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合集下载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二、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 1.实物量单位 • 它是根据现象的自然属性和特点而采用实物单位计量。 • 实物量单位有自然单位,即根据被研究现象的自然状态 计量的一种单位,其特点是它和自然数相对应,表现为 整数。 • 实物量单位也有度量衡单位,即按照国家统一的度量衡 来计量的一种单位。 • 实物量单位还有标准实物量单位,即按一定的折合标准, 折算为标准规格或标准含量的标准实物单位,如将含热 量不同的煤折合为7000大卡/千克的标准煤;有复合单位, 即采用两个或两个以上单位结合使用来计量的单位,如 货物周转量以吨公里为单位等。 • 用实物单位计算的总量指标称为实物指标。
3.比较相对指标
• 比较相对指标:是同一时间的同类指标在不同空 间对比的比值,它反映不同国家、不同地区或不 同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 •
比较相对指标 =
甲地区(单位)某指标数值 乙地区(单位)同一指标数值
• 比较相对指标一般用倍数、系数表示。 • 计算比较相对指标的指标数值可以是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或平均指标。 • 进行比较有助于揭露矛盾、找出差距、挖掘潜力, 促进事物的进一步发展。 • 计算比较相对数应注意对比指标的可比性。此外, 比较基数的选择要根据资料的特点及研究目的而 定。
• 恩格尔系数与消费结构分析
– 消费结构:是指各类消费支出在总消费支出 中所占的比重。 – 恩格尔系数:19世纪德国统计学家恩格尔根 据对英国、法国、德国、比利时等国居民家 庭收支的分析研究,指出:随着家庭收入增 加,家庭收入或总支出中用于食品方面的支 出比重越来越小,即恩格尔定律,反映这个 定律的系数,称为恩格尔系数。 – 恩格尔系数 = 食品支出总额/消费支出总额
四、总量指标的种类
• 1.按指标反映的内容不同划分为总体单位总量 和总体标志总量 • 总体单位总量即总体单位数之和,说明总体本身 规模大小的总量指标。 • 总体标志总量是用来反映总体中标志值总和的总 量指标。 • —个已经确定的统计总体,其总体单位总量是唯 一确定的,而总体标志总量却不止一个。 •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不是固定不变的, 可以随研究目的而发生变化。

统计学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统计学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统计学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是统计学中经常使用的两种指标,用于描述和分析一定范围内的数量变化情况。

总量指标是指用于衡量其中一现象、事物或集合内部的表现、发展或变化情况的指标。

通常情况下,总量指标是以绝对数、总数或总量的形式进行描述的。

常见的总量指标包括总人口数、总销售额、总产量等。

总量指标能够提供对整个对象的整体认识,从而帮助我们了解一个群体的规模、数量的变化以及变化的趋势。

相对指标是相对于一些标准或基准值而言的指标,用于衡量一些现象、事物或集合相对于其他实体的表现或比较情况。

相对指标通常是用比率、百分比或指数的形式来描述的。

常见的相对指标包括增长率、占比、市场份额等。

相对指标能够对不同的对象进行比较,帮助我们了解一个群体在不同条件下的相对表现以及与其他群体之间的差距。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在统计学中都有各自的应用场景和作用。

总量指标主要用于描述一个整体的数量情况,对全面了解对象的规模、容量或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例如,通过统计总人口数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规模,为制定宏观政策提供基础数据。

而相对指标则主要用于比较不同对象的表现或比例。

例如,通过比较不同行业的市场份额,可以了解不同行业的竞争程度以及市场格局的分布情况。

相对指标有助于我们发现不同对象之间的优劣势、差距以及变化趋势,提供参考依据以进行决策和分析。

相对指标相较于总量指标更具有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相对指标能够将数量化的数据转化为比率或指数,从而更容易理解和比较。

相对指标还可以帮助我们发现隐藏的模式和规律,并辅助进行预测和趋势分析。

在实际应用中,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往往结合使用,相互印证、互为补充,从而提供更全面的信息和洞察力。

