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菱学诗》实录感受一个苦难的灵魂

合集下载

《香菱学诗》读后感(精选11篇)

《香菱学诗》读后感(精选11篇)

《香菱学诗》读后感(精选11篇)《香菱学诗》读后感(精选11篇)《香菱学诗》读后感篇1文中黛玉是一位学识渊博,热情大方,具有诗人气质的好老师。

香菱是一个精敏灵秀,悟性极高,心性拔俗的女子。

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黛玉有诗性、有灵性、有耐性、有经验的好老师。

一个苦学的学生加上一个好老师,体现出教与学紧紧相扣,缺一不可的重要关系。

教与学之间的关系在我们的学习中也体现得淋漓尽致,教学我个人的理解就是有教也有学,教得细,学得精。

自从上了中学后,我的英语成绩一直不尽人意,而我们的英语老师是一个知识丰富的好老师,她讲的课针对性强,循序渐进。

成绩不理想时她会很严厉的批评但又叫你下次努力。

这种指导发式可谓严而不苟,引而不发。

但是我却没有好好珍惜这种优良的教学资源。

有了好的教,却没有认真学,才会导致今天英语差的局面。

在《香菱学诗》一文中香菱为学诗“诸事不顾”甚至到了“呆、疯、魔”的程度,如果用香菱苦志学诗的精神去学英语,我想也不至于那么差。

在我学习英语的道路上我有一位与黛玉相似的好老师,但我“不学无术”没有香菱苦志学诗的精神,所以成绩当然提高不了。

在学习中不但要有教也要有个人的苦学。

在学习中教育学缺一不可。

教与学密不可分,教与学相结合才有可能成功。

对于教与学的认识使我在今后的学习中受益无穷。

《香菱学诗》读后感篇2曹雪芹借写香菱学诗,还表达了自己对诗艺的一些看法。

他特别强调诗要有新意,要寄情寓兴,不能以词害意,这是一种通脱明达的认识。

从课文中,读者还可以了解到作者比较欣赏唐人诗作,如王维、杜甫、李白等都是曹雪芹心仪的优秀诗人。

香菱要学诗,不拜身边的宝钗为师,却去找黛玉,这也是合乎小说情理的一笔。

宝钗博学多才,诗也写得不错,但她并不看重这个,认为“女子无才便是德”。

而且,宝钗生性沉稳,不喜欢太麻烦的琐事,所以香菱是不便向她学诗的。

黛玉虽然生性孤僻,喜散不喜聚,却也有热情大度的一面。

她指导香菱不厌其烦,循循善诱,而且言简意赅,所以香菱才能很快悟入门径,获得成功。

香菱学诗读后感(6篇)

香菱学诗读后感(6篇)

香菱学诗读后感(6篇)香菱学诗读后感(精选6篇)香菱学诗读后感篇1叔本华曾说过:世上的每一朵玫瑰花都是有刺,如果因为怕扎手,就此舍之,那么你永远也不能得到玫瑰芬芳。

红楼梦中香菱学诗就很好地说明了一个道理:采花莫怕刺,这对于我们中学生的学习是个很好的榜样。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香菱之所以想学诗,兴趣是她最先的出发点,平时,她也爱看些诗集,如上贾府在这个特殊环境里,文学氛围浓厚,更是增加了对诗的兴趣。

表面上看,人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但真正做到的却寥寥无几,你不见那草草学子被师大胁迫着学这种特长,那种特长,而他们真正的兴趣所在却被早早的扼杀。

最后,少数人站在了人生的领奖台上,而更多的人却成为人们惨痛的教训,正所谓吃草的骆驼莫喂肉。

香菱为了采花,在满是刺儿的玫瑰花丛中勇敢前行,黛玉吩咐她要多读,于是向灯下一道一道的读,宝钗连催他数次睡觉,她也不睡,中学生若能如此勤奋,即便是笨马,也有先飞的一天,读书,不仅用眼更要用脑,边看边思,才能有所得,香菱读诗便是例证,她读诗后对诗的感悟,宝玉也称赞,并说:可知三昧&你已得了,对于一个初学者,能有这么快的进步,也不能不让人赞叹。

