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名著复习《西游记》完美

合集下载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名著阅读 名著精析 - 二 《西游记》

2023年中考语文专题复习之名著阅读  名著精析 - 二 《西游记》

吊在树上。唐僧执意要救那顽童,并让悟空背着前进。路上顽童捉弄悟空,并刮
起一阵旋风,趁机劫唐僧回到枯松涧火云洞。原来这个妖怪是牛魔王和铁扇公主
生的儿子,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三昧真火,神通广大,又顽皮好胜,
于是牛魔王便让他来镇守号山。他的乳名叫做红孩儿,也叫圣婴大王。
大战
悟空、八戒前去寻找师父,红孩儿率领一群小妖,口喷烈火,烧得悟空、八
红孩儿 戒落荒而逃。悟空又请来四海龙王,从空中撒下雨水,火不但不灭,反而愈烧愈
烈,悟空被烧伤跌落深涧,奄奄一息。龙王与八戒救醒悟空,悟空于是与两位师
弟商量,决定去请观音菩萨来帮忙。八戒自告奋勇前去,不料却被假观音带往火
云洞吊了起来。悟空变成牛魔王被请到火云洞,红孩儿用生辰八字难倒假父王。
悟空只得自己前往南海,最终观音菩萨用五彩宝莲台和金箍降服了红孩儿,并把
他们来到花果山,原来这里确实也有一个悟空。这下好了,两个悟空,双方都指责 对方是冒充的,于是就打了起来。他们去菩萨那里让他分辨,观音菩萨念起了紧箍咒, 两个悟空都喊头疼。观音菩萨又让他们去玉帝那里分辨。玉帝要李天王用照妖镜试试, 可还是没有分辨出来。然后又去了阎罗王、地藏王那里,依旧无法分辨真假,最后只好 找来如来佛祖。佛祖一眼就看出了假悟空,并说假悟空原是六耳猕猴,并让他现了原形。 如来佛祖于是叮嘱悟空,他们师徒只有齐心协力,才能取得真经。
给悟空。但悟空扇火不熄,方知拿到的原来是一把假扇。
悟空只得到积雷山找到入赘玉面公主的牛魔王,正遇牛魔王出去赴宴。悟空于是偷了牛
魔王坐骑避水金睛兽,又变成他的模样来到芭蕉洞,骗得真扇,依罗刹女所教之法将扇变大,
却不会变小。牛魔王发现丢失金睛兽,忙赶回芭蕉洞,知道芭蕉扇被悟空骗去,就变了八戒

初中语文《西游记》最全考点整理附中考真题 (一)

初中语文《西游记》最全考点整理附中考真题 (一)

初中语文《西游记》最全考点整理附中考真题 (一)初中语文《西游记》最全考点整理附中考真题《西游记》是中国古典文学中的经典之作,也是初中语文中一部重要的教材。

在中考中,《西游记》作为一个重要的考点,考查的内容也比较广泛,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整理。

1. 故事情节《西游记》的故事情节非常复杂,原著中有大量的细节,但在中考中,主要考查以下几个部分:(1)孙悟空斗天宫的过程:考查孙悟空的机智、勇气和智慧;(2)唐僧一行人前往西天取经的旅程:考查唐僧一行人的遭遇、困难和坚持信仰的品质;(3)孙悟空收服三打白骨精的过程:考查孙悟空的智慧、勇气和识破魔法的能力;(4)孙悟空和红孩儿斗法的过程:考查孙悟空的斗志、不屈不挠的精神和智谋。

2. 人物形象《西游记》中的人物形象各具特色,中考中主要考查以下人物:(1)孙悟空:考查孙悟空的性格特点、形象描写和行为表现;(2)唐僧:考查唐僧的品德和向善的精神;(3)猪八戒:考查猪八戒的幽默形象和行为表现;(4)沙悟净:考查沙悟净的聪明智慧和忠诚品质。

