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里莺啼绿映红全诗

合集下载

杜牧描写江南的七绝诗《江南春绝句》

杜牧描写江南的七绝诗《江南春绝句》

杜牧描写江南的七绝诗《江南春绝句》《江南春绝句》唐杜牧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赏析】“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两像一个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向读者展现了江南花红柳绿的世界。

上句从大处着眼,后句从小处刻画,为读者全方位展示了江南的美景。

江南之春到处莺歌燕舞,绿树红花;村庄临水,城郭依山,还有那迎风招展的酒旗。

但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它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

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遗留下来多少古寺?杜牧称之为“四百八十寺”,而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载:“都下佛寺五百余所”,可见杜牧所说是虚数。

杜牧好用数字,如“二十四桥明月夜”、“家乡七十五长亭”等等。

南朝的皇帝好佛,在京城大肆建造佛寺,而如今,这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只能淹没在烟雨之中。

“南朝”是带有沧桑感的名词,“寺”又是带有宗教色彩的字眼,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作者又把它们置于凄迷的烟雨之中,就为整个画面增添了一层朦胧迷离的色彩。

扩展阅读:杜牧的主要作品他写下了许多军事论文,还曾注释《孙子》。

有《樊川文集》二十卷传世,为其外甥裴延翰所编,其中诗四卷。

又有宋人补编的《樊川外集》和《樊川别集》各一卷。

《全唐诗》收杜牧诗八卷。

晚唐诗多柔靡,牧之以峻峭矫之。

其七绝尤有逸韵远神,晚唐诸家让渠独步。

牧之有抱负,好言兵,以济世之才自诩。

工行、草书。

《宣和书谱》云:“牧作行、草,气格雄健,与其文章相表里。

”董其昌《容台集》称:“余所见颜、柳以后,若温飞卿与(杜)牧之亦名家也”,谓其书“大有六朝风韵”。

传世墨迹有《张好好诗》。

著作甚富,主要著有《樊川文集》,《旧唐书》卷百四十七、《新唐书》卷百六十六皆有传。

《张好好诗》,行草墨迹,系太和八年(834)32岁时所书。

帖为麻笺,纵28.2厘米,横162厘米,46行,总322字。

从整幅诗卷中可以看出,其书法深得六朝人风韵。

江南春

江南春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 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牙短, 正是河豚欲上时。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江南好, 风景旧曾谙。 日出江花红胜火, 春来江水绿如蓝。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
唐 白居易
• 江南好, • 风景旧曾谙。 • 日出江花红胜火, • 春来江水绿如蓝。 • 能不忆江南?
《忆江南》赏析
• 白居易曾在江南杭州和苏州做官,很受当地群众的爱
戴。这首词是他回忆江南景物的作品,艺术上很有特色。 先说选材。这首词就是写春天日出时的江南风光。江南风 光之美,在于她的秀丽明艳,而最美丽的是那碧绿的江水, 最明艳的是那鲜红的江花。可以说,写江南的“日出江花” 和“春来江水”,正是写最美的地方,最美的时刻,最美 的景色。 再说修辞。形容花红和水绿的两句诗,都是比喻:春 风吹拂的满江绿水,就像青青的蓝草一样绿;晨光映照的 岸边红花,比熊熊的火焰还要红。这样形象的比喻,把江 南的春天渲染得多么绚丽多彩,多么生机勃勃啊!那迷人 醉人的春色,当年在苏杭是曾经游览过的,而今却没有那 样的机会了。诗不禁叹息地说:叫人怎能不怀念江南呢? 结尾这个反问句,诉说了诗人对江南的深深的热爱,也激 发着读者对那美丽风光的深深的向往。
江南春
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 [注释]
• 山郭:靠山的城墙,这里指外城. • 酒旗:古代酒店外面挂的布或招牌,或称酒帘。 • 南朝四百八十寺:从公元420年至589年,我国江 南曾经存在过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总称南 朝。南朝历代皇帝和大臣都崇信佛教,修建了许 多寺院,据说有五百多座。

千里莺嘀绿映红全诗译文

千里莺嘀绿映红全诗译文

1.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就是说呀,你能想象到那大片大片的地方,到处都是黄莺在欢快地啼叫呢。

