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史学史”课程教学参考书目

合集下载

“外国史学史”参考文献

“外国史学史”参考文献

“外国史学史”参考文献目录一、“外国史学史”参考文献之中文部分一般来说外国史学史包括两个层面的研究一是史学史,一是历史理论。

近年来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成绩斐然,无论是文章还是论著其质量都与日俱进;本文献只提及研究著作。

文献顺序按照作者姓氏音序排列。

1、译著:史学史1.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张广勇、张宇宏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2.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3.班兹:《史学》,向达译,商务印书馆1930年;4.班兹:《新史学与社会科学》,董之学译,商务印书馆1933年;5.德门齐也夫等著:《近现代美国史学概论》,黄巨兴等译,三联书店1962年;6.古奇:《十九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耿淡如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7.凯利:《多面的历史》,陈恒、宋立宏译,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8.鲁宾逊:《新史学》,何炳松译1924年;9.鲁滨逊:《新史学》,齐思和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10.汤普森:《历史著作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1.特纳:《美国历史学家特纳及其学派》,杨生茂编,商务印书馆1983年;12.维拉莫维支:《古典学的历史》,陈恒译,北京三联书店2008年。

史学理论1.埃里克•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马俊亚、郭英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2.爱德华·卡尔:《历史是什么?》,陈恒译,商务印书馆2007年;3.巴尔格:《历史学的范畴和方法》,莫润先、陈桂荣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4.白寿彝主编:《史学概论》,宁夏人民出版社1983年;5.伯克:《法国史学革命:年鉴学派(1929-1989)》,刘永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6.布洛克:《史家的技艺》,周婉荣译,台湾远流出版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89年;7.杜维运:《史学方法论》,台湾华世出版社1979年;8.朵伊森:《历史知识理论》,胡昌治译,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6年;9.葛懋春主编:《历史科学概论》,山东教育出版社1983年、1984年修订版;10.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99年;11.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三联书店1956年;12.卡尔·波普:《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如楫、邱仁宗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13.卡尔·亚斯贝尔斯:《历史的起源与目标》,魏楚雄、俞新天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14.柯林武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等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年;15.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实际》,傅任敢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16.勒高夫、诺拉:《新史学》,姚蒙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17.勒高夫等主编:《新史学》,姚蒙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18.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杜章智、任立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版;19.罗德里克·弗拉德:《计量史学方法导论》,王小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1年;20.罗德里克·弗拉德:《历史计量法导论》,肖朗、刘立阳等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21.米罗诺夫、斯捷潘诺夫:《历史学家与数学》,黄立茀、夏安平、苏戎安译,华夏出版社1990年;22.米罗诺夫:《历史学家和社会学》,王清和译,华夏出版社1988年;23.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24.汤因比:《历史研究》(索麦维尔节本),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重印本;25.田昌五、居建文:《历史学概论》,河南人民出版社1984年;26.田汝康等选编:《现代西方史学流派文选》,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27.田晓文:《唯物史观与历史研究——西方心智史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28.托波尔斯基:《历史学方法论》,华夏出版社;29.托马斯•卡莱尔:《论英雄和英雄崇拜》,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30.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31.悉尼•胡克:《历史中的英雄》,王清彬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32.亚斯贝尔斯:《智慧之路》,柯锦华等译,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1988年;33.伊格尔斯:《历史研究国际手册:当代史学研究和理论》,陈海宏、刘文涛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34.伊格尔斯:《欧洲史学新方向》,赵世玲、赵世瑜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35.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36.张文杰等编译:《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关于西方史学史的书籍

关于西方史学史的书籍

关于西方史学史的书籍西方史学史是研究西方历史学的发展、理论和方法的学科。

下面我将为大家简要介绍几本内容生动、全面且具有指导意义的西方史学史的书籍。

首先是恩斯特·贝格曼的《西方史学史》。

这本书是西方史学史的经典之作,内容丰富多样,涵盖了西方历史学发展的各个阶段。

贝格曼详细介绍了古代历史学的起源,中世纪历史学的发展,以及近代历史学的繁荣。

书中分析了不同时期历史学家们的思想、方法和贡献,对于理解西方历史学的形成和演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次是亨利·布莱克本的《西方史学史导论》。

