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尾气以及排放标准-恒运机动车检测
机动车尾气检测标准

机动车尾气检测标准机动车尾气检测是指对机动车排放的废气进行监测和检测,以评估其是否符合国家相关的排放标准。
尾气检测是保障环境空气质量和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也是对车辆排放进行监管和管理的重要举措。
为了规范机动车尾气检测工作,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国家对机动车尾气检测标准进行了明确规定。
首先,机动车尾气检测标准明确了检测范围和对象。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机动车尾气检测标准适用于所有机动车的尾气排放检测,包括汽油车、柴油车、混合动力车等各类机动车辆。
检测范围涵盖了机动车的各项排放指标,如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等。
其次,机动车尾气检测标准规定了检测方法和技术要求。
针对不同类型的机动车辆,尾气检测标准对检测方法和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规定。
例如,对于汽油车和柴油车的尾气检测方法有所不同,需要采用不同的检测设备和技术手段。
同时,标准还对检测设备的精度、准确性和稳定性提出了严格要求,以确保检测结果的可靠性。
此外,机动车尾气检测标准还规定了检测过程中的操作规范和质量控制要求。
检测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标准规定的操作流程进行检测,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比性。
同时,标准还对检测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定期校准提出了要求,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最后,机动车尾气检测标准对检测结果的评定和报告要求进行了规定。
标准规定了机动车尾气排放的各项指标限值,对于超过限值的车辆,要求进行重新调整或维修,并进行复检。
同时,标准还对检测报告的内容和格式进行了规范,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追溯性。
综上所述,机动车尾气检测标准是保障环境空气质量和人民身体健康的重要保障措施,也是对机动车排放进行监管和管理的重要手段。
严格依照机动车尾气检测标准进行检测工作,能够有效保障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环境保护和交通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希望各相关单位和人员能够严格遵守机动车尾气检测标准,共同维护良好的环境质量和社会秩序。
机动车检验项目及判定标准

一、机动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
1.柴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依据GB3847-2018)
2.汽油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依据GB18285-2018)
(1)双怠速法检验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λ应在1.00±0.05之间,或者在制造厂规定的范围内。
(2)稳态工况法排气污染物排放限值
应同时进行过量空气系数(λ)的测定。
二、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项目及标准限值
1.车速表指示误差限值仅对新车注册登记检验时适用(依据GB7258-2012)
2.机动车的轴制动率、轴制动不平衡率、驻车制动率判定标准
(1)空载行车制动性能检验限值要求(依据GB7258-2012)
(2)轴制动不平衡率限值要求(依据GB7258-2012)
(3)加载轴制动率检验判定依据GB21861-2014,三轴及三轴以上载货汽车除第一轴和最后一轴外,其余轴应进行加载,其加载轴的轴制动率应≥50%;并装双轴及并装三轴的半挂车,挂车加载轴的轴制动率应≥45%。
(4)驻车制动性能判定标准(依据GB7258-2012)
3.机动车前照灯判定标准
(1) 前照灯远光光束发光强度最小值要求(依据GB7258-2012)
(2) 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判定标准(依据GB7258-2012)
4.转向轮横向侧滑量判定标准(依据GB7258-2012)。
汽车尾气排放检测标准

汽车尾气排放检测标准汽车尾气排放是指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所排放的废气,其中包括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物等有害气体。
随着汽车数量的不断增加,汽车尾气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大,因此对汽车尾气排放进行检测和监管显得尤为重要。
