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
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

• 3、AABB式:双音节形容词重叠
• 老老实实 舒舒服服 • 清清楚楚 漂漂亮亮 • 第二个音节变轻声,第三、四个音节 变读阴平。 • 部分不变调: • 轰轰烈烈 沸沸扬扬 • 高高兴兴 欢欢喜喜
• #需要说明的是,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主 要是在口语化语境中使用,如果在书面语 语境中,就不宜变调。如: • 雪纷纷扬扬,下得很大。开始还伴着一 阵儿小雨,不久就只见大片大片的雪花, 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地面上一 会儿就白了。
•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今天早晨,天 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 嗬,好大的雪呀!……落光了叶子的 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 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
• • • •
• •
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 1、AA儿式: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儿 化 慢慢儿 早早儿 好好儿 暖暖儿 稳稳儿 短短儿 第二个音节不论本调是什么,往往变 成阴平,调值是55。 如果是AA式,一般读原调。 慢慢 早早 暖暖 稳稳 短短
• • • • • •
2、ABB式:单音节形容词带叠音后缀 乱蓬蓬 亮堂堂 明晃晃 软绵绵 沉甸甸 毛茸茸 叠音后缀变读为阴平。 部分ABB式形容词,叠音后缀读调: 喜洋洋 空荡荡 赤裸裸
第二章第五节语流音变综合训练

猫拉出了老鼠就要张嘴吃他,老鼠说:“哎, 现在我浑身是酒,如果马上吃,害怕把你吃醉, 让我在火边儿烘干,再吃吧!”猫把老鼠捉到火 边儿去烘着,又用两只脚爪儿按着,一会儿,猫 又把老鼠翻个个儿,火暖烘烘的,慢慢的,猫就 打起瞌睡来了,又过了一会儿,猫就呼噜呼噜地 打起鼾来了,爪子也松开了。老鼠趁机一下子就 溜走,钻进了不远的洞里,猫惊醒了,追到鼠洞 跟前不解地问老鼠:“哎唉,你不是已经答应让 我吃掉的吗?”嘿,老鼠笑着说:“咳!我是在 酒桶里喝多了酒,说的醉话,哪能算数啊!”
怕
“一”、“不”的变调
三、在非去声前变去声
天(阴平) 一 年(阳平)
起(上声)
说(阴平) 不 来(阳平)
好(上声)
“一”、“不”的变调
四、有些词语中的“不”“一”读轻声
看不起 差不多 笑一笑 试一试
二、轻声:
一、有规律的轻声词语
二、无规律的轻声词语 ——习惯读轻声的词语
1.一些助词。 我的 记得 轻轻地 吃了 看着 来过
--作品22号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今天早晨,天放晴了,太阳出
来了。推开门一看,嗬!好大的雪啊!山川、河流、树 木、房屋,全都罩上了一层厚厚的雪,万里江山,变成 了粉妆玉砌的世界。落光了叶子的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 亮晶晶的银条儿;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 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一阵风吹来,树枝轻轻 地摇晃,美丽的银条儿和雪球儿簌簌地落下来,玉屑似 的雪末儿随风飘扬,映着清晨的阳光,显出一道道五光 十色的彩虹。
猫拉出了老鼠就要张嘴吃他,老鼠说:“哎, 现在我浑身是酒,如果马上吃,害怕把你吃醉, 让我在火边儿烘干,再吃吧!”猫把老鼠捉到火 边去烘着,又用两只脚爪儿按着,一会儿,猫又 把老鼠翻个个儿,火暖烘烘的,慢慢儿的,猫就 打起瞌睡来了,又过了一会儿,猫就呼噜呼噜地 打起鼾来了,爪子也松开了。老鼠趁机一下子就 溜走,钻进了不远地洞里,猫惊醒了,追到鼠洞 跟前不解地问老鼠:“哎唉,你不是已经答应让 我吃掉的吗?”嘿,老鼠笑着说:“咳!我是在 酒桶里喝多了酒,说的醉话,哪能算数啊!”
汉语叠词读音变调情况一例

汉语叠词读音变调情况一例
按普通话标准读音,部分ABB式叠词的后两个字一般变作一声,如:“绿油油”读作“l ǜyōuyōu”;“明晃晃”读作“mínghuānghuāng”;“火辣辣”读作“huǒlālā”(见《现代汉语词典》)。
类似的ABB结构BB部分叠词要读成第一声的还可以举出以下的例子:
慢腾腾沉甸甸红彤彤
白蒙蒙黑黝黝黑糊糊
黑洞洞毛茸茸乱蓬蓬
清凌凌水凌凌湿漉漉
笑吟吟黄澄澄绿油油
明晃晃火辣辣
这种形容词A+BB的形式为什么会出现变成一声的现象呢?
