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题(含答案)

合集下载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含答案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考试试卷得分阅卷人一、积累与运用(24分)1、给加点字注音,并根据拼音写汉字。

(3分)(1)酝酿.(2)贮.蓄(3)分歧.(4)尴gà(5)qiáo悴(6)确záo2、下列各项中词语均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后将正确的字写在后面的横线上。

(4分)A、嘹亮莅临啄食晃然大悟截然不同不求甚解B、抖擞决别绽开咄咄逼人废寝忘食饥肠辘辘C、澄清祷告烂漫花枝招展小心翼翼翻来复去D、静谧一霎烘拖人迹罕至煞有介事各得其所3、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词语的关键字很重要。

如:“人声鼎沸”的“沸”是“水开”的意思;“花团锦簇”的“簇”是“丛集、聚集”的意思。

关键字理解了整个词语也就好理解了。

B、汉语中的词是有属性的,就像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身份。

如:“母亲本来不愿出来的。

”句中的“母亲”是名词;“愿”、“出来”都是动词。

C、一词多义是汉语表意的一种现象。

如:“①出汗可以排毒。

”“②日光是永远那么毒。

”句①“毒”是“对身体有害的物质”的意思;句②“毒”是“猛烈”的意思。

D、汉语中带感情色彩的词叫褒义词或贬义词,不带感情色彩的词叫中性词。

如:“她也笑了,坐在我身边,絮絮叨叨地说着。

”句中的“絮絮叨叨”是贬义词。

4、根据你的理解,从修辞的角度,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下面句子的表达效果。

(2分)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5、下面作家作品常识的搭配有误的一项是()(2分)A、泰戈尔——印度作家、诗人,获1913年诺贝尔文学奖B、《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鲁迅,原名周树人——作家、诗人C、《论语》——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一部书D、老舍——主要作品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话剧《茶馆》《龙须沟》等6、下面有关名著《朝花夕拾》的说明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朝花夕拾》这个小说集是鲁迅作品中最富生活情趣的篇章,我们可借此了解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心路历程。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附答案

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期中测试卷[时间:120分钟满分:120分]一、基础与运用(29分)1. 下列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 )(2分)A. 朗润.(rùn) 应.和(yìng) 着.落(zháo) 精神抖擞.(sǒu)B. 贮.蓄(zhù) 莅.临(lì) 粗犷.(kuǎng) 咄.咄逼人(duō)C. 侍.弄(shì) 分歧.(qí) 一霎.(shà) 煞.有介事(shà)D. 攲.斜(qī) 啄.食(zhú) 难堪.(kān) 人声鼎.沸(dǐng)2. 下面各项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A. 感慨澄清奥秘花团锦簇B. 确凿云霄博学各得其所C. 祷告遮蔽徘徊波光粼粼D. 静谧诀别烂漫翻来复去3. 下列句子标点符号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傅雷给儿子提出的建议涉及很多方面,如生活细节、人际交往、读书求学、感情处理等。

B. 有这么一群人,他们告别亲人,背负希望,奔赴疫区,被称为“最美逆行者”。

C. 你是喜欢毛宗岗对《三国演义》的评点?还是喜欢脂砚斋对《红楼梦》的评点?D. 《秋天的怀念》选自《史铁生散文选》(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

4. 下面句子中的加点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来)太丘舍去,去后乃.至(才)B. 尊君在不.(同“否”)友人惭,下车引之.(代词,指陈元方)C. 温故.而知新(学过的知识)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快乐)D. 饭.疏食,饮水(动词,吃)逝者如斯.夫(代词,这,指河水)5. 下面对课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济南的冬天》先总写济南的冬天“温晴”的特点,然后具体描写济南的冬天的山水美景,抒发了作者对济南的冬天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B. 《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前两句写景兼点明时令,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写出迁谪之荒远、道路之艰难;后两句借月抒怀,表达被贬官后的郁闷之情。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 语文(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积累和运用(共5小题,计24分)1.阅读语段,完成小题。

(4分)春风夏雨,秋霜冬雪,大自然生生不息,文人将四季书写于字里行间,带我们领略时序之美。

春天,眼前花团锦簇,美不胜收,与轻风流水应和.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惹得鸟儿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hóu 咙。

