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练习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测试卷(后附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测试卷一、选择题1.当水结成冰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体积不变B.不吸热也不放热C.温度不变2.给一杯水加热,在水沸腾之前,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体积不变B.温度不断升高C.没有气泡产生3.当把半杯冷水和半杯热水混合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热水把热给了冷水B.热水放出了温度C.冷水放出了热4.如图所示,当用酒精灯给试管加热时,可能发生的现象是()。
A.试管中的水全部沸腾B.只有加热部位以下的水沸腾C.只有加热部位以上的水沸腾5.水在沸腾的过程中,下面描述正确的是()。
A.不需要再加热B.越往上气泡越大C.温度不断升高6.在冬天,教室中开空调,整个教室的温度都上升了,这是利用()的方式使教室中的空气温度上升的。
A.传导B.对流C.辐射7.在使用温度计测水的温度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可以提离水面读数B.视线一定要与液柱相平C.玻璃泡可以接触杯底8.晾晒衣服时,我们都把衣服用衣架撑开晒,这是因为()。
A.撑开时滴水快B.撑开时蒸发面积大,蒸发快C.撑开时更有衣服吸水,干得快9.把一玻璃杯装水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水减少了,这是因为()。
A.有水渗进了杯壁B.水自己体积变小了C.水变成水蒸气蒸发到大气中10.如果把一块烧红的铁块投入一杯冷水中,对于铁块和水最后结果将是()。
A.铁块的温度高B.水的温度高C.它们的温度一样高11.当你把装有开水的盖子打开时,会发现盖子下会凝结有很多小水球,关于这些水球的来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下面的水烧开后溅上去的B.锅外面空气中的水渗进来的C.锅内的水蒸气凝结成的12.在雨后,我们常会看到山上雾气缭绕,关于雾的形成,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白雾是水蒸气凝结成的小水球B.白雾是烧火形成的烟尘C.白雾就是水蒸气二、判断题13.冷水在加热过程中,体积、重量都会增大。
( )14.水沸腾后,即便不加热也能一直保持沸腾状态。
新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测试卷练习题及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测试卷(含答案)(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_____ 姓名______ 考号______ 总分______一、填空题1.热可以从物体的某一部分传递到另一部分,也可以通过接触,从一个物体传递给另一个物体,这种传热方式叫作。
2.热传递有、和三种方式。
3.水在通常情况下,会在水的表面从液态转化为气态的水蒸气“跑”到空中,这种现象叫作。
4.热总是从温度较的物体传递到温度较的物体。
5.为了防止烫手,锅铲的手柄应该用类的材料制作。
二、判断题6.热可以通过多种形式进行传递,不同的物质传递热的本领是相同的。
7.不断增添衣物可以增加身体的热量。
()8.只有用加热的方法才能加快水的蒸发。
9.在碎冰块里加入较多的食盐可以制造出温度更低的环境。
10.热水壶内胆有两层玻璃,中间是真空的,是为了保温时防止空气对流。
()11.导热性能最好的是金属银,最差的是铁。
12.两个不同温度的物体相互接触,温度高的物体会向温度低的物体传递热量。
13.热的良导体,可以使物体热量的散发减慢。
14.两个物体紧挨在一起,却没有发生热传递,是因为它们的温度相同。
15.相同温度的水在大小差不多的不锈钢杯和塑料杯中,不锈钢杯中的水温度下降得快。
()16.烧开水后冒出的白气是气态的水。
三、单选题17.下列三组材料中,都是热的良导体的是() 。
A.玻璃棒、铁棒、铜棒B.铝棒、铜棒、铁棒C.铜棒、竹条、塑料棒18.水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迅速产生大量气泡,并不停地翻腾起来这种现象叫作()。
A.沸腾B.蒸发C.凝结19.下列现象不属于凝结现象的是()。