香菱开始写诗人,可那玫瑰的芬芳还远躲着她,留给她的仍是那成片的刺心,但她不气馁,因为她知道跌倒了,只有爬起来,被扎了,只有重整向前才有成功的可能。

于是,在前两首诗都通不过后,便继续努力:她便要思索起来了各自散后,香菱满心中还是愁诗香菱梦中笑道可是有了,难道这一首还不好?最终,她的诗博得了众人的好评,都争着要诗看。

人生的路很多,平坦的却没有几条,更多的荆棘丛生,悬崖峭壁,如果因为害怕被刺札,害怕摔倒,就不想去采取前路芬芳的玫瑰,那就是懦夫,不是每个人都能达到人生的辉煌的点,但我仍然要说,只要经历过,成功和失败同样精彩,因为经历过了,你总会比别人多一条通向成功的路。

学的境界愿菱荇花香飘满在你我的征途,促人奋进,最终到达那美丽的玫瑰园,尽意的采樵,记住:采花莫怕刺!香菱学诗读后感篇2香菱,是《红楼梦》中的人物,而《香菱学诗》是我们语文课文,我看了香菱的学习用功不禁让我想向他学习。

香菱学诗读后感200

香菱学诗读后感200

香菱学诗读后感200《以香菱学诗》读后感。

《以香菱学诗》是一部描写古代女子学诗的小说,通过香菱这个角色展现了古代女子学诗的艰辛和才情。

小说以香菱为主角,描写了她在学诗过程中的坚持和努力,同时也展现了她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自己命运的追求。

读完这部小说,我深受感动,也有了一些思考。

首先,小说中的香菱是一个富有才情和热爱诗歌的女子。

她在学诗的过程中,展现了对诗歌的热爱和对自己才情的自信。

她不畏艰辛,不断努力,最终在学诗的道路上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这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思考到,一个人只要有才情和热爱,就可以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

其次,小说中也描写了古代女子学诗的艰辛和不易。

在古代,女子学诗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因为女子的地位和教育水平都受到了限制。

然而,香菱并没有被这些困难击倒,她坚持不懈地学习诗歌,最终取得了成功。

这让我深受触动,也让我反思到,无论在哪个时代,只要有坚持和努力,就可以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最后,小说中也描写了香菱对自己命运的追求。

香菱是一个有着才情和热爱诗歌的女子,但是她的命运却受到了限制。

然而,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追求,而是努力学习诗歌,最终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这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思考到,一个人的命运并不是注定的,而是可以通过努力和坚持来改变的。

综上所述,《以香菱学诗》这部小说让我深受感动,也让我有了一些思考。

通过香菱的故事,我明白了只要有才情和热爱,就可以在任何领域取得成功;同时也明白了只要有坚持和努力,就可以克服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最后也明白了一个人的命运并不是注定的,而是可以通过努力和坚持来改变的。

因此,我深深地被这部小说所感动,也在心中种下了对才情和热爱的种子,希望自己也能像香菱一样,努力学习,坚持追求,最终取得成功。

《香菱学诗》读后感范文(三篇)

《香菱学诗》读后感范文(三篇)

《香菱学诗》读后感范文《香菱学诗》是清代作家曹雪芹创作的《红楼梦》的一个分册,以主人公香菱为中心,讲述了她在荣府中不断努力学习诗词的故事。

通过香菱的学习过程,揭示了荣府中世家子弟的文化修养以及爱情的复杂心理。

在阅读《香菱学诗》之后,我被故事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所吸引,并从中获得了一些有益的启示。

首先,香菱的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她是一个聪明伶俐、心地善良的女孩,而且对诗词非常痴迷。

