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调整会计报表期初数的问题【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关于调整会计报表期初数的问题【会计实务操作教程】

财务报表的最新基本要求

附件三 企业会计准则第××号——财务报表列报(草案)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规范企业财务报表的列报,保证同一企业不同期间和同一期间不同企业的财务报表之间相互可比,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基本准则》,制定本准则。 第二条本准则所称财务报表是指反映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书面文件。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以下组成部分: (一)资产负债表; (二)利润表; (三)利润分配表; (四)所有者权益增减变动表; (五)现金流量表;

(六)附注。 第三条本准则适用于合并财务报表和个别财务报表的列报。 第四条本准则不涉及下列各项: (一)财务报表中交易和事项的确认与计量; (二)其他具体会计准则中规定的特殊列报要求; (三)现金流量表列报的内容和格式,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号——现金流量表》的规定进行处理。 第二章财务报表列报的基本要求 第五条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号——基本准则》和其他各项具体会计准则的规定编制财务报表。 第六条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应当在各个会计期间保持一致,不得随意变更。具体会计准则的列报要求发生改变,或者企业的主要经营业务发生重大变化除外。

第七条性质或功能不同的项目,应当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不具有重要性的项目除外;性质或功能类似的项目,其所属类别具有重要性的,应当按其类别在财务报表中单独列报。 第八条财务报表中的资产项目和负债项目、收入项目和费用项目的金额不得相互抵销,具体会计准则另有规定除外。 资产项目按扣除减值准备后的净额列报,不属于抵销。 第九条企业列报当期财务报表时,至少应当提供上一会计期间所有列报项目的比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相关的说明,具体会计准则另有规定除外。 财务报表项目的列报发生变化时,应当对上期比较数据按照当期的列报要求进行调整,并在附注中披露调整情况;如果企业难以对上期比较数据进行调整,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不能调整的原因。 第十条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的显著位置披露以下各项:(一)编报企业的名称; (二)财务报表是个别财务报表或合并财务报表;

财务三大报表基础知识

财务三大报表基础知识 会计基础知识汇总 第一节会计的基础知识 会计的概念:会计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的基本前提: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会计的主要原则:权责发生制、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支出与资本性支出原则、客观性原则、可比性原则、一贯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及时性原则 会计的对象:核算和监督 会计的六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第二节会计报表 一、财务报告概述 (一)概念:财务报告是综合反映企业一定时期财务状况、经营成果以及现金流量情况的书面报告文件,主体为资产负债

表、利润表(也称损益表)和现金流量表三张基本会计报表,为了使读者更加详细地理解基本会计报表,企业通常编制基本会计报表的附表和附注、财务情况说明书,提供有关生产经营情况、财务状况以及指标体系的文字说明。 会计报表是财务会计报告的主要组成部分,是根据会计账簿记录和有关资料,按照规定的报表格式,总括反映一定期间的经济活动和财务收支情况及其结果的一种报告文件。 会计报表及其附注(包括附表)、财务情况说明书通称为财务报告。 (二)财务报告应提供的信息 1、为现有的与潜在的投资者和债权人做出合理的投资和贷款决策提供有用的信息; 2、为那些对营业与经济活动具有合理的理解能力并愿意以合理的勤勉来研究这些信息的人提供可理解的信息; 3、关于企业经济资源及其对它们的索取权,以及资源和资源索取权变动的交易事项所产生影响的信息; 4、关于企业某一时期内财务成果的信息; (三)企业会计报表的种类

下面分别简要介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个人财务报表。 二、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 资产负债表是静态反映企业在报告期末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情况及其相互关系的会计报表。 它根据基本会计等式:“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将某一会计期间结束日的全部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账户余额,依照既定的分类标准和次序编制成报表,集中反映企业以往的融资、投资、经营活动对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产生的累计影响。 投资者、债权人以及其他相关人员,通过该报表可以了解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结构是否合理,企业的财务实力和偿债能力如何等。 (二)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我国的资产负债表按账户式反映,即资产负债表分为左方和右方,左方列示资产各项目,右方列示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资产各项目的合计等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合计。

企业会计实务操作课程报账篇(一)

什么是结账?结账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时间:2013-01-22 09:10来自:会计网编辑:雪梅 结账,就是把一定时期内应记入账簿的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后,计算并记录本期发生额及期末余额,据以编制会计报表,并将余额结转下期或新的账簿。《会计基础工作规范》规定的结账程序及方法是: (1)结账前,必须将本期内所发生的各项经济业务全部登记入账。 (2)结账时,应当结出每个账户的期末余额。需要结出当月发生额的,应当在摘要栏内注明“本月合计”字样,并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需要结出本年累计发生额的,应当在摘要栏内注明“本年累计”字样,并在下面通栏划单红线;12月末的“本年累计”就是全年累计发生额, 全年累计发生额下应当通栏划双红线,年度终了结账时,所有总账账户都应当结出全年发生额和年末余额。 (3)年度终了,要把各账户的余额结转到下一会计年度,并在摘要栏注明“结转下年”字样;在下一会计年度新建有关会计账簿的余额栏内填写上年结转的余额,并在摘要栏注明“上年结转”字样。 结账前应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时间:2013-01-22 09:20来自:会计网编辑:雪梅 (1)查明在这个时期内所发生的经济业务是否已经全部取得凭证,并已记入有关账簿。 (2)清理债权、债务,该索要的及时索要,该偿还的及时偿还。 (3)已经生产完成的产品、半成品及时结转数量、成本。 (4)通过财产清查而发现的财产物资的盘盈、盘亏,应及时按照规定转账。 (5)根据“权责发生制”的原则,将应当归属于本期的收益、费用和应该摊销或预提的费用,进行整理、计算、入账。 (6)将各种收入、成本、费用、销售、营业外收入、支出等有关计算成本和财务成果的各账户余额结转有关账户。

