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之旅教案

合集下载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科学之旅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科学之旅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科学之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了解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和学习能力。

2.通过探究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合作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二、教学内容本科目的主要内容有:物理学的概念与方法、力和压强、浮力和密度、声、光等。

三、教学重点1.学习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理解和认识。

2.学习力和压强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学习浮力和密度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4.学习声和光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四、教学难点1.学习力和压强的概念,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习浮力和密度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验能力。

3.学习声和光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方法1.探究型教学法:通过实际问题和实验探究,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发现,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和实践能力。

2.合作学习法:采用小组讨论、合作实验等方式,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和团队精神。

3.多媒体教学法:利用多媒体教学工具,展示相关实验、图片和视频,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教学过程1. 课前准备准备教学所需的实验器材、多媒体教具等材料,确保教学的顺利进行。

2. 导入新知识通过设置问题或引发学生的思考,导入本课的新知识。

例如,在学习力和压强的概念时可以提问:“你有没有觉得举一个沉重的物体很吃力?为什么会这样呢?”3. 探究学习通过实际问题和实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

例如,学习浮力和密度时,可以设计一个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物体在水中的浮力和沉降情况,并归纳总结浮力和密度之间的关系。

4. 知识总结根据学生的探究结果和讨论,总结本课的重点知识和概念,并进行概念解释和拓展。

例如,总结学习力和压强时可以说:“力是物体相互作用的结果,而压强则是力对单位面积的作用效果。

”5. 练习与巩固设计一些练习题和实践操作,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之旅》优秀教学案例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之旅》优秀教学案例
2.引导学生运用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方法分析实验现象,探讨光的传播规律。
3.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如光在传播过程中会遇到哪些阻碍?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等,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4.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讨论情况,给予每个小组充分的指导和支持。
(四)总结归纳
1.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总结光的传播规律及其应用。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让学生掌握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了解日食、月食、小孔成像等现象的产生原理。
2.引导学生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控制变量法、转换法等,并能运用这些方法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生活实例和实验现象,激发学生对光传播规律的兴趣,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之旅》优秀教学案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的《科学之旅》,旨在通过科学探究,使学生了解物理学的发展历程,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在课程设计上,我以“探究光的传播”为主题,让学生在实验中感受光的传播规律,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
在教学过程中,我充分考虑了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将抽象的物理现象具体化,通过生动有趣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程导入环节,我以生活中的实例——激光准直现象,引发学生对光传播规律的思考。接着,我引导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从而得出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的规律。
(三)小组合作
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各自的观点和思考,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
2.引导学生分工合作,完成实验探究,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之旅教案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之旅教案

《科学之旅》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让学生认识物理是有趣的、有用的.对物理研究什么及物理的一些重要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2.初步了解学好物理应注意的事情.二、能力目标1.通过观察和实验,学习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三、德育目标1.激发学生对物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精神,发现科学实验的乐趣.2.在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和配合.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

教学难点: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

教具准备:酒精灯、烧瓶、试管夹、一碗水·蜡烛、漏斗、乒乓球、放大镜、录音机、气球小人等教学过程:一、引入:师:新的学期开始了,从八年级开始,我将和大家成为朋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物理。

请大家拿出物理课本,面对这门新的学科,首先在你的头脑中最想到知道些什么?生:学生思考讨论,可能提出一些问题。

师:这本物理课本将引领我们学习物理知识、探索自然世界的神奇与美妙,让我们体会科学探索带给我们的乐趣。

下面就让我们带着上面的这些问题,开始我们的“科学之旅”。

出示前两个幻灯片.(板书课题)让一名学生阅读章首语。

二、新课:用幻灯片出示学习目标1、物理研究什么用幻灯片展示小孩在海边和教材的五幅图。

说明这些现象都是物理学所要研究的方面。

问:看到这些现象你又能联想到自然界、生产生活中哪些物理现象?生:讨论、举例,分类。

师:归纳学生列举的现象,将它们分类。

总结:物理学是研究声、光、热、电、力等形形色色的物理现象,揭示它们的规律。

2、有趣的物理师:下面让我们来看两个有趣的实验演示:(1)课本演示1 (2)幻灯片展示太空舱中的水球实验师:这两个实验有趣吗?下面同学也来做两个有趣的实验生:完成课本想想做做1、2用幻灯片展示实验操作学生实验:(1)用放大镜看物理总是放大吗?先看看手指,然后猜想一下伸直手臂利用放大镜看窗外的景物还是不是放大的了。

