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线影像
X线影像质量及评价医学影像技术

X线影像质量及评价医学影像技术
1.解剖结构的可见程度:优质的X线影像应该能够清晰地显示出解剖结构,使医生能够准确地判断器官和组织的位置、形态和大小。
如果X线影像模糊或者出现伪影,将会给医生带来困扰,影响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2.对比度:X线影像的对比度是指影像中不同部位之间的灰度差异程度。
高对比度的影像能够清晰地显示组织和器官的边界,使医生更容易地识别病变和异常。
而低对比度的影像则会模糊不清,影响医生对病情的判断。
3.曝光量:X线影像的曝光量直接影响到影像的清晰度和细节展示。
曝光过度会导致影像过亮,影响医生对细小结构的观察;曝光不足则会使影像过暗,细节不清晰,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4.噪声:X线影像中的噪声会干扰医生对影像的解读。
噪声可能由于放射线源、检查参数设置不正确、设备故障等原因导致。
要获得清晰的影像,医学影像技术人员需要通过优化设备、设置适当的参数,减少噪声的干扰。
5.分辨率:X线影像的分辨率决定了其能够显示的最小细节。
高分辨率的影像能够清晰地显示组织和器官的微小结构,有助于医生对病变的诊断和判断。
低分辨率的影像则会模糊不清,影响医生的诊断准确性。
总的来说,高质量的X线影像不仅对医生准确诊断疾病至关重要,还能减少病患接受X线检查的辐射剂量,降低患者的健康风险。
医学影像技术人员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保证X线影像的质量达到最佳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X线影像检查PPT课件

3、普大型心
(三)消化系统常见基本病变的表 现
1、充盈缺损
2、龛影
(四)骨、关节常见基本病变的表 现
1、骨质疏松
2、骨折
第二节 计算机体层成像CT
一、概述
二、CT检查方法及检查前准备 (一)CT检查方法 (二)CT检查前准备 三、CT的临床应用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
一、概述 二、MRI的检查方法及检查前准备 三、MRI的临床应用
此PPT下载后可自行编辑修改
X线影像检查
医之为道大矣,医之为任重矣。
开始啦!请将手机调成静音,如有疑问可以随时打断我!
第一节 X线检查
一、概述 (一)X线的特性 1、穿透性 2、荧光效应 3、感光效应 4、电离效应
(二)X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骨、肌肉
肺
组织结构
密度 荧光屏 X线胶片
谢谢观看
骨组织、钙化灶 高
软组织
中
脂肪、含气组织 低
暗影
白影
介于中间 灰影
亮影
黑影
(三)X线检查的防护----铅
二、X线检查的方法及检查前准备
(一)普通检查 荧光查
(三)X线造影检查
1、对比剂 高密度对比剂:钡剂与碘剂。
2、引入途径 直接与间接。 3、造影检查前准备
三、X线检查的临床应用
(一)呼吸系统 1、正常胸部X线表现
2、常见基本病变的表现
(1 )渗出性病灶
(2 )增殖性病灶 (3 )空洞与空腔
(4 )钙化
(5 )结节与肿块
(6 )肺气肿
(7 )气胸
(8 )胸腔积液
(二)循环系统常见基本病变的表 现
1、二尖瓣型心(梨形心)
2、主动脉型心
X线在医学影像领域都能做些什么

X 线是一种常用的医学影像技术,在医学诊断和治疗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利用X 线的穿透性和吸收性,医生可以获取人体内部的影像信息,从而帮助诊断和治疗各种疾病。
本文将介绍X 线在医学影像领域的多个应用,包括诊断和治疗方面。
X 线应用的广泛性1.诊断疾病X 线在医学影像中最常见的应用是诊断骨骼和关节疾病。
通过骨骼X 线拍片,医生可以检测骨折、骨质疏松、关节炎等疾病。