3. 文学形式《西游记》是一部非常具有艺术性的作品,中考中也会考查它的文学形式。

(1)章回小说:考查《西游记》的结构构成和组成方式;(2)夸张手法:考查夸张手法在小说中的使用;(3)比喻手法:考查比喻手法的使用以及其在小说中的作用;(4)形象描写:考查小说中的形象描写以及其作用。

4. 文化内涵《西游记》不仅是一部文学作品,还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中考中也会涉及到相关内容。

(1)佛教文化:考查《西游记》中的佛教文化元素;(2)人物形象的象征意义:考查人物形象在小说中的象征意义;(3)道家文化:考查《西游记》中的道家文化元素;(4)神话传说:考查神话传说对于小说中情节和人物形象的影响。

在做《西游记》的中考复习时,我们需要认真阅读小说,重点把握故事情节、人物形象以及文学形式和文化内涵。

除此之外,多进行练习,积累一些相关的范文和解题技巧,让自己更加熟练地应对考试。

2023中考语文一轮备考:名著导读《西游记》专题练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中考语文一轮备考:名著导读《西游记》专题练习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

2023中考语文一轮备考:名著导读《西游记》专题练习部编人教版九年级总复习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导读专题练习:《西游记》一、文学常识1.《西游记》是长篇体小说,是古典神话小说中成就最高、最受读者喜爱的一部。

这部作品有历史真实的影子,即依托于唐贞观年间一事,《大唐西域记》和《大唐慈恩寺法师传》对此事有详细的记载。

2.《西游记》是我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作者是明代的。

《西游记》以丰富的想象描绘了一个奇异的神魔世界,借唐僧师徒在西天取经途中斩妖除魔的故事,表现了的古老主题。

答案一、1.章回玄奘西行取经2.吴承恩惩恶扬善(或:邪不压正)二、人物称谓1.唐僧,法号,前世为如来佛祖二弟子。

2.孙悟空大闹天宫后被如来佛祖压在五行山下;后皈依佛门,法号,为西天取经的成功立下了汗马功劳。

3.猪八戒,法号,他原为管理天河水兵的,后获罪下凡,误投猪胎,曾占云栈洞为妖;沙僧,法号,他原为天宫中的,后被贬下界,在流沙河为妖。

二人皆保唐僧取经,得成正果。

4.《西游记》中,师徒一行经过千难万险,终于修成正果,唐僧被封为,孙悟空被封为斗战胜佛,猪八戒被封为,沙僧被封为,白龙马被封为八部天龙马。

5.阅读《西游记》,根据原著填空。

(1)众神道:“说起他来,或者大圣也知道。

他是的儿子,铁扇公主养的。

他曾在火焰山修行了三百年,炼成了三昧真火,却也神通广大……乳名叫做,号叫做。

”(2)行者满脸陪笑道:“嫂嫂原来不察理,错怪了老孙,令郎因是捉了师父,要蒸要煮,幸亏菩萨收他去,救出我师。

如今做了,受了正果,与天地同寿,日月同庚。

”6.关于孙悟空的称呼及其得名原因,正确的对应关系是怎样的?请参照示例,完成表格。

①斗战胜佛②齐天大圣③行者④弼马温⑤千岁大王A.孙悟空被招安后,玉皇大帝授给他的官职B.唐僧收孙悟空为徒时为他所取的诨名C.唐僧师徒取经成功后,如来佛祖授给孙悟空的品职D.孙悟空探水帘洞成功,众猴拜他为王时对他的称呼E.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后,接受独角鬼王的建议所自称称呼示例:①②③④⑤得名原因 C二、1.玄奘金蝉子2.齐天大圣3.悟能天蓬元帅悟净卷帘大将4.旃檀功德佛净坛使者金身罗汉5.(1)牛魔王红孩儿圣婴大王(2)观音善财童子6.EBAD三、人物情节1.《西游记》中,黎山老母与观音、、文殊四位菩萨变成母女四人,以为由试探四人禅心是否坚定,只有猪八戒禅心不坚被捆。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西游记》知识点复习课件

