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绿色矿山创建标准及考评指标

绿色矿山创建标准及考评指标[导读]绿色矿山是在新形势下对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和矿业发展道路的全新思维。
建设绿色矿山是促进矿业经济进步的必由之路……一、绿色矿山的含义绿色矿山是在新形势下对矿产资源管理工作和矿业发展道路的全新思维。
建设绿色矿山是促进矿业经济进步的必由之路,“绿色矿山”的理含符合21世纪的发展要求,更顺乎“以人为本,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各建设和谐社会的内在要求。
绿色矿山是以保护生态环境、降低资源消耗、追求可循环经济为目标,将绿色生态的理念与实践贯穿于矿产资源开发利用的全过程(矿山勘探、规划与设计、矿山开发、闭坑设计),体现了对自然原生态的尊重,对矿产资源的珍惜,对景观生态的保护与重建。
绿色矿山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代表了一个地区矿产资源开发利用总体水平和要持续发展潜力,它着力于科学、低耗和高效合理开发利用矿产资源,并尽量减少资源储量的消耗,降低开采成本,实现资源效能的最佳化。
二、绿色矿山的建设要求(一)绿色矿山必须依法设置和组织生产绿色矿山建设必须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法和矿产资源法的要法语,进行环境影响评价和安全现状综合评价,具有可地的水土保持措施(方案),依法取得采矿权、矿山安全生产许可证、林木采伐许可证、爆炸物品使用许可证等相关证照,依法建立各项管理制度,依法管理和组织生产,依法交纳各项税金和治理准备金,确保安全生产。
(二)绿色矿山必须按科学、低耗和高效的原则,合理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
按科学、低耗和高效的原则,合理地开发利用矿产资源是其基本的前提。
矿产资源开采,首先必须根据资源状况、需求和技术水平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正确选定开采方式和技术装备;其次,要提高资源的回收率和利用率,尽量减少对资源储量的消耗;第三,要降低开采成本,综合利用各类资源(共、伴生矿及废弃资源),使有限的资源发挥最大的效益。
(三)绿色矿山必须满足自然生态与环境保护的要求。
绿色矿山建设是以解决环境问题作为着力点而展开的管理实践。
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Final revision by standardization team on December 10, 2020.附件7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符合矿产资源规划、产业政策和绿色矿山基本条件,并达到以下建设要求。
一、矿区环境规范整洁(一)矿区规划建设布局合理、厂貌整洁,标识、标牌等规范统一、清晰美观,矿区生产生活运行有序、管理规范。
(二)矿山开发科学合理,矿石、废石的生产、运输、堆存规范有序,废石、废水、噪声和粉尘达标处置。
(三)因地制宜修复改善矿区环境,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面积的100%,基本实现矿区环境天蓝、地绿、水净。
二、合理利用资源(四)矿山开采应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相协调,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开发方式,实现资源分级利用、优质优用、综合利用。
(五)对石墨、萤石、高岭土、重晶石、长石、红柱石、蓝晶石等涉及采选加工等环节的非金属矿山,应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资源综合回收率,开展精深加工,发展高端产品。
(六)对滑石、硅灰石、膨润土、硅藻土、凹凸棒石、海泡石、石英、菱镁矿、石膏、方解石、云母、蛭石等涉及开采加工环节的非金属矿山,应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工艺与装备,发展深加工产品。
(七)对石灰岩、硅质原料、砂石骨料等露天开采矿山,开采方式应符合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要求,做到资源分级利用。
(八)对石材类矿山,应根据赋存条件,鼓励采用圆盘锯、绳锯等装备开采,荒料率达到30%以上。
(九)应建立生产全过程能耗核算体系,控制并减少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
三、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十)切实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义务,做到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管理,确保矿区环境得到及时治理和恢复。
绿色矿山内容及标准

绿色矿山内容及标准绿色矿山内容及标准“绿色矿山”是指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既要严格实施科学有序的开采,又要对矿区及周边环境的扰动控制在可控制的范围内,实现矿区环境生态化、开采方式科学化、资源利用高效化、管理信息数字化和矿区社区和谐化的矿山。
对于必须破坏扰动的部分,应当通过科学设计、先进合理的有效措施,确保矿山的存在、发展直至终结,始终与周边环境相协调,并融合于社会可持续发展轨道中的一种崭新的矿业形象。
绿色矿山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它代表了一个地区矿业开发利用总体水平和可持续发展潜力,以及维护生态环境平衡的能力。
它着力于科学、有序、合理的开发利用矿山资源的过程中,对其必然产生的污染、矿山地质灾害、生态破坏失衡,最大限度的予以恢复治理或转化创新。