为了规范汽车尾气排放,各国家和地区都制定了相应的汽车尾气排放检测标准。
这些标准旨在限制汽车尾气排放的有害物质含量,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在中国,汽车尾气排放检测标准由国家环境保护标准规定,主要包括限值要求和检测方法两部分内容。
首先,对于汽车尾气排放中的一氧化碳、氮氧化物、碳氢化合物和颗粒物等有害物质,国家规定了相应的限值要求。
例如,对于某些有害气体的排放浓度,规定了每车每公里的排放限值,以及不同车型和使用性质的汽车应符合的排放标准。
这些限值要求的制定是基于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保护考虑,旨在降低汽车尾气排放对空气质量和生态环境的影响。
其次,针对汽车尾气排放的检测方法,国家也做出了详细规定。
一般来说,汽车尾气排放检测分为静态检测和动态检测两种方式。
静态检测是指在汽车发动机熄火状态下进行的尾气排放检测,主要检测汽车启动性能和排放系统的密封性能;而动态检测则是指在汽车行驶过程中进行的尾气排放检测,主要检测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排放情况。
这些检测方法的规定,旨在保证汽车尾气排放检测的科学性和准确性,为监管部门提供可靠的数据依据。
除了以上所述的限值要求和检测方法外,汽车尾气排放检测标准还包括了检测设备的要求、检测人员的资质要求以及检测机构的管理要求等内容。
这些规定的制定和实施,有利于提高汽车尾气排放监管的科学性和严肃性,保障了汽车尾气排放检测工作的公正性和可靠性。
总的来说,汽车尾气排放检测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严格的限值要求和科学的检测方法,可以有效控制汽车尾气排放的有害物质含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对人体健康的危害。
因此,各国家和地区都应加强对汽车尾气排放检测标准的执行,推动汽车尾气排放监管工作向更加科学、严格和规范的方向发展。
轿车年检尾气标准

轿车年检尾气标准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轿车年检尾气标准主要包括排放浓度限值和尾气检测项目,以下是相关参考内容:一、排放浓度限值:1. 一氧化碳(CO):轿车年检中,CO浓度限值通常为0.3%,高排放车辆可能会被视为不合格。
2. 烟度:烟度是衡量柴油机排放烟气黑度的指标。
一般来说,烟度限值为40%,超过该限值的车辆可能会被判定为不合格。
3. 环己烷可燃物(HCs):环己烷可燃物浓度限值通常为100ppm,超过该限值的车辆可能会被视为不合格。
4. 氮氧化物(NOx):氮氧化物浓度限值通常为2500ppm,高排放的车辆可能会被视为不合格。
二、尾气检测项目:1. 动态尾气检测:动态尾气检测通过模拟正常道路行驶条件进行测试,测试车辆在不同速度下的排放浓度。
车辆需要按照规定的速度范围进行行驶,并通过检测仪器进行实时监测。
2. 静态尾气检测:静态尾气检测一般是在车辆不运行的状态下进行。
检测人员使用仪器对车辆的尾气进行采样和测量,以确定是否符合排放标准。
3. OBD系统检查:OBD系统(On-Board Diagnostics)是车辆的自我诊断系统,能够监测和报告车辆的排放系统故障。
在年检中,检测人员会连接到车辆的OBD接口,检查是否存在排放系统故障码。
三、其他注意事项:1. 车辆维护保养:定期进行车辆维护保养可以有效减少尾气排放的不良影响。
及时更换空气滤清器、油滤器和燃油滤清器,保证发动机的正常运行。
2. 燃油选择:选择适量的燃油品质对于减少尾气排放也十分重要。
低硫燃油和环保燃油可以降低尾气中有害成分的排放。
3. 驾驶习惯:合理的驾驶习惯也能够降低车辆尾气排放。
避免急加速、急刹车和长时间怠速等不良驾驶行为。
4. 车辆改装:一些车辆改装可能会使车辆的排放超出标准。
在年检前,需要确保车辆的改装符合相关规定。
综上所述,轿车年检尾气标准对车辆的排放浓度限值和尾气检测项目有一定要求。
车主应该定期维护保养车辆,选择合适的燃油,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以确保车辆的尾气排放符合标准。
审车尾气检测标准

审车尾气检测标准:
1.国一排放标准:一氧化碳不得超过3.16g/km,碳氢化合物不得超过
1.13g/km,其中柴油车的颗粒物标准不得超过0.18g/km。
2.国二排放标准:汽油车一氧化碳不超过2.2g/km,碳氢化合物不超过
0.5g/km,柴油车一氧化碳不超过1.0g/km,碳氢化合物不超过0.7g/km,
颗粒物不超过0.08g/km。
3.国三排放标准:碳氢化合物不超过0.2g/km,一氧化碳不超过2.3g/km,
碳氢化合物不超过0.15g/km。
4.国四排放标准:碳氢化合物不超过0.1g/km,一氧化碳不超过1.0g/km,
碳氢化合物不超过0.08g/km。
5.国五排放标准:碳氢化合物排放数值为0.1g/km,一氧化碳排放数值为
1.00g/km,碳氢化合物排放数值为0.060g/km,PM排放数值为
0.0045g/km。
6.国六排放标准:分为国六A和国六B两个阶段,并设定了更加严格的限
值要求。
与国五标准相比,国六排放标准的氮氧化物和颗粒物限值分别减低77%和67%。
机动车尾气以及排放标准-恒运机动车检测

机动车尾气以及排放标准目前发布《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0年度)》(以下简称《年报》),首次公布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情况。