A.冬天进入室内,镜片出现小水珠B.盛冰的瓶子外出现小水珠C.屋檐下挂满冰凌20.如图所示,将除材质之外其它都相同的铁勺、铜勺和铝勺同时放入热水中,传热最快的是()A.铁勺B.铜勺C.铝勺D.不能确定21.水结冰时的温度,就是水的冰点。
水的冰点为()A.4℃B.-1℃C.0℃22.烧开水时,水壶里的水传递热的方式属于()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23.不同品牌的汽车前脸都有一个“中网”。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测试卷(含答案)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热》测试卷一.选择题(共10题,共20分)1.生活中我们发现饭勺、锅铲等物体手柄的材料多是塑料、木头,以下解释正确的是( )。
A.塑料、木头装在饭勺、锅铲等物体上,使用起来方便B.塑料、木头的导热性能差,隔热性能较好,可避免烫手C.塑料、木头是热的良导体,可快速散热,避免烫手2.在制造霜和露的实验中,杯子下面垫一块毛巾的作用是( )。
A.灭火B.增加水蒸气C.防止水滴流下来弄脏桌子3.坐在炉子或取暖器旁边,脸上立刻感到热,说明热主要是以( ) 的方式传播的。
A.热传导B.对流C.辐射4.下列三个勺子,热传递本领最好的是( )A.铝勺B.木勺C.塑料勺5.下列关于热辐射现象的描述中,正确的是( )。
A.热辐射是从温度低的地方传向温度高的地方B.热辐射必须借助一定的物质进行传播C.热辐射可以在真空中进行传播6.( )不需要依靠空气、水等物质,即使在真空中也能进行。
A.热辐射B.热对流C.热传导7.冬天,分别用手摸金属制品和木制品,感觉( )A.金属制品更凉B.木制品更凉C.没有区别8.太阳的热是通过辐射的方式传到地球上的。
()A.正确B.错误9.烧开水时,壶壁与水之间的热传递方式主要是( )。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10.下列做法不能给身体增加热量的是( )。
A.烤火B.跳绳C.多穿衣服二.填空题(共7题,共36分)1.蒸发和沸腾都是( ) 变成( )的现象,在变化过程中都要( )。
2.像金属那样容易传热的材料叫( ),像塑料那样不容易传热的材料叫( )。
(选填“热的良导体”或“热的不良导体”)。
3.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双手握住一杯热茶,手会慢慢地( )起来,要是握住一块冰,手就变得越来越( )。
4.铜、钢、铝传热性能比较:( )>( )>( )。
5.木头、铝、塑料和铁四种材料中,( )、( )是热的良导体;( )、( )是热的不良导体。
6.热是一种能量,可以沿着物体从温度( )的部分传到温度( )的部分。
五年级下册科学试题-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教科版(教师用 含答案)

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一、填空:1、(法国)一位物理学家名叫(傅科),他用实验证明了(地球在自转)。
(傅科摆)作为地球(自转)的有力证据,现已被世界所公认。
由于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或(逆时针)),也就意味着越是(东边)的时区,就越先迎来黎明。
(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不同,(东边)早,(西边)晚。
2、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24)个时区,将通过(英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的经线,定为0度经线。
从0度经线向东180度属(东经),向西180度属(西经)。
经线每隔(15)度为一个时区,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1)小时。
3、人们在夜间观星时,发现一个特殊现象:(北极星)的位置好像始终没有变化,而其他的星星每天都围绕(北极)在(逆时针)旋转。
4、北极星的位置并不在头顶正上方,而是在人们视线往上倾斜的(北方)的天空中。
5、地球是围绕着一个假想的轴在转动,称作(地轴)。
北极星就处在(地轴的延长线)上。
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北极星),这就是北极星不动的秘密。
因此,地球仪也就是做成(倾斜)的样子。
6、人们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会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由东向西)移动,比如(北斗七星)就是如此,这可以说明(地球公转)。