夏雨一来,就更是另一番风情。

花朵怒放着,树叶鼓着浆汁,数不清的杂草争先恐后地成长……当田野染上一层金黄,各种各样的果实摇着铃dānɡ的时候,那是秋天来了,给人们以丰收的喜悦。

还有那可爱的水藻,把一年到头贮蓄.的绿色全拿出来,一并奉献给济南的冬天。

(1)请根据语境,选出加点字正确的读音。

(只填序号)(2分) ①与轻风流水应和.(A.hé B.hè)着的牧童的笛声传递着春的气息。

( )②把一年到头贮蓄.(A.xù B.chù)的绿色全拿出来。

( ) (2)请根据语境,写出下面词语中拼音所对应的汉字。

(2分) ①hóu ___咙 ②铃___dānɡ2.经典诗文默写。

[在(1)-(6)题中,任选四题;在(7)(8)题中,任选一题](6分)(1)_____________,以观沧海。

(曹操《观沧海》) (2)乡书何处达,_____________。

(王湾《次北固山下》)(3)夕阳西下,_____________。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4)_____________,思而不学则殆。

(《<论语>十二章》)(5)_____________,蟋蟀们在这里弹琴。

(鲁迅《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6)_____________,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朱自清《春》)(7)按时温习是一件愉快的事,就像孔子所说:“_____________,_________?”(《<论语>十二章》)(8)“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 语文(满分:150分 时间:120分钟)一、基础运用。

(共35分) 1.默写(7分)(1)曹操《观沧海》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抒写了鲜明的季节特征,描绘了大海壮阔的景象。

(2)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遇有此寄》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明月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

(3)《次北固山下》一诗中,王湾在描写景物、节令时,写下了令其名声大振的蕴含着时序交替自然理趣的名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枯藤老树昏鸦,__________,古道西风瘦马。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5)《论语》中有两句话,用以说明学习与思考是相辅相成的关系,这两句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遥怜故园菊,___________。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 (7)不知何处吹芦管,________________。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2.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吞噬.(sh ì) 俯瞰.(k àn ) 怂.恿(s ǒng ) 吹毛求疵.(z ī)B .酝.酿(y ùn ) 污秽.(hu ì) 修葺.(q ì) 恹.恹欲睡(y ān )C .婆娑.(su ō) 箴.言(ji ān ) 愧怍.(zu ò) 惟妙惟肖.(xi ào )D .娉.婷(p īng ) 腈.纶(j īng ) 轻觑.(x ù) 戛.然而止(ji á)3.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2分) A .诀别 告罄 豁然贯通 筋疲力尽 B .修葺 震撼 不记其数 前仆后继 C .繁殖 旁鹜 迫不及待 红装素裹 D .侦缉 荣膺 沧海桑田 轻歌慢舞4.依次填入下列句中空缺处的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2分) ①从上海石库门到嘉兴南湖,一艘小小红船________ 着人民的重托、民族的希望,越过急流险滩,穿过惊涛骇浪,成为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人教版2024--2025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 语文(满分:150分 时间:150分钟)第一部分(35分)1.(11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任务。

秋不像夏那样热烈而又粗犷.。

蓝天和水一样澄.清,天上是淡淡的白云,水中有微微的波皱。

云xiāo 间吹过温暖的气息,送来了zhàn 放的菊花的清香与桂花的甜香。

享受着这美好的秋天,愉悦的心情( )。

(1)(2分)给加点字注音。

①粗犷. ②澄. 清 (2)(2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①云xiāo ②zhàn 放(3)(3分)请选择合适的成语填在文中的括号里( ) A .油然而生 B .喜出望外 C .咄咄逼人 D .美不胜收 (4)(4分)请你写几句话为语段结尾。

要求:①用上“热闹”和“静谧”这组反义词,②与语段开头照应。

2.(8分)自然带给人遐思。

请你帮助小语完成他的发现。

无论是朝暮,还是四季,都别具特色——(1)“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 。

”(朱自清《春》);(2)江上早春又别有一番昼夜冬春更替的气象“ , ”。

(王湾《次北固山下》);(3)山水有情,似乎陪伴诗人旅行“ ,影入平羌江水流”。

自然风景予人以高邈情怀——(4)曹操山水于胸,“日月之行, ”以浪漫的笔法描绘大海吞吐日月;(5)心有山水的颜回“ , ,在陋巷”而能不改其乐;(6)孔子望着流水,咏叹“逝者如斯夫, ”感慨人生世事变化之快。