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 1.会计年度 会计年度是以年度为单位进行会计核算的时间区间,是反映单位财务状况、核算经营成果的时间界限。通常情况下,一个单位的经营和业务活动,总是连续不断进行的,如果等到单位的经营和业务活动全部结束后,才核算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既不利于单位外部利益关系方了解单位的经营情况,也不能满足企业自身经营管理的需要。因此,会计上就将连续不断的经营过程人为地划分为若干相等的时段,分段进行结算,分段编制财务会计报告,分段反映单位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这种分段进行会计核算的时间区间,会计上称为会计期间。 2.记账本位币 记账本位币是指用于日常登记账簿时用以表示计量的货币。《会计法》规定,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账本位币。业务收支以人民币以外的货币为主的单位,可以选定其中一种货币作为记账本位币,但是编报的财务会计报告应当折算为人民币。在一般情况下,企业采用的记账本位币都是企业所在国使用的货币,记账本位币是与外币相对而言的,凡是记账本位币以外的货币都是外币。 3.会计计量所运用的计量属性 根据2006年版《企业会计准则》的描述,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4.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构成 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现金等价物虽然不是现金,但其支付能力与现金的差别不大,可视为现金。如企业为保证支付能力,手持必要的现金,为了不使现金闲置,可以购买短期债券,在需要现金时,随时可以变现。 企业应当以持续经营为基础,根据实际发生的交易和事项,按照《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和其他各项会计准则的规定进行确认和计量,在此基础上编制财务报表。 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财务报表不再合理,企业应当采用其他基础编制财务报表,并在附注中声明财务报表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的事实、披露未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的原因和财务报表的编制基础。且在编制会计报表时,企业应当对持续经营的能力进行估计。如果已决定进行清算或停止营业,或者已确定在下一个会计期间将被迫进行清算或停止营业,则不应再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会计报表。如果某些不确定的因素导致对企业能否持续经营产生重大怀疑时,则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这些不确定因素。如果会计报表不是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的,则企业在会计报表附注中对此应当首先予以披露,并进一步披露会计报表的编制基础,以及企业未能以持续经营为基础编制会计报表的原因。

财务报表基础

财务报表基础 一、报表概念: 会计的三大报表是指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 资产负债表是指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的报表。,是要搞清楚企业目前有多少钱和欠多少钱。 利润表是指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报表。是要搞清楚企业这一段时间是赚了是赔了,如是赚了,赚多少,如果是赔了,赔多少。 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现金和现金等价物流入和流出的报表。是要搞清楚这一段时间企业手头上经手了多少实实在在的票子,收了多少票子,支出去了多少票子。二、报表功能: 三大报表功能决定资产负债表反映财务状况,利润表反映经营成果,现金流量表详细描述了公司的经营、投资与筹资活动所产生的现金流。这三大报表涵盖了企业的全面财务数据,除一些特殊情况或需要明细分析的数据之外,三大报表已经能准确表述该企业情况。 三、各报表含义: 资产负债表是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如月末、季末、年末)全部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的会计报表,是企业经营活动的静态体现,根据“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这一平衡公式,依照一定的分类标准和一定的次序,将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具体项目予以适当的排列编制而成。 它表明权益在某一特定日期所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所承担的现有义务和所有者对净资产的要求权。它是一张揭示企业在一定时点财务状况的静态报表。资产负债表利用会计平衡原则,将合乎会计原则的资产、负债、股东权益”交易科目分为“资产”和“负债及股东权益”两大区块。在经过分录、转账、分类账、试算、调整等等会计程序后,以特定日期的

