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技术方案(2017版)

合集下载

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规范(2019年版)

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规范(2019年版)

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规范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采用数据接口规范,规定了平台数据交换范围与格式、交换方式与流程、交换管理等规范。

本规范适用于指导国家级与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交换接口设计,以及交换体系的建立和管理工作,适用于规范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数据采集、传输、存储等工作。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WS/T303-2009卫生信息数据元标准化数据规范WS/T305-2009卫生信息数据集元数据规范WS363-2011卫生信息数据元目录WS365-2011城乡居民健康档案基本数据集WS372-2012疾病管理基本数据集WS373-2012医疗服务基本数据集WS374-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WS375-2012疾病控制基本数据集WS376-2013儿童保健数据集WS377-2013妇女保健基本数据集WS445-2014电子病历基本数据集WS/T447-2014基于电子病历的医院信息平台技术规范WS/T448-2014基于居民健康档案的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技术规范WS/T482-2016卫生信息共享文档编制规范WS/T483-2016健康档案共享文档规范WS/T500-2016电子病历共享文档规范WS/T502-2016电子健康档案与区域卫生信息平台标准符合性测试规范WS537-2017居民健康卡数据集WS538-2017医学数字影像通信基本数据集WS539-2017远程医疗信息基本数据集WS541-201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数据集WS542-2017院前医疗急救基本数据集WS374.1-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一部分:卫生监督检查与行政处罚WS374.2-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二部分:卫生监督行政许可与登记WS374.3-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三部分:卫生监督监测与评价WS374.4-2012卫生管理基本数据集第四部分:卫生监督机构与人员WS541-2017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本数据集WS/T546-2017远程医疗信息系统与统一通信平台交互规范GB/T22611-2003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人的性别代码GB/T22612-2003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2部分:婚姻状况代码GB/T3304中国各民族名称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GB/T4761家庭关系代码GB/T4658学历代码GB/T6565职业分类与代码GB/T2260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2659世界各国和地区名称代码GB/T21062.4-2007政务信息资源交换体系第4部分:技术管理要求电子病历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原卫生部2009年健康档案基本架构与数据标准(试行)原卫生部2009年3术语和缩略语3.1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陕西行动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20〕7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陕西行动的实施意见-陕政发〔2020〕7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陕西行动的实施意见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推进健康陕西行动的实施意见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为深入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推进健康陕西行动,根据《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发〔2019〕13号)和《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健康陕西2030”规划纲要〉的通知》(陕发〔2017〕16号)精神,现提出以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到2022年,全省健康优先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基本建立,影响健康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人民健康素养水平持续提高,人人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和基本体育健身服务,绿色安全的健康环境基本形成,健康生活方式加快推广,重点人群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居民主要健康指标明显提升。

到2030年,全省健康优先的制度设计和政策体系更加完善,健康生活方式全面普及,健康服务质量、保障能力和全民健康水平显著提高,人人享有高质量的健康服务和高水平的健康保障,人民更加健康长寿,环境更加健康优美,社会更加健康和谐,健康产业繁荣发展,各项健康指标大幅提升,建成与陕西经济社会发展相协调的全民健康服务和治理体系,实现健康陕西行动的各项目标任务。

二、重大行动(一)健康知识普及行动。

建立全省居民健康素养监测评价体系。

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宣传教育等活动,推广百姓健康系列栏目,打造权威健康教育平台。

依托健康教育项目,利用健康档案信息,开展个性化健康教育。

建立健康科普专家资源库,构建健康科普知识发布传播机制。

构建全媒体健康科普知识发布、传播审核机制,编制重点人群、重点健康问题知识信息指南,向社会发布。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技术指引(2017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技术指引(2017年版)的通知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印发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技术指引(2017年版)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已撤销)
•【公布日期】2017.12.13
•【文号】国卫办规划函〔2017〕1232号
•【施行日期】2017.12.13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电子信息
正文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关于印发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技术指引(2017年版)的
通知
国卫办规划函〔2017〕1232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卫生计生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委机关各司局,委直属和联系单位,委属(管)医院: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7号)要求,推进和规范二级以上医院的信息化建设,配合统一权威、互联互通的国家、省、地市、县四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建设,支撑《医院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应用,我委制定了《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技术指引(2017年版)》(试行)。

