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检测题

合集下载

精品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试题及答案(完整)

精品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 物质的变化单元试题及答案(完整)

精品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4单元物质的变化单元试题及答案(完整)一、选择题1.“光盘行动”是指按需做饭、按需取菜,吃光盘中的食物,不浪费粮食。

从环保的角度看,这有利于解决( )。

A. 水污染B. 垃圾问题C. 大气污染2.下列现象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火柴燃烧B. 玻璃破碎C. 铜生锈3.下列办法中防止铁生锈的是()。

A. 刷上一层油漆B. 浸入水中C. 放在潮湿的角落里4.把铁制品()会使生锈速度变快。

A. 放入菜油中B. 电镀C. 放入盐水中5.在学校一天的学习生活中,属于化学变化的现象是()A. 做纸风车B. 看书C. 碘酒遇米饭实验D. 踢足球6.铁制品生锈主要原因是()的作用。

A. 空气B. 水分C. 空气和水分7.诗句“淘尽黄沙始到金”中的淘金过程主要是()。

A. 化学变化B. 物理变化C. 没有变化8.面粉做成馒头,()。

A. 没有发生任何变化B. 产生了新的物质C. 只发生了物理改变9.下列变化中没有产生新物质的是()A. 生鸡蛋变成熟鸡蛋B. 面粉做成馒头C. 铁水变钢锭10.默然认为与“白糖熔化成糖浆”是同一类变化的是( )。

①铁丝生锈②水结冰③燃烧火柴④湿衣服晾干⑤用纸折千纸鹤A. ①②④⑤B. ①④⑤C. ②④⑤二、填空题11.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和两类,它门的区别在于。

12.物质变化可以分为变化和变化。

13.如图实验是研究的实验。

相同的条件是,不同的条件是。

图的铁钉生锈多。

14.生产生活中物理变化的现象有:、、。

15.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会产生一种气体,这种气体能使燃着的火焰,这种现象说明发生了化学变化。

16.请写出2种日常生活中防止铁器生锈的方法?并说明这样做的原因。

防止铁器生锈的方法有:这样做能够防止生锈的原因是:17.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

18.物质变化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请将下列变化分类(只填序号):①烟花在空中炸开;②温度计内水银长度发生变化:③糖溶于水;④弯折曲别针:⑤点燃酒精灯的棉线:⑥水凝固成冰;⑦牛奶变质;⑧煤气燃烧;⑨葡萄酿酒;⑩光被镜子反射。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四单元物质的变化试题(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检测卷时间:60分钟总分:100分一、填空题(每空1.5分,共27分)1. 发生的变化并没有新物质产生,这种变化是2.物质总是在不断地变化,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等,而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

3.当把白醋滴入装有小苏打的瓶盖时,会有产生,这种气体是不同于小苏打和白醋的新物质,因此这种变化是。

4.铁生锈是一种变化。

(选填“物理”或“化学”)5.蜡烛燃烧不但会发出光和热,还会产生三、等新物质。

6.厨房里就经常会发生一些变化,米经过蒸煮才会变成,冰箱可以将水冻成,有些放置久了的食物会……7.我们生活的地球家园,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

正是这些,给予了人类生存所需要的各种物质和条件。

8.科学家们发现,煤田一般都位于远古时代的地带。

地底下发现的煤,一般都是位于煤层中。

9.石油是地球赋予人类的宝藏,它也是经历形成的。

我们利用石油可以生产很多重要的材料。

10.当我们吃东西或呼吸的时候,我们的体内也会发生一些变化。

有些变化非常神奇,它能够给我们提供,也能帮助我们感知二、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下列物质变化中,会发光发热的是( )。

A. 食盐溶解于水中B.铁制品生锈C. 火柴燃烧2.下列物质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A. 剪断指甲B. 燃放烟花C. 水变成水蒸气3.为避免化学变化的危害,在家里最好用( )装醋。

