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辛亥革命胜利了又失败了

合集下载

中国近代史典型问题

中国近代史典型问题

简答一.为什么说辛亥革命胜利了又失败了?辛亥革命的胜利在于:1.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统治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2.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3.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一次思想上的解放。

4.辛亥革命促使社会经济、思想习惯和社会风俗等方面发生了新的积极变化。

辛亥革命的失败在于:从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没有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等方面看辛亥革命最终失败了。

二.五四运动后中国先进分子为什么会选择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要中国化?因为马克思注意的科学性和里拧领导的苏俄政府的对华政策巴黎和会上帝国主义对华弱肉强食的政策暴露了西方资本主义的虚伪而俄国在十月革命胜利后不顾北洋政府的敌视政策多次宣布放弃沙俄在中国的一切特权强烈的反差引起了中国舆论界思想界的巨大震动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都是在五四运动后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马克思主义者的因为每个国庆不一样理论要在实践中改进和探索三.为什么说“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第一,中国共产党作为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中国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和全中国人民的利益。

第二,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武装起来的,他以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为一切工作的指针。

第三,中国共产党人在革命过程中始终英勇地站在斗争的最前线。

以实际行动表明了自己是最有远见,最富于牺牲精神,最坚定,而又最能虚心体察民情并依靠群众的坚强的革命者,从而赢得了广大中国人民的衷心拥护。

第四,“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这是中国人民基于自己的切身体验所确认的客观真理。

四.怎样理解走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国历史发展的必然和中国人民的选择?近代以来,许多仁人志士曾经在中国尝试实行西方议会制和多党制,但都没有成功,甚至还导致军阀混战、内乱不止的局面。

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为什么说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引起了近代中国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1905年8月20日,中国同盟会成立。

孙中山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作为政治纲领。

中国同盟会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进入一个新阶段,由他领导的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在于: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推翻清朝统治,沉重地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对近代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广泛的影响。

1894年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创立了兴中会,响亮地提出了“振兴中华”这个振奋人心的口号。

1905年,孙中山建立了“中国同盟会”,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备的资产阶级革命纲领“三民主义”,领导了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推翻了统治中国268年的清王朝,结束了在中国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建立了近代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中华民国,还制定了类似西方资产阶级宪法的《临时约法》。

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有着不可抹煞的伟大功绩,它的意义首先在于打乱了原有的反动统治秩序,使它再也无法重新稳定下来,从而为此后革命斗争的发展开辟了道路。

后来由中国无产阶级的政党——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可看作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

共产党人林伯渠在回顾自己的思想历程时说:辛亥革命前觉得只要把帝制推翻便可以天下太平,革命以后经过多少挫折,自己所追求的民主还是那样的遥远,于是慢慢的从痛苦经验中,发现了此路不通,终于走上了共产主义的道路。

这不仅是一个人的经验,在革命队伍里是不缺少这样的人的。

辛亥革命的意义还在于从此使民主共和国的观念深入人心。

试想,至高无上、神圣不可侵犯的皇帝被推翻,那么,还有什么陈腐的东西不可以怀疑,不可以打破?于是,中国人从这个事实中产生了信心:人民可以推动历史前进,中国的命运并不是由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任意摆布的。

思想的闸门开启了,思想解放的潮流浩浩荡荡,势不可挡。

这对于推动社会进步和人的解放所起的作用是不能低估的。

辛亥革命是如何取得胜利的?为何又说它失败了?教训是什么?

辛亥革命是如何取得胜利的?为何又说它失败了?教训是什么?