静态企业情况为基准,浓缩成一张报表。其报表功用除了企业内部除错、经营方向、防止弊端外,也可让所有阅读者于最短时间了解企业经营状况。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经营成果的财务报表。当前国际上常用的利润表格式有单步式和多步式两种。单步式是将当期收入总额相加,然后将所有费用总额相加,一次计算出当期收益的方式,其特点是所提供的信息都是原始数据,便于理解;多步式是将各种利润分多步计算求得净利润的方式,便于使用人对企业经营情况和盈利能力进行比较和分析。 利润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的报表。由于它反映的是某一期间的情况,所以,又被称为动态报表。有时,利润表也称为损益表、收益表。 现金流量表是财务报表的三个基本报告之一,所表达的是在一固定期间(通常是每月或每季)内,一家机构的现金(包含银行存款)的增减变动情形。 现金流量表的出现,主要是要反映出资产负债表中各个项目对现金流量的影响,并根据其用途划分为经营、投资及融资三个活动分类。现金流量表可用于分析一家机构在短期内有没有足够现金去应付开销。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7号公报规范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四、报表间关系 勾稽关系”,主要有两种,一种是表内的“勾稽关系”,另一种是表间“勾稽关系”。第一种就是表内各项目之间的加加减减,看一看加减得对不对,汇总是否有误等;第二种是一张报表的某一项或几项,与另一张报表的某一项或几项,有一个确定的关系,可以通过一定的公式来验证。 (一)表内“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这张报表主要是告诉我们,在出报表的那一时刻,这个公司资产负债情况如何,是短缺还是盈余。所以,这张报表,关键一点是看是什么时候出的,时点对这张报表的影响很大。在这张报表时,最重要的一个“勾稽关系”就是资产等于负债加上权益。既我

会计实务操作学习心得

学习会计实务操作的心得体会 学号:1姓名: 张冬芳通过一学期的《会计实务操作》课程的学习,我不仅学到了许多专业知识,同时也帮助我发现了一些本单位现有会计工作中的问题,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发现了我单位内控制度不严,无章可循的问题。我单位没有按照账款分管的原则进行操作,单位领导、会计人员随意经手现金,且长期不与出纳结算,出纳员对现金收支情况不明,因而经常出现差错;为了逃避上级或有关部门的审计、检查、监督,采取隐瞒收入的手段,私设“小金库”,搞“账外账”,这样,不仅会造成“账内”资金与“账外”资金相互交错,而且由于这部分资金在收支上存在的不合理或不合法性,加上长期缺乏正常监管,因此,常常出现乱批乱支乱花现象,这是导致出纳工作出现差错的重要原因。 二、发现了我单位财务手续不全,疏于防范的问题。我单位有的出纳员填写现金支票不规范,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有的借款无据或领款不签字、不盖章,时间一长,容易造成借款、领款人遗忘,或有意赖账,或意外身亡,事后清查账务,出纳员又找不出对方借款、领款的其他证据,只得自己赔钱了事;存在对现金、凭证、支票、存折、印鉴等保管不善的现象,如果遗失凭证或财务室被盗,就会酿成很大的问题。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我们加深对会计理论知识的进一步理解和掌握,并与其它会计相关专业相衔接,将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结合会计基本理论及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如何处理业务、怎样填写会计凭证及怎样记账、结账、对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的方法和程序,以及办理各项税务的方法,帮助我们掌握会计、出纳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我们具备应对实际工作中各种实务问题的能力。增强我们的实务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也为今后的会计工作奠定实务基础。 由于企业财务信息的保密性使我们在校期间难以真正获得实践机会,因此,我们通过“会计模拟训练”掌握操作要领,通过互动教学与其他同学交流或者可以得到老师帮助。鼓励我们参与课题研究,通过“会计模拟训练”使我们有

2017会计基础练习题-第十章财务报表

第十章财务报表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中,对于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个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的基本要求表述不正确的是()。 A、务报表的列报项目发生变更的,应当至少对可比期间的数据按照当期的列报要求进行调整,并在附注中披露调整的原因和性质,以及调整的各项目金额 B、对可比数据进行调整不切实可行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不能调整的原因 C、当期财务报表的列报,至少应当提供所有列报项目上一个可比会计期间的比较数据,以及与理解当期财务报表相关的说明 D、对资产负债表而言,须披露资产负债表日;对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而言,须披露报表涵盖的会计期间 2、下列各项中,()不影响利润表中营业利润金额。 A、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B、出售原材料并结转成本 C、购买国库券的利息收入 D、清理管理用固定资产发生的净损失 3、下列各项中,()不会影响营业利润金额增减。 A、资产减值损失 B、财务费用 C、投资收益 D、营业外收入 4、下列各项中,不会引起利润总额增减变化的是()。 A、销售费用 B、管理费用 C、所得税费用 D、营业外支出 5、利润表中的“本期金额”栏内各项数字一般应根据损益类科目的()填列。 A、本期发生额 B、累计发生额 C、期初余额 D、期末余额 6、下列各项中,()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经营成果。 A、资产负债表 B、利润表 C、现金流量表 D、财务状况变动表 7、为了具体反映利润的形成情况,我国现行的利润表的结构一般采用()报告结构。 A、单步式 B、多步式 C、账户式 D、报告式 8、某企业期末“应付账款”账户为贷方余额26万元,其所属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为33万元,所属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为7万元;“预付账款”账户为借方余额15万元,其所属明细账户的借方余额合计为20万元,所属明细账户的贷方余额合计为5万元。则该企业资产负债表中“应付账款”和“预付账款”两个项目的期末数分别应为()万元。 A、38和27 B、33和20 C、53和12 D、26和15 9、某公司“应收账款”总分类科目下设“A公司”和“B公司”两个明细科目。2013年12月末,“A公司”明细科目为借方余额500 000元,“B公司”明细科目为贷方余额100 000元,则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项目为()元。 A、借方余额500 000 B、贷方余额100 000 C、借方余额400 000 D、贷方余额600 000 10、资产负债表中“应收票据”项目,是根据()填列。 A、总账账户的余额直接填列 B、总账账户的余额减去其备抵科目余额后的净额填列 C、明细账的余额计算填列 D、总账余额和明细账余额计算填列 11、编制资产负债表时,根据明细账户的余额计算填列的项目是()。 A、货币资金 B、应付账款 C、存货 D、应付票据 12、“预付账款”科目所属明细科目如有贷方余额,应在资产负债表()项目中反映。 A、预付款项 B、预收账款 C、应收账款 D、应付账款

