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部编《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达标 试题(附答案)

最新部编《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达标试题(附答案)

一、第五单元二战后的世界变化材料辨析论述题

1.下面是一份还没有最终完成的历史小报。请你再次编辑,完成设计。

名称:栏目一:亚洲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中国、朝鲜、越南等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栏目二:非洲民族独立浪潮

20世纪50年代,埃及人民在①的领导下;赢得民族独立,并将英国控制的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

“②”1990年③的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④的枷锁。

栏目三:拉丁美洲捍卫民族主权的斗争

请回答:

(1)把栏目二的内容填写完整。

①②③④

(2)依据所学,仿写栏目三(举出一例即可)。

(3)结合小报内容,给它取一个恰当的名称。请以“殖民地人民的反殖斗争”为主题,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不少于200字的历史小论文。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重点突出,史论结合,条理清晰。

【答案】(1)①纳赛尔②非洲年③纳米比亚④殖民主义

(2)栏目三:1959年,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人侵,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巴拿马人民为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展开不懈的斗争,1999年年底,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举出一例,符合要求即可)

(3)小报名称: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浪潮等符合小报主题即可。略。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埃及人民在①纳赛尔的领导下,赢得民族独立,并将英国控制的苏伊士运河收归国有。20世纪六七十年代,非洲民族独立运动进入高潮,绝大多数殖民地国家先后获得了独立。1960年,非洲有17个国家获得独立,因此这一年被称为“②非洲年”,1990年③纳米比亚的独立,标志着所有非洲国家都摆脱了④殖民主义的枷锁。

(2)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959年,古巴通过武装斗争,推翻了美国支持的独裁政权,后来,又挫败了美国支持的雇佣军人侵,走上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巴拿马人民为从美国手中收回巴拿马运河的主权,展开不懈的斗争,1999年年底,收回运河区的全部主权。符合要题意即可。

(3)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符合题意即可。如:名称:亚非拉国家的新发展、亚非拉国家的民族独立浪潮等。论文内容可以从二战后亚非拉国家实现独立的过程,产生的历史影响和认识启示入手。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中关国在工业生产、出口贸易、黄金外汇储备各方面所占的比重都显著下降,而西欧所占的比重则大大上升。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后,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请你谈谈20世纪50年代欧洲发展的原因有哪些。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是什么?欧盟的成立对欧洲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材料二

(2)根据材料二概括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这一特点出现的原因。

材料三 1972年,日本外相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同时,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

(3)材料三中,此时的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具有怎样的经济地位?材料三表明日本、欧共体与美国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怎样的局面?

(4)结合材料三,请你谈谈日本、西欧的经济崛起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怎样的影响。

【答案】(1)原因: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目的:提高国际地位。影响: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2)特点: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原因: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和平宪法”;美国对日本的扶持,提供大量军需订单;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等。

(3)日本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美国、欧共体、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4)西欧、日本的崛起,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解析】

【分析】

【详解】

(1)依据材料一的“欧洲的联合是绝对迫切需要的。没有政治上的一致,欧洲各国人民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50年代欧洲发展的原因有:原有的工业基础和马歇尔计划的援助,采用最先进的科学技术成果,制定恰当的经济发展政策。欧洲走向联合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国际地位。欧盟的成立对欧洲产生的影响是大大加快了欧洲一体化的进程。

(2)根据材料二的“1950——1970年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平均增长统计图”可以概括出二战后日本经济发展的特点是: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0——1970年日本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的原因有:二战后,美国在日本推行非军事化和民主化改革,推动日本政府颁布“和平宪法”;美国对日本的扶持,提供大量军需订单,刺激了日本经济的发展;日本政府制定适当的经济政策,大力引进先进技术等。

