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血糖调节的模型教学设计终结版

合集下载

《模型建构之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学案

《模型建构之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学案

实验模型建构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实验原理]胰岛素和胰高糖素的生理功能分别是:胰岛素能组织细胞的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胰高血糖素能促进,并促进,从而使。

生物体中依靠这种作用的激素共同维持血糖的平衡。

[目的要求]让学生通过模拟活动充分掌握和理解在不同情况下,两种激素应如何起作用共同控制血糖的平衡。

增强学生交流和判断思考能力。

[实验过程]一、材料用具15张“糖卡”,正面写上“每1L血液中的0.1g葡萄糖”,背面写上“糖元”,2张胰岛素卡,2张胰高血糖素。

二、方法步骤1、模拟吃饭后的反应甲将2张“糖卡”放到桌子上,使血糖浓度,此时由拿出张卡使甲的2张“糖卡”由背翻到面,血糖浓度维持平衡。

2、模拟运动时的反应甲从桌子上拿走了1张正面朝下的“糖卡”,使血糖浓度,此时由________拿出张卡,使的1张“糖卡”由面翻到面,血糖浓度维持平衡。

三、实验结论当生物体内血糖浓度升高时,能血糖浓度;当血糖浓度下降时,能血糖浓度。

因此,生物体中血糖浓度能。

四、实验评价与其他小组交流构建模型的过程和结果,相互借鉴,并就活动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讨论。

[误区警示]1、应选用不同颜色的纸做“糖卡”,胰岛素卡和胰高血糖素卡。

2、卡上字应醒目,方便活动操作。

3、各组应对此活动进行交流。

[问题探究]一、问题思考当血糖水平升高时,胰岛是怎样反应的?反应的结果怎样?当血糖水平降低时呢?二、探究创新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巩固练习]1、正常人的血糖浓度:正常情况下,血糖含量在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

2、血糖平衡的调节调节血糖的主要激素①胰岛素分泌部分:作用机理:一方面促进血糖进入等组织细胞,并在这些细胞中合成、或转变为;另一方面又能抑制的分解和转化为葡萄糖。

②胰高血糖素分泌部位: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用机理:主要作用于,它能强烈地肝糖元的分解,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探究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探究活动教案及教学反思》

过去的学习中已积累了很多基础,学习中应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由学生主动地去探究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新内容。

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从建模的角度设计了“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实验,通过活动来建构知识?,设计资料分析、模型建构、思考与讨论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来完成知识的建构。

1.1 实验目的意在引导学生通过这个建模活动,更好地理解人体内是如何对血糖含量进行调节的,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体内激素如何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同时,也力图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建构模型,尤其是概念模型的基本方法和意义。

学生所做的模拟活动,是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模拟活动之后,学生再根据在活动中的体验,构建图解式概念模型或进行计算机模拟。

1.2 实验材料和用具1.2.1 准备3张不同颜色的纸和一把剪刀。

1.2.2 用某种颜色的纸剪出15张卡片。

卡片正面写上“每1 L血液中的0.1 g 葡萄糖”,背面写上“糖原”。

这些是“糖卡”,翻转过来则代表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再翻回去就代表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糖卡”是否翻转及怎样翻转需要严格依照步骤3、4来进行。

1.2.3 用另一种颜色的纸剪出2张卡片,并在上面写上“胰岛素”。

每张“胰岛素卡”能使1张糖卡由正面翻到背面。

1.2.4 用第3种颜色的纸剪出2张卡片,并写上“胰高血糖素”。

每张“胰高血糖素卡”能使1张糖卡由背面翻到正面。

二、教学设计2.1 教学目标2.1.1 理解和把握动物生理学的核心概念──血糖平衡调节的原理、意义、机制。

2.1.2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2.1.3 培养学生通过构建模型理解模型方法的重要作用。

制定以上教学目标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通过这个实验, 可以了解血糖的平衡、意义、调节机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使学生更加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说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_建立血糖调节模型_情景教学案例

_建立血糖调节模型_情景教学案例

“建立血糖调节模型”情景教学案例张卓鹏 (江苏省通州市二甲中学 226321) 依据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生物必修3 稳态与环境》模型建构“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的内容要求,笔者在此基础上创设多个场景,进行情景教学,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