总的来说,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是统计学中常用的两种指标,用于描述和分析数量变化的情况。

总量指标能够帮助我们了解一个群体的规模和数量变化,而相对指标则能够对不同对象进行比较和分析。

两者在实际应用中相辅相成,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数据。

统计学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统计学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比较相对指标
比较 某地区或单位某一指标数值 相对数 另一地区或单位同类指标数值
例:某年某地区甲、乙两个公司商品销售额 分别为5.4亿元和3.6亿元。则
甲公司商品销售额 是乙公司的倍数
5.4 3.6
1.5
说 ⒈为无名数,一般用倍数、系数表示; 明 ⒉用来说明现象发展的不均衡程度。
动态相对指标
计划完成程度 相对数
实 计际 划完 任成 务数 数100﹪
⑵ 考察计划执行进度情况:
计划完成 进度
累计至本期止实际完成数 全期计划任务数
100﹪
例:某企业2004年计划产量为10万件,而实际至第三季 度末已生产了8万件,全年实际共生产11万件。则
二、总量指标的基本分类
按反映的总体内容 不同分为:
按反映的时间状况 不同分为:
按计量单位不同分 为:
总体单位总量 总体标志总量
时期指标 时点指标
实物指标 劳动指标 价值指标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
✓ 总体单位总量:也叫总体单位数是总体内所 有单位的总数
✓ 总体标志总量:是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变 量值)的总和
如:产值、产量、劳动生产率 评价:<100% 未完成
=100% 完成 >100% 超额完成
计划指标按最高限额规定下达
如:成本,原材料消耗、商品流通费用 评价:<100% 超额完成
=100% 完成 >100% 未完成
(一)计划任务数表现为绝对数时
⒈短期计划完成情况的检查
⑴ 计划数与实际数同期时,直接应用公式:
总 总体 体全 部部 分数 数值 值100﹪
[例]: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全国大陆总人口为 126583万人,男性为65355万人,女性为61228万人。

第四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第四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一、本章学习要点(一)总量指标总量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它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总水平的综合指标。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分为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前者是总体内所有单位的总数,后者是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的总和。

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并不是固定不变的,二者随研究目的不同而变化。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是反映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段时期发展变化结果的总量指标;时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点(瞬间)状况上的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按其所采用计量单位的不同分为实物指标、价值指标和劳动量指标。

实物指标是以实物单位计量的统计指标;价值指标是以货币单位计量的统计指标;劳动量指标是以劳动单位即工日、工时等劳动时间计量的统计指标。

总量指标的作用有:它是认识社会经济现象总体的起点;是编制计划,实行经营管理的主要依据;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二)相对指标相对指标又称统计相对数。

它是两个有联系的现象数值的比率,用以反映现象的发展程度、结构、强度、普遍程度或比例关系。

在统计分析中运用相对指标,可使我们能够更清楚地认识现象之间的关系,可以使不能直接对比的现象找到可以对比的基础。

相对指标数值的表现形式是有名数和无名数。

结构相对指标是在对总体分组的基础上,以总体总量作为比较标准,求出各组总量占总体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况的综合指标。

结构相对指标=()总体总量总量或部分各组计算结构相对指标能够反映总体内部结构和现象的类型特征。

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中不同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指标,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各个分组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协调平均状况。

比例相对指标=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比较相对指标是由不同单位的同类现象数量对比而确定的相对指标,用以说明某一同类现象在同一时间内各单位发展的不平衡程度,以表明同类事物在不同条件下的数量对比关系。