关于调整会计报表期初数的问题 【会计实务文库首发】

2017-2018年度会计实操优秀获奖文档首发! 关于调整会计报表期初数的问题【2017-2018最新会计实务】【2017-2018年最新会计实务经验总结,如对您有帮助请打赏!不胜感激!】按:最近遇到不少朋友谈到如何调整会计报表期初数的问题,对于这个问题产生的原因很多,比如期后发现上年存在重大的会计差错;根据审计报告需要调整账户;汇算清缴退税、国有企业清产核资等。这里我想先谈谈审计调账的问题: 众所周知,我国会计年度是每年的1月1日至12月31日,按道理,每年截止12月31日24:00之前本年发生的所有经济业务都应该被记录,而这实际上是不可能的。因为还有很多后续的工作要做,比如银行对账单尚未完全取得,应提未提的利息尚未计提,年度所得税的汇算清缴尚未计算等等,这些工作往往是放在一月份,甚至二、三月份来做的。 在谈年初数问题前,先来说一个概念,什么是资产负债表(B/S)和利润表(I/S)。实际上B/S像一个snapshot(瞬时照),而I/S像一个Fall(瀑布),前者是时点的概念,也就是有具体的某年某月某日,而后者是一段时间,一个期间,指的是从什么时候到什么时候。实际上,会计报表最开始的时候是没有利润表的,那时所有发生的收入都直接增加所有者权益(OE),所有的费用都直接减少所有者权益。人们发明利润表就是为了更好地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而这个结果最后都是反映在企业的所有者权益里面了(希望给还在读书的学生一点参考!)。因此,过了12月31日,企业将所有的收入、费用、税通过“本年利润”科目结转到“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以后,那么你所有 的调账就不能通过损益科目了,也就是通常意义上称之为关账以后。 接下来,我们再来谈谈最常见的审计调账如何做?现在假设报表日为2005年12月31日,审计报告出具日为2005年3月20日。

企业会计实务操作课程报账篇二

样利用公式计算填列“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 金”项目? 时间:2013-01-22 14:00 来自:会计网编辑:雪梅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该反映企业销售商品、提供劳务实际收到的现 金,包括本期销售商品洽销售商品产品、材料,下同)与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收回前期销 售与提供劳务的款项、本期预收的账款、本期收回前期已核销的坏账,扣除本期发生的销售 退回所支付的现金。本项目可以根据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收账款、主营业务收入”其 他业务收入"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额)”增加净额-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其他应收款(租金)”增加净额(依账面余额)+预收账款”增加净额+本期收回的已核销的坏账-财务费用”中的票据贴现”-以非现金资产清偿债务而减少的应收账款”和应收票据” +应付销售退回款”的增加净额。 公式说明: 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依据利润表中的数据填列; 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增加净额依据应交税金一一应交增值税(销项税 额)”本期发生额填列。 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增加净额,表明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的收入中有一部分并没 有收到现金,故应予以扣除; 预收账款”增加净额,表明本期收到的现金中有一部分不是本期销售实现的收入。但现金流量表是以收付实现制为基础的,在收付实现制下,只要本期收到现金,即确认为本期收 入,故应将这一部分增加净额计入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之中; 本期收回的已核销的坏账,与本期应收账款的增减无关,但在收付实现制下,它也属于本期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依据坏账核销备查登记簿”中已核销坏账收回”栏目数字填列; 票据贴现”并不增加企业的现金,而在前面的计算中是将应收票据”的减少额全部计入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应用与财务报表调整范文

