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户型住宅的灵活性_可变性设计_陈红

合集下载

中小户型空间设计多变性

中小户型空间设计多变性

中小户型空间设计多变性研究摘要: 中小户型住宅受建筑面积的限制,套内使用空间相对较少,因此充分发挥有限空间的作用,提高空间利用率是中小户型住宅具有较高舒适性的关键。

空间的可变性设计正是以满足居住者的多种需求变化、充分利用空间为目标的设计方式,它对于提高人们的居住质量、促进住宅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从社会、经济、生活等方面阐述了中小户型住宅空间可变性设计的必要性,并通过设计实例的分析,提出从住宅的空间设计、结构设计、厨卫空间设计三方面入手来实现空间的变化。

关键词:中小户型住宅;空间;多变性设计abstract: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apartment layout of residential building area limit, comprising the use of space is relatively small, so make full use of limited space, improves the utilization rate of the space is small and medium-sized apartment layout with high comfort residential key. spatial variability of design is to meet the occupants of the variety of demand changes, make full use of the space as the goal of the design mode, it can improve the living quality of the people, promot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houses has positive significance. from the society, economy, life and other aspects elaborated the small and medium-sized apartment layout of residential spatial variability of thenecessity of the design, and through the design example analysis, put forward from residential space design, structure design, and kitchen space design three aspects to realize the change of space.key words: small and medium-sized residential apartment layout; space; design for variety中图分类号:tu2文献标识码:a自2006年《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政策出台以来,我国城市商品住房的主体已变成90 m2以下的中小户型住宅。

中小户型住宅可变性空间设计研究论文

中小户型住宅可变性空间设计研究论文

中小户型住宅可变性空间设计研究论文中小户型住宅可变性空间设计研究论文2006年,国务院9部委颁布了关于调控房地产市场的6条政策。

明确规定了今后90m2以下住房面积所占比重必须达到开发建设总面积的70%以上。

这就说明中小户型住宅将成为我国的主流模式。

虽然户型的面积减小了,但对于中小户型住宅的舒适度要求并不能随之降低。

因而,空间的可变性设计显得尤为重要。

消费主体变化,家庭结构变化,心理需求变化,房产功能变化,使中小户型使用的矛盾日益凸出。

由此,我们应该更多的研究人们的生活与住宅之间的相适应。

1可变性设计的必要性住宅空间可变性即一个既定的空间通过不同的设计可拥有不同的功能,功能质量通过空间的合理组织,其灵活性较好。

或者无需通过其他改变,房间的功能可以随时进行改变。

或是通过墙体的变化,即根据住户需求,将大小空间灵活转换。

其根本目的就是为了更好的满足住户居住的舒适性。

住宅建筑的第一要义是供人居住,然而住宅作为物质实体,其物质老化期(结构寿命,可长达100年)与其精神老化期(使用功能,一般仅为20年左右)有着巨大的不同步性。

随着时间的推移,住户的家庭规模、职业、健康状况等发生了较大的.改变,势必要求住宅的使用功能能够随着这种不确定性动态发展进行调整,更好的适配住户的需要。

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使得住宅需求量的日益增加,然而我国土地资源有限,其中就滋生出建设需求增大与用地稀缺之间的矛盾。

长达35年的计划生育政策使得家庭结构逐步呈现出小型化、核心化趋势,面对新上台不久的逐步开放二胎政策会进一步改变家庭结构,那么不同类型的住宅需求又将发生改变。

2可变性设计2.1模糊空间的有效利用套间中配有洗手盆的宽敞卫生间,以方便多人同时使用。

此外北向预留次卧,可做儿童房,方便直接照顾孩子。

也可用作套内书房或大型衣帽间。

改造方案中,将套间改成两个单间。

由于独卫仅供主卧使用,便可缩小独卫面积,留出部分改成衣帽间,给生活添些有趣的变化。

住宅空间的灵活性_可变性设计方法探讨

住宅空间的灵活性_可变性设计方法探讨

民营科技276MYKJ 建筑·规划·设计1室内空间灵活性、可变性设计的必要性在2006年《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政策出台的背景下,主体已变成90m2以下的住宅。