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污染日益严重,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为了抑制这些有害气体的产生,促使汽车生产厂家改进产品以降低这些有害气体的产生源头,欧洲和美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汽车排放标准。
一近年来机动车数量以及尾气排放概况机动车保有量较1980年增加25倍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据《年报》统计,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呈快速增长态势。
2009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379.1万辆和1364.5万辆,同比增长48.3%和46.2%,机动车保有量接近1.7亿辆,同比增长9.3%,与1980年相比,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增加了25倍。
其中,汽车6209.4万辆,摩托车9453.1万辆。
按汽车排放控制水平分类,达到国m及以上排放标准的汽车占汽车总保有量的25.4%,国H汽车占31.8%,国I汽车占25.7%,其余17.1%的汽车还达不到国I排放标准。
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给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带来巨大压力。
2009年环境监测显示,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1/3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很多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已经呈现出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的特点,加剧了大气污染治理的难度。
同时,我国一些地区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等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频繁发生,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每年200多天的灰霾天气,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细颗粒物等污染物直接相关。
二汽车尾气及其危害(一)概念在车水马龙的街头,一股股浅蓝色的烟气从一辆辆机动车尾部喷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汽车尾气。
(二)危害研究证实,汽车尾气排放物产生的光化学反应造成了近地臭氧水平过高,增大了有害气体的浓度,致使呼吸道疾病人数明显增多。
2024年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工作总结(2篇)

2024年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工作总结一、引言机动车尾气排放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为了保护环境、改善空气质量,各国都加强了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测和管理。
本文将对2024年机动车尾气排放检测工作进行总结。
二、工作开展情况1.法规和政策制定2024年,相关部门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政策,以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测和管理。
这些法规和政策旨在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测和检测标准,加大对违规车辆的处罚力度,加强对排放检测机构的监管等。
2.技术手段改进为了提高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测精度和效率,相关部门采用了一系列先进的技术手段。
例如,引入了新一代排放检测仪器,提高了尾气排放成分的测量精度;建立了智能化检测系统,实现了自动化、无人值守的排放检测;发展了远程监测技术,可以对机动车尾气排放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3.排放检测网络建设2024年,排放检测网络得到了进一步完善和扩展。
在各城市主要道路上,增加了一定数量的排放检测点,提高了监测覆盖率;在高速公路等交通枢纽地区,建设了移动式排放检测点,对行驶中的车辆进行抽检;在边境口岸和港口等重点区域,建设了尾气排放监管检测站,对进出口车辆进行全面检测。
4.加强监管和执法2024年,相关部门进一步加强了对排放检测机构的监管,确保其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加大对违规车辆的处罚力度,对超标排放的车辆进行罚款、吊销驾驶证等处罚,形成了较为严格的管理机制。