这本书以批判性的视角回顾了西方史学的发展,特别注重了理论和方法的演进。

布莱克本详细介绍了不同时期的历史学派别和学者们的争论,例如历史唯物主义与历史理想主义之争,实证主义与解释学派的对立,以及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挑战。

通过对这些争论和思潮的全面分析,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西方史学的发展脉络和各个时期的学术思想。

第三本推荐是基思·詹金斯的《西方的历史》。

这本书虽然不是专门介绍西方史学史的,但它从历史学的角度审视了西方社会的发展,内容既全面又生动。

詹金斯结合了史学、社会学以及人类学的理论和方法,对西方历史进行了全景式的解读。

他关注历史的社会性和其对个体生活的影响,同时也批判性地审视了西方史学的局限性和偏见。

这本书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西方社会历史的演变,并在一定程度上为西方史学的研究指明了方向。

综上所述,以上这三本书籍无论是在内容的广度和深度上,还是在对于西方历史学发展的理解和分析上,都具备了引导读者对西方史学史有全面、深入认识的能力。

无论是对于专业的历史学研究者,还是对于广大读者群体,它们都是不可多得的优秀参考书籍。

大学西方史学史教案

大学西方史学史教案

大学西方史学史教案大学西方史学史教案一、教学目标本课程旨在让学生深入了解西方史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理论,理解不同历史学派系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掌握西方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技巧,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研究能力,提升其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二、教学内容1.史学的起源和发展:1.1 古代史学1.2 中世纪史学1.3 文艺复兴时期史学1.4 近代史学1.5 当代史学2.史学派别及其主要代表人物:2.1 法国安南学派2.2 德国历史学派2.3 英国历史学派2.4 美国历史学派2.5 国际史学派3.史学的基本理论:3.1 唯物史观3.2 唯心史观3.3 文化史观3.4 结构史观3.5 社会史观4.史学的研究方法:4.1 文献研究法4.2 现场考察法4.3 比较研究法4.4 人物生平法4.5 统计分析法5.史学研究的具体案例:5.1 西方城市化的历史研究5.2 工业革命对社会的影响研究5.3 二战后欧洲一体化历史研究5.4 亚洲和非洲的殖民地史研究三、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讲授、讨论、阅读、实证研究等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深入理解西方史学的发展历程和理论,引导学生从多角度思考历史问题,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研究能力。

四、考核方式学生将进行课堂讨论、论文撰写等评估方式,通过评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和理解程度,帮助学生深入了解西方史学并提高自己的研究能力。

五、教学资源教师将结合教学需要,使用图书馆、互联网和其他学术资源提供给学生丰富的学习资料和研究资源。

六、教学效果通过本课程学习,学生将深入了解西方史学的发展历程和理论,并掌握西方史学的基本研究方法和研究技巧,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研究能力,提高其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进而做出更好的历史研究成果。

西方史学史阅读计划

西方史学史阅读计划

西方史学史阅读计划
阅读西方史学史,可以按照以下计划进行:
1. 古代史学
- 《希腊历史学思想史》 - 约翰·巴尔塔斯拉
- 《古希腊史学的理论基础》 - 乔治·吉普
- 《罗马史学思想史》 - 安德烈·皮格曼
2. 中世纪史学
- 《封建主义史学》 - 卡尔·米伦多夫
- 《中世纪史学研究》 - 弗里吉罗·法朗基
- 《中世纪史学的认识形态》 - 羅曼·雅各布森
3. 文艺复兴时期与启蒙时代史学
- 《文艺复兴时期史学的起源和发展》 - 托马斯·朗
- 《启蒙时代史学思想史》 - 塔纳·李维
- 《16至18世纪的史学理论》 - 恩斯特·贝雷斯
4. 新史学运动
- 《历史学的对象、方法和理论原则》 - 厄斯特·伯纳普 - 《历史学的批判》 - 乔治·利方兹
- 《历史学简史》 - 尼冯·狄契瓦
5. 当代史学
- 《历史学的反思》 - 卡洛·高奇
- 《西方史学新坛》 - 弗里吉罗·克里塔
- 《历史学与现代社会的相互关系》 - 托尼·贝莱兹
在阅读中,可以结合相关的历史学著作、历史学文章、历史学家的传记等进行深入了解。

