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广东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和参考答案

最新广东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和参考答案
最新广东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和参考答案

2012年广东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I(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请考生将本题的答案填入以下表格中。)

1.以色列科学家Dan Shechtman 因发现准晶体而荣获2011年诺贝尔化学奖。准晶体是一种介于晶体和非晶体之间的固体结构,多为金属互化物(intermetallic compound,又称金属间化合物),具有独特性能和重要工业应用,如Al56Cu23Fe12的耐磨性极佳,可用于制作高温电弧喷嘴的镀层。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准晶体中不存在“晶胞”.B.准晶体是多种金属形成的混合物

C.Al56Cu23Fe12的硬度比金属Al、Cu与Fe的都小

D.Al56Cu23Fe12的熔点一定比金属Al、Cu与Fe的都高

2.2011年是第63届联合国大会确定的“国际化学年”,以表彰化学学科所取得的成就以及对人类文明的贡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为防止中秋月饼等富脂食品氧化变质,常在包装袋中放入生石灰

B.海水淡化能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

C.现代人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化学,我们生活在“化学世界”里

D.发生严重旱情时,可用干冰或溴化银进行人工降雨来缓解旱情

3.新闻及广告中经常出现“化学用语”。从化学学科的角度看,下列叙述中的“化学用语”中,正确的是()

A.本产品属天然绿色食品,不含任何“化学元素”

B.全球人均年龄排量高达4吨,每人每年种19棵树才能使之“中和”

C.某支NBA球队连胜时,记者会说,这得益于队员间的“化学反应”

D.某加酶洗衣粉含有生物“催化剂”,可加速衣服上汗渍、奶渍和血污的分解

4.2005年1月,美国科学家宣布,发现了铝的“超级原子”结构——Al13和Al14。已知这类“超级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0时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Al13与Al14互为同位素B.Al13中Al原子间通过离子键结合C.Al14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42,性质与ⅡA族元素原子的相似

D.Al13和Al14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容易失去电子生成阳离子

5.人体内的氧有2%会转化为氧化性极强的“活性氧”,它能加速人体衰老,故被成为“生命杀手”。我国科学家尝试用Na2SeO3来清除人体内的活性氧,则Na2SeO3所起的作用是()A.氧化剂B.还原剂C.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催化剂

6.为维持人体内电解质平衡,人在大量出汗后应及时补充的离子是()

A.Na+B.K+C.Mg2+D.Ca2+

7.下列生活中的化学现象与氧化还原知识有关的是()

A.用食醋洗去水壶里的水垢B.白糖放在水中片刻后消失

C.稀盐酸洒在大理石台面上产生大量气泡

D.洗过的菜刀未擦干,放置一段时间后出现锈斑

8.食品安全是天大的事,下列做法中,应该禁止的是()

A.为解决缺铁性贫血,在酱油中按规定加入铁强化剂

B.为预防碘缺乏病,在食盐中按规定加入碘酸钾

C.为使银耳看起来更加有吸引力,有硫磺熏蒸银耳

D.为增加食品的酸味,在食品中加入少量醋

9.纯碱和小苏打都是白色晶体,在家里要区分它们,下列方法中可行的是()

A.分别放在锅中加热,观察是否有残留物

B.分别与同浓度的食醋反应,观察反应的剧烈程度

C.分别用于干净铁丝蘸取样品在煤气火焰上灼烧,观察火焰的颜色

D.分别加入面粉中,加水和匀后蒸馒头,观察馒头蓬松情况

10.发生洪水时,为保证灾区的饮水质量,医务人员会向灾民发放饮水清洁剂。下列各组物质中,适宜做饮水清洁剂的是()

A.NaOH与氯水B.NaClO与KAl(SO4)2·12H2O

C.KMnO4与Al2(SO4)3D.NaHCO3与KAl(SO4)2·12H2O

11.化学与生产生活紧密相关。学习化学时,要善于用化学知识去分析、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下列有关燃烧与灭火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房屋失火时,消防员用水灭火,是因为谁能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B.设置隔离带可以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其原因是隔离了可燃物

C.燃着的酒精灯用灯帽一盖即灭,是因为降低了可燃物的温度

D.燃烧的蜡烛一吹就灭,主要原因是吹出的二氧化碳能将水扑灭

12.下列有关物质分类或归类中,正确的是()

①酸性氧化物:SO2、NO、NO2、CO2、SiO2

②非电解质:液氨,氨水、臭氧、葡萄糖、过氧化氢

③电解质:氯化钠、明矾、冰醋酸、硫酸钡

④离子化合物:醋酸钠、硫酸铝、过氧化钠、氯化铵

⑤同位素:1H、2H、3H、1H2H ⑥同素异形体:C60、C70、金刚石、石墨、石墨烯

A.①③⑤B.②④⑤C.①②⑥D.③④⑥

13.在两个容积相同的容器中,一个盛有O2气体,另一个盛有CO2和N2的混合气体。在同温同压下,两容器内气体的微粒数或物理量一定不相同的是()

A.原子个数C.分子个数B.质量D.密度

14.有6种含氯物质:HCl,Cl2,(),KClO2,HClO3,LiClO4,括号内最适合的物质是()

A.NaCl B.HClO C.HClO2D.KClO4

15.从下列实验事实得出的相应结论中,正确的是()

16.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可能大量共存的是(

) A .含有大量ClO -的溶液:Na +、OH -、I -、SO 32- B .使pH 试纸变蓝的溶液:NH 4+、K +、S 2-、CO 32- C .澄清透明的溶液:Cu 2+、Fe 3+、NO 3-、Cl - D .c (Al 3+)=0.1mol/L 的溶液:Na +、Cl -、CO 32-、NO 3- 17.科学家提出了一种经济理想地获得氢能源的循环体系(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质量和性质均不变

B .燃料电池是将热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

C .燃料电池的正极反应为:O 2 +4e - =2O 2-

D .整个循环过程满足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18.设n 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17g 氨所含有原子数与共价价键数均为n A

B .铝与NaOH 溶液反应生成1molH 2时,转移的电子数n A

C .标准状况下,5.6LCCl 4含有的分子数为0.25n A

D .标准状况下,22.4LH 2和Cl 2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分子总数为n A

19.用铝热法从下列氧化物中还原出相同物质的量的金属时,消耗铝最少的是( ) A .Fe 3O 4

B .MnO 2

C .V 2O 5

D .Cr 2O 3

20.单斜硫和斜方硫是硫的两种常见同素异形体。已知:①S(s ,单斜) +O 2(g)= SO 2(g) △H 1 ②S(s ,斜方) +O 2(g)= SO 2(g) △H 2

③S(s ,斜方)

S(s ,单斜) △H 3 = +0.33kJ·mol -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

是( )

A .△H 1 < △H 2

B .反应③是放热反应

C .常温下,斜方硫比单斜硫稳定

D .单斜硫在369.5K 以上才能稳定存在

燃烧电池 太阳能 2

第17题

>369.5K

<369.5K

21.相关实验能表达预期目的的是( ) 相关实验

预期目的

A

将足量氯水分别滴入盛有相同浓度NaBr 和NaI 溶液的试管中,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验证溴元素和碘元素的非金属性强弱

B

室温下,将表面积相同的铝条和镁条分别置于同浓度的NaOH 溶液中,观察气泡产生快慢 比较同周期金属元素的金属性强弱

C

在两支试管中各加入2mL5%H 2O 2溶液,再向其中一支加2mL0.1mol/LFeCl 3溶液,观察溶液颜色变化 验证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D

把大理石块等分成两份,将一份研成粉末,室温下分别与等体积同浓度的盐酸反应,观察气泡产生快慢

验证接触面积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

既不同族也不同周期;X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核外电子层数的3倍;Y 的最高正价与最低负价的代数和为2;X 与W 可形成W 2X 、W 2X 2两种化合物。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原子序数大小顺序为:W

B .简单离子的半径大小顺序为:W

C .W 2X 2中一定存在非极性键与极性键

D .Y 、Z 分别与W 形成的化合物的水溶液均呈碱性

23.一定温度下,向0.1mol/LNa 2CO 3溶液中加入少许物质X 后,溶液中c (OH -)与c (CO 32-)都减小,则所加物质X 及溶液中其他微粒浓度变化趋势均正确的是( )

选项 物质X c (H +) c (HCO 3-) A CaCl 2 增大 增大 B KOH 增大 减小 C H 2O 减小 减小 D

H 2SO 4

增大

增大

24.正确的是( )

A .工作时,燃烧电池的负极反应为:H 2+2OH ―-2e -=2H 2O

含金属催化剂的多孔电极

H 2

O 2

酸性电解质 H 2O

CuSO 4溶液 b

a

B.若a电极是铁、b电极是铜,则b电极逐渐溶解、a电极上有铜析出

C.若a电极是粗铜、b电极纯铜时,则a电极逐渐溶解,b电极上有铜析出

D.若a、b电极都是石墨,则每消耗1molH2,a电极上会产生1mol气体。

25.下列物质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负价的是()