三、工作成效1.检测精度和效率提高通过引入新一代排放检测仪器和建立智能化检测系统,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测精度和效率得到了明显提高。
排放检测结果更加准确可靠,能够更好地反映车辆的真实排放情况;检测时间大幅缩短,提高了排放检测的效率。
2.违规车辆大幅减少由于对违规车辆的处罚力度增加,以及排放检测的精度和效率提高,违规车辆数量大幅减少。
车主们意识到违规排放的风险和代价,更加重视车辆的维护和保养,主动遵守排放标准。
3.空气质量改善通过加强对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测和管理,2024年的空气质量得到了明显改善。
机动车尾气检测标准

机动车尾气检测标准机动车尾气检测是指对机动车尾气排放进行监测和评估,以确保车辆排放的废气符合国家相关的排放标准。
尾气排放是机动车污染的重要来源,因此对机动车尾气进行检测具有重要的意义。
为了规范机动车尾气检测工作,保护环境,维护公共健康,我国制定了一系列的机动车尾气检测标准。
首先,机动车尾气检测应当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
我国《机动车环保检验条例》规定了机动车尾气排放的限值要求,对于不同类型的车辆,排放标准也有所不同。
因此,进行尾气检测时,必须严格按照国家相关的标准进行,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机动车尾气检测标准应当包括检测方法和设备要求。
检测方法应当科学合理,能够全面、准确地反映车辆的排放情况。
同时,检测设备也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具有可靠性和稳定性,确保检测结果的真实性和可比性。
只有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和可靠稳定的检测设备,才能够有效地进行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测和评估。
此外,机动车尾气检测标准还应当包括检测人员的资质和要求。
检测人员应当具有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经过专门的培训和考核,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
只有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检测人员,才能够准确地进行尾气排放的监测和评估,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机动车尾气检测标准还应当包括检测结果的处理和报告要求。
检测结果应当及时准确地处理和记录,形成相应的检测报告。
对于排放超标的车辆,应当及时通知车主进行排放治理,并进行复检确认。
对于符合排放标准的车辆,应当出具合格的检测报告,作为车辆年检和环保验车的依据。
综上所述,机动车尾气检测标准是保障机动车排放环保的重要手段,对于规范尾气检测工作,确保车辆排放的废气符合国家相关的排放标准具有重要意义。
只有严格依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和标准进行尾气检测,科学合理的检测方法和设备,具备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检测人员,以及及时准确的检测结果处理和报告,才能够有效地进行机动车尾气排放的监测和评估,保障环境保护和公共健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动车尾气以及排放标准目前发布《中国机动车污染防治年报(2010年度)》(以下简称《年报》),首次公布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情况。
报告显示,2009年我国首次成为世界汽车产销第一大国,机动车污染日益严重,机动车尾气排放成为我国大中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
为了抑制这些有害气体的产生,促使汽车生产厂家改进产品以降低这些有害气体的产生源头,欧洲和美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汽车排放标准。
一近年来机动车数量以及尾气排放概况机动车保有量较1980年增加25倍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
这位负责人介绍说,据《年报》统计,我国机动车保有量呈快速增长态势。
2009年,全国汽车产、销量分别达到1379.1万辆和1364.5万辆,同比增长48.3%和46.2%,机动车保有量接近1.7亿辆,同比增长9.3%,与1980年相比,全国机动车保有量增加了25倍。
其中,汽车6209.4万辆,摩托车9453.1万辆。
按汽车排放控制水平分类,达到国Ⅲ及以上排放标准的汽车占汽车总保有量的25.4%,国Ⅱ汽车占31.8%,国Ⅰ汽车占25.7%,其余17.1%的汽车还达不到国Ⅰ排放标准。
机动车保有量的增加,机动车排放污染物对环境的影响日趋严重,给城市和区域空气质量带来巨大压力。
2009年环境监测显示,全国113个环保重点城市中1/3的城市空气质量不达标,很多城市尤其是大中城市空气污染已经呈现出煤烟型和汽车尾气复合型污染的特点,加剧了大气污染治理的难度。
