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物理学史复习专题(多资料总结)-全国卷

合集下载

「优质」本高考物理学史复习专题(多资料总结)-全国卷-Word版

「优质」本高考物理学史复习专题(多资料总结)-全国卷-Word版

物理必修资料总结:(附参考答案)一、力学:★1、1638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在《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用科学推理论证重物体和轻物体下落一样快;并在比萨斜塔做了两个不同质量的小球下落的实验,证明了他的观点是正确的,推翻了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即:质量大的小球下落快是错误的); ★2、1687年,英国科学家牛顿在《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著作中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即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3、17世纪,伽利略通过构思的理想实验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得出结论: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推翻了亚里士多德的观点: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4、20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5、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地心说”,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提出了“日心说”,大胆反驳地心说。

★6、17世纪,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提出开普勒三大定律;★7、牛顿于1687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1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扭秤实验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二、相对论:8、(a)、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有两条基本原理: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定是c 不变。

(b)、爱因斯坦还提出了相对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质能方程式:2E mc =。

9、狭义相对论时空观和经典(牛顿)时空观的区别经典(牛顿)时空观:(1)空间是绝对静止不动的(即绝对空间),时间是绝对不变的(即绝对时间)。

(2)空间和时间跟任何外界物质的存在及其运动情况无关。

(3)空间是三维空间,时间是一维的,空间和时间彼此独立。

高考物理最新物理学史知识点真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最新物理学史知识点真题汇编附答案解析

高考物理最新物理学史知识点真题汇编附答案解析一、选择题1.下列描述中符合物理学史的是()A.开普勒发现了行星运动三定律,从而提出了日心说B.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测定出引力常量GC.法拉第在实验中观察到,在通有恒定电流的静止导线附近的固定导线圈中,会出现感应电流D.楞次在分析了许多实验事实后提出,感应电流应具有这样的方向,即感应电流的磁场总要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2.下列选项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富兰克林命名了正、负电荷B.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库仑扭秤实验确定库仑定律C.麦克斯韦提出电荷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电场D.法拉第为了简洁形象描述电场,提出电场线这一辅助手段3.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库仑定律是通过实验总结出来的关于点电荷相互作用力跟它们间的距离和电荷量关系的一条物理规律B.库仑定律适用于点电荷,点电荷就是很小的带电体C.库仑定律和万有引力定律很相似,它们都不是平方反比规律D.当两个点电荷距离趋近于零时,库仑力则趋向无穷4.下列对运动的认识错误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质量小的物体下落快B.伽利略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C.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没有关系D.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经过严谨的考证,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这并不影响他在科学界的地位5.发明白炽灯的科学家是()A.伏打 B.法拉第 C.爱迪生 D.西门子6.下列有关物理常识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的经典力学理论不仅适用于宏观、低速运动的物体,也适用于微观、高速运动的物体B.力的单位“N”是基本单位,加速度的单位“m/s2”是导出单位C.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库仑定律,并利用扭秤实验较准确地测出了静电力常量kD.沿着电场线方向电势降低,电场强度越大的地方电势越高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安培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及其规律C.库仑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发现了库仑定律D.洛伦兹研究发现了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磁场力的规律8.2016年“科学突破奖”颁奖仪式在美国举行,我国科学家王贻芳获得“物理学突破奖”.在物理学理论建立的过程中,有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关于科学贡献和物理研究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特斯发现了电流磁效应B.库仑提出了库仑定律,并最早用实验测得元电荷e的数值C.“元电荷”、“点电荷”、“总电阻”、“电场强度”概念的提出应用了等效替代的方法D.安培提出了电场线的概念9.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研究推动了人类文明的进程.以下有关物理学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伽利略总结并得出了惯性定律B.地心说的代表人物是哥白尼,日心说的代表人物是托勒密C.出色的天文观测家第谷通过观测积累的大量资料,为开普勒的研究及开普勒最终得到行星运动的三大定律提供了坚实的基础D.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的方法测出万有引力常量G的值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在国际单位制中,力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牛顿、秒B.开普勒通过对行星运动规律的研究总结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库仑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得出了库仑定律D.法拉第首先发现了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偏转11.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牛顿提出了万有引力定律,并通过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B.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C.美国科学家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出电子的荷质比D.卢瑟福发现了质子,查德威克发现了中子,质子和中子统称为核子12.在处理某些物理问题时,人们常常采取建立理想化模型的方法进行研究。