据吕淑湘先生讲,这和北京人口语习惯中常把“BB”读成阴平调有关。
既是习惯,就不是规律。
这里声调的变化,没有什么规律可循。
因为,有大量的这类形容词不能变调,还应照读本音。
比如:
“空荡荡”“红艳艳”“白皑皑”
“恶狠狠”“赤裸裸”“野茫茫”
遇到这种情况,如果读音拿不准,最好的办法是查词典,按词典的规定去读。
对外汉语教学中形容词重叠式及其偏误分析(DOC)

对外汉语教学中形容词重叠式及其偏误分析摘要:形容词重叠是汉语的一种常见的语法现象。
文中主要是对汉语形容词重叠式进行研究分析,包括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的类型、条件、句法功能、语法意义等方面的研究,同时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偏误进行分析,并找出相应的教学对策,以期对以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对于汉语形容词重叠式的教学能有所帮助。
关键词:形容词重叠式;偏误;对外汉语教学;教学对策Adjective Overlapping and Its Error Analysis in Teaching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Abstract: Adjective overlapping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expression in the grammar of modern Chinese. This paper is mainly to research and analysis on Chinese adjective overlapping, including the study of Chinese adjective reduplication types, conditions, voice changes, syntactic function, grammatical meaning. At the same time trying to analysis the errors that foreigners make in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and finding out the corresponding teaching strategies.Key words:Chinese adjectives overlap, errors, teaching Chinese as a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strategy目录一、汉语形容词重叠的类型和条件 (1)(一)汉语形容词重叠的类型 (1)(二)汉语形容词重叠的条件 (4)二、汉语形容词重叠的语音变化 (4)(一)AA的变调 (4)(二)ABB式形容词叠音后缀BB的语音变化 (5)(三)AABB的变调 (5)(四)A里AB式变调 (5)三、汉语形容词重叠的句法功能、语法意义、语用功能 (6)(一)汉语形容词重叠的句法功能 (6)(二)汉语形容词重叠的语法意义 (6)(三)汉语形容词重叠的语用功能 (7)四、对外汉语教学中汉语形容词重叠的偏误类型及原因 (8)(一)重叠形容词前加程度副词 (9)(二)AABB式重叠与ABAB式重叠混淆 (9)(三)重叠形容词前加“有点” (10)(四)形容词重叠式后面与“着”、“了”、“过”连用 (10)(五)形容词重叠式不能直接用否定副词“不”来否定 (11)(六)缺少“的”、“地”、“得” (11)(七)重叠残缺和赘余 (12)五、对外汉语教学对策 (12)(一)针对形容词重叠式本身的对策 (12)(二)教学原则的选用 (13)(三)教材的编写和选用 (13)(四)对外汉语教师素质的基本要求 (14)(五)从留学生角度分析出的对策 (14)注释: (16)参考文献: (17)汉语形容词重叠是汉语的一大特色,重叠的类型繁多,语音变化多样,对于外国留学生来说,是学习过程中的一大难点。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形容词重叠式的偏误分析及对策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形容词重叠式的偏误分析及对策学习形容词重叠式(恰当的用词)是语言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就语义而言,是搭建一个丰富的语言语义空间的基础。
但是随着语言学习的推进,一些少数民族学生却存在着形容词重叠句的偏误,严重影响到其学习语言的效果。
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就显得十分必要。