作为现在和以后发展的主体户型。

面对狭小的空间,我们设计人员如何以现实生活为基础,着眼长远发展,以人为本,注重细节,才能创造出具有良好可变性和适应性的居住空间?对于小户型住宅来说,其居住人群多数是单身青年、新婚夫妇及独立生活的老年夫妇。

他们的职业、社会交往范围、经济收入水平、兴趣爱好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决定了生活方式的不同。

另外,随着时间的推移,家庭的规模和结构、职业、健康状况等也存在较大的变化可能,住宅的功能需要随着这种动态的发展而进行调整以适应变化。

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在不断提高。

一方面,物质生活随着经济的发展、科技的革新而日新月异,新的住宅设备、新的通信手段改变了人的生活和工作方式,并进而改变了人们对住宅空间的使用需求;另一方面,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随着时代的发展也不断提高,审美取向更加多元化,更加讲究个性。

中小户型住宅由于面积的限制,为了适应今后生活水平提高而带来的变化,就应该具备一定的可变性和适应性。

从一定程度上说这也是提高建筑寿命,节约资源的途径。

2设计原则2.1空间功能灵活可变空间功能可变即一个空间是为几个不同的功能而创造,而不是为了某一个功能。

或在空间和结构无须变化的情况下,其功能可以根据不同的使用需求进行转换。

如一个房间可以根据住户的需求用作起居室、卧房、书房、餐厅等,这样住户就能够有更多的自由选择符合其生活习惯的功能组合方式。

为达到这样的效果,房间的开间和进深就必须经过严密的设计以满足各种家具陈设的尺寸要求。

2.2结构灵活可变这里主要指墙体等构件灵活可变,空间和结构可以根据功能而改变形态、位置或尺寸。

如两个房间之间的墙如具有灵活性,则在将其拆除后便可以将两个空间合并为一个大空间,从而改变使用功能。

谈创新'90中小套型住宅的空间设计

谈创新'90中小套型住宅的空间设计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空 阃 的 合理 分 配
中小套型住 宅设计 与大 中套型住 宅相 比, 对居住空间尺度 的把握和利用, 功能空间是不同的, 1 0 如 5 m2设计为三房二厅 , 房间 的尺 寸可 以做 大一些. 中小套型 住宅设 计则不 同 , 住 须把


图 1

宅的精细化设计放 在一个很 重要的 问题 考虑 , 在空 间组织 方
隔, 轻便 的家 具布置 , 可满足不 同的使用要 求 。 如住宅 中的餐 厅, 常规使用每天只用三餐时间 , 其余时间段都 闲置 , 如何充分 利用此部分 空间值得探讨 。 笔者最近在某小高层 9 住宅套 0m 型设计 中。 尝试在住宅入 口处设一 6m 的多功能空间 , 时作 平
为入 口的缓 冲 空 间 , 存 放 雨 具 及 鞋 类 等 , 部 分 与 相 邻 设 置 可 此
筑 师真的感到惭愧 。 目 前类似 这种 情况 还很
多 , 致 许 多 住 户 入住 导 后 无 法 安 装 空 调 室 外
图 6
的厨房 用轻质活 动隔断分隔 ,在夏季或节假 日时把 隔断打开 ,
市 为广 大群众提供 了各种交 际场所 , 满足 了不 同层次人们 的需
求。所 以现代起居 室的主要功能是家庭休 闲娱乐空 间, 间不 空
需要很大 , 只要能创造出温馨浪漫的家庭气氛就行 。其次科学
关 键 词 : 小套 型 住 宅 空 间设 计 灵 活 可 变 高利 用 率 中
技术 的发展 , 带动 了家用 电器 与家具 的革新 , 各种 家庭设施都
维普资讯
谈创新 。 9 0中小套 型 住 宅 的 空 间设 计
I o ai e’0 M e i nd S alS z d R e i e e D e i n nn v tv 9 d um a m l i e sd nc sg

