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六课_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含堂作业)

合集下载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含堂作业)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含堂作业)

主要作用
主要作用
是把食物 撕开、撕碎。
是橡刀一样 把食物切开 切碎。
是把初步咬 碎的食物进 一步研磨成 细小的颗粒。
? 狼吞虎咽
细嚼慢咽
由于牙齿的咀嚼、舌 的搅拌,食物由大变小, 加快了消化的速度。
牙齿在食物的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是什么? 牙齿能够切下、撕开、磨碎食物。 P77 老人们常说的“细嚼慢咽” 是什么道理? 牙齿在消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 用,它能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 物在体内的消化。
荷藕之乡 涟水县牌坊小学欢迎您!
1.观察牙齿的形状和在牙 床上的排列。 2.画一画自己牙齿的形状 和排列,按形状给牙齿分 类及标名。
荷藕之乡 涟水县牌坊小学欢迎您!
荷藕之乡 涟水县牌坊小学欢迎您!
资料
唾液的作用
正常人每天分泌唾液1000—1500毫升。唾液 的作用非常多:可以防止口腔干燥,润滑食物; 可以清洁口腔,冲洗残留在口腔里的食物残屑; 可以使口腔湿润,便于说话。此外,当有害物质 进入口腔时,唾液可以起到冲淡与中和的作用, 并将它们从口腔黏膜上洗掉;唾液中的淀粉酶可 以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唾液中的溶菌 酶具有杀菌作用……

坚持早晚正确 刷牙


使用保健牙刷
选用适量 的含氟牙膏
定期检查
健康的饮食 少吃糖
牙齿生长知识。
同学们,我们四年级的阶段正 你
处于换牙期,人的一生只换一 次牙,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
知 道 吗
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牙齿,让一 ?
生都能快乐的享受美食,健康
成长!
• 4-6.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 牙 齿、舌头、唾液 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 分类,可分为门齿(我有 个)、犬齿(我 有 个)、臼齿(我有 个)。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说课稿、教案、教学设计与同步练习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上册《2.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说课稿【教材分析】通过前面6节课的学习,学生充分认识了食物、食物的营养与人体健康之间的关系。

吃进去的食物在人体内还会经过一系列的变化,转化成养料和能量供人体吸收,这个过程叫消化,承担消化工作的器官叫消化器官。

本节课要研究食物在消化第一站——口腔中的变化。

聚焦板块通过回忆一天的食物,并思考“吃下去的食物发生了哪些变化?”引出学生对消化器官的探究。

探索板块分两大活动,活动一主要通过观察食物从进入口腔到被咽下去之前的变化,了解口腔的初步消化功能,并体验牙齿、唾液的作用。

活动二主要通过角色扮演游戏,了解口腔内牙齿、舌头和唾液的协调作用。

通过探索活动后的研讨,学生可以认识到食物在口腔的初步消化,以及口腔各器官的功能,并进一步理解口腔的消化对整个消化的重要性。

【学情分析】学生对食物在口腔的变化已经有了一定的认识:食物被咬碎、嚼烂等,也有一部分学生知道口腔里牙齿的类型和作用,但是对食物的变化更多的是一种感觉,真正细致的观察很少,对食物中看不见的变化更是了解不多,口腔内唾液的作用也容易被忽略。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

2.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3.牙齿有三种,不同的牙齿有不同的功能,保护好牙齿,有利于我们的身体健康。

科学探究目标1.观察、描述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以及牙齿形状的特点、分布,能对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进行简单的记录。

2.分角色扮演“馒头”“牙齿”“舌”,模拟馒头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过程,感受牙齿、舌和唾液的共同作用。

3.能够在角色扮演中不断完善对牙齿结构及运动特点的认识,有意识地对自己的原有观念进行补充或修正。

科学态度目标1.能够认真细致地观察和实事求是地描述牙齿的结构和运动特点。

2.愿意与他人分享食物在口腔里消化过程的研究结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体会口腔对消化食物的重要作用,有健康生活的意识。

四年级科学上册《食材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食材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及反思 教科版

四年级科学上册《食材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及反思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食材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及反思教科版教案教学目标- 了解食材在口腔中的变化过程- 掌握观察、描述和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教学准备- 食材:苹果、面包、饼干、牛奶等- 实验器材:放大镜、显微镜、玻璃片等- 实验记录表格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引导学生回忆上节课学到的有关食物和消化的知识,激发学生对本课内容的兴趣。