八年级物理教案 科学之旅9篇

八年级物理教案 科学之旅9篇

八年级物理教案科学之旅9篇科学之旅 1课题:引言科学之旅—《探索物理》课时:1课时目的:(1)知道物理学研究的内容;(2)通过观察体会物理学的趣味性;(3)通过自己动手实验更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的趣味性;(4)用STS的观点理解物理学的巨大作用;(5)初步掌握一点学习物理的方法。

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初步掌握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

难点:注重学生实验的可操作性、可观赏性,达到预期效果。

教具:教材中图0.1—1至0.1—4及0.1—9、0.1—10的实验装置,三棱镜一付,小石子一枚,开水和带盖的空矿泉水瓶。

教程:一、导入语:(衔接式、启发式)1、上节我们对大家学习物理做了一些基本的要求。

我们说物理是非常有用的,非常有趣的。

通过本节的学习我们会更进一步体会物理学的趣味性?2、不过大家可要大胆回答问题,踊跃做实验哟!咱们看谁做得最好了!二、关于“有趣有用的物理”的引导性学习:1、物理学研究的内容是什么?声、光、热、电、力现象。

2、教师演示实验:(1)、“冷水使热水沸腾”实验;指导:我们将在热现象、力学综合内容中学习。

(2)、“会跳舞的小人”实验;将在第一章学习到:声音是怎么产生的?3、想想做做学生趣味实验;(1)“放大镜只能放大物体吗?”我们将在“色彩斑斓的光现象”第三章中学到。

(2)“乒乓球为什么不会掉下?”实验;我们将在三年级的力现象中学到。

4、物理是有用的:(1)、电是怎么产生的?如何保存?(2)、天空为什么是蓝色的?(3)、苹果为什么会掉下,月亮、星星和人造卫星为什么不会掉下?(牛顿的猜想性实验—三个宇宙速度)三、怎样学习物理:既然物理这么有趣,又这么有用。

那么我们如何学好物理呢?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物理学是一门以观察、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很多物理知识都是通过认真的观察,多次的实验,然后经过认真的思索而总结出来的。

(讲一个“糖醋液”的故事)比如:①图0.1—7中变速自行车变速时的作用?(《简单的机械》一章中我们会学到。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之旅》教学设计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之旅》教学设计

《科学之旅》教学设计课题科学之旅课型新授课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策略通过多媒体展示以及学生的动手实验,使学生感受到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分析能力,并尝试找出科学探究的基本要素: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证实猜想。

具体措施通过观察和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通过多媒体展示科学家的生平、成就以及发现这些规律和定律的过程,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敢于猜想的科学态度以及热爱科学的精神,并学会享受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让学生初步了解到没有物理学的发展和其它现代科技的发展,就没有我们现代方便快捷的生活,我们也就无法享受这些高科技给人类带来的优秀文明成果。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初步认识到物理是有趣的,也是有用的,对物理学研究什么问题及物理学的一些重要应用有初步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学的兴趣。

2、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的基本方法以及学好物理应注意的问题。

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观察和实验,培养学生初步的探究问题的方法。

2、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体会如何观察与分析。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和敢于猜想的科学态度以及热爱科学的精神,并学会享受科学实验带来的乐趣。

2、在共同完成的观察及实验中,学会和同伴的协作与配合。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讨论、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愿望,让学生能初步掌握一些学习物理的方法。

教学难点注重学生实验的可操作性、可观赏性,达到预期效果,并能从看到的现象中提出问题.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资料来源: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师教学用书配套光盘】、彩色乒乓球12个、漏斗12个、大小不同的试管各12个、水、放大镜12个、A4纸24张。