A. 铝罐B. 铁罐C. 玻璃罐4.蜡烛燃烧产生的新物质,不包括( )。

A .水 B. 二氧化碳 C. 氧气5.将铁制品放置在下列三种环境中,铁制品最容易生锈的是( )。

A. 干燥的纸箱子里B. 完全浸泡在水中C. 一半浸泡在水中,一半露在空气中6.下列化学变化对我们有益的是( )A. 酿造酒B. 钢铁生锈C. 食物腐烂7.下列厨房中的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将水烧开B. 生米煮成熟饭C. 沾了水的铁锅生锈8.下列能让紫甘蓝水变绿的物质是( )A. 柠檬汁B. 肥皂水C. 橙子9.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常常同时发生物理变化B. 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常常同时发生化学变化C.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时不会同时发生物理变化10.汽车运动所需的汽油是从( )中提炼出来的。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资源》测试卷(后附答案)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资源》测试卷(后附答案)

人教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自然资源》测试卷 一、选择题 1.生产钢铁的主要原料是( )。

A .铁矿石B .矿石C .铁矿 2.下列资源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风能 B .水能 C .石油 3.下列资源属于可再生资源的是( )。

A .太阳能 B .天然气 C .矿石 4.下列资源属于清洁能源的是( )。

A .潮汐能 B .煤 C .石油 5.保护自然资源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下面做法不利于保护自然资源的是( )。

A .作业本坚持双面使用,节约每一张纸B .多用环保购物袋购物,少用或不用塑料袋C .家庭垃圾不用分类丢弃 6.风能、水能与煤、石油和天然气相比,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风能和水能是清洁能源,不可再生 B .煤、石油和天然气是不可再生能源,形成过程十分漫长 C .它们在使用过程中不产生污染物质 7.风力发电属于( )能源。

A .清洁 B .海洋 C .生物 8.对于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资源开发可以改善人们的生活和促进社会发展 B .资源开发可能对自然环境造成一定破坏 C .资源开发只有利,无一害。

9.2017年,我国在南海海域进行可燃冰试采并获得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全球第( )个可燃冰试采成功并能连续产气的国家。

A .一 B .二 C .三 10.下列关于煤和石油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 .煤和石油是重要的能源 B .煤和石油的形成过程非常漫长 C .煤和石油只能作为燃料使用二、填空题 1.海洋中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_______资源、_______资源和海水化学资源。

2._________是指天然存在的、具有利用价值的自然物。

3.石油、( )、( )是目前人类使用最广的能源矿物。

4.可以再生的能够反复持续利用的资源叫__________,不能再生和持续利用的资源叫__________。

5.地球上的自然资源包括土地资源、_______资源、生物资源、_______资源等。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含答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综合能力检测卷(教科版)含答案(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学号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__一、填空。

(每空1分,共12分)1.世界都是由()构成的,物质总是在不断地()。

我们把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变化。

2.化学变化的过程中会伴随很多现象的发生,如发光发热、()、产生()生成(),但最本质的特点是()。

3.我们每天吃进去的食物进入人体后,要经过许多()变化,才能够变成身体所需要的营养物质。

4.地球的很多资源如煤炭、石油和天然气都是()变化的产物。

5.蜡烛燃烧不但会发出光和热,还会产生()()等物质。

二、判断。

(每题2分,共34分)1.我们身边的书、橡皮、桌子、房屋、大树、动物、植物,包括我们自己,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2.因为我们看不到、摸不到声音,所以声音不是物质。

()3.有些物质的变化很慢,而有些物质的变化很快。

()4.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定产生了新物质。

()5.只要物质的颜色发生了改变,就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6.美术课上,小科用橡皮泥捏了一只小兔子,橡皮泥发生了化学变化。

()7.有些化学变化产生的新物质对我们的生活有益,有些反而对我们的生活有害。

()8.我们的呼吸离不开氧气,氧气被我们吸入体内后发生了化学变化。

()9.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一定伴随着发光、发热现象。

()10.蜡烛熔化是物理变化,蜡烛燃烧是化学变化。

()11.植物的光合作用是化学变化。

()12.把牛奶倒入可乐后会出现沉淀,这与泥水静置后的沉淀现象相同,都是物理变化。

()13.铁生锈与水和空气有关,生成的铁锈与铁是同一种物质。

()14.用红颜料涂抹白纸,白纸变红了是化学变化。

()15.人的开心、难过等情绪的产生与化学变化有关。

()16.药物治疗和食物中毒都与化学变化有关。

()17.紫甘蓝与白醋的反应中,只是颜色发生改变,是物理变化。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科学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测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1.我国的珍稀生物有:()主要分布在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主要分布在贵州、四川、云南等地;()主要分布在长江中下游、洞庭湖、钱塘江中;()主要分布在四川、陕西、甘肃的少数地方;()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西藏、青海、新疆等地)。