1、绿色矿山建设标准(1)矿山应遵守国家法律和相关产业政策,依法办矿。
(2)矿山应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
遵循因矿制宜的原则,实现矿产资源开发全过程的资源利用、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土地复垦、企业文化和企业和谐等统筹兼顾和全面发展。
(3)矿山应以人为本,保护职工身体健康,预防、控制和消除职业危害。
(4)新建、改扩建矿山应根据本标准建设;生产矿山应根据本标准进行升级改造。
绿色矿山建设应贯穿设计、建设、生产、毕坑全过程。
“国家级绿色矿山”的要求包括依法办矿、规范管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社区和谐、企业文化等九大方面。
这些要求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是以矿山企业的技术力为主导的,包括资源的综合利用、技术创新、节能减排;另一类是以矿山企业的责任心为主导的,包括依法办矿、规范管理、环境保护、土地复垦、社区和谐。
“绿色矿山”对企业的综合实力有着“严苛”的要求,具体内容包含以下几个方面:(1)在资源的综合利用方面,按照矿产资源开发规划与设计,较好地完成了资源开发与综合利用指标,技术经济水平居国内同类矿山先进行列;资源利用率达到矿产资源规划要求,矿山开发利用工艺、技术和设备符合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淘汰技术目录的要求,“三率”指标达到或超过国家规定标准;节约资源,保护资源,大力开展矿产资源综合利用,资源利用达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
非金属矿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文件

非金属矿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文件
一、总则
1.1 本规范的制定目的是指导非金属矿业企业开展绿色规模建设,推进建设连续土石场模式,促进产业发展与生态环境权重兼顾。
2.1 本规范适用于县级以上规模的非金属矿业企业新建、扩建项目的规划设计、施工和生产运营等环节。
二、规划设计
2.1 采矿区域应选择近市区较远地带,离居民区和水源区等生态环境敏感地带应保持安全距离。
2.2 规划设计应采用连续土石场模式,分段开采不间断衔接,最大限度保留植被覆盖率和地表形态。
2.3 设计斜坡角度控制在法定值以下,各施工面按顺序开采堆料,保证施工面与设计相符。
三、施工
3.1 施工前应制定施工计划、安全防范措施、处理污染源和防尘治理方案。
3.2 开采作业时实施边坡管理,及时回填、回植,规定各工作面尺寸与间隔。
3.3 充分利用科技手段提高作业效率,减少生产面积,保护生态环境。
四、运营管理
4.1 建立完善的环保管理制度和责任机制。
4.2 建立污染物质排放标准,定期监测和公布监测结果。
4.3 加强对场地回收利用的监管,回收率要实现年递增。
4.4 重视相关人员培训,提高企业绿色发展意识。
五、法律责任
5.1 违反本规范的,依法给予行政处罚或申报吊销许可证的行政处罚。
5.2 造成生态破坏的,依法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法律责任。
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附件7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符合矿产资源规划、产业政策和绿色矿山基本条件,并达到以下建设要求;一、矿区环境规范整洁一矿区规划建设布局合理、厂貌整洁,标识、标牌等规范统一、清晰美观,矿区生产生活运行有序、管理规范;二矿山开发科学合理,矿石、废石的生产、运输、堆存规范有序,废石、废水、噪声和粉尘达标处置;三因地制宜修复改善矿区环境,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面积的100%,基本实现矿区环境天蓝、地绿、水净;二、合理利用资源四矿山开采应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相协调,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开发方式,实现资源分级利用、优质优用、综合利用;五对石墨、萤石、高岭土、重晶石、长石、红柱石、蓝晶石等涉及采选加工等环节的非金属矿山,应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资源综合回收率,开展精深加工,发展高端产品;六对滑石、硅灰石、膨润土、硅藻土、凹凸棒石、海泡石、石英、菱镁矿、石膏、方解石、云母、蛭石等涉及开采加工环节的非金属矿山,应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工艺与装备,发展深加工产品;七对石灰岩、硅质原料、砂石骨料等露天开采矿山,开采方式应符合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要求,做到资源分级利用;八对石材类矿山,应根据赋存条件,鼓励采用圆盘锯、绳锯等装备开采,荒料率达到30%以上;九应建立生产全过程能耗核算体系,控制并减少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三、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十切实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义务,做到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管理,确保矿区环境得到及时治理和恢复;十一应采用喷雾、洒水、湿式凿岩、加设除尘装置、全封闭皮带运输等措施处置采选、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