3.(13分)班级正在开展“走进《朝花夕拾》”读书汇报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工作。

活动前:(1)(4分)班级准备以《阿长与〈山海经〉》为蓝本,把阿长为“我”买《山海经》这部分内容编排成一个课本剧,请你完善编排流程。

第一步:认真研读《阿长与〈山海经〉》 第二步: 第三步: 第四步:演员认真排练第五步:准备服装、道具和布景,进行彩排(2)(2分)老师要求同学们认真倾听别人的汇报,并强调了倾听的意义。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两套题)

部编人教版2023--2024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 语文(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积累与运用(30分) 1.默写诗文。

(共10分)(1)水何澹澹, 。

(曹操《观沧海》) (2) ,闻道龙标过五溪。

(李白《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3)春天像小姑娘, ,笑着,走着。

(朱自清《春》) (4) ,应傍战场开。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5)不知何处吹芦管, 。

(李益《夜上受降城闻笛》)(6) ,不亦君子乎? (《论语》) (7)马致远在《天净沙·秋思》中直抒胸臆,道出特定时间天涯游子之悲的词句是: , 。

(8)《〈论语〉十二章》中论述学习和思考之间的辩证关系的句子是: ,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8分)青春,是我们一生中最美丽的季节,她 y ùn ni àn ɡ着早春的生机, A ,zh ù x ù着金秋的硕果,昭示着寒冬的希望。

B 通过一次次亲身体验的刻骨铭心,我们读懂了生活的起伏多变。

让我们扬起生活的风帆,在浩瀚无垠的大海上航行,勇敢地接受风雨的洗礼。

不再接受父母是荫.蔽,不再把“自由”与“放纵”混.为一谈。

(1)根据拼音写出词语或给加点字注音。

(4分) ①y ùn ni àn ɡ ②zh ù x ù ③荫.蔽 ④混.为一谈 (2)请在A 处根据上下文补写一个句子,使上下文连贯。

(2分) (3)文中画线句B 有语病,请写出修改意见。

(2分)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2分)A .《论语》的作者是我国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

B .《天净沙·秋思》选自《全元散曲》,作者是元代著名戏曲作家马致远。

“天净沙”是曲牌名,“秋思”是题目。

C .《济南的冬天》的作者是老舍,著名现代作家。

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

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戏剧《茶馆》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含解析)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期中测试卷一、积累与运用(共 25 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2 分)A. 酝酿(niàng)棱镜(líng)吝啬(lìn)咄咄逼人(duō)B. 贮蓄(zhù)粗犷(guǎng)莅临(lì)混为一谈(hùn)C. 应和(hè)静谧(mì)倜傥(dǎng)人声鼎沸(dǐng)D. 着落(zhuó)荫蔽(yīn)徘徊(huí)花团锦簇(cù)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2 分)A. 嘹亮云霄决别翻来覆去B. 化妆分歧烘托喜出望外C. 鉴赏祷告云宵截然不同D. 干涩拼凑烂慢恍然大悟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2 分)A. 他在大会上的即兴讲话逻辑严密、语无伦次,博得了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B. 正因为他具有海誓山盟的崇高理想,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就。

C. 它们发现自己陷入了峰回路转的绝境,一片惊慌,胡乱蹦跳。

D. 学生的学是参差不齐的,因此教师的教学要尽可能做到因材施教。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2 分)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明白了团结的重要性。

B. 一个人是否拥有健康的体魄,关键在于是否持之以恒地参加体育锻炼。

C. 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D. 由于受阴雨天气影响,使得部分地区的天文爱好者没能欣赏到“金星凌日”的奇观。

5.依次填入下面文段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2 分)我爱这迟来的春天。

因为这样的春天不是依照节气而来的,,。

,直到把冰与雪安葬到泥土深处,然后让它们又化作自己根芽萌发的雨露。

①也就是说,北国的春天,是一点一点化开的②而是靠着自身顽强的拼争,逐渐摆脱冰雪的桎梏③它从三月化到四月甚至五月,沉着果敢,心无旁骛④曲曲折折地接近温暖,苦熬出来的A. ②④①③B. ①③②④C. ②①④③D. ①②④③6.古诗文默写。