形容词重叠式指的是在一个句子中连续使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形容词来修饰一个名词,形成“形容词+形容词+名词”的结构。
形容词重叠式运用起来可以赋予文章更丰富的语义表达和精准的细节描述,是学习外语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在学习拓展中较为容易掌握,而且其精确的表达自身也能获得比较好的效果。
然而,很多少数民族学生出现了形容词重叠式偏误的问题。
主要原因是学生混淆了单词搭配的使用,在形容词重叠中没有形成一定的搭配对,而是学会了一些错误的表达,比如有时候会出现错误的搭配,“非常大的小狗”,“很漂亮厉害的孩子”,“高大老虎”等等。
另一方面,受到文字的环境影响,少数民族学生也会随着语言的变化,出现一些语义不通的表达,比如“红色的建筑”,“冰冷的冬天”等等,这都是形容词重叠式的错误表达。
针对上述问题,我们提出以下解决办法:首先,教师可以利用范例来教学,多谈些用形容词重叠式表达的例句,并让学生根据范例来做练习,加强对形容词重叠句的掌握。
另外,教师还可以及时纠正学生的误用,当学生出现错误时,立即让他改正,加深学生对重叠的认知。
其次,就是教师应该尽量创设语言情境,根据学生的民族特点把形容词重叠句教学融入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把形容词重叠放在实际情境中。
在语言生活中,学生们可以有更多的语言实践,对形容词重叠句可以有更加准确的把握。
此外,学校可以使用学习游戏的方式来让学生更加沉浸式的学习形容词重叠句。
学校可以制作一些游戏,根据学生的民族特点来让他们游戏中学习,有意识的去认识形容词重叠句的用法,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综上,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形容词重叠句存在一些偏误,但是我们可以通过范例教学,语言情境创设以及学习游戏等方式,来减少这种偏误,最终提高学生学习形容词重叠句的效果。
重叠形容词变调训练

1、AA式:
快快大大甜甜浅浅薄薄短短圆圆密密长长满满慢慢红红早早美美厚厚亮亮重重浓浓肥肥暖暖矮矮软软热热白白
2、AA儿(的)式:
好好儿(的)早早儿(的)小小儿(的)满满儿(的)暖暖儿(的)快快儿(的)甜甜儿(的)长长儿(的)白白儿(的)慢慢儿(的)
3、ABB式:
血淋淋甜蜜蜜血糊糊白晃晃白茫茫
白蒙蒙白亮亮黑洞洞黑糊糊黑乎乎
黑压压空荡荡空落落懒洋洋喜洋洋
绿茸茸绿油油毛茸茸火辣辣香馥馥
热腾腾笑吟吟湿淋淋湿漉漉赤条条
赤裸裸直挺挺热辣辣轰隆隆亮堂堂
黄澄澄乱麻麻软绵绵明晃晃羞答答
沉甸甸闹嚷嚷暖洋洋慢腾腾乌油油
灰蒙蒙孤零零红彤彤
※金灿灿白皑皑红艳艳气昂昂
4、AABB式:
热热闹闹整整齐齐干干净净老老实实明明白白欢欢喜喜清清楚楚规规矩矩舒舒服服扎扎实实大大咧咧和和美美泼泼辣辣孤孤零零利利落落清清凉凉别别扭扭鼓鼓囊囊遮遮掩掩模模糊糊痛痛快快漂漂亮亮
※轰轰烈烈密密麻麻高高兴兴闪闪烁烁
5、A里AB式:
糊里糊涂马里马虎慌里慌张。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形容词重叠式的偏误分析及对策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形容词重叠式的偏误分析及对策近几年,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变化日新月异,少数民族社会的学生也在不断增多。
在学习过程中,少数民族学生经常会犯形容词重叠式的偏误。
形容词重叠式的偏误给学习带来了许多问题,亟需深入研究,本文就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形容词重叠式的偏误进行探讨分析,并提出针对性建议以期解决这一问题。
首先,让我们来聚焦观察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形容词重叠式的偏误。
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形容词重叠式的偏误指的是少数民族学生在表达概念的过程中使用形容词不当,导致表达不清晰。
比如,少数民族学生在表达“春天的气息”的时候,常常会使用“新鲜的新鲜的春天”,即将“新鲜”这个形容词重复了两次,使得表达内容不够精准。
其次,原因分析让我们一探究竟。
要准确分析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形容词重叠式的偏误,我们需要从多方面来考察。
首先,少数民族学生习得形容词类型较少,而且单词量较少,导致学生在表达时难以把握形容词的种类和使用,从而使用重叠形容词来弥补语言上的不足。
其次,少数民族学生的思维深度不足、空间想象能力缺失,以及语言表达意识的落后,从而不能够准确理解和使用形容词来表达概念,也容易出现形容词重叠式的偏误。