2. 实验观察:将不同食材放入口腔中,让学生用放大镜观察和描述食材的变化。

学生可以观察食材的颜色、形状、质地等方面的变化。

3. 实验记录: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实验结果记录在实验记录表格中,包括每种食材在口腔中的变化情况。

4. 实验讨论:引导学生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比较不同食材在口腔中的变化差异,并尝试给出科学合理的解释。

5. 概括总结:引导学生总结食材在口腔中的变化规律,并进行简单的概括和描述。

教学延伸- 引导学生思考食材在胃部和肠道中的变化过程,并展开相关实验观察和探究。

- 扩展实验:让学生尝试使用显微镜观察口腔中食材微小结构的变化情况。

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能够通过实验观察和记录,深入了解食材在口腔中的变化过程。

学生通过观察食材的颜色、形状、质地等变化,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和描述能力,并能够将实验结果进行记录和总结。

同时,学生也通过思考和讨论,尝试给出科学合理的解释,培养了他们的科学思维和实验探究能力。

然而,本节课的实验内容较为简单,可能无法涵盖所有情况下食材在口腔中的变化。

对于学生来说,更深入的实验和探究可能会引发更多的兴趣和好奇心。

因此,在后续的教学中,可以考虑扩展相关实验并引导学生展开更多的思考和探究。

《2.7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四年级上册

《2.7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四年级上册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理解牙齿、舌头、唾液的作用。

2. 学会观察和分析口腔内的微观变化,提高观察力和分析能力。

3. 培养合作学习和探究精神,增强科学探究的意识和能力。

二、作业内容1. 分组实验:制作口腔模型,模拟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

要求:每组准备不同的食物模型(如馒头、肉类、豆类等),在模拟口腔模型中观察食物的变化过程,记录观察结果。

2. 观察和记录:搜集不同类型的实物食物,观察其咀嚼时的变化,记录观察结果。

要求:将观察到的变化与同学分享,讨论咀嚼的作用和原理。

3. 查阅资料:通过查阅资料,了解牙齿的构造、功能和保护方法。

要求:整理查阅到的资料,制作PPT或报告进行分享。

4. 小组讨论:针对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和消化过程,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体会和收获。

三、作业要求1. 独立完成作业:学生需独立完成作业任务,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2. 合作探究:鼓励小组合作学习和探究,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

3. 实践操作:要求学生在实验和观察过程中,注重实践操作,培养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4. 报告整理:学生需整理和提交作业成果,包括实验记录、观察报告、资料收集和讨论总结等。

四、作业评价1. 评价内容:作业完成情况、实验操作情况、观察分析能力、资料收集整理情况、小组合作表现等。

2. 评价方法:教师评价与小组互评相结合,结合学生提交的作业成果和讨论总结进行评价。

3. 评价标准:根据作业目标和要求,制定相应的评价标准,确保评价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4. 反馈改进:根据评价结果,对作业设计方案进行改进和完善,提高教学质量。

五、作业反馈1. 学生反馈:学生需在完成作业后,提交作业反馈表,包括作业完成情况、收获和不足等。

教师将根据反馈表,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及时调整教学策略。

2. 教师反思:教师需根据学生提交的作业成果和反馈表,反思教学过程中的不足和问题,不断改进和完善教学方案,提高教学质量。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4.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4.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4.6《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这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掌握牙齿、舌头和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教科书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探究科学问题,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实验能力,对于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他们可能有一些初步的了解。

但学生对于消化过程的具体细节,如牙齿、舌头和唾液的作用可能还不够清晰。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些知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知道牙齿、舌头和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他们探究问题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牙齿、舌头和唾液的作用。

难点:牙齿、舌头和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具体作用。

五. 教学方法采用观察、实验、讨论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食物在口腔中的消化过程,通过直观的演示和实验,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牙齿模型、舌头模型、唾液试管等。

2.实验材料:面包、牛奶、碘酒等。

3.课件:食物在口腔中消化的图片和视频。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在口腔中是如何消化的吗?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从而引出本课的主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课件展示食物在口腔中消化的图片和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消化过程。

同时,教师讲解牙齿、舌头和唾液在消化过程中的作用。

3.操练(15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实验,观察面包在口腔中的变化。

学生将面包放在嘴里,用牙齿咀嚼,观察面包的变化。

然后,学生将咀嚼后的面包吐出,观察面包的颜色和质地变化。

教师通过实验引导学生理解牙齿的咀嚼作用和唾液的消化作用。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同步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科学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同步练习)(含答案)

教科版四年级上册第二单元同步练习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一、单选题1.人的牙齿中,具有切断食物功能的是()。