现印发你们(可从国家卫生计生委网站下载),请参照执行。

联系人:王泳、沈剑峰
联系电话:************、68791911
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
2017年12月13日附件:医院信息化建设应用技术指引(2017年版,试行)。

01-国家医疗健康信息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方案(2017年版)

01-国家医疗健康信息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方案(2017年版)

国家医疗健康信息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测评方案(2017年版)目录1概述 (3)2名词解释 (4)3测评原则 (4)4测评依据 (5)5测评内容及方法 (6)5.1简述 (6)5.2实验室测试 (7)5.2.1测试对象 (7)5.2.2测试内容 (7)5.2.3测试方法 (7)5.3项目应用评价 (8)5.3.1测评对象 (8)5.3.2测评内容 (8)5.3.3测评方法 (9)5.3.4评级方案 (11)6等级评定 (14)7测评管理 (15)7.1相关参与机构的职责与要求 (15)7.1.1测评管理机构及职责 (15)7.1.2测评申请机构有关要求 (15)7.1.3第三方检测机构有关要求 (16)7.2管理机制 (16)7.2.1分级管理机制 (16)7.2.2检测机构管理 (16)7.2.3测评专家管理 (16)8测评流程 (17)8.1申请阶段 (17)8.2准备阶段 (18)8.3测评实施阶段 (18)8.4评级阶段 (19)1概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主席令第1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卫规划发〔2013〕32号)等相关政策文件,为落实新医改相关工作任务,加强并持续推进卫生信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高跨机构、跨地域健康诊疗信息交互共享和医疗服务协同水平和信息惠民成效,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开展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以下简称:互联互通测评)工作。

互联互通测评以卫生信息标准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第三方测评为手段,促进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以下简称: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测评)是互联互通测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各级各类卫生计生委组织建设的以电子健康档案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进行标准符合性测试以及互联互通实际应用效果的评价,构建了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成熟度分级评价体系。

01-国家医疗健康信息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方案(2017年版)

01-国家医疗健康信息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方案(2017年版)

国家医疗健康信息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测评方案(2017年版)目录1概述 (3)2名词解释 (4)3测评原则 (4)4测评依据 (5)5测评内容及方法 (6)5.1简述 (6)5.2实验室测试 (7)5.2.1测试对象 (7)5.2.2测试内容 (7)5.2.3测试方法 (7)5.3项目应用评价 (8)5.3.1测评对象 (8)5.3.2测评内容 (8)5.3.3测评方法 (9)5.3.4评级方案 (11)6等级评定 (14)7测评管理 (15)7.1相关参与机构的职责与要求 (15)7.1.1测评管理机构及职责 (15)7.1.2测评申请机构有关要求 (15)7.1.3第三方检测机构有关要求 (16)7.2管理机制 (16)7.2.1分级管理机制 (16)7.2.2检测机构管理 (16)7.2.3测评专家管理 (16)8测评流程 (17)8.1申请阶段 (17)8.2准备阶段 (18)8.3测评实施阶段 (18)8.4评级阶段 (19)1概述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国家主席令第11号)、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中发〔2009〕6号)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加快推进人口健康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意见》(国卫规划发〔2013〕32号)等相关政策文件,为落实新医改相关工作任务,加强并持续推进卫生信息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提高跨机构、跨地域健康诊疗信息交互共享和医疗服务协同水平和信息惠民成效,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信息中心开展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以下简称:互联互通测评)工作。

互联互通测评以卫生信息标准为核心,以信息技术为基础,以第三方测评为手段,促进实现互联互通和信息共享。

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测评(以下简称: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测评)是互联互通测评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各级各类卫生计生委组织建设的以电子健康档案和区域卫生信息平台为核心的区域卫生信息化项目进行标准符合性测试以及互联互通实际应用效果的评价,构建了一套科学的、系统的区域卫生信息互联互通成熟度分级评价体系。