“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应用与财务报表调整 史新浩王瑜渊山东经贸职业学院山东潍坊冤【摘要】本文以现行企业会计准则为依据,详细介绍了“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核算内容、具体应用及特点,并对会计政策变更、重要前期差错更正和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涉及的财务报表调整进行了分析和总结。【关键词】以前年度损益调整财务报表调整会计政策变更一、“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应用需要指出的是,以下涉及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不通过“以1.“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核算内容。现行《会计科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核算:淤会计政策变更的追溯调整。企目和主要账务处理》规定,设置“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用业会计政策变更进行追溯调整时,涉及以前年度损益的,直接以核算本年度发生或发现的应调整以前年度损益的事项。按记入“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科目。于更正不重要的前期照现行企业会计准则的规定,“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核差错。对于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属于影响损益的,应直接计入算内容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本期与上期相同的净损益项目;属于不影响损益的,应调整本(1)企业本年度发现的重要前期差错更正涉及调整以前期与前期相同的相关项目。盂对以前年度损益项目金额的重年度损益的事项。重要的前期差错,是指足以影响财务报表使分类。企业发现的以前年度损益科目核算有误,更正时只涉及用者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

成果和现金流量做出正确判断的损益而不涉及资产负债的,无需通过“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前期差错。前期差错所影响的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或性质,是目进行核算。判断该前期差错是否具有重要性的决定性因素。一般来说,前2援“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科目的具体应用。期差错所影响的财务报表项目的金额越大、性质越严重,其重(1)调整以前年度损益。企业调整增加以前年度(含调整要性水平越高。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报告年度,下同)利润或减少以前年度企业应当采用追溯重述法更正重要的前期差错。追溯重亏损,借记有关资产、负债科目(或所有者权益科目,下同),贷述法是指在发现前期差错时,视同该项前期差错从未发生过,记本科目;调整减少以前年度利润或增加以前年度亏损,做相从而对财务报表相关项目进行更正的方法。反的会计分录。对于年度资产负债表日至财务报告批准报出日之间发现(2)调整所得税。主要包括:淤涉及损益的调整事项,发生的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以及报告年度前不重要的前期差错,在资产负债表日所属年度(即报告年度)所得税汇算清缴前应按照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的规定进行处理。的,应调整报告年度应纳税所得额、应纳所得税税额;发生在(2)企业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涉及调整报告年度损益的报告年度所得税 汇算清缴后的,应调整本年度(即报告年度的事项。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包括资产负债表日后调整事项和次年)应纳所

基础会计—会计报表

第八章会计报表 【教学重点、难点】 资产负债表及利润表的结构、内容及编制方法。 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节会计报表的概述 一、会计报表的意义 二、会计报表的作用 (一)对现有投资者或潜在投资者的作用 (二)对债权人的作用 (三)对企业管理者的作用 (四)对企业职工的作用 (五)对政府部门的作用 三、会计报表的编制要求 (一)数字真实 (二)计算准确 (三)内容完整 (四)编报及时 四、会计报表的种类 (一)会计报表按反映经济内容可分为反映财务状况的报表,反映经营成果的报表和反映费用成本的报表三类 (二)会计报表按反映资金运动状况可分为静态报表和动态报表两类 (三)会计报表按编报的时间分为中期报表和年度报表三类

(四)会计报表报送对象不同可分为内部报表和外部报表两类 (五)会计报表按提供资料的重要程度不同,可分为主表和附表两类 (六)会计报表按编制主体不同可分为单位会计报表、合并会计报表和汇总会计报表三类 第二节资产负债表 一、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作用 (一)概念:资产负债表是总括地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报表。 (二)作用:资产负债表可以反映企业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的全貌 二、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内容 三、资产负债表的编制方法 1、“年初数”根据上年末资产负债表“年末数”填列。 2、“年末数”的填列: (1)根据总账余额直接填列; (2)根据总账账户余额计算填列; (3)根据账户余额减去其备抵项目后的净额填列; (4)根据有关总分类账户及其所属明细分类账户分析计算填列 第三节利润表 一、利润表的概念和作用 (一)概念:利润表也称损益表,是总括地反映企业在一定时期经营成果(利润或亏损)的会计报表。 (二)作用:在于通过收入与成本、费用相配比,可以全面反映企业在一定期间的经营成果。 二、利润表的结构和内容 我国企业规定采用多步式结构。 其步骤和内容如下: 1.主营业务利润=主营业务收入一主营业务成本一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财务管理)财务报表基础知识

一、资产类:资产一般可以认为是企业拥有和控制的能够用货币计量,并能够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经济资源。简单的说,资产就是企业的资源。与联合国SNA中的核算口径相同,我国资产负债核算中的“资产”指经济资产。所谓经济资产是指资产的所有权已经界定,其所有者由于在一定时期内对它们的有效使用、持有或者处置,可以从中获得经济利益的那部分资产。 1 1001 库存现金企业的库存现金 2 1002 银行存款企业存入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的各种款项 3 1003 存放中央银行款项企业(银行)存放于中国人民银行(以下简“中央银行”)的各种款项,包括业务资金的调拨、办理同城票据交换和异地跨系统资金汇划、提取或缴存现金等。 4 1011 存放同业企业(银行)存放于境内、境外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款项 5 1012 其他货币资金企业的银行汇票存款、银行本票存款、信用卡存款、信用证保证金存款、存出投资款、外埠存款等其他货币资金。 6 1021 结算备付金企业(证券)为证券交易的资金清算与交收而存入指定清算代理机构的款项。企业(证券)向客户收取的结算手续费、向证券交易所支付的结算手续费。 7 1031 存出保证金企业(金融)因办理业务需要存出或交纳的各种保证金款项。 8 1101 交易性金融资产企业为交易目的所持有的债券投资、股票投资、基金投资等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公允价值 9 1111 买入返售金融资产企业(金融)按照返售协议约定先买入再按固定价格返售的票据、证券、贷款等金融资产所融出的资金 10 1121 应收票据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而收到的商业汇票,包括银行承兑汇票和商业承兑汇票。 11 1122 应收账款企业因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经营活动应收取的款项 12 1123 预付账款企业按照合同规定预付的款项。预付款项情况不多的,也可以不设置本科目,将预付的款项直接记入“应付账款”科目

