调查方法为全面了解巴彦淖尔民航机场的鸟类多样性,我们采取了实地观察、鸟撞记录以及生态位模型等多种方法进行调查。
通过实地观察,我们发现机场周边生态环境丰富,为众多鸟类提供了栖息地和迁徙通道。
2. 鸟类种类及数量根据调查数据,巴彦淖尔民航机场周边的鸟类种类繁多,包括猛禽、候鸟、留鸟等。
其中,较为常见的鸟类有斑鸠、喜鹊、麻雀、燕子等。
这些鸟类在机场周边形成了较为稳定的种群,对机场的运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3. 鸟类活动规律在调查过程中,我们发现不同种类的鸟类在机场的活动规律有所不同。
例如,部分鸟类在清晨和黄昏时段活动较为频繁,而部分鸟类则喜欢在机场附近觅食和栖息。
这些活动规律对机场的运营安全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三、鸟击风险评估1. 鸟击事件分析鸟击事件是影响机场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通过对历史鸟击事件的分析,我们发现鸟击主要发生在飞机起降阶段,尤其是低空飞行阶段。
鸟击事件可能导致飞机受损、延误甚至发生事故,对机场的安全运营构成严重威胁。
2. 风险评估指标为全面评估鸟击风险,我们建立了包括鸟类种类、数量、活动规律、飞行高度、机场地理位置等因素在内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综合分析,我们可以对巴彦淖尔民航机场的鸟击风险进行量化评估。
3. 风险等级划分根据风险评估指标的量化结果,我们将巴彦淖尔民航机场的鸟击风险划分为低、中、高三个等级。
其中,高风险区域主要分布在机场周边的重要栖息地和迁徙通道附近。
针对不同等级的风险区域,我们需要采取不同的防范措施,以降低鸟击风险。
四、防范措施建议1. 加强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为及时发现并应对鸟击风险,我们建议巴彦淖尔民航机场加强监测与预警系统建设。
《扎兰屯成吉思汗机场鸟类生态学及鸟击风险评估》范文

《扎兰屯成吉思汗机场鸟类生态学及鸟击风险评估》篇一一、引言随着航空业的快速发展,机场的运营和管理愈发受到关注。
其中,鸟类活动对机场安全运营的影响已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扎兰屯成吉思汗机场位于我国北方地区,其周边生态环境丰富,鸟类种类繁多。
因此,对扎兰屯成吉思汗机场的鸟类生态学进行研究,并进行鸟击风险评估,对于保障机场安全运营具有重要意义。
二、扎兰屯成吉思汗机场鸟类生态学研究1. 鸟类种类及分布扎兰屯成吉思汗机场周边生态环境多样,包括森林、湿地、草原等多种生境,为众多鸟类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
据调查,机场周边常见的鸟类包括候鸟、留鸟等,涵盖了鸻形目、雀形目、鸽形目等多个目类。
其中,候鸟主要在春秋季节迁徙时经过机场,而留鸟则常年生活在机场附近。
2. 鸟类活动习性不同种类的鸟类具有不同的活动习性。
例如,一些鸟类喜欢在清晨和黄昏时活动,而一些鸟类则喜欢在白天活动。
此外,鸟类在觅食、繁殖、迁徙等不同阶段的行为也会对机场的运营产生影响。
因此,了解鸟类的活动习性对于预防鸟击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三、鸟击风险评估1. 鸟击风险因素分析扎兰屯成吉思汗机场的鸟击风险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机场周边生态环境丰富,鸟类种类繁多;二是春秋季节迁徙时,大量候鸟经过机场;三是机场运营时产生的噪音、灯光等对鸟类产生干扰,导致其活动异常。
这些因素都可能增加鸟击风险。
2. 鸟击风险评估方法为了评估扎兰屯成吉思汗机场的鸟击风险,可以采用以下方法:一是通过对机场周边生态环境进行调查,了解鸟类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二是收集机场的历史鸟击数据,分析鸟击发生的时间、地点及原因;三是采用遥感技术、生态模型等方法,预测机场未来的鸟击风险。
3. 风险评估结果及应对措施根据风险评估结果,扎兰屯成吉思汗机场的鸟击风险属于中等水平。
为了降低鸟击风险,可以采取以下措施:一是加强机场周边的生态环境管理,减少对鸟类的干扰;二是采用驱鸟装置、声波驱鸟等技术手段驱赶鸟类;三是加强机场运营人员的培训,提高其对鸟击风险的认知和应对能力。
