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实验报告
大型仪器培训实验报告

大型仪器培训实验报告郑忠巧生物工程 20114129实验目的:1、了解并初步掌握超薄切片生物样品制备的基本过程和方法;2、了解透射电镜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3、了解透射电镜的基本使用方法。
实验原理;(1)超薄切片机:超薄切片技术是投射电镜生物样品制备的基本技术。
电镜细胞化学技术、免疫电镜技术以及电镜放射自显影技术均以超薄切片技术为基础。
超薄切片生物样品制备过程包括取材、固定、清洗与脱水、浸透与包埋、切片及染色等步骤。
取材指获取待切片观察的样品。
固定的目的在于尽可能的保持组织细胞亚显微结构的天然状态。
脱水处理将去除样品中的水分。
通过包埋聚合使样品产生一定硬度及韧性以利于切片。
使用超薄切片机将样品切成厚度适当的薄片。
为了提高像的衬度,对样品切片需要进行染色。
(2)透射显微镜:a.透射电镜的几何成像:在透射电镜中,照明光源为电子枪。
从电子枪发射的电子由阳极加速后,经聚光镜会聚入射到薄样品上。
穿透样品的透射电子由物镜成像,物镜下方的中间镜和投影镜依次将该像逐级放大,然后在荧光观察屏上显示出人眼可以观察到的电子显微像。
透射电镜中的聚光镜、物镜、中间镜及投影镜均为磁透镜;b.透射电镜的基本组成:电子光学系统、真空系统及电气系统等组成。
电子光学系统包括照明、成像、观察与记录三部分。
照片部分包括电子枪和聚光镜。
热发射电子枪由发射电子的阴极、加速阳极和控制栅极等组成。
c.透射电镜的技术指标:加速电压、分辨率和放大倍数。
d.生物样品透射电镜像的衬度(反差)机制:入射电子经样品中的原子散射是形成透射电镜像衬度的根本原因。
主要操作仪器:制刀机、超薄切片机、透射显微镜。
涉及仪器的主要的操作步骤:(1)玻璃刀的制备:玻璃刀的材质为5-8mm 厚的硬质玻璃。
使用制刀机将玻璃切条成正方形,然后将其切割成三角形玻璃刀。
为了收集切片,需要在玻璃刀刀刃背部用胶布制作水槽,并用指甲油封边。
(2)修块:在解剖镜下,用刀片逐层切去样品上部的包埋介质直至露出样品并使其表面平整。
大型实验报告(歌手比赛系统)

.大类基础课程大型实验2014/2015(2)实验题目歌手比赛系统学生姓名学生学号学生班级任课教师提交日期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歌手比赛系统实验报告一、大型实验的内容歌手比赛系统(SCS:Singer Contest System)用于对一次歌手比赛的成绩进行管理,要求完成的主要的功能包括选手信息管理、评委打分管理。
可以完成成绩排序(按平均分),选手数据查询,追加学生数据,写入数据文件等工作。
要求使用学习过的C/C++程序设计的知识完成歌手比赛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二、运行环境歌手比赛系统(SCS)在Visual Studio 2010平台下开发,操作系统:Windows 8.1 。
硬件环境:处理器:Intel(R) Core(TM) i5-5257M CPU @ 2.70GHz 2.70GHz内存:8.00GB系统类型:64位操作系统三、实验课题分析(主要的模块功能、流程图)3.1 歌手比赛系统的主要功能歌手比赛系统(SCS)主要功能为:选手信息管理、评委打分管理。
可以完成成绩排序(按平均分),选手数据查询,追加学生数据,写入数据文件等。
详细的系统功能结构为图1所示。
图1 系统结构图系统各模块的功能具体描述为:1、菜单模块根据用户需求进行选择。
菜单模块包括:(1)输入选手数据;(2)评委打分;(3)成绩排序(按平均分);(4)数据查询;(5)追加学生数据;(6)写入数据文件;(7)退出系统。
2、选手模块存储选手的姓名、编号、一个评委类,以及该选手的平均分和总分。
3、评委模块存储10个评委对一个选手的打分情况。
计算总分功能:根据10个评委的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计算选手的总分。
计算平均分功能:根据10个评委的打分(去掉最高分和最低分),计算选手的平均分。
还有2个辅助功能:寻找最高分和最低分。
3.2 系统分析及设计系统涉及对象有两个基本类:选手类和评委类。
还有一个菜单类。
可以采用面向对象的方式实现歌手比赛系统,根据不同的需求,分为选手类和评委类。
环境科学大型实验报告(3篇)

第1篇一、实验背景随着全球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环境科学作为一门综合性学科,越来越受到广泛关注。
为了深入了解环境科学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我们开展了本次大型实验。