A. 犬齿B. 臼齿C. 门齿2.消化过程中起磨碎作用的牙齿是()。

A. 门齿B. 臼齿C. 犬齿3.将一块馒头放入口中,反复咀嚼有甜味,这是由于()。

A. 牙齿咀嚼的缘故B. 舌搅拌的缘故C. 口腔分泌消化酶的缘故4.在口腔里,( )把食物中的淀粉转化成糖。

A. 牙齿B. 舌头C. 唾液5.唾液中的酶能消化食物中的()A. 脂肪B. 蛋白质C. 淀粉6.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甜,这是因为米饭()。

A. 有甜蜜素B. 里面有糖C. 含有淀粉7.形成龋齿的主要原因是()。

A. 偏食、营养不良B. 牙齿生长畸形C. 口腔不洁,有细菌存在8.吃饭的时候,有利于消化的做法是()。

A. 细嚼慢咽B. 狼吞虎咽C. 边吃饭边喝水9.食物中的营养主要是在下列哪个器官中被吸收的?()。

A. 胃B. 小肠C. 大肠10.咀嚼米饭会感觉到甜,这是因为米饭含有( )。

A. 糖B. 淀粉C. 甜蜜素11.口腔中起着消化淀粉作用的是()。

A. 牙齿B. 唾液C. 舌头二、判断题12.嚼米饭会感到甜味,这是因为米饭本身就是甜的。

()13.米饭本身的味道是甜的。

()14.口腔中的食物通过吞咽进入食管,再依次通过胃、小肠、大肠等消化器官。

()15.食物在口腔里会初步消化,同时口腔也能吸收一些营养。

()16.大多数食物都是在口腔中被消化的。

()17.食物在口腔里会经历初步的消化过程。

()18.食物只有在初步消化中被很好地磨碎、捣烂,才容易被身体吸收。

()19.口腔只是食物通道,食物在口腔并不消化。

()20.为了减轻消化器官的负担,我们吃食物,要细嚼慢咽。

()21.牙齿可以帮助消化,所以它也是消化器官。

()22.人口腔中牙齿可分为三类,它们的作用都一样的。

23.牙齿、舌和唾液共同参与了食物在口腔里的消化,它们的功能各不相同。

()24.经常刷牙可以防止蛀牙,保护牙齿,所以每天要刷一次牙。

《2.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四年级上册

《2.7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作业设计方案-小学科学教科版17四年级上册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作业设计方案(第一课时)一、作业目标1. 理解食物在口腔中经过咀嚼和初步消化的过程。

2. 观察和了解口腔中不同部位的构造与食物消化的关系。

3. 培养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和观察能力。

二、作业内容1. 预习准备:- 学生需提前阅读《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相关教材内容,了解食物在口腔中的基本变化过程。

- 家长协助孩子准备一张口腔构造图,标明牙齿、舌头、唾液腺等部位。

2. 观察与记录:- 学生在家中准备不同类型的食物(如米饭、苹果、蔬菜等),并在餐前将食物放入口中开始咀嚼,同时观察和感受食物在口腔中的变化。

- 记录下食物在口腔中咀嚼时,牙齿的咬合方式、舌头的搅拌动作以及唾液对食物的湿润程度等变化。

- 完成口腔构造图的标注,指出哪些部位参与了食物的初步消化。

3. 视频与图片收集:- 学生可借助网络或科普视频,收集关于食物在口腔中变化的图片和视频资料。

- 收集不同年龄阶段牙齿生长和替换的资料,了解牙齿的生理结构和功能。

三、作业要求1. 观察记录要详细,包括食物的形状、口感、咀嚼时间等细节描述。

2. 标注口腔构造图时,要准确指出各个部位,并描述它们在食物消化中的作用。

3. 视频和图片的收集需注明来源,并确保内容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4. 作业需整洁、字迹清晰,可通过绘画或图表形式辅助说明。

四、作业评价1. 观察记录:评价学生对食物在口腔中变化观察的细致程度和准确性。

2. 构造图标注:评价学生对口腔各部位名称的掌握情况以及他们理解的深度。

3. 资料收集:评价学生对额外学习材料的搜集能力以及材料的科学性。

4. 整体评价:结合学生的预习情况、观察记录、图片及作业整体完成情况,给予鼓励与指导建议。

五、作业反馈1. 教师将在课堂上花时间进行作业点评,对于优秀的作业进行展示与表扬。

2. 对于学生在作业中出现的错误或不足,教师将给予指导与纠正,并鼓励其改进。

3. 针对学生在作业中表现出的兴趣点或疑问,教师可进行拓展讲解或组织小组讨论。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六课_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含堂作业)