此外,X 线还可以用于检测和诊断肺部疾病,如肺炎、肺结核、肺癌等。
通过胸部X 线,医生可以观察肺部的阴影和异常变化,帮助确定疾病的类型和程度。
2.指导治疗X 线在手术和治疗过程中起到了关键的作用。
在手术中,医生可以使用X 线引导手术操作,确保手术器械位置准确和操作进程。
在经导管介入治疗中,医生可以使用X 线实时观察导管的位置和进展,准确进行血管介入操作。
3.肿瘤治疗X 线被广泛应用于肿瘤放射治疗。
放射治疗通过使用高能X 线或其他辐射源,杀死癌细胞或阻止其生长。
这种治疗方法可以单独使用,也可以与手术或化疗等其他治疗方法结合使用,以提高肿瘤治疗的效果。
4.疾病监测X 线可以用于定期检查和监测疾病的进展。
例如,在肺部肿瘤治疗过程中,医生可以通过定期进行胸部X 线或C T 扫描来观察肿瘤的大小和变化,评估治疗效果。
这对于调整治疗方案或进行进一步的治疗决策非常重要。
X 射线在治疗中的具体应用1.放射治疗放射治疗是使用高能量的X 线束来直接照射肿瘤组织,以杀死癌细胞或抑制其生长。
这种治疗方法通常适用于肿瘤不能手术切除或已扩散到其他部位的情况。
放射治疗可以通过外部放射治疗机器(外照射)或内部放射源(内照射)实施。
外照射是最常见的方式,患者躺在治疗台上,机器会从不同的角度以高能量X 线束照射肿瘤。
内照射通常是将放射性物质直接植入肿瘤或周围组织中,以释放出X 线。
放射治疗可以用于多种癌症,如乳腺癌、前列腺癌、头颈部肿瘤等。
2.放射性碘治疗放射性碘治疗主要用于治疗甲状腺癌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症。
《x线影像》ppt课件

(二) X 线的临床应用
X线诊断是影像诊断中最常用和最基本的方法。
1、骨关节疾病的诊断:骨折、炎症、结核、 肿瘤;
2、胸部疾病诊断:肺炎、肺脓肿、肺结核、 肺、纵膈、乳腺肿瘤等;心脏大血管;
3、胃肠道疾病诊断:胃肠道穿孔、肠梗阻; 息肉、肿瘤、炎症、结核等;
小叶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 A图显示右肺下 野肺纹理增多、 增粗、边缘模糊 B图局部放大, 显示更加清楚
A
B
间质型肺炎
间质型肺炎
X线表现: 病变多发生于两肺中 下野内中带。
肺纹理增粗、模糊, 呈网状或小结节状影
可伴有肺门阴影增大、 密度增高、结构不清。
X线的基本知识
X线的由来
1895年,由一位德国物理学家威.康.伦 琴在从事阴极射线研究时发现的,由于当时 对这种射线的性质还不完全了解,所以伦琴 将它称之为X线,以后科学界为了纪念伦琴, 又称之为伦琴线。
一、X 线的特性及应用
(一) X 线的特性
X 线是由真空管内高速运行的自由电子 群撞击钨靶时产生的电磁波,X 线的产生 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X线管、高压发 生器、 控制台。与医学影像有关的特性为 以下几个方面:
胸部X线检查
一、正常胸部X线片
正常胸部X 线影像 是胸腔内、外各种 组织器官重叠的综 合投影 。
肺野的划分
二、胸部常见病变X线表现与诊断
支气管改变
1.阻塞性肺气肿
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过度充气,近 端支气管不全性阻塞所致。
局限性肺气肿:一叶或局部肺过度充气, X线表现为局部密度降低透亮度增加,肺纹 稀疏。
弥漫性肺气肿:多见于老慢支炎,X线 表现为桶状胸,肋骨走行平直,肋间隙增宽, 两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稀疏,纤细,膈肌低 平,心影狭长,滴状心。
医院影像科常见X线的判读

对正常影像表现认识不足
总结词
对正常影像表现认识不足可能导致医生误判异常情况,影响诊断的准确性。
详细描述
X线影像判读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解剖学、生理学和病理学知识,对正常影像表现有充分的认识和理 解。医生应不断学习和更新知识,了解正常影像表现的多样性,以便准确区分正常与异常表现。
胃肠道肿瘤