全民健康信息“五大平台”及公立 医院绩效考核方案介绍

全民健康信息“五大平台”及公立 医院绩效考核方案介绍

3
搭建12320热线 服务平台可视化运行 监管系统,加强对平 台运行的监管与管理, 加强服务事中事后监 管,确保医疗健康服 务质量和安全。
2.4:福建12320热线服务平台
16
2.5:全民健康信息综合监管平台-卫生健康管理“一张网”
17
部分项目已招标完成,即将启动建设!
2.5:互联网医院监管平台
10
序号

1 (1) (2) (3) (4) (5) (6) (7)
2 (1) (2) (3) (4) (5) (6) (7) (8)
费用名称
工程费用 硬件设备购置费 网络系统 服务器和计算机设备 存储设备 系统软件 安全系统 电子认证服务监管平台 容灾备份中心 应用软件开发部署费 标准规范建设 数据库 应用支撑平台 数据采集处理 医院端改造(24家) 地市级医疗机构改造(285家) 市级平台采集实施 应用系统建设
4
对接国家电子健康卡平台 ,并上传 电子健康卡相关数 据,实现电子健康卡 的跨省 域互联互通应用。
2.3:电子健康卡“多码融合”应用平台
14
2.4:福建12320热线服务平台-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务的主要入口
15
建设目标:
以全国统一的“12320”卫生 公益热线资源为载体,搭建福建 12320热线呼叫中心,并将其作为 福建省卫健系统面向公众服务的 统一服务热线。在此基础上,建 立全省统一的“福建12320热线服 务平台”,将其打造成为面向全 省居民提供医疗健康便民惠民服 务应用的主要入口之一,逐步整 合接入全省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医 疗健康服务资源,为公众提供基 于电子健康卡“三码融合”的各 类便民惠民服务应用,提高医疗 健康服务的可及性。
省级
投资估算金额 市级

全民人口健康信息化云平台解决方案

全民人口健康信息化云平台解决方案

全民人口健康信息化云平台解决方案一、政策背景《“十三五”人口健康信息化平台发展规划》(国卫规划发〔2017〕6号)要求,实现国家、省、市、县四级区域医疗健康信息平台(或称全民健康信息化平台),将以电子健康档案、电子病历、人口数据库为核心,在统一的标准体系和安全体系下,有效整合各级医疗卫生机构的各类业务应用系统,形成一个互联互通的医疗卫生业务协作网络。

1、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国家发改委已经批准承建全民健康保障工程一期工程总投入为3.4 亿元,搭建“1+6”国家医疗健康中心,即以国家医疗数据中心为核心,依托于疾病控制、中医药、新农合等六个业务应用平台,形成一个医疗卫生的私有云,通过电子政务外网和各省级平台实现连通,全面建成标准统一、融合开放、互联互通、安全可靠的国家、省、地市、县四级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实现六大业务应用、业务协同和信息共享。

2、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全民健康四级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技术方案》要求,四级平台部署架构如下:●国家级平台数据交换架构:包括两部分:1、数据采集和交换平台,用来适应非标准化平台的接入以及数据采集;2、企业服务总线以及十个基础服务构成的基于文档采集和协同服务平台。

●省级平台数据交换架构:参照国家基础数据交换平台架构,也包括数据采集和交换平台和企业服务总线平台。

向上与国家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完成对接;省属医疗机构及下级平台接入支持协同服务以及数据采集两种功能。

●地市级平台数据交换架构:参照省级基础数据交换平台架构。

市属医疗机构、下级平台或其他部门接入支持基于文档和基于中间库两种形式。

●县级平台数据交换架构:县级数据采集交换架构参照地市级基础数据交换平台架构。

县(区)属医疗机构及其他部门接入支持基于文档和基于中间库两种形式。

部署方式:逐级某(同时具备完备的市级、县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省份,可选择逐级某模式)、市级直连(没有县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地区,可选择市级直连模式)、省级直连(没有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地区,可选择省级直连模式。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7年本)的通知-陕政发〔2017〕23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7年本)的通知-陕政发〔2017〕23号