统计学第四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分析

统计学第四章  总量指标与相对指标分析

4 - 13
2、时点指标
时点指标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时点(瞬间)上所 处状况的总量指标。如某一时点上的人口数、商品库存 数、牲畜存栏数、土地面积数等。 时点指标的特点 第一,不能累计相加。时点指标是表明现象在某一 时点上的状况,只能按时点所表示的瞬间计数, 若累计相加,所得到的结果包含着大量重复计算, 不仅脱离实际而且也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时点指标的大小与时点的间隔长短无直接关 系。如资产负债表中年末资产总额并不一定大于 月末资产总额。
资金 占用
资金利 润率
500 3000 16.7% 万元 万元 不可比 不可比 可比 5000 万元 40000 12.5% 万元
乙企业
4 - 28
比较两厂经济效益
3、相对指标的表现形式
无名数 分母 为1 有名数
4 - 29
用倍数、系数、成数、﹪、‰等表示
分母为 1.00
分母 为10
分母 为100
4 - 14
第三,时点指标数值是间断计数的。
14
2014-4-23
时 点 指 标
2009年年末国家外汇储备23992亿美元,比上年末增加4531亿美元。
4 - 15
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的区别:
⑴时期指标连续计数,时点指标间断计数 ⑵时期指标具有累加性,时点指标不具有累加性 ⑶时期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有直接关系,时点 指标数值大小与时期长短无直接关系。
第四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分析
4-1
第一节
总量指标分析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二、总量指标的分类 三、总量指标的计算方法
4-2
一、总量指标的概念和作用
1、总量指标的概念 总量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是用来反映社会 经济现象在一定条件下的总规模、总水平 或工作总量的统计指标。 总产值、总人数 、国民生产总值等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乙地区 或单位 同一时期同类指标数值 甲地区 或单位 某一指标数值
(四)比例相对数 比例相对数是指同一总体内部各个不同部分的数 值进行对比,用来反映总体内部各组成部分之间 的比例关系。
比例相对数=

总体中某一部分数值 总体中另一部分数值
(五)强度相对数 强度相对数是两个性质不同而又有联系的现象总量 的对比,反映现象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它的 计量形式一般为复名数,有时也用百分数或千分数 表示。
(3)计划任务数为相对数
实际完成 % 计划完成相对指标 100 % 计划规定 %
某企业计划劳动生产率今年比去年提高10%,实际提 高了15%。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正指标)
115 % 110 % 104 .5%
某企业计划某种产品成本今年比去年降低5%,实际 降低了6%。计划完成相对指标为(逆指标)
时点总量指标是反映客观现象在某一时点(时刻 或瞬间)的状况的总量,简称时点指标。 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又各有不同的特点: ①时期指标数值一般是连续登记计数的结果,每 个时期指标值都说明客观现象在相应时期内累计 发生的总量。时点指标数值只能间断计数,它的 每个数据都表示客观现象发展到一定时点上的水 平; ②时期指标的数值具有可加性,即同一总体的连 续而属不同时期的时期指标数值可以累计相加, 表明现象在较长时期发展过程的总量;而时点指 标数值一般不具有可加性,除在有关指标的计算 过程中对时点指标数值相加外,其直接相加的结 果没有实际意义;
二、相对指标的计量形式
1、有名数 就是相对指标以分子分母的双重单位计量。 2、无名数 无名数是一种抽象化的数值,分为系数、倍数、 成数、百分数、千分数等。多数相对指标是用无 名数表示。 三、几种常用的统计相对指标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ppt课件(全)

