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喂养教案

合集下载

《13-24月龄幼儿喂养》教案

《13-24月龄幼儿喂养》教案
(2)巡视、答疑。
(3)评价学生回答
2.实施任务2—食料的选择与加工
(1)仔细阅读教材P89案例,借助P90“学习支持3”,请小组合作讨论:13—24月龄幼儿辅食食料的选择与加工要求。
(2)向全班交流。
(3)听取师生评价
引导学生掌握13—24月龄幼儿辅食食料的选择与加工要求。
任务评价:
生生互评、教师点评完成学习(工作)任务情况,并反思改进
2.倾听教师点评、小结
引导学生明确13-24月龄婴儿的生理发展特点及喂养原则。
任务实施:
13-24月龄婴儿喂养
1.任务布置1——13-24月龄婴儿喂养
(1)仔细阅读教材P86案例,借助P87-P88“学习支持2”,请小组合作讨论:13-24月龄婴儿的喂养方法。
(2)巡视、答疑。
(3)评价学生回答
1.实施任务1——13-24月龄婴儿喂养
教 案
课程领域
婴幼儿饮食与营养
学习指导
课题
13-24月龄幼儿喂养
教学对象
课时
2
课程性质
理实一体
教学地点
教学目标
1.说出13—24月龄幼儿的喂养原则,并能结合具体案例指导家长的喂养行为
2.说出幼儿食料加工与选择的要求,并结合案例评价家长的食料准备情况
3.体会科学喂养对幼儿生长发育的重要意义,增强保障幼儿饮食营养的责任
·13-24月龄婴儿喂养原则
1.提出如下问题,引导学生思考交流
引导学生思考以下问题:
(1)13-24月龄婴儿生理发展有何特点?
(2)13-24月龄婴儿的喂养要遵循哪些原则?
2.评价学生的回答、小结
1.小组合作学习讨论,并向全班交流以下问题:
(1)13-24月婴儿生理发展有何特点?

《小儿喂养》课件

《小儿喂养》课件

《小儿喂养》课件教案:《小儿喂养》一、教学内容教材:小学生健康教育课本章节:第三单元生活中的健康细节内容:本节课主要讲述小儿喂养的知识,包括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方法、喂养的注意事项以及如何为小儿选择合适的食品。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小儿喂养的基本知识,知道母乳喂养和人工喂养的方法。

2. 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尤其是小孩子的意识。

3. 引导学生掌握喂养的注意事项,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小儿喂养的方法和注意事项。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喂养的注意事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图片、视频学具:笔记本、彩色笔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张婴儿的照片,引发学生对小儿的关注,进而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小儿喂养。

2. 讲解:(1) 母乳喂养:讲解母乳喂养的好处,如何正确进行母乳喂养。

(2) 人工喂养:介绍人工喂养的方法,如何选择合适的奶粉和喂养工具。

(3) 喂养的注意事项:讲解喂养的注意事项,如喂养的次数、量、温度等。

3. 实践操作:播放一段视频,展示正确的喂养方法,让学生跟随视频一起操作。

4. 随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内容,回答一些关于小儿喂养的问题。

六、板书设计板书内容:小儿喂养母乳喂养:好处、方法人工喂养:方法、注意事项喂养的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作业题目:1. 简述母乳喂养的好处。

2. 列举两项喂养的注意事项。

3. 选择一道你喜欢的儿童食品,分析其营养价值。

答案:1. 母乳喂养的好处有:增强婴儿免疫力、促进婴儿健康成长、减少婴儿疾病的发生等。

2. 喂养的注意事项:喂养的次数、量、温度等要适宜;保持喂养工具的清洁卫生;注意观察婴儿的反应等。

3. (答案因学生答案而异)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本节课通过讲解和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小儿喂养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但在实践中,仍有一些学生对喂养的注意事项掌握不牢固,需要在课后进行强化。

同时,可以拓展延伸,让学生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儿童所需的营养成分和合适的食品,提高学生的健康素养。