(3)依据材料三的“1972年,日本外相在记者招待会上说:‘日本跟着美国脚步走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结合所学知识可知,20世纪70年代,日本已经成为资本主义世界仅次于美国的第二经济大国。依据材料三的“日本在日美同盟的前提下展开了所谓的‘多边自主外交’。1974年,出任欧共体执行主席的联邦德国外长谢尔说:‘在九国商谈有关政治行动、组织结构和自己前途的每一个谈判桌上,我们不能保证都有美国的座位。’”可知材料三表明美国、欧共体、日本在资本主义世界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4)结合材料三,依据所学知识可知,西欧、日本的崛起,促进了世界政治格局向多极化的方向发展。

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20世纪50年代中期,西德总理阿登纳说:“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1)根据材料一,概括阿登纳的主张及其目的。

材料二 20世纪50年代,法国、联邦德国等国先后签订了条约,建立“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其同体”。1965年,法国、联邦德国等西欧六国决定上述三个共同体合并,组成欧共体……随着欧洲一体化的发展……1993年,欧洲联盟正式建立。

——摘编自岳麓版《世界历史》(九年级下册)(2)根据材料二,指出欧洲联合从哪一领域开始?欧洲联合有什么意义?

材料三 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欧盟却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

——摘自岳麓版《世界历史教学参考书》(九年级下册)(3)根据材料三,概括欧盟扩大对世界政治格局的影响。

(4)综上所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什么?

【答案】(1)主张:欧洲各国进行联合;目的:避免欧洲走下坡路,提高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避免欧洲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经济;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欧洲国际地位,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等等。

(3)欧盟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解析】

【分析】

【详解】

(1)根据材料一“如果欧洲人不想在起了根本变化的世界里走下坡路的话,必须走向联合……否则欧洲各国将会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可知阿登纳主张欧洲各国进行联合。其目的是避免欧洲走下坡路,提高欧洲在国际舞台上的政治地位,避免欧洲沦为超级大国的附庸。

(2)根据材料二“煤钢共同体””经济共同体”、“原子能其同体”等相关经济组织的建立,可知欧洲联合从经济领域开始的。欧洲实现联合方便了人们生活,提高欧洲国际地位,促进欧洲经济的发展等等

(3)由材料三“20世纪90年代初,美苏两极格局终结。欧盟却日益扩大,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高,成为多极化发展趋势中重要的一极”可知,欧盟成为世界多极化格局中的重要一极,推动了多极化趋势的发展。

(4)综上所述,二战后西欧国家的崛起历程中,最值得其他国家借鉴的是加强国与国之间的联合与合作。

【点睛】

解答材料解析题需要首先读懂材料,然后结合问题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最后根据所学和材料有效信息组织答案。

4.下表为1976—1990年苏联经济增长率(%)简表。其中,出现1990年经济状况的原因是

A.经济体制改革突破苏联模式B.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

C.戈尔巴乔夫经济改革未见成效D.赫鲁晓夫改革导致的混乱

【答案】C

【解析】

【详解】

根据题干中的关键信息“1990年”,依据已学知识可知,20世纪80年代中期戈尔巴乔夫上台并进行改革,开始实施加速经济改革的方案,但由于对困难估计不足,缺乏具体可行的配套措施,导致改革效果不佳,因此出现了1990年的经济负增长状况,选项C符合题

意;经济体制改革突破苏联模式,不符合史实,选项A不符合题意;材料没有体现苏联解体导致的社会混乱,选项B不符合题意;材料体现的是戈尔巴乔夫改革不是赫鲁晓夫改革,选项D不符合题意。故选C。

5.请依据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能够反映图片之间的联系)

【答案】题目:两极格局的形成;论述: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了西方集体防御体系,以达到对抗苏联,称霸世界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8月建立华沙条约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解析】

【详解】

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拟定题目:两极格局的形成;论述: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12个西方国家代表在华盛顿集会,签订《北大西洋公约》,建立了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形成了西方集体防御体系,以达到对抗苏联,称霸世界的目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成立是美国冷战政策在军事上的表现。为对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55年,苏联、捷克斯洛伐克等8月签订《华沙条约》,建立华沙条约组织。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和华沙条约组织两大军事政治集团的建立,标志着两极格局的形成。

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等国三等国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国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材料二:

(1)根据材料一指出让“欧洲列强”衰退的两个主要原因。

(2)材料二的图一中“太阳”喻指什么?请准确概括图一和图二内容之间的关系。

(3)欧洲曾是世界的中心、世界大国的所在,这些国家的兴衰有着共同的原因。我们从中需要吸取的教训有哪些?(两点即可)

【答案】(1)两次世界大战的内耗;美国、苏联的夹击世界格局。

(2)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欧盟的成立促进了二战后欧洲经济的快速发展。

(3)要加强合作,合作才能共赢等。

【解析】

【详解】

(1)据材料“经过两次世界大战的厮杀后,昔日称雄于世界的欧洲列强均已沦为二等国家、三等国家,他们面对的是一个虚弱不堪、支离破碎的欧洲。在东方,来自苏联和东欧盟国的威胁日益严重:在西方,来自美的经济渗透和政治控制不断加强。欧洲政治家们清醒地认识到,如此下去,欧洲将不再是欧洲人的欧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使“欧洲列强”衰退的两方面主要原因是两次世界大战的内耗;美国、苏联的夹击世界格局。

(2)题干给出的漫画中有欧盟的旗帜,它反映了二战后欧洲走向联合。1993年,西欧国家在欧洲共同体的基本上成立了欧洲联盟,简称欧盟。欧盟会旗为天蓝色底,上面有12颗金黄色的星,是圣母玛利亚的象征。制作会旗的目的是表示要建立一个统一的欧洲,增强人们对欧洲联盟和欧洲统一性的印象。欧洲共同体的成立,促进了西欧经济的发展,也提高了欧洲共同体在国际上的地位。

(3)吸取的教训,属于主观性问题,符合题意即可。如要加强合作,合作才能共赢等,以此作答即可。

7.英国脱欧,使欧洲走向联合的态势受到挑战,成为近年的国际时政热点问题。

材料一:英国与欧共体欧盟关系大事年表

材料二:二战后英国的国际地位和实力迅速下降,到七十年代初期已经沦为二等发达国家,与西德和法国的差距拉大,加入欧共体有功于挽救衰败的关国经济。美国在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的尼克松主义政策进行战略收缩,关类同盟关系进入低位,美国也是免受到美国的过度控制才加入欧共体。

材料三:对英国而言,与其与危机重重的欧盟拥绑在一起,不如尽早在日益错综复杂的世界政治经济格局中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战略空间。……所以,英国现任首相特需莎?梅一再强调,脱欧不等以孤立主义,也不意味着对全球化关上大门;甚至乐观地认为,摇脱欧盟束缚有于荚国更加全球化,成为自由贸易的“最强大最热情的倡导者”。

﹣﹣摘自《世界知识》第1695期(1)材料一表明,英国脱欧的目的是什么?

(2)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对欧共体欧盟的态度有何变化?试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探究其变化的原因。提示:需答对4个原因

【答案】(1)摆脱危机的拖累。

(2)变化:由入欧到脱欧;原因:①入欧有助于挽救衰败的英国经济;②入欧可避免受到美国的过度控制;③入欧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④脱欧为了摆脱欧洲经济危机的拖累;⑤脱欧有助于英国更加全球化;⑥脱欧可为英国创造更多的战略空间等。

【解析】

【详解】

(1)材料一表格中内容“英国首相卡梅伦发表讲话,表达了对遭到欧债危机拖累的不满,以及对欧洲一体化进程可能损害英国利益的担忧。”表明,英国脱欧的目的是摆脱危机的拖累。

(2)据材料一“英国正式加入欧共体。”和“英国脱欧公投结果显示,51.89%的英国公民选择脱离欧盟。”内容,可知英国对欧共体欧盟的态度的变化体现在由入欧到脱欧;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①入欧有助于挽救衰败的英国经济;②入欧可避免受到美国的过度控制;③入欧是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需要;④脱欧为了摆脱欧洲经济危机的拖累;⑤脱欧有助于英国更加全球化;⑥脱欧可为英国创造更多的战略空间等。

