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圆明园的毁灭》的说课稿

关于《圆明园的毁灭》的说课稿范文5篇关于《圆明园的毁灭》的说课稿范文篇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今天的×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
根据新课标的理念,对于本节课,我将以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为思路,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加以说明。
一、说教材教材分析是上好一堂课的前提条件,《圆明园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7组第21课,是一篇精读课文,它讲述的是圆明园当年辉煌的景观和它毁灭的经过,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本课正是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国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在本组以“勿忘国耻”为专题的学习中起到引领作用。
二、说学情合理把握学情是上好一堂课的基础,本次所面对的对象是五年级的学生,他们在此之前的学习让他们已经具备了理解文章和体会荣辱的能力,通过这一篇文章的学习可以使他们能够更好的体会圆明园的宏伟,同时也能树立兴我中华的意识,但是由于年代比较久远,我们的生活环境与之前大不相同,所以需要借助多媒体教学的形式来让学生更加直观形象的体会当时我们所受的屈辱,也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说教学目标根据新课标对小学语文教学的要求和本文的教学内容与特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确定了本课时的教学目标:四、说教学重难点五、说教法和学法那么依据“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念,同时,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从阅读中提出问题和见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达自己见解,利用多媒体让他们更好的体会当时的情境,置了以下的教学方法:朗读法、探究讨论法、情境设置法。
“那么依据‘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的理念,同时,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我将引导学生在情境中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从阅读中提出问题和见解,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表达自己见解。
注重引导学生通过朗读课文,质疑问难,在师生合作中读懂课文,体会圆明园毁灭价值的不可估量。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精选3篇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精选3篇【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第1篇】一、解读教材《圆明园的毁灭》选自小学语文第九册中第七组的21课,本组教材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
本文是一篇图文并茂、引人入胜、令人深思的精读课文。
课文以精练的文字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毁灭,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以及对侵略行径的无比仇恨。
围绕这一中心作者主要写了两方面的内容,一是描写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以及它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二是强盗们肆意践踏、毁坏圆明园的罪恶行径。
通过一美一毁,爱恨交织,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爱国主义的教育,从而激发学生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重点是:了解圆明园毁灭的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学生的爱国之情。
难点是 :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像,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辉煌景观;并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二、目标制定:对于五年级的学生来说,他们对语言文字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由于文中内容距离学生的生活实际较远,涉及的史料也比较多,因此为学生的阅读带来一定的困难。
课标要求五年级的学生要具有初步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鉴于此,课前我要求学生通过上网查阅、到图书馆搜集、向别人请教等等的方式获取大量有关圆明园毁灭的史料。
上课时学生通过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因此在初读课文后对课文的这段历史有了一定的了解,但对爱恨交织的情感把握上又不是很准,尤其是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更需要老师的引导。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以及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我设计了以下的教学目标:知识目标:①认识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殿堂、损失、销毁等词语。
②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文章思想感情。
能力目标:①以读激情,熟读成诵,培养学生的语感。
②通过查阅圆明园的资料,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15篇)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15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1一、说设计理念《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有强烈的资源意识,多方面提高学生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 由于这段历史与学生现在生活的年代相隔百年之久,所以单单对语言文字去理解是远远不够的。
因此,上课前通过让学生多种途径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在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补充展示有关文字、图片、录像等资料,来丰富教学资源;并且在扩展性学习中,让学生展示课前收集到的资料,从而提高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
二、说教材(一)在单元的地位和作用《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组的第一篇课文,它讲述的是圆明园当年辉煌的景观和它毁灭的经过,字里行间都饱含着强烈的民族精神和爱国热情,本课正是语文教学中进行中国近代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的极好凭借;在本组以“勿忘国耻”为专题的学习中起到引领作用。
(二)教材处理教师不仅仅是教材的使用者,而更应是教材的组织者和开发者。
我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将文中的一些抽象的语言描绘,整合为形象生动的教学资源。
如将“众星拱月” 通过课件直观演示,更利于学生的接受和理解,从而达到优化教学资源的效果。