高考物理新物理学史知识点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

高考物理新物理学史知识点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

高考物理新物理学史知识点知识点总复习附答案一、选择题1.万有引力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统一:“地上物理学”和“天上物理学”的统一.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从相同的规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简化为圆轨道,还应用到了其他的规律和结论.下面的规律和结论没有被用到的是( )A.开普勒的研究成果B.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得出的引力常量C.牛顿第二定律D.牛顿第三定律2.2014年,我国在实验中发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取得世界级成果。

实验在物理学的研究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探究求合力的方法的实验中运用了控制变量法B.密立根利用油滴实验发现电荷量都是某个最小值的整数倍C.牛顿运用理想斜面实验归纳得出了牛顿第一定律D.库仑做库仑扭秤实验时采用了归纳的方法3.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 很多科学家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下列说法中符合史实的是()A.伽利略通过观测、分析计算发现了行星的运动规律B.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出了万有引力常量C.牛顿运用万有引力定律预测并发现了海王星和冥王星D.开普勒利用他精湛的数学经过长期计算分析,最后终于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4.物理学中的自由落体规律、万有引力定律和电流磁效应分别由不同的物理学家探究发现,他们依次是()A.伽利略、牛顿、法拉第B.牛顿、卡文迪许、奥斯特C.伽利略、卡文迪许、法拉第D.伽利略、牛顿、奥斯特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安培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及其规律C.库仑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发现了库仑定律D.洛伦兹研究发现了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磁场力的规律6.关于物理学家做出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韦伯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现象和磁现象之间的联系C.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D.安培观察到通电螺旋管和条形磁铁的磁场很相似,提出了分子电流假说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奥斯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认为永磁体的磁场和通电导线的磁场均由运动电荷产生B.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认为永磁体的磁场和通电导线的磁场均由运动电荷产生C.根据“分子电流”假说,磁铁受到强烈振动时磁性会减弱D.根据“分子电流”假说,磁铁在高温条件下磁性会减弱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B.牛顿通过理想斜面实验得出了维持运动不需要力的结论C.玻尔的原子理论成功地解释了氢原子光谱现象,推动了量子理论的发展D.光照在金属板上时,金属能否发生光电效应现象与入射光的强度有关.9.以下物理学史正确的是()A.卡文迪许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B.伽利略首创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物理学研究方法C.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D.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时匀变速直线运动10.下列关于科学发现或发明的叙述中,存在正确的是()A.法拉第提出“分子电流假说”揭示了磁现象的电本质B.库仑发明了“扭秤”,准确的测量出了带电物体间的静电力C.安培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揭示了电与磁的联系D.卡文迪许经历了十年的探索,实现了“电生磁”的理想11.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A.爱因斯坦为了解释黑体辐射,提出了能量量子假说,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B.汤姆孙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从而敲开了原子的大门C.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D.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2.理想实验有时更能深刻地反映自然规律。

高考物理专题物理学史知识点真题汇编含解析

高考物理专题物理学史知识点真题汇编含解析

高考物理专题物理学史知识点真题汇编含解析一、选择题1.万有引力的发现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大统一:“地上物理学”和“天上物理学”的统一.它表明天体运动和地面上物体的运动遵从相同的规律.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将行星的椭圆轨道简化为圆轨道,还应用到了其他的规律和结论.下面的规律和结论没有被用到的是( )A.开普勒的研究成果B.卡文迪许通过扭秤实验得出的引力常量C.牛顿第二定律D.牛顿第三定律2.在人类对微观世界的探索中科学实验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下列说法符合史实的是A.密立根通过阴极射线在电场和磁场中偏转的实验,发现了阴极射线是由带负电的粒子组成的,并测出了该粒子的比荷B.贝克勒尔通过对天然放射现象的研究,发现了原子中存在原子核C.居里夫妇从沥青铀矿中分离出了钋(Po)和镭(Ra)两种新元素D.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证实了在原子核内部存在质子3.下列选项不符合历史事实的是()A.富兰克林命名了正、负电荷B.库仑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通过库仑扭秤实验确定库仑定律C.麦克斯韦提出电荷周围存在一种特殊的物质--电场D.法拉第为了简洁形象描述电场,提出电场线这一辅助手段4.电闪雷鸣是自然界常见的现象,古人认为那是“天神之火”,是天神对罪恶的惩罚,下面哪位科学家()冒着生命危险在美国费城进行了著名的风筝实验,把天电引了下来,才使人类摆脱了对雷电现象的迷信。