第四章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ppt课件(全)
(3) 计划任务数为平均数。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平均水平÷计划平均水平
2.长期计划完成情况检查
在分析国民经济发展的长期计划时, 有两种 不同的检查方法,即水平法和累计法。
(1) 水平法。在五年计划中,只规定最末一年 应达到的计划水平,如产量、产值等。水平法就是 用末年实际水平与计划规定水平对比,来检查五年 计划完成情况。其计算公式如下:
(六)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计划完成相对数)
•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也称计划完成百分数、计 划完成程度指标。它是以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实 际完成数值与计划任务对比,用以表明计划完成程 度的指标。它是计划管理的特有指标,数值一般用 百分比表示,其基本公式是:
•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实际完成数÷计划数
③时点指标只能间断计数。
三、总量指标的计量单位
总量指标是具有一定经济内容的量,计量的准确与否直 接影响到所反映现象的准确性。
(一)实物单位:实物单位是根据客观现象的属性而采用 的计量单位。有自然单位、度量衡单位、复合单位和标准实 物单位等。
(二)价值单位
价值单位也叫货币单位,是以货币为价值尺度来计量现 象总量的计量单位。
3.应把相对数与绝对数结合起来应用相对数是 一个抽象化的比值,掩盖了现象绝对量之间的差别。
4.各种相对数结合应用任何事物都具有多方面 的特征,一个相对数只能反映事物某一方面的特点, 要全面反映事物特征及规律性,要多种相对数结合应 用。
思考与练习
• 1. 什么叫总量指标?其作用是什么? • 2. 什么是总体标志总量和总体单位总量?二者有何联系? • 3. 什么是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各有什么特点? • 4. 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的特点和作用有何不同? • 5. 什么是相对指标?它有哪些表现形式? • 6. 什么是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强度相对指标、比较相对指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基本内容:
5.1 总量指标
总量指标的含义
总量指标概述
总量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是反映一定时间、地点和条件下某种现象总体的总规模或总水平的统计指标。
总量指标的作用
是人们对社会经济现象认识的起点 是制定方针政策、编制计划、实行
科学管理的重要依据 是计算相对指标和平均指标的基础
计 量 单 位
3.统计分析的重要指标
标志变异指标值越大,则平均数代表性越低; 标志变异指标值越小,则平均数代表性越高.
应 用
计 算 公 式
种 类
比较两个不同水平总体平均数代表性
衡量相同水平总体的平均数的代表性
标准差系数
标准差
1.简单平均式:
2.加权平均式:
二、标志变异指标的种类及计算
02
标志变异指标的种类及计算
03
标志变异指标概述
标志变异指标的含义 标志变异指标是反映总体中各单位标志值差异程度的指标,又称标志变动度。
1
2
一、标志变异指标概述
(二)标志变异指标的作用
1.是评价平均数代表性的依据
2.可以反映社会经济活动过程的 稳定性和均衡性
2.有名数(主要用于强度相对数)
1.无名数
二、相对指标的种类及计算
种 类
(一)结构相对数
(二)比例相对数
(三)比较相对数
(四)强度相对数
(六)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数
(五)动态相对数
(一)结构相对数
特点:
1.为无名数; (百分数) 2.以科学的分组为基础; 3.同一总体各组的结构相对数之和为1; 4.用来分析现象总体的内部构成状况。
时期指标与时点指标的区别
按计量单位的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事物的变化总是开始于内部结构的演变。 这种演变反映着事物发展变化的过程, 掌握这一过程就能了解事物发展的趋势 和规律。以下表为例:
36
37
• 上表反映了新中国成立后的几个历史阶段的农 轻重的比例关系及其变化过程。