X线影像表现为胃或肠道内的占位性病 变,形态不规则,可伴有肠梗阻或肠 套叠等征象。
骨折与关节病变
骨折
X线影像表现为骨骼的连续性中断,可见骨折线或骨皮质不连续,可伴有周围 软组织肿胀。
关节病变
X线影像表现为关节间隙狭窄、关节面骨质增生或破坏,可伴有关节脱位或半脱 位。
颅内出血与脑肿瘤
颅内出血
腹部X线检查对于急腹症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价值。
四肢X线检查
四肢X线检查主要用 于诊断四肢骨折、关 节脱位、骨关节炎等 疾病。
四肢X线检查对于骨 折的诊断和治疗具有 重要意义。
四肢X线检查可以观 察四肢骨骼的形态、 关节间隙、软组织肿 胀等情况。
脊柱X线检查
脊柱X线检查主要用于诊断脊 柱骨折、椎间盘突出、脊柱侧 弯等疾病。
形态原则
根据病变的形状、大小、边缘 等特征,初步判断病变的性质
。
功能原则
结合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 果,分析病变对周围组织的影
响和功能变化。
判读步骤
观察影像整体
了解X线影像的整体情况,包括 组织结构和器官形态。
寻找异常征象
注意观察是否存在异常密度、 形态、边缘等征象,并记录异 常部位。
X线体层摄影-影像学课件

• 普通X线摄影所获得的影像是肢体、组织、 器官相互重叠的二维影像,难以显示被 照体的三维的情况
• 为了使体内某一层面的组织结构或病变 影像从重叠的影像中清晰显示出来,而 其他相邻层面的组织结构影像模糊,从 而进一步进行诊断的方法,这方法就是X 线体层摄影(断层摄影)
体层摄影的发展史
• 1914——俄国学者提出抹除干扰阴影 • 1921——法国人发表体层摄影理论 • 1930——意大利人将体层应用于临床 • 1939——我国谢志光研制成功X线体层机
B"
A"
A'
A
B
B'
D"
C" D
C C'
D'
体层摄影原理
体层摄影的方法
• 体层摄影的体位选择 • 体层摄影的方式及角度选择 • 欲断体层平面的选择 • 如何选择体层间隔 • 体层摄影的步骤 • 如何阅读体层摄影片
选择欲断体层平面的方法
• 正侧位片测量法:从正位片(侧位)测 量侧位(正位)体层 平面的深度
X线管角度
支点
倾角 曝光角 机械角
体层摄影的专用名词
• 支 点:摆杆的转动支轴 可调支点(床面固定、调节支点高度) 固定支点(支点固定、调节床面高度)
• 体 层 面:欲断被照体的成像平面 • 层 距:相邻两个体层面的距离 • 体层角度:X线管运行分先运行后曝光
机 械 角(X线管从始至终摆杆间的夹角) 曝 光 角(开始曝光到曝光结束间的夹角)
能量(Kev) 17~26 26~66 53~66 66~166 2Mev以上
高仟伏所用的设备
• 高仟伏摄影是指用100KVp以上的管电压 所产生的能量较大的X线,完全穿透被照 体,使照片上影像在较小密度范围内显 示层次丰富的一种摄影方法
《x线影像》ppt课件

X线影像技术的展望
更加智能化的诊断系统
未来X线影像技术将更加智能化,能够自动识别病变、提供诊断建 议等,提高诊断效率和准确性。
更加广泛的应用领域
除了传统的骨科、呼吸科等领域,X线影像技术还将拓展到其他领 域,如消化科、泌尿科等。
个性化医疗服务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X线影像技术将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 化的医疗服务,满足不同患者的需求。
消化系统疾病的X线影像表现
胃溃疡
01
X线影像显示胃部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溃疡病灶,边缘光滑,周
围可见水肿。
肠梗阻
02
X线影像显示肠道扩张、积气,可见气液平面。
肝癌
03
X线影像显示肝脏出现圆形或椭圆形的肿块,边缘不规则,可伴
有肝硬化。
骨骼疾病的X线影像表现
骨折
X线影像显示骨骼断裂,断端错位、重叠或分离。
骨肿瘤
X线影像显示骨骼出现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的肿 块,边缘不规则。
