锅炉房设计说明书
锅炉房工艺与设备设计说明书

本设计为哈尔滨某场锅炉设计。
从锅炉房的设计原则出发,即遵守规范、安全可靠、经济合理、技术先进、保护环境。
根据课本当中的理论知识和设计所给的原始资料与实际应用相结合,仔细的完成本次课程设计。
本次锅炉房设计,因用于工厂的生产、生活和采暖,故设计的锅炉形式为蒸汽锅炉,使用燃料为Ⅲ类无烟煤,选用3台SZL4-1.25-WⅢ型锅炉以满足设计计算出的全年热负荷31800.1t/年,该设计严格按照《锅炉房设计规范GB50041-2008》,本说明书系统地阐述了锅炉房设计的基本理论和计算过程,设有水处理系统,分别对给水进行除氧、软化等工序进行设计计算,在对排污率进行计算时,采用碱和盐两种方法计算,取其最大值10.6%,还设有汽水系统、引送风系统等,同时对所用燃料进行校核计算,根据该燃料的具体成分,设计相应的燃烧、排污、出渣设备。
在设计计算之后的设备选择中,秉持经济节约的原则,在参考资料中也是选用的与计算匹配,与实际符合的设备,不留有一点浪费。
本设计说明书共分为六大章节,以图表结合的形式,使每一章的数据资料能系统、明了的展现给读者。
一.锅炉型号和台数的选择 (3)二.水处理设备的选择及计算 (6)三.汽水系统的确定及其设备选择计算 (13)四.送、引风系统的设计 (17)五.运煤除灰方法的选择 (23)六.锅炉房设备明细表 (26)参考文献 (27)小结 (28)一.锅炉型号和台数的选择1.热负荷计算热负荷计算的目的是求出锅炉房的计算热负荷、平均热负荷和全年热负荷,作为锅炉设备选择的依据。
(1)计算热负荷 锅炉房最大计算热负荷Q max 是选择锅炉房的主要依据,可根据各项原始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锅炉房自耗热量和管网热损失系数由下式求得: Q max =K 0(K 1Q 1+K 2Q 2+K 3Q 3+K 4Q 4)+Q 5 t/h 式中Q 1,Q 2,Q 3,Q 4——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和生活最大热负荷,t/h ,由设计资料提供;Q 5——锅炉房除氧用热,t/h ;K 1, K 2, K 3, K 4——分别为采暖、通风、生产和生活负荷同时使用系数; K 0——锅炉房自耗热量和管网热损失系数,取K 0为1.15。
锅炉房设计说明书12

课程设计课设名称:变配电所课程设计系:电气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与智能化班级:电智061 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教授2009年6 月 4日课程设计说明书课设名称:变配电所课程设计系:电气工程系专业:电气工程与智能化班级:电智061学号:学生姓名:指导教师:职称:教授2009年6 月 4日目录第一章任务书一、工程概况 (1)二、配电系统 (1)三、照明配电概括 (1)四、动力配电概况 (1)第二章动力工程设计第一节方案的确定及动力介绍 (1)一、方案的确定 (1)二、动力介绍 (1)三、设备的选择 (2)第二节锅炉房动力计算书 (3)第三章照明工程设计第一节方案的确定 (5)第二节光源的选择 (5)第三节照明器的布置 (5)第四节照明线路 (5)一、照明线路的一般要求 (5)二、照明线路的基本形式 (6)第五节照度计算 (6)一、照度标准 (6)二、照明种类 (6)三、照度确定 (6)四、开关和插座的选择 (9)五、照明配电负荷计算表 (9)六、导线的选择 (9)七、照明器的安装 (10)第四章防雷接地工程的设计第一节防雷设计 (11)第一节接地设计 (11)参考文献 (12)设计题目:某锅炉房供配电系统设计第一章任务书一、工程概况本工程是给两台2.8MW和2.1MW的供暖锅炉锅炉房的动力,照明工程的配电。