7、阳光的(直射)和(斜射)造成了地球上不同地区气温的不同。
8、(北)半球(夏季)时,太阳长挂在(北极)天空就是不会下落,(北极中心)的白天甚至长达半年时间;而到了(冬)季,就几个月见不到太阳,(北极点)附近有半年的时间都处在黑夜之中。
人们把这样的现象叫(极昼)和(极夜)。
9、在北半球对着太阳时,南极附近会出现(极夜)现象。
赤道地区(不可能)出现极昼或极夜现象。
10、现在人们已知道,地轴倾斜度大约是(23)度。
11、现在,人们通过(太空望远镜)、(人造卫星)等,能直接观察到地球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二、问答题:1、地心说和日心说两种观点有哪些异同?这两种学说能否合理地解释昼夜交替现象呢?(P76)答:两种学说的相同点是,地球是球形。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热(二)含答案

教科版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综合测试卷热(二)含答案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保温材料能起到保温作用是因为()。
A.这些材料能生热B.这些材料是热的不良导体C.这些材料是热的良导体2.果果从冰箱里拿了一瓶果汁,她喝了几口放在桌上,过一会她发现果汁的瓶子外面有很多小水珠,这是因为()。
A.冰箱里的水蒸气遇热形成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C.瓶里的果汁溅出来D.果果手上的汗水3.把木勺、塑料勺、钢勺放入热水中,用手同时触摸露出水面部分的最上端,最先感觉到()热起来。
A.木勺B.塑料勺C.钢勺4.把一玻璃杯装水放在桌面上,一段时间后,发现水减少了,这是因为()。
A.有水渗进了杯壁B.水自己体积变小了C.水变成水蒸气蒸发到大气中5.在金属条的中部加热,热传递的方向是()。
A.不确定B.向一端传递C.向两端传递6.冬天穿羽绒服感觉很暖和,是因为蓬松的羽绒之间有大量的空气,()。
A.空气是热的良导体,保温性能比较好B.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散热性能比较好C.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保温性能比较好7.下面的材料中,最适合做保温材料的是()。
A.大理石B.塑料泡沫块C.卡纸8.()现象是液体的冷胀原理造成的。
A.水管冻裂B.沸水外溢C.啤酒冒泡9.奇奇的爸爸戴近视眼镜走进很热的房间时,眼镜片上都是小水珠,这种现象和以下()是同样的原因。
A.妈妈晒的衣服变干了B.天晴后地上水坑里的水变没了C.秋天早晨菜叶上出现了露珠D.夏天小河里的水位变浅了10.物体受热后体积膨胀了,下面分析正确的是()A.①B.①C.①11.当把半杯冷水和半杯热水混合时,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热水把热给了冷水B.热水放出了温度C.冷水放出了热12.把一根手指伸入水中,感觉不冷也不热,这杯水的温度可能是()。
A.25①B.55①C.36①D.20①二、填空题13.在寒冷的冬天,用手摸户外的金属制品比木制品凉,是因为金属制品的导热能力比木制品________。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过关检测卷(基础题)

第四单元过关检测卷(基础卷)(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
(40分)1.夏天口渴,想让滚烫的开水变凉可以将开水倒入()中凉得最快。
A.陶瓷杯B.不锈钢杯C.塑料杯D.玻璃杯2.穿衬衫比穿羽绒服凉快,是因为()。
A.衬衫产生的热量比羽绒服少B.衬衫传热比羽绒服快C.衬衫传热比羽绒服慢D.衬衫会降温3.把一根手指伸入水中,感觉不冷也不热,这杯水的温度可能是()。
A.25℃B.55℃C.36℃D.20℃4.坐在炉子或取暖器旁边,脸上立刻感到热,这时的热主要是以()的方式传递的。
A.热传导B.热对流C.热辐射D.热传播5.冬天自来水管容易冻裂,我们可以用旧棉衣包裹住裸露在外的水管,这是因为()。
A.旧棉衣可以产生热量防止水管冻裂B.旧棉衣是热的良导体,可以传递热量C.旧棉衣是热的不良导体,可以减缓热量的传递D.旧棉衣是热的绝缘体,不会传递热量6.夏天到了,天气越来越热,果果的妈妈打算用冰块来冷藏食物,她应该把冰块放在食物的(),这样冷藏效果更好。
A.上面B.下面C.侧面D.任何位置7.冬天我们的手触摸不锈钢把手比触摸木头时更冷,原因是()。