部编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部编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七年级语文期中测试卷及答案(含三套题)

语文试题 第1页(共60页) 语文试题 第2页(共60页)部编人教版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测试卷七年级 语文(满分:120分 时间:120分钟)一、语言文字积累与运用(共31分) (一)基础知识题(共15分,每小题3分)1.阅读下面文字,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3分) (1)看吧,由澄. 清的河水慢慢往上看吧,空中,半空中,天上,自上而下全是那么清亮,那么蓝汪汪的,整个的是块空灵的蓝水晶。

(2)当 m ù 浴后,湿发披在两肩,穿过金色花的林荫,走到你祷告的小庭院时,你会嗅到这花香,却不知道这香气是从我身上来的。

(3)突然间,我 hu ǎng 然大悟,有一种神奇的感觉在我脑中激荡,我一下子理解语言文字的奥秘了。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3分) A.每周一,早上7:00学校都举行隆重的升旗仪式,校园回荡师生嘹亮..地国歌声。

B.那天我又独自坐在屋里,看着窗外的树叶“唰唰啦啦”地飘落..。

C.汽车穿村过野,便渐渐看惯..了不变的风景。

D.轻捷的叫天子(云雀)忽然从草间直窜向云宵..里去了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3分)A. 面对越来越高的求职门槛,许多大学生叹为观止....。

B. 山东籍作家莫言先生在文学创作上精心钻研,持之以恒....,于 2012 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

C. 他成为“学习标兵”后,表现更加积极,几乎每节课都肆无忌惮....地举手发言。

D. 汪老师的课讲得惟妙惟肖....,赢得了全班同学的热烈掌声。

4.依次填入空缺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春,是那样娇,那样敏感,却又那样混沌无涯。

一声雷,_____;一阵杜鹃啼,____;一阵风起,____。

①就猛然间惊醒了一山桃花②便让每一棵柳吟出一则则白茫茫、虚飘飘说也说不清听也听不清的飞絮③则无端地惹哭满天的云。

A .①②③ B .③①②C .③②①D .①③②5.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孔子,名丘,字仲尼,儒家学派创始人。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模拟试卷一、基础知识(9分)1.请选择加点词注音全对的一组()A.黄晕(yùn)窠巢(cáo)应和(hè)抖擞(sǒu)B.着落(zhuó)贮蓄(chǔ)三棱镜(léng)一霎(shà)C.粗犷(kuàng )敧斜(qī)澄清(chéng )花蒂(dì)D.荫蔽(yìn)徘徊(huái)菡萏(hàn)咄咄逼人(duō)2.请选择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A.潦亮烘托静谧莅位B.吝啬骄媚诀别分歧C.朗润匿笑烂漫买弄D.憔悴发髻铃铛喜出望外3.指出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符合语境的一项()A.大家尽力而为就行,不要背包袱。

(包袱比喻思想负担)B.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

(自然指理所当然)C.夏天的雨也有夏天的性格,热烈而又粗犷。

(热烈指情绪高昂、兴奋激动)D.风里带来些新翻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

(酝酿指各种气息混杂在一起,越来越浓)4.“可我却一直不知道,她的病已经到了那步田地。

”句中的“田地”一词在这个语境下的含义是。

5.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全是名词的一项()A.这南方的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

B.我的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C.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

D.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二、古诗默写及赏析(13分)6. ,山岛竦峙;树木丛生,。

7.请从《次北固山下》一诗中选任意一组对偶句,写在下面横线上。

对偶句,。

8.《天净沙秋思》这首曲子中表达游子思乡、羁旅之愁的核心句是。

9.正是江南好风景,。

10.心中默诵《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一诗,想想诗中写了几个古人过重阳节的习俗,请把你知道的写在横线上。

11.古诗词中多有借明月抒发思乡怀友之情的诗句,下列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

”表达了白对友人王昌龄降职、远调的关心、同情、牵挂。

B.“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诗人白离开故乡外出闯荡,半轮秋月伴他远行,景色衬托出作者憧憬喜悦之情,也暗含淡淡的离乡之思。