0-3岁婴幼儿营养与喂养教案

0-3岁婴幼儿营养与喂养教案

0-3岁婴幼儿营养与喂养教案以下是一份关于0-3 岁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的教案:教案:0-3 岁婴幼儿营养与喂养一、教学目标1. 了解0-3 岁婴幼儿的营养需求。

2. 掌握0-3 岁婴幼儿的喂养方法和技巧。

3. 培养家长对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的正确认识。

二、教学重点1. 0-3 岁婴幼儿的营养需求。

2. 0-3 岁婴幼儿的喂养方法和技巧。

三、教学难点如何根据婴幼儿的年龄和生长发育特点,合理安排喂养。

四、教学过程1. 导入(5 分钟)通过图片、视频等方式,介绍0-3 岁婴幼儿的生长发育特点,引起家长对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的关注。

2. 知识讲解(20 分钟)- 0-6 个月婴儿的喂养:介绍母乳喂养的优点,以及如何正确进行母乳喂养。

- 6-12 个月婴儿的喂养:介绍如何添加辅食,以及添加辅食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 1-3 岁幼儿的喂养:介绍幼儿的饮食结构和喂养技巧,如定时定量、食物多样化等。

3. 实践操作(10 分钟)请一位家长现场演示如何给婴幼儿喂奶或喂辅食,其他家长进行观察和点评。

4. 交流互动(10 分钟)组织家长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在婴幼儿营养与喂养方面的经验和困惑,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5. 总结(5 分钟)对本堂课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的重要性,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关注婴幼儿的饮食健康。

五、教学资源1. 教材:选用权威的婴幼儿营养与喂养相关书籍或资料。

2. 教具:准备婴幼儿模型、奶瓶、勺子、辅食碗等教具,以便进行实践操作。

3. 多媒体设备:使用投影仪、电脑等多媒体设备,展示教学内容。

六、教学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实践操作、小组讨论等方式,对家长的学习效果进行评价。

同时,鼓励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应用所学知识,关注婴幼儿的营养与喂养健康。

七、注意事项1. 教学内容要根据婴幼儿的年龄和生长发育特点进行调整。

2. 强调家长在婴幼儿营养与喂养中的重要作用,鼓励家长积极参与。

3. 教师要及时解答家长的疑问,提供专业的指导和建议。

新生儿婴幼儿的营养与喂养学习教案

新生儿婴幼儿的营养与喂养学习教案

新生儿婴幼儿的营养与喂养学习教案新生儿婴幼儿的营养与喂养教案一、引言新生儿和婴幼儿是生命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需要获得充足的营养以保证身体和大脑的正常发育。

本教案旨在帮助家长和保育者了解新生儿婴幼儿的营养需求,并提供一些建议和策略来实施科学合理的喂养计划。

二、新生儿的营养需求1. 母乳喂养的重要性母乳是新生儿最优质的食物,其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糖类和抗体等成分,能够提供全面的营养保障和免疫支持。

