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习题归类解析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析版)

原创精品资源学科网独家享有版权,侵权必究!
1
母题08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母题来源一】 2019年全国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统一考试理综生物(全国Ⅰ卷)
【母题原题】某实验室保存有野生型和一些突变型果蝇。
果蝇的部分隐性突变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如图所示。
回答下列问题。
(1)同学甲用翅外展粗糙眼果蝇与野生型(正常翅正常眼)纯合子果蝇进行杂交,F 2中翅外展正常眼个体
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___。
图中所列基因中,不能与翅外展基因进行自由组合的是_________________。
(2)同学乙用焦刚毛白眼雄蝇与野生型(直刚毛红眼)纯合子雌蝇进行杂交(正交),则子代雄蝇中焦刚
毛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若进行反交,子代中白眼个体出现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
(3)为了验证遗传规律,同学丙让白眼黑檀体雄果蝇与野生型(红眼灰体)纯合子雌果蝇进行杂交得到F 1,
F 1相互交配得到F 2。
那么,在所得实验结果中,能够验证自由组合定律的F 1表现型是______________,F 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_;验证伴性遗传时应分析的相对性状是________________,能够验证伴性遗传的F 2表现型及其分离比是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3/16 紫眼基因
(2)0 1/2
(3)红眼灰体。
高一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一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子杂交,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在F2中能够稳定遗传的个体数占()A.l/16B.2/16C.3/16D.4/16【答案】D【解析】若亲本的基因为AABB和aabb,F1为AaBb,F2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基因型为AABB、aaBB、AAbb、aabb,所占比例均为1/16,共4/16,故选D。
【考点】本题考查基因的分离和自由组合定律等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的能力。
2.如果小偃麦早熟(A)对晚熟(a)是显性,抗干热(B)对不抗干热(b)是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在研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试验中,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如果F1代只有一种表现型,此亲本基因型可能有几种A.1 B.2 C.3 D.4【答案】D【解析】由题意可知,某亲本与双隐性纯合子杂交,F1代只有一种表现型,即未发生性状分离,则该未知亲本应是纯合子,其可能的基因型是AABB、AAbb、aaBB或aabb,任意一种均满足题干条件,因此该亲本基因型可能有4种,故D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应用,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和推断的能力。
3.在西葫芦的皮色遗传中,已知黄皮基因(Y)对绿皮基因(y)为显性,但在另一白色显性基因(W)存在时,则基因Y和y都不能表达。
现有基因型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A.4种,9:3:3:1B.2种,13:3C.3种,12:3:1D.3种,10:3:3【答案】C【解析】WwYy的个体自交,其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是:9W_Y_(白):3W_yy(白):3wwY_(黄):1wwyy(绿),即12白:3黄:1绿,C正确。
【考点】本题考查遗传定律运用,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能力。
4.(9分,除特殊说明,每空1分)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其中乙病为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1)甲病是致病基因位于_____染色体上的显性遗传病;乙病是致病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的_____性遗传病。
第17.2讲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相关题型(练习)(解析版)

第17讲第2课时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题型(模拟精练+真题演练)1.(广东省揭阳市2022-2023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生物试题)孟德尔被称为“遗传学之父”。