最后,怎样解决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形容词重叠式的偏误呢?实践证明,以下策略可以有效缓解或避免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形容词重叠式的偏误。
首先,应当在教育改革中抓住改善少数民族学生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机会,加强对语言学习的知识教育,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
其次,教师在教学中应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对学生语言学习的基本功和技能进行全面训练,同时,教师也可以利用集体游戏、图片教学、想象训练等教学方法来加深学生形容词的认知,避免形容词重叠式的偏误。
最后,加强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让学生能够在自主自学过程中加强对形容词语义、用法等的掌握,从而更好地控制形容词重叠式的偏误。
以上就是本文关于少数民族学生学习形容词重叠式的偏误分析及对策的讨论和分析。
重叠形容词、动词的变调

重叠形容词、动词的变调2022-11-18 发表于浙江第三种变调的情况,重叠形容词、动词的变调|一、AA式单音节形容词重叠的变调,也就是重叠的部分即第二个A的读音。
→1、有些情况是可以变成阴平,也可以不变:比如慢(去声)慢(去声)的,远(上声)远(上声)的;那你读成慢(去声)慢(阴平)的,远(上声)远(阴平)的,也是正确的。
→2、那么倘若它后面加上了儿化,那最好要变成阴平,因为这样更自然地上口,比如:慢(去声)慢(儿化阴平)的,远(上声)远(儿化阴平)的。
那么虽然读音变与不变都是正确的,但是经过变调呢,语气的情感表达更丰富,而且十分的口语化。
|3、、还有一种是不变要念成本调的:比如:忙(阳平)忙(阳平)、甜(阳平)甜(阳平)。
|二、ABB式形容词重叠的变调1、ABB式形容词重叠部分根据普通话的语感变为阴平部分自然上口,读本调也是对的。
比如:慢腾(阳平)腾(阳平)、孤零(阳平)零(阳平)、湿淋(阳平)淋(阳平)。
它同时也可以读成:慢腾(阴平)腾(阴平)、孤零(阴平)零(阴平)、湿淋(阴平)淋(阴平)。
这里可以根据自己的语言习惯来把握。
→2、而有些词重叠的部分是不变的,只能念本调:比如:金灿(去声)灿(去声)、红艳(去声)艳(去声)、气鼓(上声)鼓(上声)。
如果读成阴平就很别扭,所以这个必须要念成本调,不能变阴平。
|三、AABB式双音节形容词或动词重叠变调1、第一种也是可以变为本调,也可以变为阴平。
比如:热(去声)热(去声)闹(去声)闹(去声)、老(上声)老(上声)实(阳平)实(阳平)、漂(去声)漂(去声)亮(去声)亮(去声)。
那读成阴平也很自然热(去声)热(去声)闹(阴平)闹(阴平)、老(上声)老(上声)实(阴平)实(阴平)、漂(去声)漂(去声)亮(阴平)亮(阴平)。
→2、第二种根据普通话的语感,有必须变为阴平的情况。
比如:马马虎(阴平)虎(阴平)这里头还要读成本调的话,马马虎(上声)虎(上声),这就失去了普通话的特点,所以要必须变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 • •
• •
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 1、AA儿式: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后儿 化 慢慢儿 早早儿 好好儿 暖暖儿 稳稳儿 短短儿 第二个音节不论本调是什么,往往变 成阴平,调值是55。 如果是AA式,一般读原调。 慢慢 早早 暖暖 稳稳 短短
• • • • • •
2、ABB式:单音节形容词带叠音后缀 乱蓬蓬 亮堂堂 明晃晃 软绵绵 沉甸甸 毛茸茸 叠音后缀变读为阴平。 部分ABB式形容词,叠音后缀读原调: 喜洋洋 空荡荡 赤裸裸
• 3、AABB式:双音节形容词重叠
• 老老实实 舒舒服服 • 清清楚楚 漂漂亮亮 • 第二个音节变轻声,第三、四个音节 变读阴平。 • 部分不变调: • 轰轰烈烈 沸沸扬扬 • 高高兴兴 欢欢喜喜
• #需要说明的是,重叠式形容词的变调主 要是在口语化语境中使用,如果在书面语 语境中,就不宜变调。如: • 雪纷纷扬扬,下得很大。开始还伴着一 阵儿小雨,不久就只见大片大片的雪花, 从彤云密布的天空中飘落下来,地面上一 会儿就白了。
•
大雪整整下了一夜。今天早晨,天 放晴了,太阳出来了。推开门一看, 嗬,好大的雪呀!……落光了叶子的 柳树上挂满了毛茸茸亮晶晶的银条儿; 而那些冬夏常青的松树和柏树上,则 挂满了蓬松松沉甸甸的雪球儿。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