1 提出问题血糖平衡是如何维持的?确定实验题目: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2 作出假设机体主要是通过一些特定的激素来调节人体内血糖平衡,最主要的是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它们对血糖调节有拮抗作用。

3 实验预期胰岛素降血糖,胰高血糖素升血糖。

4 设计实验方案4.1 模拟吃饭后的反应 甲将2张“糖卡”(正面朝上)贴在黑板上。

由乙、丙尝试用卡片进行操作,目的是恢复正常血糖水平。

4.2 模拟运动时的反应 甲从黑板上拿走1张正面朝上的“糖卡”。

由乙、丙尝试用卡片进行操作,目的是恢复正常血糖水平。

5 实施探究5.1 分组 3人一组,分别简称甲、乙、丙。

甲保管“糖卡”(正面朝上)2张,代表血糖浓度及变化;乙保管“胰岛素卡”和“胰高血糖素卡”,代表胰岛;丙保管剩余的“糖卡”(正面朝下),代表储存的糖原或肝脏器官。

5.2 情景教学 场景①:甲将9张“糖卡”正面朝上贴在黑板上,代表正常血糖水平(0.9g/L)。

手中拿2张“糖卡”(正面朝上)。

语言叙述:血糖是指血液中的葡萄糖。

血糖随血液周流全身,为机体各种组织细胞的代谢活动提供能量。

人体内有多种途径可以使血糖含量增加或减少,但是,在正常情况下,血糖的来源和去路能够保持动态平衡,从而使血糖含量在0.9g/L 左右保持相对稳定。

如果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不能保持动态平衡,血糖含量就不能维持相对稳定。

血糖含量过低时,会引起头昏、心慌、四肢无力等,严重甚至会导致死亡。

血糖含量过高时,会使葡萄糖从肾脏排出形成糖尿,造成体内营养物质流失,同样有损健康。

由此可见,血糖的平衡对于保证人体各种组织和器官的能量供应,进而保持人体的健康,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机体怎样调节血糖浓度呢?肝脏和胰岛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血糖调节》教学设计

《血糖调节》教学设计
目前,世界上还没有根治糖尿病的方法,但可针对患者的情况,采用调控饮食并结合药物的方法进行治疗。
接下来展示图片,给学生讲解有关糖尿病的轻微症状,如果血糖控制不良,就会出现并发症。让学生意识到糖尿病的严重性。什么样的人容易患糖尿病,如果已经患上的糖尿病,怎样积极采取措施应对。教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兴奋点,激发学生对生物科学的热爱,善于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加以解释和说明。从而提高学生的自我保健意识,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以积极健康的心态去生活。
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及肾上腺素等激素相互作用,相互制约、共同调节,使血糖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生理范围内,从而保持内环境的稳态。
当血糖代谢失去平衡时,人体就会患低血糖病或糖尿病。展示图片教师讲解低血糖病的血糖浓度,及怎么缓解低血糖的发生,当空腹血糖高于130 mg/dL时,引发什么疾病?此时会形成糖尿吗?为什么?当血糖浓度高于160~180 mg/dL时,会引发什么疾病,此时会出现尿糖吗?为什么?通过对以上问题的分析、探究,使学生区分开低血糖的早期症状、晚期症状。什么是高血糖和糖尿,从而总结出血糖平衡的重要意义。
情景设计:首先利用PPT课件展示案例,引起学生思考。
教师:从这个案例中,你认为小华昏倒是由于什么原因吗?
学生:思想包袱重、学习压力过大;
没吃饭,能量供应不足;
身体素质差等……
教师总结:小华早上由于忙于学习没顾上没吃饭,血糖消耗过多,引起血糖浓度降低,脑部细胞缺少能量供应,在短时间内,机体可通过自身调节来达到补充能量。如果长时间没有外界能量输入,就会向小华一样因血糖过低而昏倒,严重的话还可能昏睡过去。由此看来,血糖平衡是多么的重要。那么什么是血糖,人体血糖的正常范围又是多少呢?它是怎样保持平衡的呢?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
出示幻灯片:血糖就是血液中的葡萄糖,其浓度的正常值一般0.8~1.2g/L.(80mg/dL—120mg/dL)

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建立血糖平衡模型的教学设计

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建立血糖平衡模型的教学设计

浅析高中生物教学中建立血糖平衡模型的教学设计新课程实施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教师作为新课程的实施者,应该转变观念,重视模型思维和建构模型能力的培养,创造性地使用教材,设计适合学生自主建构模型的教学过程,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探索,让学生在模型建构的过程中学习、发展。