下列关于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A.性状分离是指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B.孟德尔为了验证假说的正确性,设计并完成了正反交实验C.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产生的雌雄配子有9种结合方式D.“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是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内容之一【答案】D【分析】自由组合的实质:当具有两对(或更多对)相对性状的亲本进行杂交,在子一代产生配子时,在等位基因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基因表现为自由组合。
其实质是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即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与另一对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的分离或组合是彼此间互不干扰的,各自独立地分配到配子中去。
因此也称为独立分配定律。
【详解】A、性状分离是指杂合子自交子代同时出现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A错误;B、孟德尔为了验证假说的正确性,设计并完成了测交实验,即与隐性个体进行杂交,B错误;C、两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F1产生的雌雄配子有16种结合方式,C错误;D、“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即等位基因彼此分离”是孟德尔提出的假说内容之一,D正确。
故选D。
2.(2023春·宁夏吴忠·高一统考期末)基因型为RrX a Y的果蝇在正常情况下自由组合产生的配子不可能是()A.RY B.RX a C.X a Y D.rY【答案】C【分析】1、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在杂合子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而分离,分别进入到两个配子中,独立地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2、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或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练习题)——解析版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练习题)1.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的玉米自交,自交后代中与亲本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占总数的()A.18 B.14 C.38 D.12答案B解析将AaBb自交分解成(Aa×Aa)(Bb×Bb),根据基因分离定律知,其自交后代遗传因子组成为AaBb的概率为12Aa×12Bb=14。
2.蕃茄果实的红色对黄色为显性,两室对一室为显性,两对性状的遗传时可自由组合。
育种者用纯合的具有这两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子二代中重组类型的个体数占子二代总数的()A.78或58 B.916或516 C.38或58 D.38答案C解析重组类型是指性状表现不同于双亲的类型,设控制两对性状的遗传因子分别为A、a和B、b,若亲本的杂交组合是AABB×aabb,则子二代的重组类型是单显性,概率为38;若亲本的杂交组合是AAbb×aaBB,则子二代的重组类型是双显性和双隐性,概率为58。
3.孟德尔认为遗传因子组成为YYRr的个体,产生的配子种类及比例是()A.YR∶Yr=1∶1 B.YR∶yr=1∶1C.R∶r=1∶1 D.Y∶R∶r=2∶1∶1答案A解析YYRr的个体产生配子时,YY分离,Rr分离,Y与R(r)自由组合。
4.番茄的红果(R)对黄果(r)为显性,子房多室(M)对子房二室(m)为显性,现将红果多室和红果二室番茄进行杂交,其后代表现类型及比例如下图所示,请分析该图找出两亲本的遗传因子组成分别是()A.RrMm、Rrmm B.RrMm、RRmmC.RRMm、Rrmm D.RRMM、RRmm答案A解析从题图观察可知红果∶黄果=3∶1,多室∶二室=1∶1,与选项A相符合。
5.下列关于孟德尔两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B.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C.F1中控制两对性状的遗传因子相互融合D.F2中有16种组合、9种遗传因子组成和4种性状表现答案C解析孟德尔对F2中不同对性状之间发生自由组合的解释是:两对相对性状分别由两对遗传因子控制,控制两对相对性状的两对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其中每一对遗传因子的传递都遵循分离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习题归类解析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习题归类解析陈洪根江苏省兴化市安丰高级中学22576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一节在高中生物遗传学部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论对农业育种、遗传疾病的控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这些内容一直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热点、重点和难点。