会计实务操作学习心得五篇

会计实务操作学习心得五篇 通过一学期的《会计实务操作》课程的学习,我不仅学到了许 多专业知识,同时也帮助我发现了一些本单位现有会计工作中的问题,自己的工作能力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发现了我单位内控制度不严,无章可循的问题。我单位没 有按照账款分管的原则进行操作,单位领导、会计人员随意经手现金,且长期不与出纳结算,出纳员对现金收支情况不明,因而经常出现差错;为了逃避上级或有关部门的审计、检查、监督,采取隐瞒收入的手段,私设“小金库”,搞“账外账”,这样,不仅会造成“账内”资金与“账外”资金相互交错,而且由于这部分资金在收支上存在的不合理或不合法性,加上长期缺乏正常监管,因此,常常出现乱批乱支乱花现象,这是导致出纳工作出现差错的重要原因。 二、发现了我单位财务手续不全,疏于防范的问题。我单位有 的出纳员填写现金支票不规范,被少数别有用心的人钻了空子,有的借款无据或领款不签字、不盖章,时间一长,容易造成借款、领款人遗忘,或有意赖账,或意外身亡,事后清查账务,出纳员又找不出对方借款、领款的其他证据,只得自己赔钱了事;存在对现金、凭证、支票、存折、印鉴等保管不善的现象,如果遗失凭证或财务室被盗,就会酿成很大的问题。 通过学习这门课程,有利于我们加深对会计理论知识的进一步 理解和掌握,并与其它会计相关专业相衔接,将会计专业知识和会计实务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结合会计基本理论及知识,深入浅出地讲解

如何处理业务、怎样填写会计凭证及怎样记账、结账、对账和编制会计报表等一系列的方法和程序,以及办理各项税务的方法,帮助我们掌握会计、出纳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使我们具备应对实际工作中各种实务问题的能力。增强我们的实务感,提高实际操作能力,也为今后的会计工作奠定实务基础。 由于企业财务信息的保密性使我们在校期间难以真正获得实践机会,因此,我们通过“会计模拟训练”掌握操作要领,通过互动教学与其他同学交流或者可以得到老师帮助。鼓励我们参与课题研究,通过“会计模拟训练”使我们有更多的时间进行实务训练,提高我们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动作操作的能力。我希望今后能有多点这样的学习机会。 不知不觉,一个学期又过去了。为期一个学期的会计实务课程也结束了。会计实务这个课程,主要是教我们会计核算的基本程序和具体方法,以此来加强学我们对所学专业理论知识的理解、实际操作的动手能力,提高运用会计基本技能的水平。我现在深感后悔没有每节课都去上,估算一下我的损失,只能用惨不忍睹来形容。不过呢,我还是有所收获,接下来,我来谈谈我上会计实务课程的心得体会。 一方面,上完会计实务,我发现自己会计实务做账能力非常差,亟待加强。平时上一些理论课程的时候总感觉自己什么都懂,就算直接上岗也是轻轻松松。然而,等到老师发会计资料让我进行会计模拟做账时,我却无从下手,脑袋一片混乱,甚至连最基本的做账流程都搞错,让我很是苦恼。不过呢,在同学的帮助下,我慢慢理清了思路,

三张报表以及会计科目调整

现金流量表 编制单位:年月单位:元 项目本期金额上期金额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收到的税费返还 收到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 支付的各项税费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经营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 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收回的现金净额 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 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 投资支付的现金 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 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投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三、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取得借款收到的现金 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小计 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 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 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筹资活动现金流出小计 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影响 五、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 加:期初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六、期末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

《企业会计准则第30号——财务报表列报》 财务报表的组成和适用范围财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下同)变动表和附注。本准则及应用指南适用于个别财务报表和合并财务报表,以及中期财务报表和年度财务报表。 一般企业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格式 资产负债表 会企01表编制单位:年月日单位:元资产期末余额年初余额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期末余额年初余额 流动资产:流动负债: 货币资金短期借款 交易性金融资产交易性金融负债 应收票据应付票据 应收账款应付账款 预付款项预收款项 应收利息应付职工薪酬 应收股利应交税费 其他应收款应付利息 存货应付股利 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资产其他应付款 其他流动资产一年内到期的非流动负债 流动资产合计其他流动负债 非流动资产:流动负债合计 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非流动负债: 持有至到期投资长期借款 长期应收款应付债券 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应付款 投资性房地产专项应付款 固定资产预计负债 在建工程递延所得税负债 工程物资其他非流动负债 固定资产清理非流动负债合计 生产性生物资产负债合计 油气资产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无形资产实收资本(或股本) 开发支出资本公积 商誉减:库存股 长期待摊费用盈余公积 递延所得税资产未分配利润 其他非流动资产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合计 非流动资产合计 资产总计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或股东权益) 总计