虽然身世卑微,但她并不因此自卑,相反,在学习诗词方面一直保持着积极进取的精神。

她利用自己的业余时间,阅读诗书,勤奋练习,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

这种努力和奋斗的精神令我深感敬佩。

通过她的努力,展现了即使在困境中,只要有足够的努力和毅力,就能够实现自己的理想,获得成功。

其次,香菱与宝玉之间的爱情情节让我思考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在故事中,香菱一直暗恋着宝玉,并为此投入了大量的感情和精力。

然而,宝玉对她的感情却只是淡淡的友情,并没有进一步发展。

这使得香菱陷入了痛苦和失落中。

从这个角度来看,我想到了现实中的很多人际关系,有时候我们把对别人的感情过分投入,期待得到回报,但往往最终只是一场空欢喜。

这让我明白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是复杂而纷繁的,不能一味地寄托于别人身上,而应该更注重自己的内心世界和自我价值的实现。

最后,通过香菱的学诗经历,我也对诗词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诗词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瑰宝,也是中华民族的独特符号之一。

在《香菱学诗》中,曹雪芹通过香菱对诗词的学习和理解,呈现了诗词之美和诗意之境。

这让我产生了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敬仰之情,并对自己的文化修养产生了更大的兴趣。

通过研读诗词,我不仅能够领略到美妙的语言和丰富的想象力,还能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增加我自己的文化底蕴。

总之,阅读《香菱学诗》给了我很多的启示和感悟。

香菱的形象和她的学诗经历让我明白了努力和毅力的重要性,教会了我如何面对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引发了我对诗词文化的深入思考。

香菱学诗读后感范文(通用15篇)

香菱学诗读后感范文(通用15篇)

香菱学诗读后感香菱学诗读后感范文(通用15篇)当看完一本著作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

那么我们如何去写读后感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香菱学诗读后感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香菱学诗读后感篇1大家或许都看过曹雪芹的代表作《红楼梦》,其中就有那么一回让人回味无穷,那就是《香菱学诗》,香菱是一名苦命的女子,本出身在一个乡官人家,却在三岁时被拐,长大狐被薛霸买去做了妾,后随其进京,在薛蟠的一次外出,贾宝玉把她带到了大观园里给自己作伴,环境的变化和影响激起了香菱学习写诗的欲望,却被宝钗笑“得陇望蜀,劝其缓一缓”。

可香菱却急切的想学习,于是去找到了林黛玉。

在林黛玉的指导下。

香菱的知识范围不断扩大,渐渐地,香菱越来越痴迷于作诗,形象变成了:“连房也不进,只在池边树下,或坐在山石出身,或蹲地下抠土”。

香菱的勤奋苦至,在当今,又有多少人能有呢?与其让人敬佩的是,香菱身后的悲凉身世,这些历历在目的记忆并没有打倒她坚定的意志,她依旧是那么的好学好问,依旧对知识充满激情和渴望,最终,她取得了成功,获得了美好的结果》而这其中的原因,就只是因为她的“苦至学诗,精血诚聚”,她不断的努力和追寻着目标,仅仅这这点品质,难道不值得我们学习吗?《香菱学诗》使我不禁想起一副对联:废寝忘食香菱哭学诗,诲人不倦黛玉巧施教“。

全文完美的刻画出了一个好学,乐学,而且善悟的香菱,同时也刻画出了一个乐为人师,率直自信的老师—林黛玉。

这篇文章教会;了我们要懂得勤奋刻苦,不以不知为耻的人生态度。

香菱学诗读后感篇2香菱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人物,我读了语文书上的这篇课文感慨万千。