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7年本)的通知正文:----------------------------------------------------------------------------------------------------------------------------------------------------陕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7年本)的通知陕政发〔2017〕23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工作部门、各直属机构:根据《国务院关于发布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6年本)的通知》(国发〔2016〕72号)精神,为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切实转变政府投资管理职能,结合我省实际,现发布《陕西省政府核准的投资项目目录(2017年本)》,并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企业投资建设本目录内的固定资产投资项目,须按照规定报送有关项目核准机关核准。

企业投资建设本目录外的项目,除国家法律法规、国务院和省政府明确禁止建设的项目外,实行备案管理。

事业单位、社会团体等投资建设的项目,按照本目录执行。

原油、天然气(含煤层气)开发项目由具有开采权的企业自行决定,并报国务院行业管理部门备案。

具有开采权的相关企业应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坚持统筹规划,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避免资源无序开采。

二、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省上制定的发展规划、产业政策、总量控制目标、技术政策、准入标准、用地政策、环保政策、信贷政策等是企业开展项目前期工作的重要依据,是项目核准机关和国土资源、环境保护、城乡规划、行业管理等部门以及金融机构对项目进行审查的依据。

发展改革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编制完善相关领域专项规划,为各市(县、区)做好项目核准工作提供依据。

环境保护部门应根据项目对环境的影响程度实行分级分类管理,对环境影响大、环境风险高的项目严格环评审批,并强化事中事后监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技术方案(2017版)
目录
1概述 (1)
2工作目标 (1)
2.1网络联通要求 (1)
2.2数据报送要求 (2)
2.2.1数据报送基本要求 (2)
2.2.2数据报送频率及方式 (2)
2.3单点登录要求 (3)
2.4平台功能要求 (3)
2.5数据质控要求 (3)
2.6隐私保护要求 (3)
3总体框架 (4)
3.1总体框架 (4)
3.2技术对接 (5)
3.2.1技术选型 (5)
3.2.2数据采集交换模式 (6)
3.2.3各地市模式选择建议 (10)
3.3部署方式 (10)
4网络互联 (10)
5技术准备 (11)
6附录 (12)
6.1相关文件 (12)
6.2标准规范 (12)
I
1概述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6〕47号)和《国家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十三五”全国人口健康信息化发展规划的通知》(国卫规划发〔2017〕6号)提出,要推动实施全民健康保障信息化工程,充分依托国家电子政务外网和统一数据共享交换平台,拓展完善现有设施资源,全面建成互通共享的国家、省、市、县四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强化公共卫生、计划生育、医疗服务、医疗保障、药品供应、综合管理等应用信息系统数据采集、集成共享和业务协同。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卫生计生委全民健康信息化与健康医疗大数据领导小组关于2017年底前要实现国家、省、地市、县四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的要求以及《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工作的通知》(国卫办规划函〔2017〕851号)文件精神,明确我省省、市、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任务目标、落实责任分工、确定时间节点,确保按期完成工作任务,制定本技术方案。

本技术方案用于指导2017年陕西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工作。

2工作目标
加快推进陕西省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建设,实现与国家级平台、地市级平台、区县级平台的互联互通,按照《国家卫生计生委办公厅关于加快推进全面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的通知》和《陕西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加快省市县区域卫生计生信息平台对接工作的通知》(陕卫办信息发〔2016〕136号)、《陕西省卫生计生委办公室关于全面完成省市县区域卫生计生信息平台对接工作任务的通知》(陕卫办信息函〔2017〕757号)要求,2017年11月底实现省、地市、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联通全覆盖。