根据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如下,请看大屏幕:(三)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销毁、瑰宝、举世闻名、众星拱月、玲珑剔透、奇珍异宝”等词语;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第三、四自然段。
2.能力目标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学习与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3.情感目标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2023最新-《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优秀3篇)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优秀3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有必要进行细致的说课稿准备工作,借助说课稿可以让教学工作更科学化。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为了让您对于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的写作了解的更为全面,下面给大家分享了3篇《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希望可以给予您一定的参考与启发。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篇一一、说说我对教材的理解《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语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本组共有四篇课文,以“勿忘国耻”为专题,展现的是在中国近代史上,中华民族受尽屈辱、中华儿女奋力抗争的一幕。
《圆明园的毁灭》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谈谈教学目标的设计1、认识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
能正确读写“估量、损失、殿堂、举世闻名、玲珑剔透”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3、4自然段。
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激发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学生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4、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学习与运用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
三、说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指导学生了解圆明园的宏伟建筑和珍贵收藏,了解圆明园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之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在读文、感悟中,通过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
初步领悟文章的表达特点。
四、说教学方法本课我主要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变序教学法,引导学生读、思、画、议、说,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语言表达能力、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及语文实践能力,发展学生的创新思维。
五、说课前准备1、教师准备:搜集有关圆明园的图片及影片《火烧圆明园》的片段制成课件。
2、学生准备:搜集有关圆明园的文字、图片资料。
六、说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生初读课文,学习生字新词,理清文章脉络,整体上感知课文内容,并布置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说课稿(精选12篇)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说课稿圆明园的毁灭优秀说课稿(精选12篇)圆明园的毁灭语言简洁,内涵丰富,再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民族使命感,激发热爱祖国灿烂文化的感情。
下面是其说课稿,一起来看一下吧。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说课稿篇1【说教材】《圆明园的毁灭》是六年制小学第九册的一篇讲读课文。
课文讲的是在北京西北郊曾经被誉为“万园之园”的圆明园。
它过去是一座皇家园林,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艺术馆。
由于帝国主义的侵略,圆明园遭到毁灭。
现在我们看到的只能是残垣断壁、一片灰烬。
本文是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单元训练重点是"写文章要有中心"这篇课文流露作者对祖国灿烂文化的热爱和对侵略者强盗行径的强烈仇恨。
根据本教材的育人点、知识点和能力训练点,我把“通过语言文字的的理解,想象圆明园当年的样子,了解圆明园是怎样毁灭的,学习写文章要有中心”作为本课的重难点,并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了解圆明园的辉煌和它的毁灭,使学生记住这一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
2、练习概括中心思想,并体会作者是怎样围绕中心表达的。
3、学习本课生字词,练习用“宏伟”、“凡是”造句。
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四自然段。
这样确定教学目标,体现了大纲“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进行思想教育,达到文理结合、教书育人的要求。
”【说教法】“教是为学服务的”,一节课选择了较为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准备在“目标调控法”大前提下运用以下教学方法:1、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在特定的情境中通文路,察感情,受感染,可以很好地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教学效益。
我在新授前,凭借插图,让学生感其情,激发对侵略者的憎恨之情。
2、半扶半放到大胆放手的方法:教育学告诉我们利用知识的类比繁华,以便在“训”的过程中扶放结合,让学生迁移运用,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所以在新授中我采用此法。
《圆明园的毁灭》的说课稿(15篇)

《圆明园的毁灭》的说课稿《圆明园的毁灭》的说课稿(1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说课稿,借助说课稿可以更好地提高教师理论素养和驾驭教材的能力。
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圆明园的毁灭》的说课稿,欢迎大家分享。
《圆明园的毁灭》的说课稿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下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圆明园的毁灭》的第二课时。
我将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教材分析】《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第九册第七单元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篇课文以浅近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当年的繁华,讲述了圆明园毁灭的过程,作者想让学生感受到的除了因祖国过去的贫病饥弱而忍受的耻辱之外以及由此而生的愤怒之外,更重要的,是想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以及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生在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基本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对文章进行了初步解读,对这段历史有一定了解,但对爱和恨交织的情感把握上不是很准,尤其是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更需要老师的引导。