A.库仑 B.安培 C.富兰克林 D.伏打5.在物理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自然界的电荷只有两种,美国科学家密立根将其命名为正电荷和负电荷,美国物理学家富兰克林通过油滴实验比较精确地测定了电荷量e的数值B.卡文迪许用扭秤实验测定了引力常量G和静电力常量k的数值C.奥斯特发现了电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时找到了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受力规律D.开普勒提出了三大行星运动定律后,牛顿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6.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中符合物理学发展史的是A.奥斯特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B.库仑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C.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D.法拉第最早引入电场的概念,并发现了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7.在物理学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静电力常量D.牛顿首次提出“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奥斯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认为永磁体的磁场和通电导线的磁场均由运动电荷产生B.安培提出“分子电流”假说,认为永磁体的磁场和通电导线的磁场均由运动电荷产生C.根据“分子电流”假说,磁铁受到强烈振动时磁性会减弱D.根据“分子电流”假说,磁铁在高温条件下磁性会减弱9.以下物理学史正确的是()A.卡文迪许总结出了点电荷间相互作用的规律B.伽利略首创将实验和逻辑推理相结合的物理学研究方法C.开普勒在天文观测数据的基础上,总结出了行星运动的规律并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D.牛顿将斜面实验的结论合理外推,间接证明了自由落体运动时匀变速直线运动10.物理学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创新和革命,促进了人类文明的进步,关于物理学发展过程的认识,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牛顿应用“理想斜面实验”推翻亚里士多德的“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观点B.卢瑟福通过对α粒子散射实验结果的分析,提出了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的C.牛顿在发现万有引力定律的过程中应用了牛顿第三定律D.英国科学家法拉第心系“磁生电”思想是受到了安培发现电流的磁效应的启发11.伽利略是实验物理学的奠基人,下列关于伽利略在实验方法及实验成果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开创了运用逻辑推理和实验相结合进行科学研究的方法B.通过实验发现斜面倾角一定时,不同质量的小球从不同高度开始滚动,加速度相同C.通过实验和理想实验,提出了惯性的概念,从而奠定了牛顿力学的基础D.为了说明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用了理想实验法12.物理学家通过对实验的深入观察和研究,获得正确的科学认知,推动物理学的发展.下列说法不符合事实的是A.爱因斯坦为了解释黑体辐射,提出了能量量子假说,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B.汤姆孙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了原子的枣糕模型,从而敲开了原子的大门C.贝克勒尔发现了天然放射性现象,说明原子核有复杂结构D.卢瑟福通过α粒子的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模型13.在物理学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

高考物理新物理学史知识点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

高考物理新物理学史知识点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

高考物理新物理学史知识点知识点总复习含答案一、选择题1.物理是建立在实验基础上的一门学科,物理学中很多定律可以通过实验进行验证,下列定律中不可以通过实验直接得以验证的是A.牛顿第一定律B.机械能守恒定律C.牛顿第三定律D.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2.下列对运动的认识错误的是A.亚里士多德认为质量小的物体下落快B.伽利略把实验和逻辑推理结合起来,发展了人类的科学思维方法和研究方法C.伽利略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与物体的质量没有关系D.伽利略的比萨斜塔实验经过严谨的考证,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但这并不影响他在科学界的地位3.发明白炽灯的科学家是()A.伏打 B.法拉第 C.爱迪生 D.西门子4.在物理学的发展中,有许多科学家做出了重大贡献,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牛顿建立了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并建立了牛顿三大定律B.爱因斯坦建立了广义相对论,并预言了引力波的存在C.伽利略的发现以及他所应用的科学的推理方法,是人类思想史上最伟大的成就之一,而且标志着物理学的真正开端D.伽利略通过逻辑推理论证了重物体不会比轻物体下落得快5.物理学中最早使用理想实验方法、发现万有引力定律、最早引入了电场概念并提出用电场线表示电场和发现电流磁效应分别由不同的物理学家完成,他们依次是()A.伽利略、牛顿、法拉第和奥斯特B.牛顿、卡文迪许、洛伦兹和安培C.伽利略、卡文迪许、库仑和奥斯特D.伽利略、牛顿、库仑和洛伦兹.6.了解物理规律的发现过程,学会像科学家那样观察和思考,往往比掌握知识本身更重要。