另外,在阅读过程中要注意思考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论方面的问题,对不同史学派别的观点进行比较和评价。

西方史学史书目1

西方史学史书目1

西方史学史中文参考书目(一)原著(1)荷马:《伊利亚特》、《奥德赛》,花城出版社,1994年(2)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商务印书馆,1991年(3)希罗多德:《历史》,商务印书馆,1959年,1986年(4)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商务印书馆,1960年,1986年(5)色诺芬:《长征记》,商务印书馆,1985年(6)色诺芬:《经济论》、《雅典的收入》,商务印书馆,1961年(7)色诺芬:《回忆苏格拉底》,商务印书馆,1984年(8)亚里士多德:《雅典政制》,商务印书馆,1959年(9)恺撒:《高卢战记》,商务印书馆,1979年(10)恺撒:《内战记》,商务印书馆,1986年(11)撒路斯提乌斯:《喀提林阴谋》、《朱古达战争》,商务印书馆,1995年(12)李维:《罗马史》选,商务印书馆,1980年(13)塔西佗:《编年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14)塔西佗:《历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15)塔西佗:《阿古利可拉传》、《日耳曼尼亚志》,商务印书馆,1985年(16)苏维托尼乌斯:《罗马十二帝王传》,商务印书馆,1995年(17)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商务印书馆,1990年(18)阿庇安:《罗马史》,商务印书馆,1976年(19)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商务印书馆,1979年(20)圣经《旧约全书》《新约全书》,香港圣经公会,1980年(21)奥古斯丁:《忏悔录》,商务印书馆,1963年,1989年(22)奥古斯丁:《独语录》,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7年(23)格利高里:《法兰克人史》,商务印书馆,1981年(24)比德:《英吉利教会史》,商务印书馆,1991年(25)艾因哈德:《查里大帝传》,商务印书馆,1979年(26)无名氏:《盎格鲁-撒克逊编年史》,商务印书馆,2004年(27)薄伽丘、布鲁尼:《但丁传》,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28)马基雅维里:《佛罗伦萨史》,商务印书馆,1982年(29)马基雅维里:《论李维》,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30)蒙田:《蒙田随笔全集》,译林出版社,1996年(31)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商务印书馆,1961年(32)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商务印书馆,1962年(33)孟德斯鸠:《波斯人信札》,译林出版社,2000年(34)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商务印书馆,1982年(35)伏尔泰:《风俗论》,商务印书馆1997年(36)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商务印书馆,1997年(37)吉本:《吉本自传》,三联书店,1989年(38)席勒:《三十年战争史》,商务印书馆,2009年(39)维柯:《新科学》,商务印书馆,1989年(40)维柯:《维柯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97年(41)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商务印书馆,1996年(42)赫尔德:《人类历史哲学观念》,三联书店,1999年(43)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三联书店,1998年(44)黑格尔:《哲学史讲演录》,商务印书馆,1978年(45)黑格尔:《历史哲学》,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46)朗克:《教皇史》选,商务印书馆,1962年(47)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商务印书馆,1983年(48)布克哈特:《世界历史沉思录》,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49)伯伦汉:《史学方法论》,台湾商务印书馆,1975年(50)戚美尔曼:《伟大的德国农民战争》,商务印书馆,1982年(51)蒙森:《罗马史》,商务印书馆,1994年(52)尼采:《历史对于人生的利弊》,商务印书馆,2000年(53)米涅:《法国革命史》,商务印书馆,1977年(54)基佐:《一六四零年英国革命史》,商务印书馆,1985年(55)基佐:《法国文明史》,商务印书馆,第一册,1993年(56)基佐:《法国文明史》,商务印书馆,第二册,1995年(57)基佐:《法国文明史》,商务印书馆,第三册,1997年(58)基佐:《法国文明史》,商务印书馆,第四册,1998年(59)基佐:《欧洲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98年(60)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商务印书馆,1988年(61)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商务印书馆,1992年(62)托克维尔:《托克维尔回忆录》,商务印书馆,2004年(63)托克维尔:《回忆录: 