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充分挖掘“爱恨变化”的情感主线,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带着他们在爱的情感中走进圆明园,在由恨而生的使命感中走出圆明园。
根据本课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认知基础,我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方面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⑴指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⑵训练学生在读中认真思考,体会,从而获得真实的感受,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
2、过程与方法:⑴重视读文,读中自悟。
⑵电教媒体,从旁辅助。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课外资料和对课内重点词句的理解,使学生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产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了解圆明园被毁灭这一屈辱的历史,激发爱国热情。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辉煌壮观。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说课稿(通用8篇)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说课稿圆明园的毁灭优秀说课稿(通用8篇)《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14课的课文。
用反衬手法写是为了通过昔日圆明园的辉煌壮观来让读者记住屈辱的历史,增强读者的民族使命感,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圆明园的毁灭优秀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帮助!圆明园的毁灭优秀说课稿篇1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x号考生,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
下面我将从教材、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开篇之作。
这篇精读课文描述了圆明园昔日辉煌的景观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
围绕这一中心,作者着重写了两个方面:一是圆明园的宏伟壮观和它所收藏的大量无价之宝,突出了它是“园林艺术的精华,建筑艺术的瑰宝”;二是强盗们肆意毁坏圆明园的罪行,激起了人们对侵略者的无比仇恨。
通过美与丑、善与恶的对比,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爱国主义教育,激发起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说学情五年级的学生对语言文字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能力,但是要对语言形成生动具体的形象还是比较困难的,也比较难把握文中爱与恨的情感,尤其是难以把这份情感升华为民族责任感。
因此,在教学中,要通过字里行间充分挖掘情感主线,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
依据对教材的理解,结合学生的情况,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确定了本课的教学目标:1.学会生字新词,学习“抓住关键词句体会文章思想感情”的阅读方法。
2.以读促悟,以悟促诵,通过有感情朗读,读中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及被毁灭的景象。
3.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被毁灭的经过,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渗透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自主读文、感悟、想象,了解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被毁灭的经过,体会课文蕴涵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通过文字的理解,想象圆明园昔日的辉煌,体会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是本文的教学难点。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说课稿范文(通用8篇)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说课稿《圆明园的毁灭》优秀说课稿范文(通用8篇)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
怎样写说课稿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圆明园的毁灭》优秀说课稿范文(通用8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圆明园的毁灭》优秀说课稿1下面我对王传美老师这节课谈谈自己的看法。
王传美老师这节课上得很成功,相信王老师付出了不少汗水和时间。
这节课的教学中,老师将爱与恨,圆明园美与毁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引领学生在“圆明园的毁灭”中进行一次灵魂的洗涤,进行一次深刻的心灵之旅。
这节课主要有以下几个特色:一、教学设计,合理妥当。
老师精心钻研教材,从文本出发,利用教材本身的特点,在整体感知课文的基础上,紧抓重点,老师先抓住2、3、4自然段,带领学生追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追忆曾经的爱,然后再到第5自然段,“以爱激恨”,让学生体验“毁得让人心碎”。
这样把爱与恨,美与毁和谐地融合在一起,整个课堂就营造得比较好。
不仅做到了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更体现了对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交融,这是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
二、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得到突破。
圆明园的辉煌已成为历史的记载,引导学生在脑海中再现它昔日的景观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老师在教学过程中,牢牢抓住介绍圆明园的布局,建筑风格及收藏的珍贵文物三个方面进行了精读、精讲。
注重以读为本,充分理解语言文字,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结合大量形象、直观的多媒体课件,充分发挥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出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壮观,让学生从内心真切感受到圆明园是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突破了难点,从而为后面圆明园的毁灭感到痛心,对侵略者的仇恨奠定了坚实的感情基础。
三、注重以读为本,读中感悟。
阅读教学的实质就是指导学生读书,当前教学改革的重点优秀是如何处理好读讲关系,去引导学生多读和加大学生自学自悟的分量。