其中,锅炉房是30×6×5米单层建筑(各房间大小如建筑底图),内放置两台常压锅炉和三台循环水泵,其中两台常压锅炉根据工艺要求各配备一台5.5kW的电动机供给鼓风机,三台循环水泵各配备一台37kW的电动机,两台盐泵各配置一台4kW的电动机。
防雷设计按三类防雷考虑。
二、配电系统1、本工程中锅炉房对电力的供应没有特殊的要求,属于三级负荷,所以按三级负荷供电。
电源采用380/220V三相四线制交流电源,中性线做重复接地,并分为N、PE(中性线)即TN-C-S 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不大于4欧姆。
热工专业锅炉房项目初步设计说明书范本

XX
积雪厚度
XX
冰冻深度
XX
采暖室外计算温度
XX
采暖期平均温度
XX
5.3 水质条件
锅炉房用水由 XX 水源供水,原水检测报告如下表:
锅炉房说明书 共 36 页第3页
档案号 热-XXX
/明
大庆油田工程有限公司
说
明
书
项目号 XXXX
共 36 页 第 4 页
报告编号:水检 XXX
原水检测报告
样品名称
水样
6.29《涂装前钢材表面处理规范》SY/T0407-97
6.30《涂装前钢材表面锈蚀等级和除锈等级》GB8923-88
6.31《钢制管道及储罐防腐蚀控制工程设计规范》SYJ0007-1999
6.32《钢制容器防腐和保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SY/T4059-93
6.33《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98)国务院令第 253 号
锅炉房说明书 共 36 页第2页
项目 粒度
全水 Mt% 空干基水份 Mad%
灰 分 Ad %
挥发份 Vdaf.v %
坩锅粘结号 ORC 全硫分 %
高位发热量 Qgr.ad (MJ/kg)
DT
灰溶点 ℃
ST
指标
≤50
≤13
≤8
≤29
元
素
≥28
含
量
S≤0.5
≥22
灰
成
1170~1240
分
1240~1300
8 站址及建站条件
8.1 站 址
新建燃煤锅炉房站址选择在 XX 所属土地范围内,位于 XXX,自然地面标 高 XXX~XXXm,锅炉房占地 XXXm2。
8.2 站址交通
锅炉说明书

第1章绪论1.1设计概况1.1.1设计及城市说明本次课程设计为齐齐哈尔市某小区锅炉房工艺设计齐齐哈尔是中国黑龙江省第二大城市,面积约为4569平方公里,位于北纬:47°00′~47°52′,东经123°33~124°28′。
齐齐哈尔市地域平坦,平均海拔146米,东部和南部地势低洼。
齐齐哈尔市属中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冬长严寒,夏秋凉爽。
年降水量415毫米,年均温3.2℃,1月均温-25.7℃,7月均温22.8℃。
历史上最高气温发生在1980年6月26日,42.1℃,最低气温发生在1956年1月8日,-39.5℃。
1.1.2设计规模该设计采暖负荷11.8MW,热网作用半径800m,建筑物最大高度为24m,其供水温度为95℃,回水温度70℃1.1.3设计深度整个设计力求设备选型准确合理、工艺流程布置顺畅、经济技术合理、燃料消耗低、初投资小。
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供热负荷的计算;锅炉型号及台数选择;锅炉烟风系统设计及计算;运煤除渣系统的设计;热力系统的设计;锅炉房总体设计和布置等1.2原始资料1.2.1热负荷及参数1、热负荷:①采暖热负荷1Q=11.8MW;②生产热负荷2Q=0;③生活热负荷3Q=0;④通风热负荷4Q=0;2、参数:t t ℃;①供回水温度/95/70g h②热网作用半径R=800m;③建筑物最大高度H=24m;1.2.2气象资料:t=-26℃海拔=145.9m 室外计算温度wt=-10.2℃采暖天数=179天平均温度pj主导风向:NW 