故事的开头写的是香菱去找黛玉学诗,黛玉很高兴的收了这个徒弟,然后向她讲述了作诗的方法,并向她推荐了几本诗书。

香菱收下诗书后,起早贪黑、废寝忘食地读书学写诗,足见其对诗的痴迷。

之后,黛玉让香菱写一首诗,香菱便“痴呆”起来,每次到五更才睡下。

红楼梦香菱学诗读后感作文5篇

红楼梦香菱学诗读后感作文5篇

红楼梦香菱学诗读后感作文5篇一女香菱,先卖于各乡,后买于折磨。

或许她早已料到事态,她或许会念到:“命运皆已成此,不应想方设法讨人怜修改此命罢。

”以此了结。

下面是店铺的小编为你们整理的文章,希望你们能够喜欢香菱学诗的读后感《红楼梦》第48回,作者曹雪芹通过薄命丫香菱拜林黛玉苦学诗的故事,不仅表现了香菱的兰质蕙心冰雪聪明,同时通过物的对话,也传达出作者曹雪芹对学写诗的一些认识和看法。

下面小编整理了,供大家参考。

作者通过香菱拜访林黛玉请求学诗的对话,阐明了学习写诗(律诗)的基本要求和遵循的原则:讲“起承转合,中间是两副对子,平声对仄声,虚的对实的,若是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

”(林黛玉)关于平仄有“一三五不论,二四六分明”的通俗说法,但是“格调规矩竟是末事,只要奇句新奇为。

”(香菱)“词句究竟还是末事,第一立意要紧。

若意趣真了,连词句不用修饰,自是好的,这做‘不以词害意’。

”(林黛玉)曹雪芹实际在这里通过林黛玉之,阐明了写诗以立意为要,要理好形式和内容的关系,不能为形式而讲形式,形式为内容服务的道理。

作者还通过林黛玉对香菱学诗的指导,道出了学写诗的应遵循的循序渐进的步骤:先把王王摩诘的五言律读一百首,细心揣摩透熟了,然后再读一二百首老杜的七言律,次再李青莲的七言绝句读一二百首。

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的一看。

不用一年,不愁不是诗了。

在曹雪芹看来,学诗就要先学王维、杜甫、李白,这打基础,一开始就进入正道。

这三无疑是唐代最有就的诗和大家,有这三垫底,再学陶渊明、谢灵运等才能学出,即再一个新台阶。

香菱一开始就说她喜欢陆放翁的诗,林黛玉以她的个体会说:“断不可学这样的诗。

你们因不知诗,所以见了这浅近的就,一入了这个格局,再学不出来。

”林黛玉断然否定陆游,也没提白居易,大概在曹雪芹看来,陆、白二的诗太浅显,诗味不浓,学诗断不可从这二学起,从这二学起,可能走入歧途,或者就学不好。

【精品】读《香菱学诗》有感范文五篇

【精品】读《香菱学诗》有感范文五篇

读《香菱学诗》有感范文五篇读《香菱学诗》有感范文五篇读《香菱学诗》有感1香菱,一个苦命的女子。

来到大观园后,潜心学诗,可谓如痴如醉。

林黛玉悉心指导,看似轻巧的几句话,却句句点出写诗的要旨:重在立意,轻在形式。

下面是小编特意为大家整理了关于读《香菱学诗》有感范文五篇的相关材料,希望对您的工作和生活有帮助。

写作文又何尝不是一样呢?不论写哪种题材的文章,都不能在形式上过分深究,最重要的是文章的立意。

立得意正确了,文章就对了一大半。

写作要有主题,整篇文章要围绕这个中心写,将自己融入其中,乐学,苦学,善学,好学。

要持之以恒,像香菱一样精血诚聚两眼鳏鳏,一心一意,做梦都在作诗,可见她是如何专心啊! 你且把他的五言律诗读一百遍肚子里先有了这三个人作了底子,然后再把陶渊明,应玚,谢,阮,庾,鲍等人的一看不愁不是诗翁了! 林黛玉提出要先多读打好底子。

我们写作文也得多品读名家名篇,优秀作文,学习他们的写作手法,好词好句,扩大我们的阅读面,让脑海中留有印象,当自己写时,便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

有一句话说得好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香菱作的第一首诗措辞不雅,第二首诗过于穿凿,第三首诗才此乃妙绝。

