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泗阳县致远中学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含答案

合集下载

2024届江苏省泗阳县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泗阳县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4届江苏省泗阳县中考语文全真模拟试卷考生须知:1.全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全部在答题纸上作答。

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的答案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写在“答题纸”相应位置上。

2.请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答字笔在“答题纸”上先填写姓名和准考证号。

3.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一、积累与运用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博物馆游学,倘若不注重引导、不讲究方式,导致学生蜂拥而至却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活动难免流于形式、丧失实效。

B.作画缺乏生活知识,即使画得再细致入微,却可能是错误的,是南辕北辙....的。

C.无论是植树造林、生态修复,还是污染防治、结构转型,从来都不可能一蹴而就....,建设生态文明、建成美丽中国注定是一场持久战。

D.承诺是一件十分严肃的事情,特别是政府官员的承诺,代表了政府的诚信,代表了政府的形象。

因此,政府官员说话一定要言而有信,做到一言九鼎....。

2.依次填入下面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一词多义是汉字的突出特点。

例如“适可而止”的“适”表示“恰好”的意思,“”的“适”表示“去,往”的意思。

再如“化险为夷”的“夷”表示“平坦,平安”的意思,“”的“夷”表示“平常”的意思。

又如“人逢喜事精神爽”的“爽”表示“舒服,畅快”的意思,“”的“爽”表示“差错”的意思。

因此,学习汉语必须关注一词多义的现象。

A.无所适从鄙夷不屑毫厘不爽B.削足适履鄙夷不屑屡试不爽C.削足适履匪夷所思毫厘不爽D.无所适从匪夷所思屡试不爽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六书”是古人解说汉字结构和使用方法归纳出来的条例,包括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六种。

B.《桃花源记》中“黄发”指老人,“垂髫”指小孩,这是借用人的特征来指一类人的手法,例如“布衣”指平民。

C.明清的科举制度分为院试,乡试,会试和殿试。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致远中学2020届高三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致远中学2020届高三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宿迁市泗阳县致远中学2020年高考第一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命题人:韩友江)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1. 在下面一段话的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分)( )文学之于现实社会,从来都不是▲的点缀,单就中华民族的国民性格和文化心理的养成来说,文学正是因为有了梁启超所言的“熏浸刺提”之功,才能在道德伦理上教化众生,在世情百态里▲人心。

从这个角度看,不论是创作还是评论,抑或是作品传播与读者接受等等,文学都能以其特有的力量▲地塑造我们的生活。

A.温文尔雅熏染耳濡目染B.附庸风雅熏陶耳濡目染C.附庸风雅熏陶潜移默化D.温文尔雅熏染潜移默化1.C(附庸风雅:指某些人为了装点门面而结交名士或从事有关的文化活动,以示自己有一定的文化素养,与后面“点缀”一词呼应;温文尔雅:指气质彬彬有礼,行为典雅端正。

熏染:熏陶与沾染,“熏染”多用来指受到某种不好的影响;熏陶:喻指人的思想行为因长期接触某些事物而受到好的影响。

潜移默化:指人的思想、性格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感染、影响而发生变化;耳濡目染:经常听到看到,不知不觉地受到影响。

“潜移默化”的主体大多是物或事,而“耳濡目染”的主体大多是人)2.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入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 情感是生生不息的,意象也是生生不息的。

换一种情感就是换一种意象,换一种意象就是换一种境界。

即景可以生情,因情也可以生景。

所以诗是作不尽的。

有人说,,,。

,。

生命像柏格森所说的,时时在变化中即时时在创造中。

说诗已经作穷了,就不啻说生命已到了末日。

①也不知生命为何物②诗是没有未来的了③诗是生命的表现④风花雪月等都已经被前人说滥了⑤这般人不但不知诗为何物⑥所有的诗都被前人作尽了A.④⑥②⑤①③ B.③②④⑤⑥①C.③④⑥⑤①② D.④⑤①③②⑥2.A (④⑥都是对诗的悲观论断,语意上⑥比④深,②在④⑥的基础上更进一层,按照语意的由浅入深,正确的排序应是④⑥②。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0版中考语文试卷(I)卷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0版中考语文试卷(I)卷