教科版四年级科学上册第四单元第六课_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含堂作业)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记录表
食物名称
原有状态 短时间咀嚼 长时间咀嚼
食物的状态 (馒头)
口腔中的牙齿 舌头和唾液的 作用
一个完整 的馒头, 有点干。
牙齿
舌头
唾液
分成许多小 碎块,有些 湿。
切小、撕开
搅拌
湿润
变成了奖状物, 湿湿的、粘粘 的。
磨碎
搓成团,便于 吞咽。(物理 作用)
化学作用
1.观察牙齿的形状和在牙 床上的排列。
同学们,一节课快接近尾声了,你 有什么收获呢?
你明白
“食物”进入“口腔”后在 了吗? “牙齿、舌头、唾沫”的 联合作用下会被嚼碎润湿, 被初步消化。初步消化后 的食物还将进入其它的消 化器官进行“进一步的消 化直至吸收。”
1.食物只有经过在初步消化中被很好的磨碎、捣烂,才容易被身
体吸收。√( ) 2.口腔中的食物是在牙齿的作用下发生变化的。(× )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记录表
原有状态 短时间咀嚼 长时间咀嚼
食物在口 腔里的形 状
我的感觉 想一想:
口腔中的牙齿、舌头、唾液分别 起到了什么作用?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记录表
观察到 的变化
原有状态
完整的、 干的、比 较硬的面 包
短时间咀 长时间咀嚼 嚼(5次) (10次)
面包变成 许多小碎 块,变湿 了,变软 了
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牙齿,让一
生都能快乐的享受美食,健康
成长!
• 4-6.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 牙 齿、舌头、唾液 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 分类,可分为门齿(我有 个)、犬齿(我 有 个)、臼齿(我有 个)。
• 4-6.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 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记录表
食物名称
食物的状态 (馒头)
原有状态 短时间咀嚼 长时间咀嚼
分成许多小 变成了奖状物, 碎块,有些 湿湿的、粘粘 湿。 的。 切小、撕开 磨碎 搅拌 搓成团,便于 吞咽。(物理 湿润 作用) 化学作用
一个完整 的馒头, 有点干。 口腔中的牙齿 牙齿 舌头和唾液的 舌头 作用 唾液
1.观察牙齿的形状和在牙 床上的排列。 2.画一画自己牙齿的形状 和排列,按形状给牙齿分 类及标名。




牙齿的特征和作用
牙齿的 位置 种类 门齿 最中间 数量 形状 作用
上下各4颗 共 8颗
扁扁的 像铲刀
切断食物 撕裂食物 嚼食物, 磨细食物
犬齿 臼齿 合计
在门齿两 上下各两颗 有个尖 边 共 4颗 像尖枪 犬齿 后面 上下分别10 比较宽 颗共20颗 共32颗

×
×

把以下“保护口腔”正确的做法打√: ( )1.经常用牙签挑牙缝。 (√ )2.用正确的方法刷牙。 ( )3.吃了热的东西马上吃冷的东西。 (√ )4.不吃很烫的食物。 (√ )5.饭后漱口。 ( )6.睡觉前经常吃糖。
( ( (
√ )1.唾液的作用很多。 )2.正常人每天反泌唾液约500毫升。 × )3.唾液中的溶菌酶具有杀菌作用。 √
狼吞虎咽

细嚼慢咽
由于牙齿的咀嚼、舌 的搅拌,食物由大变小, 加快了消化的速度。
牙齿是我们身体最重要 的消化工具。不同形状的牙齿 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各 自不同的作用,保护好牙齿对 我们一生的健康都很有意义。
你 领 悟 了 吗 ?
健康牙齿结构
一定要保护口腔,保护牙齿,可是有些人 没有保护好牙齿形成了蛀牙。
最后吞下面包。
观察的同时完成活动手册
P57的表格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记录表
原有状态 短时间咀嚼 长时间咀嚼
食物在口 腔里的形 状
我的感觉 想一想:
口腔中的牙齿、舌头、唾液分别 起到了什么作用?
食物在口腔里的变化记录表
原有状态 完整的、 观察到 干的、比 的变化 较硬的面 包
短时间咀 长时间咀嚼 嚼(5次) (10次)

我们要细嚼慢咽!
观察口腔
观察食物从进入口腔到咽下去之前的变化 过程。 在不同的咀嚼时间内,食物 在口腔里发生了什么变化?
观察方法:
咬一口面包,对着镜子咀嚼 5次,观察面包的变化; 接着再一边咀嚼一边感觉面 包发生的变化,咀嚼10次后
用镜子观察面包的变化;
3.选择合适的牙刷和牙膏 4.减少或控制饮食中的糖
5.定期检查牙齿
3面
back
讨论交流:
(1)想一想,自己平时是怎样护 牙的? • (2)你觉得哪些坏习惯是会影响 牙齿生长的? • (3)怎样保持口腔卫生?