写作文也要学会善于修改,锤炼词句,经过一次次修改,才能炼出最好的文章。

形式要灵活,不能被缚住,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不能千篇一律。

比如写亲情,想到的就是冒雨接孩子,夜间织毛衣等,写景物,就写干巴巴的景:连绵的青山,碧绿的湖水等,写人,就是大大的眼睛,白皙的皮肤等,没有新意。

纵使天下的父母都冒雨接孩子,青山都是连绵的,人的眼睛都是大大的,看是它们总有自己的特点,它们的存在都是独一无二的。

同学们,所以在我们平时的学习中,我们就要学会在文章里找到你能学习的地方,相信对写作会有帮助的。

读《香菱学诗》有感2《香菱学诗》来自于曹雪芹的〈〈红楼梦〉〉,这篇文章讲得是黛玉师傅教香菱如何做诗和香菱如何学诗的事。

只是短短的一个小回,却蕴含了愈多道理,而这些道理,都有一个共性: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红楼梦香菱学诗读后感

红楼梦香菱学诗读后感

红楼梦香菱学诗读后感《红楼梦》中的香菱学诗读后感。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文学的经典之作,其中的香菱学诗一节给了我很深的感悟。

在小说中,香菱是一个性格温柔、善良的女子,她对诗词有着浓厚的兴趣,因此常常在闲暇时光里练习写诗。

她的诗虽然不是很出色,但她却用心投入其中,这种专注和执着让我深受感动。

香菱学诗的过程中,她不断地努力,不断地尝试,虽然她的诗并不是最优秀的,但她的坚持和努力却是最令人敬佩的。

在她的努力中,我看到了一种执着和坚持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仅是对诗歌的热爱,更是对生活的热爱,对自己的热爱。

通过香菱学诗这一段,我深刻地体会到了一个道理,只有不断地努力和坚持,才能获得成功。

在生活中,我们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但只要我们有足够的勇气和毅力,就一定能够战胜困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正如香菱一样,她虽然没有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但她的坚持和努力却让她成为了一个值得尊敬的人。

除了坚持和努力,香菱学诗还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人生的价值并不在于成就的大小,而在于我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己的尊重。

香菱学诗并不是为了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而是为了满足自己内心的渴望,她对诗歌的热爱让她忘记了一切困难和挫折,让她在学诗的过程中得到了快乐和满足。

这种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己的尊重,才是我们追求的真正价值。

通过香菱学诗这一段,我不仅仅学到了诗歌的魅力,更学到了人生的真谛。

在今后的生活中,我会更加珍惜自己的努力和坚持,更加珍惜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己的尊重。

我相信,只要我拥有了这种精神,就一定能够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实现自己的梦想。

感谢《红楼梦》中的香菱学诗这一段,让我学到了这么多宝贵的东西。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感受一个苦难的灵魂——《香菱学诗》课堂实录及点评(2010年第6期)浙江省杭州市建兰中学李明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吴丹青一、序曲:课堂导入师:《红楼梦》能测出一个人的阅读能力,红学大家周汝昌曾经说过,最有智慧的人才能读《红楼梦》,才爱读《红楼梦》,因为这部书里有你一生所需要的知识,希望大家能多去读读这本书。

今天我们就从《香菱学诗》这个经典片段进入《红楼梦》。

二、开端:了解香菱学诗的经过师:随着宝钗进入大观园的香菱是怎样学会作诗的?生:与黛玉论诗,然后自己作诗。

师:可否概括成三个词语?生:读诗、论诗、写诗。

师:(点出幻灯片:读诗、论诗、写诗)你已经概括出了香菱学诗的过程。

正是因为这个过程,这篇课文的题目才叫“香菱学诗”。

三、发展(一)对比编者的题目与曹雪芹的回目,感受香菱学诗的辛苦。

师:这个题目是编者加上去的,原作的题目是怎样的你们知道吗?生:“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师:(出示幻灯片:慕雅女雅集苦吟诗和“香菱学诗”)一个是作家曹雪芹自己写的,一个是编者加的。