遗撒,做到矿区无扬尘;对凿岩、碎磨、空压等设备,通过消声、减振、隔振等措施进行噪声处理;十二应有符合安全、环保、监测等规定的废弃物处置方法,废水以及废石、尾矿和废渣等固体废物存放和处置的场地应做好防渗和地下水监测工作,废弃物不得扩散到矿区范围外造成环境污染,固体废物妥善处置率应达到100%;十三矿山生产过程中应从源头减少废水产生,实施清污分流,应充分利用矿井水、循环利用选矿水,选矿废水重复利用率一般达到85%以上;矿坑涌水在矿区充分自用前提下,余水可作为生态、农田等用水,其水质应达到相应标准要求;生活废水达标处置,充分用于场区绿化等;十四切实做到边开采、边治理,修复、改善、美化采区地表景观;具备回填条件的露天采坑,在保证不产生二次污染的前提下,鼓励利用矿山固体废物进行回填;对于地下开采的矿山,因矿制宜采用适用的充填开采技术;四、建设现代数字化矿山十五生产技术工艺装备的现代化;应加强技术工艺装备的更新改造,采用高效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及时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工艺和设备,符合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十六鼓励矿山规模开采,推进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实现矿山开采机械化,选矿、加工工艺自动化,关键生产工艺流程数控化率不低于70%;十七生产管理信息化;应采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实现矿山企业经营、生产决策、安全生产管理和设备控制的信息化;十八鼓励建立产学研用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创新团队,矿山的研究开发资金投入不低于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1%;五、树立良好矿山企业形象十九创建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培育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发展理念和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建立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制定管理制度和行动计划,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二十应构建企业诚信体系,生产经营活动、履行社会责任等坚持诚实守信,及时公告相关信息;应在公司网站等易于用户访问的位置至少披露:企业组建及后续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意见;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绩效表现;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负责部门及工作人员联系方式,确保与利益相关者交流顺畅;二十一企业经营效益良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坚持企地共建、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办矿理念,加大对矿区群众的教育、就业、交通、生活、环保等支持力度,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矿区和谐,实现办矿一处,造福一方;加强利益相关者交流互动,对利益相关者关心的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风险,应主动接受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和公众监督,并建立重大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风险事件申诉—回应机制,及时受理并回应项目建设或公司运营所在地民众、社会团体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诉求;有关部门对违反环保、健康、安全等法律法规,对利益相关者造成重大损失的矿山企业,应依法严格追责;二十二加强对职工和群众人文关怀,企业职工满意度和矿区群众满意度不低于70%,及时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纠纷,不得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
非金属矿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文件

非金属矿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文件一、矿区环境要美美哒。
1. 矿容矿貌。
矿区得规划得井井有条,不能乱糟糟的。
就像咱们整理自己的房间一样,开采区、加工区、生活区等各个区域都要有明确的划分。
道路得平整又干净,不能到处坑坑洼洼,尘土飞扬的。
矿区里的建筑物也不能破破烂烂的,要保持良好的外观,而且建筑风格还得和周围的环境相协调,可不能搞个奇奇怪怪的建筑在那煞风景。
2. 矿区绿化。
这矿山可不能是一片光秃秃的石头山,得有很多绿色植物才行。
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种上合适的树啊、草啊。
比如在矿山的边坡上种上一些根系发达的草或者小灌木,这样既能防止水土流失,又能让矿山看起来生机勃勃的。
而且绿化不能是随便搞搞,要有一定的绿化覆盖率,就像给矿山穿上一件漂亮的绿衣服。
二、资源开发利用得高效又环保。
1. 开采方式。
开采的时候得采用科学合理的方法。
不能像个莽撞的大汉一样,乱采一通。