《2024年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生物多样性及鸟击风险评估》范文

《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生物多样性及鸟击风险评估》篇一一、引言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作为内蒙古自治区的重要航空枢纽,其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性对于当地经济及交通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然而,机场周边的生态环境对于机场的正常运行亦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其中,生物多样性与鸟击风险是两个重要的考量因素。
本文旨在全面评估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的生物多样性状况,并对其鸟击风险进行科学评估,以期为机场的运营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生物多样性分析1. 生物多样性现状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地处内蒙古高原,其周边生态环境多样,包括草原、湿地、森林等多种生态系统。
这些生态系统为众多野生动植物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使得机场周边生物种类繁多。
据调查,机场周边分布有大量的鸟类、哺乳动物、爬行动物以及植物等生物种类。
2. 生物多样性特点在鸟类方面,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周边的鸟类种类繁多,包括候鸟和留鸟。
其中,一些珍稀鸟类如天鹅、灰鹤、白鹤等也常在机场周边活动。
这些鸟类在维持生态平衡、促进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三、鸟击风险评估1. 鸟击风险来源鸟击是威胁机场飞行安全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鸟击的主要来源包括在机场附近活动的鸟类以及被机场灯光吸引的远距离迁徙鸟类。
这些鸟类在飞行过程中可能与飞机发生碰撞,导致飞行事故。
2. 鸟击风险评估方法为了评估鸟击风险,我们采用了多种方法。
首先,通过对机场周边生态环境进行调查,了解鸟类的分布、迁徙规律等。
其次,利用雷达、摄像头等设备对机场上空的鸟类进行实时监测。
此外,我们还对历史鸟击事件进行了分析,以了解鸟击风险的实际情况。
3. 鸟击风险评估结果根据评估结果,呼和浩特白塔国际机场的鸟击风险较高。
其中,部分区域如湿地、草原等是鸟类活动的高频区域,也是鸟击风险较高的区域。
此外,机场夜间灯光也可能吸引远距离迁徙鸟类,增加鸟击风险。
四、防范措施及建议1. 增强监测与预警系统为了提高对鸟击风险的监测能力,建议增设更多高清摄像头、雷达等设备,对机场周边及上空的鸟类进行实时监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维度机场鸟击风险评估
作者:王震
来源:《科技风》2016年第15期
摘要:机场鸟击防范是民航安全保障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本文从鸟的种类、机场空间危险程度两个方面对机场鸟击风险进行评估,借助现有科学鸟击防范方法,合理有序多维度实施鸟击防范工作。
最终有效的控制鸟类活动,减少鸟击事件,保证飞行活动安全运行。
关键词:危险评估;多维度;鸟击防范
1 基于鸟种类的鸟击风险评估
鸟击风险与鸟类体重、数量、遇见频率、飞行高度,是否群飞、飞行灵活性等多个因素有关,本报告根据现场调查获得数据和查阅相关鸟类学文献资料情况,选取体重、数量、遇见频率、飞行高度等4个典型影响因素[ 1 ]对唐山机场的鸟击风险进行评估。
本报告对场内现存鸟种类分别进行综合性风险评价。
综合风险值由相对数量成分、相对时间成分、相对重量成分及飞行高度危险系数四种成分决定。
1)相对数量成分A:
2)相对时间成分B:
3)相对重量成分C:
4)飞行高度危险系数D:
据国际民航组织统计:59.2%的鸟击事件发生在100英尺(39.4m)以下的高度。
故选取40m作为风险区域的中间值,风险区域的下限值为0m,风险区域的上限值为实际观察到的最高上限为80m。