江苏省宿迁市泗阳县2020版中考语文试卷(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积累与运用 (共6题;共12分)1. (2分)(2020·武城模拟) 选出下列加下划线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A . 气慨藏污纳垢粗犷(kuàng)拈轻怕重(niān)B . 荒僻根深蒂固巷道(hàng)如坐针毡(zhān)C . 抉择消声匿迹契合(qì)纵横捭阖(bǎi)D . 箱箧纷至踏来琢磨(zhuó)日薄西山(bò)2. (2分)(2019·成都模拟) 下列语句中划线的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 . 长征五号运载火箭的研发人员用精益求精的态度向我们诠释了什么是“工匠精神”。

B . 只有让音乐人真正享受音乐,才能使其专心创作,为市场络绎不绝地输送优质音乐。

C . 电影《流浪地球》中无数人为拯救地球挺身而出,上演了一部可歌可泣的传奇故事。

D . 不知不觉间我们来到了著名景点“宽窄巷子”,这里早已是锣鼓喧天,人声鼎沸了。

3. (2分)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表意明确的一项是()A . 网购之所以让那么多网友着迷的重要原因,是因为他们在下单后输入账号密码时没感觉到是在花钱。

B . 近年来,学生书写水平逐渐下降的问题引起了全社会的广泛关注。

C . 他上课认真听讲,下课一有工夫就看语文、数学等书,全班同学没有一个不说他学习不积极。

D . 历史上那一位位著名的文学家给我们留下了优秀的许多文学作品。

4. (2分) (2019七下·宁德期末)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叶圣陶先生于1988年2月,旧历丁卯年除夕逝世。

丁卯年是干支纪年法的表述。

B . 《望岳》的作者杜甫是唐代诗人,人称“诗圣”。

诗中的“岱宗”就是指泰山。

C . 《阿长与<山海经>》选自鲁迅的小说集《朝花夕拾》,表达了成年后的作者对阿长既同情又愧疚,既感激又思念的复杂情感。

江苏省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A卷

江苏省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A卷

江苏省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卷3A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7题;共27分)1. (2分)下列加下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A . 气魄(pò) 浊流(zhuó)万丈狂澜(lán)高山之巅(diān)B . 宛转(wǎn)屏障(píng)惊涛澎湃(péng)劈成两面(pī)C . 哺育(fǔ)榜样(bǎng)九曲连环(qū)一泻万丈(xiè)D . 摇篮(lán)臂膀(bǎng)浩浩荡荡(dàng)发扬滋长(zī)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 博学桥粱穿戴抑扬顿挫B . 秘诀惨淡蜡烛郑重其事C . 恻隐摇篮蔓延不可救要D . 阴晦轻捷偷※轻而义举3. (2分) (2017九上·重庆月考) 下列选项中划线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 . 初中三年的时光匆匆逝去,在毕业晚会上,同学们回首往事,怀古伤今,不禁潸然泪下。

B . 过不一会儿,暴风雨就歇斯底里地开始了,顿时,天昏地暗,仿佛世界已到了末日。

C . 写文章的最高境界是妙手偶得,自然天成,吹毛求疵、咬文嚼字什么的,又有何意义呢。

D . 重庆仙女山国家级风景区,无论春夏秋冬都是人满为患,人们蜂拥而入的场景气冲斗牛。

4. (2分) (2019九上·潮阳期末) 下列对病句的修改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我们必须及时纠正并随时发现学习中的缺点。

(将“及时纠正”和“随时发现”互换位置)B . “低头族”是指在社交场合不关注身边的人,跟人聊天时老忍不住看手机。

(在“看手机”后面加上“的一群人”)C . 张亮因为会弹钢琴,所以王强也会弹钢琴。

(把“因为…所以”改成“不但…而且”)D . 建筑工地出现安全事故,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与施工单位忽视安全教育、监管不力有关。

(删除“是由于”)5. (7分) (2019七上·宁波期末) 古诗文填空。

2020届江苏省宿泗阳县致远中学高三下学期期初网络在线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2020届江苏省宿泗阳县致远中学高三下学期期初网络在线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绝密★启用前江苏省宿泗阳县致远中学2020届高三年级下学期期初网络在线模拟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一、语言文字运用1.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①国际控制系统公司日前宣布,将在亚洲市场推出一款能够减少手机辐射对人体影响的电池,目前已正式在新加坡__________。