A.P4O10B.H3PO4C.Mg3P2D.P4

26.LiNbO3是一种非线性光学晶体材料。Nb([Kr]4d45s1)和Ta均是第ⅤB族元素,分别位于第五、六周期。下列关于LiNbO3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Nb是一种金属元素B.Nb的价态为+5

C.LiTaO3可能具有与LiNbO3类似的性质D.发生化学反应时,Nb可能被氧化27.以下做法中,正确的是()

A.在氮气气氛保护下进行金属Li、Mg等的反应

B.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制备NaClO溶液

C.利用浓硫酸制NH3

D.利用Cu和稀HNO3制备H2

28.浓度均为0.1mol/L的下列溶液中,酸性最强的是()

A.NaNO3B.CaCl2

C.CH3COONa D.Cu(NO3)2

29.乙烯是一些果实成熟后产生的一种化学物质。下列说

法中,正确的是()

A.乙烯的相对分子质量为16

B.乙烯中碳元素和氢元素的质量比为2:4

C.乙烯的化学式为C2H4

第30题D.乙烯中的C=C键能够自由旋转

30.2008年,我国发生了三鹿奶粉中添加有害化学品的事件,即不法商家为了骗过检测标准,在牛奶中加入含氮量较高的三聚氰胺,其结构式如图所示。以此推测,下述物质中不法商家最可能添加的是()

A.CO(NH2)2B.NH4HCO3C.NH4Cl D.H2N-CH2-COOH

二、单项选择题II(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

....选项符合题意。请考生将本题的答案填入以下表格中。)

31.298K下,一些银盐的溶度积见下表。

化学式Ag2SO4 Ag2S AgCl AgBr AgI

K SP 1.2×10-5 6.7×10-50 1.8×10-10 5.0×10-138.9×10-17 A.五种银盐中,常温下溶解度最大的是Ag2SO4

B.向饱和AgCl溶液中加入0.1mol/LNa2S溶液后,有黑色沉淀生成

C .常温下,饱和卤化银溶液中c (Ag +)大小顺序为:AgCl

D .将0.02mol/LAgNO 3溶液与0.02mol/LNa 2SO 4溶液等体积混合后,无沉淀生成

32.汽车安全气袋的填充材料包括NaN 3、Fe 2O 3、NaNO 3、陶土、二氧化硅、石墨纤维等。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汽车碰撞时NaNO 3分解产生O 2

B .O 2与石墨纤维反应产生热,导致NaN 3分解产生大量Na 和大量N 2 D .Na 被Fe 2O 3 氧化为Na 2O

C .陶土和二氧化硅与氮气反应使气袋萎缩,防止人反弹而引起撞击

33.工业上常用尿素作沉淀剂的均匀沉淀制备催化剂。尿素在70℃左右发生水解反应CO(NH 2)2+3H 2O=2NH 3·H 2O +CO 2,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尿素的水解液呈碱性

B .通过控制温度可控制产生NH 3·H 2O 的速率

C .通过控制尿素浓度可控制产生NH 3·H 2O 的速率

D .反应过程中反应液的pH 保持不变

34.298.15K 、101.325kPa 下,Cu 2O(s)+1/2O 2(g)=2CuO(s) △H =-143.7kJ·mol -1。该反应在密闭绝热容器中进行,如果窗口的容积增大,则( ))

A .产物的产率提高

B .反应平衡常数减小

C .温度不变

D .答案无法确定

35.“Cowenynenynol”是一种形状似牛的分子,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该物质的水溶液显酸性

B .该物质可发生加成聚合反应

C .该物质可使溴水褪色

D .该物质可还原为醛

三、双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每小题均有两个..选项符合题意。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选错、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请考生将本题的答案填入以下表格中。)

36.某无色溶液可能含有K +、Al 3+、Mg 2+、NH 4+、MnO 4-、Cl -、HCO -3、HSO -

3中的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①取部分溶液,加适量Na 2O 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NaOH 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②另取部分溶液,加HNO 3酸化后,再加Ba(NO 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推断中,正确的是( )

A .一定有Al 3+、MnO 4-、Cl -

B .一定没有HCO -

3、MnO 4- . C .一定有Al 3+、Mg 2+、HSO -

3 D .一定没有NH 4+、K + 3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书写不正确,但对其所作评价合理的是( ) 选项 化学反应 离子方程式 评价

A

向次氯酸钠溶液中

2ClO -+SO 2+H 2O=SO -

23+2HClO

错误,应是氧化还原反应,产

第35题

通入SO2物是SO-2

4

和Cl-

B 在NaOH溶液中通

入CO22OH- +CO2=CO-2

3

+H2O 错误,产物应为HCO-

3

C 将小块钠加入水中Na+H2O=Na++OH-+H2↑正确

D 向碳酸钙中加入稀

盐酸CO-2

3

+2H+ =CO2↑+H2O 错误,碳酸钙不应写成离子形

38.下列实验中,会引起测定结果偏低的是()

A.中和滴定用的锥形瓶加入待测液后,再加少量蒸馏水稀释

B.用NaOH标准溶液滴定盐酸时,碱式滴定管未用待装溶液润洗

C.测定胆矾结晶水含量时,失去结晶水过程中加热温度过高

D.测定胆矾结晶水含量时,加热完全失去结晶水后,将盛试样的坩埚放在空气中冷却39.对于反应A(g)+x B(g)2C(g),在不同温度下,1molA与2molB充入容积为2L 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反应。一定时间(t)后测得A与B的转化率相等。C

的浓度随温度的变化关系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反应方程中的计量系数x=1

B.该反应的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C.反应在b处处于平衡状态

D.从反应开始到t时间内,T1下的反应速率比T2下的大

40.氟里昂12(分子式为CF2Cl2)是制冷剂中应用较多的一种,

因会破坏大气中的臭氧层而逐渐被其他制冷剂取代。下列有关说法

中,正确的是()

A.CF2Cl2为平面分子,存在顺反异构体

B.CF2Cl2为极性分子,其立体构型为四面体形

C.若CF2Cl2中Cl元素有两种稳定的同位素,则CF2Cl2有两种分子

D.CF2Cl2、CF3Cl、CF4的立体构型

均为四面体形,其熔沸点依次降低

41.青蒿素可以从黄花蒿中提取,

对疟疾具有良好的疗效。下列关于青蒿

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青蒿素易溶于水

B.双氢青蒿素可由青蒿素还原得到

C.双氢青蒿素能发生酯化反应

D.青蒿素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第41题

T/K

b

a

T

T

c(C)mol/L

第39题

42.镁燃烧电池是一种高能化学电源,含中性电解质(NaCl ),以镁和空气为原料,其电池反应为Mg+

2

1

O 2+H 2O →Mg(OH)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镁为正极,空气进入负极反应 B .负极发生还原反应 C .正极反应为:O 2+2H 2O+4e -→4OH -

D .可能的副反应有析氢反应:Mg+2H 2O →Mg(OH)2+H 2↑ 43.下列反应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气体的是( ) A .镁粉和饱和氯化铵溶液反应 B .铜片和稀硝酸反应 C .灼热的炭块和热硝酸反应 D .小苏打粉和稀盐酸反应

44.对于如下反应

以下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浓H 2SO 4可作为该反应的催化剂 B .反应的另一原料可能是CH 3OH C .该反应的原子利用率为100%

D .产物的沸点高于原料的沸点

45.下列可能同时具有一个环和一个双键的化合物是( ) A .C 6H 10O

B .

C 6H 10Cl 2

C .C 6H 9Cl

D .C 6H 11ClO

四、(10分)磷化氢(PH 3)是一种无色剧毒气体,可作为半导体的掺杂剂和聚合反应的引发剂。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比较PH 3和NH 3的下列性质,并简要说明理由

2.实验室中,可用PH 4I 与烧碱反应制备PH 3,其原理类似于实验室制氨气,写出该化学方程式 ,PH 4I 的中文名称是 。

3.白磷P 4遇强碱KOH 即发生歧化反应,生成PH 3和次磷酸钾(KH 2PO 2),写出该化学方程式

。已知KH 2PO 2为

正盐,写出其对应酸的结构式 。 HO COOH

HO COO CH 3

4.次磷酸盐可用于化学镀镍。次磷酸盐与镍盐在酸性或碱性溶液中反应,可在金属或塑料等镀件表面沉积镍-磷合金,这是一种常见的化学镀。请从以下三个方面比较化学镀与电镀:(1)原理上的相同点

(2)方法上的不同点

(3)化学镀的优点

五、(10分)金属铝在工业上应用广泛。请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金属铝是通过电解Al2O3-冰晶石得到的。加入冰晶石的作用是什么?

2.工业上制备金属镁是用电解熔融氯化镁的方法,但金属铝不能采用类似的电解方法制备,为什么?