[ 2 ]鸟击风险由40m高度向两侧递减。
(即H1=0m,H2=40m,
H3=80m)。
5)综合危险值R:
式中:A、B、C、D分别为相对数量成分、相对时间成分、相对重量成分、飞行高度危险系数。
2 基于机场空间的鸟击风险评估
基于机场空间的鸟击风险评估是考虑飞机的飞行阶段、飞行路线、机场管控能力等多种因素,借用净空保护的障碍物限制面思想,把以机场为中心的半径8km的圆形区域分为红、橙、黄、蓝四级(危险程度依次降低)鸟击风险控制区,绘制机场空间鸟击风险图。
2.1 机场空间鸟击风险评估图构成
该图总体分为4层,由内向外分别是升降带边界、机场围界、半径4km的圆(下称R4圆)、半径8km的圆(下称R8圆)。
另外,由主降方向为准,升降带两端分别引出起飞爬升面、进近着陆面对地投影两侧边线依次机场围界、R4圆和R8圆,形成该图主体框架。
2.2 机场鸟击风险区划分
2.2.1机场鸟击风险区划分原则
机场空间鸟击风险等级划分原则是以距离跑道中心远近准则衡量该地鸟类活动对飞机飞行活动的威胁大小,并结合机场单位的管理范围、飞机飞行活动对鸟击风险区范围进行修正。
1)以距离跑道的远近衡量该地鸟类活动对飞机飞行活动的威胁大小,红、橙、黄、蓝四级鸟击风险区的外围边界分别是升降带、机场围界、R4圆、R8圆。
2)由于飞机在起飞、爬升、进近、着陆过程中鸟击风险最大,故与起飞爬升面与进近着陆面重叠区域的鸟击风险等级提高一级。
3)根据《民用机场鸟情生态环境调研指南》规定机场鸟情调研范围为机场周边8km内,所以蓝色鸟击风险区域的边界选择R8圆形边界。
2.2.2机场空间鸟击风险区
机场鸟击风险区是把机场周边半径8km内区域根据鸟情危险程度划分为鸟击红色风险区、鸟击橙色风险区、鸟击黄色风险区、鸟击蓝色风险区四个。
1)鸟击红色风险区:飞机的起飞、着陆的的飞行阶段都位于该区域,是鸟击发生密度的最高的区域,根据《2013年度中国民航鸟击航空器信息分析报告》显示,超过45%的鸟击发生在该区域。
[ 3 ]
2)鸟击橙色风险区:a.机场围界内部分。
飞机大部分地面滑行位于该区域内,并且该区域与跑道较近,区域内鸟情对红色鸟击风险区的鸟情影响较大。
b.机场围界外部分。
飞机的爬升和进近阶段经过该区域上方。
根据《2013年度中国民航鸟击航空器信息分析报告》显示,进近和爬升过程鸟击事件分别占33.3%,19.2%。
区域内鸟情对红色鸟击风险区的鸟情影响较大。
[ 3 ]
3)鸟击黄色风险区:a.R4圆以内部分:这部分紧邻围界与机场较近,区域内鸟类活动对飞行运行威胁较大。
又不属于机场管理,对鸟类活动的管理会心有余而力不足。
常常成为鸟击防范的薄弱区域。
b.R4圆以外部分:该区域距离跑道中心超过4km,但处于飞机爬升和进近的航线下方,所以鸟击风险仍然较R4圆外其他区域有更高的危险程度。
4)鸟击蓝色风险区:该区域处在R4与R8之间,离机场较远,但区域内的生境情况,鸟类活动对机场的鸟击仍有影响。
3 机场鸟击防治建议
多维度鸟击风险评估的目的是实现鸟击防范的工作从鸟种类、空间分布、历史鸟击记录等多角度,多方向的开展,借助现有的科学驱鸟方法,进而实现科学、合理、有序的开展鸟击防范工作。
最终有效的控制鸟击活动,减少鸟击事件,保证飞行安全。
3.1 科学防治
就是要根据鸟种及栖息环境,采取多种措施治理鸟害。
现有驱鸟方法。
物理学方法:煤气炮、遥控鞭炮;化学方法:洒氨水;仿生学方法:电子驱鸟仪、驱鸟模特、机械老鹰;生物学法:猕猴掏鸟窝、利用苍鹰、秃鹫驱赶其他鸟类;其他:驱鸟车、粘鸟网等。
3.2 合理防治
对场内场外区别对待。
1)场区内:场内防范工作分为驱赶和改善生境两个方式。
驱赶包括3.1中提到的煤气炮,风轮,粘鸟网和燃放双响爆竹。
改善生境包括场区土质区定期割草,喷洒除草剂,减少树木,清理场区生活垃圾等等。
2)场区外:改善生态环境,对场外区域要区别对待,鸟击风险等级较高区域需要重点治理,风险等级较低区域也要保证最低水平。
另外,积极参与政府对机场周边规划,改善周边生境。
3.3 有序防治
根据鸟种类的危险度、是否发生过鸟击事件及其所处的区域的危险度,有序安排鸟击防范工作。
同等危险鸟种优先治理危险等级高区域的鸟击险情。
同等风险区域优先治理危险等级高的鸟种。
参考文献:
[1] 王丽君等.骆岗机场鸟类多样性及鸟击风险分析[J].野生动物,2010.03.
[2] 王志高等.机场鸟撞防制中的鸟类风险评价[J].生态科学,2007.01.
[3] 中国民航鸟击航空器防范信息网,年度报告,2004年1-6月份鸟击数据分析报告.
作者简介:王震,中国民航大学机场学院交通运输工程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