本次实验旨在通过模拟真实环境,探究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环境科学实验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模拟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影响的实验技术。
3. 分析实验数据,探讨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的影响机制。
4. 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三、实验材料与设备1. 实验材料:水、土壤、植物种子、污染物(如重金属、有机污染物等)。
2. 实验设备:实验室培养箱、显微镜、pH计、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恒温培养箱等。
四、实验方法1. 实验设计:将实验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为正常环境,实验组加入不同浓度的污染物。
2. 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包括水、土壤、植物种子和污染物。
2. 将植物种子在正常环境下培养至一定生长阶段。
3. 将实验组植物种子分别置于不同浓度的污染物环境中,对照组植物种子置于正常环境中。
4. 定期观察植物生长状况,并记录数据。
5. 使用pH计、分光光度计等仪器检测土壤、水体等环境指标。
6. 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植物生长状况:实验结果表明,实验组植物生长速度明显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污染物浓度的增加,植物生长状况逐渐恶化。
2. 环境指标变化:实验组土壤pH值、重金属含量等环境指标均高于对照组,表明污染物对土壤环境产生了显著影响。
3. 污染物对植物的影响:实验结果显示,污染物对植物的生长、生理和代谢产生了显著影响,如叶片变黄、生长缓慢、根系受损等。
六、结论与讨论1. 实验结果表明,环境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具有显著影响,可导致植物生长受阻、土壤环境恶化等问题。
2. 本实验为环境保护和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有助于制定针对性的污染防控措施。
3. 在实际应用中,应加强环境监测和治理,降低污染物排放,保护生态环境。
大型混沌摆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理解混沌现象的物理本质,掌握混沌摆实验的原理和方法。
2. 通过实验观察混沌摆的运动特性,验证混沌现象在物理系统中的存在。
3. 探讨混沌摆参数对系统混沌现象的影响,分析混沌摆的混沌动力学特性。
二、实验原理混沌摆是一种非线性物理系统,其运动规律具有确定性、随机性和不可预测性。
在实验中,我们通过改变摆长、摆锤质量和初始条件等参数,观察混沌摆的运动特性。
1. 混沌摆的数学模型设摆长为L,摆锤质量为m,初始条件为θ0、ω0,混沌摆的动力学方程为:m θ'' + c θ' + kθ = 0其中,θ为摆角,θ'为摆角速度,θ''为摆角加速度,c为阻尼系数,k为弹性系数。
2. 混沌现象的判据混沌现象的判据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系统对初始条件的敏感依赖性:微小差异的初始条件会导致系统演化出截然不同的轨迹。
(2)系统演化过程中的周期分岔:系统从有序运动逐渐演化为混沌运动,经历周期运动、倍周期运动、混沌运动等阶段。
(3)奇异吸引子:混沌运动轨迹最终趋于一个复杂、非周期的几何结构,称为奇异吸引子。
三、实验装置与步骤1. 实验装置(1)混沌摆装置:包括摆杆、摆锤、支架等。
(2)数据采集系统:包括数据采集卡、传感器、计算机等。
(3)控制装置:包括控制器、电源等。
2. 实验步骤(1)搭建混沌摆实验装置,调整摆长、摆锤质量等参数。
(2)将传感器安装在摆锤上,用于测量摆角和摆角速度。
(3)启动数据采集系统,采集混沌摆的运动数据。
(4)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绘制混沌摆的运动轨迹、时域波形图等。
(5)分析混沌摆的混沌动力学特性,探讨混沌现象的产生原因。
四、实验结果与分析1. 混沌摆的运动轨迹通过实验,我们观察到混沌摆的运动轨迹呈现出复杂、非周期的特点,具有以下特征:(1)轨迹在相空间中呈现出分岔现象,逐渐演化为混沌运动。
(2)轨迹具有自相似性,即局部放大后,仍保持相似的几何结构。
大型汽车工程部件注塑成型实验报告

大型汽车工程部件注塑成型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1、掌握注塑成型工艺中各参数如塑件材料、成型压力、温度、注射速度、浇注系统等因素对其成型质量的影响大小。