教学过程1.板书课题:科学之旅2.教师指导学生完成分组实验(以小组成员的身份参与活动,并纠正学生实验中的错误与不足)。

学生分小组实验:(四人一组)1、用漏斗吹乒乓球;(注意无论漏斗口向上还是向下都要“吹”气而不能吸气)2、用放大镜看手指;(注意在看手指时由近及远多观察几次)3、用放大镜看窗外物体;(思考:同一个放大镜为什么能观察到不同的现象?)4、小试管爬山;(内试管贴彩色纸)5、吹纸。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之旅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之旅教学设计
-学生能够认识到科学的重要性,意识到物理学对人类社会和科技进步的贡献。
-学生能够培养批判性思维,对待科学问题和现象持有客观、理性的态度,并能够关注科学伦理和社会责任。
3.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团队合作精神。
-鼓励学生勇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造力。
-学生能够在团队合作中发挥个人特长,学会尊重他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交能力。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科学之旅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理解物理学的定义、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掌握基本的物理概念和原理。
-学生能够了解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的物质、能量和运动规律的学科,熟悉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如质量、力、速度、加速度等。
-学生能够掌握科学探究的基本方法,如观察、实验、假设、验证等,并能够运用这些方法进行简单的物理实验。
-学生能够了解物理学的研究领域,如力学、热学、电学、光学等,并对其中的基本原理有所了解。
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基本的物理实验仪器,进行简单的实验操作,并能够准确地记录和收集数据。
-学生能够对实验数据进行合理的分析和处理,运用图表、公式等工具进行数据的解释和推理。
二、学情分析
八年级学生正处于青春期,他们的认知能力、思维水平和兴趣爱好逐渐趋于成熟。在物理学科方面,他们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能力,但对科学探究的深度和广度仍有待提高。因此,在进行“科学之旅”教学设计时,需关注以下学情:
1.学生在物理概念理解和应用方面存在差异。部分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较为浅显,需要通过具体实例和形象比喻帮助他们深入理解;而另一部分学生则能较好地掌握概念,并能在实际问题中灵活运用。
-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评价,培养他们的自我反思和批判性思维。

八年级物理《科学之旅》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科学之旅》教学设计

八年级物理《科学之旅》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科学之旅》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人教版〕八班级物理教材的开篇,是同学学习物理的第一课。

教材支配了许多试验,包括声、光、热、电、力部分的试验,展现给同学五光十色、布满奇妙的物理世界。

目的是引起同学学习物理的爱好;初步了解物理讨论的范围;了解观看、试验是讨论物理的重要方法;思索、亲密联系实际是学好物理的重要手段。

这一节对于激发同学学习物理的爱好、建立学好物理的信念至关重要。

(一)教学目标1、学问与技能目标〔1〕了解物理是讨论声、光、热、力、电等现象及规律的自然科学;〔2〕对物理学问在生活上的应用有初步的印象,知道怎样学习物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初步了解物理试验操作的基本学问和方法;〔2〕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基本过程:观看、疑问、猜测、验证猜测等。

3、情感看法价值观目标:激发同学学习物理的爱好和学好物理的信念,创设一个良好的学习物理的心理环境,鼓舞同学大胆的质疑和猜测。

〔二〕、教学重点、难点及实施策略1、重点:激发同学学习物理的爱好和树立学好物理的信念。

实施策略:通过力、热、光、电、声的试验来激发同学学习的爱好和求知欲;让同学自己动手参加探究,在探究的过程中体验胜利,增添自信。

2、难点:老师演示试验和同学探究活动的胜利。

实施策略:课前老师要做好充分的预备,包括教具的检查和各演示试验、同学探究试验的预演,确保各试验的胜利。

二、同学状况分析同学在学校自然课和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一些物理现象,但同学没有把这些现象和物理学问联系起来,也很少或没有尝试用物理学问去解释这些现象。

三、教具、学具预备老师演示用:烧杯、烧瓶、喇叭、纸片做成的“舞台”、小纸人、试管夹各一个。

同学探究用:每两个人一组:放大镜、烧杯、新奇鸡蛋、漏斗、乒乓球、气球各一个,食盐和足量的'水。

四、教法与学法教法:观看和试验是同学熟悉物理世界,猎取物理学问的重要方法和手段,所以这节课通过老师的演示和讲解,潜移默化的向同学示范学习、讨论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

人教版八上物理 科学之旅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上物理 科学之旅 教学设计

人教版八上物理科学之旅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理解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了解物理学科的历史发展和应用领域;3.学会使用物理学方法进行实验和观察,培养观察力和实验操作能力;4.培养科学思维,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1.物理学科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2.物理学科的历史发展和应用领域;3.科学思维的培养。

难点1.应用物理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发展科学思维和观察力。

三、教学内容及安排第一课时: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1. 引入通过引述一句关于物理的名言或者展示一段物理实验的视频,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讲授在板书上写出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如物质、力、能量等,并解释它们的含义和相互关系。

讲解物理学的研究方法,如实验、观察、测量等。

3.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实验和观察活动,例如使用磁铁吸附物品、测量物品的质量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培养他们的实验和观察能力。