1848年法国革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年(64)米什莱:《米什莱散文选》,百花文艺出版社,1991年(65)孔德:《论实证精神》,商务印书馆,1996年(66)丹纳:《艺术哲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年(67)瑟诺博斯:《法国史》,商务印书馆,1964年(68)伯克:《法国革命论》,商务印书馆,1998年(69)格罗特:《希腊史》选,商务印书馆,1963年(70)卡莱尔:《论英雄和英雄崇拜》,新华出版社,1988年(71)卡莱尔:《英雄和英雄崇拜》,三联书店,1988年(72)卡莱尔:《英雄和英雄崇拜》,辽宁教育出版社,1998年(73)卡莱尔:《文明的忧思》,中国档案出版社,1999年(74)卡莱尔:《生命的沉思》,新华出版社,2000年(75)卡莱尔:《拼凑的裁缝》,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6)卡莱尔:《卡莱尔文学史演讲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77)卡莱尔:《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商务印书馆,2005年(78)卡莱尔:《卡莱尔、爱默生通信集》,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9)博克尔:《英国文明史》,商务印书馆,1932年(80)阿克顿:《自由的历史》,贵州人民出版社,2001年(81)阿克顿:《自由史论》,译林出版社,2001年(82)阿克顿:《法国大革命讲稿》,贵州人民出版社,2004年(83)阿克顿:《自由与权力: 阿克顿勋爵说文集》,台北县桂冠图书股份有限公司, 2004年(84)阿克顿:《近代史讲稿》,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年(85)柏雷:《思想自由史》,岳麓书社,1988年(86)伯瑞:《进步的观念》,三联书店,2005年(87)普莱斯苛特:《墨西哥征服史》选,1965年(88)普雷斯科特:《秘鲁征服史》,商务印书馆,1996年(89)马汉:《海权对历史的影响》,中国人民解放军出版社,1998年(90)马汉:《海权论》,中国言实出版社,1997年(91)马汉:《海军战略》,商务印书馆,1994年(92)幸德秋水:《基督何许人也》,商务印书馆,1982年(93)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商务印书馆,1963年(94)汤因比:《历史研究》,上海人民出版社,1964年(95)汤因比:《人类与大地母亲》,上海人民出版社,2001年(96)汤因比:《一个历史学家的宗教观》,四川人民出版社,1990年(97)汤因比:《汤因比论汤因比》,三联书店,1997年(98)汤因比:《展望二十一世纪》,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99)汤因比:《艺术的未来》,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100)汤因比:《文明经受着考验》,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101)汤因比:《未来,属于中国: 汤因比论中国传统文化》,陕西人民出版社,1989年(102)巴格比:《文化:历史的投影》,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年(103)韦伯:《学术与政治》,三联书店,1998年(104)韦伯:《社会科学方法论》,华夏出版社,1999年(105)韦伯:《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106)韦伯:《韦伯文集》,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0年(107)韦伯:《文明的历史脚步》,三联书店,1997年(108)雅斯贝斯:《历史的起源和目标》(109)雅斯贝斯:《时代的精神状况》,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110)托夫勒:《第三次浪潮》,三联书店,1983年(111)托夫勒:《第四次浪潮》,华龄出版社,1996年(112)托夫勒:《权力的转移》,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年(113)托夫勒:《未来的冲击》,新华出版社,1996年(114)托夫勒:《预测与前提》,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4年(115)托夫勒:《未来学家谈未来》,浙江人民出版社,1987年(116)托夫勒:《创造一个新的文明》,三联书店,1996年(117)托夫勒:《未来的战争》,新华出版社,1996年(118)罗马俱乐部:《增长的极限》,商务印书馆,1984年(119)贝尔:《后工业社会的来临》,新华出版社,1997年(120)贝尔:《资本主义文化矛盾》,三联书店,1989年(121)梅卓忠夫:《文明的生态史观》,三联书店,1988年(122)沃斯特:《自然的经济体系——生态思想史》,商务印书馆,1999年(123)沃斯特:《尘暴:1930年代美国南部大平原》,三联书店,2003年(124)庞廷:《环境与伟大文明的衰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西方史学史修改版课件