A、扬子鳄B、珙桐C、白鳍豚D、大熊猫E、藏羚羊2.在植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有40万种之多,()的植物约占一半以上。

A结果B不结果C开花D不开花3.()却是一个特殊的类别,它们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而靠吸收其他生物体或土壤里的养料而生存。

A、蕨类B、藻类C、苔藓D、菌类4.在动物王国中,已发现的种类已经有150多万种,是生命世界中类别最多的。

而()又是动物王国中种类最多的,已知的()达到100多万种,约占80%。

A、鸟类B、鸟C、昆虫类D、昆虫5.直接生小动物,并用乳汁喂养小动物的是()A、昆虫类B、鱼类C、鸟类D、哺乳类2、多项选择题1.植物可以分为()。

A、结果植物B、开花植物C、不开花植物D、不结果植物2.不开花植物包括()。

A、蕨类B、苔藓C、藻类D、菌类3.根据动物的骨骼特征,可将动物分为()。

A、脊椎动物B、雌性动物C、雄性动物D、无脊椎动物4.()都具有各自的身体特征。

A、鸟类B、鱼类C、昆虫D、哺乳动物5.()改变着生物,培养了生物的多样性。

A、环境选择B、人为选择C、自然选择D、人工选择6.生物多样性关于()具有意义。

A、人类文明B、人类生存C、其他生物的生存D、维护地球环境7.在不开花的植物中,()和开花的植物一样,自己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料A、蕨类B、藻类C、苔藓D、菌类8.科学家把动物分成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两大类。

脊椎动物是动物身体中生有脊椎,构造比较复杂的一类,它又可以分为()……A、鱼类B、鸟类C、哺乳类D、昆虫类9.人类生活离不开植物,由于植物可以()。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 检测试卷 (附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探索宇宙 检测试卷 (附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检测试卷3一、选择题1、在星星旋转的照片中,圆环中心的亮点就是()。

A.月亮B.北斗星C.北极星D.织女星2、1969年美国人登上了月球,清楚地拍摄到了()照片。

A.太阳B.地球C.月球3、在北部天空的()上有著名的()。

A.南极星B.北极星C.大熊座D.小熊座4、与地球相邻的两颗行星是()。

A.水星、金星B.火星、木星C.金星、火星5、关于春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春天白天逐渐变短,黑夜逐渐变长B.春天慢慢开始变暖,一切都在恢复生机C.春天天气炎热,大家开始在树荫下纳凉D.春天北风呼啸,寒冷刺骨6、()认为,环形山是长期流星陨石撞击形成的。

A.“撞击说”B.“火山说”C.“地震说”D.“神话说”7、曾经是太阳系中的行星,后来被列为矮行星的是()。

A.冥王星B.天王星C.彗星8、在这只雄鹰的心脏处,有一颗天鹰座中最亮的星,就是我们熟悉的()。

A.织女星B.北极星C.北斗星D.牛郎星二、填空题1、他是意大利科学家,制作了世界上第一架天文望远镜:()。

2、由于地球的()产生了黑夜白昼,而四季交替现象则是因地球的()形成的。

3、北斗七星属于()星座,北极星属于()星座。

A.猎户;B.小熊;C.大熊。

4、看起来像一条白茫茫的亮带,从东北向西南方向划开整个星空:()。

5、我国有关哈雷彗星的文字记录,最早见于2600多年前的()。

6、我国传统上以()、()、()和()划分四季。

7、请按离太阳的远近写出太阳系中的八大行星。

太阳、水星、()、地球、()、()、土星、()、海王星8、地球是一个巨大的(),半径约为()千米,沿着赤道绕地球一周,行程有()千米。

三、判断题1、月球自转一周和公转一周的时间一样,大约都需要29、5天。

()2、月球表面的运动非常频繁,经常会发生地震。

()3、用多面镜子把阳光照射到温度计上,温度能升得较快些。

()4、北极星是小熊星中最亮的星。

()5、北极星就是我们地轴北极的上空,所以在我们看来是一直不动的,永远在北方。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生物与环境)能力检测卷(含答案)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生物与环境)能力检测卷(含答案)