8.请对比下面图片反映的历史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写一篇80-120字的小短文。(要求:题目自拟,史实正确,语句通顺,表述完整,体现两幅图片反映内容的比较)

【答案】题目:世界需要和平发展;论述: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1955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这两大组织的建立,是美苏冷战在军事上的重要表现。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2017年5月,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取得重多具体成果。美苏冷战使世界分为两大阵营,严重成胁世界和平:“一带一路”战略的理念是共同发展,目标是合作共贏,受到了世界上众多国家的欢迎和支持,必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符合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解析】

【详解】

本题是一个小论文题目,考查的是学生分析、综合、概括和论述历史问题的能力。只要观点明确,史论结合,条理清楚即可。仔细观察图片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如题目:世界需要和平发展;论述:1949年,以美国为首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建立;1955年,苏联和东欧国家成立华沙条约组织。这两大组织的建立,是美苏冷战在军事上的重要表现。2013年,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战略:2017年5月,第一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北京举行,取得重多具体成果。美苏冷战使世界分为两大阵营,严重成胁世界和平:“一带一路”战略的理念是共同发展,目标是合作共贏,受到了世界上众多国家的欢迎和支持,必将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符合当今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1970-1990年,世界贸易总额从3120亿美元增加到31870亿美元,1998年,世界商品贸易额达到54148亿美元;2000年,垒球有跨国公司6.3万家,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它们控制着40%的世界生产、60t70的世界贸易和90%的国际直接投资。

材料二1987年,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发表《我们共同的未来》的报告,报告首次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1992年,联合国召开了世界环境与发展大会,150个国家签署了《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保护生物多样性公妁》,这出会议使各国对可持续发展达成了

共识。2015年9月,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联合国大会的讲话中指出,我们要解决好工业文明带来的矛盾,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为目标,实现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和人的全面发展。(1)根据材料一回答: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就材料二的主题谈谈你的历史启示。

【答案】(1)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跨国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发展起来。

(2)在追求经济发展速度的同时,要注意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做到可持续发展等。

【解析】

(1)根据材料一的内容“1970-1990年,世界贸易总额从3120亿美元增加到31870亿美元,1998年,世界商品贸易额达到54148亿美元”可以归纳出,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的表现是:国际投资和国际贸易迅速增长;根据“2000年,垒球有跨国公司6.3万家,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可以归纳出跨国公司飞速发展起来。

(2)根据材料二的内容可知,我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一定要注意保护环境,要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等等,言之有理即可。

点睛:第一问,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对材料内容的归纳和概括,要从材料中涉及的国家贸易和跨国公司发展的角度作答;第二问,材料内容涉及的是关于环保的问题,所以解答本题应从环保角度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10.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 1947年6月,在美国的指使下。英法建议欧洲各国就各自的经济资源提出报告……再由美国提出援助的方式和条件。……苏联代表认为,这将会要求各国泄露其本国的经济情报,导致“由某些国家实行干涉另一些国家内部事务”,其“结果将不是欧洲的统一和重建,而是把欧洲分裂成两个集团”。7月,苏联退出会谈。

——《世界史·现代史编》请回答据材料,归纳苏联代表“退出”的理由。结合美国“援助”的本质及影响,概述你对苏联态度的理解。

【答案】理由:危及经济安全,易受外来干涉,导致欧洲分裂;理解:援助是美国实施冷战的重要步骤(杜鲁门主义的大规模运用),加剧了美苏对抗,苏联拒绝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

【解析】

【分析】

【详解】

由材料“苏联代表认为,这将会要求各国泄露其本国的经济情报,导致‘由某些国家实行干涉另一些国家内部事务’,其‘结果将不是欧洲的统一和重建,而是把欧洲分裂成两个集团’”可知,苏联代表“退出”的理由是危及经济安全,易受外来干涉,导致欧洲分裂。根据“再由美国提出援助的方式和条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援助的本质是美国实施冷战的重要步骤(杜鲁门主义的大规模运用),其影响是加剧了美、苏对抗。根据“7月,苏联退出会谈。”可知,苏联持反对态度,其目的是为了维护国家利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