• 它表明我国由解放初期的落后农业国逐步向现 代化的工业国转变;农轻重的比例关系,从不 协调发展到比较协调再到不协调,又到比较协 调的起伏变化过程。了解这个变化过程,对于 研究我国适合的农轻重比例关系有着重要意义。
55
• 特点:同一指标不同时期的指标值对 比。
• 通常把用来作为比较标准的时期称为 “基期”,而把同基期对比的时期称 为“报告朗”或“计算期”。
• 例如,我国粮食总产量1989年为 40754.9万吨,1990年为43500万吨。 粮食总产量1990年比1989年增长6.7%。 它表明我国粮食总产量在两年间的变 化状况。
38
单选题
• 计算结构相对指标时,总体各部分 数值与总体数值对比求得的比重之 和( )。 A.小于100% B.大于100% C.等于100% D.小于或大于100%
答案: C
39
(2)比例相对指标
• 概念:比例相对指标是总体中不同 部分数量对比的相对指标,也可以 叫比例相对数。
• 作用:以分析总体范围内各个局部、 各个分组之间的比例关系和协调平 衡状况。 在许多情况下,按比例是 事物发展的客观要求,比例失调会 招致社会与经济的严重失误。
• 比例相对指标是同一总体内,部分数量 与部分数量的对比,分母是部分数量。
• 比较相对指标是同一时间同类指标在空 间上的对比。子、母项是不同空间的同 类指标
46
②说明问题不同
• 结构相对指标用各组总量占总体总 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成情 况的;
• 比例相对指标说明总体内各部分间 的相互关系;
• 比较相对指标说明某种现象在不同 空间下发展的不均衡程度。
49
(4)强度相对指标
• 概念:强度相对指标是两个性质不同 但有一定联系的总量指标之间的对 比,也可以叫强度相对数。
• 作用:表明某一现象在另一现象中 发展的强度、密度和普遍程度。
50
计算公式:
强度相对指标 =
某种现象总量指标
另一个有联系但性质 不同的现象总量指标
• 计量单位常是有名数,但也有一些强度相对指标的 数值用千分数或百分数表示,如人口的出生率用千 分数表示,1990年年中我国人口生率为20.98‰,流 通费用率等用百分数表示。
51
如:
• 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人均国民收 入等
52
强度相对指标的特点
• 和其他相对指标根本不同的特点,就在 于它是两种性质不同的但又有联系的属 于不同总体的总量指标之间的对比。
• 强度相对指标以双重计量单位表示,是 一种复名数。
• 强度相对指标的分子分母位置可以互换, 因而有正指标、逆指标之分。
60
计划数为绝对数
• 计算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的公式为:
几种计算方法
• 指标根据下达计划任务时期的长 短和计划任务数值的表现形式不 同,而有多种计算方法,实际应 用时需注意区别。
59
短期计划
• 计划数是计算计划完成情况相对指标的 基数,由于它的表现形式不同,计划完成 情况相对指标在形式上也各有所异。
– 计划数为绝对数 – 计划数为相对数 – 计划数为平均数
• 实际应用时应注意与平均指标的区别。
53
判断题
• 相对指标都是用无名数形式表现出 来的。( )
答案:× 强度相对指标的计量单位是有名数 (复名数)
54
(5)动态相对指标 • 动态相对指标又称发展速度,表示
同类事物的报告期水平与基期水平 对比发展变化的速度。它是将不同 时期的同类现象进行对比,计算的 相对指标。也可以叫动态相对数。 • 其计算公式为:
56
(6)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 概念:现象在某一段时间内的实 际完成数与计划数对比,借以观 察计划完成程度
• 作用:检查、监督计划执行情况。 • 也称为:计划完成百分比
57
计算公式:
• 基本公式
实际完成数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100%
计划数
公式中分子减分母的差额表示计划执行 的绝对效果。
58
• 但它脱离了物质内容。 • 注意二者要结合应用。
18
劳动量指标特点: • 用于确定劳动规模、评价劳
动时间利用程度、计算劳动 报酬、劳动生产率。
19
单选题
• 总量指标是用( )表示的。 A.绝对数形式 B.相对数形式 C.平均数形式 D.百分比形式
答案: A
20
填空题:
• 总量指标按其反映的内容不同可以 分为 和 ;按其反映的时间状况 不同可以分为 和 。
23
如:
• 产品合格率、职工出勤率、人均 国民收入、平均工资、人口密度、 计划完成百分数、甲国的国民生 产总值是乙国的7倍等都是相对 指标。
24
• 相对指标的数值一般表现为无名数,也 有有名数表示的。
• 无名数是一种抽象化的数值,常以倍数、 系数、成数、百分数、千分数等表现。