西方史学史修改版课件

三、英汉互译 1、英译汉 The
science of history is threefold: first, the dealing with written documents and the arrangement of the material thus obtained; second, topography, the appearance of cities and localities, the description of rivers and harbors, and, speaking generally, the peculiar features of the seas and countries and their relative distances; thirdly, political affairs…

《奥德赛》 史诗采取倒叙的手法,先写他第十年漂流到 斯赫里岛上,受到当地国王的款待。他向国王讲 述了自己海上漂流的经历,国王听完他的遭遇后派 船送他回家。与此同时,他的儿子帖雷马科正在 四处寻找他的踪迹;伊大卡的贵族以为奥德修斯 已死,也正纷纷追求他的妻子珀涅罗珀,并妄图 夺得他的财产和地位;珀涅罗珀却一直在企盼着 丈夫归来。历经磨难的奥德修斯终于回到了伊大 卡。他得知了家中发生的事情后,化装成乞丐, 潜入王宫,杀死了那些占据着他的王宫的求婚者, 终于和妻子团聚。

三、英汉互译 1、英译汉 The
science of history is threefold: first, the dealing with written documents and the arrangement of the material thus obtained; second, topography, the appearance of cities and localities, the description of rivers and harbors, and, speaking generally, the peculiar features of the seas and countries and their relative distances; thirdly, political affairs…

西方史学史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史学史课程教学大纲

《西方史学史》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历史教育课程类型专业基础课学时数 36学分数 2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教学目的《西方史学史》作为一门系统的史学理论课程,以历史学自身为研究对象,探寻历史学科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并力图揭示其未来发展方向。

作为大学历史系本科专业基础课程之一,该课程一般适用于第二学年下学期和第三学年上学期使用。

《西方史学史》是历史专业学生在已经掌握了世界历史(包括中国历史)主要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理论思维能力的必修课程。

通过对自古典史学(古代希腊、罗马史学)、中世纪史学、近代史学、现当代新史学乃至“后现代史学”的学术性探讨,结合以往学过的专业知识,学生们可以完整地理解西方史学史的一些主要方面,包括历史学家所处时代的政治环境、经济状况和文化背景;主要史学家的史学思想和史学流派,特别是处于重大的社会转型时期的史学思潮及其特点和走向;以及史学大师们所采取的创造性的研究手段和方法。

在吸收和借鉴的基础上,构建中国自己的史学史知识结构,推动中国史学的理论研究及其与国际史学的对话和交流。

作为人文科学素质培养的重要内容,《西方史学史》课程的学习既是相关专业学生的基本要求,也是他们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从事本专业的教学和研究,并拓宽学科视野,从事其他人文科学事业的必要条件。

特别是对有志于继续深造的学生来说,本课程是为他们攀登更高的学科颠峰而搭建的一个坚固的知识平台。

(二)大纲制定的依据根据历史学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所需要的西方史学史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的要求,尤其是为教师从事教学活动和学生学习西方史学史提供指导,特制定本大纲。

本课程从追溯神话与史诗的前希罗多德时代到20世纪末,覆盖大约三千年的西方史学历程,点线结合,既有对历史学家及其思想和治史方法的介绍,又有背景知识和过程的叙述,更有理性的分析探讨。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一切历史都是思想史”。

根据《西方史学史》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通过一个学期的教与学,使学生对西方史学发展过程有一个整体认识,在熟悉历史学一般知识的同时,把握历史时代的精髓,即历史学家对本时代及前代的认识,明晰世界史学的发展趋势,为改革开放和四个现代化服务。

西方文化参考书目

西方文化参考书目

一. 世界古代史综合性参考书目l 通史断代部分或大学教材:1.《世界上古史纲》编写组:《世界上古史纲》,2册,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81年( 注:实际主编是林志纯教授)。

2.刘家和主编:《世界上古史》(修订本),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79年初版,1987年修订版。

3.崔连仲主编:《世界史古代史》,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初版,1997年修订版。