大气压力=100460Pa最大冻土层深度=225cm1.3设计规范及标准[1]《锅炉及锅炉房设备》[2]《工业锅炉房设计手册》[3]《锅炉房工程通用图集》[4]《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5]《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2章锅炉型号及台数选择2.1热负荷计算2.1.1最大计算热负荷表2.1最大计算热负荷2.1.2锅炉房采暖期平均热负荷表2.2平均热负荷2.1.3采暖年热负荷表2.3采暖年热负荷2.1.4热负荷延续时间图表2.4热负荷延续时间表注:计算根据公式 max'n wn wQ Q t t =-图2.1热负荷延续时间图2.2锅炉型号和台数的确定2.2.1燃烧设备选择燃烧设备的选型,主要取决于燃用燃料的物理化学特性(灰分、水分、挥发分、发热量、颗粒度、灰熔点等)、锅炉的蒸发量及负荷特性、环境保护的要求等,同时也必须考虑和坚固它在制造、安装、运行、维护诸多方面的耗钢、耗煤、耗电等技术经济指标。
设计说明书-《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

《锅炉与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热能与动力工程系空调制冷专业目录第1章原始资料 (1)1.1 热负荷资料 (1)1.2 煤质资料 (1)1.3 水质资料 (1)1.4 气象与地质资料 (2)1.5 工作班次 (2)第2章锅炉型号和台数的选择 (3)2.1 热负荷计算 (3)2.1.1 计算热负荷 (3)2.1.2 平均热负荷 (3)2.1.3 全年热负荷 (3)2.2 锅炉台数确定原则 (4)2.3 锅炉类型的选择 (5)2.3.1 应能满足供热介质参量的要求 (5)2.3.2 应能有效地燃烧所采用的燃料 (5)2.3.3 其它 (5)第3章燃烧热平衡计算 (7)3.1 燃烧过程中烟道各处过量空气系数及各受热面的漏风系数 (7)3.2 理论、实际空气量及理论、实际烟气量计算 (7)3.3 各受热面烟道中的烟气特性 (9)3.4 烟气温焓表 (9)3.5 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 (9)第四章炉膛热力计算及尺寸确定参考文献 (17)致谢 ................................................................................................ 错误!未定义书签。
附录 .. (52)第1章 原始资料1.1 热负荷资料表1-1热负荷资料1.2 煤质资料辽宁抚顺烟煤:ar C =55.82%,ar H =4.95 %, ar O =8.77%,ar N = 1.04 %, ar S = 0.51 %,ar A = 16.71%,ar M =12.20 %,daf V = 46.04%,ar net Q .= 22.38kJ/kg1.3 水质资料总硬度 H 0 3.6mmol/L ; 非碳酸盐硬度H BT 1.6mmol/L ; 碳酸盐硬度H T 2.0mmol/L ; 总碱度A 2.3mmol/L ; PH 值 8.4; 溶解氧 9mg/L ; 溶解固形物 426mg/L ; 夏季最低水温 20℃; 冬季最低水温 5℃; 供水压力 0.6 MPa ; 悬浮物及含油量极微,忽略不计。
锅炉设计说明书