第二课时:物理学的历史发展和应用领域1. 回顾复习上节课学习的物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研究方法。

2. 讲授通过讲解物理学的历史发展,介绍重要的物理学家和他们的贡献。

同时介绍物理学在各个领域的应用,如工程、医学、通信等。

3. 探究活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探究活动,让他们选择一个物理学的应用领域,并展示该领域中的一项具体应用,并让其他学生猜测其背后的物理原理。

第三课时:科学思维的培养和应用1. 引入通过展示一些需要运用物理学知识解决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

2. 讲授介绍科学思维的概念和重要特点,如观察、提出假设、实验验证等。

鼓励学生运用科学思维解决问题。

3. 案例分析给出一个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根据所学的物理知识和科学思维方法进行分析和解答。

四、教学评估方式1.课堂小测验:每节课结束时组织学生进行一次小测验,检验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2.实验报告:要求学生完成一次实验并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学生的实验和观察能力,以及对物理学概念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学之旅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
1.初步了解一些物理现象
2.对教师讲解的内容有所理解
过程与方法
通过讲解和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在教学中渗透人文主义教育
2.通过实验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了解学习物理知识和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

教学方法
演示法、讨论法。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开始学习一门新的学科—物理,你听别人说过物理吗?你心中的物理是怎样的呢?谁起来说一下?(让学生起来说说自己的看法)
二、新课教学
1. 演示几个实验,说明物理是十分有趣的。

(让学生先猜测现象,再演示)
(1)器材:一大一小两只试管(尺寸十分接近),水,红墨水。

做法:大试管装入过半的水,管口朝上,放入小试管,倒过来,水流下,管上升。

现象:试管自动上升。

(2)器材:漏斗,乒乓球。

做法:一个乒乓球放在一个倒扣的漏斗中,通过漏斗嘴用力吹下面的乒乓球。

现象:乒乓球悬在空中不下落。

拓展:让学生撕下两张纸,用力吹两张纸的中央,发现纸靠近。

(3)器材:两只大烧杯,鸡蛋,清水,盐水。

做法:把一只鸡蛋分别放入两个大烧杯中。

现象:鸡蛋有浮有沉。

(4)器材:导线,开关,电池组,小灯泡,变阻器。

做法:连好电路,闭和开关,移动滑片,观察小灯泡的发光情况。

现象:灯变亮。

2. 物理不仅有趣,而且是十分有用的,它能帮助我们解释生活中的许多现象。

(让学生先说说自己的看法,教师再解析)
提问1:人听到子弹声再躲来的及吗?为什么?
解析:子弹出膛飞行时的速度比声音快,所以来不及。

提问2:我们对着水中看到的鱼用手去抓,能抓到吗?
解析:抓不到,我们看到的是像,真正的鱼在像的下边。

提问3:黄浦江边的路灯,水中的像为什么是一道光柱?
解析:古诗云“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荧。

微微风簇浪,散做满河星”,起伏的水面相当于许多平面镜,每盏灯在水里有好多像,连在一起就成了一道光柱。

提问4:冬天的冰花结在玻璃的内表面还是外表面?
解析:外表面。

提问5:在光滑的路面上,空身容易摔倒,还是肩挑重物容易摔倒?
解析:空身。

小结:同学们,今天对所提的问题的分析,大家可能还领会不了,没关系,随着以后的学习大家就会明白其中的奥秘。

3.怎样学好物理。

(1)勤于观察,勤于动手。

引导学生观察课本插图,勉励学生“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学问要躬行”。

(2)勤于思考,重在理解。

不能死记硬背,贵在理解,要多问,“为学贵有疑,有疑贵问师”,不要以为问老师一些简单的问题会遭到耻笑,而不问。

(3)联系实际,联系社会。

我们学了知识以后,如果能解释生活中的现象,就完成了一次飞跃,如果遇到生活中的疑问,又从课本中找到根据,就又完成一次飞跃。

(4)像科学家那样探究。

介绍伽利略的贡献:伽利略望远镜,伽利略温度计等。

尊称:近代科学之父
引导学生阅读课本第八页“伽利略对摆动的研究”,并讨论材料后的几个问题。

小结:学习物理,就要仔细观察周围的世界,发现问题,提出假设,善于动手,加以实践,找到规律。

三、作业:
阅读“科学之旅”,说说你打算怎样学好物理课。

教学反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