颈椎病
X线影像显示颈椎生理曲度变直或反弓,椎间隙变 窄,关节突增生肥大。
05
X线影像的未来发展与挑 战
X线影像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数字化
随着数字化技术的不断发展,X 线影像将逐渐实现全面数字化 ,提高成像质量和效率。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技术将在X线影像诊断 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提 高诊断准确性和效率。
变情况。
通过X线投影,将人体内部结构呈现在 二维平面上,形成X线影像。
X线影像的应用范围
腹部X线影像可以用于检查胃 肠道、肝胆胰脾肾等部位的
病变。
胸部X线影像可以用于检查肺 部、纵隔、胸膜等部位的病
变。
01
02
03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名词解释

《医学影像成像原理》名词解释第一章1.X 线摄影(radiography):是X 线通过人体不同组织、器官结构的衰减作用,产生人体医疗情报信息传递给屏-片系统,再通过显定影处理,最终以X线平片影像方式表现出来的技术。
2.X 线计算机体层成像(computed tomography,CT):经过准直器的X线束穿透人体被检测层面;经人体薄层内组织、器官衰减后射出的带有人体信息的X 线束到达检测器,检测器将含有被检体层面信息X 线转变为相应的电信号;通过对电信号放大,A/D 转换器变为数字信号,送给计算机系统处理;计算机按照设计好的方法进行图像重建和处理,得到人体被检测层面上组织、器官衰减系数(¦)分布,并以灰度方式显示人体这一层面上组织、器官的图像。
3.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通过对静磁场(B0)中的人体施加某种特定频率的射频脉冲电磁波,使人体组织中的氢质子(1H)受到激励而发生磁共振现象,当RF 脉冲中止后,1H 在弛豫过程中发射出射频信号(MR 信号),被接收线圈接收,利用梯度磁场进行空间定位,最后进行图像重建而成像的。
4.计算机X 线摄影(computed radiography,CR):是使用可记录并由激光读出X 线影像信息的成像板(IP)作为载体,经X 线曝光及信息读出处理,形成数字式平片影像。
5.数字X 线摄影(digital radiography,DR):指在具有图像处理功能的计算机控制下,采用一维或二维的X 线探测器直接把X 线影像信息转化为数字信号的技术。
6.影像板(imaging plate,IP):是CR 系统中作为采集(记录)影像信息的接收器(代替传统X 线胶片),可以重复使用,但没有显示影像的功能。
7.平板探测器(flat panel detector,FPD):数字X 线摄影中用来代替屏-片系统作为X 线信息接收器(探测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侧肺不张
右上叶肺不张
右上叶肺不张
右下肺不张
左下肺不张
右中肺不张
二、胸部常见病变X线表现与诊断 肺部基本病变X线表现
1、渗出与实变 2、增殖 3、纤维化 4、钙化 5、结节与肿块 6、空洞与空腔
1、渗出性病变
渗出是急性炎症的主要表现。X线表 现为密度略高,较均匀的云絮状影, 边缘模糊。 实变为肺泡内的空气被病理的液体或 组织所代替,X线表现为片状致密影 渗出与实变见于肺炎、浸润型肺结核、 肺水肿等。
2、薄壁空洞
洞壁薄,小于等于3mm。多见于肺结核。
3、厚壁空洞 洞壁厚,大于3mm。多见于肺脓肿、肺结 核及周围型肺癌。
6、空洞与空腔
空腔是肺内生理腔隙的病理性扩 大。肺大泡、含气肺囊肿及肺气囊等 都属于空肿。其内无液体,壁菲薄。
肺囊肿
胸膜病变
1.胸膜腔积液
多种疾病可累及胸膜产生胸腔积液,不 同的病因可产生不同性质的积液。X 线检 查能明确积液的存在,但不能区分积液的 性质。
2.阻塞性肺不张