以下符合史实的是( )A.焦耳发现了电流的磁效应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并总结出了电磁感应定律C.惠更斯总结出了折射定律D.英国物理学家托马斯杨利用双缝干涉实验首先发现了光的干涉现象7.在物理学建立、发展的过程中,许多物理学家的科学发现推动了人类历史的进步,关于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认为物体下落的快慢由它们的重量决定,伽利略在他的《两种新科学的对话》中利用逻辑推断,使亚里士多德的理论陷入了困境B.德国天文学家开普勒对他导师第谷观测的行星数据进行了多年研究,得出了万有引力定律C.英国物理学家卡文迪许利用“卡文迪许扭秤”首先较准确的测定了静电力常量D.牛顿首次提出“提出假说,数学推理实验验证,合理外推”的科学推理方法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安培发现了通电导线周围存在磁场B.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及其规律C.库仑通过扭秤实验研究发现了库仑定律D.洛伦兹研究发现了运动电荷在磁场中受到的磁场力的规律9.自然界的电、热和磁等现象都是相互联系的,很多物理学家为寻找它们之间的联系做出了贡献。

2023年高考物理总复习高中物理学史汇编(表格版)

2023年高考物理总复习高中物理学史汇编(表格版)

2
亨利 美
最大的贡献是在1832年发现自感现象。(自感的单 位)
0

2 狄拉 英 根据电磁场的对称性,预言"磁单极子必定存在"。 1克 国
2 2
楞次
俄 国
1834年,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楞次定 律。
2
麦克 英
总结了电磁场理论,并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同时 指出光就是一种看得见的电磁波。
3 斯韦 国
2 阿斯 英 汤姆生的学生阿斯顿设计的质谱仪可用来测量带
7 顿 国 电粒子的质量和分析同位素。
2 劳伦 美 1932年发明了回旋加速器能在实验室中产生大量
8 兹 国 的高能粒子。(最大动能仅取决于磁场和D形盒直
径。带电粒子圆周运动周期与高频电源的周期相
同;但当粒子动能很大,速率接近光速时,根据狭
义相对论,粒子质量随速率显著增大,粒子在磁场
1 安培 法 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反向电流
8
国 的平行导线则相斥,同时提出了安培分子电流假
说;并总结出安培定则(右手螺旋定则)判断电流
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பைடு நூலகம்在磁
场中受到磁场力的方向。(电流的单位)
1 洛仑 荷 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
9兹
兰 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斯坦 美 国
爱因斯坦提出了狭义相对论,后来提出了广义相对 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3
康普 美 顿国
借助爱因斯坦的光子说,解释了散射光的波长改变 的现象(粒子性)。
. .
实用文档
.
8
.
3

1
… 库仑 法

高考三卷物理学史总结归纳

高考三卷物理学史总结归纳

高考三卷物理学史总结归纳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中物质和能量运动规律的科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

在高考中,物理是一门重要的科目,占据了一定的分值比例。

因此,掌握物理学史对于高考备考和整体理解物理学的发展趋势非常有帮助。

本文将对高考物理学史的三卷内容进行总结归纳,以助于大家更好地理解物理学的演变过程。

一、高考物理学史总述高考物理学史主要包括三卷:“力与运动”、“电磁学”和“物理学中的能量转化”。

这三卷涵盖了物理学的核心内容,从力学到电磁学再到能量转化,逐渐展示了物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发展历程。

通过学习这三卷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物理学历史上的重要科学家以及他们提出的理论和实验成果。

二、力与运动“力与运动”卷主要介绍了牛顿力学的发展历程和基本定律。

牛顿是物理学史上最重要的科学家之一,他的三大定律对于力学的发展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在这一卷中,我们将学习到牛顿第一定律的惯性概念,牛顿第二定律的力、质量和加速度之间的关系,以及牛顿第三定律的作用与反作用原理。