答:一、中国辛亥革命是以以下方式取得胜利的;1,辛亥革命最成功的是推翻了统治中国二百六十多年的清王朝,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成功推翻了侵略中华大地的后金蛮族,成功实现了一个文明古国不在受蛮族的压迫。

2,辛亥革命推翻了“洋人的朝廷”也就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3,辛亥革命的主要任务是推翻清王朝的统治,建立起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了历史的前进。

4,辛亥革命废除了一些封建旧俗恶习,社会风气发生巨大变化,有助于社会生活近代化的发展; 5,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民族资本主义的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内就有了显著的增长,无产阶级队伍也迅速壮大起来。

6,辛亥革命对近代亚洲各国被压迫民族的解放运动,产生了比较广泛的影响。

辛亥革命在亚洲打响了民主的第一枪。

二、又说辛亥革命失败是因为::1没有真正达到孙先生的理想“驱逐鞑掠”,清朝皇室继续保留。

直到现在,鞑子仍占据着中华的各类文化、文艺、宣传部门等等。

而这些部门恰恰是中华文化复兴的重要部门,由他们盘踞着,中华复兴无望。

2中国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帝反封建,辛亥革命没有完成这个任务。

这次革命没有从根本上触动封建土地制度,没有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也没有赶走外国侵略者,废除不平等条约,革命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并未改变。

3 革命的果实被北洋军阀袁世凯篡夺,无法形成统一的向心力,因此被各类野心家打来打去,又用了近20年的时间才结束乱世,加深了人民的痛苦。

三、辛亥革命给予的教训1,必须提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纲领; 2,必须充分发动和依靠人民群众。