因此,婴儿的前六个月最好以纯母乳喂养为主,如果无法喂养母乳,则应选择适宜的婴儿配方奶粉。

2. 预防过敏原的引入在婴儿六个月之前,应尽量避免引入潜在过敏原,如鱼、蛋、花生、大豆和芝士等食物。

避免婴儿暴露在宠物、灰尘和花粉等致敏因素中,以降低过敏反应的风险。

3. 补充维生素D婴儿出生后,应从两周开始每天补充400IU的维生素D,以促进骨骼的健康发育。

维生素D可以通过日晒或者维生素D滴剂来补充。

三、婴幼儿的喂养建议1. 月龄不同的饮食要求0-4个月的婴儿主要以母乳或配方奶为主食,每天喂养8-12次,每次90-150毫升。

4-6个月的婴儿可以开始尝试辅食,如稀糊状的米粉、果泥和蔬菜泥等。

2. 逐渐引入新食物在引入辅食时,应逐渐引入不同种类的食物,每次只引入一种新食物,以观察婴儿是否对该食物产生过敏反应。

新食物应从米粉、米糊、蔬菜泥开始,然后逐渐引入肉类、水果和面食等。

3. 饮食的质地和形状婴儿的食物质地和形状要适宜,以避免窒息的危险。

一开始,食物应该是糊状的,然后逐渐过渡到搅碎的和细小的食物。

同时,要确保婴儿在喂食过程中坐直或部分坐直,并保持身体的稳定。

四、喂养时的注意事项1. 注意卫生在喂养婴儿之前和之后,要确保双手干净,并用温水和肥皂进行洗手。

喂食器具应该是洁净的,可以通过煮沸或使用宝宝专用洗涤液进行清洗。

2. 确保舒适和安全在喂食过程中,为婴儿提供一个安静、舒适和稳定的环境。

确保婴儿的头部得到支撑,并注意避免让婴儿窒息的情况发生。

育儿小知识饮食喂养教案

育儿小知识饮食喂养教案

育儿小知识饮食喂养教案教案标题:育儿小知识饮食喂养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婴幼儿饮食喂养的重要性和原则。

2. 掌握婴幼儿饮食喂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 培养家长正确的饮食喂养观念,提供健康营养的饮食环境。

教学内容:1. 婴幼儿饮食喂养的重要性和原则。

2. 婴幼儿饮食喂养的基本知识和技巧。

3. 家长的饮食喂养观念和健康饮食环境的提供。

教学步骤:1. 导入(5分钟)- 引入话题,向家长们介绍婴幼儿饮食喂养的重要性,并与他们分享一些相关的统计数据和研究成果。

2. 知识讲解(15分钟)- 解释婴幼儿饮食喂养的基本原则,包括母乳喂养的优势、添加辅食的时机和方法等。

- 介绍婴幼儿的营养需求和常见的饮食问题,例如过度喂养、挑食等,并提供相应的解决方案。

3. 技巧演示(20分钟)- 演示正确的喂养姿势和方法,包括母乳喂养和瓶喂的技巧。

- 演示添加辅食的步骤和注意事项,包括食物的选择、制作和喂食方式。

4. 讨论与互动(15分钟)- 鼓励家长们分享自己的经验和困惑,并与他们进行互动讨论。

- 解答家长们提出的问题,提供专业的建议和指导。

5. 总结与延伸(5分钟)-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强调正确的饮食喂养观念和方法的重要性。

- 提供相关的参考资料和资源,供家长们进一步学习和了解。

教学评估:1. 在课堂上观察家长们的参与度和反应,评估他们对于饮食喂养知识的掌握程度。

2. 收集家长们提出的问题和困惑,评估他们对于课堂内容的理解程度。

3. 提供反馈和建议,帮助家长们进一步改进饮食喂养的实践。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包含相关的统计数据、研究成果和知识点的解释。