3.有研究表明,电解NaCl-KCl-AlCl3熔体制铝比电解Al2O3-冰晶石制铝节电30%左右。为什么现在仍用后一种方法制铝

4.一般认为,金属铝表面形成一层致密的氧化物而使铝耐腐蚀。工业上常将铝制品浸没在15%~20%的硫酸中,通过阳极氧化而在制吕表面形成一层Al2O3保持层。

(1)写出该过程中阳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若用电流I(A)对截面是正方形[边长为a(cm)的铝制品的一面进行阳极氧化,处理时间t(min) 后测得氧化层厚度为d(μm),请计算氧化层的密度ρ(g/cm3)[法拉第常数为F (C/mol),假设电流效率为100%,氧化层完全均匀。]

六、(10分)对于以下平衡H2CO3-

3

+H+ K a1

HCO-

3CO-2

3

+H+ K a2

已知pK a=-log K a。证明某一浓度的NaHCO3溶液的pH大约等于(pK a1+pK a2)/2,即pH=(pK a1+pK a2)/2。

七、(15分)硫代硫酸钠可用作照相业的定影剂、电镀业的还原剂、净水工程的净水剂。

已知硫代硫酸盐的某些性质如下:(1)S2O-2

3能被I2氧化为S4O-2

6

;(2)酸性条件下S2O-2

3

速分解为S和SO2;(3)298K下BaS2O3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16g/100g H2O。

1.计算298K下BaS2O3的溶度积K sp(BaS2O3的摩尔质量为249.44g·mol-1)。

2.市售硫代硫酸钠试剂中常含有硫酸根杂质,设计一个实验检验之。请完成下表(可以不填完所有行)。

227

(a)溶液配制:称取1.3000g硫代硫酸钠试样,用新煮沸并冷却的蒸馏水溶解后,加入少量Na2CO3固体,定容至100mL,避光放置7天。

(b)滴定:取10.00mL浓度为0.01000mol/L的K2Cr2O7标准溶液,加入盐酸酸化后再加过量KI溶液(发生反应:Cr2O 2

+I-→I2 +Cr3+)。然后用Na2S2O3溶液滴定至淡黄绿色,加入

7

指示剂,继续滴定至无色即不终点。记录Na2S2O3溶液的用量,平行滴定3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a)中必须用到的玻璃仪器有

(2)完成并配平步骤(b)中给出的反应

(3)本滴定实验要在(填“强酸性”、“近中性”或“强碱性”)溶液中进行,其原因是

(4)滴定过程中,指示剂应选用

(5)若Na2S2O3溶液的平均用量为12.00mL,请计算样品的纯度(Na2S2O3·5H2O的摩尔质量为248.20g/mol)

八、(15分)某科研小组合成纳米人的反应式如下所示(各反应均在一定条件下进行)。

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①的反应类型是反应。

2.化合物I能发生银镜反应。化合物I的结构简式为。

3.反应③的作用是

4.化合物Ⅲ的结构简式为

5.反应④是还原反应,化合物IV 的分子式为C 6H 5NBr 2,则其结构简式为

2012年广东省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 标准答案

评分通则:

1. 凡要求计算的,没有计算过程,即使结果正确也不得分。

2. 有效数字错误,扣0.5分,但每大题只扣1次。

3. 单位不写或表达错误,扣0.5分,但每大题只扣1次。

4. 方程式不配平不得分。

5. 不包括在此标准答案的0.5分的题,可由评分组讨论决定是否给分。

一、单项选择题I (本题包括30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考生将本题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表格中。)

二、单项选择题II (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考生将本题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表格中。)

..只选1个且正确的得1分;选错、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请考生将本题的答案填入答题卷的表格中。)

小题号 答案 小题号 答案 小题号 答案 小题号 答案 小题号 答案

1 A

2 C

3 D

4 C

5 B

6 A

7 D

8 C

9 D 10 B 11 B 12 D 13 A 14 B 15 B 16 C 17 D 18 D 19 A 20 B 21 D 22 B 23 D 24 C 25 C 26 D 27 B 28 D 29 C 30 A

小题号 答案 小题号 答案 小题号 答案 小题号 答案 小题号 答案 31 C 32 C 33 D 34 D 35 A 或D

小题号 答案 小题号 答案 小题号 答案 小题号 答案 小题号 答案 36 B C 37 A D 38 D/AD/B D/CD 39

C D

40

B D

41

B C

42

C D

43

A C

44

A B

45

A C

四、(10分)解答:1.

2. PH 4I + NaOH

NaI + PH 3↑ + H 2O (1分) 碘化鏻 (1分)

3. P 4 + 3KOH + H 2O = PH 3↑ + 3KH 2PO 2 (1分)

或 (1分)

4. (1)都利用氧化还原反应 (1分) (2)化学镀无需通电,而电镀必须通电 (1分)

(3)化学镀对镀件的导电性无特殊要求(或比较节能) (1分) 五、(10分)解答:

1. 降低体系熔点 (1分)

2. 因为氯化镁是离子晶体,熔融状态下可导电;而氯化铝是共价型化合物,熔融状态下导电性差。 (2分)

3. 电解NaCl-KCl-AlCl 3熔体的方法中所需无水AlCl 3可通过两种方法制备:

(a) 2Al + 3Cl 2

2AlCl 3 (0.5分)

(b) Al 2O 3 + 3C + 3Cl 2

2AlCl 3+ 3CO (1分)

用方法(a)制无水AlCl 3没有意义。 (0.5分) 方法(b)制无水AlCl 3本身要耗能、且所需氯气也要耗电能来制备。 (1分) 4. (1) 222H O 4e O + 4H -+-=↑ 2234Al 3O 2Al O += (1分) (2)通过电路电子的物质的量n (e -) = Q /F = 60It /F (mol) (1分)

由4e - ~ O 2 ~ 2/3Al 2O 3得n (Al 2O 3) = n (e -)/6 = 10It /F (mol) (1分) ρ = m (Al 2O 3)/V = M (Al 2O 3)?n (Al 2O 3) /V = (102×10It /F )/(da 2×10-4) (g/cm 3)=

(0.102It /)/( Fda 2) (g/cm 3) (1分)

六、(10分)解答:NaHCO 3溶液中含有的离子及其浓度情况如下表所示。

K a1 = c (H +)c (HCO 3-)/c (H 2CO 3) = (y-x )(c-x-y))/x ① (2分) K a2 = c (H +)c (CO 32-)/c (HCO 3-) = y (y-x )/(c-x-y) ② (2分)

PH 3或NH 3

理 由

熔点较高者

NH 3(0.5分) NH 3分子之间会形成氢键 (1分)

水中溶解度较大者 NH 3(0.5分) NH 3与H 2O 分子之间会形成氢键(1分) H 2CO 3 HCO 3- CO 32- H + 起始浓度 c 变化浓度 x -(x+y) y y-x 平衡浓度

x

c-(x+y)

y

y-x

①×②,得 K a1K a2 = (y-x )2 y /x (2分)

∵ y-x 为c (H +) ∴ K a1K a2= c (H +)2 y /x (2分) ∵ y ≈ x , y /x = 1 (1分) ∴ c (H +) = (K a1K a2)1/2 pH = (p K a1 + p K a2)/2 (1分)

七、(15分) 解答:1. 298 K 下BaS 2O 3饱和溶液浓度为c = (0.16÷249.44) mol / 0.10 L = 6.4×10-3 mol/L

K sp = c (Ba 2+)?c (S 2O 32-) = (6.4×10-3)2 = 4.1×10-5 (2分) 2.

3. (1)烧杯、容量瓶、玻璃棒 (1分) (2)232722Cr O + 14H 6I 3I + 2Cr + 7H O -+-++= (1分)

(3)近中性 (1分)若溶液酸性较强,Na 2S 2O 3会分解; (1分)若溶液碱性较强,I 2会发生歧化反应 (1分)

(4)淀粉溶液 (1分) (5)由Cr 2O 72- ~ 3I 2 ~ 6S 2O 32-,得 c (S 2O 32-)?V (S 2O 32-) = 6c (S 2O 32-)?V (S 2O 32-)

c (S 2O 32-) = (6×0.01000×10.00÷12.00) mol/L = 0.05000 mol/L (1分) m (Na 2S 2O 3?5H 2O) = n (Na 2S 2O 3?5H 2O)×M (Na 2S 2O 3?5H 2O)

= 0.05000 mol/L ×100×10-3 L ×248.20 g/mol = 1.241 g

(1分)

样品的纯度为:1.241 g ÷1.3000×100% = 95.46% (1分)

八、(15分)解答:

1. (2分)取代

2. (2分)CHO

Br

3. (3分)把C -Br 键转化为更活泼的C -I 键(2分),有利于后续反应(1分)

4. (2分) NO 2

2

Br Br

5. (2分) NH 2

Br Br 6. (2分)Br Br TMS

7.