2.1网络联通要求
1、所有地市级、县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依托省电子政务网络或业务专网或
基于IPsec的VPN虚拟专网实现网络全联通;
2、医疗机构和直属单位依托省电子政务网络或业务专网或基于IPsec的VPN 虚拟专网接入各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2.2数据报送要求
2.2.1数据报送基本要求
市县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与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联通数据报送基本要求:
1、基本信息:实现个人基本信息、家庭基本信息的数据报送;
2、诊疗数据:完成住院数据、疾病史、门诊数据、体检数据、会诊记录、转诊记录、居民死亡报告数据、分娩记录等信息的报送;
3、公共卫生数据:完成个人基本健康信息、健康档案信息、个人过敏史、个人既往史、个人手术史、个人外伤史、个人输血史、个人家族史、健康体检问询记录、健康体检实检查记录、健康体检辅助检查记录、健康体检、免疫规划、传染病报告、儿童保健、孕产妇女保健、老年人保健、高血压管理、糖尿病管理、重性精神疾病管理等信息的报送;
4、电子病历数据:完成结构化电子病历信息的报送;完成非机构化电子病历信息的共享;生成文件放在指定文件系统目录,省级数据交换服务将文件抓取至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5、计生信息数据:完成全员人口、流动人口、技术服务、奖励扶助、计生证件;
6、综合管理数据:综合管理数据报送原则为,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根据各地市、区县报送的个案信息,计算出对应的指标值,同时向地市、区县提供数据应用,以便地市、区县查看、核对综合管理数据,最后提交。

2.2.2数据报送频率及方式
1、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采用中间库的形式实现对数据采集,并以一天为时间范围,把从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下级平台或其他条线系统采集的数据在24小时以内上传至省级平台;
2、县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采用中间库的形式实现对数据采集,并以一天为时间间隔,把从县级及以下医疗卫生机构或其他条线系统采集的数据在24小时以内上传至市级平台;
3、各级医疗卫生机构将发生的业务数据必须在24小时以内上传至各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
4、综合管理统计指标,省级平台每月1号计算出各地市、区县的上月的综合管理指标数据,3号前各地市、区县核对、确认综合管理指标数据。

2.3单点登录要求
各级全健康信息平台需提供本级平台URL地址,上级平台根据URL地址赋予访问者身份证件号码及私钥密码即可免登陆访问下级平台;
下级平台需要维护上级平台访问的账号,包含人员人份证件号码,私钥密码;
2.4平台功能要求
按照《市统筹区域人口健康信息平台应用功能指引》完善市统筹区域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应用功能;
按照《陕西省卫生计生办公室关于全面完成省市县区域卫生计生信息平台对接工作任务的通知》(陕卫信息函〔2017〕757号)文件要求,加快推动业务系统相关数据采集与报送。

2.5数据质控要求
平台接入的数据质量是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根本,是综合监管应用的基础,也是围绕居民准确开展协同服务的基础。

建议在数据采集实施初期,要针对不同数据源制定明确的考核指标及验证方式,在数据采集的日常监管工作中,要同步建立业务数据的质量评价机制。

2.6隐私保护要求
对接入各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数据应提供符合患者隐私和保密要求的措
施:
1、实现对数据安全的分级管理,对不同级别的数据制定采集、传输、访问管理办法;
2、对于保密要求高的数据,从采集、传输、上传等过程都需要加密处理;
3、提供给其他部门进行科研、分析应用的数据需要做去标示化处理;
4、对于确实需要明文访问公民个人信息的用户,需要进行严格的身份认证和访问限制;
5、对于平台入库及业务应用的访问,采用身份认证+私钥的方式,达到安全访问,权限管控等。

3总体框架
3.1总体框架
省、地市、县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互联互通总体框架如下图所示,从下至上包括:
1、县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包括县(区)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直属医疗机构及其他行业部门接入;
2、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包括地市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地市级直属医疗机构或直属单位及其他行业部门接入,以及县(区)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接入;
3、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包括省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和省级直属医疗机构或直属单位及其他行业部门接入,以及地市级或县(区)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接入;
4、各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依托电子政务外网或业务专网或VPN虚拟专线实现网络全联通;
图3-1总体框架图
3.2技术对接
3.2.1技术选型
综合考虑到我省各级全民健康信息平台的建设现状,最终确定采取基于中间库的方式进行平台互联互通。

前置服务器主要参数要求:
操作系统:windows 2008 R2
内存:16GB
硬盘:1TB
数据库:Oracle11G
对接实施的模式:
1、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模式
2、基于医疗健康大数据平台模式
3.2.2数据采集交换模式
3.2.2.1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模式
1、数据流向图:
图3-2基于全民健康信息平台模式数据流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