2. 视频演示,展示正确的喂养姿势和方法。

3. 辅助材料,如添加辅食的步骤图示、食物选择指南等。

教学延伸:1. 组织家长们参加饮食喂养的实践活动,例如一起制作健康的家庭主食。

2. 提供定期的家长沙龙或讲座,深入探讨婴幼儿饮食喂养的相关话题。

3. 配发相关的宣传资料和手册,供家长们参考和学习。

第5章 0-3 岁婴幼儿的营养需要与喂养 教案教学设计

第5章 0-3 岁婴幼儿的营养需要与喂养 教案教学设计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思政目标):
对婴幼儿科学喂养有一定的兴趣,愿意进行钻研。
教学重点:掌握各月龄婴幼儿喂养方法。
教学难点:熟悉不同月龄婴幼儿相应食物的选择,能选择适合的制作方法,制作相应月龄的婴幼儿辅食。
教学方法:讲授法、案例教学法
教具:投影仪、粉笔等
【引入】
1.如何正确合理地喂养婴幼儿呢?
2.同学们了解适合制作婴幼儿食物的方法吗?
2.代授法:一般用于6个月以后无法坚持母乳喂养的情况,可逐渐减少母乳喂养的次数,用配方奶替代母乳。
(三)人工喂养(配方奶喂养)
1.喂养次数:出生后3个月内应按需喂养。
2.喂养方法:在婴儿清醒状态下,采用正确的姿势喂哺,并注意母婴互动交流。
3.配方奶的种类及选择方法
4.奶瓶的选择
5.奶嘴的选择
6.人工喂养的注意事项
(二)食管
食管有两个主要功能:一是推进食物和液体由口入胃;二是防止吞咽期间胃内容物反流。
(三)胃
1.胃的发育
婴幼儿的胃呈水平位,开始行走时其位置变为垂直位。
2.胃的容量小
新生儿胃容量小,随年龄增长而增大。
3.胃的消化功能差
婴幼儿胃黏膜中有丰富的血管,但腺体和杯状细胞较少,盐酸和各种酶的分泌均较成人少,且酶活力低,消化功能差。
2.进食行为
幼儿应定时、定点、定量进餐。
3.食物烹调方式
幼儿食物宜单独加工,烹制以蒸、煮、炖、炒为主,注意食物的色、香、味。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可让幼儿适当参与食物制作过程,提高幼儿对食物的兴趣。
4.适量饮水
根据季节和幼儿活动量决定饮水量,以白开水为好,以不影响幼儿奶类摄入和日常饮食为度。
(二)饮食环境
2.味觉发育
味觉发育是一种适应性行为,感受不同的味觉有助于婴儿建立持久的食物偏爱。

婴儿喂养教案模板范文

婴儿喂养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婴儿喂养的基本知识和原则。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判断婴儿喂养情况的能力。

3. 提高学生为婴儿提供科学、合理喂养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婴儿喂养的基本知识和原则。

2. 观察和判断婴儿喂养情况的方法。

教学难点:1. 如何根据婴儿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科学喂养。

2. 如何处理婴儿喂养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婴儿喂养基本知识、喂养原则、观察方法等。

2. 视频资料:婴儿喂养案例、喂养技巧等。

3. 模拟婴儿喂养道具:奶瓶、奶粉、小勺等。

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简要介绍婴儿喂养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提出问题:婴儿喂养有哪些基本知识和原则?二、教学内容1. 婴儿喂养基本知识(1)母乳喂养:介绍母乳喂养的优点、母乳成分、母乳喂养技巧等。

(2)配方奶喂养:介绍配方奶的种类、选择、喂养方法等。

(3)混合喂养:介绍混合喂养的适应症、喂养方法等。

2. 婴儿喂养原则(1)按需喂养:根据婴儿的饥饿程度和需求进行喂养。

(2)定时喂养:培养婴儿的规律饮食习惯。

(3)适量喂养:保证婴儿营养摄入的同时,避免过量。

(4)清洁卫生:保持喂养用具的清洁卫生。

三、案例分析1. 教师展示婴儿喂养案例视频,引导学生观察和讨论。

2. 分析案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改进措施。

四、课堂小结1.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婴儿喂养的基本知识和原则。

2. 布置课后作业:查阅资料,了解不同月龄婴儿的喂养需求。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婴儿喂养基本知识和原则的掌握情况。

2. 提出问题:如何根据婴儿的生长发育特点进行科学喂养?二、教学内容1. 不同月龄婴儿喂养要点(1)0-3个月婴儿:介绍母乳喂养、配方奶喂养的要点。

(2)4-6个月婴儿:介绍辅食添加、喂养方法等。

(3)7-12个月婴儿:介绍断奶、喂养方法等。

2. 婴儿喂养问题处理(1)婴儿吐奶:分析原因,提出处理方法。

《婴儿喂养》教案

《婴儿喂养》教案

《婴儿喂养》教案婴儿喂养教案一、引言婴儿的喂养对于他们的生长发育至关重要。

正确的喂养方式能够满足婴儿的营养需求,促进身心健康的发展。

本教案将介绍婴儿喂养的基本原则、喂养方式以及常见问题的解决方法,旨在帮助家长正确地进行婴儿喂养。

二、婴儿喂养的基本原则1. 母乳喂养优先母乳是婴儿最理想的食物,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营养成分和抗体,对婴儿的免疫力提升有着重要的作用。