2024年中考语文一轮复习-名著《西游记》知识点复习课件
名著《西游记》中考考点复习
培养了许许多多的优秀学生
孵化许许多多专家、名师
西游知识知多少
1 、孙悟空一个筋斗能飞 —— 十万八千里 2、猪八戒原本是—— 天蓬元帅 3、沙和尚的法号是—— 悟净 4、孙悟空使用的兵器是—— 如意金箍棒 5、《西游记》一书共有多少回—— 100回
1 《西游记》简介 2 《西游记》人物性格特点 3 兵器、坐骑、宝物、法术 4 《西游记》歇后语与对联 5 《西游记》艺术特色(写作手法) 6 《西游记》习题
在西天取经的路上,沙僧一直忠诚地跟随着师傅,打点行李, 问路化缘,冲锋陷阵。他为人忠厚,做事认真。
03 PowerPoin
兵器、宝物、坐骑、法术
兵器、宝物、坐骑、法术
1、取经路上许多妖怪都凭着手中的宝物为所欲为。 金角、银角大王——红葫芦 赛太岁——紫金铃 铁扇公主——芭蕉扇 独角兕大王——金刚琢 红孩儿——丈八火尖枪 2、取经路上,很多妖怪是上天神、佛的坐骑。 白象——普贤菩萨 赛太岁——观音 独角兕大王——太上老君 青毛狮子怪——文殊菩萨 白鹿精——南极寿星 3、取经路上,很多妖怪都有法术。 红孩儿——三味真火 黄风大圣——三昧神风 金角、银角大王——移山倒海
4、小说中的玉皇大帝具有怎样的性格特点?作者塑造这一 形象的目的何在?
昏庸无能,不辨忠愚。 目的:对封建统治者的嘲讽蔑视,对黑暗社会的尖锐讽刺、 嘲笑和批判。
5、孙悟空多次被唐僧赶走,但最终还是保护唐僧取得真经, 充分展现了其忠诚,下列给出了孙悟空三次被驱逐的经历, 请分别写出被驱逐的原因。
①唐僧刚收服孙悟空时,曾把孙悟空赶走了,孙悟空则跑 到龙王那诉苦。
6、读了《西游记》后你感受最深的一点是什么? ①这部小说善于说故事,可读性强; ②善于塑造人物形象,它所塑造的孙悟空、猪八戒等人物 使人过目不忘; ③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阅读《西游记》

2024年全国各地中考语文试题汇编:名著阅读《西游记》

《西游记》名著阅读(2024届宁夏中考题)2、名著阅读。

(6分)《西游记》是一部很有趣的书,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最富有想象力的作品之一。