现把这节教材中重要的知识点采用典型例题链接辨析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如下:1.生殖细胞种类的判断(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1.1一个精原(卵原)细胞产生配子的情况例1:1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可产生个种精子,具体如下:;1个基因型为AaBb的卵原细胞可产生个种卵细胞,具体如下:点悟与解析:1个精原细胞,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不论其有多少对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只能产生四个二种精子,本题中为2个AB、2个ab或2个A b 、2个aB。
1个卵原细胞,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不论其有多少对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个一种卵细胞,本题中为1个AB或1个ab或1个A b或1个aB。
1.2一个动物体产生配子的情况例2:1个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可种精子,1个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可产生种卵细胞。
点悟与解析:一个动物体,由于体内有许多性原细胞,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机组合的各种情况都可能出现。
解决这类问题有一个通式:如果有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该动物体可能产生的配子数为2n种,本题中都为22=4种。
1.3满足特殊条件的配子产生情况例3:设某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AA′、BB′、CC′),每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Rr、Mm、Nn),则:该生物进行减数分裂(不考虑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时⑴它的三个精原细胞分裂,可能产生种精子⑵若要形成8种基因型的精子,至少要个精原细胞分裂⑶如基因型相同,但为雌性动物,问它的三个卵原细胞可能产生卵细胞种点悟与解析:⑴三对非等位基因随机组合的情况可能重复,也可能不重复,因而可能有2种或4种或6种精子。
专题1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解析版)(2014-2023)高考生物真题分项汇编

十年(2014-2023)年高考真题分项汇编专题12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023年高考真题〗 (1)〖2022年高考真题〗 (9)〖2021年高考真题〗 (21)〖2020年高考真题〗 (32)〖2019年高考真题〗 (37)〖2018年高考真题〗 (40)〖2017年高考真题〗 (42)〖2016年高考真题〗 (48)〖2015年高考真题〗 (50)〖2014年高考真题〗 (54)〖2023年高考真题〗1.(2023·山西·统考高考真题)某研究小组从野生型高秆(显性)玉米中获得了2个矮秆突变体,为了研究这2个突变体的基因型,该小组让这2个矮秆突变体(亲本)杂交得F1,F1自交得F2,发现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
若用A、B表示显性基因,则下列相关推测错误的是()A.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B.F2矮秆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C.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高秆,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极矮秆D.F2矮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2,F2高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16【答案】D【详解】A、F2中表型及其比例是高秆:矮秆:极矮秆=9:6:1,符合:9:3:3:1的变式,因此因此控制两个矮秆突变体的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即高秆基因型为A_B_,矮秆基因型为A_bb、aaB_,极矮秆基因型为aabb,因此可推知亲本的基因型为aaBB和AAbb,F1的基因型为AaBb,A正确;B、矮秆基因型为A_bb、aaB_,因此F2矮秆的基因型有aaBB、AAbb、aaBb、Aabb,共4种,B正确;C、由F2中表型及其比例可知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高秆,基因型是aabb的个体为极矮秆,C正确;D、F2矮秆基因型为A_bb、aaB_共6份,纯合子基因型为aaBB、AAbb共2份,因此矮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3,F2高秆基因型为A_B_共9份,纯合子为AABB共1份,因此高秆中纯合子所占比例为1/9,D错误。