(2分)

O O

重声明;本试题及答案的版权属广东省化学学会所有,不经广东省化学学会化学竞赛负责人授权,任何人不得翻印、不得在出版物或互联网网站上转载、贩卖、赢利,违者必究。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 2017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 第1题(10分)测定过二硫酸铵与碘化钾反应,可以计算反应级数、速率和活化能,这个过程中有大量的碘生成。实验室含碘废液 可回收利用,一般先用还原剂(如亚硫酸钠)将碘还原为I—储存起来,收集到一定量再进行回收。回收时向含碘废液中先加入固体亚 硫酸钠,再滴加饱和硫酸铜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然后再加入浓硝酸,最后用升华方法收集碘。 1-1写出上述过程涉及到的离子反应方程式。 1-2利用烧杯、圆底烧瓶等仪器设计一简单的实验装置,利用升 华的方式收集生成的碘,画出装置草图,标出各容器中的化学物质。 第2题(10分)为探究菠菜能否与豆腐同食,某同学设计了如下 实验探究菠菜的某种成分: 有关数据如下: CaCO3的Ksp=2.5×10-9CaC2O4的Ksp=2.5×10-9HAc的 Ka=1.8×10-5 H2C2O4的Ka1=5.9×10-2Ka2=6.4×10-5 H2CO3的Kal=4.2×10-7Ka2=5.6×10-11 2-1请根据上述数据,通过计算说明沉淀A与沉淀B应是什么? 2-2为检验菠菜中是否含有铁,某同学直接取溶液M,加入KSCN 检验,是否正确?说明理由。 2-3你认为菠菜与豆腐同食,在胃中可形成结石吗?为什么? 第3题(11分)回答下列关于磷的问题:

3-1磷可形成多种硫化物,其中P4S3、P4S10比较稳定,在工业 上有较重要的用途,画出两种化合物的结构(其中P4S3有一个P3环)。 3-2在高炉炼铁时,原料中的磷几乎全部还原到生铁中,磷使钢 材在低温下变脆,即产生“冷脆”现象,因此脱磷是炼钢过程的主 要任务之一。工业上在氧气转炉中使用钙基(CaO)法脱磷,写出可能 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3PF3、PC13是工业上使用较多的磷的卤化物,哪个化合物键 角大?说明原因。 第4题(9分)回答下列问题: 4-1Li、Mg为对角元素,但它们的碳酸盐分解成氧化物的温度却 相差悬殊。判断其分解温度的高低,并说明原因。 4-2判断BF3中B-F键能和NF3中N-F键能的高低,说明原因。 4-3有报道说:高温下Fe和NaOH反应可得Na,写出反应方程式,并说明能发生上述反应的.原因。 第5题(10分)及25℃时,将(a)1molCaO,(b)1molCaCO3溶于lmol·dm-3的HCl溶液中,放热分别为:(a)193.3kJ,(b)15.02kJ。 5-1将1kg25℃的CaCO3变为25℃的CaO和CO2需多少热量? 5-2及25℃时,该反应的为162.0J-K-l·mol-1,在此条件下CaCO3和CaO何者更稳定?为什么? 第6题(10分)回答下列问题: 6-1请写出No.15磷原子和No.22钛原子的原子核外电子排布。 6-2根据化学键理论,讨论下列小分子的成键情况(中心原子作 何种杂化,原子间形成什么化学键): (a)SO2(b)NO3—(c)CO2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

评分通则:1.凡要求计算的,没有计算过程,即使结果正确也不得分。 2有效数字错误,扣0.5分,但每大题只扣1次。 3单位不写或表达错误,扣0.5分,但每大题只扣1次。 4只要求1个答案、而给出多个答案,其中有错误的,不得分。 5方程式不配平不得分。 6不包括在此标准答案的0.5分的题,可由评分组讨论决定是否给分。 第1题 (14分) 1-1 EDTA 是乙二胺四乙酸的英文名称的缩写,市售试剂是其二水合二钠盐。 (1)画出EDTA 二钠盐水溶液中浓度最高的阴离子的结构简式。 C H 2N C H 2H 2C N H 2C CH 2 H 2C COO -COO - -OOC -OOC H H (2分) 答(-OOCCH 2)2NCH 2CH 2N(CH 2COO -)2H H 或CH 2NH(CH 2COO -)22 得2分,质子 必须在氮原子上。 (2) Ca(EDTA)2-溶液可用于静脉点滴以排除体内的铅。写出这个排铅反应的化学方程式(用Pb 2+ 表示铅)。 Pb 2+ + Ca(EDTA)2- = Ca 2+ + Pb (EDTA)2- (1分) (3)能否用EDTA 二钠盐溶液代替Ca(EDTA)2-溶液排铅?为什么? 不能。若直接用EDTA 二钠盐溶液,EDTA 阴离子不仅和Pb 2+反应, 也和体内的Ca 2+结合造成钙的流失。 (答案和原因各0.5分,共 1分) 1-2 氨和三氧化硫反应得到一种晶体,熔点205o C ,不含结晶水。晶体中的分子有一个三重旋转轴,有极性。画出这种分子的结构式,标出正负极。 (2分) 硫氧键画成双键或画成S →O ,氮硫键画成N →S ,均不影响得分。结构式1分,正负号1分。答H 3NSO 3、H 3N-SO 3等不得分。正确标出了正负号,如+H 3NSO 3-、+H 3N-SO 3-得1分。其他符合题设条件(有三重轴,有极性)的结构,未正确标出正负极,得1分,正确标出正负极,得2分。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答案

1999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答案 第一题(12分) 要点1:1.52×29.0g·mol-1=44.1g·mol-1,这种气体是CO2(2分) CO2物质的量:2.94L/22.4L·mol-1=0.131mol;(2分) (或CO2的质量:0.131mol×44.0g·mol-1=5.78g) 要点2:由上面的计算可知一种物质为碳酸盐:MCO3。(M=Mg) 设M为常见元素Mg,则MgCO3质量为0.131mol×84.3g·mol-1=11.0g; (若设M=Ca,则CaCO3质量为0.131mol×100g·mol-1=13.1g>12.0g; 不合题意。若为Na2CO3(106g·mol-1)也不合题意)故M=Mg(6分) 注:若没有对CaCO3的讨论,只给3分。 要点3:既不溶于酸也不溶于稀碱的另一种物质是SiO2 (不可能是M2O,MO,M2O3): [32.0/(28.1+32.0) ]×100%=53.2%(符合题意)(2分) 化合物的化学式:MgCO3,SiO2 第二题(10分) 1.物质的溶解度通常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在一定的温度下,A和B两种物质能达到完全互溶。(2分)2.某些物质如H2O和(C2H5)3N,C3H5(OH)3和间-CH3C6H4NH2存在低的临界温度的原因是它们在较低温度能形成分子间氢键,然而,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间氢键破裂,所以溶解度反而减小。(4分) 3.H O H N C2H5 C2H5 C2H5 +O H H C2H5 C2H5 C2H5 N(2分) (若画为1个H2O和2个(C2H5)3N分子形成氢键也给2分) CH2 CH 2 OH OH OH NH23 CH2 CH 2 O OH OH H H H N3 CH2 CH 2 OH OH OH CH3 NH2 +(2分) (氢键位置不同、生成1、2、3个氢键或其它合理答案均给分) 第三题(12分) 1.A 的化学式Cr(NH3)3O4或CrN3H9O4(写成其他形式也可以)(2分) A 的可能结构式如下图:(4分)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