②现在我们进入了个人理财时代。

您费尽心机、呕心沥血让个人资产增值的同时,是否注意到家庭财产会在自己的__________中不知不觉地流失?投资专家提醒,必须堵住家庭资产流失的六大漏洞。

③世界卫生组织官员就市场内活禽交易的相关制度、日常管理、消毒检疫、自身保护、活禽屠宰等情况询问了市场商户,并对现场进行了实地__________。

④孔子虽不喜欢阳货的为人,但__________礼尚往来,他仍想趁着阳货不在家的时候去回拜他。

孟子就没有这样的耐性。

A. 面市草率考查因为B. 面世草率考察因为C. 面市轻率考察为了D. 面世轻率考查为了【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近义词的辨析与运用的能力。

辨析词语时,要注意辨析近义词语的细微差异。

要注意从对象、程度、褒贬、范围、侧重点等方面认真加以揣摩。

①面市:(产品)开始供应市场。

面世:指作品、产品与世人见面。

语境是电池在新加坡供应市场,故选“面市”。

②草率:(做事)不认真,敷衍了事。

轻率:(说话做事)随随便便,没有经过慎重考虑。

语境是自己不慎重导致财产流失,故选“轻率”。

③考查:用一定的标准来检查衡量(行为、活动)。

考察:实地观察调查。

语境是进行了实地观察调查,故选“考察”。

④因为:表原因,为了:表示目的。

语境是表明目的是礼尚往来,故选“为了”。

故选C。

【点睛】辨析词义可以从词的意义方面来辨析:词义的侧重点不同、词义涵盖的范围大小不同、词义的轻重不同;可以从色彩方面来辨析,分清词的褒、贬、中的感情色彩;可以从语法规定辨析;可以从使用对象进行辨析;可以从前后照应方面进行辨析。

2.下面是一首写“边事”的五言律诗,排列次序正确是()①调角断清秋②征人倚戍楼③春风对青冢④白日落梁州⑤蕃情似此水⑥长愿向南流⑦大漠无兵阻⑧穷边有客游A. ②①⑦⑧③④⑤⑥B. ⑤⑥③④⑦⑧②①C. ①②③④⑦⑧⑤⑥D. ⑤⑥①②⑦⑧③④【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的能力。

泗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

泗阳中考语文模拟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璀璨(cuǐ càn)谈笑风生(shēng)碧空如洗(xǐ)B. 沉默(mò)潜伏(qián)比翼双飞(yì)C. 慷慨(kǎng kǎi)遮掩(yǎn)融会贯通(guàn)D. 崇尚(chóng)沉着(zhè)豁然开朗(huò)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我们班的同学都来自五湖四海,有的来自城市,有的来自农村。

B. 随着科技的进步,我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是环境污染也越来越严重。

C. 为了这次比赛,他付出了很多努力,但最终仍然没有获得好成绩。

D. 他不仅学习成绩优秀,而且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答案:D3. 下列各句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A. 请问您贵姓?B. 你这篇文章写得真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C. 您的批评我接受,但我觉得您的方法不太可行。

D. 请问您能帮我解决这个问题吗?答案:C二、填空题4. 下列名句默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C.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

D. 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答案:C5. 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恣意:任意,放纵。

B. 沉默:不说话,不出声。

C. 融会贯通:融合领会,贯通理解。

D. 沉着:镇定,冷静。

答案:A三、阅读题6. 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回答问题。

(1)请简要概括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分)(2)文章中,作者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请举例说明。

(2分)(3)文章结尾,作者提出了什么观点?请结合文章内容进行分析。

(3分)答案:(1)文章主要讲述了作者在经历挫折后,如何重新振作,勇敢面对生活。

(2)文章中,作者运用了比喻、排比等修辞手法。

例如,将人生比喻为一场马拉松,将勇敢面对挫折的过程比喻为攀登高峰。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江苏)

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江苏)

绝密★启用前|2020年中考语文模拟试题语文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19题,满分130分,考试用时15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点名称、考场号、座位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的相应位置上,并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准考号、姓名是否与本人的相符合;3.答选择题须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写在答题卡指定的位置上,不在答题区域内的答案一律无效,不得用其他笔答题;4.考生答题必须答在答题卡上,答在试卷和草稿纸上无效。

第一部分(26分)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列各题。

(7分)在人的一生中,困难总是会伴随左右,根本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一个人之所以会在困难中痛苦纠结、不知所措,就在于他被困难震慑住了。

困难所带来的恐(jù)往往比困难本身更让人害怕,所以人们常常会把困难当成难以(yú)越的障碍。

只有保持安然的心态,才能更从容地处理和解决各种问题。

心静了,视野才能更加开(kuò) ;心静了,才能(bō)开云雾见青天;心静了,天地之间的所有困境便能为你沉酣。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①恐(jù)②(yú)越③开(kuò)④(bō)开云雾(2)给下面的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①从.容(A.cōng B.cóng )②处.理(A.chǔB.chù)(3)用关联词“因为……所以……”改写材料中画线的句子。