它构思巧妙,内容深刻,形象鲜明,细节生动。

请你根据阅读提示,完成下面的读书任务。

节选1:【无心纵火】真个光阴迅速,不觉七七四十九日,老君的火候俱全。

忽一日,开炉取丹。

那大圣双手侮着眼,正自揉搓流涕,只听得炉头声响,猛睁睛看见光明,他就忍不住,将身一纵,跳出丹炉,唿喇一声,蹬倒八卦炉,往外就走。

(第七回)节选2:【无奈遇火】土地道:“是你也认不得我了。

此间原无这座山,因大圣五百年前,大闹天宫时,被显圣擒了,压赴老君,将大圣安于八卦炉内,煅炼之后开鼎,被你蹬倒丹炉,落了几个砖来,内有余火,到此处化为火焰山。

”(第六十回)节选3:【有心灭火】行者道:“我当时问着乡人说:‘这山扇息火,只收得一年五谷,便又火发。

’如何治得除根?”罗刹道:“要是断绝火根,只消连扇四十九扇,永远再不发了。

”行者闻言,执扇子,使尽筋力,望山头连扇四十九扇,那山上大雨淙淙。

(第六十一回)(1)任务1:“草蛇灰线,伏脉千里”是古代白话小说常用的手法,请结合节选内容具体说明其妙处。

(3分)(2)任务2:孙悟空为什么要“断绝火根”?结合《西游记》整本书谈谈你的理解。

(3分)答案:2.(1)孙悟空蹬倒八卦炉,落了几块砖,内有余火,化为火焰山,在后文成为取经路上的障碍,火由悟空起,须由悟空灭。

这样的写法使文章有呼应,情节有起伏,故事有勾连,让读者了解前因后果,使故事结构严谨,浑然一体。

(2)断绝火根,体现了孙悟空对百姓生灵的慈悲之心,体现了他的善恶之分。

这也正是取经的意义所在。

也暗含着他对过去无心过失的一种弥补,与结尾能修成正果遥相呼应。

名著阅读(2024年福建省中考题)3.名著阅读交流。

(6分)圈点批注法用于阅读传统文学名著很有效,但名著还有纪实类、科普类等其他多种类型,只会这一种方法,不能“综合运用多种方法阅读整本书”,很难实现“广泛阅读各种类型的读物”的学习目标。

中考总复习-《西游记》名著导读练习+

中考总复习-《西游记》名著导读练习+

《西游记》(10年3考)一、作品简介1.作者简介吴承恩(约1500-1582),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淮安山阳(今江苏淮安)人,明代杰出的小说家。

2.主要内容《西游记》全书共一百回,前七回写石猴的出世,学道,大闹龙宫、地府、天宫,直至被如来佛压在五行山下。

第八至十二回介绍唐僧,交代取经缘起。

第十三至一百回是小说故事的主体,讲述唐僧师徒取经路上战胜无数妖怪,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到达西天,取回真经的故事。

3.主题思想通过孙悟空的种种斗争行为,歌颂劳动人民反对强权、反对暴力、蔑视统治阶级,坚决与统治阶级做斗争的反抗精神,揭露和批判了封建社会的腐朽黑暗以及统治阶级的昏庸残暴,表现了劳动人民在斗争中克服困难的坚强信心和征服大自然的伟大气魄,寄托了作者关于社会与人生的理想。

4.艺术特色(1)全书充满了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极具浪漫主义特色。

①形象多身奇貌异,似人似怪,神通广大,变幻莫测;故事则上天入地,翻江倒海,兴妖除怪,祭宝斗法;环境多是天上地下、龙宫冥府、仙地佛境、险山恶水。

作者将这些奇人、奇事、奇境熔于一炉,构筑了一个统一和谐的艺术整体,展现出一种奇幻美。

②想象“极幻”,却又令人感到“极真”,如那等级森严、昏庸无能的仙卿,使人想起当朝百官;降伏横行霸道、凶残暴虐的妖魔,隐含着铲除社会恶势力的愿望;歌颂升天入地、无拘无束的生活,则寄托着挣脱束缚、追求自由的理想。