支气管完全阻塞后,相应肺的部分或全部无气而不能膨 胀致肺体积缩小 一侧肺不张:为一侧主支气管完全阻塞,患侧肺呈均 匀一致密度增高,患侧胸廓塌陷,肋间隙变窄,纵隔向 患侧移位,同侧膈面升高,对侧肺出现代偿性肺气肿。 肺叶不张:为一叶支气管完全阻塞,不张的肺叶体积 缩小,密度增高,叶间裂向患处移位,肺门及纵隔可一 定程度向患侧移位,邻近肺叶可出现代偿性肺气肿。 肺段不张: 较少见,单纯肺段不张,后前位一般呈三 角形致密影,基底向外,尖端指向肺门,肺段缩小。 小叶性不张:多见于支气管哮喘及支气管肺炎,由于 多数末梢细支气管被粘液阻塞所致。X线表现为多数小 斑片状影,其周围可有透明的气肿带。
在胶片上形成影像的检查方法,是临床应用最广泛的检查方 法,如胸部、腹部、头颅、骨盆及脊椎的检查。
优点:影像对比度及清晰度均较好,可显示2mm 以上
的细微结构或早期病灶,影像清晰可靠,可作为客观记录留 存,便于分析对比、集体讨论和复查比较。
缺点:检查范围受胶片大小限制,为单方位、瞬时影
像,难以了解动态功能的改变。
心源性肺水肿
2、增殖
慢性炎症在肺组织内形成的肉芽组织, 病理特点是以成纤维细胞、血管内皮细胞、 和组织细胞增生为主。 X线表现:病灶成多发小结节状,密度较 高,边缘较清楚,无融合趋势,病灶变化 缓慢。 增殖性病变常见于肺结核、各种慢性肺炎 及肉芽肿性肺炎。
3、纤维化
纤维化病灶:慢性炎症或增殖性病灶在修复 过程中,纤维成分替代细胞成分而形成的瘢 痕。分为局限性和弥漫性。 局限性纤维化X线表现为局限性索条状 影,密度高,走行僵直,其形态和分布与正 常肺纹理不同。常见于肺炎、肺脓肿和肺结 核等。 弥漫性纤维化X表现为紊乱的条索状、 网状或蜂窝阴影。多见于弥漫性间质肺炎、 尘肺、特发性肺间质纤维化、放射性肺炎及 结缔组织病等。
原发性肺结核(Ⅰ型)
人体初次接受结核菌感染时所产生的肺结核, 多见于儿童和青少年。 典型X 线表现为原发病灶、淋巴管炎与肿大 的淋巴结连接在一起形成的哑铃状征象,又 称原发综合征。
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
结核菌进人血液循环引起播散的 表现,可分为急性粟粒型肺结核和亚 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X线的基本知识
X线的由来
1895年,由一位德国物理学家威.康.伦 琴在从事阴极射线研究时发现的,由于当时 对这种射线的性质还不完全了解,所以伦琴 将它称之为X线,以后科学界为了纪念伦琴, 又称之为伦琴线。
一、X 线的特性及应用
(一) X 线的特性
X 线是由真空管内高速运行的自由电子 群撞击钨靶时产生的电磁波,X 线的产生 必须具备三个基本条件: X线管、高压发 生器、 控制台。与医学影像有关的特性为 以下几个方面:
(一)X线检查方法
2.特殊检查
包括钼靶软线摄影、体层摄影、放大摄影和荧 光摄影等。随着CT 和MRI的广泛运用,除钼靶软
线摄影外,其余特殊检查在临床中的运用越来越少。
钼靶软线摄影主要用于乳腺检查。
(一)X线检查方法
3.造影检查
利用人工对比的原理,将造影剂引入器官或其 周围,使密度差别较小的组织之间产生明显对比, 以显示其形态和功能的方法。
肺炎
按照解剖分布可以分为
大叶性肺炎 小叶性肺炎 间质性肺炎
大叶性肺炎
X线表现: ①充血期:可无阳性发现,或仅表现为病变区 肺纹理增多,透亮度减低或呈密度稍高的模糊影。 ②实变期:包括红色肝变期和灰色肝变期。X 线表现为密度均匀的致密影。炎症累及肺段,表现为 片状或三角形致密阴影,如累及肺叶的大部或全部则 呈大片均匀的致密影,以叶间裂为界,边缘清楚,其 形状及范围与肺叶的轮廓一致。有时在实变区中可见 树枝状透亮的含气支气管影。 ③消散期: X 线表现为散在、大小不等和分 布不均的斑片状影。炎症进一步吸收仅遗留少量条索 状影或完全恢复正常。
造影等。
胸部X线检查
一、正常胸部X线片
正常胸部X 线影像 是胸腔内、外各种 组织器官重叠的综 合投影 。
肺野的划分
二、胸部常见病变X线表现与诊断
支气管改变
1.阻塞性肺气肿
终末细支气管以远的含气腔隙过度充气,近 端支气管不全性阻塞所致。 局限性肺气肿:一叶或局部肺过度充气, X线表现为局部密度降低透亮度增加,肺纹 稀疏。 弥漫性肺气肿:多见于老慢支炎,X线 表现为桶状胸,肋骨走行平直,肋间隙增宽, 两肺透亮度增加,肺纹稀疏,纤细,膈肌低 平,心影狭长,滴状心。