C.“回乐峰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

”大漠似雪,月华如霜。

这里的月更多地让人感受到古战场苍凉渺远、凄神寒骨的况味。

D.“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这是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写月的名句,“此事古难全”写出了作者在月圆之夜、亲人分离的背景下消沉悲凉的心绪。

12.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还有一组写月的名句“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其中“婵娟”指,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诗的。

三、名著阅读(5分)13.《朝花夕拾》是鲁迅的一部(体裁)集,原名《》。

14.有人评价《朝花夕拾》中的文章“既有温馨的回忆,又有犀利的批判”请你就《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五猖会》两篇文章举例谈谈你对这句评价的看法。

四、文言文阅读(18分)阅读文段(一)、(二)完成15—19题。

11分(一)《太丘与友期行》太丘与友期行,期日中,过中不至,太丘舍去。

去后乃至。

元方时年七岁,门外戏。

客问元方:“尊君在不?”答曰:“待君久不至,已去。

”友人便怒曰:“非人哉!与人期行,相委而去。

”元方曰:“君与家君期日中,日中不至,;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友人惭,下车引之。

元方入门,不顾。

(二)《论语》十则①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学而》②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为政》③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为政》④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雍也》⑤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⑥子曰:“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

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述而》⑦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述而》⑧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子罕》⑨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子罕》⑩子夏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子》15.解释下列加点词⑴期日中⑵舍去⑶相委而去⑷下车引之16.文段(一)中加点的两个称谓“尊君”“家君”指的是同一人,为何叫法不同?你的理解是。

17.古人把守信看做修身的原则之一,文段(一)中元方认为“日中不至,;对子骂父,则是无礼。

”《论语》中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传不习乎?”曾子的自省也突出了“信”的重要。

(请在横线上填写课文原句)18.文段(二)是《论语》中的十则语录,其中有论述如何修身的,有谈学习态度的,有谈学习方法的,也有论述其他容的,请把包含修身、学习态度两方面容的语录挑出来。

(写序号)关于修身的关于学习态度的19、《论语》十二章中记录学思结合方法的句子是,。

(三)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20—22题。

曾子之妻之市,其子随之而泣。

其母曰:"女还,顾反为女杀彘。

”妻适市来,曾子欲捕彘杀之,妻止之曰:"特与婴儿戏耳。

"曾子曰:“婴儿非与戏耳。

婴儿非有知也,待父母而学者也,听父母之教。

今子欺之,是教子欺也。

母欺子,子而不信其母,非所以成教也。

”遂烹彘也。

【注】彘:猪。

20.解释下列加点词⑴曾子之妻之市⑵女还21.把文中划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译句22.对于是否杀猪,曾子和他妻子意见不同,你赞同谁的做法?谈谈你的理由。

我赞同的做法理由是五、现代文阅读(25分)阅读(一)、(二)两个文段,完成23—26题(15分)(一)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

可别恼。

A、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的斜织着,B、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

树叶子却绿得发亮,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

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

乡下去,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夫,披着蓑,戴着笠的。

他们的草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二)、最妙的是下点小雪呀。

看吧,D、山上的矮松越发的青黑,树尖上顶着一髻儿白花,好象日本看护妇。

山尖全白了,给镶上一道银边。

26.朱自清的《春》是写春天的经典,精美的语言既有画面感,又有韵律美。

下面几个短语很好地概括了文章描写的几幅春的图景,划线的词能突出所写景物的特征,请仿照示例补全对春花、春雨的描述(只填一个字)示例:草报春风唱(或颂)春人迎春仿写:雨春花春阅读文段(三)完成27—29题。

10分(三)哈佛憾事好些年前,哈佛的校长为一次错误判断,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一对老夫妇,女的穿着一套褪色的条纹棉布衣服,而她的丈夫则穿着布制的便宜西装,也没有事先约好,就直接去拜访哈佛的校长。