(2)人物塑造上将神性、人性和物性和谐统一,既妙趣横生又合情合理。

①物性,就是作为某一动物或植物的精灵,保持其原有的形貌和习性,如鱼精习水、鸟精会飞、蝎子精有毒刺、蜘蛛精能吐丝、猴子机灵、松柏有诗人之风、杏树呈轻佻之姿等。

②神性,就是指这些动物、植物,一旦成妖成怪,就有神奇的本领,如孙悟空神通广大,有七十二般变化的本领。

③人性,指将妖魔鬼怪人格化,将人的七情六欲赋予他们。

如孙悟空是一只神猴,是人们理想中的人间英雄;同时他又具备有勇有谋、无私无畏、坚韧不拔、积极乐观、心高气傲、争强好胜、容易冲动、爱捉弄人等人性。

中考语文名著复习《西游记》完美共79页文档

中考语文名著复习《西游记》完美共79页文档
1、不要轻言放弃,否则对不起自己。
2、要冒一次险!整个生命就是一场冒险。走得最远的人,常是愿意 去做,并愿意去冒险的人。“稳妥”之船,从未能从岸边走远。-戴尔.卡耐基。
梦 境
3、人生就像一杯没有加糖的咖啡,喝起来是苦涩的,回味起来却有 久久不会退去的余香。
中考语文名著复习《西游记》完美 4、守业的最好办法就是不断的发展。 5、当爱不能完美,我宁愿选择无悔,不管来生多么美丽,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不愿失 去今生对你的记忆,我不求天长地久的美景,我只要生生世世的轮 回里有你。
谢谢你的阅读
❖ 知识就是财富 ❖ 丰富你的人生
71、既然我已经踏上这条道路,那么,任何东西都不应妨碍我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康德 72、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73、坚持意志伟大的事业需要始终不渝的精神。——伏尔泰 74、路漫漫其修道远,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 75、内外相应,言行相称。——韩非

初中语文名著《西游记》1-67回复习资料(含答案)

初中语文名著《西游记》1-67回复习资料(含答案)

最新2018初中语文名著复习资料《西游记》1-67回学习资料初中语文名著复习资料《西游记》“大话西游”1-67回题目汇总第一回灵根育孕源流出心性修持大道生1.孙悟空原是东胜神洲傲来国花果山的一块仙石,他到灵台方寸山斜月三星洞拜菩提祖师为师。

2.“美猴王”的称号是怎么得来的?他为什么又叫“孙悟空”?他本是一个来历不凡的石猴;众猴在瀑布前说,哪个有本事钻进去寻个源头出来,不伤身体者,拜他为王;他钻入瀑布,并为众猴寻得了安身立命的好去处——水帘洞,大家尊称为“千岁大王”。

做出巨大贡献的人要有美好的称号,后将“石”字隐去,遂称美猴王。

菩提祖师根据他是猴子(猢狲),为他取姓为“孙”,法名“悟空”。

他后来听从观音菩萨的劝告,拜唐僧为师去西天取经,就正式启用“悟空”这一法号。

第二回悟彻菩提真妙理断魔归本合元神1.悟空跟随菩提祖师学到了哪些神通?为何又被赶下山?悟空受众人挑唆,变为松树,引起祖师不快,被逐出洞。

2.悟空返回花果山,发现猿啼悲切伤情,这是为什么?后来结果如何?混世魔王想要强占水帘洞,群猴舍死争斗,抢了家火,捉了许多小猴。

铲除混世魔王,带回被掳的小猴和家火。

第三回四海千山皆拱伏九幽十类尽除名1.孙悟空到东海龙宫要兵器,这兵器原是大禹治水时的定海神针(测量江海深浅的神铁),又唤如意金箍棒,重一万三千五百斤。

2.冥司秦广王为何上奏玉帝要收降孙悟空?谁建议玉帝招安孙悟空?孙悟空被带到幽冥界后,大闹森罗殿,查看生死簿,勾去所有猴属之类的名字。

太白金星第四回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1.悟空被招安后,被封为“弼马温”,但因此官职无品从、未入流,故下界自号“齐天大圣”。