建筑设计中的灵活性与可变性多功能空间的创新设计

建筑设计中的灵活性与可变性多功能空间的创新设计

建筑设计中的灵活性与可变性多功能空间的创新设计建筑设计中的灵活性与可变性多功能空间的创新设计建筑设计中的灵活性与可变性对于多功能空间的创新设计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生活品质的要求不断提高,建筑设计也面临着新的挑战。

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满足不同需求,为人们提供更加舒适、便利的生活环境,成为了建筑设计行业需要探索和解决的问题。

灵活性与可变性在建筑设计中强调的是空间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建筑师通过创新的设计理念和技术手段,使得建筑空间能够适应不同的功能需求和使用方式。

这种可变性的设计能够满足人们对于空间的不同期望,提供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

一种常见的应用灵活性与可变性的多功能空间设计是居住空间。

在现代城市中,居住空间往往非常有限,因此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打造出多功能的居住环境成为了一个重要的任务。

研究显示,居住空间的可变性与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密切相关。

例如,在小户型公寓中,通过采用可折叠墙壁、可拆卸家具等设计手段,可以在不同的时间和需求下改变房间的功能和布局,使得居住者可以根据自身的需求来灵活调整和利用空间。

此外,商业空间的设计也需要考虑灵活性与可变性。

商业空间通常会面临着不同的季节性需求和商业模式的改变。

因此,在商业设计中引入灵活性与可变性的概念,可以使得商业空间能够快速适应不同需求和变化的市场环境。

比如,在购物中心的设计中,可以运用可移动的隔板、可调节的灯光和音响系统等手段,使得商业空间可以根据不同的活动和商品展示需要进行灵活的组织和调整。

除了居住空间和商业空间外,公共空间也需要考虑灵活性与可变性的设计。

公共空间是城市中人们休闲、社交、集会的场所,因此需要满足不同群体的需求和使用方式。

以公园为例,通过设计多功能的座椅、空间分隔装置和景观元素,可以为人们提供不同的休憩空间、运动空间和社交空间,使得公园成为一个满足不同需求的多功能场所。

在进行灵活性与可变性的设计时,建筑师需要注意的是设计的实用性和实施的可行性。

住宅可变户型亮点解说

住宅可变户型亮点解说

住宅可变户型亮点解说1. 引言住宅可变户型是指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到不同居住需求的灵活性,通过合理的空间规划和布局,使住宅能够根据居住者的需求和偏好进行户型的变化和调整。

这种设计理念的出现,旨在提供更加个性化和灵活的居住空间,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高居住质量和舒适度。

2. 可变户型的优势2.1 灵活性住宅可变户型的最大优势就是其灵活性。

传统的固定户型往往无法满足居住者的不同需求,而可变户型则通过设计上的巧妙安排,可以根据居住者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无论是需要多个卧室还是更大的客厅空间,可变户型都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居住需求。

2.2 个性化可变户型的另一个亮点是其个性化的设计。

每个人对于居住空间的需求和偏好都不尽相同,可变户型提供了更多选择的可能性。

居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需求,调整户型,打造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化空间。