校长的秘书在片刻间就断定这两个乡下土老帽根本不可能与哈佛有业务来往。

先生轻声地说:“我们要见校长。

”秘书很礼貌地说:“他整天都很忙!”女士回答说:“没关系,我们可以等。

”过了几个钟头,秘书一直不理他们,希望他们知难而退,自己走开。

他们却一直等在那里。

秘书终于决定通知校长:“也许他们跟您讲几句话就会走开。

”校长不耐烦地同意了。

校长很有尊严而且心不甘情不愿地面对这对夫妇。

女士告诉他:“我们有一个儿子曾经在哈佛读过一年,他很喜欢哈佛,他在哈佛的生活很快乐。

但是去年,他出了意外而死亡。

我丈夫和我想在校园里为他留一纪念物。

”校长并没有被感动,反而觉得很可笑,粗声地说:“夫人,我们不能为每一位曾读过哈佛而后死亡的人建立雕像的。

如果我们这样做,我们的校园看起来像墓园一样。

”女士说:“不是,我们不是要竖立一座雕像,我们想要捐一栋大楼给哈佛。

”校长仔细地看了一下条纹棉布衣服及粗布便宜西装,然后吐一口气说:“你们知不知道建一栋大楼要花多少钱?我们学校的建筑物超过750万美元。

”这时,这位女士沉默不讲话了。

校长很高兴,总算可以把他们打发了。

这位女士转向她丈夫说:“只要750万就可以建一座大楼?那我们为什么不建一座大学来纪念我们的儿子?”就这样,斯坦福夫妇离开了哈佛,到了加州,成立了斯坦福大学来纪念他们的儿子。

27.文章题目是“哈佛憾事”,请阅读全文,用自己的话说说“憾事”指的是什么?文中有一句话对“憾事”做了评价,请你找出来,写在横线上。

憾事评价(用原文回答)28.文章的主人公是谁?本文给我们的启示正应了一句俗语所说的,海水不可斗量。

主人公是俗语,海水不可斗量。

29.本文篇幅很短,但写法可圈可点,你认为本文写法上有什么值得学习的,谈谈你的看法。

六、写作(30分)记事的能力是最基本的写作能力,但清楚完整、详略得当、生动曲折、饱含感情地写好一件事,却实属不易,可以检验出你的写作功力。

请补全题目,可以参考括号里的角度,也可以自己拟定。

然后写一篇记事的文章,要忠实自己的感受,说发自心的话。

30、题目:我的事(烦心事、憾事、家事、乐事、趣事……)七年级期中考试语文模拟试卷答案1、D2、D3、C4、地步、程度。

5、A6—9略10、登高、饮酒、赏菊。

11、D12、月亮;希望人人都健康长寿,虽然远隔千里也能共享美好月光。

表达了对天下人美好的祝愿。

13、散文、《旧事重提》14、“百草园”是鲁迅童年的乐园,文章记录了作者童年众多生活片段,充满温情和童趣。

例如:听油蛉低唱,蟋蟀弹琴;翻开断砖找蜈蚣和斑蝥;在泥墙根拔何首乌;摘覆盆子吃;雪后捕鸟;在三味书屋后面园里上树折腊梅花,捉苍蝇喂蚂蚁等等。

《五猖会》中写儿时在赛会上“吹嘟嘟”,呲呲吹上两三天的快乐;写大清早准备出发看赛会时笑着跳着的兴奋等等。

例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写了三味书屋中读书容枯燥乏味脱离儿童生活,老先生对孩子们的好奇心求知欲不予理解和满足。

借此对封建教育表示不满。

《五猖会》中父亲不懂孩子的心理,不顾及孩子的感受,生硬让孩子背书,孩子看赛会的兴致一扫而光。

(每篇文章只要举出一例,印证观点即可得分。

15、期:约定舍:舍弃相:偏指一方的代词引:拉16、尊君是对对方父亲的尊称;家君是对自己父亲的谦称。

17、则是无信与朋友交而不信乎18、修身:①②④⑥⑨⑩态度:⑤⑦⑧19、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20、之:去、到女:同汝,你。

21、小孩子是不能同他开玩笑的啊。

小孩子没有思考和判断能力,等着父母教他,听从父母的教导。

22、曾子小孩没有思考判断力,父母是孩子的榜样,曾子做到了言行一致,诚实守信,给孩子树立了言必信,行必果的榜样,对孩子做人起到正面教育的作用。

(言之成理即可)23、A、明喻B、借喻C、暗喻D、顶着雪的矮松日本看护妇写出了春雨细密、闪亮、晶莹的特点24、例:“害羞”一句采用拟人手法,把夕阳照耀下的薄雪写成害羞的少女,既突出了它的色彩,又写出了薄雪娇柔可人的情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