那叫声,就像唱歌一样好听。

绿的树、红的花相互映衬,色彩那叫一个鲜艳,就像一幅漂亮的画卷在你眼前展开。

你看公园里春天花开的时候,五颜六色的,还有鸟儿在叫,是不是有点那感觉啦?旁边有个小酒馆,酒旗在风中飘呀飘,就像在招手欢迎客人。

就像古镇上那些挂着招牌的小店,在微风里可有意思啦。

2.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南朝的时候有好多好多寺庙呢,足有四百八十座这么多。

这些寺庙的楼台啊,在那蒙蒙的细雨里若隐若现。

就像你在大雾天里看远处的高楼,模模糊糊的,有一种神秘的美。

你去一些古老的寺庙游玩,遇到下雨天,看着那寺庙建筑在雨里的样子,是不是就像诗句里说的这样,感觉像穿越到古代啦?这诗把那种历史的韵味和雨中的景色融合得真好。

3. “千里莺啼绿映红”,这“千里”可不得了,是说范围特别大呢。

就像你坐火车,一路看过去,全是春天的美景。

那莺啼声,就像一串串的音符,洒满了这千里大地。

你有没有过在春天坐长途车,听到外面鸟儿叫,看到路边花红柳绿的经历呀?那种感觉,就像走进了一个天然的大舞台,鸟儿是歌手,花草是舞者。

4. “水村山郭酒旗风”,水村就是水边的村子啦。

你看那些江南水乡的小村子,沿着河,房子错落有致。

山郭呢,是靠山的城郭。

它们旁边有酒馆,酒旗随风舞动。

这就像一个热闹的小世界,有山有水有村子有城市,还有那充满生活气息的酒馆。

就像你去那种有山有水的旅游景点,路边有小吃店,招牌在风中晃悠,你是不是就想进去吃点喝点呢?5. “南朝四百八十寺”,哇哦,四百八十寺呢!这数字听起来就惊人。

这些寺庙在南朝的时候肯定很壮观。

它们就像一颗颗明珠,散落在那片土地上。

每一座寺庙都有自己的故事,就像每一个老人都有自己的回忆一样。

你要是研究历史或者去参观那些古老的寺庙遗址,就能感受到那种浓厚的文化氛围,这些寺庙见证了多少岁月啊。

6. “多少楼台烟雨中”,这“多少”表示数量多,数都数不清呢。

千里莺啼绿映红是哪个季节

千里莺啼绿映红是哪个季节

千里莺啼绿映红是哪个季节
“千里莺啼绿映红”描写的是春季。

出自杜牧《江南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

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

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思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思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的意思“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出自唐朝诗人杜牧的古诗作品《江南春》第三四句,其全诗文如下: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莺啼:即莺啼燕语。

郭:外城。

此处指城镇。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楼台:楼阁亭台。

此处指寺院建筑。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翻译】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赏析】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诗一开头,就像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

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

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

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

杜牧《江南春》诗意配图及全诗翻译解释

杜牧《江南春》诗意配图及全诗翻译解释
赏析:
《江南春》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
杜牧《江南春》诗意配图及全诗翻译解释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注释
莺啼:即莺啼燕语。
郭:外城。此处指城镇。
酒旗:一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大建佛寺。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这里说四百八十寺,是虚数。
次句“水村山郭酒旗风”写了江南独特的地形风貌,临水有村庄,依山有城郭,在春天的和风中,酒旗在轻轻地招展。这是多么明丽的江南啊!一二句写的是晴景,三四句写的是雨景。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在春天的微雨中,则另有一番风光。在山明水秀之处,还有南朝遗留下来的数以百计的佛寺。这些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被迷蒙的烟雨笼罩着,若隐若现,似有似无,给江南的春天更增添了朦胧迷离的色彩。“四百八十”是虚数,不是实指,突出佛寺之多。
楼台:楼阁亭台。此处指寺院建筑。
烟雨:细雨蒙蒙,如烟如雾。
译文
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雨中。
译文二: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江南春拼音版

江南春拼音版

江南春拼音版qiān lǐ yīng tí lǜ yìng hóng千里莺啼绿映红,shuǐ cūn shān guō jiǔ qí fēng水村山郭酒旗风。

nán cháo sì bǎi bā shí sì南朝四百八十寺,duō shǎo lóu tái yān yǔ zhōng多少楼台烟雨中。

译文江南大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水边村寨山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八十多座古寺,无数的楼台全系列弥漫在风烟云雨中。