● 竞赛时间3小时。迟到超过半小时者不能进考场。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时间到,把试卷(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所有解答必须写在指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草稿纸在最后一页。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处。 ●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1.008 Zr Nb M o Tc Ru Rh Pd Ag Cd In Sn Sb Te I Hf Ta W Re Os Ir Pt Au Hg Tl Pb Bi Po At Ac-Lr H Li Be B C N O F Na M g Al Si P Cl S K Ca Sc Ti V Cr M 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Rb Cs Fr Sr Ba Ra Y La Lu -6.9419.01222.9924.31 39.1040.0885.4787.62132.9137.3[223][226]44.9647.8850.9452.0054.9455.8558.9363.5558.6965.3910.8126.9869.7212.0128.0972.61114.8204.4118.7207.2112.4200.6107.9197.0106.4195.1102.9192.2101.1190.298.91186.295.94183.992.91180.991.22178.588.9114.0116.0019.0030.9774.92121.8209.032.0778.96127.6[210][210] [210]126.979.9035.454.003 20.18 39.9583.80 131.3 [222]He Ne Ar Kr Xe Rn 相对原子质量 Rf Db Sg Bh Hs Mt 第1题 1976年6月里,美国科学家们参加在加拿大魁北克召开的一次物理学会议上,提出一份报告,讲到发现一块含钍的独居石矿石,上面有一环状“大洞”,直径80~100微米,显然是被矿石内含有的超重元素放射性放出的射线破坏的,经X 射线探测,证明116号、124号和126号元素存在。 1.116、124、126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哪族? 2.用氪-86照射铅-208,可获得293118,293118发生α衰变可得116元素,写出核反应方程式。 姓名 学校 赛场 报名号 赛区 省市自治区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要求 2008年4月19日 说明 1. 本基本要求旨在明确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及决赛试题的知识水平,作为试题命题 的依据。本基本要求不包括国家代表队选手选拔赛的要求。 2. 现行中学化学教学大纲、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及高考说明规定的内容均属初赛要求。 高中数学、物理、生物、地理与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基本内容(包括与化学相关的我国基本国情、宇宙、地球的基本知识等)也是本化学竞赛的内容。初赛基本要求对某些化学原理的定量关系、物质结构、立体化学和有机化学作适当补充,一般说来,补充的内容是中学化学内容的自然生长点。 3. 决赛基本要求在初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作适当补充和提高。 4.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是学生在教师指导下的研究性学习,是一种课外活动。针对竞赛 的课外活动的总时数是制定竞赛基本要求的重要制约因素。本基本要求估计初赛基本要求需40单元(每单元3小时)的课外活动(注:40单元是按高一、高二两年约40周,每周一单元计算的);决赛基本要求需追加30单元课外活动(其中实验至少10单元)(注:30单元是按10、11和12月共三个月约14周,每周2~3个单元计算的)。 5. 最近三年同一级别竞赛试题所涉及的符合本基本要求的知识自动成为下届竞赛的要求。 6. 本基本要求若有必要做出调整,在竞赛前4个月发出通知。新基本要求启用后,原基本 要求自动失效。 初赛基本要求 1. 有效数字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定量仪器(天平、量筒、移液 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等)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数字运算的约化规则和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实验方法对有效数字的制约。 2. 气体理想气体标准状况(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常量R 。体系标准压力。 分压定律。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原理。气体溶解度(亨利定律)。 3. 溶液溶液浓度。溶解度。浓度和溶解度的单位与换算。溶液配制(仪器的选择)。重 结晶方法以及溶质/溶剂相对量的估算。过滤与洗涤(洗涤液选择、洗涤方式选择)。重结晶和洗涤溶剂(包括混合溶剂)的选择。胶体。分散相和连续相。胶体的形成和破坏。 胶体的分类。胶粒的基本结构。 4. 容量分析被测物、基准物质、标准溶液、指示剂、滴定反应等基本概念。酸碱滴定曲 线(酸碱强度、浓度、溶剂极性对滴定突跃影响的定性关系)。酸碱滴定指示剂的选择。 以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硫代硫酸钠、EDTA为标准溶液的基本滴定反应。分析结果的计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及答案

1-3该离子是()。

A.质子酸 B.路易斯酸 C.自由基 D.亲核试剂 2003年5月报道,在石油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烷烃分子,因其结构类似于金刚石,被称为“分子钻石”,若能合成,有可能用做合成纳米材料的理想模板。该分子的结构简图如下: 1-4该分子的分子式为; 1-5该分子有无对称中心? 1-6该分子有几种不同级的碳原子? 1-7该分子有无手性碳原子? 1-8该分子有无手性? 第2题(5分) 羟胺和用同位素标记氮原子(N﹡)的亚硝酸在不同介质中发生反应,方程式如下: NH2OH+HN﹡O2→A+H2O NH2OH+HN﹡O2→B+H2O A、B脱水都能形成N2O,由A得到N﹡NO和NN﹡O,而由B只得到NN﹡O。 请分别写出A和B的路易斯结构式。 第3题(8分) X-射线衍射实验表明,某无水MgCl2晶体属三方晶系,呈层形结构,氯离子采取立方最密堆积(ccp),镁离子填满同层的八面体空隙;晶体沿垂直于氯离子密置层的投影图如下。该晶体的六方晶胞的参数:a=363.63pm,c=1766.63pm;p=2.53g·cm-3。 3-1 以“”表示空层,A、B、C表示Cl-离子层,a、b、c表示Mg2+离子层,给出三方层 型结构的堆积方式。

3-2计算一个六方晶胞中“MgCl2”的单元数。 3-3 假定将该晶体中所有八面体空隙皆填满Mg2+离子,将是哪种晶体结构类型? 第4题(7分) 化合物A是一种热稳定性较差的无水的弱酸钠盐。用如下方法对其进行分析:将A与惰性填料混合均匀制成样品,加热至400℃,记录含A量不同的样品的质量损失(%),结果列于下表: 利用上述信息,通过作图,推断化合物A的化学式,并给出计算过程。 第5题(10分) 甲苯与干燥氯气在光照下反应生成氯化苄,用下列方法分析粗产品的纯度:称取0.255g 样品,与25mL 4mol·L-1氢氧化钠水溶液在100 mL圆底烧瓶中混合,加热回流1小时;冷至室温,加入50 mL20%硝酸后,用25.00mL 0.1000mol·L-1硝酸银水溶液处理,再用0.1000mol·L-1NH4SCN水溶液滴定剩余的硝酸银,以硫酸铁铵为指示剂,消耗了6.75 mL。