这两个题目你更喜欢哪一个?生:我喜欢第一个,因为第一个写出了香菱学诗非常刻苦,第二个就写得非常直白,只写出了香菱学诗。

师:很好,你从第一个题目中看出了香菱学诗的刻苦。

课文编者的题目非常简洁地概括了情节,曹雪芹的题目不仅用非常典雅的语言写出了香菱学诗,而且写出了她学诗的态度。

那么哪个字可以表现她学诗的态度啊?生:苦。

(二)再次体验香菱这个人物,理解这是一个美丽的女孩。

师:很好,香菱学诗学得很苦。

作品中有具体描写香菱学诗很“苦”的语句吗?请说说你为什么觉得她“苦”。

(生翻书,思考。

)生:我找到的是“宝钗连催她数次睡觉,她也不睡”,说明她废寝忘食。

生:我找到的是“茶饭无心,坐卧不定”,这写出了她废寝忘食。

生:我找到的是“至晚间,对灯出了一回神,至三更以后,上床卧下,两眼鳏鳏”,这里写出了香菱学诗学到很晚。

生:香菱把诗拿给黛玉看后,黛玉说不怎么样,她就“耳不旁听目不别视”。

生:一时,探春隔窗笑说道:“菱姑娘,你闲闲罢!”香菱怔怔答道:“‘闲’字是十五删的,错了韵了。

”这里写出了香菱学诗学到了痴迷的程度。

生:第八自然段“原来香菱苦志学诗,精血诚聚,日间做不出,忽于梦中得了八句”。

生:宝钗笑道:“这个人定要疯了!昨夜嘟嘟哝哝,直闹到五更天才睡下;没一顿饭的工夫,天就亮了。

”证明香菱学诗废寝忘食。

师:到什么程度了?生:快要疯了。

师:这些句子说明香菱学诗学得很苦,真是到了废寝忘食,快发疯的地步。

所以啊,真可谓“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出示幻灯片)(三)细品香菱的三处笑,更深地把握香菱的美。

师:我们觉得香菱学诗很苦,香菱自己觉得苦吗?生:第二自然段写“香菱笑着说”,说明她乐此不疲。

生:香菱听了笑道:“既这样,好姑娘,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我带回去,夜里念几首也是好的。

”这说明了香菱非常渴望学习。

师:香菱这个时候是什么表情啊?生:笑。

师:同学们有没有发现,我们的这个香菱啊,脸上总是挂着一个惯常的表情,是什么?生:笑。

师:(板书:笑)作品中写她的“笑”就有十五次。

那我们现在就通过其中的三处来看看香菱。

(出示幻灯片)师:人物的语言和表情往往是和人物的内心世界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我们看着香菱笑着说的内容来揣摩香菱是个怎样的人。

生:第一句话写出了香菱是个好学的人。

夜里还要回去念几首。

师:“你就把这书给我拿出来”的“就”字能够看出香菱怎样的心思?生:急切地想读书,好学。

生:第三句写出了她的自信。

生:第二处笑表明她有了自己的见解,才学了这么几天诗就有这样的见解,也可以看出她很聪明。

师:难怪林黛玉要说她“是个极聪敏伶俐的人”。

下面请位同学来读一下第三处笑好吗?(生读第三处“笑”。

)师:你在读的时候把“还不好”的音拉上去,为什么要这么处理?生:从这里可以看出香菱很自信,所以将音调上扬。

师:还可以看出香菱对作诗这件事的态度怎样?生:很感兴趣、很执著。

师:通过这三处笑的品味我们看出了这是一个自信、好学、聪明、执著的女孩子。

同学们再来把这三处笑读一读。

哪些同学自告奋勇?师:读得真好,我似乎已经看到一个美丽的女孩子,要是她现在就在我面前,我一定会爱上她的。

(众人笑)师:外人觉得香菱学诗苦,但是她自己却乐在其中、乐此不疲。

这样一种状态我们可以称为……生:痴迷。

师:讲得真好,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这个题目再改一改,改成“慕雅女雅集痴吟诗”?(出示幻灯片)四、高潮(一)从宝钗的不赞成香菱学诗来看香菱所处的生存环境。