A.不锈钢比木头冷得多B.不锈钢是热的良导体,传热比木头快C.不锈钢是热的不良导体,散热比较慢D.木头是热的良导体,传热比较快8.妈妈用热水壶烧水,水沸腾后继续加热,在整个过程中,水的温度的变化是()。
A.逐渐升高B.逐渐下降C.先升高后不变D.先升高再下降9.水在加热过程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A.水底有小气泡往上冒B.水的颜色会发生变化C.水面有“白汽”往上飘D.温度计的读数上升10.外卖食品的餐盒,选用()材料更能保温。
A.金属B.泡沫或塑料C.陶瓷D.玻璃11.果果从冰箱里拿了一瓶果汁,她喝了几口放在桌上,过一会她发现果汁的瓶子外面有很多小水珠,这是因为()。
A.冰箱里的水蒸气遇热形成B.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形成C.瓶里的果汁溅出来D.果果手上的汗水12.奇奇的爸爸戴近视眼镜走进很热的房间时,眼镜片上都是小水珠,这种现象和以下()是同样的原因。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单元检测卷A卷

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地球的运动单元检测卷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填空题。
(共5题;共21分)1. (2分)古希腊天文学家托勒密关于地球和地球的运动,他提出了“________”理论。
他认为,________处于宇宙中心,而且静止不动。
2. (3分)太阳直射北半球时,北半球是________季,这时候南半球太阳是________射;太阳直射________时,北半球、南半球分别为春季和秋季3. (1分)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________。
4. (10分)下图是地球自转示意图,按要求完成下列各题:(1)请你用阴影表示黑夜。
(2)A、B、C、D四处中,即将迎来晨曦的是________,处于黄昏的是________,人们还在熟睡的是________处,人们正在工作的是________处。
(3)A与B,C与D,各相差________小时。
5. (5分)A、B代表北京和纽约,北京是中午12点,纽约是晚上12点,请在()中填上北京或纽约。
A代表()B代表()二、判断题。
(共10题;共20分)6. (2分)当2008年8月8日晚上8点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时候,美国纽约的人们则在上午通过电视观看盛大的开幕式直播。
7. (2分)恒星的周年视差可以证明地球在公转。
8. (2分)在模拟实验中,随着“地球”的运动,远近不同的“星星"之间的相对位置看上去会发生移动。
9. (2分)傅科用一个长60厘米的摆证明了地球的自转。
10. (2分)冬暖夏凉、四季变化是因为地球围绕太阳公转时与太阳的距离发生变化。
11. (2分)地球上北半球处于夏季的时候,南半球是冬季。
12. (2分)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13. (2分)同一天中,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单元卷】教科版小学科学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 地球的运动 单元卷(含答案)

教科版小学五年级(下)第四单元测试卷科学(考试时间:60分钟试卷满分: 100分)学校:班级:考号:得分:一、填空题。
(每空1分,共19分)1.夏季,北极圈出现________,南极圈出现________;冬季,北极圈出现________,南极圈出现________。
2.地球公转的轨道呈_______形,公转一周大约是______天。
3.太阳的东升西落、地球的昼夜交替,是因为_________形成的。
4.在世界各地的时区中,每相邻两个时区的时间相差整整______小时。
5.地球自转的方向是________,地球公转的方向是________。
6.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_________。
7.我国目前统一采用的地方时是_________。
8.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来就不落下去的现象叫________,只有黑夜而没有白天的现象叫________。
9.地球围绕________转动,北极星处于________的延长线上,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指向_________,因此我们看到北极星几乎是不动的。
10.四季的形成与________的公转、________的倾斜有关。