第23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理论(全)介绍

第23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理论试题 第1题 用传统的工艺方法从矿物中提取锰和锌存在能耗高、三废排放量大和工艺流程长等缺点。2009年报道,采用1:1硫酸溶液同槽浸出锰结核矿[质量分数20.0)(2=MnO ?]和锌精矿[质量分数70.0)(=ZnS ?]的工艺方法提取锰和锌获得成功,对资源综合利用、节能减排和清洁生产生有重要的实际意义。已知44.0)/(,77.0)/(223-==+++Fe Fe E V Fe Fe E θθ V ZnS S E V Mn MnO E V 265.0)/(,23.1)/(.22==+θθ。 1-1 锰结核矿和锌精矿单独酸浸结果很不理想。请通过热力学计算,说明锰结核矿和锌精矿同槽酸浸时发生化学反应的可行性。 1-2 模拟实验发现,二氧化锰和硫化锌同槽酸浸时反应速率很慢,若在酸溶液中加入少量的铁屑则能明显使反应速率加快。写出铁进入溶液后分别与二氧化锰和硫化锌发生化学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并简述反应速率加快的原因。 1-3 研究发现,2种矿物同槽酸浸4小时后,锰和锌的浸出率只有~80%,为了提高浸出率,在实际工艺中,须将过滤后的滤渣用四氯乙烷处理后再做二次酸浸,请简要说明四氯乙烷的作用。 1-4 锌精矿中常有部分铅共生,同槽酸浸工艺回收铅的方法之一是在浸渣中加入足量的食盐水使铅溶出,写出溶出铅的化学方程式。 第2题 我国的稀土资源约占世界总量的80%,居世界第一位。稀土元素的化学性质极其相似,分离十分困难,仅从1794年发现钇到1945年从铀裂变产物中得到钷就花了150年。稀土萃取化学的研究为大规模分离和提纯稀土元素带来了新飞跃。2008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化学家徐光宪,以表彰他在创立稀土串级萃取理论及其工艺方面的杰出贡献,该项成就使我国高纯稀土产品成本下降3/4,单一高纯稀土产品占世界产量的90%以上。 2-1 目前在稀土分离工业中广泛应用国产萃取剂P 507,它的化学名称为(2 乙基己基)膦酸(2 乙基己基)酯,画出其化学结构简式,写出萃取三价稀土离子的化学反应方程式(萃取剂用HA 表示,稀土离子用RE3+表示)。 2-2 设萃取反应平衡常数为Kex,HA 的解离常数为Ka,配合物在水相中的稳定常数为 n,配合物和萃取剂在有机相和水相间的分配常数分别为Dm 和Pn,试推导用诸常数表达Kex 的关系式。 2-3 图2.1是用酸性磷酸酯萃取镨离子(Pr3+)得到的配合物结构的一部分。 (1)2图的R 不同,若R 为CH3和C2H5,写出(a)和(b)的化学式。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大纲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大纲 说明: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分初赛(分赛区竞赛)和决赛(冬令营)两个阶段,加上冬令营后的国家队选手选拔赛共三个阶段。本基本要求旨在明确全国初赛和决赛试题的水平,作为试题命题的依据。国家队选手选拔赛需根据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预备题确定,本基本要求不涉及。 现行中学化学教学要求以及考试说明规定的内容均属初赛内容。初赛基本要求在原理知识上大致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化学读本》的水平一致,但对某些化学原理的定量关系、物质结构、立体化学和有机化学上作适当补充,一般说来,补充的内容是中学化学内容的自然生长点。初赛要求的描述化学知识以达到国际化学竞赛大纲一级水平为准,该大纲的二、三级知识均不要求在记忆基础上应用。 决赛基本要求是在初赛基本要求的基础上作适当补充,描述化学知识原则上以达到国际化学竞赛二级知识水平为度,该大纲的三级知识均不要求在记忆基础上应用。 本基本要求若有必要作出调整,在2001年8月中旬通告。 初赛基本要求 1.有效数字的概念。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定量仪器(分析天平、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的精度与测量数据有效数字。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 2.理想气体标准状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密度。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气体溶解度。 3.溶液浓度与固体溶解度及其计算。溶液配制(浓度的不同精确度要求对仪器的选择)。 重结晶估量。过滤与洗涤操作、洗涤液选择、洗涤方式选择。溶剂(包括混合溶剂)与溶质的相似相溶规律。 4.容量分析的基本概念——被测物、标准溶液、指示剂、滴定反应等。分析结果计算。 滴定曲线与突跃的基本概念(酸碱强度、浓度、溶剂极性对滴定突跃影响的定性关系)不要求滴定曲线定量计算。酸碱滴定指示剂选择的基本原则。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硫代硫酸钠为标准溶液的滴定基本反应与分析结果计算。 5.原子结构——核外电子运动状态。用s、p、d等来表示基态构型(包括中性原子、正离子和负离子),不要求对能级交错、排布规律作解释;不要求量子数;不要求带正负号的波函数角度分布图象。电离势、电子亲和势及(泡林)电负性的一般概念。6.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系——主族与副族。主、副族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的性质变化一般规律;同周期元素从左到右的性质变化一般规律;s、d、ds、p、f-区的概念; 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核外电子结构(电子层数、价电子层与价电子数);最高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对角线规则;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周期表位置的关系。金属与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半金属;主、副族重要而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见化合价及主要形态。 7.分子结构:路易斯结构式(电子式)。价层电子互斥模型对简单分子(包括离子)立体结构的预测。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分子(包括离子)立体结构的解释。共价键 p-p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与答案(Word版)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 考试时间:3小时 第1题(1分) (1)金属锰可以用四氧化三锰为原料通过铝热法来制备。试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2)CS2是一种有恶臭的液体,把它滴入硫酸酸化的高锰酸钾水溶液,将析出硫磺,同时放出CO2,写出配平的化学式方程式。 第2题(10分) (1)在新生代的海水里有一种铁细菌,它们提取海水中的亚铁离子,把它转变成它们的皮鞘(可以用Fe2O3来表示其中的铁),后来便沉积下来形成铁矿;这个用酶为催化剂的反应的另一个反应物是CO2,它在反应后转变成有机物,可用甲醛来表示,试写出配平的离子方程式。 (2)地球化学家用实验证实,金矿常与磁铁矿共生的原因是:在高温高压的水溶液(即所谓“热液”)里,金的存在形式是[AuS-]络离子,在溶液接近中性时,它遇到Fe2+离子会发生反应,同时沉积出磁铁矿和金矿,试写出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第3题(10分) 矿物胆矾就是CuSO4·5H2O,当它溶于水渗入地下,遇到黄铁矿(FeS2),铜将以辉铜矿(Cu2S)的形式沉积下来;而反应得到的铁和硫则进入水溶液,该溶液无臭味,透明不浑浊,绿色,呈强酸性,在有的矿区常可见到这种具有强腐蚀性的地下水(俗称黑水)渗出地面,上述反应可以用一个化学方程式来表示,试写出配乎的化学方程式。 第4题(10分) 制备硫代硫酸钠的方法之一是把二氧化硫通人硫化钠和碳酸钠(摩尔比2︰1)的混合溶液。在反应过程中,先生成黄色的固体,其量先逐渐增多,然后又逐渐减少,溶液的pH 值降到7左右时,溶液近于无色,反应已经完成。如果继续通入二氧化硫,溶液的pH值降到5,又会有固体物质出现。 写出和以上现象有关的各个配干的化学方程式。 第5题(10分) 取2.5克KClO3粉末置于冰水冷却的锥形瓶中,加入5.0克研细的I2,再注入3cm3水,在45分钟内不断振荡,分批加入9~10cm3浓HCl,直到I2完全消失为止(整个反应过程保持在40℃以下)。将锥形瓶置于冰水中冷却,得到橙黄色的晶体A。 将少量A置于室温下的干燥的试管中,发现A有升华现象,用湿润的KI-淀粉试纸在管口检测,试纸变蓝.接着把试管置于热水浴中,有黄绿色的气体生成,管内的固体逐渐变成红棕色液体。 将少量A分别和KI,Na2S2O3,H2S等溶液反应,均首先生成I2。 酸性的KMnO4可将A氧化,得到的反应产物是无色的溶液。 (1)写出A的化学式;写出上述制备A的配平的化学方程式。 (2)写出A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 (3)写出A和KI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附:原子量K 39.10;Cl 35.45;I 126.9;O 16.00 第6题(10分) 某烃,在标准状态下呈气态,取10cm3该烃跟70cm3氧气混合,并用电火花引燃。反应后先使水蒸气冷凝,测出混合气体的体积是65cm3,再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钾溶液,剩余的气体的体积为45cm3。所有的气体体积都是在标准状态下测定的,试求这种烃的分子式。 第7题(10分)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内容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基本内容 2004-01-14 作者(来源):[暂无] 说明: 1.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分初赛(分赛区竞赛)和决赛(冬令营)两个阶段,加上冬令营后的国家队选手选拔赛三个阶段。本基本内容体现了全国初赛和决赛试题的水平,是试题命题的依据。国家队选手选拔赛需根据当年国际化学奥林匹克竞赛预备题确定,本基本内容不涉及。 2.现行中学化学教学要求以及考试说明规定的内容均属初赛内容。初赛内容在原理知识上大至与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全日制高中化学教材的水平一致,但对某些化学原理的定量关系、物质结构、立体化学和有机化学等作适当补充,一般来说,补充的内容是中学化学内容的自然生长点。初赛要求的描述性化学知识以达到国际化学竞赛大纲一级水平为准,该大纲的二、三级知识均不要求在记忆基础上应用。 3.决赛基本内容是在初赛基本内容基础上作适当的补充,描述性化学知识原则上以达到国际化学竞赛二级大纲知识水平为度,该大纲的三级知识均不要求在记忆基础上应用。 4.重视化学知识与非化学知识的交叉与相互渗透,但对数学、物理知识的要求不超过中学教学大纲的要求。5.本基本内容若有必要作出调整,在2001年8月中旬通告。 初赛基本内容 1.有效数字的概念及应用。在化学计算和化学实验中正确使用有效数字。定量仪器(分析天平、量筒、移液管、滴定管、容量瓶等)的精度与测量数据的有效数字。运算结果的有效数字。 2.理想气体标准状态。理想气体状态方程。气体密度。气体相对分子质量测定。气体溶解度。分压定律。3.溶液浓度、固体溶解及其计算。溶液配制(根据对浓度的精确度要求选择仪器)。重结晶法提纯的量的估算。洗涤操作中洗涤液的选择和洗涤方式的选择。溶剂(包括混合溶剂)与溶质的相似相溶规律。 4.滴定分析的基本概念--被测物、标准溶液、指示剂、滴定反应等。滴定分析结果计算。滴定曲线与突越概念(酸碱强度、浓度、溶剂极性对滴定突越影响的定性关系。不要求滴定曲线定量计算)。pH计算和常用酸碱滴定指示剂选择的基本原则。以高锰酸钾、重铬酸钾、硫代硫酸钠、EDTA作为标准溶液的滴定分析结果的计算。 5.原子结构--核外电子的可能空间状态。用s、p、d等来表示基态结构(包括中性原子、正离子和负离子)(不要求对能级交错、排布规律作解释;不要求量子数、波函数图像)。电离能、电子亲和能及(泡林)电负性一般概念。 6.元素周期律和元素周期系--主族与副族、同族元素从上到下的性质一般变化规律;s、d、ds、p、f区的概念;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与核外电子结构(电子层数、价电子层与价电子数);最高化合价与族序数的关系;对角线规则;金属性、非金属性与周期表位置的关系。金属与非金属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半金属;主、副族(第一系列)重要而常见元素的名称、符号及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常见化合价及主要形态。 7.分子结构:路易斯结构式(电子式)和形式电荷。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对简单分子(包括离子)立体结构的预测。杂化轨道理论对简单分子(包括离子)立体结构的解释。共价键[p-p π键、(s-s、s-p、p-p)σ键和p-p大π键]形成条件、键能、键角、饱和性与方向性。共轭(或离域)的一般概念。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详解