本文首先阐述生物教学模型建构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随后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建立血糖平衡模型的教学设计策略和方法进行了相关探讨分析,以此激发学生对生物的学习兴趣,加深对血糖调节知识的掌握和应用。

标签:高中生物;教学设计;血糖平衡;模型设计随着科技和教育的发展,模型和模型方法在高中教育教学中的作用也越来越大,美国《国家科学教育标准》把模型和科学事实、概念、原理、理论并列为科学主题的重点,并将构建、修改、分析、评价模型作为高中学生的基本科学探究能力。

我国《普通高中生物课程标准》依据国际科学教育的发展把模型方法列为基础知识的范畴,明确提出“要让学生领悟生物科学理论或模型的科学美”,并把它规定为高中学生必须掌握的科学方法之一。

在人教版必修模块中安排了多个模型建构的内容。

在新课程理念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若能用好模型建构方法,对实现新课程目标、提高生物科学素养会有很大帮助。

下面将对高中生物教学中建立血糖平衡模型的教学设计方法策略进行探讨。

一、生物教学模型建构对学生能力培养的作用培养创新能力生物学上的很多问题,有的可以找出答案,有的却没有定论,但这些问题却可以让学生在制作模型时,加深对这些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生物学的兴趣。

模型建构的过程,也是学生根据自己所获取的知识进行创新的过程。

因此,在高中生物学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模拟实验及建构模型的机会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培养建模思维和建模能力建模思维是学生所认识到的关于建立模型及进行模拟实验必需的理论、概念、原则、方法等方面的知识。

而建模能力是在建模思想的指导下,综合建立模型,进行知识或技术创新所必需的知识、理论、技能,最终达到建立模型,完成创新过程的能力。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探究设计

最新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探究设计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的探究设计在高中生物教材中,血糖平衡的调节一直是重要的教学内容,但是,个体水平的调节与稳态,内容比较抽象。

以往的教学在设计思路是由于主要仅凭教师讲述,仅仅告诉了学生内容,学生很难真正理解。

其实我们应该看到,学生在过去的学习中已积累了很多基础,学习中应该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在教师的不断引导下,由学生主动地去探究有关血糖平衡调节的新内容。

根据高中生物课程标准的要求,我们从建模的角度设计了“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实验,通过活动来建构知识,设计资料分析、模型建构、思考与讨论等活动,让学生通过探究性学习活动,来完成知识的建构。

实验目的意在引导学生通过这个建模活动,更好地理解人体内是如何对血糖含量进行调节的,并在此基础上理解体内激素如何对生命活动进行调节;同时,也力图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建构模型,尤其是概念模型的基本方法和意义。

学生所做的模拟活动,是构建动态的物理模型,模拟活动之后,学生再根据在活动中的体验,构建图解式概念模型或进行计算机模拟。

1.实验材料和用具(1)准备3张不同颜色的纸和一把剪刀。

(2)用某种颜色的纸剪出15张卡片。

卡片正面写上“每1 L血液中的0.1 g 葡萄糖”,背面写上“糖原”。

这些是“糖卡”,翻转过来则代表葡萄糖转化为糖原,再翻回去就代表糖原分解为葡萄糖。

“糖卡”是否翻转及怎样翻转需要严格依照步骤3、4来进行。

(3)用另一种颜色的纸剪出2张卡片,并在上面写上“胰岛素”。

每张“胰岛素卡”能使1张糖卡由正面翻到背面。

(4)用第3种颜色的纸剪出2张卡片,并写上“胰高血糖素”。

每张“胰高血糖素卡”能使1张糖卡由背面翻到正面。

2.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2)理解和把握动物生理学的核心概念──血糖平衡调节的原理、意义、机制。

(3)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

(4)培养学生通过构建模型理解模型方法的重要作用。

制定以上教学目标是基于这样的认识,通过这个实验, 可以了解血糖的平衡、意义、调节机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学习意识;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使学生更加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创设探究情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判断的思维能力,设计和完成实验的能力,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和说明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导学案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导学案

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学案【教学目标】1.运用构建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2.解释血糖的平衡和调节机制【教学重点.难点】1.构建血糖平衡的调节模型2.血糖平衡调节机制。