注释1.莺啼:即为莺啼燕语。

2.郭:外城。

此处指城镇。

3.酒旗:一种摆在门前以做为酒店标记的小旗。

4.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5.四百八十寺:南朝皇帝和大官僚不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小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录》说道:“都之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里说道四百八十寺,就是虚数。

6.楼台:楼阁亭台。

此处指寺院建筑。

7.烟雨:细雨蒙蒙,例如烟如雾。

《江南春》教案一、教材分析:《江南春》是苏教版语文第八册第一单元的内容。

是唐代诗人杜牧的一首七言绝句。

这是一首素负盛誉的写景诗。

全诗以高度概括的笔法,勾勒了江南地区的风物,描绘了江南明丽而迷蒙的春景。

色彩鲜明,情味隽永。

一首七言绝句,能展现出这样一幅广阔的画卷,真可谓“尺幅千里”了。

作者在描绘千里江南明媚可爱的春光的同时,也慨叹南朝的覆亡,寄托了讽喻之意。

二、教学要求: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小组合作,利用注解,认知重点词语及诗句的意思。

3、读中感悟,并能展开想象,体会是人表达的感情。

4、想象古诗描写的画面,体会古诗语言与意境的美,培育学生对自然美和艺术美的鉴赏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和背诵古诗。

2、通过背诵,认知诗句的含义,体会诗歌的意境,体会诗人抒发的感情。

杜牧江南春古诗的意思

杜牧江南春古诗的意思

杜牧江南春古诗的意思杜牧江南春古诗的意思 《江南春绝句》是唐代诗⼈杜牧创作的⼀⾸七⾔绝句。

这⾸诗是杜牧千古传诵的名篇。

这⾸诗将⾃然风景和⼈⽂景观交织起来进⾏描写,把美丽如画的江南⾃然风景和烟⾬蒙蒙中南朝的⼈⽂景观结合起来。

在烟⾬迷蒙的春⾊之中,渗透出诗⼈对历史兴亡盛衰的感慨和对晚唐国运的隐忧。

江南春绝句 朝代:唐代 作者:杜牧 千⾥莺啼绿映红,⽔村⼭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寺,多少楼台烟⾬中。

译⽂ 江南⼤地鸟啼声声绿草红花相映,⽔边村寨⼭麓城郭处处酒旗飘动。

南朝遗留下的四百⼋⼗多座古寺,⽆数的楼台全笼罩在风烟云⾬中。

注释 1.莺啼:即莺啼燕语。

2.郭:外城。

此处指城镇。

3.酒旗:⼀种挂在门前以作为酒店标记的⼩旗。

4.南朝:指先后与北朝对峙的宋、齐、梁、陈政权。

5.四百⼋⼗寺:南朝皇帝和⼤官僚好佛,在京城(今南京市)⼤建佛寺。

据《南史·循吏·郭祖深传》说:“都下佛寺五百余所”。

这⾥说四百⼋⼗寺,是虚数。

6.楼台:楼阁亭台。

此处指寺院建筑。

7.烟⾬:细⾬蒙蒙,如烟如雾。

创作背景 杜牧⽣活的晚唐时代,唐王朝以做⼤厦将倾之势,藩镇割据、宦官专权、⽜李党争.....⼀点点的侵蚀着这个巨⼈的⾝体。

⽽另⼀⽅⾯,宪宗当政后,醉⼼于⾃⼰平淮西等⼀点点成就,飘飘然的做起了长⽣不⽼的春秋⼤梦,⼀⼼事佛,韩愈上《谏佛⾻表》、险些丢了性命。

宪宗被太监杀死后,后继的穆宗、敬宗、⽂宗照例提倡佛教,僧尼之数继续上升,寺院经济持续发展,⼤⼤削弱了政府的实⼒,加重了国家的负担。

杜牧这年来到江南(江苏江阴),不禁想起当年南朝、尤其是梁朝事佛的虔诚,到头来是⼀场空,不仅没有求得长⽣,反⽽误国害民。

既是咏史怀古,也是对唐王朝统治者委婉的劝诫。

后来武宗发动会昌灭佛,从⼀定程度上缓和了⽭盾。

这是⼀⾸素负盛誉的写景诗。

⼩⼩的篇幅,描绘了⼴阔的画⾯。

它不是以⼀个具体的地⽅为对象,⽽是着眼于整个江南特有的景⾊,故题为《江南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千里莺啼绿映红全诗
本文是关于诗词名句的,仅供参考,如果觉得很不错,欢迎点评和分享。