2.3 节省空间可变户型设计还能够有效地节省空间。

通过灵活的布局和多功能空间的设计,可以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空间资源。

例如,可以设计储物空间或者折叠家具,使得原本浪费的空间得到充分利用,提高空间的使用效率。

2.4 投资回报率高相比传统的固定户型,可变户型在市场上更具有竞争力和吸引力。

由于其灵活性和个性化的设计,可变户型的出售和出租价格通常更高。

这意味着投资者可以获得更高的回报率,并且更容易吸引潜在的购房者或租户。

3. 可变户型的实现方式3.1 滑动隔断滑动隔断是一种常见的可变户型实现方式。

通过在空间中设置滑动隔断,可以将一个大空间分割为多个小空间,或者将多个小空间合并成一个大空间。

滑动隔断可以根据居住者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实现不同户型的变化。

3.2 可折叠家具可折叠家具是另一种实现可变户型的方式。

通过设计可折叠的家具,可以在需要时将其展开使用,而在不需要时可以折叠起来,节省空间。

例如,可以设计可折叠的床、桌子和椅子等,根据居住者的需求进行灵活调整。

3.3 多功能空间设计多功能空间设计是可变户型的关键要素之一。

住宅可变户型亮点解说

住宅可变户型亮点解说

住宅可变户型亮点解说住宅可变户型是指在建筑中设置了可灵活调整和改变的空间,可以根据居住者的需求和生活习惯自由组合和转变的户型。

以下是关于住宅可变户型的亮点解说及相关参考内容。

1. 空间灵活性:住宅可变户型的最大亮点在于其空间灵活性。

居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需求随时调整和改变房间的布局和功能,满足不同的生活方式和需要。

这种灵活性使得住宅空间能够随着居住者的变化而变化,可以应对不同阶段的家庭和生活需求。

2. 设计创新性:住宅可变户型的设计创新性也是其亮点之一。

通过科技手段和设计理念的创新,可以实现空间的多样性和多功能性。

例如,采用可折叠、可旋转、可展开的墙壁,可以将一个房间转变为两个房间或将多个房间合并为一个大空间,满足不同场景下的使用需求。

还可以利用嵌入式家具和嵌入式设备,使得空间更为精简且功能齐全。

3. 可持续发展:住宅可变户型也符合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通过合理利用和配置室内空间,可以减少建筑物的占地面积,降低对土地资源的需求。

同时,可变户型也能使得空间得到更好的利用,减少能源的浪费和碳排放。

这种设计理念有助于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和环境的保护,从而更好地满足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4. 个性化定制:住宅可变户型也可以满足居住者的个性化需求和追求。

居住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生活方式来定制和改造空间。

例如,可以将一个房间改造为书房、办公室、健身房或影音室等,根据个人需求和喜好来定制居住环境。

这种个性化定制也能增加居住者的舒适感和生活质量。

5. 增加居住空间:住宅可变户型还可以增加居住空间。

通过合理利用和调整空间,可以实现不同功能区域的划分,增加居住空间和活动空间。

例如,可以将客厅与餐厅合并为一个大空间,增加家庭活动的场所;或将卧室与书房隔断为两个独立的房间,增加隐私和个人空间。

综上所述,住宅可变户型的亮点主要包括空间灵活性、设计创新性、可持续发展、个性化定制和增加居住空间等。

通过合理利用和调整空间,满足居住者的不同需求和生活方式,住宅可变户型为人们提供了更加灵活、舒适和个性化的居住环境。

建筑灵活性与可变性设计

建筑灵活性与可变性设计

建筑灵活性与可变性设计建筑作为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人们的生活、工作和娱乐等各个方面的需求。

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人们对于生活方式的不断变化,对建筑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建筑灵活性与可变性设计成为了当今建筑界的一个热门话题。

建筑灵活性,顾名思义,就是指建筑具有适应变化的能力。

它可以包括建筑物的布局、结构和材料等各个方面。

一个灵活的建筑可以通过内部布置的调整来满足不同的功能需求,比如将一个大型开放空间分隔成多个小空间以适应不同的使用需求。

此外,建筑灵活性还可以表现在材料的选择上,比如可以选择可拆卸墙体,以便未来根据需要进行重新布置。

相比之下,可变性设计的概念更大,它是指建筑在设计之初就考虑到了可能的变化,并灵活地满足各种需求。

可变性设计强调的是建筑本身的可变性和可扩展性。

比如,在建筑设计中考虑到未来可能的扩建需求,并预留相应的空间和设施。

这样一来,不仅可以减少未来的扩建成本和麻烦,还能让建筑具备更长久的使用寿命。

为了实现建筑的灵活性和可变性设计,建筑师需要在设计过程中充分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首先,建筑师需要了解使用者的需求和习惯,从而能够为他们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和使用者的紧密合作是实施灵活性和可变性设计的关键。