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圆明园的毁灭》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
大家好!我是五号选手,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圆明园的毁灭》,下面我将从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教学程序、说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及处理
《圆明园的毁灭》是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本单元以勿忘国耻振兴中华为主题,这篇课文在本单元中占重要的地位,为学习其他课文奠定了情感基础。
课文以简洁的语言,描述了圆明园昔日的辉煌和惨遭侵略者肆意践踏而毁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祖国文化的无限热爱,对侵略者野蛮行径的无比仇恨,激发人们不忘国耻,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根据教材内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把课文分为两课时进行教学。
我说课的内容是第二课时。
基于第一课时的学习,学生对这段历史有一定了解,本节课我将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充分挖掘“爱恨变化”的情感主线,不断激发学生的情感,带着他们在爱的情感中走进圆明园,在由恨而生的使命感中走出圆明园。
2、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结合本课的学习内容,我将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方面制定本课的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从读中感情。
2、过程与方法目标:训练学生在读中认真思考,体会,从而获得真实的感受,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初步学习运用搜索、整理资料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圆明园辉煌的过去和毁灭的经过,产生热爱祖国文化、仇恨侵略者的情感,增强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3、教学重点、难点
(根据新课标对高年级学生阅读教学的要求,我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设为)(1)教学重点:通过阅读,了解圆明园被毁灭的屈辱历史,激发爱国热情。
(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我把本节课教学难点设为)
(2)教学难点:1、引导学生读文、感悟、想象,在脑海中再现圆明园昔日的辉煌景观。
2、文章题目为《圆明园的毁灭》,却用大量篇幅描绘昔日辉煌,让学生体会到作者安排材料的匠心。
4、课前:我让学生搜集有关圆明园的资料,教师准备教学课件
二、说教法学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一节课选择了恰当的教学方法,能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所以我准备在“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教学模式下,通过情境创设法使学生入情入境,以读带讲法贯穿全堂,让学生以读为本,从读中感悟,用引导点拨法引导学生探究,教学中注意以多元性评价法激励学生、配合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辅助教学,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学法上,我贯彻“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以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为主,采取:
(1)朗读感悟法(2)探究法(3)勾画圈点法(4)补白想象法等方法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乐于学,勤于思,主动获取知识与技能。
三、说教学程序
围绕教学目标,为把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我设计了以下5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名言引题,激趣导入二、走进圆明园,字里行间悟真情
•三、走出圆明园,字字句句表真情四、总结全文,提升情感
•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环节一、名言引题,激趣导入
我先出示雨果的话:“在世界东方的中国,有着人类的一大奇迹,这一奇迹,就是圆明园。
”那么,到底圆明园时里有什么景物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通过这一导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自然而然地随着老师一同走进环节二、走进圆明园,字里行间悟真情
在本环节中,总体上分两部分进行。
第一部分:感悟辉煌
1、我先出示出示自学要求:1)小组合作探究:用横线画出圆明园中有什么景物?用波浪线画出你从哪些词感受圆明园是园林的瑰宝、艺术的精华?
2)展示交流:你收集到的圆明园收藏着最珍贵的历史文物。
3)想象:圆明园还收藏着什么最珍贵的历史文物?用“有……也有……有……也有……还有…..”说说。
通过找、读、说、悟,发挥想象,感受圆明园当年的辉煌景观,教师在后教环节相机直观展示圆明园的有关图片,激发学生对祖国古代灿烂文化的无限热爱之情。
书读百遍,其意自现。
教师还要重点指导朗读,读出欣赏、赞美、惊叹、自豪与沉醉之感。
通过品读、引读、想象读、赛读等多种形式,把学生带入圆明园的辉煌中。
第二部分直面圆明园的毁灭。
在学生激情高涨的时刻,我播放《火烧圆明园》电影片断,让学生穿越时空,亲眼目睹圆明园是如何变成一片废墟的真切画面,从而激起他们对侵略者野蛮行径、对清政府无能的无限憎恨之情。
随之学习课文第五自然段,让学生勾画圈点出表现侵略者贪婪与残暴的词句,如“凡是、统统、任意、掠、毁、烧”等词句,体会侵略者的残暴通过指导朗读,读出悲愤、痛惜、仇恨。
此时此刻回到课文第一自然段,让学生深切领会到圆明园的毁灭是祖国文化史上乃至世界文化史上不可估量的损失。
可以想象此刻的课堂,学生的情绪会是多么高涨,在这样的氛围中,进行激情升华,激励学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
环节三:走出圆明园,字字句句表真情
学生充分体会国家蒙受的的耻辱,明白了落后就要挨打,情不可抑,迫不及待地想说,写。
所以我给学生一个表达心声的平台:“面对英法联军在我国残暴的罪恶行径,面对曾经无限辉煌的圆明园的残垣断壁,你有何感想?”让学生抒发内心感受,这样既能当堂训练学生说写的技能,又能让学生把这
份情感升华为民族的责任感。
环节四:总结全文,提升情感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
中国要富强,要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必须靠一代代中国人的努力。
我主要抓住爱国教育这一点来总结。
让我们时刻记住——(课件出示: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生齐读。
环节五、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根据教材让要求,我设计这样的作业:“搜集文字或图片资料,了解旧中国曾经蒙受的耻辱和今日祖国的强大。
”这作业既能拓展学习空间,拓宽知识面,又能继续深化“不忘国耻,振兴中华”的主题教育。
四、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就像微型教案,能体现文章的精髓。
我是这样设计板书的。
它既表现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又再现侵略者如何把它化为灰烬的过程,激发学生由爱到恨的情感变化,从而感悟“勿忘国耻,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感。
以上,就是我的说课内容,敬请各位评委老师多提宝贵意见。
谢谢!
辉煌的过去 毁灭的经过:闯、掠、搬、烧
布局:众星拱月
建筑:宏伟
文物:最珍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