2.默写古诗文名句,并写出相应的作者、篇名。

(10分)(1)___________,直挂云帆济沧海。

(李白《行路难》)(2)秋草独寻人去后,___________。

(刘长卿《长沙过贾谊宅》)(3)云横秦岭家何在?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4)___________,病树前头万木春。

江苏省泗阳县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卷(图片版)

江苏省泗阳县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卷(图片版)

2020年初中学业水平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1.(4分)殉竣nüè jué2.(10分)(1)一蓑烟雨任平生(2)赢得生前身后名(3)故患有所不辟也(4)遥怜故乡菊岑参(5)江入大荒流渡荆门送别(6)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7)绝知此事要躬行3.(3分)A4.(4分)第②句,修改方法:把“了”改为“的”;第④句,修改方法:把“生产”和“消费”两个词语互调一下位置。

5.(6分)(1)(2分)不论在古代还是现代,不论对个人还是国家(1分),诚信都很重要(都十分重视诚信)(1分)。

(2)(4分)示例:对于一个严重失信的人,可以从社会、行业、市场、行政等方面进行惩诫(2分)。

警示:做人做事要安分守己,讲诚信,否则寸步难行,无法立足(2分)。

6.(5分)(1)(2分)主要是通过以声衬静(侧面描写、烘托)的手法(1分),用隐隐的钟声和呜咽的泉声,衬托深山古寺的僻静(1分)。

(2)(3分)“咽”把泉水拟人化,山中的流泉由于岩石的阻拦,发出低吟,仿佛呜咽之声(1分)。

照在青松上的日色,由于山林幽暗,似乎显得阴冷(1分)。

“咽”、“冷”两字精炼传神地显示出山中幽静孤寂的景象(1分)。

7.(4分)(1)被……所苦(苦于、感到痛苦);(2)战胜、攻克;(3)长;(4)像蚕吃桑叶一样8.(4分)(1)(2分)所以八百诸侯不约而同地来与周武王会师(2)(2分)它们不仅在取得天下的方式上有差别,而且守护天下的方式也不相同。

9.(3分)不矛盾。

前文说的“其得天下不殊”,指的是周武王平纣、秦始皇吞六国都是通过战争(武力)的手段达到目的(1分);后文所说“取之有异”,指的是两次战争的性质(动机和目的)不同(1分),周武王推行仁义,是被迫推翻纣王暴政,而“秦皇”施行欺诈和暴力,主动强行吞并六国(1分)。

10.(2分)《曹刿论战》中,鲁庄公“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他尽忠职守,体察民情,可以说做到了“仁义”(1分);《醉翁亭记》中欧阳修与民同乐,更是“仁义”的典范(1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0中考语文模拟试卷及答案一、积累与运用(30分)1.按要求填写古诗文原句。

(11分)(1)浮云初起日沉阁,▲。

(许浑《咸阳城东楼》)(2)俗子胸襟谁识我?▲。

(秋瑾《满江红》)(3)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

(苏东坡《定风波》)(4)北风吹断马嘶声,▲。

(________《浣溪沙》)(5)▲,善行者究其难。

(荀子《大略》)(6)我是你簇新的理想,▲。

(舒婷《祖国啊,我亲爱的祖国》)(7)范仲淹曾探究“古仁人”“▲,▲”的心境(填《岳阳楼记》中的文句),韩愈的“▲,▲”也表达过这样忠于国家不计个人得失的情怀(填《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中的诗句)。

12月底,学校拟举行庆祝元旦活动,请结合情境回答问题。

校学生会就活动主题向同学们征求意见,下面是参会学生代表讨论的会议记录。

2.给加点字注音或按拼音写汉字。

(4分)jí▲取天之jiāo ▲子窜.(▲)出矫.(▲)揉造作3.关于这场主题讨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2分)A.甲、乙、丙、丁四人各抒己见,在讨论中都能明确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