母乳中的脂肪、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比例适合婴儿的消化吸收,能够满足他们不同阶段的营养需求。

2. 定时定量喂养婴儿喂养需要遵循一定的时间和量,以保证婴儿的饥饿感和饱腹感的平衡。

初生婴儿可以根据需求需定时每两小时喂养一次,慢慢过渡到每三至四个小时一次。

同时,食量应逐渐增加,以适应婴儿生长发育的需要。

3. 创造有利于消化的环境婴儿喂养时应确保他们处于舒适的姿势,并且避免过度哄抱或填饱。

喂食时要尽量减少外界干扰和刺激,创造安静、放松的环境。

婴儿进食时应保持头部稍微抬高的姿势,以防止窒息或胃食物反流。

三、婴儿喂养方式1. 母乳喂养母乳喂养是最理想的方式,能够提供宝宝所需的营养和免疫物质。

母亲应该保持良好的饮食和生活习惯,确保乳汁的质量。

初生婴儿每天需喂养8-12次,每次20-30分钟。

2. 人工喂养对于不能进行母乳喂养的宝宝,可以选择人工喂养。

人工奶粉是一种替代品,其中的营养成分与母乳相似,但不具备母乳的抗体等物质。

喂奶时,应根据宝宝的年龄和体重来选择适当的奶粉,并按照指示溶解和喂食。

每天需分成6-8次喂养,每次90-120毫升。

3. 辅食添加当宝宝的年龄逐渐增长,蛋白质和碳水化合物的需求量也会增加,此时可以适当添加辅食。

辅食的添加应从六个月开始,初始阶段可以尝试米粉、果泥等幼儿辅食。

逐渐引入磨碎的蔬菜、肉类和水果。

辅食添加的过程应逐渐进行,避免过快引入新食物。

四、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1. 宝宝吃奶不专心有些宝宝在喂养时容易分心,这可能是由于外界噪音、环境不适等原因所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章小儿营养与喂养第二节婴儿喂养
(阜阳卫生学校徐文兰)
板书内容与时间设计
[教学过程]
组织教学
复习提问
导入新课导入语: 在上一次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小儿时期所需要的各种营养物质,如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质、水等。

婴儿时期生长发育迅速,需要的营养物质相对较多,而消化功能尚未发育完善,易发生营养紊乱。

在饮食中必须掌握合适的质和量,供给合理的营养,使婴儿儿既能摄入充足的营养,满足生长发育的需要,又不增加胃肠道负担,保证儿童健康成长。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婴儿喂养。

讲授新课
第二节婴儿喂养
婴儿喂养可分为母乳喂养、混合喂养和人工喂养三种。

(讨论:通过课前调查,生活中最常见哪一种喂养方法?你认为哪一种最好?为什么?)
一、母乳喂养
(一)母乳的分类:
1、初乳:指产后5天以内分泌的乳汁,量较少,质略稠而微黄,含蛋白质多而脂肪较少,富含微量元素和免疫物质。