锅炉设计说明书锅炉和锅炉房⼯艺课程设计设计说明书某⼚3×4t/h蒸汽锅炉房⼯艺设计起⽌⽇期:2008 年 5 ⽉26 ⽇⾄2008 年6 ⽉1 ⽇学⽣姓名某某某班级建环103学号12成绩空指导教师(签字) 空⼟⽊⼯程学院年⽉⽇⽬录1 设计概况 (1)2 原始资料................................................................................ .. (1)2.1 热负荷资料 (1)2.2 煤质资料 (1)2.3 ⽔源资料 (1)2.4 ⽓象资料 (1)2.5 其它资料 (2)3热负荷计算及锅炉选择 (2)3.1 热负荷计算 (2)3.2 锅炉型号与台数的确定 (4)4 给⽔及⽔处理设备 (4)4.1 给⽔设备的选择...................................................................... . (4)4.2⽔处理系统设计及设备选择 (5)5 汽⽔系统主要管道管径的确定 (8)5.1锅炉房最⼤的⽤⽔量及⾃来⽔总管管径的计算 (8)5.2与离⼦交换器相接的各管管径的确定 (8)5.3给⽔管管径的确定 (8)5.4蒸汽管管径的确定 (9)6分汽缸的选⽤ (9)6.1分汽缸的直径的确定 (9)6.2分汽缸筒体长度的确定 (9)7 送、引风系统的设备选择计算 (10)7.1锅炉燃料消耗量的计算 (10)7.2理论空⽓量和理论烟⽓量 (10)7.3送风机的选择计算 (10)7.4引风机的选择计算 (11)7.5烟⽓除尘设备的选择 (12)7.6烟囱设计计算 (12)8 燃料供应及灰渣清除系统 (13)8.1燃料供应系统 (13)8.2灰渣清除系统 (14)8.3煤场和灰渣场⾯积的确定 (14)9 锅炉房布置 (15)附表1 锅炉房⼈员的编制 (18)附表2锅炉房主要设备表 (18)设计⼩结 (20)参考⽂献 (21)摘要本设计为⼀某⼚的锅炉房设计,采⽤蒸汽锅炉,为⽣产、⽣活和通风⽣产饱和蒸汽。
设计说明书-《锅炉房实用设计手册》汇总

《锅炉与锅炉房设备》课程设计热能与动力工程系空调制冷专业姓名:学号:目录第1章原始资料 (1)1.1 热负荷资料 (1)1.2 煤质资料 (1)1.3 水质资料 (1)1.4 气象与地质资料 (2)1.5 工作班次 (2)第2章锅炉型号和台数的选择 (3)2.1 热负荷计算 (3)2.1.1 计算热负荷 (3)2.1.2 平均热负荷 (3)2.1.3 全年热负荷 (3)2.2 锅炉台数确定原则 (4)2.3 锅炉类型的选择 (5)2.3.1 应能满足供热介质参量的要求 (5)2.3.2 应能有效地燃烧所采用的燃料 (5)2.3.3 其它 (5)第3章燃烧热平衡计算 (7)3.1 燃烧过程中烟道各处过量空气系数及各受热面的漏风系数 (7)3.2 理论、实际空气量及理论、实际烟气量计算 (7)3.3 各受热面烟道中的烟气特性 (8)3.4 烟气温焓表 (9)3.5 锅炉热平衡及燃料消耗量计算 (9)第四章炉膛热力计算及尺寸确定第五章对流受热面热力计算及尺寸确定第4章耗水量计算及水处理设备的选择 (11)4.1 耗水量的计算 (11)4.2 水处理方案的确定 (11)4.2.1 蒸汽锅炉对水质的要求 (11)4.2.2 水质处理方案的确定 (12)4.2.3 钠离子交换器计算 (14)4.2.4 软化水箱的体积计算及选型 (17)4.2.5 再生液制备系统及计算 (18)4.2.6 除氧方式的选择及计算 (19)4.2.7 锅炉排污计算及设备选择 (20)4.3 水泵的选择 (23)4.3.1 选择水泵时应考虑因素 (23)4.3.2 选择给水泵台数和容量的规则 (24)4.3.3 给水泵的型号 (24)4.3.4 除氧水泵的型号 (25)4.3.5 盐液泵的型号 (25)第5章送引风系统设备的选择计算 (26)5.1 送引风设计要求 (26)5.2 风烟道设计要点 (26)5.3 送风系统的设计 (27)5.3.1 送风机的风量计算及选型 (27)5.3.2 风道断面的确定 (28)5.3.3 风道阻力的计算 (28)5.4 引风系统的设计 (31)5.4.1 排烟量设计计算及引风机的选型 (31)5.4.2 烟囱的计算 (31)5.4.3 烟道布置及其断面尺寸的确定 (32)5.4.4 烟道阻力计算 (34)第6章除尘设备的选择 (37)6.1 除尘设备的选择 (37)6.2 锅炉大气污染烟尘排放量计算 (37)6.2.1 锅炉烟尘排放量和排放浓度的计算 (37)6.2.2 锅炉二氧化硫排放量的计算 (38)第7章运煤除渣系统的设计 (40)7.1 运煤系统重要性 (40)7.2 运煤系统的设计计算 (40)7.2.1 锅炉房年耗煤量 (40)7.2.2 锅炉房小时最大耗煤量 (40)7.2.3 锅炉房最冷月昼夜耗煤量 (40)7.2.4 锅炉房最冷月耗煤量 (41)7.3 运煤系统的选择 (41)7.3.1 埋刮板输送机的选择 (41)7.3.2 炉前储煤斗体积 (42)7.3.3 煤场面积的计算 (42)7.3.4 运煤系统附属设备的选择 (43)7.4 除渣系统的设计计算 (44)7.4.1 灰渣总量计算 (44)7.4.2 灰渣场面积 (45)7.4.3 灰渣斗体积计算 (45)第8章热工测量与自动控制 (46)8.1 热工检测 (46)8.2 热工控制 (47)第9章锅炉房的工艺布置说明 (49)9.1 锅炉房建筑 (49)9.1.1 锅炉房建筑的组成 (49)9.1.2 锅炉房建筑的布置形式 (49)9.2 锅炉房设备布置 (49)参考文献 (50)致谢 (51)附录 (52)第1章 原始资料1.1 热负荷资料表1-1热负荷资料1.2 煤质资料阳泉烟煤:ar C = %,ar H = %, ar O = %,ar N = %, ar S = %,ar A = %,ar M = %,daf V = %,ar net Q .= kJ/kg1.3 水质资料总硬度 H 0 3.6mmol/L ;非碳酸盐硬度H BT 1.6mmol/L ;碳酸盐硬度H T 2.0mmol/L ;总碱度A 2.3mmol/L ;PH 值 8.4;溶解氧 9mg/L ;溶解固形物 426mg/L ;夏季最低水温 20℃;冬季最低水温 5℃;供水压力 0.6 MPa ;悬浮物及含油量极微,忽略不计。
毕业设计锅炉房设计说明书

前言随着生产的发展,锅炉房设备日益广泛的运用于现代化工业建设的各个部分,成为发展国民经济的重要热工设备之一。
从量大面广这个角度来看,除电力以外的各个行业中运行的主要是中小型锅炉,但目前能源的增长大大落后于生产的增长。
面对这些锅炉,如何发掘潜力提高他的热效率,有着极为重要的实际意义。
此外,使锅炉能因地制宜的有效使用地方燃料,并未满足环境的要求而努力解决烟尘问题,以及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减轻工作强度,保证锅炉额定压力及运行效率,安全可靠的运行锅炉也是需要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毕业设计是对毕业生大学四年所学知识的一次系统检测,同时也是对学生综合能力的一次系统提升。
通过毕业设计,可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通过本设计,学生可以基本掌握空调系统设计的基本流程,对以后参与工程建设及设计有很大的帮助.本次锅炉房的毕业设计是石家庄筑路机械厂锅炉房工艺设计,该锅炉是新建锅炉房.本设计给出了锅炉房设计的全部过程,包括锅炉设备的选型、水处理系统、运煤系统、除渣系统、除尘系统等的设计。
在设计过程中,本人多方查找锅炉房的资料,征求老师和同学们的意见,力求设计符合规范,达到老师给定的设计要求。
设计过程中遇到了许多以前课程设计中从未遇到过的工程实际问题,对本人来说是一次不小的考验,但同时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中慢慢的提高自己的知识运用能力,具备了一些基本的设计能力,使我受益匪浅.设计过程中,本人不但专业综合素质得到提高,而且提高了许多办公软件的熟练度,如Excel,Word。
特别是CAD制图,本人已能熟练运用。
本次设计得到了田安民老师的悉心指导及教研室其他老师的教诲,在此特向诸位老师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也感谢同组人员的帮助与协作.由于本人所学知识有限、经验不足,设计中的错误及不合理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各位老师批评指正。