要根据矿体的赋存条件,选择合适的开采工艺,尽量减少对矿体和周围岩石的破坏。
比如说如果可以的话,采用分层开采或者充填开采的方式就很好。
分层开采就像一层一层地剥洋葱一样,能精确地采到矿石,充填开采呢,就是在采完矿石后把一些合适的材料填回去,这样就不会让地下形成大片的空洞,避免地面塌陷等问题。
2. 资源综合利用。
那些非金属矿可不能只开采主要有用矿物就完事儿了。
要把伴生的其他有用矿物也想办法利用起来。
比如说一个矿里除了主要的石灰岩,还有一些可以做陶瓷原料的矿物,那就不能浪费了,要把它们都提取出来。
还有矿石开采过程中的废渣,也不能直接扔掉,看看能不能加工成建筑材料之类的,变废为宝。
三、节能减排不能少。
1. 节能措施。
在矿山的生产过程中,各种设备都要尽可能地节能。
就像咱们家里用电器一样,要选那些节能型的设备。
比如说照明设备,要用那种高效节能的灯具。
还有矿山的大型设备,像破碎机、磨机等,要定期维护保养,让它们处于最佳的运行状态,这样就能减少能源的浪费。
2. 减排措施。
非金属矿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文件

非金属矿业绿色矿山建设规范文件一、矿区环境方面。
1. 矿区容貌。
首先啊,矿区得整洁干净,就像咱自家院子一样。
不能到处乱糟糟的,那些开采设备、材料啥的得摆放得整整齐齐的。
不能说这边一个大机器横在路中间,那边一堆矿石随地乱堆,那可不行。
矿区里的道路也要好好规划和维护。
道路得平坦,不能坑坑洼洼的,不然运矿石的车开起来像坐过山车似的,还容易把矿石颠出来,造成浪费不说,还污染环境。
2. 绿化美化。
矿区可不能是一片光秃秃的景象。
要多种树、种草,让矿区有点绿色生机。
就像给矿区穿上一件漂亮的绿衣服一样。
比如说在办公区周围种些花花草草,在矿区的边坡上种上能保持水土的草皮或者小灌木。
这样不仅好看,还能防止水土流失呢。
而且这些绿化植物也不是随便种的,得根据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来选。
不能说在干旱的地方种那些特别需要水的植物,不然种了也活不了,白费功夫。
二、资源开发利用方面。
1. 开采方式。
开采得科学合理呀。
不能像没头的苍蝇一样乱采一通。
要按照设计好的方案来开采,就像厨师做菜得按照菜谱来一样。
比如说开采的顺序要规划好,先采哪里后采哪里,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矿产资源,减少浪费。
采用的开采技术也要先进一些。
不能老是用那些又笨又浪费资源的老方法。
现在有很多新的开采技术,能在开采的时候就把矿石和废石分离开,这样就不用后面再费很大力气去分拣了。
2. 资源综合利用。
非金属矿里除了主矿种,可能还有很多其他有用的东西呢。
不能把那些当成垃圾扔掉。
比如说有些伴生矿可以提取出来加以利用,就像从米里挑出沙子后,发现沙子也能派上用场一样。
开采过程中产生的废渣也不能随便堆着不管。
可以看看能不能加工成建筑材料之类的东西,变废为宝。
要是都堆在那儿,占地方不说,还可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节能减排方面。
1. 能源利用。
矿区里的设备用电、用油啥的都得节约。
那些大的开采设备,不能让它们空转浪费能源。
就像咱们家里的电器不用的时候要关掉一样。
要采用一些节能的设备和技术,比如节能型的破碎机、输送带等。
绿色矿山标准

绿色矿山标准
绿色矿山标准是指在矿山开采和生产过程中,采取一系列环保、节能、资源综合利用等措施,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标准。
绿色矿山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保护生态环境、节约资源、提高矿山企业的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绿色矿山标准要求矿山企业在开采过程中减少对生态环境的破坏。
这包括对植被、土壤、水源等自然资源的保护,避免大面积的破坏性开采,减少土地沙化和水源污染等问题。
绿色矿山标准还要求矿山企业在采矿结束后进行生态修复,恢复原有的生态环境,减少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其次,绿色矿山标准要求矿山企业在生产过程中节约能源、减少排放。
通过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和设备,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能源消耗和排放物的排放,实现绿色生产。
同时,绿色矿山标准还要求矿山企业加强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和处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此外,绿色矿山标准还要求矿山企业在社会责任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矿山企业应当尊重当地居民的权益,与当地居民进行沟通和协商,共同制定矿山开发的规划和方案。
同时,矿山企业还应当承担起对当地社区的责任,开展公益活动,回馈社会,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
总之,绿色矿山标准的制定和实施,对于推动矿山企业向环保、节能、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转变具有重要意义。
绿色矿山标准不仅有利于保护生态环境,减少资源浪费,还有利于提高矿山企业的社会形象和竞争力。
因此,矿山企业应当积极响应国家政策,加强绿色矿山标准的实施,推动矿山产业向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向迈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7
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要求