此外,我们还将了解到其他物理学家在力学领域的重要贡献,如伽利略的相对运动观念和达尔文的进化论对力学的影响。

三、电磁学“电磁学”卷重点介绍了电磁学的发展历程和重要理论。

电磁学是物理学中的一个重要分支,研究电磁力和磁场对物质的影响。

在这一卷中,我们将学习到库仑定律、电场和磁场的概念,以及电磁感应和电磁波等重要理论。

此外,我们还将了解到麦克斯韦方程组和电磁辐射等电磁学的重要理论发展,以及其他物理学家对电磁学的重要贡献,如法拉第的电磁感应定律和埃尔米特的电磁辐射理论。

四、物理学中的能量转化“物理学中的能量转化”卷主要介绍了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的基本原理。

能量是物理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研究能量的转化和守恒规律对于理解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非常重要。

在这一卷中,我们将学习到机械能守恒定律、动量守恒定律和能量守恒定律等重要理论。

此外,我们还将了解到热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等领域中的能量转化和守恒原理,以及相关物理学家的重要贡献,如开尔文的热力学第一定律和爱因斯坦的能量-质量关系。

4高考物理学史总结(归纳整理版)[精选]doc

4高考物理学史总结(归纳整理版)[精选]doc

高考物理学史总结1、伽利略〔1〕通过理想实验推翻了亚里士多德“力是维持运动的原因〞的观点〔2〕推翻了亚里士多德“重的物体比轻物体下落得快〞的观点2、开普勒:提出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定律;3、牛顿〔1〕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2〕发现表万有引力定律;4、卡文迪许:利用扭秤装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引力常量5、爱因斯坦〔1〕提出的狭义相对论〔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和高速运动物体。

〕〔2〕提出光子说,成功地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3〕提出质能方程E=mC2,为核能利用提出理论基础6、库仑:利用扭秤实验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库仑定律。

7、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称为焦耳——楞次定律。

8、奥斯特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效应,称为电流的磁效应。

9、安培:研究了电流在磁场中受力的规律10、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用力〔洛仑兹力〕的观点。

11、法拉第〔1〕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电磁感应现象;〔2〕提出电荷周围有电场,提出可用电场描述电场12、楞次: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3、亨利:发现自感现象。

14、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指出光是一种电磁波,为光的电磁理论奠定了基础。

15、赫兹:〔1〕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2〕证实了电磁理的存在。

16、普朗克提出“能量量子假说〞——解释物体热辐射〔黑体辐射〕规律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17玻尔:提出了原子结构假说,成功地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的辐射电磁波谱。

18、德布罗意:预言了实物粒子的波动性;19、汤姆生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原子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原子的枣糕模型〔葡萄干布丁模型〕。

20、卢瑟福进行了α粒子散射实验,并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

由实验结果估计原子核直径数量级为10-15 m。

21、卢瑟福:用α粒子轰击氮核,第一次实现了原子核的人工转变,并发现了质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4.1911 年荷兰科学家昂尼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 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为零的现象——超导现象。 5.1841~ 1842 年 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 生 热效应 的规律,称为焦耳—— 楞次定律 。 6.1820 年,丹麦物理学家 奥斯特 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磁针偏转的 效应,称为 电流的磁效应 。 安培 发现两根通有同向电流的平行导线相吸, 反向电流 的平行导线则 相斥;同时提出了 安培分子电流假说 。 荷兰物理学家洛仑兹提出运动电荷产生了磁场和磁场对运动电荷有作 用力( 洛仑兹力 )的观点。 7. 汤姆生 的学生 阿斯顿 设计的 质谱仪 可用来测量 带电粒子 的质量和 分析 同位素 。 1932 年美国物理学家 劳伦兹 发明了 回旋加速器 。最大动能仅取决于磁 场和 D 形盒直径。 带电粒子圆周运动 周期与 高频电源 的周期相同,还 提出了 狭义相对论 , 8.1831 年英国物理学家 法拉第 发现了由磁场产生电流的条件和规律 —— 电磁感应现象 ; 1834 年楞次发表确定感应电流方向的定律。 10.1864 年英国物理学家 麦克斯韦 提出了 电磁场 的基本方程组, 后称 为 麦克斯韦方程组 ,预言了电磁波的存在 . 电磁波是一种 横波 。 1887 年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并测定了电磁 波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 四、光学
“四大核变”及应用
★ 1.放射性元素的衰变 (包括 α 衰变和 β衰变);
α衰变:例如:
U 238
92
234 90
Th
24He
β 衰变:例如: 23940Th
234 91
Pa
0 1
e
★ 2.原子核的人工转变 (包括、中子的发现和放射性同位素的发现);
如:174 N 24He
17 8
O
11H