3 必须建立坚强的革命政党,作为团结一切革命力量的强有力的核心。

就像毛主席说的,枪杆子里边出政权,谁的拳头硬谁的话才有分量。

孙先生应该组建一个自己的队伍,这样才能贯彻革命不动摇,如果他的队伍强大了,野心家们也就不会有非分想法了。

4,在帝国主义时代,帝国主义用各种手段来破坏、干涉中国革命,扶植并支持它们的代理人袁世凯夺取政权,中外反动势力强大。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d课后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第三章.d课后习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习题第三章辛亥革命课堂章节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19世纪末20世纪初,中国资产阶级由变法走向革命救国的道路,主要是因为:(D)A、西方列强加紧侵略,瓜分危机日益严重B、资产阶级自身力量的进一步壮大C、广大人民的热烈拥护D、清政府的投降实质被认清2、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团体是:(B)A、强学会B、兴中会C、华兴会D、同盟会3、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D)A、保国会B、华兴会C、兴中会D、同盟会4、《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A)A、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宪法B、一部不彻底的资产阶级宪法C、一部仍然带有封建色彩的宪法D、一部反映小资产阶级利益的宪法5、同盟会的机关刊物是:(C)A、《新民丛报》B、《苏报》C、《民报》D、《国民报》6、作为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三民主义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D)A、没有提出反封建的土地纲领B、没有反映中国人民的民主要求C、没有表达资产阶级在经济上的要求D、没有明确提出反对帝国主义的要求7、1911年底,辛亥革命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潜伏着失败的危机,这主要是因为:(D)A、缺乏威望较高的革命领袖B、帝国主义列强干涉和破坏革命C、清政府起用狡诈的袁世凯D、立宪派和封建官僚控制了地方政权8、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胜利成果后,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最大愿望是:(B)A、恢复孙中山总统职位B、实行议会政治C、使国民党成为国会第一大党D、进行二次革命9、中国近代史上,共和政体确立的标志是;(B)A、湖北军政府成立B、南京临时政府成立C、清帝退位D、袁世凯当选为临时大总统10、黄花岗起义的指挥者是:( D )A、林觉民B、胡汉民C、徐锡麟D、黄兴11、护国运动开始时,回云南发动反袁战争的是:( C )A、孙中山B、唐继尧C、蔡锷D、黄兴12、1912年8月,宋教仁把同盟会改组为:(B)A、中华革命党B、国民党C、共和党D、民主党13、被称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巨变的是:(C)A、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B、洋务运动开始了中国的近代化C、辛亥革命的胜利和中华民国的成立D、五四运动的发生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开始13、辛亥革命是一场资产阶级革命,但没有得到资本主义各国的支持,其主要原因是:(C)A、外国人不了解孙中山及其革命的性质B、资本主义各国不赞成武装起义的斗争方式C、西方各国不愿中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D、列强已经选中了袁世凯为其代理人14、辛亥革命的性质是:(D)A、全民革命B、民族主义革命C、新民主主义革命D、比较完全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二、多项选择题1、20世纪初,资产阶级参加并领导的反帝爱国运动有:(A、B、D)A、拒俄运动B、拒法运动C、拒英运动D、抵制美货运动2、在民主革命思想的宣传中,著名的资产阶级革命宣传家有:(A、B、C)A、章炳麟B、陈天华C、邹容D、蔡元培3、1905——1907年年进行的革命派与改良派的大论战,论战双方的主要阵地是:(B、D)A、《时务报》B、《民报》C、《苏报》D、《新民丛报》4、革命派与改良派论战的主要问题是:(A、B、D)A、要不要以革命手段推翻清王朝B、要不要推翻帝制,实行共和C、要不要反对帝国主义D、要不要社会革命5、在武昌起义中起了重要作用的两个革命团体是:(B、C)A、日知会B、文学社C、共进会D、科学补习所6、19世纪末20世纪初,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等中国人民的探索与抗争同以前有较大不同,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B、D)A、民族资产阶级成为运动的领导阶级B、都属于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范畴C、抗争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D、抗争都是在“瓜分豆剖,迫在眉睫”的背景下发生的7、孙中山对袁世凯就任民国临时政府新总统是有警惕的,曾经提出防范条件有:(A、B、C、D)A、袁世凯必须宣布拥护共和B、新总统必须遵守《临时约法》C、定都南京D、新总统必须到南京就职8、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有:(A、B、C、D)A、帝国主义的干涉B、革命党人没有明确的反对帝国主义的纲领C、袁世凯阴谋篡权D、革命党人没有广泛地发动农民群众参加斗争9、辛亥革命对戊戌变法的继承和发展主要表现在:(B、D)A、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B、挽救民族危亡,发展资本主义的主张C、采取社会改良的办法达到目的D、实行资本主义的政治制度10、下列关于辛亥革命结果的表述,正确的是:(A、 C、 D)A、推翻了统治中国260多年的清王朝B、推翻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制度C、给封建君主专制制度以致命的一击D、使人民获得一些民主和自由的权利11、1912年中国发生的重大事件是:(C、 D、F、G)A、广州起义B、武昌起义C、清帝退位D、中华民国成立E、袁世凯称帝F、《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G、国民党成立12、袁世凯独裁政权是代表:(B、 C)A、清朝贵族利益B、中国地主买办利益C、帝国主义利益D、立宪派利益13、辛亥革命前,中国留学生陈天华在东京为揭露帝国主义侵略、控诉清政府卖国罪行奋笔撰写的白话文著作是:(B D)A、《革命军》B、《猛回头》C、《敬告同乡书》D、《警世钟》三、辨析题1、清政府实行“新政”和“预备立宪”是具有进步意义的政治改革。

辛亥革命为何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1]

辛亥革命为何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1]

辛亥革命为何会失败,它的失败说明了什么关键词:辛亥革命;失败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一次变革社会制度的伟大革命。

虽说辛亥革命达到资产阶级革命的顶峰,但它最终还是失败了,革命的成果最终还是被北洋军阀所窃取,革命的政权被中外反动势力所扼杀,辛亥革命、二次革命等多次革命相继失败,在一定程度上标志着资产阶级建国方案在中国的破产。

辛亥革命的失败,也有深刻的原因:封建主义在军事实力、政治经验及社会基础等方面,都大大超过革命派,这是其失败的客观原因;资产阶级革命派政治上的软弱性和妥协性,则是革命失败的主观原因。

具体而言,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从经济基础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先天不足后天失调,导致中国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近代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始终在中国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的经济方式虽然在中国出现了,但一直未能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成分。