概述1.设计题目石家庄筑路机械厂锅炉房工艺设计2.设计任务本题目设计任务是为该厂新建锅炉房的工艺设计,同时考虑扩建的要求,使新建锅炉房既能满足工程结束后,该厂生产、生活及供暖通风对用热的需要,又要使扩建时顺利进行且不影响已装锅炉的正常运行,同时还要使新建和扩建工程总投资费用最经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锅炉房设计说明书原始资料1.锅炉的热负荷为12MW,供回水温度为95/70℃2.燃气成分:CH498%、C3H60.4%、C3H80.3%、C3H100.3%、N21.0%。
标准状态下的*度为ρ气=0.7435Kg/m3,标准状态下的低位发热量Q低=36533KJ/m3.3.水质资料总硬度H0:460mg/L(以CaCO3计)PH值:7.56一. 热负荷、锅炉类型及台数的确定1.热负荷的计算(1)最大计算热负荷Q max = K0 K1 Q0式中 K0——热水管网的热损失系数,取值为1.08K1——采暖热负荷同时使用系数,取用1Q0——采暖最大热负荷,12MW则 Q max=1.08×1×12MW=12.96MW2.锅炉类型及台数的确定因为热媒为水,供水温度为95℃,回水温度为70℃,经计算最大热负荷为12.96MW,本设计决定选用扬州斯大燃气锅炉有限公司生产的卧式燃气热水锅炉两台,型号为WNS7.0—1.0—95/70—Q,单台锅炉的额定热功率7MW,工作压力1.0MPa,供回水温度分别为95℃和70℃。
无需备用锅炉,所选锅炉的具体参数如下:—Q型号热水回水位置G热水供水位置H烟囱中心距J 烟囱高度K烟囱直径L清扫烟管最小长度MWNS7.0—1.0—95/70—Q1500 1500 120 2145 750 5400其排烟温度为160度,NOX排放量低于400mg/m3。
二.给水和热力系统设计1.水处理方案的确定(1)热水锅炉对给水的水质要求锅横截面锅炉纵截面根据《低压锅炉水质标准》规定,对于温度不大于95度的热水锅炉,补给水和循环水的水质要求如下表所示:项目补给水循环水悬浮物mg./L总硬度me/LPH值(25℃)溶解氧mg/L≤5≤0.6≥7≤0.18.5~10≤0.1(2)水质处理方案的确定本锅炉房原水的硬度超过给水水质标准,故需进行软化处理。
由于热水锅炉不存在水的蒸发,水中盐类浓度不会增加,碱度也不会提高,而且保持一定的碱度还可以对金属壁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据此,决定选用钠离子交换软化法。
由于是连续供热方式,原水水质和处理水量较稳定,又为简化操作程序和自控设备,所以采用流动床离子交换设备(3)除氧方式的选择由于锅炉房内没有蒸汽和其它可以利用的热源,给水除氧采用炉内加Na2SO3除氧方式,它可以克服热力除氧的热量浪费。
出水溶解氧含量≤0.05mg/L,达到工业锅炉给水标准GB1576-2001要求的工业锅炉给水条件。
2.热网循环水量及循环水泵的选择计算见下表:表——13.热网补给水水量及补水泵的选择见下表:表——24.流动床离子交换器的选择软化水的消耗量按热网系统补给水量确定,即为7440kg/h,故选取沈阳科林环境工程有限公司生产的KRS200-400×2型流动床,其技术性能见下表:技数参数为:由于原水的总硬度高达9.2me/L,属高硬度水,所以决定选取用逆流再生钠离子交交换器两台,当每一台交换器的软化水产出水超过锅炉给水的充许硬度时,随即把第二台串入使用,直到第一台交换器出水硬度达到1~1.5me/L时,停运一台,准备再生,由第二台单独运行。
5.软化水箱的体积确定本锅炉房设软化水箱一只,其体积按40min的补给水量计算,即:Vrs=0.67G′wb=4.9848m3现选用方型开式水箱,其尺寸为2000×2000×1500,其公称体积为6.0m36.除氧系统装置的计算与设备的选择本设计选用民力公司生产的HJEHY04型化学除氧器,具体参数如下:三. 通风系统设计及设备选择1.通风方案的确定锅炉采用机械送风和引风,即平衡通风。