【教学准备】模型构建材料:代表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葡萄糖、肝糖原、肌糖原、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某些氨基酸、“CO+H20+能量”的卡片等。

【模型构建】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资料1:在马拉松比赛中,运动员体内血糖含量会略微降低(因血糖会氧化分解提供能量),但总体是维持在0.8-1.2g/L的正常范围之内。

一、提出问题:。

资料2:血糖调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人体内有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等多种激素能够调节血糖的含量,但是以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作用为主。

二、作出假设:。

三、构建模型:1、构建吃饭后血糖调节的模型资料3:正常人的血糖含量是0.8-1.2g/L,一般稳定在0.9 g/L左右;正常人血液中胰岛素的含量在120ng/L左右,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在90ng/L左右。

任务一:根据资料,利用卡片构建正常人的血糖含量、胰岛素含量和胰高血....................糖素含量的模型.......。

资料4:吃饭后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素含量的模型......。

资料5: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的生理功能:胰岛素:促进组织细胞加速摄取、利用和储存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降低;胰高血糖素:促进糖原的分解和促进一些非糖物质转化为葡萄糖,从而使血糖含量升高。

资料6:血糖的来源和去路任务三:根据资料,用卡片构建吃饭后血糖调节的模型。

.............2、构建运动时血糖调节的模型资料7:运动时血糖含量的变化曲线:任务四:根据资料,用卡片构建运动时血糖.....。

.......调节的模型.......含量变化及平衡3、构建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四、得出结论:。

五、分析应用: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7页word

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7页word

人教版高中生物必修3教案《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一、教学设计思路有关血糖调节的内容抽象复杂,在传统的教学过程中,老师们基本都是以描述为主,虽然有时结合相关的图形甚至多媒体课件,但对学生而言仍然更多地是以被动的方式接受。

这种被动的学习既不利于学生对相关知识的建构,也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和发展。

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新课程人教版必修3《稳态与环境》的第二章第2节特别地安排了一个“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的活动。

血糖的平衡调节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过程。

教材所构建的血糖调节的模型中,主要演示了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与血糖升高或降低之间的结果关系,而对血糖的来源与去路基本未能涉及。

但是血糖平衡的调节与血糖的来源与去路恰恰是密切联系的,所以教材“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还不能让学生建构起完整的血糖平衡调节知识结构。

为了弥补以上不足,在认真研读教材的基础上,我对教材“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和拓展:1.给学生提供模拟葡萄糖、胰岛素、胰高血糖素、肝糖原、肌糖原、食物中的糖类、脂肪和氨基酸、CO2+H2O+能量的卡片作为供选择的材料,然后通过提供资料、设置问题,引导学生构建吃饭后和运动时血糖调节的动态模型。

在指导学生进行构建模型时,不局限于教材中提供的方案,不束缚学生的思路,鼓励学生大胆设想、求异创新,设计出既简便易行,又科学准确的设计方案。

2.通过小组演示来暴露出一些在小组活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科学或者不准确的模拟内容,及时给予纠正,推广一些成功的经验,观摩富有创新性的模型。

在学生以一种精神愉快、思维活跃的形式构建模型后,学生再构建出正常情况下血糖的来源和去路图解式模型和血糖调节的图解式模型,在此基础上理解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在调节血糖平衡中的拮抗作用和血糖调节的机制,这样既突破了重点和难点,有突出了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最终达到让学生通过构建模型来建构起完整的血糖平衡调节的知识结构。

3.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分析当身体不能产生足够的胰岛素时,将会发生什么情况?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对实际问题加以解释和说明,增强学生自我保健意识,使学生更加珍爱生命,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懂得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血糖平衡的调节》教学设计
武汉三中方莉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方面:
描述血糖的平衡和调节机制。

(二)能力方面:
1.运用建构模型的方法,建立血糖调节的模型(物理动态模型和图解式概念模型);
2.尝试运用反馈调节原理及血糖调节机制解释一些生活现象。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关注糖尿病的病因及预防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构建血糖调节模型;
2. 血糖平衡的调节机制。