非金属矿行业绿色矿山建设,应严格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符合矿产资源规划、产业政策和绿色矿山基本条件,并达到以下建设要求。
一、矿区环境规范整洁
(一)矿区规划建设布局合理、厂貌整洁,标识、标牌等规范统一、清晰美观,矿区生产生活运行有序、管理规范。
(二)矿山开发科学合理,矿石、废石的生产、运输、堆存规范有序,废石、废水、噪声和粉尘达标处置。
(三)因地制宜修复改善矿区环境,矿区绿化覆盖率达到可绿化面积的100%,基本实现矿区环境天蓝、地绿、水净。
二、合理利用资源
(四)矿山开采应与城乡建设、环境保护、资源保护相协调,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选择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开发方式,实现资源分级利用、优质优用、综合利用。
(五)对石墨、萤石、高岭土、重晶石、长石、红柱石、蓝晶石等涉及采选加工等环节的非金属矿山,应采用先进的工艺技术和装备,提高资源综合回收率,开展精深加工,发
展高端产品。
(六)对滑石、硅灰石、膨润土、硅藻土、凹凸棒石、海泡石、石英、菱镁矿、石膏、方解石、云母、蛭石等涉及开采加工环节的非金属矿山,应采用先进的加工技术、工艺与装备,发展深加工产品。
(七)对石灰岩、硅质原料、砂石骨料等露天开采矿山,开采方式应符合区域生态建设与环境保护要求,做到资源分级利用。
(八)对石材类矿山,应根据赋存条件,鼓励采用圆盘锯、绳锯等装备开采,荒料率达到30%以上。
(九)应建立生产全过程能耗核算体系,控制并减少单位产品能耗、物耗、水耗。
三、矿区生态环境保护与恢复
(十)切实履行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与土地复垦义务,做到资源开发利用方案、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方案和土地复垦方案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管理,确保矿区环境得到及时治理和恢复。
(十一)应采用喷雾、洒水、湿式凿岩、加设除尘装置、全封闭皮带运输等措施处置采选、运输过程中产生的粉尘和遗撒,做到矿区无扬尘。
对凿岩、碎磨、空压等设备,通过消声、减振、隔振等措施进行噪声处理。
(十二)应有符合安全、环保、监测等规定的废弃物处
置方法,废水以及废石、尾矿和废渣等固体废物存放和处置的场地应做好防渗和地下水监测工作,废弃物不得扩散到矿区范围外造成环境污染,固体废物妥善处置率应达到100%。
(十三)矿山生产过程中应从源头减少废水产生,实施清污分流,应充分利用矿井水、循环利用选矿水,选矿废水重复利用率一般达到85%以上;矿坑涌水在矿区充分自用前提下,余水可作为生态、农田等用水,其水质应达到相应标准要求;生活废水达标处置,充分用于场区绿化等。
(十四)切实做到边开采、边治理,修复、改善、美化采区地表景观。
具备回填条件的露天采坑,在保证不产生二次污染的前提下,鼓励利用矿山固体废物进行回填;对于地下开采的矿山,因矿制宜采用适用的充填开采技术。
四、建设现代数字化矿山
(十五)生产技术工艺装备的现代化。
应加强技术工艺装备的更新改造,采用高效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和新材料,及时淘汰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工艺和设备,符合国土资源部《矿产资源节约与综合利用鼓励、限制和淘汰技术目录》。
(十六)鼓励矿山规模开采,推进机械化减人、自动化换人,实现矿山开采机械化,选矿、加工工艺自动化,关键生产工艺流程数控化率不低于70%。
(十七)生产管理信息化。
应采用信息技术、网络技术、
控制技术、智能技术,实现矿山企业经营、生产决策、安全生产管理和设备控制的信息化。
(十八)鼓励建立产学研用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创新团队,矿山的研究开发资金投入不低于上年度主营业务收入的1%。
五、树立良好矿山企业形象
(十九)创建特色鲜明的企业文化,培育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新发展理念和行业特色的企业文化。
建立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风险管理体系,制定管理制度和行动计划,确保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二十)应构建企业诚信体系,生产经营活动、履行社会责任等坚持诚实守信,及时公告相关信息。
应在公司网站等易于用户访问的位置至少披露:企业组建及后续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报告书及批复意见;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影响、温室气体排放绩效表现;企业安全生产、环境保护负责部门及工作人员联系方式,确保与利益相关者交流顺畅。
(二十一)企业经营效益良好,积极履行社会责任。
坚持企地共建、利益共享、共同发展的办矿理念,加大对矿区群众的教育、就业、交通、生活、环保等支持力度,改善生活质量,促进社区、矿区和谐,实现办矿一处,造福一方。
加强利益相关者交流互动,对利益相关者关心的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风险,应主动接受社会团体、新闻媒体和公众监
督,并建立重大环境、健康、安全和社会风险事件申诉—回应机制,及时受理并回应项目建设或公司运营所在地民众、社会团体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诉求。
有关部门对违反环保、健康、安全等法律法规,对利益相关者造成重大损失的矿山企业,应依法严格追责。
(二十二)加强对职工和群众人文关怀,企业职工满意度和矿区群众满意度不低于70%,及时妥善处理好各种利益纠纷,不得发生重大群体性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