口 腔 卫 生 五 步 曲
使用保健牙刷
选用适量 的含氟牙膏
坚持早晚正确 刷牙
定期检查 健康的饮食 少吃糖
主要形成原因是牙菌斑。 牙菌斑是牙齿表面的 一层几乎无色的薄膜, 含有造成龋齿的细菌。 如果我们不认真刷牙, 牙齿被牙菌斑逐渐腐蚀, 蛀牙在严重情况下,会 导致牙齿的坏死和脱落。
健康牙齿
龋病牙
龋牙结构
你想拥有这样一口牙齿吗 ?

龋病牙(蛀牙)
保护牙齿,远离蛀牙!
1.注意正确的刷牙方法
2.坚持早晚2次刷牙,每次至少2分钟
牙齿生长知识。 同学们,我们四年级的阶段正 处于换牙期,人的一生只换一 次牙,所以,老师希望同学们 注意保护好自己的牙齿,让一 生都能快乐的享受美食,健康 成长!
你 知 道 吗 ?
• 4-6.口腔是食物消化开始的地方,是由 牙 齿、舌头、唾液 共同完成的。牙齿按形状 分类,可分为门齿(我有 个)、犬齿(我 有 个)、臼齿(我有 个)。 • 4-6.老人们常说“细嚼慢咽”的道理是牙齿 将食物磨碎,以利于食物在体内消化。 • 4-6.如果牙齿不好,消化就会受到影响,还 会影响整个身体的运动。
面包变成 许多小碎 块,变湿 了,变软 了 变成湿湿的, 软软的,粘 粘的糊状物 质,叫食糜 (mí)。
是口腔里的什么使面包发生了变化?
舌头 牙齿 湿润,初步消化部分食物 搅拌食物,把食物磨碎捣烂
唾液
咀嚼食物
谁的作用最大?
牙齿
资料
唾液的作用
正常人每天分泌唾液1000—1500毫升。唾液 的作用非常多:可以防止口腔干燥,润滑食物; 可以清洁口腔,冲洗残留在口腔里的食物残屑; 可以使口腔湿润,便于说话。此外,当有害物质 进入口腔时,唾液可以起到冲淡与中和的作用, 并将它们从口腔黏膜上洗掉;唾液中的淀粉酶可 以使食物中的淀粉分解为麦芽糖;唾液中的溶菌 酶具有杀菌作用……
( 20)颗(臼)齿
(8)颗(门)齿
(4)颗(犬)齿
主要作用 主要作用 是橡刀一样 是把食物 把食物切开 撕开、撕碎。
切碎。
是把初步咬 碎的食物进 一步研磨成 细小的颗粒。
观察牙齿
不同位置 的牙齿有什么 区别?有什么 作用?不同性 质的牙齿有什 么区别?有什 么作用? 切断食物
jiù
磨碎食物
撕开食物
同学们,一节课快接近尾声了,你 有什么收获呢?
“食物”进入“口腔”后在 “牙齿、舌头、唾沫”的 联合作用下会被嚼碎润湿, 被初步消化。初步消化后 的食物还将进入其它的消 化器官进行“进一步的消 化直至吸收。”
你明白 了吗?
1.食物只有经过在初步消化中被很好的磨碎、捣烂,才容易被身 体吸收。( √ ) 2.口腔中的食物是在牙齿的作用下发生变化的。( ×) 3.口腔里,牙、舌和唾液需要协调工作才能将食物初步消化。 ( √ ) 4.口腔对食物的初步消化,是由牙齿、舌头、唾液共同完成的。 ( ) 5.不同形状的牙齿在消化食物的过程中发挥着相同的作用。( ) 6.胃也能把食物变成食糜,所以食物在口腔里不需要多咀嚼。 ( ) 7.咀嚼米饭时我们会感觉到有甜味,这是因为唾液中的淀粉酶把 米饭中的淀粉变成了糖类。( )
学会用科学知识和科学方法来改善生活
祝愿大家口腔健康!身体特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