同时,我国一些地区酸雨、灰霾和光化学烟雾等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频繁发生,部分地区甚至出现了每年200多天的灰霾天气,这些问题的产生都与机动车排放的氮氧化物、细颗粒物等污染物直接相关。
二汽车尾气及其危害(一)概念在车水马龙的街头,一股股浅蓝色的烟气从一辆辆机动车尾部喷出,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汽车尾气。
(二)危害研究证实,汽车尾气排放物产生的光化学反应造成了近地臭氧水平过高,增大了有害气体的浓度,致使呼吸道疾病人数明显增多。
1.直接危害分析表明,汽车尾气主要分为汽油尾气和柴油。
其中含有上百种不同的化合物,主要污染物有固体悬浮微粒、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氮氧化合物、铅及硫氧化合物等。
一辆轿车一年排出的有害废气比自身重量大3倍。
英国空气洁净和环境保护协会曾发表研究报告称,与交通事故遇难者相比,英国每年死于空气污染的人要多出10倍。
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
(1)固体悬浮颗粒体悬浮颗粒的成分很复杂,并具有较强的吸附能力,可以吸附各种金属粉尘、强致癌物苯并芘和病原微生物等。
固体悬浮颗粒随呼吸进入人体肺部,以碰撞、扩散、沉积等方式滞留在呼吸道的不同部位,引起呼吸系统疾病。
当悬浮颗粒积累到临界浓度时,便会激发形成恶性肿瘤。
此外,悬浮颗粒物还能直接接触皮肤和眼睛,阻塞皮肤的毛囊和汗腺,引起皮肤炎和眼结膜炎,甚至造成角膜损伤。
(2)一氧化碳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的速度比氧气快250倍。
一氧化碳经呼吸道进入血液循环,与血红蛋白亲合后生成碳氧血红蛋白,从而削弱血液向各组织输送氧的功能,危害中枢神经系统,造成人的感觉、反应、理解、记忆力等机能障碍,重者危害血液循环系统,导致生命危险。
所以,即使是微量吸入一氧化碳,也可能给人造成可怕的缺氧性伤害。
(3)氮氧化物氧化物主要是指一氧化氮、二氧化氮,它们都是对人体有害的气体,特别是对呼吸系统有危害。
在二氧化氮浓度为9.4毫克/立方米的空气中暴露10分钟,即可造成人的呼吸系统功能失调。
(4)碳氢化合物前还不清楚它对人体健康的直接危害。
但当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在太阳紫外线的作用下,会产生一种具有刺激性的浅蓝色烟雾,其中包含有臭氧、醛类、硝酸脂类等多种复杂化合物。
这种光化学烟雾对人体最突出的危害是刺激眼睛和上呼吸道黏膜,引起眼睛红肿和喉炎。
1952年12月,伦敦发生光化学烟雾,4天中死亡人数较常年同期多4000人,45岁以上的死亡最多,约为平时的3倍;1岁以下的约为平时的2倍。
(5)铅是有毒的重金属元素,汽车用油大多数掺有防爆剂四乙基铅或甲基铅,燃烧后生成的铅及其化合物均为有毒物质。
城市大气中的铅60%以上来自汽车含铅汽油的燃烧。
人体中铅含量超标可引发心血管系统疾病,并影响肝、肾等重要器官的功能及神经系统。
由于铅尘比重大,通常积聚在1米左右高度的空气中,因此对儿童的威胁最大。
(6)二恶英恶英,又称二氧杂芑(qǐ),是一种无色无味、毒性严重的脂溶性物质,是一种对人体健康有很大威胁的环境污染物,它有强烈的致癌性,而且能造成畸形,对人体的免疫功能和男女生殖功能造成损伤,是目前世界上已知的毒性最强的有毒化合物之一。
2.间接危害尾气在直接危害人体健康的同时,还会对人类生活的环境产生深远影响。
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具有强烈的刺激气味,达到一定浓度时容易导致“酸雨”的发生,造成土壤和水源酸化,影响农作物和森林的生长。
近100年来,气候变暖已成为人类的一大祸患。
冰川融化、水位上涨、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现象等都对人类的生存带来了严峻的挑战。
而二氧化碳则是地球变暖的罪魁祸首。
三汽车尾气的排放标准抑制这些有害气体的产生,促使汽车生产厂家改进产品以降低这些有害气体的产生源头,欧洲和美国都制定了相关的汽车排放标准。
其中欧洲标准是我国借鉴的汽车排放标准,目前国产新车都会标明发动机废气排放达到的欧洲标准。
(一)欧洲标准汽车尾气排放标准是欧盟国家为限制汽车排放污染物对环境造成的危害而共同采用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
当前对几乎所有类型的车辆排放的氮氧化物(NOx)、碳氢化合物(HC)、一氧化碳(CO)和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PM)都有限制,比如小轿车、卡车、火车、拖拉机和类似机器、驳船,但不包括海轮和飞机。
对每一种车辆类型,排放标准有所不同。
欧洲标准是由欧洲经济委员会(ECE)的排放法规和欧盟(EU)的排放指令共同加以实现的。
排放法规由ECE参与国自愿认可,排放指令是EEC或EU参与国强制实施的。
在欧洲,汽车排放的标准一般每四年更新一次。
在1992年实行了欧洲一号标准,从1996年开始实行了欧洲二号标准,从2000年开始,实行了欧洲三号标准,从2005年开始,实行了欧洲四号标准。
相对于美国和日本的排放标准来说,测试要求比较宽泛,因此,欧洲标准也是发展中国家大都沿用的汽车尾气排放体系。