①直接引入法: 通过人体自然孔道、Fra bibliotek道或体表穿刺等途径
将造影剂注人人体内的造影方法,包括口服法、灌注法、穿刺 注人法,如胃肠道钡餐检查、支气管造影检查等。
②生理排泄法: 将造影剂经口服或静脉注射等方式引人体内
后,利用造影剂具有选择性地经某一器官排泄或聚积、浓缩的 特点,从而使该器官显影的方法。如口服胆囊造影、静脉肾孟
二、X 线成像的基本原理
像。当X 线穿透人体不同组织结构时,密度高、组织 厚的部分吸收的X 线量多,密度低、组织薄的部分吸 收的X 线量少,到达荧光屏或胶片上的X 线量出现差 异,于是形成明亮或者黑白对比不同的影像,这种人 体本身存在的对比称为自然对比 。如器官和组织有病 理变化,改变了原有的密度,出现新的密度差异,产 生密度高低不等的影像,也属于自然对比的范畴。 2. 人工对比 人体内有些组织或器官如腹腔脏器、 肌肉、血管等,缺乏自然对比,可用人为的方法将高 密度物质或低密度物质引入组织器官内或其周围,人 为造成密度差异,使之产生明显对比而显影,称为人 工对比。这种检查方法称为造影检查,引人的物质称 为对比剂 ( 即造影剂) 。
大叶性肺炎 X线平片,右中上肺野密度增高影
大叶性肺炎 CT平扫,空气支气管征
小叶性肺炎
X线表现
病变多位于两肺中、下野的内、中带。 肺纹理增多、增粗、模糊,沿肺纹理分布 有斑片状模糊致密影,密度不均。 病变可融合成较大片状。
小叶性肺炎
支气管肺炎 A图显示右肺下 野肺纹理增多、 增粗、边缘模糊 B图局部放大, 显示更加清楚
1. 自然对比 X线能使人体组织在荧光屏或胶片上成
人体物质密度与影像密度
组织 骨骼 物质密 度 最大 透视 黑 照片 白
软组织
脂肪
中等
较小
灰黑
灰白
灰白
灰黑
气体
最小
白
黑
三、 X线检查方法和注意事项
(一)X线检查方法 1.普通检查 --简单易行,应用最广,是X线诊断的基本方法
(1)荧光透视 简称透视,是利用荧光效应对被检查部位
与x线检查相关的四个特性
穿透性 荧光效应 感光作用 电离生物效应 穿透能力 荧光物质→可见荧光 成像基础 透视基础
光化学反应(胶片感光) 摄片基础 被吸收→正负离子 放射防护、 治疗基础
X线的穿透性
穿透程度与物质密度和厚度有关:
密度越大,穿透过的X线越少; 密度越小,穿透过的X线越多。
x线多→荧光作用强→透视白 x线多→感光作用强→照片黑 x线少→荧光作用弱→透视黑 x线少→感光作用弱→照片白
4、钙化
钙化一般发生于 退行性病变或坏死的 组织内。其X线表现 为密度很高的高的致 密阴影,边缘锐利, 形状不一,可为斑点 状、团块状或球形, 常见于肺结核钙化。
5、结节与肿块
3cm以下称为结节,大于3cm称为肿 块,良性者有包膜, X 线表现为密度高, 边缘光滑的球形块状影。恶性者多无包膜, 呈浸润性生长,X 线表现呈分叶状,边缘 不规则,有细毛刺特征的块状影。
A
B
间质型肺炎
X线表现:
病变多发生于两肺中
下野内中带。
肺纹理增粗、模糊,
呈网状或小结节状影
可伴有肺门阴影增大、
密度增高、结构不清。
间质型肺炎
肺结核
1、分类:1998年8月中华结核病学会制定了我国新的
结核病分类法: (1)原发性肺结核(Ⅰ型):初次感染结核杆菌,包括 原发综合征、胸内淋巴结结核。 (2)血行播散型肺结核(Ⅱ型):包括急性粟粒型、亚 急性或慢性血行播散型肺结核。 (3)继发型肺结核(Ⅲ型):包括渗出浸润为主型、 干酪为主型、空洞为主型肺结核。 (4)结核性胸膜炎(Ⅳ型):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胸膜 炎,包括结核性干性胸膜炎、结核性渗出性胸膜炎、 结核性脓胸。 (5)其它肺外结核(Ⅴ型):按被感染的部位及脏器命 名,如骨结核、肾结核、肠结核、结核性脑膜炎。
胸膜病变
1.胸膜腔积液 游离性胸腔积液:
少量 250毫升左右,表现为肋膈角变钝; 中量 上缘成外高内低弧形致密影; 大量 上缘达第2肋前端以上,患侧肺野呈 大片致密影,仅在肺尖部可见透亮影。
胸膜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