冀人版六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能力检测卷(生物与环境)一、重点知识填一填。

(每空1分,共19分)1.大约年前,地球上出现了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植物,它们利用吸收阳光,合成植物需要的 ,同时释放出。

2.只以植物为食的动物属于动物。

3.除角马外,、斑马、等也有迁移习性。

(答案不唯一)4.动物在进行各种活动时,都需要消耗。

5.栖息地可以为生活在其中的生物提供、空气、水、、食物等必备条件。

6.生态系统中生物之间、生物与非生物之间有着 ,形成一个相对稳定的状况,这就是我们常说的。

7.有些不能迁移的动物,用的方式来适应环境的。

8.人类已知的地球上的生物超过了种。

9.在近几个世纪,灭绝生物的数目正以_的速度增加,目前有的种类正灭绝。

10.人类对自然的破坏和过度开发是人类的生存环境,进而人类自身。

二、是非判断我知道。

(正确的打“√”,错误的打“x”)(每小题2分,共20分)1.自然环境下,植物的光合作用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进行。

()2.植物的光合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气体。

()3.草原上的动物都是植食性动物。

()4.青蛙是蝗虫的天敌,蛇是青蛙的天敌。

()5.保护一种生物,也就是保护了许多种生物。

()6.制作生态瓶时,为了有充足的氧气,可以多放些水草。

()7.当生态系统中某一类生物突然减少或消失,生态系统可能会失衡。

()8.动物需要的能量是从食物中来的,不同种类的动物需要的食物一样。

()9.为适应迁移,动物进化出了很多特殊本领。

()10.刚出生的小角马,几分钟之内就能从基本站立到独立行走。

()三、认真分析选一选。

(每小题2 分,共20分)1.300 多年前,比利时()为了弄清植物生长需要的养分来源,栽种了一颗柳树做实验。

A.林奈B.达尔文C.海尔蒙特2.绿色植物通过自身的()吸收外界的二氧化碳和水。

A.茎和根B.叶和根C.叶和茎3.下列选项中,()不是鹰的食物。

A.兔子B.玉米C.小鸡4.下列选项中,()不会在食物链中出现。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自主检测卷(一)(含答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自主检测卷(一)(含答案)

第四单元自主检测卷(一)六年级科学下册教科版(含答案)(满分100分,时间:60分钟)一、选择题(每小题2 分,共28分)1.在白米粥中滴加碘酒会变成蓝色,说明粥里含有()。

A.淀粉B.蛋白质C.脂肪2.下列几项中,与其他几项属于不同反应类型的是()。

A.磁铁吸住铁钉B.铁钉生锈C.铁丝折弯3.学校放学后,每个教室都要喷消毒剂进行消毒。

消毒剂消毒属于()。

A.没有变化B.化学变化C.物理变化4.厨房中,下列现象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白糖结块B.冷水烧开沸腾C.天然气燃烧5.把铁钉浸入硫酸铜溶液中,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产生大量气泡B.溶液颜色变淡C.铁钉上附着红色物质6.把点燃的细木条伸进小苏打和白醋混合后的杯中,细木条火苗马上熄灭,说明产生的气体具有()的特点。

A.无色B.透明、比空气重C.不支持燃烧7.减缓铁生锈,下列方法最可行的是将铁()。

A.涂上油漆B.冷冻C.浸在水中8.下列三组实验,铁钉生锈最快的是()。

A. B. C.9.半根铁钉浸入水中,半根露在空气中,()部分最容易生锈。

A.在空气中的半根B.在水中的半根C.在空气和水的交界处10.菜刀在下述情况下发生锈斑的程度(从严重到轻微)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①切酸菜后放置②切完菜后洗净擦干③切完菜后用水冲洗④切完菜后洗净擦干,再抹一点花生油A.①②③④B.④①②③C.①③②④11.小科同学在做“铁钉生锈”实验时,发现实验结果与原来的猜测不符合,他最好的处理方法是()。