4.陈隆波罗静兰合编:《从分散到整体的世界史上古部分》,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9年。

5.朱龙华著:《世界历史上古部分》,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1年。

6.刘家和王敦书合编:《世界史古代史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8. 刘家和廖学盛合编:《世界古代文明史研究导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

9. 米辰峰主编:《世界古代史》,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

10. 林志纯主编:《世界通史资料选辑古代部分》,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年。

11. 北师大历史系世界古代史教研室编:《世界古代及中古史资料选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

12. 吴于廑主编:《外国史学名著选》2册,北京,商务印书馆,1986-87。

每种译著前都有作者小传,每册书后都有译名对照表其中上册内容有:1 希罗多德《历史》第7-8卷,王敦书译;2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7卷,吴于廑译。

3 李维《罗马史》第5卷19-55章,王敦书译。

4 塔西陀《编年史》第1卷1-81章、第16卷第33-46章,李雅书译。

5 普鲁塔克《传记集》,梭伦传,阿基斯传,提比略·格拉古传,阿基斯、克利奥米尼、格拉古兄弟合传,共4个传记,吴于廑译。

6 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第2卷,397-511年,寿纪瑜、戚国淦译。

7 艾因哈德《查理大帝传》引言第1-4节,第1部分5-17节,第2部分18-33节,戚国淦译。

其中下册内容有:8 马基雅维里《佛罗伦萨史》第3卷1-7章,1350-1420年,李活译;9 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第15-16章,王绳祖、蒋梦引、李澍泖、徐式谷译;10 格鲁特《希腊史》第46章,伯里克利时代雅典宪政和司法制度的变革,郭圣铭译;11 朗克《教皇史》第1-6章,席克斯特第五,施子愉译;12 普莱斯苛特《墨西哥征服史》第4-5卷,朱龙华译;13 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第1、4、7-11章,何新译;13. 朱庭光主编:《外国历史名人传》古代部分,重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重庆出版社联合出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方史学史”课程教学参考书目
(读书笔记选题推荐)
1.荷马:《伊里亚特》,罗念生、王焕生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94年。

2.荷马:《奥得赛》,王焕生译,人民出版社1997年。

3.赫西俄德:《工作与时日·神谱》,张竹明、蒋平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

4.希罗多德:《历史》,王以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5.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6.色诺芬:《长征记》,崔金戎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7.波里比阿:《通史》(Polybius: The History of Polybius, The Loeb Classical Library, London,
Cambridge & Massachusetts, 1960),洛布古典丛书1960年。

8.撒路斯提乌斯:《喀提林阴谋》,王以铸等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9.恺撒:《高卢战记》,任炳湘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10.李维:《建城以来史》,穆启乐等译,吉林文史出版社1992年。

11.塔西佗:《编年史》,王以铸等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12.普鲁塔克:《希腊罗马名人传》,黄宏煦主编,陆永庭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

13.阿庇安:《罗马史》,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14.阿里安:《亚历山大远征记》,李活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

15.奥古斯丁:《上帝之城》,王晓潮译,人民出版社2006年。

16.格雷戈里:《法兰克人史》,寿纪瑜、戚国淦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17.艾因哈德:《查理大帝传》,戚国淦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18.比德:《英吉利教会史》,陈维振、周清民译,商务印书馆1991年。

19.马基亚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20.马基亚维里:《佛罗伦萨史》,李活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21.莫尔:《乌托邦》,戴镏龄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22.维柯:《新科学》,朱光潜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23.伏尔泰:《风俗论》,谢戊申等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24.伏尔泰:《路易十四时代》,吴模信等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

25.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张雁深译,商务印书馆1978年。

26.孟德斯鸠:《罗马盛衰原因论》,婉玲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

27.孔多塞:《人类精神进步史表纲要》,何兆武等译,三联书店1998年。

28.吉本:《罗马帝国衰亡史》,黄宜思、黄雨石译,商务印书馆2004年。

29.康德:《世界公民观点之下的普遍历史观念》,见康德:《历史理性批判文集》,何兆武
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30.基佐:《1640年英国革命史》,伍光建译,商务印书馆1985年。