例如中国大陆于2001年实施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Ⅰ)》等效于欧洲一号标准(EUI或EURO 1);2004年实施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Ⅱ)》等效于欧洲二号标准(EUII或EURO 2);2007年实施的1983年我国颁布了第一批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排放标准,这一批标准的制定和实施,标志着我国汽车尾气法规从无到有,并逐步走向法制治理汽车尾气污染的道路,在这批标准中,包括了《汽油车怠速污染排放标准》、《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排放标准》、《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排放标准》三个限值标准和《汽油车怠速污染物测量方法》、《柴油车自由加速烟度测量方法》、《汽车柴油机全负荷烟度测量方法》三个测量方法标准。
第二阶段在1983年我国颁布第一批机动车尾气污染控制排放标准的基础上,我国在1989年至1993年又相继颁布了《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车用汽油机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个限值标准和《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车用汽油机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二个工况法测量方法标准,至此,我国已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态的汽车尾气排放标准体系;值得一提的是,我国93年颁布的《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测量方法》采用了ECER15-04的测量方法,而测量限值《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则采用了ECER15-03限值标准,该限值标准只相当于欧洲七十年代来的水平(欧洲在1979年实施ECE R15-03标准)。
第三阶段以北京市DB11/105-1998《轻型汽车排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出台和实施,拉开了我国新一轮尾气排放法规制订和实施的序曲,从1999年起北京实施DB11/105-1998地方法规,2000年起全国实施GB14961-1999《汽车排放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等效于91/441/1EEC标准),同时《压燃式发动机和装用压燃式发动机的车辆排气污染物限值及测试方法》也制订出台;与此同时,北京、上海、福建等省市还参照ISO3929中双怠速排放测量方法分别制订了《汽油车双怠速污染物排放标准》地方法规,这一条例标准的制订和出台,使我国汽车尾气排放标准达到国外九十年代初的水平。
目前在我国新车常用的欧Ⅰ和欧Ⅱ标准等术语,是指当年EEC颁发的排放指令。
例如适用于重型柴油车(质量大于3.5吨)的指令“EEC88/77”分为两个阶段实施,阶段A(即欧Ⅰ)适用于1993年10月以后注册的车辆;阶段B(即欧Ⅱ)适用于1995年10月以后注册的车辆。
汽车排放的欧洲法规(指令)标准的内容包括新开发车的型式认证试验和现生产车的生产一致性检查试验,从欧Ⅲ开始又增加了在用车的生产一致性检查。
汽车排放的欧洲法规(指令)标准的计量是以汽车发动机单位行驶距离的排污量(g/km)计算,因为这对研究汽车对环境的污染程度比较合理。
同时,欧洲排放标准将汽车分为总质量不超过3500公斤(轻型车)和总质量超过3500公斤(重型车)两类。
轻型车不管是汽油机或柴油机车,整车均在底盘测功机上进行试验。
重型机由于车重,则用所装发动机在发动机台架上进行试验。
目前,世界汽车排放标准并立,分为欧洲、美国、日本标准体系。
欧洲标准测试要求相对而言比较宽泛,是发展中国家大都沿用的汽车尾气排放体系。
并且,由于我国的轿车车型大多从欧洲引进生产技术,中国大体上采用欧洲标准体系。
中国特殊情况中国汽车技术信息研究所专家李京生认为,中国有自己的国情,实施排放标准的背景也与欧洲有所不同,其中最直接涉及到的就是城乡差别问题,因此中国应该有自己的标准。
我国机动车污染物排放标准中污染物排放限值大体等同欧盟排放标准,故国内也沿用类似称呼,但两者仍存有一定的技术差异。
我国制定的《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Ⅰ)》等效于“欧Ⅰ”标准;《轻型汽车污染物排放限值及测量方法(Ⅱ)》等效于“欧Ⅱ”标准。
而欧Ⅲ则比欧Ⅱ标准上了个台阶,有关专家做了一个形象的比喻:7辆执行欧Ⅱ标准的汽车,相当于1辆化油器车的污染物排放量;14辆执行欧Ⅲ标准的汽车,才相当于1辆化油器车的污染物排放量。
按照轻型汽车Ⅲ号标准,家庭轿车和轻型汽车的一氧化碳排放量将在原有基础上减少30%,碳氢和氮氧化合物则分别减少40%。
据中国汽车技术研究中心首席专家方茂东介绍,与欧Ⅱ相比,欧Ⅲ排放标准中最大的变化在于车辆出厂前必须装配核心组件OBD,即车载自诊断系统。
该系统特点在于,检测点增多、检测系统增多,在三元催化转化器的进出口上都有氧传感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