A.记录下来,重新实验B.实验不成功,停止探索C.修改实验过程,使之与猜测相符12.下列物质变化都伴随着颜色改变,其中与另两种变化有本质区别的是()。

A.加热白糖至黑色B.把红墨水加入水中C.在淀粉上滴碘酒13.泡沫灭火器里面盛有两种不同的液体,灭火时,两种液体混合,能喷射出大量的二氧化碳及泡沫,它们能黏附在可燃物上,使可燃物与空气隔绝,达到灭火的目的。

所以泡沫灭火器灭火利用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科学第四单元检测题
一、填空题:
1、由谚语“日落云里走,雨在半夜后”可知,如果傍晚太阳落山时,西边天空出现云层,预示夜里的天气是()。

化石告诉我们()。

2、观察树木的年轮时,要以年轮的髓心为(),沿()和()方向画()。

根据树木的年轮可以推算树木的();了解树木生长所经历的(),如光照、气温、降雨量及矿物质的营养的供应等;还可以用来测知过去发生的()、()等;测定()的年代,推断事物()等。

3、蚂蚁靠()传递信息,用()探路;观察蚂蚁如何传递信息时往往要使用糖、放大镜和樟脑球,使用糖的目的是(),放大镜的目的是(),使用樟脑球的目的是()。

4、蜜蜂发现蜜源后,通过()方式告诉蜜源的信息,它能够告诉其他蜜蜂蜜源()和()的信息。

蜜蜂跳“8”字舞表示();跳圆圈舞表示()。

5、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使人类进入()时代。

通过因特网()(选填“能”或“不能”)给国外的朋友打长途电话。

电视、广播等是利用()传递信息的
6、电脑和电视机的共同特点之一是,他们内部都有大量的()电路,也叫()。

二、选择题
1、根据观察数木得年轮情况,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年轮越宽,表示这一年的环境适宜树木生长
B、年轮越窄,表示这一年的环境适宜树木生长
C、利用光谱分析,可以判断植物生长环境中各种金属的含量
D、树木的年轮一般是朝阳的一面比较宽
2、植物开花后,往往会有很多昆虫采集花蜜,下列说法不合理的是()
A、昆虫采集花蜜不利用植物果实的生长
B、昆虫能够在很远处获得花朵释放出的信息
C、很多花可以释放带有香味的气体
D、昆虫会采集花蜜,植物和昆虫是互利关系
3、材料:“中国古代铜矿的地表层至今仍普遍生长着一种铜草花,学名海州香蕾,其花蕾似柱状,每至深秋颜色泛红,成为找矿的重要标志。

”对上述材料的论述正确的是()A、根据海州香蕾的颜色可以判断是否有铜矿 B、生长有海州香蕾的地方可能还有铜矿
C、根据植物生长情况寻找矿藏没有意义
D、生长有海州香蕾的地方一定还有铜矿
4、下列关于上网浏览信息的态度不正确的是()
A、可以在网上和朋友聊天
B、可以在网上学习英语
C、可以在网上浏览所有网页
D、可以在网上和老师交流
5、手机传播信息必须依靠()
A、空气
B、金属线路 C电磁波
6、奥运会期间,为了同步获得奥运赛场的信息,同学们不能依靠()
A看电视直播 B、听收音机 C、到现场观看 D读报纸
7、蜜蜂发现新的蜜源后,就会返回蜂巢并兴奋的跳舞,蜜蜂跳舞实际上是在传播信息,蜜蜂的舞蹈所传递的信息中不包含()
A、食物数量
B、蜜源距离蜂巢的远近
C、蜜源距离、蜂房的方向 D蜜源的种类
8、下面各种信息传递方式中,出现的时间最晚的是()
A、飞鸽传书
B、骑马送信
C、电话通信
D、网络传信
9、网络时代真正实现了通信的零距离,网络时代应该处于人类传递信息的哪一阶段?()
A、第二阶段
B、第三阶段
C、第四阶段
D、第五阶段
10、人类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移动电话更是日新月异,移动电话的诞生时间应该是()
A、1876年
B、1973年
C、1998年
D、2004年
11、我们可以通过观察身边的许多动物的一些特殊表现而获得大自然的一些信息。