• 有名数主要是将相对指标中的分子和分 母的指标汁量单位同时使用,形成双重 单位。如人口密度用人/平方公里表现, 平均每人分摊的粮食产量用公斤/人表 现等等。
• 总量指标之间的绝对差额也是总 量指标。
4
如: • 国土面积、人口数、人口数增长
数、固定资产总额、钢产量、商 品销售量、总成本等
5
总量指标的特点
• 最基本的综合指标; • 统计整理阶段的直接成果; • 数字形式为绝对数,数值随着总体
范围的大小而增加或减少。
6
2 、总量指标的作用
• 只有有限总体才能计算总量指标。社会经 济统计调查研究的对象主要是有限总体。 因此,在社会经济统计中计算总量指标是 有重要的意义。
25
相对指标的作用 ①为人们深入认识事物发展的质量与
状况提供客观依据。例如,1986年 与1990年我国人均国民收入发展状 况。
26
• 表中人口数和国民收入额为总量指标,它 们分别反映1986年、1990年的人口发展 规模和国民收入额的发展水平。这两个指 标部呈增加的趋势。如果要进—步了解 “七五”计划期间我国经济实力达到的水 平,必须以人均国民收入这个相对指标表 明。
30
2、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
• 种类
– 结构相对指标 – 比例相对指标 – 比较相对指标 – 强度相对指标 – 动态相对指标 – 计划完成程度相对指标。
31
各种相对指标应用 的特点和计算方法
32
(1)结构相对指标 • 概念:结构相对指标是在对总体
分组的基础上,以总体总量作为 比较标准,求出各组总量占总体 总量的比重,来反映总体内部组 成情况的综合指标。
43
计算公式:
比较相对指标 =
甲单位某指标值 乙单位同类指标值
• 计量单位:无名数。可以用倍数表示, 也可以用百分数表示。
44
如: • 甲地职工平均收入是乙地职工平
均收入的1.3倍
45
结构相对指标、比例相对指标和比较相对 指标的主要区别
①子项与母项的内容不同
• 结构相对指标是部分数量与总体总量的 对比。分母是总体总量。
总体内所有单 位的总数
总体中各单位 标志值的总和。
10
例如:
• 研究企业生产效益时,若以全体 职工为统计总体,则每个工人为 总体单位,工人总数是唯一的单 位总量,这时企业的总产量、总 产值、总成本等多个指标都是标 志总量。
11
在一个特定的总体内,只存在一个 单位总量,而同时并存多个标志总 量,构成一个总量指标体系。
答案:单位总量 标志总量 时期指标 时点指标
21
二、相对指标
• 1、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 2、相对指标的种类和计算
22
1、相对指标的概念和表现形式
• 相对指标又称统计相对数。它是两个有联 系的现象数值的比率,用以反映现象的发 展程度、结构、强度、普遍程度或比例关 系。
• 数值形式为相对数。
以劳动单位 即工日、工 时等劳动时 间计量的统 计指标
16
实物指标特点:
• 最大的特点:直接反映产品 的使用价值或现象的具体内 容,能具体表明事物的规模 和水平;
• 但对不同类产品或商品缺乏 综合性,不易进行汇总。
17
价值量指标特点:
• 最大优点是:具有最广泛的 综合性和概括能力,可以表 示现象的总规模和总水平;
• 明确总体单位总量和标志总量对 于计算和区分相对指标和平均指 标具有重要意义。
12
⑵按其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
时期指标
时点指标
反映某种社会经 济现象在一段时 间发展变化结果 的总量指标
反映社会经济现 象在某一时点 (瞬间)状况上的 总量指标
13
如: • 粮食产量、工资总额、总成本、
总收入等都是时期指标。 • 年末职工人数、某日商品库存量、
第五章 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
1
综合指标 •总量指标 •相对指标 •平均指标 •变异指标
2
一、总量指标 •总 量 指 标 的 概 念 •总 量 指 标 的 作 用 •总 量 指 标 的 种 类
3
1、总量指标的概念
• 总量指标又称统计绝对数,它是 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发展的总规模、 总水平的综合指标。也称为数量 指标。
8
3 、总量指标的种类
有以下几种划分方法:
• ⑴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 总体单位总量、总体标志总量 • ⑵按其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 时期指标、时点指标 • ⑶按其所采用计量单位的不同 实物指标、价值量指标、劳动量指标
9
⑴ 按其反映总体内容的不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