质子)
4 2
13、1913 年,美国物理学家 密立根 通过 油滴实验 精确测定了 元电荷 e 电荷量 ,获得诺贝尔奖。
14、1826 年德国物理学家 欧姆 (1787-1854)通过实验得出 欧姆定律 。
15、1911 年,荷兰科学家昂纳斯发现大多数金属在温度降到某一值时,都会出现电阻突然降
为零的现象—— 超导现象 。
的辐射电磁波谱 ,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八、原子物理学: 31、1858 年,德国科学家 普里克 发现了一种奇妙的射线—— 阴极射线 (高速运动的电子流) 。
★ 32、1906 年,英国物理学家 汤姆生 发现 电子 ,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33、1913 年,美国物理学家 密立根 通过 油滴实验 精确测定了 元电荷 e 电荷量 ,获得诺贝尔奖。 34、1897 年, 汤姆生 利用阴极射线管发现了电子,说明 原子 可分,有复杂内部结构,并提出 原子的枣糕模型 。
量时,能量不是连续的, 而是一份一份的, 每一份就是一个最小的能量单位, 即能量子 hv ;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选修部分:
三、电磁学:
(选修 3-1 ):
11、1785 年法国物理学家 库仑 利用 扭秤实验 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库仑定律 ,
并测出了 静电力常量 k 的值。
12、1837 年,英国物理学家 法拉第 最早引入了 电场 概念,并提出用 电场线 表示电场。
He+94Be→
12
6C+10n
(中子)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 3.重核的裂变(以
U 235 92
的链式反应为代表,可用于核能发电和原子弹);
U 235
92
01n
15461Ba 3962Kr 3 01n
23952U +
10n→ 9308Sr +
136
54
Xe+10
1
0
n
★ 4.轻核的聚变(以 21H和 31H 的热核反应为代表,存在于太阳内部,可用于氢弹)。
光电效应 ,光电子是物
2、 光电效应的规律: ( 1)任何一种金属材料都有一个极限频率,人射光的频率必须大于这个极限频率,才能产生光电效 应;低于这个频率的光不能产生光电效应。
( 2)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强度无关;只随着入射光的频率的增大而增大。
( 3)入射光照射到金属上时,光电子的发射几乎是瞬时的,一般不超过
★ 6、17 世纪,德国天文学家 开普勒 提出 开普勒三大定律 ;
★ 7、牛顿于 1687 年正式发表万有引力定律; 1798 年英国物理学家 卡文迪许 利用 扭秤实验 装
置比较准确地测出了 引力常量 ;
二、相对论: 8、 (a) 、1905 年,爱因斯坦 提出了 狭义相对论 ,有两条基本原理:
①相对性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一切物理规律都是相同的;
-9
10 s。
( 4)当入射光的频率大于极限频率时,光电流的强度与入射光的强度成正比。
3、爱因斯坦光电方程: E k=hγ 一 w ;其中 γ为入射光子的频率, W 为逸出功, Ek 表示光电子所具 有的最大初动能.
注意:加“★”表示为重要考点
一、力学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1.1638 年 ,意大利 伽利略 他研究 自由落体运动 , 开创了研究 自然规 律 的一种 科学方法 。 2.1683 年 ,英国科学家牛顿提出了三条运动定律。 3.17 世纪 ,伽利略通过 理想实验 法指出: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 因,法国物理学家 笛卡儿 进一步提出观点 4.20 世纪初建立的 量子力学 和爱因斯坦提出的 狭义相对论 表明 经典 力学 不适用于 微观粒子 和高速运动物体。 5.17 世纪 ,德国 天文学家开普勒 提出 开普勒三定律 ;牛顿于 1687 年 正式发表 万有引力定律 ;1798 年 英国物理学家 卡文迪许 利用 扭秤 装置 比较准确地测出了 引力常量 (体现放大和转换的思想); 1846 年 ,科 学家应用 万有引力定律 ,计算并观测到 海王星 。 