“燕子低飞”预示着()
A、下雨
B、地震
C、刮风
D、海啸
12、通过观察我们可以知道,蚂蚁的感觉器官应该是()
A、眼睛
B、鼻子
C、足
D、翅膀
13、下列工作中能利用电脑与网络完成的是()(多选题)
A、播放教学录像
B、直接传递声音信息
C、不同的电脑中的资源共享
D、购买商品
14、2009年,我国的移动电话进入()网络。

A.2G B.2.5G C.3G
15、古代人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是()
A骑马送信 B打电话 C打手机
16、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使用是人类作息传递发展的第()阶段。

A一 B二 C五 D四
17、芯片,准确在说就是(),也叫集成电路。

A硅片 B电磁片 C晶片
18、因特网是()。

A世界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 B外国网络 C一般的网络
19、网络给我们带来了()。

A更方便的交流 B环境的污染 C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攻击
三、判断题
1、根据谚语“朝有棉絮云,下午雷电鸣”我们可以知道如果早晨天空中有棉絮云,则下午一定会有雷
雨。

()
2、山地树木的树干向阳一面往往比背阴面生长的旺盛。

()
3、喜马拉雅山上发现了海螺等海洋生物的化石,说明喜马拉雅山地曾经是海洋()
4、蚂蚁只能通过触角传递信息。

()
5、有些植物可以自己捉到小动物,然后把它们当做肥料消化吸收。

()
6、观察蚂蚁时用的放大镜中间厚边缘薄,可以用近视眼镜片代替。

()
7、老年人佩戴的老花镜可以用来当放大镜使用。

()
8、网络上有很多不良信息,所以小学生使用网络时弊大于利。

()
9、借助电磁波不需要线路,电话之间直接传递信息已经实现了。

()
10、不同的电脑连接到因特网上以后,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
11、青少年要正确认识和使用互联网,养成良好的使用电脑和理智上网的习惯。

()
12、元代时期我国幅员就很辽阔,不过在元代发生战争时传递战斗信息的方式比较单一,只能依靠士兵跑步或骑马传递。

()
13、科学家撰写书籍也是一种传递信息的方式。

()
14、大自然可以告诉我们许多信息,只要我们细心观察,认真研究,就会发现这些来自大自然的信息。

()
15、网络对于我们青少年有害无益,所以我们要远离网络。

()
16、小明说上网能帮助我学习,所以我要天天泡在网上。

()
17、爸爸提醒小明,每天上网不超过1小时,不要玩网络游戏。

()
18、年轮能告诉我们树的年龄,并反映了树木的生长情况。

()
16、大自然中有许多无声的语言。

()
17、蝙蝠靠自己发出的超声波传递信息。

()
18、因特网上有许多丰富的资源,所以我们可以上网查资料。

()
19、小明天天打游戏说这样能锻炼脑子的灵活性。

()
20、计算机和互联网的使用,使人类进入信息化时代。

()
四、连线题:
1、从古至今,人类信息传递的方式也经过了多次变迁,经历了五个不同的阶段。

第一阶段计算机与互联网的使用
第二阶段电话、广播、电视的使用
第三阶段文字的出现和使用
第四阶段印刷术的发明和使用
第五阶段语言的使用
2、俗话说“人有人言,兽有兽语”,在动物界中,不同的动物其传递信息的方式也是不同的,你能将下面各种传递信息的方式与相应的动物连接起来吗?
蟋蟀小狗蚂蚁蜜蜂黑猩猩
舞蹈气味肢体语言和特殊喊叫振动翅膀汪汪叫
五、探究题
近几年网络在我国得到了飞速发展,现在很多家庭有了电脑,并且也连接上了因特网,这样给同学们接触网络提供了很多机会,有的同学可以使用网络辅助自己学习,而有的同学却沉迷于网上游戏,甚至常常流连一些色情信息,造成学业荒废,甚至走向犯罪,请同学们调查自己周围人使用网络的情况,说明:一、为什么要上网?二、青少年上网时注意哪些事项?答:一、为什么要上网?
二、青少年上网注意哪些事项?
六、简答题
1、通过观察树木的年轮,可以获得哪些信息?
答:
2、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同种类的动物传递信息的方式不同,请同学们列举几种动物,并且说明他们传递信息的方式有哪些?
答:
3、什么是因特网?它的显著特点有哪些?
答:
4、电脑与网络的功能有哪些?给我们带来哪些利弊?
答:。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