二、判断题。
(对的画“√”,错的画“X”)(15分)1.为了好看,人们把地球仪做成倾斜的样子。
( )2.我们生活在同一个地球上,所以世界各地的人可以同时看到太阳从东方升起。
( )3.地球公转一周时,它自转了大约365周。
( )4.由于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造成了太阳直射点的移动。
( )5.在模拟公转实验中,四个地球仪的地轴应该都倾斜指向北极星。
( )6.随着时间的推移,傅科摆的摆动方向会偏离刻度盘的指示方向。
( )7.在模拟实验中,如果“地球”自转的方向不同,人们迎来黎明的时间先后就不同。
( )8.在赤道上一年四季阳光都是直射的。
( )9.在地球上,当南半球是白天时,北半球是黑夜。
( )10.在模拟实验中,随着“地球”的运动,远近不同的“星星”之间的相对位置看上去会发生移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五年级科学下册第四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
1. 天体的东升西落是因地球(),地球自转的方向与天体的东升西落相反,即()。
2. 地球的自转方向决定了不同地区迎来黎明的时间(),东边()西边()。
3. 天空中星星围绕()顺时针旋转,北极星相对(),是()自转产生的现象。
从北极星在天空中的位置可推测出地轴是()的。
4. 恒星的周年视差证明()确实在围绕太阳公转。
5. 四季的形成与()的公转、()的倾斜有关。
6. 极昼和极夜现象与()公转、自转和地轴()有关。
在地球的南极、北极附近,太阳升起就不落下去的日子叫();只有黑夜而没有白天的日子叫()。
7.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绕着太阳转动,称为地球的()。
二、选择。
(把合适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
1、地球绕太阳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A、24小时
B、一个月
C、一年2、地球转动时,地轴始终倾斜着指向()。
A、头顶正上方
B、北极星
C、北斗星
3、秋分时,太阳直射在()
A、南极
B、赤道
C、北极
4、在不同夜晚的同一时间观察星座时,会发现天空中的星座的位置随着时间的推移逐渐()移动。
A、由西向东
B、由北向南
C、由东向西
5、在星星旋转的照片中,圆环中心的亮点就是()。
A、月亮
B、北斗星
C、北极星
6、在不同的季节,同一地点的正午太阳高度会发生变化,这是因为()。
A、地球公转轨道不断发生变化
B、地轴是倾斜的,并且倾斜的方向保持不变
C、地球自转的轴不断发生变化
7、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指示南北方向的线叫做()
A、赤道
B、纬线
C、经线
8、人们以地球经线为标准,将地球分为()个时区。
A、12
B、24 C 、36
9、傅科是通过观察()而发现地球在自转的。
A、星星
B、摆
C、水流
10、在“谁先迎来黎明”的模拟实验中,围成一圈的同学代表( )
A、太阳
B、地球
C、地球自转轨道
11、下列现象中,是由于地球绕着太阳公转造成的,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A、太阳的东升西落
B、一年四季的变化
C、昼夜长短的变化
12、南极考察的最佳季节是北半球的()。
A、春季
B、夏季
C、冬季
13、在世界时区图中,每相邻的两个时区的时间就相差()。
A、1小时
B、12小时
C、24小时
三、判断:(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
()1、同一时间北半球与南半球的季节是一样的。
()2、极地一年中有长长的白天或长长的黑夜现象。
()3、在昼夜交替现象的模拟实验中,手电筒代表太阳。
()4、北半球在冬季时,太阳直射点在南极。
()5、摆具有保持摆方向不变的特点。
()6、一年四季中,其他的星星都围绕着北极星东升西落。
()7、恒星的周年视差,也能够证明地球在围绕着太阳不停地转动。
()8、乌鲁木齐比北京先迎来黎明。
()9、人们在观星时发现,天上的星星每天围绕着北极星顺时针旋转。
四、实验探究。
如下图用一支蜡烛作太阳,用一只小地球仪从西向东绕蜡烛运转。
当转到位置③时,北半球阳光()射,是()季;南半球阳光()射,是()季。
五、简答题。
1、用学过的知识解释,我们在地球上看到太阳东升西落,这一现象说明了什么?
2、对于北极星的“不动”,你是怎样解释的?
3、请要据《为什么一年有四季》一课的研究,说明四季的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