2007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 (时间:3小时满分:100分) 第1题(12分) 通常,硅不与水反应,然而,弱碱性水溶液能使一定量的硅溶解,生成Si(OH)4。 1-1已知反应分两步进行,试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上述溶解过程。 早在上世纪50年代就发现了CH5+的存在,人们曾提出该离子结构的多种假设,然而,直至1999年,才在低温下获得该离子的振动-转动光谱,并由此提出该离子的如下结构模型:氢原子围绕着碳原子快速转动;所有C-H键的键长相等。 1-2该离子的结构能否用经典的共价键理论说明?简述理由。 1-3该离子是()。 A.质子酸 B.路易斯酸 C.自由基 D.亲核试剂 2003年5月报道,在石油中发现了一种新的烷烃分子,因其结构类似于金刚石,被称为“分子钻石”,若能合成,有可能用做合成纳米材料的理想模板。该分子的结构简图如下: 1-4该分子的分子式为; 1-5该分子有无对称中心? 1-6该分子有几种不同级的碳原子? 1-7该分子有无手性碳原子? 1-8该分子有无手性? 第2题(5分) 羟胺和用同位素标记氮原子(N﹡)的亚硝酸在不同介质中发生反应,方程式如下: NH2OH+HN﹡O2→ A+H2O NH2OH+HN﹡O2→ B+H2O A、B脱水都能形成N2O,由A得到N﹡NO和NN﹡O,而由B只得到NN﹡O。 请分别写出A和B的路易斯结构式。 第3题(8分) X-射线衍射实验表明,某无水MgCl2晶体属三方晶系,呈层形结构,氯离子采取立方最密堆积(ccp),镁离子填满同层的八面体空隙;晶体沿垂直于氯离子密置层的投影图如下。该晶体的六方晶胞的参数:a=363.63pm,c=1766.63pm;p=2.53g·cm-3。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 试题及答案

2003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1题(5分)二战期间日本是在战场上唯一大量使用毒气弹的国家,战争结束日军撤退时,在我国秘密地遗弃了大量未使用过的毒气弹,芥子气是其中一种毒气。芥子气的分子式为(ClCH2CH2)2S。人接触低浓度芥子气并不会立即感受痛苦,然而,嗅觉不能感受的极低浓度芥子气已能对人造成伤害,而且,伤害是慢慢发展的。 1-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芥子气。 1-2芥子气可用两种方法制备。其一是ClCH2CH2OH与Na2S反应,反应产物之一接着与氯化氢反应;其二是CH2=CH2与S2Cl2反应,反应物的摩尔比为2 : 1。写出化学方程式。 1- 第2 的中文化学名称是:脱氧核糖核酸;DNA是由如下三种基本组分构成的:脱氧核糖(基)、磷酸(基)和碱基;DNA中的遗传基因是以碱基的排列顺序存储的;DNA双链之间的主要作用力是氢键。给出DNA双螺旋结构在现代科技中应用的一个实例:基因重组或基因工程、转基因作物、人类全基因图谱……。(每空1分;无“基”字得分相同。) 第3题(5分)在正确选项上圈圈。 3-1下列化学键中碳的正电性最强的是 C-F B.C-O C.C-Si D. C-Cl 3-2电子构型为[Xe]4f145d76s2的元素是 A. 稀有气体过渡元素 C.主族元素D. 稀土元素 3-3下列离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是 A. Ga3+Ti4+C. Cu+D. Li+ 第4题(8分)在30o C以下,将过氧化氢加到硼酸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析出一种无色晶体X。组成分析证实,该晶体的质量组成为Na 14.90%,B 7.03 %,H 5.24 %。加热X,得无色晶体Y。Y含Na 23.0%,是一种温和的氧化剂,常温下在干燥空气里稳定,但在潮湿热空气中分解放氧,广泛用作洗涤剂、牙膏、织物漂白剂和美发产品,也用于有机合成。结构分析证实X和Y的晶体中有同一种阴离子Z2-,该离子中硼原子的化学环境相同,而氧原子却有两种成键方式。 4

第32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含参考答案

第32届中国化学奥林匹克(初赛)试题 第1题(8分)根据所给的条件按照要求书写化学方程式(要求系数为最简整数比)。 1-1氮化硅可用作LED的基质材料,它可通过等离子体法由SiH4与氨气反应制得。 1-2将擦亮的铜片投入装有足量的浓硫酸的大试管中,微热片刻,有固体析出但无气体产生,固体为Cu2S和另一种白色物质的混合物。 1-3在50℃水溶液中,单质碲与过量NaBH4反应制备碲氢化钠,反应过程中析出硼砂[Na2B4O5(OH)4.8H2O]。 1-4天然气的无机成因说十分诱人。据称,地幔主成分之一的橄榄石与水和二氧化碳反应,

可生成甲烷。橄榄石以Mg2SiO4和Fe2SiO4表示,反应后变为蛇纹石[Mg3Si2O5(OH)4]和磁铁矿。 第2题(8分) 2-1195K,三氧化二磷在二氯甲烷中与臭氧反应得到P4O18。画出P4O18分子的结构示意图。 2-2CH2SF4是一种极性溶剂,其分子几何构型符合阶点子对互斥(VSEPR)模型。画出CH2SF4的分子结构示意图(体现合理的成键及角度关系)。 2-32018年足球世界杯比赛用球使用了生物基三元乙丙橡胶(EPDM)产品Keltan Eco。 EPDM属三元共聚物,由乙烯、丙烯及第三单体经溶液共聚而成 2-3-1EPDM具有优良的耐紫外光、耐臭氧、耐腐蚀等性能。写出下列分子中不可用于制备EPDM的第三单体(可能多选,答案中含错误选项不得分)。 2-3-2合成高分子主要分为塑料、纤维和橡胶三大类,下列高分子中与EPDM同为橡胶的是:F 聚乙烯G聚丙烯腈H 反式聚异戊二烯I 聚异丁烯 第3题(12分) 为纪念门捷列夫发现元素周期律150周年,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将2019年设为“国际化学元素周期表年”。门捷列夫预言了多种当时未知的元素,A即为其中之一。 将含元素A的硫化物矿在N2气氛中800℃处理,分解产物中右A的硫化物B;随后升温至825℃并向体系中通入氨气,得到红色化合物C,C溶于发烟硝酸得到白色沉淀D。经过滤洗涤,D在600℃与COCl2反应,产物冷却后得到液体E,E遇水生产D,在E的6molL-1盐酸溶液通入H2S得到沉淀B;将D溶于NaOH溶液,用硝酸调H+浓度至约为0.3molL-1,加入钼酸铵溶液,常温下反应产生橙黄色沉淀F,F与十二钼磷酸结构相同;将D加入H3PO2置时脱

中国化学会第25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中国化学会第25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 1.008 Zr Nb Mo Tc Ru Rh P d Ag Cd In Sn Sb Te I Hf Ta W Re Os Ir P t Au Hg Tl P b Bi P o At Ac-Lr H Li Be B C N O F Na Mg Al Si P Cl S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Rb Cs Fr Sr Ba Ra Y La Lu -6.9419.01222.9924.31 39.1040.0885.4787.62132.9137.3[223][226]44.9647.8850.9452.0054.9455.8558.9363.5558.6965.3910.8126.9869.7212.0128.0972.61114.8204.4118.7207.2112.4200.6107.9197.0106.4195.1102.9192.2101.1190.298.91186.295.94183.992.91180.991.22178.588.9114.0116.0019.0030.9774.92121.8209.032.0778.96127.6[210][210] [210]126.979.9035.454.003 20.18 39.9583.80 131.3 [222]He Ne Ar Kr Xe Rn 相对原子质量 Rf Db Sg Bh Hs Mt 评分通则: 1.凡要求计算的,没有计算过程,即使结果正确也不得分。 2.有效数字错误,扣0.5分,但每大题只扣1次。 3.单位不写或表达错误,扣0.5分,但每大题只扣1次。 4.只要求1个答案、而给出多个答案,其中有错误的,不得分。 5.方程式不配平不得分。 6.不包括在此标准答案的0.5分的题,可由评分组讨论决定是否给分。 第1题(15分) 1-1 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是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居里夫人发现的两种化学元素的元素符号和中文名称分别是 和 。 1-2 向TiOSO 4水溶液中加入锌粒,反应后溶液变为紫色。在清夜中滴加适量的CuCl 2水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 ;继续滴加CuCl 2水溶液,白色沉淀消失,其离子方程式是 。 1-3 20世纪60年代维也纳大学V .Gutmann 研究小组报道,三原子分子A 可由SF 4和NH 3反应合成;A 被AgF 2氧化得到沸点为为27℃的三元化合物B 。A 和B 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与同种端位原子的核间距几乎相等;B 分子有一根三种轴和3个镜面。画出A 和B 的结构式(明 确示出单键和重键,不在纸面上的键用楔形键表示,非键合电子不必标出)。 1-4 画出Al 2(n-C 4H 9)4H 2和Mg[Al(CH 3)4]2的结构简式。 1-5 已知E ?(FeO 42—/Fe 3+) = 2.20 V ,E ?(FeO 42— /Fe(OH)3) = 0.72 V 。 ① 写出氯气和三氯化铁反应形成高铁酸根的离子方程式。 。 ② 写出高铁酸钾在酸性水溶液中分解的离子方程式。 。 ③ 用高铁酸钾与镁等组成碱性电池,写出该电池的电极反应 。 第2题(11分) 2-1 画出2,4-戊二酮的钠盐与Mn 3+形成的电中性配合物的结构式(配体用O O 表示)。 2-2 已知该配合物的磁矩为4.9玻尔磁子,配合物中Mn 的未成对电子数为 。 2-3 回答:该化合物有无手性?为什么? 2-4 画出2,4戊二酮负离子的结构简式(必须明确其共轭部分),写出其中离域π键的表示符号。 2-5 橙黄色固体配合物A 的名称是三氯化六氨合钴(Ⅲ),是将二氯化钴、浓氨水、氯化铵和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