其次,建筑师需要具备一定的技术与创新能力。

他们需要了解不同的结构和材料的特性,以及如何运用它们以增强建筑的灵活性和可变性。

同时,建筑师还需要具备创新思维,敢于尝试新的设计和构建方法。

另外,建筑师还需要关注建筑环境的可持续性。

在实施灵活性和可变性设计的同时,应该考虑到建筑的能源效率和环境保护。

比如,可以利用可再生能源,选择绿色建材,以及设计合理的通风和采光系统等。

建筑灵活性和可变性设计的实践已经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广泛应用。

例如,一些创新的办公建筑设计中采用了可移动的隔断墙,以满足不同部门之间的灵活性需求。

同时,一些建筑公司利用模块化设计,可以根据客户需求在短时间内快速搭建起建筑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1 套型间的空间置换 套型间的空间置换是通过对空间联系和分 隔的简单改造,即在相临的套型单元之间有一 个或多个空间,此空间可以从一个套型单元 划给相临另一个套型单元,从而缩小面积、减 少房间数。反之也可从另一个套型单元中获 取此空间,从而扩大面积、增加房间数。在某 些情况下它也可以发展成合并式套型。 图 2 为河南创新 90 中小套型住宅设计 竞赛获奖方案,此为小高层,一梯四户,套型 可通过相互间的一交换空间,组合成 A(三室 两厅)、C(一室两厅)、B1(两室两厅)、B2(两 室 两 厅) 四 种 套 型 , 建 筑 面 积 分 别 为 87.95m 2、58.06m 2、75.73m 2、70.28m 2。住宅 是一个处于不断发展的社会中的事物,不同 的人群有不同的住宅需求。此设计套型多样, 可以分别满足不同类型家庭所需,并且其灵 活多变的特征即通过一空间的变化可产生不 同种套型,套型间也可产生多种组合方式。建 设时可根据人们对不同套型的需求量确定不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迅速推进,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住宅的需求量正日益增加。然 而,我国的土地资源有限,建设需求增大与用地稀缺之间的矛盾,再加上我国目前家庭结构 的小型化、核心化趋势,人们对购买住宅的“梯度消费”及“适度消费”倾向,都表明我国应大 力发展功能完善、舒适度高、建筑面积在 90 m 2 以下、总房价较低的中小户型住宅,并使其 成为我国住宅发展的主流方向。这样不仅可以解决目前人们对住房的需求量,还可以节约 土地资源,符合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收稿日期: 2006-11-28 作者 简 介: 陈 红(1965-),女(汉族),河南郑 州 人 ,副 教 授 ,国 家 一 级 注 册 建 筑 师 ;吕 燕 红 (1979-),女(汉 族),河 南 郑 州 人 ,硕 士 研 究 生;季强(1978-),男(汉族),河南郑州人,硕 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 河南省青年骨干教师资助项目
建筑工业出版社,2003 年版.
作者单位: 郑州大学建筑学院
பைடு நூலகம்
15
13
图1
挥其对空间限而不定,隔而不断的作用。 图 1 为两室两厅套型,建筑面积 87.17m 2。
此套型布局是按家庭周期的动态变化由新婚阶 段 -育婴阶段 - 学龄阶段 - 老年阶段这一系 列阶段的变化而对功能空间做出的相应调整 的套内局部重组,为家庭提供一个长期的、舒 适的居住环境,并提高房子的使用价值。新婚 阶段:年轻夫妇,二人世界。起居室空间大、个 性强,工作室可兼客卧。育婴阶段:孩子年幼, 需人照顾。此时将北向起居空间移至南向,原 较大起居室用作育婴室。学龄阶段:孩子受教 育上学,此时将育婴室做部分隔断转变为孩 子的卧室和书房,从而给孩子创造一良好的 学习和休息环境。老年阶段:子女结婚搬出, 夫妇年老,需人照顾。此时再将孩子的卧室和 书房改为客卧和保姆房,客卧为子女临时回 家看望老人而备用。整个套型组合灵活,可实 现时间上的沟通和空间上的弹性,在同一套 型内不断满足因家庭周期的变化而产生的功 能需求变化。