千里莺啼绿映红全诗
《江南春》
作者:杜牧
原文: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注释:
1、郭:古代在城外修筑的一种外墙。

2、酒旗:酒幌子,酒店门前悬挂的旗子一样的标志。

3、南北朝时期:南方宋齐梁陈四个王朝的总称南朝,当时佛教盛行,寺院广布。

诗意:
千里江南,到处莺歌燕舞,桃红柳绿,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到处都有迎风招展的酒旗。

到处是香烟缭绕的寺庙,亭台楼阁矗立在朦胧的烟雨之中。

赏析:
这首《江南春》,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四句诗,既写出了江南春景的丰富多彩,也写出了它的广阔、深邃和迷离。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诗一开头,就象迅速移动的电影镜头,掠过南国大地:辽阔的千里江南,黄莺在欢乐地歌唱,丛丛绿树映着簇簇红花;傍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迎风招展的酒旗,一一在望。

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摇荡的原因,除了景物的繁丽外,恐怕还由于这种繁丽,不同于某处园林名胜,仅仅局限于一个角落,而是由于这种繁丽是铺展在大块土地上的。

因此,开头如果没有“千里”二字,这两句就要减色了。

但是,明代杨慎在《升庵诗话》中说:“千里莺啼,谁人听得?千里绿映红,谁人见得?若作十里,则莺啼绿红之景,村郭、楼台、僧寺、酒旗,皆在其中矣。

”对于这种意见,何文焕在《历代诗话考索》中曾驳斥道:“即作十里,亦未必尽听得着,看得见。

题云《江南春》,江南方广千里,千里之中,莺啼而绿映焉,水村山郭无处无酒旗,四百八十寺楼台多在烟雨中也。

此诗之意既广,不得专指一处,故总而命曰《江南春》……”何文焕的说法是对的,这是出于文学艺术典型概括的需要。

同样的道理也适用于后两句。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从前两句看,莺鸟啼鸣,红绿相映,酒旗招展,应该是晴天的景象,但这两句明明写到烟雨,是怎么回事呢?这是因为千里范围内,各处阴晴不同,也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不过,还需要看到的是,诗人运用了典型化的手法,把握住了江南景物的特征。

江南特点是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色调错综,层次丰富而有立体感。

诗人在缩千里于尺幅的同时,着重表现了江南春天掩映相衬、丰富多彩的美丽景色。

诗的前两句,有红绿色彩的映衬,有山水的映衬,
村庄和城郭的映衬,有动静的映衬,有声色的映衬。

但光是这些,似乎还不够丰富,还只描绘出江南春景明朗的一面。

所以诗人又加上精彩的一笔:“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金碧辉煌、屋宇重重的佛寺,本来就给人一种深邃的感觉,诗人又特意让它出没掩映于迷蒙的烟雨之中,这就更增加了一种朦胧迷离的色彩。

这样的画面和色调,与“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明朗绚丽相映,就使得这幅“江南春”的图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

“南朝”二字更给这幅画面增添悠远的历史色彩。

“四百八十”是唐人强调数量之多的一种说法。

诗人先强调建筑宏丽的佛寺非止一处,然后再接以“多少楼台烟雨中”这样的唱叹,就特别引人遐想。

这首诗表现了诗人对江南景物的赞美与神往。

但有的研究者提出了“讽刺说”,认为南朝皇帝在中国历史上是以佞佛着名的,杜牧的时代佛教也是恶性发展,而杜牧又有反佛思想,因之末二句是讽刺。

其实,解诗首先应该从艺术形象出发,而不应该作抽象的推论。

杜牧反对佛教,并不等于对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佛寺建筑也一定讨厌。

他在宣州,常常去开元寺等处游玩。

在池州也到过一些寺庙,还和僧人交过朋友。

着名的诗句,象“九华山路云遮寺,青弋江边柳拂桥”,“秋山春雨闲吟处,倚遍江南寺寺楼”,都说明他对佛寺楼台还是欣赏流连的。

当然,在欣赏的同时,偶而浮起那么一点历史感慨也是可能的。

感谢阅读,希望能帮助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