3.反馈调节及拮抗作用的概念。

三、教学方法
本节课采用教师启发,小组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

四、教学准备
1.多媒体课件;
2.模型构建材料:模拟葡萄糖、肝糖原、肌糖原、食物中的糖类、脂肪、氨基酸、CO2+H2O+
能量、胰岛素、胰高血糖素的卡片等。

建构血糖平衡模型通过资料归纳血糖来源及去

出示资料并作引导
师:通过上面的提示请同学们归
纳出血糖的来源与去路,把归纳
的结果写在学案上。

(点学生归
纳,并作点评)。

从提示中可以
看出血糖有几条来源与几条去
路?其中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糖
消化吸收,主要去路是氧化分解
供能。

在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的
来源与去路保持动态平衡,这样
可以使体内的血糖含量保持相对
恒定。

正常情况下人体血糖的含
量是多少呢?研究表明大概在
0..8-1.2g/L也可以用80-120mg/L
表示。

根据此图请同学们思考这
样一个问题:是谁在直接影响着
血糖的含量(学生答),也就是
说肝糖原的合成与分解速度及组
织细胞摄取利用葡萄糖等速度都
直接可影响血糖的含量。

那又是
谁在影响着这些物质的代谢速率
呢?研究发现我们的机体可以通
过某些激素来调节这些物质代谢
的速率。

(出示资料)机体主要
通过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来调节
血糖。

胰岛素与胰高血糖素在血
糖调节中有什么作用呢?(出示
资料,学生分析得出结论,老师
再作归纳性介绍)
培养学生
分析归纳
能力
建立各概念之间的联系用概念图建立各概念之间的
联系
师:在刚才学习血糖平衡及胰岛
素与胰高血糖素的知识过程当中
我们学习了一些新的概念,我们
现在先来梳理一下他们之间的关
系,请同学们用概念图的形式把
他们的关系表示出来,写在学案
上。

(学生归纳,并作点评)。

血糖的调节过程非常抽象,我们
如研究机体血糖平衡的调节呢。

如何模拟血糖的调节过程呢?先
请同学们结合胰岛素和胰高血糖
素的作用及血糖的来源与去向讨
论并思考这样的几个问题:参与
其调节的器官有那些呢?参与血
培养学生
分析归纳
能力
糖调节的物质又有哪些?如何选用实物来模拟这些物质?又怎样区分这些物质?(学生讨论,老师点评)老师今天是用卡片的形式来模拟参与血糖调节的物质,(逐一介绍卡片)怎样利用这些卡片来模拟血糖的调节过程呢?
建构摄食后及运动时血糖调节的模型(1)用卡片把正常时血糖,
胰岛素含量,胰高血糖素含
量表示出来。

(2)用卡片模拟摄食后及运
动时血糖的含量变化及调节
过程。

(3)用文字加箭头的方式画
出摄食后及运动时的血糖调
节的图解
出示资料一:正常时血糖,胰岛
素,胰高血糖素的含量:资料二:
摄食后及运动过程中血糖含量变
化;
师:如何选择正确的卡片把正常
时血糖,胰岛素含量,胰高血糖
素含量表示出来。

(一位学生上
台演示,并作点评)。

这是正常
时的血糖含量,摄食后及运动时
血糖含量有什么变化?(出示摄
食后及运动时的血糖含量变化曲
线)。

(学生分两大组活动,每
一大组分多个小组,其中一大组
模拟摄食后的血糖调节过程,另
一大组模拟运动时的血糖调节过
程。

活动后先两大组学生相互点
评,再老师点评)通过此次模拟
活动同学们应该对血糖的调节有
一个大概的认识吧。

现在请同学
们把刚才的模拟活动转换成文字
加箭头的图解式模型,填写在学
案上。

通过分组
活动,构建
模型,培养
学生合作
能力,强化
学生对知
识的理解
和归纳能
力。

归纳整理摄食
后及运动时的血糖调节模型学生思考回答拮抗作用的概

师:(老师出示正确的图解)请
同学们结合此图解思考这样几个
问题:(1)在此调节过程中胰岛
素与胰高血糖素之间表现出什么
关系?(引出拮抗作用的概念)
(2)当血糖含量上升时,机体分
泌胰岛素增加,胰岛素的分泌量
会一直持续增多吗?为什么?
(学生答,师引出反馈调节的概
念)同学们能否举出日常生活中
一两个反馈调节的实例?(回到
图解)从此图解中我们可以看出
机体血糖的平衡是通过反馈调节
通过图解
理解拮抗
作用及反
馈调节的
概念。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