参考文献: [1] 张东辉、王宁,立体化、层次化的居住空间
[J],四川建筑科学研究,2005 年第 04 期. [2] 赵冠谦、林建平,居住模式与跨世纪住宅
设计[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5 年. [3] 贾倍思、王微琼,居住空间适应性设计
[M ],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 年. [4] 住宅设计规范(G B 50096-1999)[S],中国
2 中小户型住宅灵活性、可变性设计 中小户型住宅应本着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充分考虑住宅是以居住者的需求,给予住宅 以灵活、可变性,给予住宅以生命,使其随居住者的发展变化而变化,随居住者的生命成长 而成长。其途径是设计建设能够调整用途、调整空间的灵活、可变式套型,实现套内可变、同 层可变、异层可变等,其方法可通过局部墙体的灵活划分,以适应房间大小的变化及数量变 化的要求;或通过预留门洞的开启与封闭,以实现房间的分隔与合并等,对中小户型住宅进 行重组,提高其使用效率,延长其功能循环周期,使其可持续发展。套型的重组是指套型的 面积大小、数量、种类等在住宅建设、使用和改造的过程中根据住户的需求,通过简单的技 术来调整和改变原有套型。以下就结合具体实例从套型内空间的局部重组和套型间空间的 相互重组,分析说明中小套型灵活、可变性设计。 2.1 套型内空间的局部重组 目前,在我国对于一般家庭从新婚购置的住宅起,几乎会在其中度过一生的时间。因此, 就要通过套型内空间的局部重组来满足人们在同一套型中相当长一段时间内的居住需求变 化,以适应家庭周期和家庭生活模式的变化。套内局部重组即套型内厨、卫定位,主体承重结 构不变,住户可通过对套内局部固定的大空间的再分割,使用轻质隔断、家具隔断等,充分发
14
图2
图3
卫合并成一带有前室的卫生间,原有 A 户型 卫生间则做为主卧室所用,改造后的套型具 有很好的经济实用性及居住舒适性、稳定性。 C 2 户型可为“多代居”套型,在同一门内布 置老年户和核心户两部分,其各有一套设施 完善、功能齐全的完整空间,这种两代居套型 不但保证了两代人独立的生活空间,并且增 加了两代人的感情,切实做到完整独立但又 相近,既各自生活又相互照顾的“分而不离” 的居住意向。合并后的套型也可根据各自家 庭状况,再次对预设门洞进行封闭或开启,将 其大套型拆分,以适应家庭的具体需求。
关键词: 住宅;中小户型;灵活性、可变性;可持 续发展
A b s tra c t: A im ing at sm all and m edium dw elling-
sized residentialshould have a higheradaptability to m eet the needs of the ever-changing process of perm anent residence of household,by analyzing severalexam ples to conduct the research about the flexibility,variability of the sm all and m edium dw elling-sized residential in-depth,and from the space partial reorganization in set and space m utually reorganizing betw een sets tw o aspects carrying on the elaboration ,to m ake it sus- tainable developm ent.
同的套型比例,来进行不同组合,以适应各种 人群的需要,满足社会需求。在某些情况下, A 与 C 或 B1 与 B2 也可合并成为“多代居”。