在正常运行时,炉内保持20~40Pa的负压,考虑到动行调节的方便,仍保持单机系统,其配套风机型号如表5—37所列。
2.送风系统设计(1) 送风量的确定:1) 理论空气量的计算按下式计算:]5.1)4(5.05.0[211222.O S H H C nm CO H V n m o k -++++=∑ 式中:ok V ——燃气燃烧理论空气需要量,N m 3/ m 32H 、S H 2、2O 、n m H C ——燃气中各成分的体积含量,%由给定条件可得:]5.1)4(5.05.0[211222.O S H H C nm CO H V n m o k -++++=∑ ]3.0)4103(3.0)483(4.0)463(98)441[(211+++++++=33/57.9m m =2) 己知燃气的低位发热量Q 低=36533KJ/m 3可计算在额定负荷下的燃气耗量B :h m Q Q B /3.134495.01036533360010960.1286400336低max =⨯⨯⨯⨯==η 3) 锅炉在额定工况下的空气需要量k V 按下式计算:273273)(+∆-''=k l l o k k t BV V αα 式中:k V ——冷空气流量,m 3/h ;B ——锅炉在额定负荷下的燃气耗量,N m 3/hl α''——炉膛出口过剩空气系数,取为1.10l α∆——炉膛的漏风系数,燃气锅炉取为0.05k t ——冷空气温度,℃则额定工况下的空气需求量k V 为:h m t BV V k l l o k k /6.1499227327330)05.010.1(57.93.1344273273)(3=+-⨯⨯=+∆-''=αα 4) 鼓风风量kg V 可按下式计算bV V kg k g 760β= 其中:kg V ——鼓风机风量,m 3/h ;g β——风量富裕系数,对单炉配置的鼓风机取1.1。
对集中配置的鼓风机取1.15;k V ——锅炉在额定工况下的空气需要量,m 3/h ;b ——天津的大气压力,毫米汞柱,在天津地区因海拔较低取为760mm 汞柱。
则h m b V V kg k g /5.172417607606.1499215.17603=⨯⨯==β 分别为每台锅炉设置鼓风机,则每台风机的风量为:h m V k g /862125.172413=='(2)风道断面的确定1)采用矩形断面的金属风道,断面尺寸先按风速ω为10m/s 计算,224.010360086213600m V F k =⨯=⨯=ω则选取风道的断面尺寸为400×500mm ,实际风速为:s m F V k /47.1120.0360086213600=⨯=⨯=ωPa h mc16.4247.1116.144.08.003.02=⨯⨯⨯=∆∴3. 引风系统设计(1)当α>1时,燃烧产物的总成分分别为:33/01.1)3.033.034.03981(01.0)(01.02m m H mC V n m RO =⨯+⨯+⨯+⨯==∑ 33/3015.057.9)115.1(21.0)1(21.02m m V V o k O =-=-=α332/71.8101.057.915.179.001.079.02m m N V V OK N =⨯+⨯⨯=+=α燃烧产物的总体积:332222总/01.127.83015.0999.101.1m m VO VN O VH VRO V =+++=+++=(2)引风机风量按下式计算:bV V yy yy 760β= yy V ——引风机风量,m 3/hy β——引风机风量富裕系数,对单炉配置的引风机,取为1.1,对于集中配置的引风机取为1.15y V ——锅炉在额定负荷下的排烟量,m 3/h 。