师:这样一个美丽的女子,她如痴如醉地学诗,大观园里是不是人人都欣赏?谁不欣赏?生:薛宝钗。

作品中写到香菱请求向薛宝钗学诗,但是薛宝钗拒绝了她。

生:在第四段,有她和薛宝钗的对话,这里就看出薛宝钗不是很欣赏她去学诗。

师:把对话读一下。

生:“何苦自寻烦恼!都是颦儿引的你,我和她算账去。

你本来呆头呆脑的,再添上这个,越发弄成个呆子了。

”师:宝钗说“何苦自寻烦恼”,这是什么意思?生:她是很看不起香菱学诗的,认为她自己找麻烦。

生:她的言外之意是香菱作为一个丫鬟,没有必要学诗,也不应该学诗。

生:薛宝钗很看不起香菱,觉得她作为一个丫鬟,没有必要学诗,只要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可以了。

(二)补充香菱的背景,初步体会香菱的悲。

师:大家都讲到了,香菱是一个婢女,身份很低。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香菱的身世。

(出示幻灯片:香菱身世)师:薛宝钗不喜欢香菱学诗,主要原因是什么?生:薛宝钗骨子里有很重的等级思想,她觉得香菱只是一个买过来的妾,没有资格学诗。

师:是啊!就因为她是一个妾。

世态炎凉往往在不经意的一句话中体现出来,我们要学会这样去品文、品人、品社会。

(三)走入诗歌,切实感受香菱内心的悲苦。

师:我们同学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既然她是一个身份不高的婢女,而且她身边的人也不是都欣赏她学诗,那么她为什么如此痴迷地想学诗呢?(幻灯片出示学生问题)师:我们还是来看看这首诗吧。

(幻灯片出示香菱作的诗,生齐读)师:我们同学在预习作业中提出了问题——香菱的诗有香菱自己的影子吗?诗中表达了香菱怎样的希望?我们分四人小组先讨论一下。

(学生讨论,教师指导。

)生:我们看出了香菱是一个非常孤独的人。

生:从第一联可以看出香菱内心是十分孤独的。

她说“魄自寒”,自己非常寒冷,因为她在那里没有尊严也没有人格。

但是她不甘心一辈子做一个佣人。

“精华欲掩料应难”是说月亮不管乌云有多厚,还是会从云层中透出光来,虽然她现在社会地位比较低,但是她可以让自己更加出彩。

生:她写颈联的时候通过一系列的描写来抒发内心,如从江上的笛声联想到穿着蓑衣的人、孤苦的少妇们,进而提出自己内心的质问——什么时候才能幸福呢?生:我觉得前三联全都是香菱自己的影子。