基本财务报表相关资料

...../ 12 基本财务报表 学习目的与要求 了解企业财务会计报表的构成 理解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的功能 掌握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了解其它会计报表的功能及编制原理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的编制 难点 现金流量表 一、财务报表概述 (一)概念及其构成 财务报表是对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的结构 性表述,财务报表至少包括如下部分: 资产负债表 利润表 现金流量表 所有者权益(股东权益)变动表 附注 ?财务报表的列报基础是:持续经营。.cpalives.com/tag/%e8%b4%a2%e5%8a%a1%e6%8a%a5%e5%91%8a/?=财务报表+其他资料 ?=报表+附注+其他资料 ?注意:附注是财务报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分类: 按资金运动状态:静态、动态 按编制时间:中期、年度 按编制基础:个别、合并 按报送对象:内部、外部 (二)会计信息的产生过程 原始凭证的取得 ↓ 记账凭证的编制 (编制会计分录) ↓

登记账 ↓ 科目汇总 (试算平衡) ↓ 财务报表的编制 (三)财务报表的编制要求 以持续经营为基础; 附注披露不能代替在财务报表中的确认和计量; 一致性; 重要性; 资产和负债,收入和费用不能相互抵销 可比性; 相关披露; 时间性 单独列报 财务报表的披露要求 企业应当在财务报表的显著位置至少披露下列各项: ? 1.编报企业的名称; ? 2.日或财务报表涵盖的会计期间; ? 3.人民币金额单位; ? 4.财务报表是合并财务报表的,应当予以标明。 二、资产负债表 (一)概念及其作用 资产负债 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的财务报表。 资产负债表的作用 反映了企业拥有或控制的经济资源及其分布,资金的 来源及其构成; 有助于分析企业的偿债能力和财务弹性; 有助于了解企业的财务情况,预测企业为了财务状况 的发展趋势。 (二)资产负债表结构 资产负债表 编制单位:xx公司 200x年x月x日单位:万元

合并会计报表追溯调整的编制

合并会计报表追溯调整的编制 母公司及纳入合并范畴的子公司进行追溯调整后,须对上期合并会计报表进行调整,如调整分录笔数不多,对上期合并会计报表的调整较为简单,如追溯调整笔数较多,对上期合并会计报表调整较为复杂。 在追溯调整笔数较多时,对上期合并会计报表的调整方法有下列三种: 方法一:按照经追溯调整后的母公司及纳入合并范畴的子公司的上期会计报表重新编制上期合并会计报表。 这种调整方法需要对纳入合并范畴内各公司的上期会计报表重新进行编制,并按调整后的会计报表重新进行合并抵销,编制调整后的上期合并会计报表,各公司的资料须把握翔实,工作量较大,但操作较容易明白得。 方法二:依照追溯调整对上期合并会计报表的阻碍数逐笔直截了当调整上期合并报表数并进行合并抵销。 这种方法是以上期合并会计报表为基础,以其作为未审报表,依照追溯调整的内容,以每笔调整对原合并报表的阻碍数逐笔进行调整并按公司进行合并抵销。 这种方法是按差额(即调整对上期报表的阻碍数)对原合并报表进行调整,也较易明白得,操作起来较简单。 方法三:依照各追溯调整对上期合并会计报表阻碍的合计数调整上期合并报表数。 这种方法是以上期合并会计报表为基础,以其作为未审会计报表,单独编制运算表格,统计出各调整数对合并会计报表的阻碍合计数,对原合并会计报表进行调整。 这种方法也是按差额对原合并报表进行调整,与方法二不同的是那个差额是方法二差额的合计数,也较易明白得,但须单独编制“追溯调整合并报表阻碍统计表”,操作起来是三种方法中最简单的。 例:某集团公司须编制合并会计报表,纳入合并范畴的公司有:母公司、甲公司和乙公司。母公司对甲公司投资占甲公司实收资本的60%;对乙公司投资占乙公司实收资本的95%;另外,母公司占丙公司股权比例为15%,因对其具有重大阻碍而采纳权益法核算。母公司和各子公司法定盈余公积提取比例均为10%,公益金提取比例均为5%。 2002年度发生下列追溯调整事项:母公司调增2001年所得税75万元;甲公司调增2000年所得税20万元,调增2001年度销售税金及附加10万元(其他应交款);乙公司调增2001年度所得税20万元;丙公司调减2000年度净利润4000万元,调减2001年度净利润650万元。 对上述追溯调整,以下分别用方法二和方法三进行阐述。 方法二:按年及各公司的顺序对原2001年合并报表进行调整:

财务报表基础名词(doc36页)

财务报表(financial statements)是以会计准则为规X编制的,向所有者、 债权人、政府及其他有关各方及社会公众等外部反映会计主体财务状况和经营的会计报表。 ①资产asset:由企业过去经营交易,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会给企 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如流动资产、固定资产、有形资产、无形资产、不动产等。 资产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资产应为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资源 资产是由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 资产必须能够用货币来计量 ②负债liability: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的现时义务obligation。(对于未来流出的经济利益的金额应当能够可靠计量) 企业将在未来发生的承诺、签订的合同等交易或者事项,不形成负债。 ⑧资本回报率(Return on capital employed;ROCE) profit before interest and tax ÷ capital employed(capital employed=total assets-current liability),即当期息税前利润÷当期平均已动用资本。可用作显现企业运用资本能力的指标。 净资产收益率=利润率×资产周转率 当ROCE大于要求收益率(无风险收益率加风险收益率)时,股东将会获得剩余收益,有价 值增值。 当ROCE等于要求收益率时,股东将会无剩余收益,形成零净现值。 当ROCE小于要求收益率时,股东将会有价值损失,此时股东会将股票折价。 利润、普通股权益的账面价值

⑨基本每股收益(basic earnings per share) 基本每股收益 = 净利润/总股本 一、变现能力比率 1、流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流动负债合计 标准值:2.0。 意义: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流动资产越多,短期债务越少,则流动比率越大,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越强。 分析提示:低于正常值,企业的短期偿债风险较大。一般情况下,营业周期、流动资产中的应收账款数额和存货的周转速度是影响流动比率的主要因素。 2、速动比率=(流动资产合计-存货)/流动负债合计 保守速动比率=(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净额)/流动负债 标准值:1/0.8 意义:比流动比率更能体现企业的偿还短期债务的能力。因爲流动资产中,尚包括变现速度较慢且可能已贬值的存货,因此将流动资产扣除存货再与流动负债对比,以衡量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 分析提示:低于1的速动比率通常被认爲是短期偿债能力偏低。影响速动比率的可信性的重要因素是应收账款的变现能力,账面上的应收账款不一定都能变现,也不一定非常可靠。 二、资产管理比率 1、存货周转率=产品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期末存货)/2] 标准值:3。 意义:存货的周转率是存货周转速度的主要指标。提高存货周转率,缩短营业周期,可以提高企业的变现能力。 分析提示:存货周转速度反映存货管理水平,存货周转率越高,存货的占用水平越低,流动性越强,存货转换爲现金或应收账款的速度越快。它不仅影响企业的短期偿债能力,也是整个企业管理的重要内容。

企业会计实务操作课程:算账篇(二)

算账篇:产品成本核算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时间:2013-01-16 11:09来自:会计网编辑:尛菁 产品成本核算的内容包括费用支出的核算和产品成本的计算。产品成本核算应满足以下要求: (1)加强对费用的审核和控制,做到算管结合,算为管用。 (2)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的界限,包括划分应计入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与不应计入产品成 本和期间费用的界限;各个月份的费用界限;产品成本与期间费用的界限;不同产品成本的界限;以及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界限。 (3)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 (4)做好各项基础工作,包括定额的制定和修定;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与盘点;原始记录;以及厂内计划价格的制定与修订工作等。 (5)适应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 算账篇: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时间:2013-01-16 11:10来自:会计网编辑:尛菁 产品成本核算应遵循的一般程序为: (1)对生产经营费用进行审核和控制,确定费用是否应该开支,开支的费用是否应计入产 品成本。 (2)将本月计入产品成本的各种要素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归集,计 算出各种产品成本。 (3)对于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 在完工产品和有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 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可用下图表示。

算账篇: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下的在产品成本怎 样计算? 时间:2013-01-17 14:48来自:会计网编辑:尛菁 如果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数量变化也较大,同时原材料费用在成本中所占比重较大,各月在产品成本可以采用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采用这种方法,月末在产品只计算耗用的原材料费用,不计算所耗用的工资及福利费等加工费用,产品的加工费用全部计入完工产品成本。某种产品的全部成本费用,减月末在产品原材料费用,就是完工产品的成本。 算账篇:固定成本计价法下的在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时间:2013-01-17 14:48来自:会计网编辑:尛菁 如果在产品数量较小,或者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月初、月末在产品成本的差额对完工产品成本的影响不大,为了简化核算工作,同时又反映在产品占用的资金,各月在产品成本可以固定按年初数计算。采用这种方法,某种产品本月发生的生产费用就是本月完工产品的成本。年终时,根据实际盘点的在产品数量,重新调整计算确定在产品成本,以免在产品成本与实际出入过大,影响成本计算的正确性。 算账篇:约当产量法下的在产品成本怎样计算? 时间:2013-01-17 14:49来自:会计网编辑:尛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