2、介绍塑件各种成型瑕疵的构成机理,以及各工艺参数对各种瑕疵构成的影响大小。
3、初步介绍压铸成型分析软件moldflow的各项功能及基本操作。
4、初步介绍ug软件三维建模功能。
5、初步介绍ug软件三维模具设计功能。
二、实验原理1、moldflow压铸成型分析软件的功能十分齐全,具备完备的分析模块,可以分析出来压铸成型工艺中各个参数例如塑件材料、成型压力、温度、口服速度、浇筑系统等因素对成型质量的影响,还可以模拟出成型瑕疵的构成,以及如何改良等等,还可以预测每次成型后的结果。
2、注射成型充填过程属于非牛顿体、非等温、非稳态的流动与传热过程,满足黏性流体力学和基本方程,但方程过于复杂所以引入了层流假设和未压缩流体假设等。
最后通过公式的分析和计算,就可以得出结果。
三、实验器材硬件:计算机、游标卡尺、注塑机、打印机软件:ug软件、moldflow软件四、实验方法与步聚1、ug软件模型创建和模具设计(已省却);2、启动moldflow软件;3、新建一个分析项目;4、输出分析模型文件;5、网格分割和网格修正;6、流道设计;7、冷却水道布置; 8、成型工艺参数设置; 9、运转分析解器; 10、制作分析报告11、用试验模具在注塑机上进行工艺试验(已省去);12、分析演示分析报告(省却与实验结果相比较这一步骤); 13、得出结论五、前置处理相关数据 1.网格处理情况1)展开网格确诊,可以看见网格重合和最小四海比等问题; 2)网格确诊,并依次修正存有的网格问题; 3)修正回去后,再次检查网格情况。
2.材料选择及材料相关参数在在方案任务视窗里双击第四项材料,插入例如图材料挑选窗可直接选常用材料,也可根据制造商、商业名称或全称搜索3. 工艺参数设置双击方案任务视窗里的“成型条件设置”,这里直接用默认值。
大学大型实验报告模板

实验名称: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日期: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地点: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人员:____________________一、实验目的1. 理解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
2. 培养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3. 提高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和创新意识。
二、实验原理简要介绍实验的基本原理,包括实验的物理、化学、生物等基本原理,以及实验过程中涉及到的相关公式、定律等。
三、实验仪器与试剂1. 仪器(1)仪器名称及型号(2)仪器功能及操作方法2. 试剂(1)试剂名称及浓度(2)试剂用途及用量四、实验步骤1. 实验准备(1)仪器准备(2)试剂准备(3)实验材料准备2. 实验操作(1)实验步骤一(2)实验步骤二(3)实验步骤三……(n)实验步骤n五、实验数据记录与分析1. 实验数据记录(1)表格形式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2)图片、图表等形式记录实验现象2. 数据分析(1)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统计(2)分析实验数据,得出结论六、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1)实验现象描述(2)实验数据结果2. 讨论与分析(1)实验结果与预期结果对比分析(2)分析实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及原因(3)对实验结果进行深入讨论,提出改进措施七、实验总结1. 总结实验过程,归纳实验原理和实验方法2. 总结实验数据,得出实验结论3. 总结实验过程中的收获与不足,提出改进建议八、参考文献[1] 作者. 书名[M]. 出版地:出版社,出版年.[2] 作者. 论文题目[J]. 期刊名,出版年,卷号(期号):起止页码.[3] 作者. 网址[EB/OL]. 网站名,发布时间[引用日期].九、附录1. 实验原始数据2. 实验图片、图表3. 其他相关资料注:本模板仅供参考,具体实验报告内容可根据实际实验情况进行调整。
大型综合实验报告讲解

大型综合实验——烧结铁铜的制备与性能研究1 前言:本次大型综合实验研究的是一种以粉末冶金方法制备的烧结铁铜,以雾化铁粉、电解铜粉、鳞片石墨和少量硬脂酸锌经混料、压制、烧结制备而成。
由于铜比铁柔软,塑性更好,铜与铁混合粉末压制性较好。
而且铜在铁中有一定的溶解度,通过添加铜元素,具有固溶强化作用,石墨和雾化铁粉能形成渗碳体这一高硬度相,使该类烧结铁铜有良好的力学综合性能。