高二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

高二生物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试题答案及解析1.人类的多指是一种显性遗传病,白化病是一种隐性遗传病,已知控制这两种疾病的等位基因都在常染色体上,而且都是独立遗传,在一个家庭中,父亲是多指,母亲正常,他们有一个患白化病但手指正常的孩子,则下一个孩子正常或同时患有此两种疾病的几率分别是()A.3/4 1/4B.3/8 1/8C.1/4 1/4D.1/4 1/8【答案】B【解析】多指是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用A、a表示),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用B、b表示),由以上分析可知该夫妇的基因型为AaBb×aaBb,他们所生孩子患多指的概率为1/2,不患多指的概率为1/2;患白化病的概率为1/4,不患白化病的概率为3/4.所以他们下一个孩子正常的概率为1/2×3/4=3/8,同时患有此两种疾病的概率为1/2×1/4=1/8,故B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
2.(每空2分,共16分)雄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Z,雌家蚕的性染色体为ZW。
蚕的耐氟性、不耐氟性由基因B、b控制,蚕茧颜色由两对等位基因(A与a、C与c)控制,这3对基因位于三对常染色体上.幼蚕体色正常、红体色由基因R、r控制,该等位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请回答:研究人员进行了系列实验,结果如下表所示:1然后让其自由交配,则理论上F2中能稳定遗传的耐氟性家蚕占,F2中B的基因频率是。
②写出乙组杂交组合的亲本基因型:♀♂。
③家蚕的Z染色体和W染色体大小、形态不完全相同,但存在着同源区段(Ⅱ)和非同源区段(Ⅰ、Ⅲ),如下图所示.若丙组亲本均为纯种(Z R W、Z r W均视为纯种),请根据丙组实验的结果分析,基因R、r应位于性染色体的区段。
若基因R、r位于性染色体的同源区段Ⅱ,表现型应为。
则乙组的F1(2)科学家将人干扰素基因M导人家蚕细胞培养后可提取干扰素用于制药.一个核糖体从起始密码子到达终止密码子约需5s,实际上合成120个干扰素分子所需的时间约为1min,其原因是。
(完整word版)孟德尔自由组合定律(类型题含答案详解)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学实验自由组合定律(类型题)班级: ___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__ 学号: ___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 一、应用分离定律解决自由组合问题---“分解组合法”例1、 1.正推: 依据亲本的基因型, 分析配子种类, 杂交后代的基因型、表现型种类及比例现有三种杂交组合甲为AA×Aa;乙为AABb×Aabb;丙为AABbCc×AabbCc, 求:甲亲本中的Aa, 乙亲本中的Aabb, 丙亲本中的AabbCc所产生的配子的种类(几种)分别是:甲乙丙②后代基因型种类(几种)分别是: 甲乙丙③后代表现型种类(几种)分别是: 甲乙丙④后代基因型分别为Aa、AaBb、AaBbcc的几率为: 甲乙丙规律总结:“单独处理、彼此相乘”所谓“单独处理、彼此相乘”法, 就是将多对性状, 分解为单一的相对性状然后按基因的分离规律来单独分析, 最后将各对相对性状的分析结果相乘。
其理论依据是概率理论中的乘法定理。
乘法定理是指:如某一事件的发生, 不影响另一事件发生, 则这两个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等于它们单独发生的概率的乘积。
课本案例:例1变式: a. 基因型为的个体进行测交, 后代中不会出现的基因型是()A. B. C. D.b.(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 其后代中能稳定遗传的占()A. 100%B. 50%C. 25%D. 0自主完成同类题: 练习册P14 水平测试(3.4.5)素能提升(3,、4.5.7)2.倒推: 依据杂交后代表现型种类及比例, 求亲本的基因型例2、番茄紫茎(A)对绿茎(a)是显性, 缺刻叶(B)对马铃薯叶(b)是显性。
让紫茎缺刻叶亲本与绿茎缺刻叶亲本杂交, 后代植株数是:紫缺321, 紫马101, 绿缺310, 绿马107。
如果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问两亲本的基因型是什么?豌豆种子子叶黄色(Y)对绿色为显性, 形状圆粒(R)对皱粒为显性, 某人用黄色圆粒和绿色圆粒进行杂交, 发现后代出现4种表现型, 对性状的统计结果如图所示, 问亲本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习题归类解析陈洪根江苏省兴化市安丰高级中学225766“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一节在高中生物遗传学部分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自由组合定律的理论对农业育种、遗传疾病的控制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因此,这些内容一直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的热点、重点和难点。