8.奥地利物理学家 多普勒 首先发现由于波源和 观察者 之间有 相对运 动 ,使 观察者 感到频率发生变化的现象—— 多普勒效应 。 二、 热学 1.1827 年英国 植物学家 布朗发现悬浮在水中的花粉微粒不停地做无 规则运动的现象—— 布朗运动 。 3.1850 年,克劳修斯提出 热力学第二定律 的定性 4.1848 年 开尔文 提出 热力学温标 ,指出 绝对零度 ( -273.15 ℃)是温 度的下限。 热力学第三定律 :热力学 零度不可达到。 三、 电磁学 1.1785 年法国物理学家 库仑 利用 扭秤实验 发现了电荷之间的相互作 用规律—— 库仑定律 。 3.1826 年德国物理学家欧姆( 1787-1854 )通过实验得出 欧姆定律 。
2 1
H
3 1
H
4 2
H
01n
补充: 【考试说明中要求而平日里少考的内容】
1、自感和涡流 :通过导体或线圈本身的电流改变,线圈本身就产生自感电动势,其大小与其自身电流变 化快慢有关。由于导体在圆周方向可以等效成一圈圈的闭合电路,由于自感产生的自感电流就像一圈圈
的漩涡,所以称为涡流。该电流可以使导体发热。
★ 38、1896 年,法国物理学家 贝克勒尔 发现 天然放射现象 ,说明 原子核 有复杂的内部结构。
天然放射现象 :有两种衰变( α 、 β),三种射线( α、β、 γ ),其中 γ 射线 是衰变 后新核 处于激发态, 向低能级跃迁时辐射出的。 衰变 快慢与 原子所处的 物理和化学状态无关 。
★ 39、1896 年,在贝克勒尔的建议下, 玛丽 -居里夫妇 发现了两种放射性更强的新元素——
②光速不变原理——不同的惯性参考系中,光在真空中的速度一论中的一个重要结论——
质能方程式 : E
2
mc 。
9、狭义相对论时空观和经典(牛顿)时空观的区别 经典(牛顿)时空观: (1) 空间是绝对静止不动的 ( 即绝对空间 ) ,时间是绝对不变的 ( 即绝对时间 ) 。
27、热力学第二定律 的定性表述:不可能把热从低温物体传到高温物体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开尔文 提出另一种表述: 不可能从单一热源取热, 使之完全变为有用的功而不产生其他影响, 称为 开尔文表述 。 28、1848 年 开尔文 提出热力学温标,指出 绝对零度 是温度的下限。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七、波粒二向性 :
牛顿三大运动定律)。
★ 3、17 世纪, 伽利略 通过构思的 理想实验 指出:在水平面上运动的物体若没有摩擦,将保
持这个速度一直运动下去; 得出结论: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的原因 ,推翻了 亚里士多德 的观点: 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同时代的法国物理学家笛卡儿进一步指出:如果没有其它原因,运动物体将继续以同速 度沿着一条直线运动,既不会停下来,也不会偏离原来的方向。 4、 20 世纪初建立的量子力学和爱因斯坦提出的狭义相对论表明经典力学不适用于微观粒子 和高速运动物体。 5、人们根据日常的观察和经验,提出 “地心说” ,古希腊科学家托勒密是代表;而波兰天文 学家 哥白尼 提出了 “日心说” ,大胆反驳地心说。
★ 29、1900 年,德国物理学家 普朗克 为解释物体热辐射规律提出: 电磁波的发射和吸收不是
连续的,而是一份一份的, 把物理学带进了量子世界; 受其启发 1905 年 爱因斯坦 提出 光子说 , 成功地 解释了光电效应规律, 因此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 30、1913 年,丹麦物理学家 玻尔 提出了自己的原子结构假说, 成功地 解释和预言了氢原子
16、19 世纪,焦耳和楞次先后各自独立发现电流通过导体时产生热效应的规律, 即焦耳定律 。
★ 17、1820 年,丹麦物理学家 奥斯特 发现电流可以使周围的小磁针发生偏转,称为 电流磁效
应。 18、法国物理学家 安培 发现两根通有 同向 电流的平行导线 相吸,反向 电流的平行导线则 相斥 , 并总结出 安培定则 ( 右手螺旋定则 )判断电流与磁场的相互关系和 左手定则 判断通电导线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