经济基础薄弱的民族资产阶级虽然有较强的革命要求,想摆脱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压迫,自由地发展资本主义,谋求国家的富强,但他们与国外帝国主义和国内封建势力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政治和经济上依赖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既想参加革命,又怕打烂了自己的坛坛罐罐,损害到自己的利益,他们幻想不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而获得民族独立,不推翻封建土地制度而建立民主政治,所以他们又有软弱的一面。

正是因为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使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不敢同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彻底决裂,无法担当起领导民主革命的重任,那作为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辛亥革命失败也是自然的。

所以辛亥革命失败不是偶然的,是由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条件下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先天不足症所决定的。

第二,中外反动势力过于强大,中外反动势力相互勾结共同篡夺了辛亥革命果实。

中国封建势力异常强大而且贪婪顽固,作为掌握政权的他们只想凭借手中的权力来掠夺,竭力的维护封建统治秩序,为此不惜与帝国主义相勾结,出卖国家主权。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辛亥革命失败的原因

祸起萧墙为什么一场旨在移植西方共和民主的革命最终会失败?再查阅了一些书籍后,其实我还是比较倾向于革命派内部的分化,也就是领导这场革命的资产阶级革命派自身存在许多弱点和错误。

作为领导革命的核心力量中国同盟会,相反在1911年爆发辛亥革命后,便显得软弱无力,缺乏集中统一的领导,组织涣散,内部意见分歧,对拥有兵权实力的袁世凯妥协退让,以至最后交出政权,导致革命的失败。

但去反观同盟会的由来,不得不承认内部党派的分化。

1905年由许多原有的如兴中会、光复会、华兴会等革命团体,从而所组成了同盟会,没组织,没纪律,没有统一的理论基础,内部政见纷纭, 党派林立。

大家都知道的就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左翼,包括广大中下层革命党人, 他们坚决要求北伐, 直捣清朝的巢穴, 并力主按照资产阶级共和国方案建立革命政权; 而另一种就是以汪精卫为代表的右冀, 他们与立宪派申通一气, 主张南北妥协, 把政权交给袁世凯, 妄图在袁的卵翼下得到高官厚禄。

因而革命和妥协两条道路问题就成为同盟会内部斗争的焦点。

围绕这个斗争同盟会从思想上、组织上进一步分化。

在思想上,有些人把革命前途只局限于反清问题。

认为在反满的旗帜下, 一切汉人, 不论豪绅、地主和官僚, 只要大举民族大义的旗帜, 他们就会赞成革命的; 并自认为革命胜利已取得, 觉得立宪派与革命派已不存在原则的区别。

因此,许多革命派在思想上政治上被立宪派所同化,他们跟在立宪派的后面, 用同样的乐器奏同一曲调。

章炳麟这位“革命名宿”就极力反对北伐的正确主张。

他认为若举行北伐, 必将酿成大祸。

主张通过议和而让袁世凯坐享革命成果。

在政见上, 他与总统孙中山的政治看法也多处不合。

而在同盟会中有很高威望宋教仁,对起义后的形势作了盲目乐观的估计。

他错误地认为,倾覆清朝和建立共和国的目标眼前就要实现了,提出搞建。

他对孙中山所代表的同盟会急进派常表不满, 竟至想撇开孙中山而拥黄兴为临时大总统; 在外部与立宪派相申通。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

1.有的学者说辛亥革命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了,你认为说其“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A.袁世凯窃取了革命果实B.辛亥革命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C.孙中山辞去了临时大总统D.革命未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分析本题以有的学者说辛亥革命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了为切入点,主要考查说其“失败”最主要的原因.解答据所学知识可知,说辛亥革命成功,是指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我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说辛亥革命失败,是指辛亥革命的胜利果实被袁世凯窃取,建立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反帝反封建的任务没有彻底完成,中国的社会性质没有改变.辛亥革命“失败”最主要的原因是辛亥革命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故选B.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辛亥革命的相关史实.2、有人说:“辛亥革命在一片欢呼声中失败了”,你认为说“辛亥革命失败”的根本依据是[ B ]A.孙中山辞去临时大总统的职务B.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C.资产阶级太软弱D.袁世凯窃取辛亥革命果实考点名称:武昌起义在全国保路风潮不断高涨的形势下,湖北武汉的两个革命团体共进会、文学社积极准备发动武装起义。