B.主持人能有效地组织讨论,并充分尊重发言人的意见,且能够保持中立。

C.甲同学虽然能说会道,但在讨论中表达语带讥讽,不够文明,不够谦和。

D.丙同学分析得合情合理,且重点突出,但他的发言却没有围绕议题展开。

4.联系语境,运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写一两句话补充丁同学的发言。

(3分)▲。

5.任选一种字体临写此次活动主题。

(3分)▲学校围绕既定主题,举办了诗歌朗诵会。

以下是其中一位选手所选诗歌:伞艾青早上,我问伞:“你喜欢太阳晒还是喜欢雨淋?”伞笑了,它说:“我考虑的不是这些。

”我追问它:“你考虑些什么?”伞说:“我想的是——雨天,不让大家衣服淋湿;晴天,我是大家头上的云。

”1978年6.比赛间隙,一位观众与评委进行了短暂交流,请补全对话。

(2分)观众:我觉得《伞》与“立身尚志述红心”的主题不相符,会不会扣分?评委:▲,所以《伞》是符合主题的,不应该扣分。

7.学生会准备在网上定制水晶杯作为朗诵比赛优胜者的奖品,卖家提供的华为公司奖杯样式(右图)分为上、中、下三个部分,可进行图文激光雕刻。

请重新设计奖杯上各部分图及文字内容,给卖家留言。

(4分)你的留言:▲▲▲二、古诗文阅读(23分)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8~14 题(23 分)甲朱云传宋代:宋祁朱游英气凛生风,濒死危言悟帝聪。

殿槛不修旌直谏,安昌依旧汉三公。

乙朱云,字游,鲁人也,徙平陵。

少时通轻侠,借客报仇。

长八尺余,容貌甚壮,以勇力闻。

年四十,乃变节从博士白子友受《易》,又事前将军萧望之受《论语》,皆能传其业。

好倜傥①大节,当世以是高之。

至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

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

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

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

”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

”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②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

”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

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逢、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

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

臣敢以死争。

”庆忌叩头流血。

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辑之,以旌③直臣。

”【注释】①.倜傥:豪爽洒脱而不受世俗礼法拘束。

②.讪:毁谤③旌:表彰,表扬《汉书•朱云传》)8.用/为下面这句话断句。

(断一处)(1 分)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9.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

(4 分)(1)此臣素.著狂直于世()(2)下亡.以益民()(3)遂.将云去()(4)然后得已.()10. 下列语句中“以”与文中“以.勇力闻”一句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 分)A.皆以美于徐公。

——(《邹忌讽齐王纳谏》)B. 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

——(《曹刿论战》)C. 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送东阳马生序》)D.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唐雎不辱使命》)11.下列有关古代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 分)A.古人之名是由父辈所起,以供长辈或尊者称呼,而字则不同;以供平辈、晚辈或他人称呼;因此上文中朱云,“云”为尊者称呼,同辈称呼朱云为“游”。

B. 《汉书•朱云传》根据文题及内容判断,与司马迁撰写的《史记》均为纪传体史书。

C. 四书五经,是重要的儒家经典著作,本文中所提到《易》位列四书之中,《论语》位列五经之中。

D.本文中“长八尺余”,此处“尺”为古时计量单位,一尺约等于现在的23.1厘米。

12、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

(4分)(1)其言非,固当容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上曰:“勿易!因辑之,以旌直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3、结合【甲】、【乙】两文说说朱云进谏成帝与《邹忌讽齐王纳谏》中邹忌进谏齐威王的方式有何不同?(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4、结合选文分析朱云的形象。

(4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三、现代文阅读(一)、阅读下面材料,完成15—18题(12分)【材料一】据有几个文学史家的意见,诗的发展是先有史诗,次有戏剧诗,最后有抒情诗。