31.基佐:《法国文明史》,沅芷、伊信译,商务印书馆1995年。

32.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董果良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

33.托克维尔:《旧制度与大革命》,冯棠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

34.卡莱尔:《论英雄、英雄崇拜和历史上的英雄业绩》,商务印书馆2005年。

35.特纳:《边疆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地域在美国历史上的重要性》,见杨生茂编:
《美国历史学家特纳及其学派》,商务印书馆1983年。

36.孔德:《论实证精神》,黄建华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

37.布克哈特:《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化》,何新译,商务印书馆1979年。

38.黑格尔:《历史哲学》,王造时译,三联书店1956年。

39.马克思:《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德意志意识形态》,见《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
卷,人民出版社1960年版。

40.鲁滨逊:《新史学》,齐思和译,商务印书馆1964年。

41.福格尔:《新经济史初探》,见项观奇主编:《历史计量研究法》,山东教育出版社1987
年。

42.霍布斯鲍姆等:《霍布斯鲍姆:新千年访谈录》,殷雄、田培义译,新华出版社2001
年。

43.霍布斯鲍姆:《史学家:历史神话的终结者》,马俊亚、郭英剑译,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2年。

44.布罗代尔:《菲利普二世时代的地中海和地中海世界》,唐家龙、曾培耿译,商务印书
馆1998年。

45.布洛赫:《历史学家的技艺》,张和声、程郁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1992年。

46.勒华拉杜里:《蒙塔尤》,许明龙、马胜利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47.勒高夫等主编:《新史学》,姚蒙编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48.汤普森:《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钱乘旦等译,译林出版社2001年。

49.格尔茨:《文化的解释》,韩莉译,译林出版社1999年。

50.柯文:《历史三调:作为事件、经历和神话的义和团》,杜继东译,江苏人民出版社
2000年。

51.戴维斯:《马丁·盖赫返乡记》,江政宽译,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2000年。

52.史景迁:《“天国之子”和他的世俗王朝:洪秀全与太平天国》,上海远东出版社,朱
庆葆等译,上海远东出版社2001年。

53.福柯:《疯癫与文明》,刘北城、杨远婴译,三联书店1999年。

54.汤因比:《历史研究》,曹未风等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86年。

55.汤因比等:《展望二十一世纪》,荀春生等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5年。

56.汤因比:《文明经受着考验》,沈辉等译,浙江人民出版社1988年。

57.斯宾格勒:《西方的没落》,齐世荣等译,商务印书馆1963年。

58.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学主要趋势》,杨豫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7年。

59.巴勒克拉夫:《当代史导论》,张广勇、张宇宏译,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

60.文德尔班:《哲学史教程》,罗达仁译,商务印书馆1993年。

61.李凯尔特:《文化科学和自然科学》,涂纪亮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

62.波普尔:《科学知识进化论——波普尔科学哲学选集》,纪树立编译,北京三联书店
1987年。

63.波普尔:《波普尔思想自述》,赵月瑟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88年。

64.波普尔:《历史决定论的贫困》,杜汝楫、邱仁宗译,华夏出版社1987年。

65.克罗齐:《历史学的理论和历史》,田时纲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年。

66.柯林伍德:《历史的观念》,何兆武、张文杰译,商务印书馆1997年。

67.伊格尔斯:《欧洲史学新方向》,赵世玲等译,华夏出版社1989年。

68.伊格尔斯:《二十世纪的历史学》,何兆武译,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年。

69.汤普森:《历史著作选》,谢德风译,商务印书馆1988年。

70.古奇:《19世纪历史学与历史学家》,耿淡如译,商务印书馆1989年。

71.罗素:《西方哲学史》,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72.卡尔:《历史是什么?》,吴柱存译,商务印书馆1981年。

73.福山:《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黄胜强、许铭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

74.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吴象婴、梁赤民译,上海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年。

75.何兆武主编:《历史理论与史学理论——近现代西方史学著作选》,商务印书馆1999
年。

76.张文杰主编《现代西方历史哲学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4年。

77.姚蒙编译:《新史学》,上海译文出版社1989年。

78.张京媛主编:《新历史主义与文学批评》,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