中国化学会2003年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省级赛区)试题 第1题(5分)二战期间日本是在战场上唯一大量使用毒气弹的国家,战争结束日军撤退时,在我国秘密地遗弃了大量未使用过的毒气弹,芥子气是其中一种毒气。芥子气的分子式为 (ClCH2CH2)2S。人接触低浓度芥子气并不会立即感受痛苦,然而,嗅觉不能感受的极低浓度芥子气已能对人造成伤害,而且,伤害是慢慢发展的。 1-1用系统命名法命名芥子气。 1-2芥子气可用两种方法制备。其一是ClCH2CH2OH与Na2S反应,反应产物之一接着与氯化氢反应;其二是CH2=CH2与S2Cl2反应,反应物的摩尔比为2 : 1。写出化学方程式。 1-3用碱液可以解毒。写出反应式。 第2题(7分)50年前,Watson和Crick因发现DNA双螺旋而获得诺贝尔化学奖。DNA的中文化学名称是:;DNA是由如下三种基本组分构成的:、和;DNA中的遗传基因是以的排列顺序存储的;DNA双链之间的主要作用力是。给出DNA双螺旋结构在现代科技中应用的一个实例:。 第3题(5分)在正确选项上圈圈。 3-1下列化学键中碳的正电性最强的是 A. C-F B. C-O C. C-Si D. C-Cl 3-2电子构型为[Xe]4f145d76s2的元素是 A. 稀有气体 B. 过渡元素 C. 主族元素 D. 稀土元素 3-3 下列离子中最外层电子数为8的是 A. Ga3+ B. Ti4+ C. Cu+ D. Li+ 第4题(8分)在30o C以下,将过氧化氢加到硼酸和氢氧化钠的混合溶液中,析出一种无色晶体X。组成分析证实,该晶体的质量组成为Na 14.90%,B 7.03 %,H 5.24 %。加热X,得无色晶体Y。Y含Na23.0%,是一种温和的氧化剂,常温下在干燥空气里稳定,但在潮湿热空气中分解放氧,广泛用作洗涤剂、牙膏、织物漂白剂和美发产品,也用于有机合成。结构分析证实X和Y的晶体中有同一种阴离子Z2-,该离子中硼原子的化学环境相同,而氧原子却有两种成键方式。 4-1写出X、Y的最简式,给出推理过程。 4-2用最恰当的视角画出Z2-离子的立体结构(原子用元素符号表示,共价键用短线表示)。 第5题(6分)下图是一种正在投入生产的大型蓄电系统。左右两侧为电解质储罐,中央为电池,电解质通过泵不断在储罐和电池间循环;电池中的左右两侧为电极,中间为离子选择性膜,在电池放电和充电时该膜可允许钠离子通过;放电前,被膜隔开的电解质为Na2S2和NaBr3,放电后,分别变为Na2S4和NaBr。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及答案(word版)

中国化学会第25届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 (省级赛区)试题答案 (2011年9月11日9∶00 – 12∶00共计3小时) 竞赛时间3小时。迟到超过半小时者不能进考场。开始考试后1小时内不得离场。时间到,把试卷(背面朝上)放在桌面上,立即起立撤离考场。 试卷装订成册,不得拆散。所有解答必须写在指定的方框内,不得用铅笔填写。草稿纸在最后一页。不得持有任何其他纸张。 姓名、报名号和所属学校必须写在首页左侧指定位置,写在其他地方者按废卷论处。 允许使用非编程计算器以及直尺等文具。 1.008 Zr Nb Mo Tc Ru Rh P d Ag Cd In Sn Sb Te I Hf Ta W Re Os Ir P t Au Hg Tl P b Bi P o At Ac-Lr H Li Be B C N O F Na Mg Al Si P Cl S K Ca Sc Ti V Cr Mn Fe Co Ni Cu Zn Ga Ge As Se Br Rb Cs Fr Sr Ba Ra Y La Lu - 6.9419.012 22.9924.31 39.1040.08 85.4787.62 132.9137.3 [223][226] 44.9647.8850.9452.0054.9455.8558.9363.55 58.6965.39 10.81 26.98 69.72 12.01 28.09 72.61 114.8 204.4 118.7 207.2 112.4 200.6 107.9 197.0 106.4 195.1 102.9 192.2 101.1 190.2 98.91 186.2 95.94 183.9 92.91 180.9 91.22 178.5 88.91 14.0116.0019.00 30.97 74.92 121.8 209.0 32.07 78.96 127.6 [210][210] [210] 126.9 79.90 35.45 4.003 20.18 39.95 83.80 131.3 [222] He Ne Ar Kr Xe Rn 相对原子质量 Rf Db Sg Bh Hs Mt 评分通则: 1.凡要求计算的,没有计算过程,即使结果正确也不得分。 2.有效数字错误,扣0.5分,但每大题只扣1次。 3.单位不写或表达错误,扣0.5分,但每大题只扣1次。 4.只要求1个答案、而给出多个答案,其中有错误的,不得分。 5.方程式不配平不得分。 6.不包括在此标准答案的0.5分的题,可由评分组讨论决定是否给分。 第1题(15分) 1-1 2011年是国际化学年,是居里夫人获得诺贝尔化学奖100周年。居里夫人发现的两种化学元素的元素符号和中文名称分别是和。 1-2 向TiOSO4水溶液中加入锌粒,反应后溶液变为紫色。在清夜中滴加适量的CuCl2水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生成白色沉淀的离子方程式是;继续滴加CuCl2水溶液,白色沉淀消失,其离子方程式是。1-3 20世纪60年代维也纳大学V.Gutmann研究小组报道,三原子分子A可由SF4和NH3反应合成;A被AgF2氧化得到沸点为为27℃的三元化合物B。A和B分子中的中心原子与同种端位原子的核间距几乎相等;B分子有一根三种轴和3个镜面。画出A和B的结构式(明

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试题与答案

竞赛试卷全国高中学生化学竞赛(初赛)试题与答案1.1999年是人造元素丰收年,一年间得到第114、116和118号三个新元素。按已知的原子结构规律,118号元素应是第周期第族元素,它的单质在常温常压下最可能呈现的状态是(气、液、固选一填入)态。近日传闻俄国合成了第166号元素,若已知原子结构规律不变,该元素应是第周期第族元素。(5分) 【答案】 七;零;气;八;VIA(5分, 每个填空得1分) 2.今年是勒沙特列(Le Chatelier1850-1936)诞生150周年。请用勒沙特列原理解释如下生活中的常见现象:打开冰镇啤酒瓶把啤酒倒入玻璃杯,杯中立即泛起大量泡沫。(6分) 【答案】 (1)啤酒瓶中二氧化碳气体与啤酒中溶解的二氧化碳达到平衡:CO2(气)CO2(溶液),打开啤酒瓶,二氧化碳气体的压力下降,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平衡向放出二氧化碳气体的方向移动,以减弱气体压力下降对平衡的影响。 (2)温度是保持平衡的条件,玻璃杯的温度比冰镇啤酒的温度高,根据勒沙特列原理,平衡应向减弱温度升高的方向移动,即应向吸热方向移动,从溶液中放出二氧化碳气体是吸热的,因而,应从溶液中放出二氧化碳气体。 注:压力和温度各3分,不与勒沙特列原理挂钩不给分。 3.1999年合成了一种新化合物,本题用X为代号。用现代物理方法测得X的相对分子质量为64;X含碳93.8%,含氢6.2%;X分子中有3种化学环境不同的氢原子和4种化学环境不同的碳原子;X分子中同时存在C—C、C=C和C≡C三种键,并发现其C=C键比寻常的C=C短。 1.X的分子式是____ (2分) 2.请画出X的可能结构。(4分) 【答案】 1.C5H4 2.如右右上图 注:只有一种可能结构;重键位置必须正确,而键角和立体结 构则不必要求。右上图是用Chemsketch程序制作的立体结构图,图形未画出重键,仅供参考,不是答案。 4.理想的宏观单一晶体呈规则的多面体外形。多面体的面叫晶面。今有一枚MgO单晶如附图1所示。它有 6个八角形晶面和8个正三角形晶面。宏观晶体的晶面是与微观晶胞中一定取向的截面对应的。已知MgO的晶 体结构属NaCl型。它的单晶的八角形面对应于它的晶胞的面。请指出排列在正三角形晶面上的原子(用元素符 号表示原子,至少画出6个原子,并用直线把这些原子连起,以显示它们的几何关系)。(6分) 【答案】 ; 所有原子都是Mg(3分)所有原子都是O(3分) 注:画更多原子者仍应有正确几何关系;右图给出了三角形与晶胞的关系,不是答案。 5.最近发现一种由钛原子和碳原子构成的气态团簇分子,如右图所示,顶角和面心的原子是钛原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