中国诗可不然。

中国没有史诗,中国人缺乏伏尔泰所谓“史诗头脑”,中国最好的戏剧诗,产生远在最完美的抒情诗以后。

纯粹的抒情诗的精髓和峰极,在中国诗里出现得异常之早。

所以,中国诗是早熟的。

早熟的代价是早衰。

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以后就缺乏变化,而且逐渐腐化。

这种现象在中国文化里数见不鲜。

譬如中国绘画里,客观写真的技术还未发达,而早已有“印象派”“后印象派”那种“纯粹画”的作风;中国的逻辑极为简陋,而辩证法的周到,足使黑格尔羡妒。

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

梵文的《百喻经》说一个印度愚人要住三层楼而不许匠人造底下两层,中国的艺术和思想体构,往往是飘飘凌云的空中楼阁,这因为中国人聪明,流毒无穷地聪明。

贵国爱伦·坡主张诗的篇幅愈短愈妙,“长诗”这个名称压根儿是自相矛盾,最长的诗不能需要半点钟以上的阅读。

他不懂中文,太可惜了。

中国诗是文艺欣赏里的闪电战,平均不过二三分钟。

比了西洋的中篇诗,中国长诗也只是声韵里面的轻鸢剪掠。

当然,一篇诗里不许一字两次押韵的禁律限制了中国诗的篇幅。

可是,假如鞋子形成了脚,脚也形成了鞋子;诗体也许正是诗心的产物,适配诗心的需要。

比着西洋的诗人,中国诗人只能算是樱桃核跟二寸象牙方块的雕刻者。

不过,简短的诗可以有悠远的意味,收缩并不妨碍延长,仿佛我们要看得远些,每把眉眼颦蹙。

外国的短诗贵乎尖刻斩截。

中国诗人要使你从“易尽”里望见了“无垠”。

一位中国诗人说:“言有尽而意无穷。

”另一位诗人说:“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

”用最精细确定的形式来逗出不可名言、难于凑泊的境界,恰符合魏尔兰论诗的条件:那灰色的歌曲空泛联接着确切。

(钱钟书《谈中国诗(节选)》)【材料二】一个人不欢喜诗,何以文学趣味就低下呢?因为一切纯文学都要有诗的特质。

一部好小说或是一部好戏剧都要当作一首诗看。

诗比别类文学较谨严,较纯粹,较精致。

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不爱好诗而爱好小说戏剧的人们大半在小说和戏剧中只能见到最粗浅的一部分,就是故事。

所以他们看小说和戏剧,不问他们的艺术技巧,只求它们里面有有趣的故事。

他们最爱读的小说不是描写内心生活或者社会真相的作品,而是《福尔摩斯侦探案》之类的东西。

爱好故事本来不是一件坏事,但是如果要真能欣赏文学,我们一定要超过原始的童稚的好奇心,要超过对于《福尔摩斯侦探案》的爱好,去求艺术家对于人生的深刻的观照以及他们传达这种观照的技巧。

第一流小说家不尽是会讲故事的人,第一流小说中的故事大半只像枯树搭成的花架,用处只在撑持住一园锦绣灿烂生气蓬勃的葛藤花卉。

这些故事以外的东西就是小说中的诗。

读小说只见到故事而没有见到它的诗,就像看到花架而忘记架上的花。

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我们最好从读诗入手。

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他种类文学。

如果只就故事说,陈鸿的《长恨歌传》未必不如白居易的《长恨歌》或洪升的《长生殿》,元稹的《会真记》未必不如王实甫的《西厢记》,兰姆(Lamb)的《莎士比亚故事集》未必不如莎士比亚的剧本。

但是就文学价值说,《长恨歌》、《西厢记》和莎士比亚的剧本都远非它们所根据的或脱胎的散文故事所可比拟。

我们读诗,须在《长恨歌》、《西厢记》和莎比亚的剧本之中寻出《长恨歌传》、《会真记》和《莎士比亚故事集》之中所寻不出来的东西。

(朱光潜:《谈读诗与趣味的培养》节选)【材料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①。

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②,砯崖③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若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注释】①凋朱颜:红颜带忧色,如花凋谢。

这里指脸色由红润变成铁青。

②喧豗(huī):喧闹声,这里指急流和瀑布发出的巨大响声。

③砯(pīng)崖:水冲击石壁。

(李白《蜀道难(节选)》)【材料四】【李白《蜀道难》集评】明·朱谏:首二句以叹辞而发其端,末二句以叹辞而结其意,首尾相应,而关键之密也。

白此诗极其雄壮,而铺叙有条,起止有法,唐诗之绝唱者。

(《李诗选注》卷二)清·钱良择:篇中三言“蜀道之难”,所谓一唱三叹也。

突然以嗟叹起,嗟叹结,创格也。

(《唐音审体》卷一)15、下列关于文本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材料一“中国人的心地里,没有地心吸力那回事,一跳就高升上去”,是论述纯粹的抒情诗在中国历史上极早就取得极高的艺术成就——中国诗一蹴而至崇高的境界。

B.材料二中“如果对于诗没有兴趣,对于小说戏剧散文等等的佳妙处也终不免有些隔膜。

”是因果复句,本句中指出有些人对于小说妙处有隔膜,原因是他们对诗没兴趣。

C.材料二中《长恨歌传》《会真记》的故事性强于《长恨歌》《西厢记》,但其文学价值远不如后者。

D.材料三中李白的《蜀道难》和我们课本所学的《行路难》形式上属于乐府诗的古体诗,这是依照古诗的作法写的,形式比较自由,不受格律的严格束缚。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