第一句是香菱对自己的叹息。

第二联的“魄”“寒”体现了她的凄苦。

第三联是总的概括,因为文中写她在评诗的时候说:“我们那年上京来,那日下晚便湾住船,岸上又没有人,只有几棵树……”正好符合“绿蓑江上秋闻笛,红袖楼头夜倚栏”。

最后一句表达了她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生:我觉得这首诗更加突出了香菱的悲惨。

因为香菱在诗中表达了她想和亲人团圆,也想有尊严地活下去,但是这种愿望是难实现的,只能通过写诗来表达,所以写诗是她人生的一个美丽的梦。

师:经过大家对诗的分析,我们体会到了香菱的心灵。

现在我们再一次朗读一遍这首诗,像香菱把自己融入月亮一样把自己融入这首诗中。

(四)再回到香菱的笑,更深地品味笑中的内容。

师:香菱是通过这首诗来宣泄自己的苦,通过这首诗来肯定自己的才华,她想通过这首诗来赢得人们的尊重。

但是香菱只能通过诗来倾诉,只能对着月亮倾诉,这恰恰也写出了她的悲苦啊。

所以我们再来看看香菱的笑吧。

师:“姑娘何苦打趣我!我不过是心里羡慕,才学着玩罢了。

”这里,你又能品出什么来?生:这是香菱的苦笑,因为没有人倾诉,所以把心里的苦通过诗倾诉出来。

她说学着玩,其实是倾诉心里的苦闷。

生:这个笑也有香菱的一丝无奈,她说“我不过是心里羡慕”,实际上她不仅羡慕姑娘们的才华,也羡慕她们幸福的生活。

生:我觉得作者在这里写香菱的笑是来衬托香菱悲惨的一生。

香菱在这里笑,笑中夹杂着无奈、悲苦和凄凉。

师:从大家刚才的回答中我们感觉到了她的笑不单是单纯的、天真可爱女子的笑,其中还有无奈、苦闷和凄凉。

那我们现在是不是又可以把题目改一改啊,改成是“慕雅女雅集吟……”生:苦诗。

师:她吟的是她自己苦命的诗啊。

(出示幻灯片)五、尾声:探索曹雪芹塑造香菱的主旨,了解《红楼梦》的社会意义(一)探寻曹雪芹“以笑写悲”的写作手法,感受香菱的悲剧美。

师:有同学在预习的时候提问——既然香菱这么苦,为什么在文章中她总要笑呢?谁来解决一下?生:以笑来衬托她的悲。

生:曹雪芹把香菱这个人物塑造得很好,如果香菱整天因为这个困境愁眉苦脸,就不能更好衬托出她的悲来。

而她老是这样笑反而让人能感受到她内心的凄苦。

生:我觉得写香菱笑比写香菱哭更让读者难受。

因为香菱如果是一个遇到困境自己就很难过的人,令人觉得这就是一个柔弱的女孩。

但写她微笑着去面对,反而会更让人怜惜她。

生:香菱的身份是一个丫鬟,她很孤独、很凄苦,她所有的苦都无处倾诉,所以她只能苦笑,把所有的痛苦都放在心里。

师:所以这个笑可能更写出了她的苦。

同学们的看法和一些研究《红楼梦》的专家的观点相同。

有学者说:曹雪芹刻画香菱,以“笑”写“悲”,香菱笑得越多,越能引发读者的同情,越能让人感叹其身世之苦。

(二)探寻香菱的结局,从曹雪芹的创作手法上来感受香菱的悲剧。

师:曹雪芹写香菱的笑,不仅写出了这个女孩子的美丽善良,更写出了她的悲苦、隐忍。

这样写是吻合香菱这样身份的人物的特点。

如果按照这样的思路,作家应该为香菱的命运安排一个怎样的结局啊?生:我觉得像这样一个又聪明又坚强又乐观的女孩子,理应得到一个她所渴望的美满结局,然而我们的作家却没有给她一个这样的结局。

师:你知道的是怎样的结局?生:她最后是被她的丈夫和正妻夏金桂一起害死的。

师:有不同的结局吗?生:最后是夏金桂死了,香菱扶正了,好像还生了个儿子。

生:最后香菱是难产而死的。

师:两个结局——一个是被她的丈夫薛蟠活活折磨死的,还有一个结局是难产而死。

其实,曹雪芹在写《红楼梦》的女子时都写了她们的判词,判词往往隐含了人物的命运。

我们来看看香菱的判词。

(出示幻灯片)香菱判词是这样的:“根并荷花一茎香,平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第一句暗示了香菱的名字,第二句暗示了香菱的遭遇,第三四句暗示了她的结局。

“两地”是两个土,加一个“木”是“桂”字。

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香菱是怎么死的?生:被夏金桂害死的。

师:一个美丽的女子将被活活地害死,真是太悲太苦了。

(板书:苦)那么曹雪芹对香菱这个人物寄予了怎样的情感呢?生:怜悯、同情。

师:大家有没有人知道香菱名字的来历?生:“甄英莲”是一个谐音,意思是真的应该怜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