2.天庭派哪些人领兵收服孙悟空?降服未果,谁建议再降招安旨意,让悟空做有官无禄的齐天大圣?托塔李天王和哪吒三太子:太白金星。

第五回乱蟠桃大圣偷丹反天宫诸神捉怪1.玉帝让孙悟空在天庭干什么工作?看管蟠桃园。

2.孙悟空在天宫里干了哪些“坏事”?玉帝派了哪些人到花果山去捉拿他?吃光蟠桃园中熟的桃子;变作赤脚大仙,赴瑶池偷吃珍肴和仙酒,扰乱蟠桃大会;误闯兜率宫,吃了太上老君五个葫芦的金丹;回花果山后,再入天宫偷仙酒,与众猴办“仙酒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重点情节——猪八戒智激美猴王(第二十八至三十一回) 唐僧误入妖穴被擒;八戒、沙僧、黄袍怪乱杀;宝象国
公主释放唐僧;唐僧递书信;国王求救女,八戒、沙僧答应; 唐僧被黄袍怪变老虎;八戒激将法请悟空帮忙;玉帝收妖
重点情节——智取红孩儿(第四十至四十二回) 红孩儿欲吃唐僧肉;红孩儿变儿童,骗唐僧施救;唐僧
重点情节——二仙收人事(第九十八回) 如来面见唐僧,令阿傩、伽叶取真经交给唐僧;阿傩、
伽叶索取礼物,唐僧毫无准备,二人只给了无字经书,只得 再返雷音寺;奉送唐王所赠紫金钵盂做“人事”,求得真经
西 游 记
人物形象 孙悟空:桀骜不驯、敢作敢当、敢于反抗压迫、无所畏惧, 聪明机智、勇敢,爱憎分明、嫉恶如仇、除恶务尽、重情重 义、正直无私;喜欢“戴高帽”、好胜心强、喜欢搞恶作剧
让悟空解救,悟空不救;唐僧怒,让八戒解救;红孩儿劫走 唐僧;悟空到枯松涧救唐僧;红孩儿喷三味真火;悟空到南 海请观音;降服红孩儿;悟空救唐僧,继续取经
重点情节——车迟国斗法(第四十三至四十六回) 车迟国国王兴道灭佛;悟空、八戒、沙僧变三清吃供品;
道士拜三人与三仙赌求雨;虎力大仙召风、云、雾诸神和四 海龙王,悟空阻拦;悟空登坛暴雨倾盆;赌高台坐禅;赌猜 柜中之物,赌砍头剖腹油锅洗澡等;三仙皆输
第十三回至最后一回是第三部分,主要写唐僧西天取经,路 上先后收了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三个徒弟,并历经九九 八十一难,终于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
东胜神洲傲来国有一花果山,山顶一石,产下一猴。石 猴求师学艺,得名孙悟空,学会七十二般变化,一个筋斗云 可行十万八千里,自称“美猴王”。他盗得定海神针,化做 如意金箍棒,可大可小,重一万三千五百斤。又去阴曹地 府,把猴属名字从生死簿上勾掉。玉帝欲遣兵捉拿,太白金 星建议,把孙悟空召入上界,做弼马温。当猴王得知弼马温 只是个管马的小官后,便打出天门,返回花果山,自称“齐 天大圣”。
阅读启示 ①通过孙悟空“火眼金睛”与唐僧“敌我不分”的对比,真 切告诉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要时刻保持明亮的眼睛和清醒的头 脑,善于识别那些伪装的坏人。
②通过对师徒四人的分工合作,不计前嫌的同心协力最终到 达西天取得真经的结局,启示人们要知人善任和个人服从大 局的团队精神。
知识储备
作者:吴承恩(1500?—1582?),明朝著名小说家,江 苏淮安人,出生于破落的书香世家。他从小聪明好学,博览 群书,特别喜欢民间文学。
玉帝派天兵天将捉拿孙悟空,美猴王连败巨灵神、哪吒二 将。孙悟空又被请上天管理蟠桃园。他偷吃了蟠桃,搅闹了 王母娘娘的蟠桃宴、盗食了太上老君的金丹,逃离天宫。玉 帝又派天兵捉拿。孙悟空与二郎神赌法斗战,不分胜负。太 上老君用暗器击中孙悟空,猴王被擒。经刀砍斧剁,火烧雷 击,丹炉煅炼,孙悟空毫发无伤。玉帝请来佛祖如来,才把 孙悟空压在五行山下。
名著阅读分部详解
第四部 《西游记》
目录导航
01
思维导图
02
知识储备
03
中考模拟演练
思维导图
西 游 记
西 游 记
重点情节——大闹天宫(第三至七回) 龙宫借宝、强销生死簿、受封弼马温、闯祸蟠桃园、
被烧炼丹炉、受困五行山
重点情节——观音劝三徒拜师唐僧(第八回) 起因:如来欲寻信徒取经; 经过:观音率木叉带袈裟、锡杖、金、紧、禁三箍; 结果:收伏沙悟净、猪悟能、小白龙、劝化孙悟空。
猪八戒:忠勇善战、知错能改、淳朴憨厚、不失聪明机智; 好吃懒做、见识短浅、贪恋女色、贪小便宜耍小聪明、爱挑 拨是非
唐僧:心地善良、崇信佛法、严守戒律、立场坚定、勇往直 前的精神坚不可摧;有时贤愚不分、好坏不辨
西 游 记
艺术特色 ①运用了人们生活中的口头语言,显得新鲜而有生命力、活 泼而又准确。②人物语言个性化,使性格更加鲜明。③开了 浪漫主义先河,充满天马行空的想象和大胆奇特的夸张。④ 梦幻与现实相结合,常常借神魔世界的事情曲折地反映着现 实。
重点情节——四圣试禅心(第二十三回) 黎山老母、观音、普贤、文殊试探;八戒上当,愿为
女婿,其余三人经受考验
重点情节——三打白骨精(第二十七回) 一打:白骨精变成一个美丽少女,悟空举棒就打,女妖扔下 一具假尸逃了。猪八戒从中挑拨,说这是悟空使的障眼法骗 师父。唐僧要惩罚悟空,于是悟空求饶,唐僧答应饶他一次。 二打:白骨精又变成七八十岁的老太婆。孙悟空又举棒把她 打死,但妖怪还是化风逃走了。唐僧一气之下要赶走悟空。 孙悟空要求取下头上的箍,可是唐僧取不下,没有办法,只 好再饶悟空一次。三打:白骨精又变成一个白发老公公来找 他的妻子和女儿。见白骨精把唐僧拉下马,悟空定住了妖怪 的元神打死了妖怪。八戒又进谗言说悟空骗师傅。唐僧非常 生气,写了一张贬书,把悟空赶走。
重点情节——真假美猴王(第五十六至五十八回) 六耳猕猴欲往西天取经获名声;六耳猕猴假扮孙悟空;
悟空求助观音;六耳猕猴与悟空恶斗,玉皇大帝命停止,六 耳猕猴不听;如来辩真伪,六耳猕猴自食其果
重点情节——三借芭蕉扇(第五十九至六十一回) 一借芭蕉扇,孙悟空先被铁扇公主扇飞,后变成小虫进
入铁扇公主的肚里,借来假扇;二借芭蕉扇,孙悟空变成牛 魔王得到真扇,又被牛魔王骗回;三借芭蕉扇,孙悟空请来 天兵天将,降伏牛魔王,终于借到芭蕉扇。