现把这节教材中重要的知识点采用典型例题链接辨析的方式进行归纳、总结如下:1生殖细胞种类的判断(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1. 1 一个精原(卵原)细胞产生配子的情况例1 : 1个基因型为AaBb的精原细胞可产生_______ 个 ___ 种精子,具体如下:_________ ; 1个基因型为AaBb的卵原细胞可产生____ 个____ 种卵细胞,具体如下:_____________ 点悟与解析:1个精原细胞,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不论其有多少对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只能产生四个二种精子,本题中为2个AB、2个ab或2个A b、2个aB。
1个卵原细胞,按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遗传,不论其有多少对同源染色体和等位基因,只能产生一个一种卵细胞,本题中为1个AB或1个ab或1个A b或1个aB。
1. 2 一个动物体产生配子的情况例2: 1个基因型为AaBb的雄性动物,可_____ 种精子,1个基因型为AaBb的雌性动物,可产生种____ 卵细胞。
点悟与解析:一个动物体,由于体内有许多性原细胞,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机组合的各种情况都可能出现。
解决这类问题有一个通式:如果有n对等位基因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则该动物体可能产生的配子数为2"种,本题中都为22= 4种。
1. 3满足特殊条件的配子产生情况例3:设某二倍体生物,体细胞中有3对同源染色体(AA'、BB'、CC ),每对同源染色体上有一对等位基因(Rr、Mm Nn),贝该生物进行减数分裂(不考虑同源染色体的交叉互换)时⑴它的三个精原细胞分裂,可能产生______ 种精子⑵若要形成8种基因型的精子,至少要______ 个精原细胞分裂⑶如基因型相同,但为雌性动物,问它的三个卵原细胞可能产生卵细胞___ 种点悟与解析:⑴三对非等位基因随机组合的情况可能重复,也可能不重复,因而可能有2种或4种或6种精子。
⑵由于一个精原细胞只能产生2种精子,因而最多需要4个精原细胞分裂。
⑶由于一个卵原细胞只能产生1种卵细胞,因而可能结果为1种或2种或3种。
2. 由亲本基因型,求子代基因型及概率2. 1已知亲本基因型,求子代基因型例4:求AaBbCc >AaBbcc子代的基因型点悟与解析:这类题目的共同方法是:任何两种基因型的亲本相交产生的子代的基因型的种类数,等于亲本相对应的各对基因单独相交,各自产生的基因型种类的乘积。
Aa X Aa T子代基因型有3种,BbXBb^子代基因型有3种,C C X CC T子代基因型有2种,故亲本产生的子代基因型为:3X3X2 = 18种2. 2已知亲本基因型,求子代基因型的概率例5:具有独立遗传的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AABB< aabb), F i自交得F2, F2中基因型为AAbb的概率是多少?点悟与解析:依题意,F i基因型为AaBb, F i自交即AaBbXAaBb解决此类问题可用“拆分法” :AaXAa^子代中基因型AA为1/4, BbXBb^子代中基因型bb为1/4,则F?中AAbb的概率为1/4 </4 = 1/16。
3. 已知亲本基因型,求子代表现型及概率3. 1已知亲本基因型,求子代表现型例6:求AaBbCc <AaBbcc子代的表现型点悟与解析:与求基因型类似,任何两种基因型的亲本相交产生的子代的表现型的种类数,等于亲本相对应的各对基因单独相交,各自产生的表现型种类的乘积。
Aa<Aa T子代表现型有2种,BbXBb T子代表现型有2种,C C X CC T子代表现型有2种,故亲本产生的子代表现型为:2 <2 X2 = 8种。
3. 2已知亲本基因型,求子代表现型的概率例7:基因型分别为ddEeFF和DdEeff的2种豌豆杂交,在3对等位基因各自独立遗传的条件下,其子代中表现型不同于2个亲代的个数数占全部子代的()A. 1/4B. 3/8C. 5/8D. 3/4点悟与解析:本题直接求子代不同于亲本的表现型比例较繁琐,可先求出子代与亲代相同的表现型,然后用100%减去上述比例即可。
Dd <d子代与每个亲代表现型相同的比例各占1/2 (即Dd <d T 1D_ : 1 dd); EeXEe子代表现型与两亲代表现型相同的比例均占3/4; FF 子代表现型与亲代ddEeFF相同的占100%,而与亲代DdEeff表现型相同的比例为0(即无ff所控制的性状表现)。
综上所述,表现型与两亲代相同的比例为:1/2 X3/4X100% +1/2 X3/4O= 3/8,与两亲代不同的比例为1-3/8= 5/8。
4 •已知亲代配子基因型及比例,求子代表现型概率例8:某生物个体经减数分裂产生四种配子,即AB: A b:a B :ab= 1 : 4 : 4 :1 ,如果这个生物自交,其后代中出现显性纯合子的概率应为()A. 1/16 B . 1/32 C . 1/64 D . 1/100点悟与解析:据题意,只有当配子都为AB时,后代才可能出现显性纯合体。