1911年10月10日,熊秉坤等革命党人首先发难,各营革命士兵纷纷响应,经过一夜激战占领武昌,接着光复汉阳、汉口。

武昌起义立即在全国各地引起响应,将已经高涨的革命形势推向新的高潮。

湖北军政府:辛亥革命时期革命党人建立的临时地方军政机构。

是1911年10月11日革命党人在武昌起义取得胜利之后,根据孙中山等人制订的《中国同盟会革命方略》建立的。

其首脑成为都督,总揽省区军政大权,孙中山,黄兴等同盟会其他重要领导人都不在武昌,于是推举黎元洪为军政府都督。

以后,以黎元洪为首的一批旧官僚、旧军人和立宪分子,逐渐掌握了军政府大权。

武昌起义:1、时间:1911年10月10日2、结果:占领武汉三镇,成立湖北军政府,定国号为“中华民国”。

3、影响:各省纷纷响应起义,清朝统治土崩瓦解。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题目(答案在另一个文档里)整理打印版

《中国近代史纲要》复习题题目(答案在另一个文档里)整理打印版

第一章辨析题1、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指中国社会一半世殖民地状态,一半是封建状态。

2、鸦片战争后,随着外国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和封建制度的根基都受到冲击。

3、近代中国,资本帝国主义对中国实行的是间接统治。

4、19世纪40-60年代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给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与发展造成了某些客观的条件和可能。

5、近代中国历史上,林则徐首先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

6、近代资本帝国主义不能灭亡中国的根本原因是中国地域广大和侵略者之间的矛盾。

7、近代中国反侵略战争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武器装备的落后。

8、晚清政府向帝国主义国家的借款与今天的利用外资没有本质区别。

9、近代中国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是独立发展的一对矛盾。

10、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和现代化应同时进行。

1.西方殖民主义势力来到东方,是为了使东方国家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

2.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近代中国的所有地区,在所有时期都是半殖民地。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

4.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这缘于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和互相制约。

5.经济技术落后的中国不可能取得反侵略战争的胜利。

(五)问答题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答案参见教材P11,2,3)2、如何理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涵义?(P11-12)3、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及相互关系是什么?(P15-16)4、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相互关系是什么?(P16)5、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P27-31)2.简述近代中国工人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

3.简述中国资产阶级的产生及其特点。

4.简述近代中国社会的两对主要矛盾及其相互关系。

6.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7.帝国主义列强并没有能够实现瓜分中国的图谋,原因何在?(六)论述题1、论述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为什么说辛亥革命胜利了又失败了?
谈及辛亥革命,在人们的观念中,往往留下“辛亥革命失败”的印象。

之所以如此,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在我们的研究和宣传中,长期以来始终没有把辛亥革命本身的胜利同辛亥革命胜利后的失败这两个问题区分开来。

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用辩证的、实事求是的观点来认识革命,我们应该客观地分析辛亥革命胜利的一面和失败的一面
之所以说辛亥革命胜利了,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辛亥革命是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中国民族资产阶级领导的民主革命,中国人民“为了建立一个独立的民主主义的社会”,在更完全的意义上开始了这场革命。

由于资产阶级和同盟会的组织和领导,提出了较完整的革命纲领,在广大工农和其他劳动群众多种方式反抗斗争所汇成的革命怒潮中,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势力的政治代表、帝国主义在中国的代理人清王朝的统治,沉重打击了中外反动势力,使中国反动者在政治上乱了阵脚。

在这以后,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在中国再也不能建立起比较稳定的统治,从而为中国人民的斗争开辟了道路。

其次,辛亥革命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政府,这个共和政府产生了一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性质的文献。