2 实验操作及过程2.1 实验材料雾化铁粉,电解铜粉,鳞片石墨粉,硬脂酸锌,550毫升的纯净水瓶2.2 粉末原料及配比2.2.1粉末原料成分雾化铁粉+电解铜粉+鳞片石墨粉,由于人数较多,分成两个大组分别研究石墨含量和铜粉含量的不同对产品性能的影响。
试验中两大组都取0.8%的硬脂酸锌,第一大组(第1—7小组)取1.4%的铜,石墨含量从0.5%到1.1%的0.1%梯度规律递增;第二大组(第8—14小组)取0.8%的石墨,铜含量基本从0.5%到2.7%的0.3%梯度规律递增。
各组试样铜和石墨含量如下所示:第一大组:第1组:铜含量1.4%,石墨含量0.5%;第2组:铜含量1.4%,石墨含量0.6%;第3组:铜含量1.4%,石墨含量0.7%;第4组:铜含量1.4%,石墨含量0.8%;第5组:铜含量1.4%,石墨含量0.9%;第6组:铜含量1.4%,石墨含量1.0%;第7组:铜含量1.4%,石墨含量1.1%第二大组:第8组:铜含量0.5%,石墨含量0.8%;第9组:铜含量0.8%,石墨含量0.8%;第10组:铜含量1.1%,石墨含量0.8%;第11组:铜含量1.7%,石墨含量0.8%;第12组:铜含量2.0%,石墨含量0.8%;第13组:铜含量2.3%,石墨含量0.8%;第14组:铜含量2.7%,石墨含量0.8%每小组编号分别为1、2、3、4、5、6、7、8、9、10、11、12、13、14,各编号分别预计设10个样。
实际到后面由于时间问题只压制了5个样品,所以第1小组各个样分别记作1-1、1-2、1-3、1-4、1-5;其余各组类推。
大型辉光球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1. 了解辉光放电现象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方法。
2. 观察辉光球在高频强电场中产生的辉光现象。
3. 探究辉光球放电过程中气体电离、复合等物理过程。
二、实验原理辉光球实验是一种利用低压气体在高频强电场中产生辉光现象的实验。
实验装置主要由辉光球、电源、控制器等组成。
辉光球内充有稀薄的惰性气体(如氩气、氖气等),球中央有一个黑色球状电极,球的底部有一块震荡电路板。
通电后,震荡电路产生高频电压电场,由于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电离作用,产生辉光现象。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 辉光球(直径约15cm,内充惰性气体)2. 电源(12V低压直流电)3. 控制器(产生高频电压)4. 电压表(测量电压)5. 电流表(测量电流)6. 手套(保护实验人员)7. 记录纸、笔四、实验步骤1. 将辉光球放置在实验台上,确保球体稳固。
2. 将电源、控制器与辉光球连接,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
3. 打开电源开关,调节控制器,使电压逐渐升高。
4. 观察辉光球内气体电离、复合等物理过程,记录辉光现象。
5. 改变控制器参数,观察不同电压下辉光现象的变化。
6. 使用电压表、电流表测量实验过程中的电压、电流值。
7. 实验结束后,关闭电源,断开电路连接。
五、实验现象与结果1. 当电压逐渐升高时,辉光球内开始出现微弱的辉光现象。
2. 随着电压的进一步升高,辉光现象逐渐增强,辉光颜色和亮度也随之变化。
3. 改变控制器参数,辉光现象呈现不同的特点,如辉光颜色、亮度、形状等。
4. 在实验过程中,发现辉光现象随手指触摸位置、方向、力度等变化而有所不同。
六、实验分析1. 辉光现象的产生是由于辉光球内稀薄气体受到高频电场的作用,气体分子发生电离、复合等物理过程。
2. 辉光颜色和亮度与球内充气体种类、电压、电流等因素有关。
3. 辉光现象随手指触摸位置、方向、力度等变化而不同,这是因为手指触摸球体时,人体成为另一电极,球体周围的电场、电势分布发生改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
大型实验
实验题目:陶艺制作及可塑性、烧结温度的测定指导教师:夏秀峰邹儒佳
学生姓名:
学号:
2017年11月
一.综述
1、意义和目的:
实验意义:
通过陶瓷制品的手工制备及可塑性、烧结性能等方法的检测,帮助学生了解实验工作的操作过程,初步认识实验室各种基本食品的使用,并帮助学生初步形成良好的实验操作规范,养成良好的实验安全意识。
要求学生基本掌握陶瓷的主要工艺实验的原理、方法与一定的操作技能,通过陶瓷工艺综合实验,了解陶瓷产品设计程序与工艺流程,培养综合设计及动手实验的能力,提高数据分析和文献资料的归纳与总结,为以后的毕业论文的课程做好准备。
实验目的:
(1)、了解陶瓷坯体的原料成分
(2)、了解烧结温度原理,熟练掌握该分析法的应用
(3)、了解坯体可塑性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4)、掌握坯体可塑性的基本测定方法
(5)、熟练掌握陶艺的工艺流程
二.基本原理:
1.陶瓷的历史:
???