2.2.2 套型间的合并与拆分 套型间的合并是一种较为简单经济的解 决中小户型住宅由小变大,使其适应发展需 求的方式。它只需打开或关闭相临套型间分 隔墙中预设的门洞,即可将两个或多个套型 相互组合,小套合并为大套,即两户合一户, 三户、四户合两户等。从而满足家庭未来由于 生活水平提高、人口数量增多等变化对大套 型的需求。合并后的大套型也可根据居住变 化情况,如子女迁出,老人去逝等进行再拆 分,拆分后的小套型既可用于出租,又可作为 独立的办公空间。 图 3 为一梯四户,A 、B 户型分别为两室 两厅和一室一厅,建筑面积分别为 77.44m 2、 45.13 m 2。这两种中小套型可供目前两口之 家、单身一族等所用,购房者可根据自己的条 件和需求进行选择。随着家庭人口的增多、家 庭结构的变化从而对大套型需求时,可根据 情况,只需封闭原有户门,开启预留门洞,即 可将 A 、B 户型合并成为 C 1 或 C 2 户型,C 1 户型为四室两厅,能够满足家庭人口较多及 亲友来访时都有各自居住的空间或增设为学 习室等不同功能的空间,并将原有 B 户型厨、
2.2 套型间空间的相互重组 中小户型住宅需求人群多样化,并且面 积相对较小,为了使其能够适应家庭结构、生 活的不同变化,满足长期需要,就要在设计阶 段着眼策划,使将来套型面积能够“变大或缩 小”,远近期相结合。其方法可以通过在相临
套型之间部分墙体预设门洞的方式使套型间 可相互转化,户与户之间相互整合,从而使其 中小户型住宅既适应目前市场的需求,又可 为将来居住环境的改善提供方便,使其可持 续发展。这种“潜伏设计”不需特殊的结构、材 料和复杂的技术,操作起来简便易行。
K e y w o rd s : R esidential;Sm all and m edium
dw elling-sized;Flexibility and variability;Sustainable D evelopm ent
中图分类号: T U 241.8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8-0422( 2007) 04-0013-03
3 结语 目前,我国正大力发展中小户型住宅,为 了提高其使用价值,满足长久需求,使其更具 生命力,灵活性、可变性设计至关重要。因此, 中小户型住宅设计应从“以人为本”和可持续 发展的原则出发,紧跟时代的发展,以长远的 观点和动态的手法,有预见性的建设可持续 发展的,适应市场需求的灵活、可变性中小户 型住宅,提高其适应性,以满足人们不断变 化、不断增长的居住需求,这也是我国住宅建 设的必然发展方向。
中小户型住宅的灵活性、可变性设计
M iddle and sm allfam ily housing flexibility,variable designing
陈 红 吕燕红 季 强 C H E N H ong Y U Y an-hong JIQ iang
摘 要: 针对中小户型住宅应具备更高适应 性,以满足住户长期居住过程中不断变化的需 求,结合实例从套型内空间的局部重组和套型 间空间的相互重组两方面对中小户型住宅灵活 性、可变性设计进行深入研究,从而使中小户型 住宅可持续发展。
1 中小户型住宅灵活、可变的必要性 居住是永恒的,生活是动态的,因而人们对居住的需求是不断变化的。住宅作为物质实 体,其物质老化期(结构寿命)较长,可长达 100 年;其精神老化期(使用功能)较短,一般仅 为 20 年左右。随着现代人生活方式的多样性、易变性,人和住宅在时间上的矛盾日渐突出, 使得住宅的物质老化期与精神老化期的不同步性日趋加大。为充分利用建筑物的物质生命 周期,使其能够适应家庭长期需要,就必须对住宅套型进行灵活性、可变性设计。尤其是对 于中小户型住宅,灵活性、可变性显得更加重要。 中小户型住宅由于其需求人群一般为单身人士、新婚夫妇、 “丁克家庭”、中低收入家 庭,这些不同特征的人群有着各自鲜明的特点。同一时期不同兴趣爱好、居住生活方式;不 同时期家庭生命周期的演变,这都使得中小户型住宅应具备良好的灵活性和可变性。而且 中小户型住宅由于面积相对较小,为了适应某些家庭因规模和结构的变化,生活水平的提 高而对大套型的需求,也需要通过对中小户型住宅进行灵活、可变性设计,使其能够“生 长”,从而获得中小户型住宅的可持续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