虽然这部文献不久被北洋军阀废弃,但经过这次革命,民主共和国的观念已经深入人心,在政治上打击了封建势力,正因为这样,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洪宪帝制,张勋的复辟帝制,都是昙花一现,最终都以失败而告终。

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思想上的解放,激发了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觉悟,为民主主义革命向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转变,作了思想准备。

再次,辛亥革命实际上也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虽然革命失败了,但它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民国成立后,国内实业团体纷纷成立,开设工厂、设银行都成为风气,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力量在短短的几年里有了显著的增大,无产阶级队伍也日益壮大。

最后,辛亥革命还打落了亚洲第一个皇冠,具有国际意义。

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对于世界人民,特别是东方各国人民的民族解放运动,是个巨大的鼓舞。

中国人民的革命将给亚洲带来解放,使欧洲资产阶级统治遭到破坏。

总之,辛亥革命的伟大功绩为中国的发展趋势,铺开了一条金色的道路。

所以,在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是成功的,它对于中国历史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

之所以说辛亥革命失败了,有以下几点原因:
首先,中国资产阶级没有能够巩固革命的成果,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
篡夺。

领导这次革命资产阶级政党—同盟会缺乏明确反帝纲领和具体行动,由于资产阶级历史的局限性,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对帝国主义的本质的认识不清楚。

资产阶级只把革命目标只限于反对清朝皇帝,他们认为“清帝退位”就是专制已除,革命就大功告成了,正因为如此,这恰恰给了那些擅于投机取巧的立宪派和旧官僚以可乘之机,后来袁世凯以清帝退位为交换条件窃取政权,破坏革命,革命派不仅没能识破袁世凯的反革命两面手法,相反竟把袁世凯作为同盟者,这就说明革命派对反对封建主义是不彻底性。

袁世凯上台后,中国在北洋军阀的反动统治下,三民主义成了纸面上的东西,他们挂羊头卖狗肉,虽有民国之名而无民国之实。

就这一点来看,辛亥革命的成功虽然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但却是煮了一锅夹生饭。

其次,辛亥革命没有能够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彻底完成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任务,而是在强大的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势力的进逼下丧失了政权。

这是因为辛亥革命的领导者未能发动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农民群众参加斗争。

在同盟会的纲领中,虽然提出“平均地权”口号,但实际上并没有被全体革命党人所接受,也没能找到解决土地问题的措施,因而也未能实行“平均地权”,从而失去动员农民群众的作用,正是由于脱离人民群众,革命力量才是显得十分弱小,而在帝国主义和封建势力勾结下,革命遭到失败是在所难免的。

再次,革命党人没有建立和掌握一支有组织的革命武装,同盟会发动新军和会党举行起义,这两者毕竟不是革命党人自己建立的武装,况且新军、会党成员复杂,他们中大多数人接受立宪派和旧官僚,因此,在旧势力煽动下往往会变成破坏革命的力量,革命党人缺乏有力的武装队伍,很难应付反动势力的反扑。

中国同盟会也没有建立一条正确的组织路线,因而在组织上是不巩固的,同盟会内部复杂,政治信仰不一致,思想上也存在着严重的分歧,所以始终没有形成一个统一的领导核心的政党。

这样一个思想上缺乏信仰,组织上松懈无力,内部矛盾重重的政党导致了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只完成了第一项——民族主义,其他民权、民生长期挂着欠账。

而且就民族主义一项来说,完成的也仅仅是“驱除鞑虏”,各个帝国主义势力原封不动地保存。

总而言之,革命中出现了许多的问题,这充分地暴露出了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当然,也有许多问题是在当时客观环境下必然会出现的,如封建阶级和外国势力的联合破坏,迫使革命党人将国民政府拱手让给袁世凯;当时农民受封建残余思想很深,不可能迅速接受革命思想;革命党难有建立和掌握一支军队的经济、政治和群众基础等。

不可否认的是,辛亥革命成功得仓促,到手的是不彻底的胜利。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辛亥革命又是失败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