2.陶瓷原料:
???
3.成型工艺:
???
4、釉及其制备:
???
5.烧结温度:
???
三.试验步骤:
1、泥坯原料:
灰色粘土。
2、定中拉坯成型:
揉搓,压制泥坯使其结实并尽量减少其空隙,最后将泥坯压制成圆柱形。
将圆柱形泥坯的底部圆心对准拉制成型机中心,用力将泥坯至于成型机上。
旋转压制成型机并双手揉搓坯体,将坯体制作成各种造型。
3、修坯:
待湿润的泥坯高燥一定时间后,借助工具修整成型后的泥坯。
4、相关性能测定:
(1)、可塑性的测定:
粘土,陶瓷浆体及坯体的可塑性与水份含量有密切关系。
在一定水分含量下,粘土,陶瓷浆体及坯体颗粒的表面形成一定厚度的水化膜,使颗粒之间形成连续,颗粒之间的附着力提高;同时水化膜又能够进一步减少颗粒之间的内摩擦,使颗粒质点能够相互沿着表面滑动从而使粘土,陶瓷浆体或坯体产生一定的形状,形成粘土,陶瓷健体或坯体的可塑性。
可塑性能指数(W):
可塑性能指数指坯体液限与塑限的含水量之差。
液限:
指坯体具有可塑性时的最高含水率。
测定液限一般采用华氏平衡锥法,即采用一定重量,规格的平衡锥,在一定时间内,自由下落坯体一定深度(高度)是所测得的坯体含水量。
塑限:
指坯体具有可塑性时的最低含水率。
通常高可塑性坯体的可塑性能指数范围大于15;中可塑性能坯体的可塑性能指数在7~15之间;低可塑性能坯体的可塑性能指数在1~7之间。
可塑性能指标(S):
所谓可塑性能指标是指将粘土,陶瓷浆体或坯体制作成一定大小的球体,对
该球体受外力后所产生的应变(开裂,折断)的测定。
可塑性能指标比较直观的反映粘土,陶瓷浆体或坯体的可塑性能,在生产,试验过程中经常被采纳。
通常高可塑性能坯体的可塑性能指标大于3.6;中可塑性能指标在2.5~3.6;低可塑性能坯体的可塑性指标小于2.5。
(2)、测定坯料的含水率:
先将干燥的坩埚放至分析天平上称得其质量并记录为:W1,后将一定量的粘土放入干燥的坩埚中,放至分析天平上测其质量,记录此时坩埚+粘土的重量:W2,将制作的陶瓷样品放入烘箱,烘烤温度设定为110。
C,持续保温至完全干燥,干燥粘土一小时后,取出坩埚并冷却至室温。
在分析天平上测得干燥后的粘土+坩埚的质量:W3,通过差值比计算出粘土原料的含水量。
(3)、样品的烧结温度:
将经干燥的样品放入烧结炉内,随炉升温并调节温度,控制温度在1250-1300。
C,保温时间为2-3小时,随炉冷却到室温。
(4)、相关测试数据:
1、含水率:
坩埚质量:W1 = ? g
坩埚 + 粘土:W2 = ? g(湿) W3 = ? g (干)
含水率 = (W2-W3)/(W2-W1)% = ? %
2、可塑性:
R H F10 F50
粘土:
计算公式: R = A * F10 / F50……..A = 1.80
3、烘烤温度:
Time
4、烧结温度:
T e m p e r a t u r e Time
(5) 、设备与装置:
1、拉坯成型机:
2、分析天平:
型号:Sartorius. BL310 Max 310g D = 0.01g
3、恒温烘箱:
型号:101A-2 型鼓风电热,上海广益高温技术实业有限公司4、可塑性测定仪:
型号:KSB 微电脑可塑性测定仪湘潭市仪器仪表有限公司5、烧结电炉:
SX-12-16高温炉上海广溢高温设备制造有限公司6、自制样品照片:
四.结果与讨论:
1、
2、
3、
七.参考文献:
[1] .
[2] .
[3] .
[4] .
[5] .
[6] .
[7] .
[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