2、过渡乳:指产后6天至10天分泌的乳汁。

3、成熟乳:指产后11天至9个月分泌的乳汁,乳量随婴儿的生长而增加。

4、晚乳:指10个月以后分泌的乳汁,量和营养成分都逐渐减少。

母乳是婴儿(尤其是6个月以下婴儿)最佳的天然食品,母乳喂养为最理想的喂养方式。

为什么?
(二)母乳喂养的优点:
1、满足营养需要母乳的乳汁成分营养价值高,供能营养素蛋白质、脂肪、糖类的比例适宜(1:3:6),吸收利用率高。

具体见下表母乳与牛乳的成分特点比较。

表2 母乳与牛乳的特点比较
2、增强抗病能力母乳中含有分泌型IgA、乳铁蛋白、溶菌酶、双歧因子等丰富的抗感染物质,具有增强婴儿免疫力的作用。

3、促进心理发育哺乳可以增进母婴的交流与感情,使婴儿获得安全感,有利于婴儿的心理和智能发育。

4、安全经济方便不易污染,温度适宜,安全方便。

5、有利母亲健康母乳喂养可刺激产后子宫收缩、减少产后出血;可抑制排卵,推迟月经复潮;可减少母亲乳腺癌、卵巢癌的发生。

(三)母乳喂养的护理:
1、哺乳方法
(1)时间与次数:①正常足月新生儿一般于出生后半小时~2小时内开始哺乳。

②母婴同室,按需哺乳。

③每次喂哺时间约需15~20分钟,以吃饱为准。

(2)方法:①卫生:给婴儿更换尿布,母亲洗净双手,清洁乳头。

②姿势:一般取坐位,母亲怀抱婴儿,其头、肩枕于哺乳侧的肘弯,用另一手的食指、中指轻夹乳晕两旁“剪刀式”哺乳姿势,手掌托住乳房,将乳头和大部分乳晕送入婴儿口中,并随时注意婴儿的吸吮吞咽情况(见图1)。

③防止溢乳:将婴儿竖抱,头部靠在母亲的肩上,用手掌轻叩婴儿背部(见图2),使吞入胃内的空气呃出,然后将婴儿右侧卧位放于婴儿床上。

图1 哺乳姿势图2 竖抱拍背
(3)注意事项:在哺乳期间应摄入足够的营养;生活要有规律,保持心情愉快、睡眠充足;避免刺激性食物,戒烟、酒,避免随意服用药物等。

(4)哺乳禁忌:母亲患有慢性消耗性疾病,结核病,心、肾功能不全等疾病。

(5)断乳:从4~5个月开始应逐渐增加辅助食品,一般于10~12个月断乳,若遇夏季或婴儿体弱者可适当延迟,但最迟不宜超过18个月。

二、人工喂养
(一)常用乳品及代乳品
1、鲜牛奶:
(1)成分:见前面与母乳的比较。

(2)配制:稀释、加糖、煮沸。

2、牛乳制品:①婴儿配方奶粉:在不能进行母乳喂养时,婴儿配方奶粉为首选代乳品。

②全脂奶粉③酸乳等。

3、羊乳
4、代乳品
(二)人工喂养的护理
1、乳方的选择:出生后1~2周的新生儿可用2:1乳,以后逐渐增加浓度。

2、乳量的估算:婴儿每天需要能量460KJ/kg,需要水量150ml/kg,据此每日婴儿需要8%糖牛奶110ml/kg,另外加水量为40ml/kg。

例:3个月婴儿,体重5kg
牛奶量:110ml/kg×5kg=550ml
加糖量:550ml×8%=44g
补水量:40ml/kg×5kg=200ml
3、哺喂次数
4、哺喂方法:卫生、姿势(见图3),乳头孔大小适宜,温度浓度合理调配。

图3 人工喂养姿势
5、注意事项:量和浓度适宜,重视乳瓶乳头等消毒卫生,母亲亲自喂哺。

三、混合喂养
1、补授法
2、代授法
四、辅食的添加
(一)目的:补充乳类营养素的不足,为断乳做准备。

(二)原则: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粗到细、由一种到多种循序渐进的原则,并选择婴儿消化功能良好的时候添加。

(三)顺序:见表3
表3 添加辅食的顺序
课堂内容小结:
本次课我们学习了婴儿喂养的主要方法,包括母乳喂养、人工喂养、混合喂养和辅食的添加,重点要求大家能掌握母乳喂养的优点和护理、人工喂养的护理及辅食添加的原则和顺序。

课堂巩固和护考考点链接:
布置作业:完成复习题、预习新课课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