据燃烧和热力计算资料,锅炉排烟量: h m b V V yy yy /185677607603.134401.1215.17603=⨯⨯⨯==β分别设置引风机,则每台风机的风量为:h m V k g /92842185673=='出口段面尺寸的确定:采用圆形断面的金属风道,其直径与锅炉烟囱窗的出口直径保持一致,即Φ=700mm , 为了简化本示例的计算,烟道各处的漏风和烟温降都略为不计, 锅炉出口至风机出口断面尺寸和烟道阻力计算,(3)烟道布置及其断面尺寸的确定锅炉至引风机的烟道全部采用钢筋混凝土制作,其布置方式如平面布置图所示; (4)烟道阻力计算1) 锅炉内部正压:△h n =20Pa ;锅炉本体阻力:△h g =1000Pa 2)如图所示:管段1中的空气流速为:s m F V /84.5375.014.3360092843600221=⨯⨯=•=ω;动压头为:Pa h d 6.13284.58.02221=⨯==∆ρω 因气流速度小于10m/s ,所以不计管段的沿程阻力;3)弯头2处的局部阻力为:Pa h h dy jb 08.46.133.022=⨯=•=∆ζ4)管段3中的空气流速为:s m F V /32.105.0360092843600233=⨯=•=ω;动压头为:Pa h d 6.42232.108.02223=⨯==∆ρω; 管段3的当量直径为:m b a ab d dl 5.05.05.05.05.0223=+⨯⨯=+=管段3的沿程阻力为:Pa hmc 55.175.06.4212.405.0=⨯⨯=∆5) 弯头5处的局部阻力为:Pa h h dy jb6.2526.423.05=⨯⨯=•=∆ζ 6)管段4中的空气流速为:s m F V /52.107.0360092843600244=⨯=•=ω动压头为:Pa h d 31.44252.108.02224=⨯==∆ρω管段4的当量直径为:m b a ab d dl 98.05.05.07.07.0224=+⨯⨯=+=则管段4的沿程阻力为:22ρωλdl d l hmc =∆Pa hmc 3198.031.4477.1305.0=⨯=∆则自风机入口至烟囱出口的总阻力为:Pa h z 203103316.25255.17208.42=+++⨯+⨯=∆4.烟囱设计采用机械通风时,烟囱高度按GB384-83《锅炉烟尘排放标准》选定, 应选取的烟囱高度为40米。
(1)烟囱出口和底部直径的计算选取烟囱的出口烟速为ω=15m/s ,而总的烟气量yy V 为18567h m /3则烟囱的出口直径为:m V d yy66.01592840188.00188.02===ω本设计取: 2d =0.7m取锥度为i=0.02,则烟囱的底部直径为:d 1=0.7+2×0.02×20=1.3m(2)烟囱阻力计算采用机械通风,认为烟道和烟囱中的冷却不考虑,所以烟囱的出口烟气温度就认为是排烟温度,即160℃。
s m F V yf /4.137.0785.03600185673600222=⨯⨯=•=ω 动压头:Pa h dy 7.7224.1381.02==1)烟囱的沿程阻力Pa ihyzm237.7202.0805.0282=⨯⨯=•=∆ρωλ2) 烟囱口阻力(动压损失)Pa h h dy jb yz 3.47=•=∆ζ式中 ζ——烟囱出口阻力系数,取1.1Pa h jbyz 807.721.1=⨯=∆∴ 烟烟囱阻力:Pa h h h jbyz m yz yz 1032380=+=∆+∆=∆3)烟囱引力计算:己知烟囱内烟气平均温度,v pj =v py =160℃;外界空气温度取为30℃,标准状态下空气和烟气*度为33/34.1,/293.1m kg m kg oy o k ==ρρ所以烟囱引力为Pat t g H S y oy k ok yz yz 158)16027327334.110273273293.1(81.940)273273273273(=+-+⨯=+-+=ρρ 4)则引风机出口至烟囱出口烟道总阻力为:Pa h h h hz g n z12232032010002=++=∆+∆+∆=∆∑由此可见∑∆zh>S yz ,所以引风机出口为正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