为了谋求出路,他曾经多次参加科举考试,一直很不顺利。 中年以后才取得“岁贡生”资格。后来当过两任小官,很不 得意。晚年回故乡隐居,他的长篇小说《西游记》大约就是 这时候写成的。《西游记》这本光怪陆离的著名小说,使吴 承恩在中国小说史上占有不可磨灭的地位和价值。
主要内容:《西游记》描写的是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 历经九九八十一难终于取得真经修成正果的故事。全书共一 百回,从大的结构上看,可分成三个部分。第一回至第八回 是第一部分,主要写了孙悟空出世、拜师、大闹天宫,这是 全书最精彩的章节,热闹非凡,孙悟空上天入地好一顿折 腾,将他的反抗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第九回至第十二回是 第二部分,主要写了唐僧的出身及取经的缘由。
重点情节——孙行者大闹黑风山(第十六至十七回) 老住持为谋占袈裟纵火,黑风山的熊罴怪趁火偷走袈
裟;熊怪服下悟空变的仙丹,熊怪只好交回袈裟皈依佛门
重点情节——高老庄招亲(第十八至十九回) 投宿高老庄;高太公求降妖;悟空变太公之女,大战
妖怪;妖怪化狂风入山洞取九齿钉耙;妖怪求见唐僧;唐 僧收妖,改名猪悟能,别号八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