从配子的比例关系,可直接求出配子中AB型配子的比例为1/10,所以,显性纯合子的比例就为1/10 X/10 = 1/100,答案为Db5 •已知亲代表现型,求子代基因型及概率例9:假如水稻的高秆(D)对矮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用一个纯合易感病的矮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病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2代中出现既抗病又抗倒伏类型的基因型及其比例为()A. ddRR, 1/8B. ddRr, 1/16C. ddRR, 1/16 和ddRr, 1/8 点悟与解析:依题意,两亲本分别为为ddR_,由于F2中每种纯合性状的比例D . DDRr, 1/16 和DdRR , 1/8ddrr XDDRR , F1为DdRr, F2中的双抗类型基因型1/16,一纯合一杂合的比例为2/16,应选C。
6。
已知亲代表现型,求子代表现型及概率例10:按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的具有两对相对性状的纯合体杂交得的四种类型中性状重组类型的个体数占总数的()F1, F1 自交得F2, F2A. 3/8B. 3/8 或5/8C. 5/8D. 1/16点悟与解析:依题意,亲本基因组合有二种可能:⑴YYRR X yyr r :⑵ yyRF X YYrr ,但每种组合得到的F i均为YyRr, F2的表现型比例都为9 : 3 : 3 : 1,但⑴组合中重组类型为中间的两个“ 3”,共占3/8,⑵组合中重组类型为首尾的“9”和“ 1”,共占5/8,所以应选B。
7。
已知子代表现型,求亲代基因型例11: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得F i, F i自交得F2, F2中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 9 :15 :15 :25,写出亲本及F1基因型。
点悟与解析:F2中四种表现型比表现为特殊的数值,说明F1不可能只为一种表现型,很可能是多种,最后累积为最终的比值。
从F2中绿色皱粒的比例最大,推测F1中可能就有绿色皱粒的个体,因为单靠性状的分离不可能产生那么多的双隐性的个体。
如果F1中确有绿色皱粒(yyr r),那么,亲本必为YyRr Xyyr r, F1 为1YyRr : 1Yyrr : 1 yyRr : 1 yyr r,自交情况分别为:YyRr 宀9/16Y _R_ : 3 /16Y _rr : 3/16yyR_ : 1/16yyrrYyrr 宀12/16 Y_rr : 4/16yyrryyRr 12/16 yyR_ : 4/16yy rryyr r16/16 yyrr综合处理,F2中黄色圆粒为9/16,黄色皱粒为 3 /16+ 12/16 = 15/16,绿色圆粒为3 /16+ 12/16 = 15/16,绿色皱粒为1/16+ 4/16 + 4/16 + 16/16 = 25/16,与已知吻合,解释正确。
&已知子代中一种表现型的个体数量,求其它表现型的个体数量例12:让独立遗传的黄色非甜玉米YYSS与白色甜玉米yyss杂交,得F1, F1自交得F2,在F2中得到白色甜玉米80株,那么在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杂合植株应约为()A. 160B. 240C. 320D. 480点悟与解析:本题首先要搞清楚F2中表现型不同于双亲的植株为黄色甜玉米和白色非甜玉米,这二种类型共占F2的比例为6/16,具体基因型及其比例为:YYss : Yyss : yySS : yySs =1/16 : 2/16 : 1/16 : 2/16,显然,杂合植株的比例为2/16 + 2/16 = 4/16,而已知的白色甜玉米占F2的比例为1/16,即杂合植株的比例应为其4倍,即320株,应选C。
9。
农业育种问题例13:现有两株纯合小麦品种,分别为高杆抗锈病和矮杆不抗锈病。
已知,高杆和矮杆由等位基因D和d控制,抗锈病和不抗锈病由等位基因T和t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
现让两株纯合小麦杂交得F1, F1自交得F2,选出F2中矮杆抗锈类型作为培育纯合新品种矮杆抗锈小麦的原材料。
如果让F2中矮杆抗锈类型连续自交五代,问:所得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的比例是多少?抗病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比例为多大?点悟与解析:在杂交育种中,为了获得稳定的抗病类型(显性基因控制),常常要让带有隐性基因的杂合个体不断自交,经过多次的选择、淘汰,直到后代不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
所以,新品种的纯合程度与杂合个体的自交代数直接相关。
本题中,两个亲本基因型分别为DDTT和ddtt, F1基因型为DdTt, F2中矮杆抗锈类型有两种基因型ddTT和ddTt,它们分别占F2的比例为1/16和2/16。
基因型为ddTT的矮杆抗锈植株自交后代不发生性状分离,全为ddTT,基因型为ddTt的矮杆抗锈植株自交后代发生性状分离,后代会出现矮杆抗锈(ddTT、ddTt)、矮杆不抗锈(ddtt)三种基因型。
要计算F?中矮杆抗锈类型连续自交五代10.遗传疾病问题 所得后代中出现性状分离的比例,则要分别计算出后代总数和后代中矮杆不抗锈(ddtt )的 数量;要计算所得后代抗锈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比例,则要计算出后代中抗锈类型( ddTT 、 ddTt )和抗锈但不能稳定遗传的类型( ddTt )的数量。
F 2中两种矮杆抗锈类型的比例为 1 : 2,它们各自自交五代所得后代的基本情况是:ddTT 后代总数为x 株,基因型全为 ddTT ;ddTt 后代总数为2 x 株,基因型有三种,分别为 ddTT 、ddTt 、dd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